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227B - 一种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227B
CN109451227B CN201811542237.7A CN201811542237A CN109451227B CN 109451227 B CN109451227 B CN 109451227B CN 201811542237 A CN201811542237 A CN 201811542237A CN 109451227 B CN109451227 B CN 109451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amera
outer ring
shell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22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1227A (zh
Inventor
刘雅慧
管钰荣
罗正春
陈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22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1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1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涉及摄像监控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机不便于调节、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摄像机包括支架组件、镜头组件、壳体及锁紧组件;壳体具有透视窗,镜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并能透过透视窗采集壳体外的图像;壳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组件;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壳体和支架组件;其中,第一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操作部外露于摄像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将镜头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从而保证了镜头组件的密闭性,另外,在对摄像机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第一锁紧件的操作部便可实现,同时也不会对镜头组件的密闭性造成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机一般包括底座、镜头组件和玻璃球罩组成,镜头组件在调整好摄像角度后固定在底座上,同时将玻璃球罩盖设在镜头组件的外围并与底座固定;其中,由于玻璃球罩为弧状结构,因此,镜头组件在透过玻璃球罩对图像进行采集时,会产生图像的扭曲畸变,因此,需要在算法上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调整来克服所产生的扭曲畸变;另外,现有的镜头组件中通常会设置红外灯器件,玻璃球罩会对红外光产生光学作用(如反射、折射),因此,会对图像的正常采集产生干扰。
另外,若需要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角度进行再次调节时,需要将玻璃球罩进行拆卸后才能进行调节操作,拆装工序较为复杂,从而加大了调节难度;另一方面,考虑到防水、防尘等性能,玻璃球罩与底座之间需要进行密封处理,当对玻璃球罩进行重新拆装后,原有的密封机构可能会受到损坏,从而影响了其密封性能,导致尘土、水汽等杂质会附着在玻璃球罩内,从而影响了镜头组件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在环境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这种影响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及调节角度的摄像机。
一种摄像机,包括支架组件、镜头组件、壳体及锁紧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透视窗,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透过所述透视窗采集所述壳体外的图像;
所述壳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架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露于所述摄像机。
作为示例,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环;
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透视窗位于所述内壳;
所述内壳的外壁上具有环状的滑槽,所述外环套设在所述滑槽内,并能在所述滑槽内周向转动;
所述外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和所述支架组件。
作为示例,所述外环的外周具有第一凸轴;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具有第一轴孔;
所述第一凸轴安装于所述第一轴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为螺钉,所述第一凸轴的端面上具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螺纹孔螺接,用于使所述外环的部分外周与所述第一支架抵紧。
作为示例,所述外环具有定位凸起,且所述定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轴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起相互卡合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靠近所述第一轴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凸轴上的螺纹孔旋紧后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紧密卡合。
作为示例,所述内壳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外环具有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用于限制所述外环与所述内壳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
作为示例,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
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壳和所述外环;
其中,所述第二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露于所述摄像机。
作为示例,所述外环的外周具有第二凸轴,其中所述第一凸轴与所述第二凸轴相对于所述外环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上还具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二凸轴定位在所述第二轴孔内;
其中,所述第二锁紧件为螺钉,所述第二凸轴的端面上具有贯穿所述外环的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螺纹孔螺接,并与所述内壳抵紧。
作为示例,所述摄像机还包括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环之间;
所述第二锁紧件通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内壳抵紧。
作为示例,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底座;
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底座;
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三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座;
其中,所述第三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露于所述摄像机。
作为示例,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固定圈;
所述支座上具有圆环状的限位槽;
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圆环转的凸缘,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凸缘定位在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示例,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用于驱使所述凸缘的第一作用面与所述固定圈的第二作用面相抵紧;
其中,所述第一作用面和所述第二作用面上均具有相啮合的齿。
作为示例,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围;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上具有供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的通孔。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将镜头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从而保证了镜头组件的密闭性,另外,在对摄像机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第一锁紧件的操作部便可实现,同时也不会对镜头组件的密闭性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四;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五;
图11为步骤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步骤二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步骤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步骤四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01-内壳;1011-上盖;10111-透视窗;10112-第一限位部;1012-下盖;1013-滑槽;102-外环;1021-第一凸轴;1022-第二凸轴;1023-第二限位部;200-第一支架;201-第一轴孔;202-第二轴孔;203-凸缘;204-第一卡接部;300-第二支架;301-第二卡接部;400-底座;500-固定圈;600-弹性件;700-第一锁紧件;701-第二锁紧件;702-第三锁紧件;800-摩擦片;9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支架组件、镜头组件、壳体及锁紧组件;壳体具有透视窗,镜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并能透过透视窗采集壳体外的图像;壳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组件;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壳体和支架组件;其中,第一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操作部外露于摄像机。
其中,壳体为镜头组件提供一个密闭的安装空间,以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同时,透视窗的设置使得镜头组件能够通过透视窗采集壳体外部的图像;壳体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架组件,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角度(壳体与支架组件之间的转动位置)进行调节,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壳体和支架组件,以对壳体与支架组件之间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及锁紧;当需要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时,可借助简单工具通过第一锁紧件的操作部使得第一锁紧件解除对壳体和支架组件的固定连接(锁紧);其中,操作部外露于摄像机具体为,第一锁紧件的操作部没有被任何构件所遮挡,从而具有较高的调节便利性。
通过本发明的摄像机,可对镜头组件实现良好的密闭性,当需要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时,可直接对第一锁紧件外露的操作部进行操作,以解除第一锁紧件对壳体和支架组件之间的锁紧,从而便于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同时,也不会破坏原有的密闭性结构。
具体的,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内壳101和外环102;镜头组件(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内壳101内,透视窗10111位于内壳101(其中图中所指出的至少一个圆形透视窗10111用于供摄像组件采集内壳101外部的图像,另外的透视窗10111可用于供红外灯器件、补光灯等向内壳101外部射出光线);内壳101的外壁上具有环状的滑槽1013,外环102套设在滑槽1013内,并能在滑槽1013内周向转动;外环102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组件;其中,第一锁紧件700用于固定连接外环102和支架组件。
其中,外环102与内壳101的分离设置不仅可以保证内壳101本身的密闭性,从而为镜头组件提供一个密闭的环境,同时还能够实现内壳101与外环102之间的相对转动,用于调整镜头组件的水平度,即能够允许镜头组件沿其摄像中心(或平行于摄像中心的轴心)进行旋转;例如,有些情况下,由于受安装位置和/或摄像角度的影响,使得镜头组件与水平面之间是倾斜的关系,因此,使得所采集(显示)的图像也是倾斜的,从而影响了图像的采集及显示的效果,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图像采集、显示的范围;然而,本实施例中,能够允许镜头组件沿其摄像中心(内壳101能够相对外环102周向转动),从而能够对镜头组件的水平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制作及装配,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内壳101由相互扣合的上盖1011和下盖1012组成;内壳101整体呈半球状,内壳101的上盖1011具有一平面,且透视窗10111位于该平面上;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内壳101内设置红外灯器件,相应的,内壳101应设置相应的透视区域,以供红外灯器件所产生的红外光能够由内壳101射出;当然,内壳101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结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作适应性调整;另外,内壳101与外环102的具体结构也可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内壳101(镜头组件)能够相对于其摄像中心(或平行于摄像中心的轴心)旋转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外环102的外周具有第一凸轴1021;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200,第一支架200上具有第一轴孔201;第一凸轴1021安装于第一轴孔201内;其中,为了便于制作、装配及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700为螺钉(操作部为螺钉的头部),第一凸轴1021的端面上具有螺纹孔(图中未标示出),第一锁紧件700穿过第一轴孔201与螺纹孔螺接,用于使外环102的部分外周与第一支架200抵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防止第一支架200与壳体100(外环102)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为可靠的锁紧,如图6所示,外环102具有定位凸起(图中未标示出),且定位凸起靠近第一凸轴1021设置(在图6中所示的结构中定位凸起位于第一凸轴1021的端面上);第一支架200上具有用于与定位凸起相互卡合的定位槽(图中未示出),且定位槽靠近第一轴孔201设置;其中,第一锁紧件700与第一凸轴1021上的螺纹孔旋紧后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紧密卡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结构以增加第一支架200与外环102之间的锁紧可靠性,本发明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的,由于(位于内壳101内的)镜头组件需要通过线缆与外界实现电器连接,为了防止线缆因过度扭转而受到损伤,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内壳101(具体为内壳101的上盖1011)具有第一限位部10112,外环102具有第二限位部1023;第一限位部10112与第二限位部1023相抵,用于限制外环102与内壳101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中,第一限位部10112位于滑槽1013内,第二限位部1023位于外环102的内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0112、第二限位部1023的具体结构类型及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应性调整,另外,外环102与内壳101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也不仅限于180°。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内壳101与外环102之间的锁紧,如图7所示,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701;第二锁紧件701用于固定连接内壳101和外环102;其中,第二锁紧件701具有操作部,操作部外露于摄像机。
具体的,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外环102的外周具有第二凸轴1022,其中第一凸轴1021与第二凸轴1022相对于外环102的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支架200上还具有第二轴孔202,第二轴孔202与第一轴孔201同轴设置;第二凸轴1022定位在第二轴孔202内;其中,为了便于制作、装配及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紧件701为螺钉(操作部为螺钉的头部),第二凸轴1022的端面上具有贯穿第二凸轴1022及外环102的螺纹孔,第二锁紧件701穿过第二轴孔202与螺纹孔螺接,并与内壳101抵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防止内壳101与外环102相对转动。
其中,外环102通过两个凸轴(第一凸轴1021和第二凸轴1022)与第一支架200进行铰接,从而提高了外环102与第一支架200之间转动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为可靠的锁紧,如图3及图7所示,摄像机还包括摩擦片800,摩擦片800位于内壳101与外环102之间;第二锁紧件701通过摩擦片800与内壳101抵紧。其中,可以在外环102的内侧(第二轴孔202处)设置一个用于容置该摩擦片800的凹槽(图中未标示出),以防止当内壳101与外环102相对转动时使摩擦片800产生位置偏移;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摩擦片800为硅胶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摩擦片80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作相应选择,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对镜头组件(内壳101)的摄像角度实现更多维度的调节,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架组件还包括底座400(摄像机整体通过底座400固定在墙壁、吊顶等安装位置)。
第一支架200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座400;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紧件702,第三锁紧件702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00和底座400;其中,第三锁紧件702具有操作部,操作部外露于摄像机。
其中,由于壳体100(外环102)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架200,因此,当第一支架200相对于底座400转动时,壳体100(外环102)随第一支架200同步转动,以便对镜头组件的摄像角度进行调节。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架组件还包括固定圈500;支座上具有圆环状的限位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支架200具有圆环转的凸缘203,固定圈500与底座400固定连接,用于将凸缘203定位在限位槽内。其中,固定圈500将凸缘203定位在底座400的限位槽内,以使第一支架200能够沿凸缘203的轴心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对第一支架200与底座400之间的转动位置进行调节,摄像机还包括弹性件600,弹性件600设置在限位槽内,用于驱使凸缘203的第一作用面(即凸缘203的上表面)与固定圈500的第二作用面相抵紧;其中,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上均具有相啮合的齿。
具体的,为了便于装配,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00为不锈钢环且在其轴向上具有弯曲部,以在其轴向上进行弹性形变。
当然,第一支架200能够在限位槽内(底座400与固定圈500之间)沿其轴心进行移动;当需要对底座4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转动位置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抵推第一支架200(此时弹性件600受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使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相脱离后才能对底座4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转动位置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毕后,在弹性件600的弹力作用下,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紧密贴合,以防止第一支架200与底座400相对转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第三锁紧件702对第一支架200和底座400进行锁紧,同时,在需要对第一支架200与底座400之间的转动位置进行调节前,应先操作第三锁紧件702解除对第一之间与底座400之间的锁紧。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防尘性能,摄像机还包括第二支架300;第二支架300固定在第一支架200的外围;其中,第二支架300上具有供第一锁紧件700穿设的通孔。
具体的,如图9所示,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卡接固定,其中,第一支架200的外侧具有第一卡接部204,第二支架300的内侧具有第二卡接部301,第一卡接部204与第二卡接部301相互卡接以实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的固定连接;其中,这种结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可靠的固定连接,还便于对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进行制作及装配,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也提升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固定连接,固定圈500与底座400固定连接,因此,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00具有螺纹孔(图中未标示出),第三锁紧件702穿设该螺纹孔后与固定圈500抵紧,从而实现第一支架200与底座400之间的锁紧。
另外,为了防止底座400与第一支架200过度旋转时使线缆过度扭转,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0与底座400之间也具有类似于上述的第一限位部10112和第二限位部1023的限位结构,以对底座4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最大转动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具体装配工序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一,如图11所示,先将弹性件600放置在底座400的限位槽内,然后将第一支架200压在弹性件600的上方(同时将凸缘203嵌入到限位槽内),将固定圈500由第一支架200的上部套在凸缘203的上方,最后通过螺栓900将固定圈500固定在底座400上。
步骤二,如图12所示,将壳体100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架200上,使第一凸轴1021定位在第一轴孔201内、第二凸轴1022定位在第二轴孔202内;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支架200可产生轻微的弹性形变以便于将壳体100安装在第一支架200上。
步骤三,如图13所示,将第二支架300由上向下套设在第一支架200的外围,同时实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的卡接固定。
步骤四,如图14所示,将第一锁紧件700、第二锁紧件701及第三锁紧件702分别旋入各自的安装位置(螺纹孔内)。
当然,在具体进行装配时,也可对装配工序进行调整,例如,可先进行上述步骤二的装配,然后再进行步骤一的装配。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镜头组件、壳体及锁紧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透视窗,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透过所述透视窗采集所述壳体外的图像;
所述壳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架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露于所述摄像机;
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环;
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透视窗位于所述内壳;
所述内壳的外壁上具有环状的滑槽,所述外环套设在所述滑槽内,并能在所述滑槽内周向转动;
所述外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和所述支架组件;
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
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壳和所述外环;
其中,所述第二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露于所述摄像机;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底座,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底座;
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三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底座;
其中,所述第三锁紧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露于所述摄像机;
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固定圈;
所述底座上具有圆环状的限位槽;
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圆环状的凸缘,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凸缘定位在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用于驱使所述凸缘的第一作用面与所述固定圈的第二作用面相抵紧;
其中,所述第一作用面和所述第二作用面上均具有相啮合的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外周具有第一凸轴;
所述第一支架上具有第一轴孔;
所述第一凸轴安装于所述第一轴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为螺钉,所述第一凸轴的端面上具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螺纹孔螺接,用于使所述外环的部分外周与所述第一支架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具有定位凸起,且所述定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轴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起相互卡合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靠近所述第一轴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凸轴上的螺纹孔旋紧后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紧密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外环具有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用于限制所述外环与所述内壳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外周具有第二凸轴,其中所述第一凸轴与所述第二凸轴相对于所述外环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上还具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二凸轴定位在所述第二轴孔内;
其中,所述第二锁紧件为螺钉,所述第二凸轴的端面上具有贯穿所述外环的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螺纹孔螺接,并与所述内壳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环之间;
所述第二锁紧件通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内壳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围;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上具有供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的通孔。
CN201811542237.7A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摄像机 Active CN109451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237.7A CN109451227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237.7A CN109451227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227A CN109451227A (zh) 2019-03-08
CN109451227B true CN109451227B (zh) 2021-08-27

Family

ID=6556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2237.7A Active CN109451227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1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7210B (zh) * 2019-08-26 2023-01-2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2188064B (zh) * 2020-09-30 2022-03-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CN114658995B (zh) * 2022-03-25 2023-09-2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4660A (ja) * 2000-05-16 2001-11-22 Sony Corp 光学機器におけるフォーカスリングの取付構造
JP4771827B2 (ja) * 2006-02-21 2011-09-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監視カメラ
CN202956578U (zh) * 2012-11-26 2013-05-29 单健文 半球摄像机旋转支架
CN203656513U (zh) * 2013-11-01 2014-06-18 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三轴转向云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203933785U (zh) * 2014-03-31 2014-11-05 深圳市宏天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式监控摄像机
JP6179817B2 (ja) * 2014-09-24 2017-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204967969U (zh) * 2015-09-01 2016-01-1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207022093U (zh) * 2017-06-26 2018-02-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107479319B (zh) * 2017-07-07 2021-01-22 深圳市实景科技有限公司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CN207257545U (zh) * 2017-09-15 2018-04-20 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车位探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227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1227B (zh) 一种摄像机
US9635225B2 (en) Imaging device
CN105933578B (zh) 摄像设备
CA3094560C (en) Multi-view camera and lens adjustment device
US10721400B2 (en) Spherical camera
US7248422B2 (en) Lens barrel
US20110064403A1 (en) Domed-shaped camera
US9645393B2 (en) Imaging device
US11281079B2 (en) Adjusting support and projector
US20160255255A1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1008970A5 (zh)
JP5370035B2 (ja) ドーム型カメラ
US11448942B2 (en) Rotational mechanism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13302646U (zh) 一种电动调焦镜头
JP5402448B2 (ja) ドーム型カメラ
CN112437210A (zh) 摄像机
CN221039585U (zh) 一种可调焦工业相机镜头
CN219087212U (zh) 用于摄像机的旋转机构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217113026U (zh) 一种镜头镜片安装结构
CN219957957U (zh) 光学设备
CN110149460B (zh) 监控装置
CN218728283U (zh) 一种可以手动调焦的镜头机构
CN215728916U (zh) 一种光圈
CN211606605U (zh) 无球罩摄像机
JP2022155055A (ja) 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