CN109478799B - 馈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馈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8799B
CN109478799B CN201780044933.2A CN201780044933A CN109478799B CN 109478799 B CN109478799 B CN 109478799B CN 201780044933 A CN201780044933 A CN 201780044933A CN 109478799 B CN109478799 B CN 109478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ower
resonance
fee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49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8799A (zh
Inventor
小堺修
中野裕章
宫本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78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8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8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8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4B5/79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4B5/48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03H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03H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resonators or network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03H2003/0414Resonance frequ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馈电设备包括:向具有受电线圈的受电设备无线供电的馈电部;接收从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的通信部;以及基于线圈信息作出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的控制部。线圈信息指示在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

Description

馈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向受电设备无线供电的馈电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近年来,大量关注集中在对诸如移动电话和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的CE设备(消费电子设备)执行无线馈送(也称为无线电力传送、无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馈送)的馈电系统。例如,这样的馈电系统允许通过将移动电话(受电设备)放置在馈电托盘(馈电设备)上对移动电话充电。执行这种无线馈送的方法的示例包括电磁感应法和使用谐振现象的磁谐振耦合法。电磁感应法和磁谐振耦合法通常统称为磁耦合法。
例如,如果在馈电期间,在馈电设备和受电设备之间存在异物(例如,金属片),则这种磁耦合馈电系统有发热的可能性,并且从而降低安全性。因此,希望检测异物并基于这种检测的结果来控制馈送操作。例如,专利文献1至3各自公开了允许异物检测的馈电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15-46990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13-27171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13-27255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提高馈电系统中的安全性,并且期望进一步的安全性改进。
希望提供一种允许增加安全性的馈电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馈电设备包括馈电部、通信部以及控制部。馈电部给具有受电线圈的受电设备无线供电。通信部接收从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并且线圈信息指示在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基于线圈信息,控制部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馈电设备包括馈电部、第一测量部和控制部。馈电部使用馈电线圈向受电设备无线供电。第一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或设置在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频率特性。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控制部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馈电设备中,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进行对受电设备的馈送。基于从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进行第一判断。线圈信息指示在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馈电设备中,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进行对受电设备的馈送。基于第一频率特性进行第一判断。基于在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或设置在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馈电设备,基于从受电设备发送的并且指示在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的线圈信息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从而使其能够增加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馈电设备,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或设置在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来测量第一频率特性,并且基于第一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从而使其能够增加安全性。
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效果不必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具有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馈电系统的配置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馈电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是描述了图2所示的馈电设备的操作示例。
图4A是示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B是示出图1所示的另一智能手机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5描述了图4B所示的馈电线圈和线圈的布置的示例。
图6描述了图4B所示的馈电线圈和线圈的布置的另一示例。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馈电系统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馈电系统中的通信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9描述了图1所示的馈电系统的操作示例。
图10描述了图1所示的馈电系统的另一操作示例。
图11A是示出图10所示的操作示例中的特性的示例的特性图。
图11B是示出图10所示的操作示例中的特性的示例的另一特性图。
图12描述了图1所示的馈电系统的另一操作示例。
图13描述了图1所示的馈电系统的另一操作示例。
图14A是示出图13所示的操作示例中的特性的示例的特性图。
图14B是示出图13所示的操作示例中的特性的示例的另一特性图。图15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馈电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6描述了图15所示的馈电设备的操作示例。
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8描述了图17所示的馈电设备的操作示例。
图19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智能手机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系统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智能手机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系统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系统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形例的馈电系统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配置示例]
图1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馈电系统(馈电系统1)的配置示例。馈电系统1在馈电之前检测异物(例如金属件,或者具有线圈的IC标签或IC卡等)是否被夹在馈电设备和受电设备之间。
馈电系统1包括馈电设备10和智能手机20。智能手机20包括受电设备30。在该示例中,馈电设备10是托盘式馈电设备,并且使得可以通过将智能手机20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来向智能手机20的受电设备30供电,以对二次电池29(稍后描述)充电。
馈电线圈123(稍后描述)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与智能手机20接触的一侧)上。受电设备30的受电线圈311(稍后描述)设置在智能手机20的受电表面(与馈电设备10接触的一侧)上。馈电设备10经由馈电线圈123和受电线圈311通过电磁感应向智能手机20的受电设备30供电。这允许用户对二次电池29充电,而不将AC(交流)适配器等直接耦合到智能手机20。结果,这允许馈电系统1增加用户便利性。
此外,如稍后所述,馈电设备10具有在执行实际馈送之前检测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是否存在异物(例如金属片)的功能(异物检测(FOD:Foreign ObjectDetection)DF1和DF2)。同时,馈电设备10还具有检测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是否存在具有线圈的IC标签、IC卡等的功能(谐振检测DR1和DR2)。换句话说,例如,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存在异物(例如金属片)的情况下,在馈电设备10向受电设备30供电期间,存在金属片由于在金属片中流动的涡流而产生热的可能性。此外,例如,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存在IC标签的情况下,在馈电设备10向受电设备30供电期间,存在IC标签被由于IC标签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而产生的高电压破坏的可能性。因此,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1和DF2以及谐振检测DR1和DR2,并且然后在确认不存在异物(例如金属片)或具有线圈的IC标签、IC卡等之后开始实际馈送。这允许馈电系统1增加安全性。
应当注意,在该示例中,向智能手机20供电,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向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移动电池、平板电脑、数字图书阅读器和音频播放器)供电。此外,在该示例中,馈电设备10执行对一个智能手机20的馈送,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选地,可以同时地或通过时分(串行地)对两个或更多个电子装置执行馈送。
(馈电设备10)
图2示出了馈电设备10的配置示例。馈电设备10包括馈电部11、电容元件121、开关122、馈电线圈123、物体检测部13、异物检测部14、谐振检测部15、接收部16和馈电控制部19。
馈电部11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产生作为交流电的功率信号SP1。馈电部11经由插头插座(所谓的插座)被提供交流电,或者从另一个电源设备被提供交流电或直流电。然后,馈电部11基于所提供的电力产生功率信号SP1。例如,功率信号SP1具有约100KHz至几百KHz的频率。
此外,馈电部11还具有在异物检测DF1中产生相比功率信号SP1具有较低功率的交流信号SDF的功能。此时,馈电部11在预定频率范围(频率扫描范围RDF)上扫描交流信号SDF的频率,该预定频率范围包括功率信号SP1的频率。应当注意,在该示例中,频率扫描范围RDF包括功率信号SP1的频率,但这不是限制性的。频率扫描范围RDF可以不包括功率信号SP1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期望频率扫描范围RDF接近功率信号SP1的频率。
此外,馈电部11还具有在谐振检测DR1中产生相比功率信号SP1具有较低功率的交流信号SDR的功能。此时,馈电部11在预定频率范围(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该预定频率范围包括IC标签、IC卡等使用的载波的频率fc(例如,13.56MHz)。例如,频率扫描范围RDR可以包括比频率扫描范围RDF中的最大频率更高的频率。
此外,馈电部11还具有向受电设备30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1的功能。具体地,在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1时,馈电部11产生功率信号SP1,并且还根据要发送的信息调制功率信号SP1。这允许受电设备30的通信部35(稍后描述)基于调制后的功率信号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1。
电容元件121的一端耦合到开关122的一端和馈电部11,并且另一端耦合到开关122的另一端和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开关122的一端耦合到电容元件121的一端和馈电部11,并且另一端耦合到电容元件121的另一端和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开关122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接通和关断。馈电线圈123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并且一端耦合到电容元件121的另一端和开关122的另一端,并且另一端接地。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馈电部11和开关122的操作示例。在馈电设备10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情况下,开关122根据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关断。此时,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3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具有在功率信号SP1的频率附近的谐振频率。此后,馈电部11将功率信号SP1提供给谐振电路。这使得馈电线圈123产生对应于功率信号SP1的电磁场。
此外,在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1的情况下,开关122根据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关断。此时,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3构成谐振电路。此后,馈电部11将交流信号SDF提供给谐振电路,同时在频率扫描范围RDF上扫描交流信号SDF的频率。这使得馈电线圈123产生对应于交流信号SDF的电磁场。
此外,在馈电设备10执行谐振检测DR1的情况下,开关122根据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接通。此时,开关122使电容元件121的两端短路。此后,馈电部11将交流信号SDR提供给馈电线圈123,同时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这使得馈电线圈123产生对应于交流信号SDR的电磁场。
物体检测部13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来检测物体(例如,智能手机20)是否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具体地,例如,在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的时间段期间,物体检测部13检测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信号。此时,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信号的振幅或相位根据物体是否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而变化。物体检测部13通过检测振幅或相位的变化来检测物体是否存在。
要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物体检测部13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来检测物体,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基于另一节点处的电压或电流来检测物体。此外,检测物体的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允许检测物体是否存在的各种方法都是可适用的。
异物检测部14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执行异物检测DF1。具体地,在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F的时间段期间,异物检测部14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F中的品质因数QD。品质因数QD与包括馈电线圈123和电容元件121的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相关联,并且与从馈电设备10到受电设备30的馈送效率相关。品质因数QD是根据谐振电路中的电阻值、电感值、电容值和频率而变化的参数。换句话说,电压值、馈送效率、充电效率、能量损耗、电阻值、电感值、电容值和频率是与品质因数相关的参数。要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品质因数QD是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品质因数QD可以是馈电线圈123自身的品质因数。例如,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存在异物(例如金属片)的情况下,由于异物的电阻成分,品质因数QD降低。异物检测部14基于品质因数QD检测是否存在异物。
此外,如稍后所述,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开始彼此通信之后,异物检测部14还具有基于品质因数QD和从受电设备30发送的异物确定信息IF(稍后描述)执行异物检测DF2的功能。
要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异物检测部14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执行异物检测DF1,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异物检测部14可以基于另一节点处的电压或电流来执行异物检测DF1。
谐振检测部15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来执行谐振检测DR1。具体地,在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R的时间段期间,谐振检测部15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测量从谐振检测部15观察到的阻抗的频率特性(阻抗特性ZDR),以基于阻抗特性ZDR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谐振数ND)。例如,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存在具有线圈的IC标签、IC卡等的情况下,谐振数ND发生变化。谐振检测部15基于谐振数ND检测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
此外,如稍后所述,在馈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开始彼此通信之后,谐振检测部15还具有基于谐振数ND和从受电设备30发送的谐振信息IR(稍后描述)执行谐振检测DR2的功能。
要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谐振检测部15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来执行谐振检测DR1,但这不是限制性的。谐振检测部15可以基于另一节点处的电压或电流来执行谐振检测DR1。
接收部16通过执行与受电设备30的通信来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馈送控制信号CTL2包括馈送操作所必需的信息,例如对馈电设备10的馈送功率的增加或减少的请求。此外,在该示例中,馈送控制信号CTL2还包括例如稍后描述的识别信息ID、电力信息IP、异物确定信息IF和谐振信息IR的信息。接收部16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具体地,首先,在馈电部11产生功率信号SP1的时间段期间,受电设备30的通信部35(稍后描述)根据要发送的信息,改变从馈电设备10观察到的负载。负载中的这一变化在馈电设备10中表现为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的振幅或相位的变化,以及表现为在馈电线圈123中流动的电流的振幅或相位的变化。接收部16检测振幅或相位的这些变化,由此接收从受电设备30发送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因此,馈电系统1通过所谓的负载调制来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2。
要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接收部16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处的电压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但这不是限制性的。接收部16可以基于另一节点处的电压或电流来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
馈电控制部19控制馈电设备10中的操作。具体地,在检测物体(例如智能手机20)是否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的情况下,馈电控制部19执行控制以使开关122关断,执行控制以使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并且执行控制以使物体检测部13检测物体是否存在。
此外,在执行异物检测DF1的情况下,馈电控制部19执行控制以使开关122关断,执行控制以使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F,并且执行控制以使异物检测部14检测是否存在异物。此外,在执行谐振检测DR1的情况下,馈电控制部19执行控制以使开关122接通,执行控制以使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R,并且执行控制以使谐振检测部15检测IC标签、IC卡等是否存在。
此外,在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2的情况下,馈电控制部19执行控制以使接收部16接收异物确定信息IF(稍后描述),并且执行控制以使异物检测部14基于异物确定信息IF检测是否存在异物。此外,在执行谐振检测DR2的情况下,馈电控制部19执行控制以使接收部16接收谐振信息IR(稍后描述),并且执行控制以使谐振检测部15基于谐振信息IR检测IC标签、IC卡等是否存在。
此外,在对受电设备30进行实际馈送的情况下,馈电控制部19执行控制以使开关122关断,执行控制以使接收部16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馈送控制信号CTL2包括例如请求增加或减少馈送功率的信息,并且基于该请求来控制由馈电部11产生的功率信号SP1的功率。
(智能手机20和受电设备30)
接下来,描述智能手机20。在下文中,描述了两个智能手机20A、20B作为示例。智能手机20A不具有执行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功能,而智能手机20B具有执行近场通信的功能。
图4A示出了智能手机20A的配置示例。智能手机20A包括受电设备30、充电控制部28、二次电池29、语音通信部21、数据通信部22、操作部24、显示部25和处理部26A。
受电设备30包括受电线圈311、电容元件312和313、整流部32、调节器33、负载连接部34、通信部35、存储部36和受电控制部37。
受电线圈311设置在智能手机20的受电表面上,并且一端经由电容元件312耦合到整流部32的第一输入端,而另一端耦合到整流部32的第二输入端。此外,电容元件313插入在整流部3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受电线圈311和电容元件312以这样的方式串联耦合以配置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具有在功率信号SP1的频率附近的谐振频率。因此,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基于由馈电设备10的馈电线圈123产生的电磁场,受电线圈311产生与其磁通量的变化相对应的感应电压。
包括受电线圈311和电容元件312和313的电路在馈送期间产生功率信号SP2,功率信号SP2是具有与受电线圈311两端之间的感应电压相对应的电压的交流电流,并将功率信号SP2提供给整流部32。换句话说,功率信号SP2是基于馈电设备10中的功率信号SP1产生的。
整流部32通过整流功率信号SP2来产生具有受电电压Vrect的直流信号。
调节器33基于从整流部32提供的直流信号产生具有电压Vreg的直流电流。此后,调节器33将电压Vreg作为电源电压提供给受电设备30中的各个块,并且还经由负载连接部34将电压Vreg提供给充电控制部28。
负载连接部34基于来自受电控制部37的指令将调节器33和充电控制部28彼此连接或断开。
通信部35接收从馈电设备10发送的馈送控制信号CTL1,并且还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由受电控制部37提供的信息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具体地,在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1的情况下,通信部35通过对调制功率信号SP2执行解调处理来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1。此外,在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2的情况下,在馈电设备10正在发送功率信号SP1的时间段期间,通信部35根据要发送的信息来改变整流部3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阻抗。馈电设备10的接收部16通过检测阻抗的变化(负载变化)来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
存储部36存储在馈电系统1中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部36存储识别信息ID、电力信息IP、异物确定信息IF和谐振信息IR。识别信息ID是用于识别受电设备30的信息,并且例如是所谓的序列号。电力信息IP是指示受电设备30能够接收的功率(功率等级)的信息。异物确定信息IF是在馈电设备10的异物检测部14执行异物检测DF2的情况下使用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参考品质因数Q。谐振信息IR是在馈电设备10的谐振检测部15执行谐振检测DR2的情况下使用的信息。在智能手机20A中,在受电线圈311附近设置有线圈的情况下,谐振信息IR包括关于包括线圈的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谐振数N)的信息。在受电线圈311附近没有设置线圈的情况下,谐振数N设置为“0”。换句话说,谐振信息IR还包括关于在受电线圈311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的信息。在智能手机20A中,在受电线圈311附近没有设置线圈。因此,在该示例中,谐振数N设置为“0”(N=0)。
受电控制部37控制受电设备30的操作。具体地,受电控制部37向通信部35提供识别信息ID、电力信息IP、异物确定信息IF和谐振信息IR,并执行控制以使通信部35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这些信息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此外,受电控制部37在接收到从馈电设备10提供的电力时,基于受电电压Vrect,向通信部35提供关于请求增加或减少馈送功率的信息,并执行控制以使通信部35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这些信息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此外,受电控制部37控制在负载连接部34中使调节器33和充电控制部28彼此连接或断开的操作。
充电控制部28控制二次电池29中的充电操作。二次电池29存储直流电力,并且包括例如可充电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部28和二次电池29向旨在实现智能手机20的功能的各种电路和设备(在该示例中,语音通信部21、数据通信部22、操作部24、显示部25和处理部26A)供电。
语音通信部21执行与移动电话基站的语音通信。数据通信部22使用无线LAN(局域网)执行数据通信。操作部24是用户用于操作智能手机20A的用户界面,并且包括各种类型的按钮、触摸面板等。显示部25显示智能手机20A的状态和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的结果。处理部26A包括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并且通过执行程序来执行旨在实现智能手机20A的功能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
图4B示出了智能手机20B的配置示例。智能手机20B包括受电设备30、充电控制部28、二次电池29、语音通信部21、数据通信部22、NFC通信部23、操作部24、显示部25和处理部26B。智能手机20B对应于包括NFC通信部23,并且包括代替处理部26A的处理部26B智能手机20A(图4A)。
NFC通信部23执行近场通信。NFC通信部23包括线圈231、电容元件232和通信电路233。线圈231和电容元件232并联耦合以配置谐振电路。例如,谐振电路具有在频率fc(例如,13.56MHz)附近的谐振频率。线圈231和电容元件232耦合到通信电路233。即使在线圈231中产生高电压,通信电路233也具有抗高电压破坏的配置。
图5和图6各自示出了智能手机20B中的受电线圈311和线圈231的布置的示例。在智能手机20B中,线圈231设置在受电线圈311附近。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在智能手机20B的受电表面上,受电线圈311和线圈231被设置为彼此相邻。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智能手机20B的受电表面上,受电线圈311和线圈231被布置成具有彼此基本重合的各自的中心点。在该示例中,受电线圈311具有相比线圈231较小的线圈直径,并且因此受电线圈311设置在线圈231内部。
如上所述,在智能手机20B中,线圈231设置在受电线圈311附近。线圈231构成谐振电路,并且谐振电路具有一个谐振点。因此,在智能手机20B的存储部36中,谐振数N被设置为“1”(N=1)。
这里,馈电部1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馈电部”的特定示例。接收部16对应于本公开中的“通信部”的特定示例。线圈23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线圈”的特定示例。谐振信息IR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线圈信息”的特定示例。异物确定信息IF对应于本公开中的“受电线圈信息”的特定示例。谐振检测部15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测量部”的特定示例。异物检测部14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测量部”的特定示例。馈电控制部19对应于本公开中的“控制部”的特定示例。
[动作和效果]
随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馈电系统1的动作和效果。
(总体操作的概述)
首先,参照图2、图4A和图4B描述馈电系统1的总体操作的概述。在馈电设备10(图2)中,馈电部11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生成功率信号SP1和交流信号SDF和SDR,并且还将馈送控制信号CTL1发送到受电设备30。开关122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的指令使电容元件121的两端短路。馈电线圈123基于功率信号SP1和交流信号SDF和SDR产生电磁场。物体检测部13检测物体是否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异物检测部14通过执行异物检测DF1和DF2来检测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是否存在异物。谐振检测部15通过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来检测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接收部16接收从受电设备30发送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馈电控制部19控制馈电设备10中的操作。
在受电设备30(图4A和4B)中,受电线圈311基于馈电线圈123产生的电磁场产生与其磁通量的变化相对应的感应电压。此后,受电线圈311和电容元件312、313向整流部32提供与功率信号SP1相对应的功率信号SP2。整流部32通过整流功率信号SP2来产生具有受电电压Vrect的直流信号。调节器33基于从整流部32提供的直流信号产生具有电压Vreg的直流电力。负载连接部34基于来自受电控制部37的指令连接调节器33和充电控制部28。通信部35接收从馈电设备10发送的馈送控制信号CTL1,并且还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由受电控制部37提供的信息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存储部36存储识别信息ID、电力信息IP、异物确定信息IF和谐振信息IR。受电控制部37控制受电设备30的操作。
充电控制部28控制二次电池29中的充电操作。二次电池29存储直流电力。充电控制部28和二次电池29向旨在实现智能手机20(20A和20B)的功能的各种电路和设备供电。
(详细操作)
图7示出了馈电系统1中的馈电操作的流程图。在馈电系统1中,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1和谐振检测DR1,并且随后开始与受电设备30通信。此后,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2和谐振检测DR2,并且随后开始向受电设备30的实际馈送。在下文中,描述了细节。
首先,馈电设备10检测物体(例如,智能手机20)是否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步骤S1)。具体地,例如,馈电控制部19关断开关122,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并且物体检测部13检测物体是否存在。在不存在物体(步骤S1中的“N”)的情况下,操作的流程返回到步骤S1,并且重复步骤S1,直到检测到物体为止。
在步骤S1中,在检测到物体(步骤S1中的“Y”)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1(步骤S2)。具体地,首先,馈电控制部19关断开关122,并且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F。此时,馈电部11在频率扫描范围RDF上扫描交流信号SDF的频率。此后,异物检测部14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F中的品质因数QD。此后,在计算出的品质因数QD不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异物检测部14确定存在异物(步骤S2中的“N”),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1。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确定由于存在异物而不应执行馈送。此外,在计算出的品质因数QD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异物检测部14确定不存在异物。
在步骤S2中,在不存在异物(步骤S2中的“Y”)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执行谐振检测DR1(步骤S3)。具体地,首先,馈电控制部19接通开关122,并且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R。此时,馈电部11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此后,谐振检测部15测量从谐振检测部15观察到的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阻抗的频率特性(阻抗特性ZDR),并且基于阻抗特性ZDR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谐振数ND)。此后,谐振检测部15确认谐振数ND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ND≤X)。在该示例中,预定阈值X被设置为“1”。在谐振数ND大于预定阈值X(步骤S3中的“N”)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1。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确定由于存在IC标签、IC卡等而不应执行馈送。
在步骤S3中,在谐振数ND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步骤S3中的“Y”)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开始与受电设备30通信(步骤S4)。具体地,首先,馈电控制部19关断开关122,并且馈电部11产生功率信号SP1。此时,馈电部11向受电设备30提供足以操作受电设备30的小功率。在受电设备30中,整流部32基于功率信号SP2产生受电电压Vrect,并且调节器33基于受电电压Vrect产生电压Vreg。此后,受电设备30的各个块以电压Vreg作为电源电压开始操作。此后,馈电设备10的馈电部11向受电设备30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1,并且受电设备30的通信部35向馈电设备10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2。
接下来,馈电设备10从受电设备30获得异物确定信息IF(步骤S5)。具体地,受电设备30的受电控制部37从存储部36读取异物确定信息IF,并且通信部35基于来自受电控制部37的指示,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异物确定信息IF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此后,馈电设备10的接收部16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
接下来,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2(步骤S6)。具体地,异物检测部14将在异物检测DF1(步骤S2)中计算出的品质因数QD与在步骤S5中获得的异物确定信息IF中包括的参考品质因数Q进行比较。此后,在品质因数QD不在基于参考品质因数Q设置的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异物检测部14确定存在异物(步骤S6中的“N”)。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停止与受电设备30的通信(步骤S9),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1。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确定由于存在异物而不应执行馈送。此外,在品质因数QD在基于参考品质因数Q设置的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异物检测部14确定不存在异物。
在步骤S6中,在不存在异物(步骤S6中的“Y”)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从受电设备30获得谐振信息IR(步骤S7)。具体地,受电设备30的受电控制部37从存储部36读取谐振信息IR,并且通信部35基于来自受电控制部37的指示,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谐振信息IR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此后,馈电设备10的接收部16接收馈送控制信号CTL2。
接下来,馈电设备10执行谐振检测DR2(步骤S8)。具体地,谐振检测部15将在谐振检测DR1(步骤S3)中计算出的谐振数ND与在步骤S7中获得的谐振信息IR中包括的谐振数N进行比较。此后,在谐振数ND与谐振数N不匹配(步骤S8中的“N”)的情况下,谐振检测部15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停止与受电设备30的通信(步骤S9),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1。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确定由于存在IC标签、IC卡等而不应执行馈送。
在步骤S8中,在谐振数ND与谐振数N匹配(步骤S8中的“Y”)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开始向受电设备30的实际馈送(步骤S17)。具体地,首先,受电控制部37利用馈送控制信号CTL2向馈电设备10发出增加或减少馈送功率等的请求,并且执行控制以使受电电压Vrect达到目标电压。此后,负载连接部34基于来自受电控制部37的指令连接调节器33和充电控制部28。这使得受电设备30经由充电控制部28开始对二次电池29充电。
接下来,受电设备30判断二次电池29的充电是否完成(步骤S18)。具体地,例如,受电控制部37基于二次电池29处的电压或提供给二次电池29的电流,确定二次电池29的充电是否完成。在二次电池29的充电尚未完成(步骤S18中的“N”)的情况下,流程返回到步骤S18。然后,重复步骤S18,直到充电完成。
此后,在步骤S18中,在二次电池的充电完成(步骤S18中的“Y”)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停止向受电设备30的馈送(步骤S19)。具体地,负载连接部34基于来自受电控制部37的指令,将调节器33和充电控制部28彼此断开。此外,受电控制部37利用馈送控制信号CTL2向馈电设备10发出停止馈送的请求。此后,基于停止馈送的请求,馈电设备10的馈电控制部19控制馈电部11的操作以停止功率信号SP1的产生。
流程到此结束。
图8示出了馈电系统1中的通信操作的序列图。在从步骤S4中的通信开始到图7中的步骤S17中的实际馈送开始的时间段中执行通信操作。
首先,在开始通信之后,馈电设备10向受电设备30发送启动信号(步骤S101)。受电设备30根据启动信号启动(步骤S102)。接下来,受电设备30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存储在存储部36中的识别信息ID和电力信息IP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步骤S103)。此后,馈电设备10向受电设备30发送指示馈电设备10已接收到这些信息的响应信号(步骤S104)。从步骤S101到S104的该操作对应于图7中的步骤S4中的操作。
接下来,受电设备30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异物确定信息IF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步骤S105)。馈电设备10使用包括在异物确定信息IF中的参考品质因数Q来执行异物检测DF2(步骤S106),并且将包括关于是否存在异物的结果的检测结果通知给受电设备30(步骤S107)。步骤S105至S107中的该操作对应于图7中的步骤S5和S6中的操作。
接下来,受电设备30向馈电设备10发送包括谐振信息IR的馈送控制信号CTL2(步骤S108)。馈电设备10使用包括在谐振信息IR中的谐振数N来执行谐振检测DR2(步骤S109),并且将包括关于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的结果的检测结果通知给受电设备30(步骤S110)。换句话说,该检测结果指示是否向受电设备30供电。步骤S108至S110中的该操作对应于图7中的步骤S7和S8中的操作。
如上所述,馈电系统1除了异物检测DF1和DF2之外,还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从而使其能够提高安全性。换句话说,例如,在馈电设备10和智能手机20之间存在IC标签、IC卡等的情况下,存在通过异物检测DF1和DF2不能检测这些物体中的任何一个的可能性。馈电系统1除了异物检测DF1和DF2之外,还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从而使其能够提高IC标签、IC卡等的可检测性。因此,能够减少破坏IC标签、IC卡等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此外,在使用具有低频的交流信号SDF执行异物检测DF1之后,馈电系统1使用具有高频的交流信号SDR执行谐振检测DR1,从而能够使IC标签、IC卡等不易被破坏。
此外,在谐振检测DR1中,馈电系统1使用具有相比功率信号SP1较低的功率的交流信号SDR,以允许抑制提供给IC标签、IC卡等的功率,从而能够使IC标签、IC卡等不易被破坏。
此外,在馈电系统1中,开关122在谐振检测DR1中接通,这使其能够增加IC标签、IC卡等的可检测性。换句话说,在开关122关断的情况下,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3构成谐振电路,并且谐振电路具有大约几百kHz的谐振频率。因此,交流信号SDR具有相比谐振频率足够高的频率,从而导致交流信号SDR中的衰减。相反,在馈电系统1中,开关122在谐振检测DR1中接通,并且因此馈电线圈123不配置谐振电路。因此,能够减小交流信号SDR中的衰减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高IC标签、IC卡等的可检测性。
此外,馈电系统1在开始通信之前执行谐振检测DR1,以允许更早地检测IC标签、IC卡等,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此外,如下所述,馈电系统1使用由作为要被供电的目标的智能手机20提供的谐振信息IR来执行谐振检测DR2,从而能够提高检测IC标签、IC卡等的检测精度。
接下来,参照一些具体操作示例描述谐振检测DR1和DR2的操作。
(操作示例E1)
图9示出了操作示例E1。在该示例中,智能手机20A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在谐振检测DR1中(图7中的步骤S3),馈电设备10测量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阻抗特性ZDR,并且基于阻抗特性ZDR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谐振数ND)。在谐振检测DR1中,馈电设备10的馈电线圈123不构成谐振电路。此外,智能手机20A在受电线圈311附近没有线圈。因此,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阻抗特性ZDR中不出现谐振点,并且谐振数ND为“0”。谐振数ND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在该示例中为“1”)。因此,在谐振检测DR1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在谐振检测DR2中(图7中的步骤S8),馈电设备10确认在谐振检测DR1中计算出的谐振数ND是否等于由受电设备30提供的谐振信息IR中包括的谐振数N。在智能手机20A中,谐振数N是“0”(N=0),并且因此谐振数ND与谐振数N匹配。因此,在谐振检测DR2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以这种方式,在操作示例E1中,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因此馈电设备10执行到受电设备30的实际馈送。
(操作示例E2)
图10示出了操作示例E2。在该示例中,IC卡9插入在馈电设备10和智能手机20A之间。IC卡9具有线圈91。线圈91构成具有一个谐振点的谐振电路。因此,由谐振电路引起的一个谐振点出现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阻抗特性ZDR中。
图11A和图11B各自使用散射参数S11示出了操作示例E2中的阻抗特性ZDR的示例。图11A以史密斯圆图的形式示出散射参数S11的特性。在该示例中,如图11A所示,由IC卡9的谐振电路引起圆形阻抗轨迹,其中一个谐振点出现在13.56MHz附近。
在谐振检测DR1中,馈电设备10基于如上所述的阻抗特性ZDR计算谐振数ND。在该示例中,谐振数ND为“1”。此谐振数ND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因此,在谐振检测DR1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然而,在智能手机20A中,谐振数N为“0”(N=0)。因此,谐振数ND与谐振数N不匹配。因此,在谐振检测DR2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
以这种方式,在操作示例E2中,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因此馈电设备10不执行对受电设备30的实际馈送。
(操作示例E3)
图12示出了操作示例E3。在该示例中,智能手机20B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在智能手机20B中,受电线圈311和线圈231被布置成具有彼此基本重合的各自的中心点。线圈231构成具有一个谐振点的谐振电路。因此,与操作示例E2的情况一样,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中,阻抗特性ZDR中出现一个谐振点,并且谐振数ND为“1”。该谐振数ND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因此,在谐振检测DR1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此外,在智能手机20B中,谐振数N为“1”(N=1)。因此,谐振数ND与谐振数N匹配。因此,在谐振检测DR2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以这种方式,在操作示例E3中,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因此馈电设备10执行到受电设备30的实际馈送。
(操作示例E4)
图13示出了操作示例E4。在该示例中,IC卡9插入在馈电设备10和智能手机20B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阻抗特性ZDR中出现两个谐振点。
图14A和图14B各自使用散射参数S11示出了操作示例E4中的阻抗特性ZDR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如图14A所示,与两个谐振点相对应的阻抗轨迹是由IC卡9的谐振电路和包括智能手机20B的线圈231的谐振电路引起的。
在谐振检测DR1中,馈电设备10基于如上所述的阻抗特性ZDR计算谐振数ND。在该示例中,谐振数ND为“2”。该谐振数ND大于预定阈值X。因此,在谐振检测DR1中,谐振检测部15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
以这种方式,在操作示例E4中,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因此馈电设备10不执行对受电设备30的实际馈送。
如上所述,馈电系统1使用由作为要被供电的目标的智能手机20提供的谐振信息IR来执行谐振检测DR2,从而使其能够提高检测IC标签、IC卡等的检测精度。换句话说,例如,在操作示例E2(图10)和操作示例E3(图12)中,馈电设备10检测谐振检测DR1中的一个谐振点。其中,操作示例E3(图12)是应当执行馈送的示例,而操作示例E2(图10)是由于插入IC卡9而不应执行馈送的示例。在馈电系统1中,馈电设备10从受电设备30接收包括关于谐振数N的信息的谐振信息IR,并且使用谐振数N执行谐振检测DR2。在操作示例E2中,馈电设备10确定检测到的谐振点是由IC标签、IC卡等引起的,因为谐振数ND和谐振数N彼此不匹配,以确定不应执行馈送。此外,在操作示例E3中,馈电设备10确定检测到的谐振点是由设置在受电线圈311附近的线圈引起的,因为谐振数ND和谐振数N彼此匹配,以确定应当执行馈送。以这种方式,馈电设备10使用由受电设备30提供的关于谐振数N的信息来执行谐振检测DR2。因此,这允许馈电系统1在检测IC标签、IC卡等时提高检测精度。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异物检测DF1和DF2之外,还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从而使其能够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用具有低频的交流信号SDF执行异物检测DF1之后,使用具有高频的交流信号SDR执行谐振检测DR1,从而能够使IC标签、IC卡等不易被破坏。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谐振检测DR1中使用具有比功率信号SP1的功率低的功率的交流信号SDR,从而能够使IC标签、IC卡等不易被破坏。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谐振检测DR1中,开关122接通,从而能够提高IC标签、IC卡等的可检测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始通信之前执行谐振检测DR1,从而能够增加安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由作为要被供电的目标的智能手机提供的谐振信息IR来执行谐振检测DR2,从而能够增加安全性。
[变形例1]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在谐振检测DR1中,将与谐振数ND相比较的预定阈值X设置为“1”,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预定阈值X可以设置为等于或大于“2”的值,或者预定阈值X可以设置为“0”。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馈电设备10执行谐振检测DR1的情况下,馈电线圈123不构成谐振电路,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在下文中,参照一些示例详细描述本变形例。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变形例的馈电设备10A的配置示例。馈电设备10A包括电容元件124和125以及馈电控制部19A。电容元件124和125对应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馈电设备10(图2)中的电容元件121。电容元件124的一端耦合到开关122的一端和馈电部11,并且另一端耦合到开关122的另一端和电容元件125的一端。电容元件125的一端耦合到电容元件124的另一端和开关122的另一端,并且另一端耦合到馈电线圈123的一端。馈电控制部19A控制馈电设备10A中的操作。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馈电设备10A中的馈电部11和开关122的操作示例。在馈电设备10A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情况下,开关122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A的指令而接通,并且开关122使电容元件124的两端短路。此后,电容元件125和馈电线圈123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具有在功率信号SP1的频率附近的谐振频率。此后,馈电部11将功率信号SP1提供给谐振电路。
此外,在馈电设备10A执行异物检测DF1的情况下,开关122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A的指令接通。此时,电容元件125和馈电线圈123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此后,馈电部11将交流信号SDF提供给谐振电路,同时在频率扫描范围RDF上扫描交流信号SDF的频率。
此外,在馈电设备10A执行谐振检测DR1的情况下,开关122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A的指令而关断。此时,电容元件124和125与馈电线圈123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例如,谐振电路具有在频率fc附近的谐振频率。此后,馈电部11向谐振电路提供交流信号SDR,同时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变形例的另一馈电设备10B的配置示例。馈电设备10B包括馈电线圈126和127、开关128以及馈电控制部19A。馈电线圈126和127对应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馈电设备10(图2)中的馈电线圈123。馈电线圈126的一端耦合到开关128的一端和电容元件121的另一端,并且另一端耦合到开关128的另一端和馈电线圈127的一端。馈电线圈127的一端耦合到馈电线圈126的另一端和开关128的另一端,并且另一端接地。馈电控制部19A控制馈电设备10B中的操作。
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馈电设备10B中的馈电部11和开关128的操作示例。在馈电设备10B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情况下,开关128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B的指令而关断。此时,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6和127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具有在功率信号SP1的频率附近的谐振频率。此后,馈电部11将功率信号SP1提供给谐振电路。
此外,在馈电设备10B执行异物检测DF1的情况下,开关128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B的指令而关断。此时,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6和127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此后,馈电部11将交流信号SDF提供给谐振电路,同时在频率扫描范围RDF上扫描交流信号SDF的频率。
此外,在馈电设备10B执行谐振检测DR1的情况下,开关128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B的指令接通,并且开关128使馈电线圈126的两端短路。此后,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7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例如,谐振电路具有在频率fc附近的谐振频率。此后,馈电部11向谐振电路提供交流信号SDR,同时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变形例,馈电线圈123在执行谐振检测DR1的情况下构成谐振电路。这使其能够提高检测IC标签、IC卡等的检测精度。馈电线圈123构成如上所述的谐振电路;因此,谐振电路的谐振点也出现在由谐振检测DR1测量的阻抗特性ZDR中。因此,例如,在谐振检测DR1中,可以将与谐振数ND相比较的预定阈值X设置为“2”。
[变形例3]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谐振信息IR包括关于谐振数N的信息,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谐振信息IR可以包括关于谐振频率的信息。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根据本变形例的馈电系统1C。馈电系统1C包括智能手机20C和馈电设备10C。
图19示出了智能手机20C的配置示例。与智能手机20B(图4B)一样,智能手机20C具有执行近场通信的功能。智能手机20C包括受电设备30C。受电设备30C包括存储谐振信息IR的存储部36C。谐振信息IR除了关于谐振数N的信息之外,还包括关于谐振频率fr的信息。谐振频率fr是在受电线圈311附近设置有线圈的情况下谐振点处的频率。与智能手机20B(图5和图6)的情况一样,智能手机20C包括设置在受电线圈311附近的线圈231。因此,智能手机20C的存储部36C存储谐振数N(N=1),并且还存储谐振点处的谐振频率fr。
馈电设备10C包括谐振检测部15C。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谐振检测部15一样,谐振检测部15C执行谐振检测DR1。此外,谐振检测部15C还具有基于包括在从受电设备30C发送的谐振信息IR中的关于谐振数N和谐振频率fr的信息来执行谐振检测DR2的功能。
图20示出了馈电系统1C中的馈电操作的流程图。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图7)的馈电系统1的情况一样,馈电设备10C首先检测物体是否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C的馈送表面上(步骤S1),然后执行异物检测DF1和谐振检测DR1(步骤S2和S3)。此后,馈电设备10C开始与受电设备30C通信(步骤S4),从受电设备30C获得异物确定信息IF(步骤S5),并且执行异物检测DF2(步骤S6)。
接下来,馈电设备10C从受电设备30C获得谐振信息IR,该谐振信息IR包括关于谐振数N和谐振频率fr的信息(步骤S7)。接下来,馈电设备10C执行谐振检测DR2(步骤S21至S23)。
具体地,首先,馈电设备10C的谐振检测部15C基于在步骤S7中获得的谐振信息IR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内的谐振点的数量(谐振数NK)(步骤S21)。
接下来,谐振检测部15C确认在谐振检测DR1中计算出的谐振数ND(步骤S3)是否大于在步骤S21中计算出的谐振数NK(ND>NK)(步骤S22)。在谐振数ND大于谐振数NK的情况下(步骤S22中的“Y”),谐振检测部15C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C停止与受电设备30C的通信(步骤S9),并且操作的流程返回到步骤S1。
在步骤S21中,在谐振数ND不大于谐振数NK的情况下(步骤S22中的“N”),谐振检测部15C确认在谐振检测DR1中测量的阻抗特性ZDR中的谐振频率fd(步骤S3)和在步骤S7中获得的谐振信息IR中包括的谐振频率fr是否彼此匹配(步骤S23)。要注意的是,在谐振数ND和NK都是“0”的情况下,谐振检测部15C确定谐振频率fd和谐振频率fr彼此匹配。在谐振频率fd和谐振频率fr彼此不匹配的情况下(步骤S23中的“N”),谐振检测部15C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C停止与受电设备30C的通信(步骤S9),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1。
此外,在步骤S23中,在谐振频率fd和谐振频率fr彼此匹配的情况下(步骤S23中的“Y”),馈电设备10C开始向受电设备30C的实际馈送。随后的操作类似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图7)的馈电系统1的情况下的操作。
以这种方式,在馈电系统1C中,谐振信息IR包括关于谐振频率fr的信息,这能够在谐振频率彼此匹配的情况下开始实际馈送。这能够提高检测IC标签、IC卡等的检测精度。
智能手机20C包括NFC通信部23,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选地,智能手机20C可以包括另一类似的通信部23C。通信部23C包括设置在受电线圈311附近的线圈231C。线圈231C构成谐振电路,并且在该示例中,谐振电路具有10MHz的谐振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在谐振信息IR中,谐振数N被设置为“1”,并且谐振频率fr被设置为“10MHz”。下面描述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不小于11MHz且不大于15MHz的情况下的操作示例。
(操作示例F1)
在该操作示例F1中,与操作示例E3(图12)一样,智能手机20C被放置在馈电设备10的馈送表面上。在智能手机20C中,受电线圈311和线圈231C被布置成具有彼此基本重合的各自的中心点。线圈231C构成具有一个谐振点的谐振电路。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为10MHz。然而,本示例中的谐振频率超出频率扫描范围RDR。因此,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中阻抗特性ZDR中不出现谐振点,并且因此谐振数ND为“0”。该谐振数ND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在该示例中为“1”)。因此,在谐振检测DR1中,谐振检测部15C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在谐振检测DR2中,谐振检测部15C基于谐振信息IR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内的谐振数NK(步骤S21)。在该示例中,谐振数NK为“0”。因此,谐振数ND不大于谐振数NK(步骤S22中的“N”),并且谐振数ND和NK都是“0”(步骤S23中的“Y”)。因此,谐振检测部15C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以这种方式,在操作示例F1中,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因此馈电设备10C执行到受电设备30C的实际馈送。
(操作示例F2)
在该操作示例F2中,与操作示例E4(图13)一样,IC卡9被插入到馈电设备10C和智能手机20C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由IC卡9引起的一个谐振点出现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阻抗特性ZDR中,并且因此谐振数ND为“1”。该谐振数ND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X。因此,在谐振检测DR1中,谐振检测部15C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
相反,在谐振检测DR2中,与操作示例F1的情况一样,谐振数NK为“0”,并且因此谐振数ND大于谐振数NK(步骤S22中的“Y”)。因此,谐振检测部15C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
以这种方式,在操作示例F2中,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因此馈电设备10C不执行对受电设备30C的实际馈送。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变形例的馈电系统1C中,除了谐振数N之外,谐振信息IR还包括关于谐振频率fr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提高检测精度。换句话说,例如,在操作示例F2(图13)中,在如前所述实施方式中仅基于谐振数N执行谐振检测DR2的情况下,谐振数ND(ND=1)和谐振数N(N=1)彼此匹配,这导致确定IC标签、IC卡等不存在。谐振数N表示的谐振点处的频率为10MHz,并且超出频率扫描范围RDR。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比较谐振数ND和谐振数N。在根据本变形例的馈电系统1C中,除了谐振数N之外,谐振信息IR还包括关于谐振频率fr的信息。这允许馈电设备10C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内的谐振数NK。因此,馈电设备10C比较谐振数N和谐振数NK,从而使其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
[变形例4]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谐振信息IR包括关于谐振数N的信息,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与图21所示的智能手机20D一样,谐振信息IR还可以包括关于谐振点处的阻抗(谐振阻抗)的信息。智能手机20D包括受电设备30D。受电设备30D包括存储谐振信息IR的存储部36D。谐振信息IR除了关于谐振数N的信息之外,还包括关于谐振阻抗Zr的信息。谐振阻抗Zr是在受电线圈311附近设置有线圈的情况下的谐振点处的阻抗。与智能手机20B(图5和图6)的情况一样,智能手机20D包括在受电线圈311附近的线圈231。因此,智能手机20D的存储部36D存储谐振数N(N=1)并且还存储谐振点处的谐振阻抗Zr。在馈电设备检测到谐振点的情况下,谐振阻抗Zr对应于谐振点的可检测性。在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时,馈电设备可以使用该谐振阻抗Zr。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异物检测DF1和DF2中、在谐振检测DR1和DR2中以及在馈电操作中使用相同的馈电线圈123,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根据本变形例的馈电设备10D。
图22示出了馈电设备10D的配置示例。馈电设备10D包括馈电部11D、信号发生部41D、电容元件421D、线圈422D、谐振检测部45D和馈电控制部19D。
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馈电部11一样,馈电部11D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D的指令来产生作为交流电的功率信号SP1。此外,馈电部11D还具有在异物检测DF1中产生交流信号SDF的功能。此外,馈电部11D还具有向受电设备30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1的功能。换句话说,馈电部11D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馈电部11省略了在谐振检测DR1中产生交流信号SDR的功能。
电容元件121和馈电线圈123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具有在功率信号SP1的频率附近的谐振频率。
在谐振检测DR1中,信号发生部41D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D的指令产生交流信号SDR。此时,信号发生部41D在预定频率范围(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该预定频率范围包括由IC标签、IC卡等使用的载波的频率fc(例如,13.56MHz)。
电容元件421D的一端耦合到信号发生部41D,并且另一端耦合到线圈422D。线圈422D的一端耦合到电容元件421D的另一端,并且另一端接地。电容元件421D和线圈422D串联耦合以构成谐振电路。例如,谐振电路具有在频率fc附近的谐振频率。与智能手机20B(图5和图6)的情况一样,线圈422D设置在馈电线圈123附近。
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谐振检测部15一样,谐振检测部45D基于线圈422D的一端处的电压来执行谐振检测DR1。具体地,在信号发生部41D产生交流信号SDR的时间段期间,谐振检测部45D基于线圈422D的一端处的电压测量从谐振检测部45D观察到的阻抗的频率特性(阻抗特性ZDR)。此后,谐振检测部45D基于阻抗特性ZDR检测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此外,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谐振检测部15一样,谐振检测部45D还具有在开始与受电设备30通信之后执行谐振检测DR2的功能。
馈电控制部19D控制馈电设备10D中的操作。
馈电设备10D在执行异物检测DF1和DF2、馈送和通信的情况下使用馈电线圈123,并且在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的情况下使用线圈422D。因此,例如,可以在给定时间段期间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具体地,例如,馈电设备10D可以在执行馈送的同时执行谐振检测DR1和DR2。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在馈送期间,IC标签、IC卡等插入在馈电设备10D和受电设备30之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停止供电,从而使其能够提高安全性。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变形例的另一馈电设备10E的配置示例。馈电设备10E包括馈电部11E和馈电控制部19E。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馈电部11一样,馈电部11E基于来自馈电控制部19E的指令来产生作为交流电的功率信号SP1。此外,馈电部11E还具有在异物检测DF1中生成交流信号SDF和在谐振检测DR1中生成交流信号SDR的功能。此外,馈电部11E还具有向受电设备30发送馈送控制信号CTL1的功能。换句话说,馈电部11E对应于馈电设备10D中的馈电部11D和信号发生部41D的集成。馈电控制部19E控制馈电设备10E中的操作。该配置还允许实现与馈电设备10D中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1和谐振检测DR1,然后开始通信,然后执行异物检测DF2和谐振检测DR2,并且此后开始实际馈送,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选地,例如,如图24和图25所示,异物检测DF2和谐振检测DR2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根据功率接收设备30符合的馈送标准而被省略。在图24和图25的示例中,在步骤S4中的开始通信之后,馈电设备10例如从受电设备30获得关于受电设备30符合的馈送标准的信息(步骤S31)。此后,在受电设备30符合的馈送标准是标准A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执行异物检测DF2和谐振检测DR2。此外,在受电设备30符合的馈送标准为标准B的情况下,馈电设备10省略异物检测DF2和谐振检测DR2中的一个或两者。在图24的示例中,馈电设备10省略异物检测DF2和谐振检测DR2两者,并且开始馈送。在图25的示例中,馈电设备10省略异物检测DF2,执行谐振检测DR2,然后开始馈送。
虽然以上参考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已经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技术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等,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
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通过扫描谐振检测DR1中的频率来测量阻抗特性ZDR,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选地,例如,可以在不扫描频率的情况下获得频率fc处的阻抗。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基于该阻抗来检测在频率fc附近是否存在谐振点。此时,受电设备30可以向电力馈送设备10提供包括关于频率fc处的阻抗的信息的谐振信息IR。这允许馈电设备10基于测量的阻抗和从受电设备30获得的阻抗来检测IC标签、IC卡等是否存在。例如,在频率fc附近存在由线圈231引起的谐振点和由IC标签引起的谐振点的情况下,存在在频率fc处发生的阻抗混乱导致馈电设备10错误地确定不存在谐振点的可能性。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从受电设备30获得的阻抗来校正这种错误确定。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谐振检测部15测量从谐振检测部15观察到的阻抗的频率特性(阻抗特性ZDR),并且基于测量结果计算谐振数ND,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选地,例如,可以测量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品质因数、电阻、电抗、导纳、电导、电纳、自感值、互感值、耦合系数、信号幅度以及相位,以基于测量结果计算谐振数ND。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谐振检测部15基于谐振数ND来检测IC标签、IC卡等是否存在,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基于根据频率变化的各种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来检测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例如,这些参数可以是与线圈或包括线圈的电路相关的电参数。具体地,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品质因数(Q值),阻抗值(Z值)、电阻值(R值)、电容值(C值)、自感值(L值)、互感值(M值)、耦合系数(K值)、感应电动势、磁通量密度、磁场强度、电场强度、馈送功率值、馈送电压值、馈送电流值、接收功率值、接收电压值、接收电流值、线圈功率值、线圈电压值、线圈电流值、功率因数、能量效率、传输效率、馈送效率、充电效率、能量损耗、信号幅度、信号相位、信号电平、噪声电平、调制度以及温度。在下文中,详细说明使用品质因数来检测IC标签、IC卡等是否存在的馈电系统1G。馈电系统1G包括馈电设备10G。馈电设备10G包括谐振检测部15G。
谐振检测部15G基于馈电线圈123的一端的电压来执行谐振检测DR1。具体地,谐振检测部15G在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R的时间段期间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品质因数QDR。谐振检测部15G基于品质因数QDR检测是否存在IC标签、IC卡等。此外,在馈电设备10G和受电设备30开始彼此通信之后,谐振检测部15G还具有基于品质因数QDR和从受电设备30发送的谐振信息IR来执行谐振检测DR2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谐振信息IR包括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参考品质因数。参考品质因数可以与包括在异物确定信息IF中的参考品质因数Q相同或不同。
图26示出了馈电系统1G中的馈送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43中,馈电设备10G执行谐振检测DR1。具体地,首先,馈电控制部19接通开关122,并且馈电部11产生交流信号SDR。此时,馈电部11在频率扫描范围RDR上扫描交流信号SDR的频率。此后,谐振检测部15G计算频率扫描范围RDR中的品质因数QDR。此后,在计算出的品质因数QDR不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43中的“N”)的情况下,谐振检测部15G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操作流程返回到步骤S1。谐振检测DR1中的该预定范围可以与异物检测DF1中的预定范围相同或不同。此外,在计算出的品质因数QDR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43中的“Y”)的情况下,谐振检测部15G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流程前进到步骤S4。
在步骤S48中,馈电设备10G执行谐振检测DR2。具体地,谐振检测部15G将在谐振检测DR1中计算出的品质因数QDR(步骤S43)与在步骤S7中获得的谐振信息IR中包括的参考品质因数进行比较。此后,在品质因数QDR不在基于参考品质因数设置的预定范围内(步骤S48中的“N”)的情况下,谐振检测部15G确定存在IC标签、IC卡等。在这种情况下,馈电设备10G停止与受电设备30的通信(步骤S9),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1。此外,在品质因数QDR在基于参考品质因数设置的预定范围内(步骤S48中的“Y”)的情况下,谐振检测部15G确定不存在IC标签、IC卡等,并且流程前进到步骤S17。
要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在步骤S7中获得谐振信息IR,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省略步骤S7。在这种情况下,与谐振检测DR1一样(步骤S43),谐振检测部15G确认品质因数QDR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43和S48之间,在馈电设备10G和受电设备30之间插入IC标签、IC卡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IC标签、IC卡等。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异物检测部14基于品质因数QD检测是否存在异物,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基于根据频率变化的各种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来检测是否存在异物。例如,这些参数可以是与线圈或包括线圈的电路相关的电参数。具体地,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品质因数(Q值)、阻抗值(Z值)、电阻值(R值)、电容值(C值)、自感值(L值)、互感值(M值)、耦合系数(K值)、感应电动势、磁通量密度、磁场强度、电场强度、馈送功率值、馈送电压值、馈送电流值、接收功率值、接收电压值、接收电流值、线圈功率值、线圈电压值、线圈电流值、功率因数、能量效率、传输效率、馈送效率、充电效率、能量损耗、信号幅度、信号相位、信号电平、噪声电平、调制度和温度。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检测目标是IC标签、IC卡等,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检测目标可以是RFID(射频识别)。此外,检测目标可以不必包括线圈,并且可以是例如使用天线、电极等执行近场通信的各种设备中的任何一个。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等中,本技术应用于向电子装置供电的馈电系统,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具体地,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向电动车辆、电动汽车等供电的馈电系统。
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具有其他效果。
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可以是以下构造。
(1)一种馈电设备,包括:
馈电部,该馈电部向具有受电线圈的受电设备无线供电;
通信部,该通信部接收从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线圈信息指示在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线圈信息来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2)根据(1)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一测量部,其中
馈电部利用馈电线圈向受电设备供电,
第一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频率特性,并且
除了线圈信息之外,控制部还基于第一频率特性进行第一判断。
(3)根据(2)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的情况下,馈电线圈构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电路。
(4)根据(2)或(3)的馈电设备,其中,在馈电部向受电设备供电的情况下,馈电线圈构成具有第二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电路。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的情况下,馈电部向馈电线圈提供第一信号,同时在第一频率范围内改变第一信号的频率。
(6)根据(1)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一测量部,其中
馈电部利用馈电线圈向受电设备供电,
第一测量部基于设置在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频率特性,并且
除了线圈信息之外,控制部还基于第一频率特性进行第一判断。
(7)根据(6)的馈电设备,其中,测量线圈构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电路。
(8)根据(6)或(7)的馈电设备,包括馈电线圈和测量线圈,其中
馈电线圈和测量线圈是平面线圈,并且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
馈电线圈和测量线圈中的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内侧。
(9)根据(2)至(8)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第三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点的数量的信息,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进行第一判断。
(10)根据(2)至(9)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第三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信息,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频率,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频率进行第一判断。
(11)根据(2)至(10)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第三谐振电路的阻抗的信息,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阻抗,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阻抗进行第一判断。
(12)根据(2)至(11)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第一频率范围包括13.56MHz。
(13)根据(2)至(12)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之后,通信部通过开始与受电设备的通信来接收线圈信息。
(14)根据(13)的馈电设备,其中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二判断,并且基于第二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并且
在第二判断是向受电设备供电的判断的情况下,通信部通过开始与受电设备的通信来接收线圈信息。
(15)根据(14)的馈电设备,其中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控制部通过比较谐振点的数量和预定数量来进行第二判断。
(16)根据(14)或(15)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控制部基于第二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三判断,并且基于第三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17)根据(16)的馈电设备,其中,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低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小频率。
(18)根据(16)或(17)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之前,第二测量部测量第二频率特性,并且控制部进行第三判断。
(19)根据(2)至(18)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通信部还接收从受电设备发送的受电线圈信息,受电线圈信息对应于受电线圈的特性,并且
控制部基于受电线圈信息和第二频率特性来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四判断,并且基于第四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20)根据(19)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四判断是向受电设备供电的判断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第一判断。
(21)根据(1)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一测量部,其中
馈电部利用馈电线圈向受电设备供电,
第一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预定频率处的第一参数的参数值,并且
除了线圈信息之外,控制部还基于参数值进行第一判断。
(22)根据(21)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在预定频率处的第三谐振电路的阻抗的信息,并且
第一参数是阻抗。
(23)根据(21)或(22)的馈电设备,其中预定频率为13.56MHz。
(24)根据(1)至(23)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控制部在通信部开始与受电设备的通信之后决定是否进行第一判断。
(25)根据(1)至(24)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线圈用于通信。
(26)一种馈电设备,包括:
馈电部,使用馈电线圈向受电设备无线供电;
第一测量部,该第一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或设置在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来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频率特性;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来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第一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27)根据(26)的馈电设备,其中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控制部基于谐振点的数量进行第一判断。
(28)根据(26)或(27)的馈电设备,其中,控制部通过比较谐振点的数量和预定数量来进行第一判断。
(29)根据(26)至(28)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
第一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特性,并且
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的情况下,馈电线圈构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电路。
(30)根据(29)的馈电设备,其中,在馈电部向受电设备供电的情况下,馈电线圈构成具有第二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电路。
(31)根据(26)至(30)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的情况下,馈电部向馈电线圈提供第一信号,同时在第一频率范围内改变第一信号的频率。
(32)根据(26)至(28)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
第一测量部基于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特性,并且
测量线圈构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电路。
(33)根据(32)的馈电设备,其中
馈电设备包括馈电线圈和测量线圈,
馈电线圈和测量线圈是平面线圈,并且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
馈电线圈和测量线圈中的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内侧。
(34)根据(26)至(33)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第一频率范围包括13.56MHz。
(35)根据(26)至(34)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还包括接收从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的通信部,线圈信息指示在包括在受电设备中的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其中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和线圈信息来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二判断,并且基于第二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36)根据(35)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第三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点的数量的信息,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进行第二判断。
(37)根据(35)或(36)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第三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信息,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频率,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频率进行第二判断。
(38)根据(35)至(37)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
线圈设置在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线圈信息包括关于第三谐振电路的阻抗的信息,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阻抗,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阻抗进行第二判断。
(39)根据(35)至(38)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通信部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之后通过开始与受电设备的通信来接收线圈信息。
(40)根据(39)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判断是向受电设备供电的判断的情况下,通信部通过开始与受电设备的通信来接收线圈信息。
(41)根据(35)至(40)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控制部在通信部开始与受电设备的通信之后决定是否进行第二判断。
(42)根据(35)至(41)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通信部还接收与受电线圈的特性相对应的受电线圈信息,并且
控制部基于受电线圈信息和第二频率特性来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三判断,并且基于第三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43)根据(42)的馈电设备,其中,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低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小频率。
(44)根据(42)或(43)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三判断是向受电设备供电的判断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第二判断。
(45)根据(26)至(44)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控制部基于第二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四判断,并且基于第四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46)根据(45)的馈电设备,其中,在第一测量部测量第一频率特性之前,第二测量部测量第二频率特性,并且控制部进行第四判断。
(47)根据(26)至(46)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其中线圈用于通信。
(48)根据(26)的馈电设备,其中
第一测量部基于第一频率特性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品质因数,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品质因数进行第一判断。
(49)根据(26)至(48)中任一项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基于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控制部基于第二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第四判断,并且基于第四判断的结果来控制馈电部的操作。
(50)根据(49)的馈电设备,其中
第二测量部基于第二频率特性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品质因数,并且
控制部基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品质因数进行第四判断。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No.2016-149322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而发生,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馈电设备,包括:
馈电部,利用馈电线圈向具有受电线圈的受电设备无线供电;
通信部,接收从所述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所述线圈信息指示在所述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
控制部,基于所述线圈信息来进行关于是否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馈电部的操作;以及
第一测量部,基于设置在所述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频率特性,并且除了所述线圈信息之外,所述控制部还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其中,所述馈电设备还包括所述馈电线圈和所述测量线圈,其中,所述馈电线圈和所述测量线圈是平面线圈,并且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所述馈电线圈和所述测量线圈中的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部测量所述第一频率特性的情况下,所述馈电线圈构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在所述馈电部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情况下,所述馈电线圈构成具有第二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部测量所述第一频率特性的情况下,所述馈电部向所述馈电线圈提供第一信号,同时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内改变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所述测量线圈构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所述线圈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第三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点的数量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量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测量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所述线圈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第三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量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测量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频率,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所述谐振频率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所述线圈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第三谐振电路的阻抗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量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测量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阻抗,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所述阻抗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13.56MHz。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部测量所述第一频率特性之后,所述通信部通过开始与所述受电设备的通信来接收所述线圈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二判断,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馈电部的所述操作,并且
在所述第二判断是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判断的情况下,所述通信部通过开始与所述受电设备的通信来接收所述线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测量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所述控制部通过比较所述谐振点的数量和预定数量来进行所述第二判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测量部基于所述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二频率特性进行关于是否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三判断,并且基于所述第三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馈电部的所述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最大频率低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小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测量部测量所述第一频率特性之前,所述第二测量部测量所述第二频率特性,并且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第三判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测量部基于所述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第二频率范围中的第二参数的第二频率特性,其中
所述通信部还接收从所述受电设备发送的受电线圈信息,所述受电线圈信息对应于所述受电线圈的特性,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受电线圈信息和所述第二频率特性来进行关于是否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第四判断,并且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馈电部的所述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四判断是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判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还包括第一测量部,其中
所述馈电部利用馈电线圈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
所述第一测量部基于所述馈电线圈处的信号测量预定频率处的第一参数的参数值,并且
除了所述线圈信息之外,所述控制部还基于所述参数值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受电线圈附近并构成第三谐振电路,
所述线圈信息包括关于在所述预定频率处的所述第三谐振电路的阻抗的信息,并且
所述第一参数是阻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所述预定频率为13.56MHz。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通信部开始与所述受电设备的通信之后决定是否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所述线圈用于通信。
23.一种馈电设备,包括:
馈电部,使用馈电线圈向受电设备无线供电;
第一测量部,基于设置在所述馈电线圈附近的测量线圈处的信号来测量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频率特性;以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来进行关于是否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一判断,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馈电部的操作,
其中,所述馈电设备还包括所述馈电线圈和所述测量线圈,其中,所述馈电线圈和所述测量线圈是平面线圈,并且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所述馈电线圈和所述测量线圈中的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内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馈电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测量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谐振点的数量,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谐振点的数量进行所述第一判断。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馈电设备,还包括接收从所述受电设备发送的线圈信息的通信部,所述线圈信息指示在包括在所述受电设备中的受电线圈附近是否设置有线圈,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特性和所述线圈信息来进行关于是否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第二判断,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馈电部的所述操作。
CN201780044933.2A 2016-07-29 2017-06-13 馈电设备 Active CN109478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9322 2016-07-29
JP2016149322 2016-07-29
PCT/JP2017/021797 WO2018020876A1 (ja) 2016-07-29 2017-06-13 給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8799A CN109478799A (zh) 2019-03-15
CN109478799B true CN109478799B (zh) 2023-08-01

Family

ID=6101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4933.2A Active CN109478799B (zh) 2016-07-29 2017-06-13 馈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8770B2 (zh)
EP (1) EP3493363B1 (zh)
JP (1) JP7136693B2 (zh)
KR (1) KR102436588B1 (zh)
CN (1) CN109478799B (zh)
TW (1) TWI747920B (zh)
WO (1) WO20180208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7001839B4 (de) * 2016-04-04 2023-07-27 Apple Inc. Induktiver leistungssender
KR102605047B1 (ko) 2016-12-08 2023-11-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이물질 검출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JP7336581B2 (ja) * 2019-04-26 2023-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1258307B2 (en) * 2019-08-14 2022-02-22 Apple Inc. Wireless power system with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KR20210101718A (ko) * 2020-02-10 2021-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316560B1 (en) * 2020-10-23 2022-04-26 Nxp B.V. Magnetic induction device
CN117118097A (zh) * 2023-03-13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金属异物检测电路、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102A (zh) * 2010-03-26 2012-12-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和非接触充电系统
CN103135138A (zh) * 2011-11-30 2013-06-05 索尼公司 检测装置和方法、电力接收装置及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CN104158269A (zh) * 2014-08-11 2014-11-19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器、接收器、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473436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6863B2 (ja) * 1994-06-27 2003-06-1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H11122832A (ja) * 1997-10-07 1999-04-30 Casio Comput Co Ltd 充電装置
US7321749B2 (en) * 2003-10-09 2008-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JP2011223739A (ja) * 2010-04-09 2011-11-04 Sony Corp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KR20120084659A (ko) * 2011-01-20 2012-07-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급전 장치 및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KR101246693B1 (ko) * 2011-03-23 2013-03-21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그 전력 제어 방법
JP6035711B2 (ja) 2011-07-21 2016-1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送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JP5840886B2 (ja) 2011-07-25 2016-01-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送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JP5794056B2 (ja) * 2011-09-12 2015-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JP5782969B2 (ja) * 2011-09-29 2015-09-24 サクサ株式会社 出席管理システム
KR101912692B1 (ko) * 2012-07-06 2018-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에서의 주파수를 주기적으로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953235B1 (en) * 2013-01-29 2018-09-12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ethod
JP2014183628A (ja) * 2013-03-18 2014-09-29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124119B2 (ja) * 2013-03-29 2017-05-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受電装置
US20160056661A1 (en) * 2013-03-29 2016-02-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device to be charged, vehicle equipped with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program
JP2015012746A (ja) * 2013-07-01 2015-0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JP6228775B2 (ja) * 2013-07-29 2017-11-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人工股関節用コンポーネントユニット
BR112014029281B1 (pt) * 2013-08-07 2023-01-3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parelho para um sistema de transferência de energia sem fio e método de operação de um sistema de transferência de energia sem fio incluindo um transmissor de energia e um receptor de energia
JP2015042091A (ja) * 2013-08-22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387222B2 (ja) 2013-08-28 2018-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給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64843B2 (ja) * 2013-10-31 2018-01-2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6260262B2 (ja) * 2013-12-25 2018-0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70005524A1 (en) * 2013-12-26 2017-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Resonant type transmissio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resonant type transmission power supply system
JP5975241B2 (ja) * 2014-02-28 2016-08-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異物検出装置、無線電力伝送のための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ならびに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6006441A1 (ja) * 2014-07-09 2016-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給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186760B2 (en) * 2014-09-22 2019-01-22 Tc1 Llc Antenna design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wirelessly powered implant to an external device outside the body
TWI540812B (zh) * 2014-12-10 2016-07-01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 of metal foreign body
CN204424946U (zh) * 2015-01-09 2015-06-24 林谷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TWI533558B (zh) * 2015-02-11 2016-05-11 盛群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裝置以及無線充電異常偵測方法
EP3272009B1 (en) * 2015-03-20 2020-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gain control and related wireless receivers and devices
US20180092048A1 (en) * 2016-09-23 2018-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gain calibration and compen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102A (zh) * 2010-03-26 2012-12-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和非接触充电系统
CN103135138A (zh) * 2011-11-30 2013-06-05 索尼公司 检测装置和方法、电力接收装置及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CN10473436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4158269A (zh) * 2014-08-11 2014-11-19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器、接收器、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36588B1 (ko) 2022-08-26
KR20190033471A (ko) 2019-03-29
TWI747920B (zh) 2021-12-01
JPWO2018020876A1 (ja) 2019-05-16
EP3493363A1 (en) 2019-06-05
TW201824703A (zh) 2018-07-01
US10998770B2 (en) 2021-05-04
JP7136693B2 (ja) 2022-09-13
WO2018020876A1 (ja) 2018-02-01
US20190222066A1 (en) 2019-07-18
EP3493363B1 (en) 2020-07-01
CN109478799A (zh) 2019-03-15
EP3493363A4 (en) 2019-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8799B (zh) 馈电设备
CN109478801B (zh) 受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78800B (zh) 馈电系统
CN110266119B (zh) 检测设备、电力供应系统以及控制检测设备的方法
US202303961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CN107482791B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及送电系统
JP2014225962A (ja) 検知装置、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知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056917B2 (en) Power feeding unit, power receiving unit, and feed system
KR101649258B1 (ko) 무선통신용 플렉시블 회로기판
CN104348257B (zh)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