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9319B -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9319B
CN107479319B CN201710553187.1A CN201710553187A CN107479319B CN 107479319 B CN107479319 B CN 107479319B CN 201710553187 A CN201710553187 A CN 201710553187A CN 107479319 B CN107479319 B CN 107479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e
transparent cover
rotating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31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9319A (zh
Inventor
陶兴明
丁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31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9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9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全景相机包括外壳及旋转组件,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透明罩,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接形成容置腔,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透明罩的内侧设有遮光层。旋转组件包括驱动件、旋转件及紧固件,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壳体上的导孔以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旋转件的转轴能带动旋转件及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旋转。组装全景相机时,先连接旋转件与驱动件的转轴,并将驱动件安装在第二壳体内,再合上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最后将透明罩盖在第一壳体上。透明罩不仅能防止灰尘进入导孔内,且透明罩上设有遮光层,遮光层能遮住第一壳体上的导孔,从而能使得全景相机较为美观。

Description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全景相机是一种能够独立实现大范围无死角拍摄的相机,通常,全景相机内的部件都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全景相机的外壳实现连接的,因此,全景相机的外壳上会有较多供螺钉或螺栓穿设的孔,空气中的灰尘容易积落在这些孔内,或是通过这些孔进入全景相机内部,影响全景相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全景相机表面的孔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一种全景相机,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透明罩及遮光层,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形成容置腔,所述透明罩罩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遮光层设于所述透明罩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以及
旋转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件、旋转件及紧固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导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透明罩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能随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一缺口,所述透明罩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二缺口,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三缺口及第四缺口,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拼接形成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所述第二摄像头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四缺口拼接形成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正对于所述第三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镜片及第一卡环,所述第一保护镜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卡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扣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保护镜片;
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镜片及第二卡环,所述第二保护镜片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卡环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中框卡扣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二保护镜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轴承、第二连接块及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均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且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壳体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供电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池座及电池,所述电池座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座上,且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主板、与所述电池及所述主板连接的第一副板、与所述第一副板连接的第二副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副板连接的电源键,所述主板、所述第一副板及所述第二副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源键远离所述第二副板的一端裸露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池座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旋转件之间,且所述电池座与所述主板间隔设置,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座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
一种上述的任一种全景相机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
对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以及
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壳体内安装上第一摄像头、主板及第一副板,连接第一副板和主板;
将连接有电源键的第二副板以及第二摄像头安装在中框上后,将中框锁到第一壳体上;
将电池座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并将电池贴在电池座上;以及
连接第一连接块及旋转件,并将第一连接块和旋转件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连接第二连接块及固定板,并将第二连接块和固定板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第四通孔内放上第二保护镜片,并用第二卡环固定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二通孔内放上第一保护镜片,并用第一卡环固定住。
上述的全景相机,在组装时,先连接旋转件与驱动件的转轴,并将驱动件安装在第二壳体内,再对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最后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透明罩罩在了第一壳体的表面,也就隔绝了导孔与外界环境,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导孔中。而且,透明罩在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上设有遮光层,遮光层能遮住第一壳体上的导孔,从而能使得全景相机较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全景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第二壳体及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透明罩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透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第一壳体与保护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第一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第一壳体、供电组件及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全景相机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及图3,一实施方式的全景相机10包括外壳100、旋转组件200及摄像组件,其中,外壳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对接形成容置腔102。旋转组件200安装在容置腔102内,且能带动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旋转。摄像组件包括多个与第一壳体110连接的摄像头,从而摄像头能随着第一壳体110一起旋转,以改变全景相机10的拍摄方位。
同时结合图6,第一壳体110上开设有导孔112,导孔112与容置腔102连通。旋转组件200包括驱动件210、旋转件220及紧固件230,驱动件210包括安装在第二壳体120内的固定部212及与固定部212转动连接的转轴214,旋转件220与转轴214连接。紧固件230的一端容置于导孔112内,另一端与旋转件220连接。转轴214旋转时,会带动旋转件220一起旋转,进而会带动第一壳体110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外壳100还包括透明罩130,透明罩130罩设于第一壳体110上,能够隔绝导孔112与外界环境,从而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导孔112中。透明罩130靠近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设有遮光层132,遮光层132为增反膜、油墨层或喷漆层。透明罩130罩在第一壳体110上后,遮光层132会挡住导孔112,使得全景相机10较为美观。而且透明罩130由PC材料制成,外表面较为光滑,进一步提高了全景相机10的美观性。
如图2、图5、图6及图8所示,外壳100还包括中框140,中框140设于透明罩13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中框140与第一壳体110连接,且能随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头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摄像头310和第二摄像头320,第一摄像头310位于图2中,第二摄像头320位于图10中。第一壳体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4及第一缺口116,透明罩13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4及第二缺口136,中框140上开设有第三缺口142及第四缺口144。第一通孔114的轴线与转轴214的轴线重合,也即,第一通孔114的轴线沿第一壳体110至第二壳体120的方向延伸,第一摄像头310穿设于第一通孔114。第二通孔134正对于第一通孔114,以裸露出第一摄像头310。转轴214旋转时,第一摄像头310会绕自身的轴线自转,并不会改变它的拍摄方位。
第一缺口116与第三缺口142拼接形成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轴线垂直于第一通孔114的轴线,第二摄像头320穿设于第三通孔。第二缺口136与第四缺口144拼接形成第四通孔,第四通孔正对于第三通孔,以裸露出第二摄像头320。转轴214旋转时,第二摄像头320会绕转轴214的轴线360°旋转,以改变自身的拍摄方位。第一摄像头310与第二摄像头320协同工作便能实现全景相机10的大范围无死角的拍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14的轴线还可以与第一壳体110至第二壳体120的方向间成一锐角,从而第一摄像头310也可以绕转轴214的轴线360°旋转。另外,摄像头的数目还可以为3个、4个或更多个。
为保护摄像头,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全景相机10还设置了保护组件400。保护组件400包括第一保护镜片410及第一卡环420,第一保护镜片410穿设于第二通孔134,第一卡环420穿设于第二通孔134,且与第一壳体110卡扣连接,以固定第一保护镜片410。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上还开设有限位孔150,限位孔150与容置腔102连通。限位孔15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卡口152及第二卡口154,第一卡口152包括沿第一通孔114的径向间隔排布的第一侧壁1522及第二侧壁1524,第二卡口154包括沿第一通孔114的径向间隔排布的第三侧壁1542及第四侧壁1544。第一侧壁1522与第三侧壁1542共面,第二侧壁1524与第一侧壁1522间的距离大于第四侧壁1544与第三侧壁1542间的距离。也即,在第一通孔114的径向上,第一卡口152的尺寸比第二卡口154的尺寸大。限位孔150设有多个,环绕第一通孔114设置。
第一保护镜片410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一卡钩412,第一卡钩412能由第一卡口152进入第二卡口154内,并能通过第二卡口154与第一壳体110卡接。第一卡钩412包括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第一折板4122沿第一壳体110至第二壳体120的方向延伸,第一折板4122的一端与第一保护镜片410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板4124连接,第二折板4124沿第一通孔114的径向延伸,第一卡钩412由第一卡口152进入第二卡口154内后,第二折板4124能与第一壳体110的内壁抵接。
第一卡环420的周向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二卡钩422,第二卡钩422的端部呈钩状,插入第一卡口152内后,第二卡钩422能与第一壳体110卡接。第二卡钩422与第一卡口152卡接后,第二卡钩422能够防止第一保护镜片410反转,起到稳固第一保护镜片410的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9,第二壳体120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侧122及安装侧124,开口侧122与第一壳体110对接,安装侧124供安装全景相机10使用,比如将安装侧124安装在墙面上。通常,全景相机10多采用吊装的安装方式,也即安装侧124与室内顶部的墙面连接,第一摄像头310朝向下方。对于传统的全景相机而言,保护镜片在自身重力以及摄像头的压力下,容易与全景相机的外壳脱离而掉落。而本实施方式的全景相机10,第一保护镜片410能通过第二卡口154与第一壳体110卡接,第一卡环420能通过第一卡口152与第一壳体110卡接,实现了双重卡接,能使得第一保护镜片较为稳固,防止第一保护镜片与外壳脱离。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卡口152与第二卡口154分开设置,并将第一保护镜片410上的第一卡钩412设计成与第二卡钩422相同的结构,使得第一卡钩412能直接通过第二卡口154与第一壳体110卡接。将第一卡口152与第二卡口154分开设置后,第一卡口152的数目可以与第二卡口154的数目相等,也可以不等。
如图1所示,保护组件400还包括第二保护镜片430及第二卡环440,第二保护镜片430穿设于第四通孔,第二卡环440穿设于第四通孔,且与第一壳体110及中框140卡扣连接,以固定第二保护镜片430。
具体地,同时结合图6及图8,外壳100上开设有多个环绕第三通孔设置的固定孔108,部分固定孔108设于第一壳体110上,部分固定孔108设于中框140上。第二卡环440与固定孔108卡接。全景相机10吊装后,第三通孔的轴线一般会与水平面平行,在水平方向上,第二保护镜片430不易掉落,从而第二保护镜片430无需与外壳100卡接,以简化全景相机10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二保护镜片430设计成与第一保护镜片410相同的结构,以及将固定孔108设计成与限位孔150相同的形状。
如图2及图3所示,旋转组件200还包括第一连接块240、轴承250、第二连接块260及固定板270,第一连接块240套设于转轴214上,并与轴承250的内圈连接,旋转件220与第一连接块240连接,第二连接块260与固定板270均套设于轴承250的外圈,且第二连接块260与固定板270连接,固定板270与固定部212及第二壳体120均连接。
如图2及图10所示,全景相机10还包括供电组件500及控制组件600,供电组件500位于容置腔102内,供电组件500包括电池座510及电池520,电池座510与第一壳体110连接,电池520设于电池座510上,且与驱动件210电连接。
控制组件600包括与第一壳体110连接的主板610、与电池520及主板610连接的第一副板620、与第一副板620连接的第二副板630以及与第二副板630连接的电源键640,主板610、第一副板620及第二副板630均位于容置腔102内,电源键640远离第二副板630的一端裸露于外壳100上。电池座510位于主板610与旋转件220之间,且电池座510与主板610间隔设置,从而为主板610散热提供一定的空间。电池520设于电池座510远离主板610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座510与主板610间的距离为0.5mm。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电池座510与主板610间设置一层散热垫,以助于主板610散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全景相机10整体呈球形,造型美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全景相机10还可以为圆柱状或棱柱状。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组装全景相机10的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第一壳体110内安装上第一摄像头310、主板610及第一副板620,连接第一副板620和主板610。
步骤S200,将连接有电源键640的第二副板630以及第二摄像头320安装在中框140上后,将中框140锁到第一壳体110上。
步骤S300,将电池座510安装在第一壳体110内,并将电池520贴在电池座510上。
步骤S400,连接第一连接块240及旋转件220,并将第一连接块240和旋转件220固定在轴承250的内圈上,连接第二连接块260及固定板270,并将第二连接块260和固定板270固定在轴承250的外圈上。
步骤S500,连接旋转件220与转轴214,将固定部212安装在第二壳体120内。
步骤S600,对接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并用紧固件230连接第一壳体110与旋转件220。
步骤S700,在第四通孔内放上第二保护镜片430,并用第二卡环440固定住。
步骤S800,在透明罩130的内侧设置遮光层132,并将透明罩130罩在第一壳体110上。
步骤S900,在第二通孔134内放上第一保护镜片410,并用第一卡环420固定住。
在以上步骤当中提及的连接,除了第一副板620和主板610之间是通过金属片连接以实现导电外,其余均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另外,步骤S100、S200及S300为与第一壳体110及中框140有关的一套组装步骤,步骤S400和S500为与第二壳体120有关的一套组装步骤,这两套组装步骤之间的顺序可以互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景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透明罩及遮光层,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形成容置腔,所述透明罩罩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遮光层设于所述透明罩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透明罩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中框能随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以及
旋转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件、旋转件及紧固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导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挡住所述导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一缺口,所述透明罩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二缺口,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三缺口及第四缺口,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拼接形成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所述第二摄像头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四缺口拼接形成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正对于所述第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景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镜片及第一卡环,所述第一保护镜片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卡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扣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保护镜片;
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镜片及第二卡环,所述第二保护镜片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卡环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中框卡扣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二保护镜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轴承、第二连接块及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均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且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壳体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池座及电池,所述电池座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座上,且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主板、与所述电池及所述主板连接的第一副板、与所述第一副板连接的第二副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副板连接的电源键,所述主板、所述第一副板及所述第二副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源键远离所述第二副板的一端裸露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池座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旋转件之间,且所述电池座与所述主板间隔设置,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座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全景相机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
对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以及
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景相机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
对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以及
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
在所述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第一壳体内安装上第一摄像头、主板及第一副板,连接第一副板和主板;
将连接有电源键的第二副板以及第二摄像头安装在中框上后,将中框锁到第一壳体上;
将电池座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并将电池贴在电池座上;以及
连接第一连接块及旋转件,并将第一连接块和旋转件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连接第二连接块及固定板,并将第二连接块和固定板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景相机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
对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以及
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
在所述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第一壳体内安装上第一摄像头、主板及第一副板,连接第一副板和主板;将连接有电源键的第二副板以及第二摄像头安装在中框上后,将中框锁到第一壳体上;将电池座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并将电池贴在电池座上;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块及旋转件,并将第一连接块和旋转件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连接第二连接块及固定板,并将第二连接块和固定板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
在所述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第四通孔内放上第二保护镜片,并用第二卡环固定住。
10.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景相机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
对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壳体与旋转件;以及
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
在所述连接旋转件与转轴,将固定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第一壳体内安装上第一摄像头、主板及第一副板,连接第一副板和主板;将连接有电源键的第二副板以及第二摄像头安装在中框上后,将中框锁到第一壳体上;将电池座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并将电池贴在电池座上;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块及旋转件,并将第一连接块和旋转件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连接第二连接块及固定板,并将第二连接块和固定板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
在所述在透明罩的内侧设置遮光层,并将透明罩罩在第一壳体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第二通孔内放上第一保护镜片,并用第一卡环固定住。
CN201710553187.1A 2017-07-07 2017-07-07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7479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3187.1A CN107479319B (zh) 2017-07-07 2017-07-07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3187.1A CN107479319B (zh) 2017-07-07 2017-07-07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9319A CN107479319A (zh) 2017-12-15
CN107479319B true CN107479319B (zh) 2021-01-22

Family

ID=60595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3187.1A Active CN107479319B (zh) 2017-07-07 2017-07-07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9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227B (zh) * 2018-12-17 2021-08-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114740583A (zh) * 2022-04-24 2022-07-12 山东中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的安装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6452A2 (en) * 1999-11-01 2001-05-02 Elbex Video Limited Ball-shaped camera housing with simplified positioning
CN102985873A (zh) * 2010-06-23 2013-03-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球型摄像机
CN205610765U (zh) * 2016-04-18 2016-09-28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CN206136087U (zh) * 2016-09-30 2017-04-26 深圳市数码龙电子有限公司 球头全景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6452A2 (en) * 1999-11-01 2001-05-02 Elbex Video Limited Ball-shaped camera housing with simplified positioning
CN102985873A (zh) * 2010-06-23 2013-03-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球型摄像机
CN205610765U (zh) * 2016-04-18 2016-09-28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CN206136087U (zh) * 2016-09-30 2017-04-26 深圳市数码龙电子有限公司 球头全景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9319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9431B1 (en) Enclosure for wildlife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security apparatus therefore
CN107479319B (zh) 全景相机及其组装方法
WO2017118089A1 (zh) 防水摄像机及其支撑结构
CN108337336B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18152909A1 (zh) 云台装置及无人机
KR101725053B1 (ko) 방수 기능을 가진 차량용 카메라
EP3288244B1 (en) Holding case for installing handset add-on lens, handset external lens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handset installation case
CN110476117B (zh) 拍摄装置
TWI789975B (zh) 模組化泛光燈系統
US20050169628A1 (en) Integral lens attachment, sunshade and camera lens cover
CN207039755U (zh) 全景相机
CN211830909U (zh) 壳体安装结构及摄像装置
CN10963993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715902U (zh) 保护壳和拍摄系统
CN215181346U (zh) 摄影补光装置
CN217428194U (zh) 一种支架以及保护壳
CN216146539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电源租赁设备
CN213934503U (zh) 户外相机塑胶壳
CN213072803U (zh) 外置摄影附件及设有其的保护壳
CN211479196U (zh) 行车记录仪
CN214281498U (zh) 一种具备防水功能的智能监控摄像头
EP1575267A1 (en) A camera apparatus
CN211119888U (zh) 空调器
CN219499457U (zh) 摄像模组及智能交互设备
CN115052084B (zh) 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