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7051B -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7051B
CN109467051B CN201910061112.0A CN201910061112A CN109467051B CN 109467051 B CN109467051 B CN 109467051B CN 201910061112 A CN201910061112 A CN 201910061112A CN 109467051 B CN109467051 B CN 109467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chloric acid
sulfuric acid
drainage
cover body
concentrated sulfu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11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7051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nongyi e-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Nongyi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Nongyi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zhou Nongyi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11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7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7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7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7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7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氯化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引流盘、空心支柱、硫酸喷头、盐酸导管和盐酸喷头;引流盘包括多个,多个引流盘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插接转动配合,相邻插接配合的引流盘之间形成聚热腔,引流盘包括为易导热的环形罩体、固定于环形罩体外侧壁上的多个隔板、与环形罩体上端中央连为一体且内设阶梯孔的上空心柱、与环形罩体下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下空心柱,环形罩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通气孔,且位于最上端引流盘的通气孔上部均倾斜布置有引气管;本发明通过使浓硫酸与盐酸在引流盘上充分混合以及提高浓硫酸与盐酸混合后的混合液铺展面积,从而提高从盐酸中提取氯化氢气体比例。

Description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氯化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氯化氢常压下,无色,有刺鼻的气味,沸点-85℃,分子量36.46,气体密度1.5Kg/M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工业生产中氯化氢气体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得到:①氯气同氢气通过燃烧炉合成制得氯化氢气体,②通过盐酸的深度解析可得到氯化氢气体,③通过氯化钠同浓硫酸反应得到氯化氢气体。以上三种方法制得都是常压的氯化氢气体,而且采用方法一,设备投资较大,氢气燃烧存在安全隐患,采用方法二和方法三,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对环境污染较大。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工业级瓶装液体氯化氢广泛用于农药、医药及其相关中间体的合成过程,具有使用过程方便,安全环保,满足工艺加压需要等特点。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氯化氢制备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932371701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硫酸萃取法氯化氢发生器,包括塔形桶体,浓硫酸和盐酸喷淋管,氯化氢气体出口和稀硫酸排出管。
该技术方案中的发生器利用浓硫酸的强脱水性,从盐酸中制取氯化氢气体,大大提高了盐酸的利用率,减少了运输,降低了成本。但是,此类氯化氢制备设备中在进行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时,浓硫酸与盐酸全部混合在一起,盐酸中氯化氢气体上升的有效面积减少,而致使盐酸转化为氯化氢的转换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氯化氢气体的生成量,造成盐酸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浓硫酸与盐酸充分混合以及混合后的铺展面积,提高从盐酸中提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比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引流盘、空心支柱、硫酸喷头、盐酸导管和盐酸喷头;所述制备罐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管,制备罐下端设置有释放稀硫酸的出液管;所述硫酸喷头布置在制备罐的上端中央,硫酸喷头用于向制备罐内喷洒浓硫酸;所述引流盘包括多个,多个引流盘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插接转动配合,相邻插接配合的引流盘之间形成聚热腔,引流盘包括易导热的环形罩体、固定于环形罩体外侧壁上的多个隔板、与环形罩体上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上空心柱,且上空心柱中的空心孔为阶梯孔、与环形罩体下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下空心柱,上方引流盘的下空心柱与下方引流盘的上空心柱之间插接转动配合;所述环形罩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通气孔,且位于最上端引流盘的通气孔上部均倾斜布置有引气管;所述盐酸导管从制备罐下端中央依次穿过多个引流盘至最上端引流盘的上方;所述盐酸喷头与盐酸导管上端固连并连通,且盐酸喷头位于硫酸喷头正下方,盐酸喷头喷出的盐酸与硫酸喷头喷出的浓硫酸相遇混合并依次顺着多个环形罩体呈阶梯状流下。工作时,通过硫酸喷头向制备罐内喷洒浓硫酸,通过向盐酸导管输送盐酸使盐酸喷头喷出的盐酸与浓硫酸相遇,相遇的浓硫酸与盐酸在环形罩体表面流动,因环形罩体具有表面积大的特点,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从最上端的引流盘向最下端的引流盘流动,相邻的上一个引流盘在落到下一个引流盘时,浓硫酸与浓盐酸成瀑布式下落,当下落到环形罩体时实现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大面积铺散开,有利于使浓硫酸与盐酸之间的充分交融,这个过程中,浓硫酸的强脱水性不断地萃取盐酸中的水分,并不断释放热量,从而使盐酸中氯化氢解吸逸出,而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大面积铺散开,将更加有利于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上升,氯化氢气体上升时部分与不断喷淋而下的浓硫酸逆流接触,使氯化氢得到充分的干燥;而环形罩体为易导热材料的耐酸碱陶瓷或碳化硅材料,浓硫酸吸水放热,从而使得环形罩体的内侧聚热,聚热腔内没有浓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从而使得聚热腔内的温度升高聚热,下端的热气流不断上升而不断向上积聚,从而使得最上端的聚热腔温度最高,另一部分氯化氢通过顺着环形罩体的内侧壁进入聚热腔,在聚热腔内受聚热腔内的温度影响,使得氯化氢气体不断被加热,氯化氢气体通过通气孔从下方的聚热腔上升到上方的聚热腔而不断的被加热蒸干,最后氯化氢通过引气管与浓硫酸和盐酸隔离而上升到制备罐上端,进而从出气管排出而被收集,使得从出气管处得到纯度高、水分少的优质氯化氢气体,稀硫酸从出液管排放。
上端第一个所述引流盘的下端设置有支架和导水叶轮;相邻所述上空心柱的下端与下空心柱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导水叶轮通过支架固定在环形罩体下端且导水叶轮的上半部叶片位于环形罩体侧壁的延长线上,导水叶轮受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液的冲击而转动,且导水叶轮转动后叶片将拍打在下方引流盘的环形罩体上而使上端第一个引流盘向上震动弹起。工作时,在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向下的冲击力足够大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冲击在导水叶轮上,因相邻上空心柱的下端与下空心柱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从而使得导水叶轮可较为容易的产生转动而将上端第一个引流盘弹起,从而实现第一个引流盘的频繁抖动,第一个引流盘抖动也将引起余下的引流盘上下颠簸,一方面有利于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融合,使浓硫酸更好的萃取盐酸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引流盘的抖动将使得氯化氢气体易于与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分离,以及浓硫酸吸水后产生的热量及氯化氢气体上升,有利于氯化氢气体上升并被充分干燥;同时,导水叶轮对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具有搅拌作用,促进了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有利于氯化氢从盐酸中挥发出气而实现氯化氢的制备。
所述隔板为弧形状,弧形状的隔板用于引流使盐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螺旋流动,且引流盘上的盐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螺旋流动方向相同。工作时,因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从上方的引流盘向下流淌,通过弧形状的隔板引流,使得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不断的加速螺旋流动,从而实现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混合,同时,上方螺旋流动的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冲击在下方的引流盘的隔板上,而相邻引流盘之间为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下方的引流盘将相对上方引流盘转动,从而促进相邻的引流盘上的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充分混合,而引流盘的环形罩体又有将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平铺的效果,从而使得有利于浓硫酸萃取盐酸中的水分,使盐酸中氯化氢最大化的溢出上升,提高盐酸转化氯化氢的转化率,而转动的引流盘还具有对存在于聚热腔内的氯化氢均匀加热的效果,有利于上生氯化氢的干燥,从而提高制备的氯化氢气体的干燥程度。
最下端的引流盘上套设有环板且环板位于隔板上;所述环板的内侧壁均挡在环形罩体侧壁的延长线上;上端第一个所述引流盘上的环形罩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架和与固定架端部转动连接的滑轮,且该环形罩体的中部与环板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通过滑轮导向。工作时,当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在引流盘的环形罩体表面流动时下落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沿着环形罩体上表侧壁流下,在没有隔板时,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将从倒数第二个引流盘流下直接飞到半空中后又直接落到制备罐底部,使浓硫酸和盐酸没有更加充分的混合;而在隔板上设置环板,且使环板挡在环形罩体侧壁延长线上,将使得从倒数第二个引流盘流下的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将撞击在环板上而顺着环板的内侧壁向下流动,环板上的浓硫酸与盐酸向下流到引流盘的环形罩体上继续充分混合,使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上升,有利于氯化氢的制备;而在第一个引流盘抖动使,将使得环板被上拉下落,在环板上升时,可实现环板对阻拦的部分浓硫酸与盐酸放行,使浓硫酸与盐酸在从环板下端继续下落时可短暂的悬浮于空中后再落到引流盘上,而在环板下落后,可使浓硫酸与盐酸在从环板下端继续下落时直接落在引流盘上,从而避免所有的浓硫酸和盐酸交汇于一处而影响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提高盐酸转化氯化氢的转化率。
所述空心支柱的下部套设置有碗状的转体;所述转体与空心支柱转动配合且转体可在空心支柱侧壁上上下滑动,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转体的内侧壁均布有多个螺旋片,转体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螺旋片位于最下端环形罩体侧壁的延长线上。工作时,从最下端的引流盘向下冲击的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直接冲击在转体上,转体上设置有螺旋片,一方面,转体延长了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时间与路径,另一方面使得转体产生转动,螺旋片和搅拌叶片都具有搅拌浓硫酸与盐酸的效果,促进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混合,提高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有助于氯化氢的制备。
所述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罩和多个支撑弹簧;所述环罩与空心支柱同回转中心;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弹簧簧圈直径的球体,支撑弹簧位于环罩与空心支柱之间;所述球体嵌入在支撑弹簧的上下端。工作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直接冲击在转体上将对转体产生一个向下的压迫力,从而使得转体在转动的同时还具有上下抖动的效果,支撑弹簧具有弹性效果,球体具有转动支撑转体转动的效果,从而对制备罐底部的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具有扰流作用,促进硫酸散热对上升的氯化氢加热蒸干,提高氯化氢气体的干燥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使浓硫酸与盐酸在引流盘上充分混合以及提高浓硫酸与盐酸混合后的混合液铺展面积,从而提高从盐酸中提取氯化氢气体比例;同时通过使氯化氢逐层进入聚热腔内被加热,提高制备的氯化氢气体的干燥性。
2.本发明通过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冲击导水叶轮,使第一个引流盘的频繁抖动,有利于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融合,并使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间歇短暂悬浮,可有效促进浓硫酸吸水后产生的热量及氯化氢气体上升,有利于氯化氢气体上升并被充分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最上端引流盘的俯视图;
图3是关于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中:制备罐1、出气管11、出液管12、空心支柱13、硫酸喷头14、盐酸导管15、盐酸喷头16、导水叶轮17、引流盘2、聚热腔21、环形罩体22、隔板23、上空心柱24、下空心柱25、通气孔26、引气管27、环板3、滑轮31、转体4、漏水孔41、螺旋片42、搅拌叶片43、环罩44、支撑弹簧45。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1、引流盘2、空心支柱13、硫酸喷头14、盐酸导管15和盐酸喷头16;所述制备罐1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管11,制备罐1下端设置有释放稀硫酸的出液管12;所述硫酸喷头14布置在制备罐1的上端中央,硫酸喷头14用于向制备罐1内喷洒浓硫酸;所述引流盘2包括多个,多个引流盘2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插接转动配合,相邻插接配合的引流盘2之间形成聚热腔21,引流盘2包括易导热的环形罩体22、固定于环形罩体22外侧壁上的多个隔板23、与环形罩体22上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上空心柱24,且上空心柱24中的空心孔为阶梯孔、与环形罩体22下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下空心柱25,上方引流盘2的下空心柱25与下方引流盘2的上空心柱24之间插接转动配合;所述环形罩体22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通气孔26,且位于最上端引流盘2的通气孔26上部均倾斜布置有引气管27;所述盐酸导管15从制备罐1下端中央依次穿过多个引流盘2至最上端引流盘2的上方;所述盐酸喷头16与盐酸导管15上端固连并连通,且盐酸喷头16位于硫酸喷头14正下方,盐酸喷头16喷出的盐酸与硫酸喷头14喷出的浓硫酸相遇混合并依次顺着多个环形罩体22呈阶梯状流下。工作时,通过硫酸喷头14向制备罐1内喷洒浓硫酸,通过向盐酸导管15输送盐酸使盐酸喷头16喷出的盐酸与浓硫酸相遇,相遇的浓硫酸与盐酸在环形罩体22表面流动,因环形罩体22具有表面积大的特点,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从最上端的引流盘2向最下端的引流盘2流动,相邻的上一个引流盘2在落到下一个引流盘2时,浓硫酸与浓盐酸成瀑布式下落,当下落到环形罩体22时实现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大面积铺散开,有利于使浓硫酸与盐酸之间的充分交融,这个过程中,浓硫酸的强脱水性不断地萃取盐酸中的水分,并不断释放热量,从而使盐酸中氯化氢解吸逸出,而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大面积铺散开,将更加有利于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上升,氯化氢气体上升时部分与不断喷淋而下的浓硫酸逆流接触,使氯化氢得到充分的干燥;而环形罩体22为易导热材料的耐酸碱陶瓷或碳化硅材料,浓硫酸吸水放热,从而使得环形罩体22的内侧聚热,聚热腔21内没有浓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从而使得聚热腔21内的温度升高聚热,下端的热气流不断上升而不断向上积聚,从而使得最上端的聚热腔21温度最高,另一部分氯化氢通过顺着环形罩体22的内侧壁进入聚热腔21,在聚热腔21内受聚热腔21内的温度影响,使得氯化氢气体不断被加热,氯化氢气体通过通气孔26从下方的聚热腔21上升到上方的聚热腔21而不断的被加热蒸干,最后氯化氢通过引气管27与浓硫酸和盐酸隔离而上升到制备罐1上端,进而从出气管11排出而被收集,使得从出气管11处得到纯度高、水分少的优质氯化氢气体,稀硫酸从出液管12排放。
上端第一个所述引流盘2的下端设置有支架和导水叶轮17;相邻所述上空心柱24的下端与下空心柱25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导水叶轮17通过支架固定在环形罩体22下端且导水叶轮17的上半部叶片位于环形罩体22侧壁的延长线上,导水叶轮17受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液的冲击而转动,且导水叶轮17转动后叶片将拍打在下方引流盘2的环形罩体22上而使上端第一个引流盘2向上震动弹起。工作时,在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向下的冲击力足够大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冲击在导水叶轮17上,因相邻上空心柱24的下端与下空心柱25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从而使得导水叶轮17可较为容易的产生转动而将上端第一个引流盘2弹起,从而实现第一个引流盘2的频繁抖动,第一个引流盘2抖动也将引起余下的引流盘2上下颠簸,一方面有利于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融合,使浓硫酸更好的萃取盐酸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引流盘2的抖动将使得氯化氢气体易于与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分离,以及浓硫酸吸水后产生的热量及氯化氢气体上升,有利于氯化氢气体上升并被充分干燥;同时,导水叶轮17对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具有搅拌作用,促进了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有利于氯化氢从盐酸中挥发出气而实现氯化氢的制备。
所述隔板23为弧形状,弧形状的隔板23用于引流使盐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螺旋流动,且引流盘2上的盐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螺旋流动方向相同。工作时,因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从上方的引流盘2向下流淌,通过弧形状的隔板23引流,使得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不断的加速螺旋流动,从而实现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混合,同时,上方螺旋流动的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冲击在下方的引流盘2的隔板23上,而相邻引流盘2之间为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下方的引流盘2将相对上方引流盘2转动,从而促进相邻的引流盘2上的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充分混合,而引流盘2的环形罩体22又有将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平铺的效果,从而使得有利于浓硫酸萃取盐酸中的水分,使盐酸中氯化氢最大化的溢出上升,提高盐酸转化氯化氢的转化率,而转动的引流盘2还具有对存在于聚热腔21内的氯化氢均匀加热的效果,有利于上生氯化氢的干燥,从而提高制备的氯化氢气体的干燥程度。
最下端的引流盘2上套设有环板3且环板3位于隔板23上;所述环板3的内侧壁均挡在环形罩体22侧壁的延长线上;上端第一个所述引流盘2上的环形罩体2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架和与固定架端部转动连接的滑轮31,且该环形罩体22的中部与环板3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通过滑轮31导向。工作时,当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在引流盘2的环形罩体22表面流动时下落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沿着环形罩体22上表侧壁流下,在没有隔板23时,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将从倒数第二个引流盘2流下直接飞到半空中后又直接落到制备罐1底部,使浓硫酸和盐酸没有更加充分的混合;而在隔板23上设置环板3,且使环板3挡在环形罩体22侧壁延长线上,将使得从倒数第二个引流盘2流下的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将撞击在环板3上而顺着环板3的内侧壁向下流动,环板3上的浓硫酸与盐酸向下流到引流盘2的环形罩体22上继续充分混合,使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上升,有利于氯化氢的制备;而在第一个引流盘2抖动使,将使得环板3被上拉下落,在环板3上升时,可实现环板3对阻拦的部分浓硫酸与盐酸放行,使浓硫酸与盐酸在从环板3下端继续下落时可短暂的悬浮于空中后再落到引流盘2上,而在环板3下落后,可使浓硫酸与盐酸在从环板3下端继续下落时直接落在引流盘2上,从而避免所有的浓硫酸和盐酸交汇于一处而影响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提高盐酸转化氯化氢的转化率。
所述空心支柱13的下部套设置有碗状的转体4;所述转体4与空心支柱13转动配合且转体4可在空心支柱13侧壁上上下滑动,转体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41,转体4的内侧壁均布有多个螺旋片42,转体4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搅拌叶片43;所述螺旋片42位于最下端环形罩体22侧壁的延长线上。工作时,从最下端的引流盘2向下冲击的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直接冲击在转体4上,转体4上设置有螺旋片42,一方面,转体4延长了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时间与路径,另一方面使得转体4产生转动,螺旋片42和搅拌叶片43都具有搅拌浓硫酸与盐酸的效果,促进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混合,提高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有助于氯化氢的制备。
所述转体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罩44和多个支撑弹簧45;所述环罩44与空心支柱13同回转中心;所述支撑弹簧4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弹簧45簧圈直径的球体,支撑弹簧45位于环罩44与空心支柱13之间;所述球体嵌入在支撑弹簧45的上下端。工作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直接冲击在转体4上将对转体4产生一个向下的压迫力,从而使得转体4在转动的同时还具有上下抖动的效果,支撑弹簧45具有弹性效果,球体具有转动支撑转体4转动的效果,从而对制备罐1底部的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具有扰流作用,促进硫酸散热对上升的氯化氢加热蒸干,提高氯化氢气体的干燥程度。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硫酸喷头14向制备罐1内喷洒浓硫酸,通过向盐酸导管15输送盐酸使盐酸喷头16喷出的盐酸与浓硫酸相遇,相遇的浓硫酸与盐酸在环形罩体22表面流动,因环形罩体22具有表面积大的特点,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从最上端的引流盘2向最下端的引流盘2流动,相邻的上一个引流盘2在落到下一个引流盘2时,浓硫酸与浓盐酸成瀑布式下落,当下落到环形罩体22时实现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大面积铺散开,有利于使浓硫酸与盐酸之间的充分交融,这个过程中,浓硫酸的强脱水性不断地萃取盐酸中的水分,并不断释放热量,从而使盐酸中氯化氢解吸逸出,而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大面积铺散开,将更加有利于盐酸中的氯化氢溢出上升,氯化氢气体上升时部分与不断喷淋而下的浓硫酸逆流接触,使氯化氢得到充分的干燥;而环形罩体22为易导热材料,浓硫酸吸水放热,从而使得环形罩体22的内侧聚热,聚热腔21内没有浓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从而使得聚热腔21内的温度升高聚热,下端的热气流不断上升而不断向上积聚,从而使得最上端的聚热腔21温度最高,另一部分氯化氢通过顺着环形罩体22的内侧壁进入聚热腔21,在聚热腔21内受聚热腔21内的温度影响,使得氯化氢气体不断被加热,氯化氢气体通过通气孔26从下方的聚热腔21上升到上方的聚热腔21而不断的被加热蒸干,最后氯化氢通过引气管27与浓硫酸和盐酸隔离而上升到制备罐1上端,进而从出气管11排出而被收集,使得从出气管11处得到纯度高、水分少的优质氯化氢气体,稀硫酸从出液管12排放;
在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向下的冲击力足够大时,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将冲击在导水叶轮17上,因相邻上空心柱24的下端与下空心柱25的上端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从而使得导水叶轮17可较为容易的产生转动而将上端第一个引流盘2弹起,从而实现第一个引流盘2的频繁抖动,第一个引流盘2抖动也将引起余下的引流盘2上下颠簸,一方面有利于浓硫酸与盐酸的充分融合,使浓硫酸更好的萃取盐酸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引流盘2的抖动将使得氯化氢气体易于与浓硫酸、盐酸的混合液分离,以及浓硫酸吸水后产生的热量及氯化氢气体上升,有利于氯化氢气体上升并被充分干燥;同时,导水叶轮17对浓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液具有搅拌作用,促进了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有利于氯化氢从盐酸中挥发出气而实现氯化氢的制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罐(1)、引流盘(2)、空心支柱(13)、硫酸喷头(14)、盐酸导管(15)和盐酸喷头(16);所述制备罐(1)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管(11),制备罐(1)下端设置有释放稀硫酸的出液管(12);所述硫酸喷头(14)布置在制备罐(1)的上端中央,硫酸喷头(14)用于向制备罐(1)内喷洒浓硫酸;所述引流盘(2)包括多个,多个引流盘(2)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插接转动配合,相邻插接配合的引流盘(2)之间形成聚热腔(21),引流盘(2)包括易导热的环形罩体(22)、固定于环形罩体(22)外侧壁上的多个隔板(23)、与环形罩体(22)上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上空心柱(24),且上空心柱(24)中的空心孔为阶梯孔、与环形罩体(22)下端中央连为一体的下空心柱(25),上方引流盘(2)的下空心柱(25)与下方引流盘(2)的上空心柱(24)之间插接转动配合;所述环形罩体(22)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通气孔(26),且位于最上端引流盘(2)的通气孔(26)上部均倾斜布置有引气管(27);所述盐酸导管(15)从制备罐(1)下端中央依次穿过多个引流盘(2)至最上端引流盘(2)的上方;所述盐酸喷头(16)与盐酸导管(15)上端固连并连通,且盐酸喷头(16)位于硫酸喷头(14)正下方,盐酸喷头(16)喷出的盐酸与硫酸喷头(14)喷出的浓硫酸相遇混合并依次顺着多个环形罩体(22)呈阶梯状流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第一个所述引流盘(2)的下端设置有支架和导水叶轮(17);相邻所述上空心柱(24)的下端与下空心柱(25)的上端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导水叶轮(17)通过支架固定在环形罩体(22)下端且导水叶轮(17)的上半部叶片位于环形罩体(22)侧壁的延长线上,导水叶轮(17)受浓硫酸与盐酸混合液的冲击而转动,且导水叶轮(17)转动后叶片将拍打在下方引流盘(2)的环形罩体(22)上而使上端第一个引流盘(2)向上震动弹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为弧形状,弧形状的隔板(23)用于引流使盐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螺旋流动,且引流盘(2)上的盐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螺旋流动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下端的引流盘(2)上套设有环板(3)且环板(3)位于隔板(23)上;所述环板(3)的内侧壁均挡在环形罩体(22)侧壁的延长线上;上端第一个所述引流盘(2)上的环形罩体(2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架和与固定架端部转动连接的滑轮(31),且该环形罩体(22)的中部与环板(3)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通过滑轮(31)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柱(13)的下部套设置有碗状的转体(4);所述转体(4)与空心支柱(13)转动配合且转体(4)可在空心支柱(13)侧壁上上下滑动,转体(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41),转体(4)的内侧壁均布有多个螺旋片(42),转体(4)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搅拌叶片(43);所述螺旋片(42)位于最下端环形罩体(22)侧壁的延长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罩(44)和多个支撑弹簧(45);所述环罩(44)与空心支柱(13)同回转中心;所述支撑弹簧(4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弹簧(45)簧圈直径的球体,支撑弹簧(45)位于环罩(44)与空心支柱(13)之间;所述球体嵌入在支撑弹簧(45)的上下端。
CN201910061112.0A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Active CN109467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1112.0A CN109467051B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1112.0A CN109467051B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7051A CN109467051A (zh) 2019-03-15
CN109467051B true CN109467051B (zh) 2020-12-04

Family

ID=6567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1112.0A Active CN109467051B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705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1602Y (zh) * 1993-06-26 1994-04-13 苏州硫酸厂 硫酸萃取法氯化氢发生器
WO2013059280A2 (en) * 2011-10-18 2013-04-25 Minergy Corporation Limited Dehalogenation of inorganic minerals prior to vitrification
CN109231167A (zh) * 2018-09-10 2019-01-18 李晓垚 一种盐酸浓缩再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1602Y (zh) * 1993-06-26 1994-04-13 苏州硫酸厂 硫酸萃取法氯化氢发生器
WO2013059280A2 (en) * 2011-10-18 2013-04-25 Minergy Corporation Limited Dehalogenation of inorganic minerals prior to vitrification
CN109231167A (zh) * 2018-09-10 2019-01-18 李晓垚 一种盐酸浓缩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7051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5304B (zh) 双子废气净化塔
CN209500850U (zh) 一种高温蒸汽适用的冷凝回流烟囱
CN105698512B (zh) 一种喷雾干燥系统
CN109827447A (zh) 玻璃钢制高效逆流式冷却塔
CN207533222U (zh) 一种搅拌自吸式乳液丝网印刷胶用反应釜
CN109467051B (zh) 一种氯化氢气体制备装置
CN115430167A (zh) 含溴废液处理装置
US3474597A (en) Gas-liquid contactor
CN109553071B (zh) 一种液态氯化氢制备方法
CN204768656U (zh) 一种带有冷凝装置的可快速出料的反应釜
CN114405026A (zh) 一种草酸二甲酯合成设备
CN205999337U (zh) 一种多功能静态密封旋转式真空处理器
CN209362112U (zh) 一种高炉渣处理水蒸气的冲制塔烟囱回收装置
CN112221177A (zh) 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
TWI483772B (zh) 多相反應器系統
CN204768599U (zh) 一种液气反应塔
CN213623364U (zh) 一种新型脱氨设备
CN207024661U (zh) 一种植物提取液干燥装置
CN201764798U (zh) 一种热风均布器
CN206793231U (zh) 一种烘干尾气吸收系统
CN205832652U (zh) 一种新型压力喷雾干燥机
CN214634126U (zh) 一种柠檬酸三乙酯生产中乙醇回收装置
CN117563279B (zh) 一种液相脱气处理装置
CN106118713B (zh) 一种多功能静态密封旋转式真空处理器
CN114632339B (zh) 一种用于石油混合二甲苯生产过程中的智能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East head of Fuguo village, Fuguo street, Zhanhua District,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Binzhou nongyi e-commer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Xiamen University, 422 Siming South Road,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Xiaoy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