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4469A -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4469A
CN112114469A CN201910536036.4A CN201910536036A CN112114469A CN 112114469 A CN112114469 A CN 112114469A CN 201910536036 A CN201910536036 A CN 201910536036A CN 112114469 A CN112114469 A CN 112114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camera
housing
light
len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6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4469B (zh
Inventor
李杨
马宇飞
关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60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44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2236 priority patent/WO2020147744A1/zh
Priority to EP20741245.3A priority patent/EP3852353A4/en
Priority to US17/285,784 priority patent/US11706508B2/en
Publication of CN112114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4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4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4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补光灯模组包括灯体组件和密封体,灯体组件包括外壳和灯体,密封体设置有通孔;密封体与外壳连接,且密封体与外壳围成灯腔;灯体设置在灯腔中,且灯体朝向通孔;密封体用于抵接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内周壁上。摄像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镜头组件和上述的补光灯模组,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灯口;第一镜头组件和补光灯模组设置在第一安装腔中,部分密封体夹设在第一灯口的内周壁与灯体组件之间,且通孔与第一灯口相对设置。本发明的密封体能够同时对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和对灯体组件起到挡光的作用,本发明的补光灯模组能够提高摄像机的组装方便性。

Description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摄像机包括灯体组件,灯体组件包括灯板、设置在灯板上的灯体以及壳体,将灯体组件安装到摄像机的壳体之后,还需要增加防水组件,用于提高拼接摄像机的防水效果。另外还需要增加防漏光组件,用于防止灯体组件的光线进入镜头和图像传感器,进而降低摄像机的摄像效果。现有的灯体组件、防水组件和防漏光组件等部件是分别组装到摄像机的壳体的,组装耗时长。现有的灯体组件、防水组件和防漏光组件构成的整体占用空间大,从而也使得摄像机的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方便性的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一种补光灯模组,包括灯体组件和密封体,所述灯体组件包括外壳和灯体,所述密封体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外壳围成灯腔;所述灯体设置在所述灯腔中,且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通孔;所述密封体用于抵接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内周壁上。
优选地,在上述补光灯模组中,所述密封体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在上述补光灯模组中,所述密封体为弹性件。
优选地,在上述补光灯模组中,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外壳套接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补光灯模组中,所述灯体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配光元件,所述配光元件封堵所述通孔。
一种摄像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镜头组件和上述的补光灯模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灯口;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和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部分所述密封体夹设在所述第一灯口的内周壁与所述灯体组件之间,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灯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密封体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灯口的内周壁压紧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镜头组件为拼接镜头组件,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镜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90°。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镜头组件为拼接镜头组件,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镜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合体视角的范围为150°-190°。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补光灯模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补光灯模组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补光灯模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镜头的分布平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第二镜头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中。
优选地,在上述摄像机中,所述第一壳体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三安装腔,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腔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三安装腔均为密封腔。
一种摄像机,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镜头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两个上述的补光灯模组;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镜头,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镜头之间,两个所述补光灯模组的光轴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两个第一视窗口和两个第一灯口,所述第一镜头朝向所述第一视窗口,所述灯体朝向所述第一灯口;所述第一视窗口与所述第一灯口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
本发明的补光灯模组的优点在于:当所述补光灯模组安装到摄像机的安装腔之后,部分所述密封体能够夹设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内周壁与灯体组件之间,对所述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且密封体能够结合灯体组件的外壳进而防止灯体组件的光线进入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因此,本发明的密封体能够同时对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和对灯体组件起到挡光的作用,与现有的分别安装防水组件对摄像机进行密封和安装防漏光组件对灯体组件进行挡光相比,本发明的补光灯模组能够提高摄像机的组装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补光灯模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补光灯模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补光灯模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摄像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在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摄像组件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摄像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镜头和补光灯模组的分布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摄像机立体图;
图10为现有的摄像机的外壳的端面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壳体的端面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壳体在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壳体在第二转动方向的转动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本发明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第一壳体10、前壳101、后壳102、第一穿线孔1021、第一安装腔11、第一灯口12、第一视窗口13、第二连接部14、电机腔161、端盖162、通孔1621、电机163、第一转轴164、第二转轴165、第二壳体20、外罩212、第二灯口22、第二视窗口23、第一镜头组件30、第一镜头31、补光灯模组40、外壳41、第一连接部412、第一连接孔4121、灯板42、灯体421、配光元件43、密封体44、密封部441、通孔4411、凸起4412、连接体部442、第一连接件45、灯腔46、线缆51、第一线缆511、第二线缆512、分隔板60、第二穿线孔61。
图10中的现有的摄像机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外壳01、视窗02、补光灯口0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补光灯模组40,该补光灯模组40包括灯体组件和密封体44,灯体组件包括外壳41和灯体421,密封体44包括相连接的密封部441和连接体部442,密封部441设置有通孔4411。连接体部442与外壳41连接,且密封体44与外壳41围成灯腔46。灯体421设置在灯腔46中,且灯体421朝向通孔4411。密封部441用于抵接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周壁上。补光灯模组40用于设置在摄像机的安装腔中,围成摄像机的安装腔的表面为摄像机的内壁,灯口的周壁是指灯口四周的内壁。
本实施例的补光灯模组40的优点在于:当补光灯模组40安装到摄像机的安装腔之后,密封部441能够夹设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周壁与灯体组件之间,对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且密封体44能够结合灯体组件的外壳41进而防止灯体组件的光线进入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因此,本实施例的密封体44能够同时对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和对灯体组件起到挡光的作用,与现有的分别安装防水组件对摄像机进行密封和安装防漏光组件对灯体组件进行挡光相比,本实施例的补光灯模组40能够提高摄像机的组装方便性。
另外,由于密封体44一个部件即可以达到防水和防漏光的效果,且密封体44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因此也使得补光灯模组40占用空间小,也有利于摄像机的小型化。
灯体组件还包括灯板42,灯板42可以为铝基板,灯板42可以为矩形板块结构。灯体421设置在灯板42朝向通孔4411的表面上,外壳41具有安装腔,灯板42设置在外壳41的安装腔中,灯板4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41的安装腔中。
灯腔46中还设置有配光元件43,配光元件43设置在灯体421与通孔4411之间,通孔4411可以为端面形状为矩形的矩形孔。配光元件43可以为透镜。配光元件43背离灯体421的一端穿过通孔4411伸至灯腔46之外,配光元件43封堵通孔4411,从而使得灯腔46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灯腔46具有防水的效果以及能够更好地防止灯体组件的灯体的光线漏至摄像机的安装腔中。
密封体44为一体成型件,制造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安装和拆卸均比较方便。密封体44为弹性件,即密封部441和连接体部442均为弹性件,均具有弹性。密封体44可以由橡胶制作而成。连接体部442与密封部441可以垂直设置,连接体部442连接在密封部441的边缘,且连接体部442朝向外壳41,连接体部442与密封部441围成一个腔体。连接体部442套接在外壳41的敞口端的外表面上,且连接体部442与外壳41的敞口端的外表面密封连接。
外壳41包括第一连接部412,第一连接部412用于与摄像机的壳体连接,连接方便。第一连接部412与摄像机的壳体连接之后,将密封部441夹设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周壁与外壳41之间,也即将密封部441夹设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周壁与灯体组件之间。
第一连接部412设置在外壳41的外侧面上,第一连接部412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2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45将第一连接孔4121与摄像机的壳体连接。第一连接部4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部412分别设置在外壳41的相对的两个外侧面上。
密封部441背离外壳41的面设置有凸起4412,该凸起4412可以为环状结构,该凸起4412用于与第一灯口12的内周壁压紧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密封部441对摄像机密封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体44为拼接件,密封部441和连接体部442分别成型,然后连接在一起,密封部441和连接体部442的材质可以不同,例如,连接体部442可以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此时,连接体部442可以与外壳41的敞口端的内表面套接配合,也可以与外壳41的敞口端的外表面套接配合。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镜头组件30和实施例1的补光灯模组40,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安装腔11,第一壳体10设置有第一灯口12。第一镜头组件30和补光灯模组4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中,密封部441夹设在第一灯口12的周壁与灯体组件之间,通孔4411与第一灯口12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优点在于:密封部441夹设在摄像机的第一灯口12的周壁与灯体组件之间,对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且密封体44能够结合灯体组件的外壳41进而能够防止灯体组件的光线进入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因此,本实施例的密封体44能够同时对摄像机起到密封的作用和对灯体组件起到挡光的作用,与现有的分别安装防水组件对摄像机进行密封和安装防漏光组件对灯体组件进行挡光相比,补光灯模组40能够提高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组装方便性。
另外,由于密封体44一个部件即可以达到防水和防漏光的效果,且密封体44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因此也使得补光灯模组40占用空间小,也有利于摄像机的小型化。
凸起4412与第一灯口12的内周壁压紧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密封部441对摄像机密封效果。凸起4412可以为环状结构。
外壳41包括第一连接部412,第一壳体10包括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14通过第一连接件45连接,第一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14平行设置,方便第一连接件45连接第一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14,也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14的连接可靠性。第一连接件45可以为螺钉。第二连接部14为设置在第一灯口12四周的内壁上的凸起部,或者第二连接部14为第一灯口12四周的内壁。
如图6-图8所示,第一镜头组件30为拼接镜头组件,拼接镜头组件相对于非拼接镜头组件,具有更大的视场角。第一镜头组件3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镜头31,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镜头31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c,夹角c的范围为50°-90°,此时的两个第一镜头31的合体视角能够更大。优选地,夹角c的范围为70°-80°,例如夹角c可以为76°。第一镜头31优选定焦镜头,第一镜头31用于全局监控。至少两个第一镜头31为一致性很高的定焦镜头,至少两个第一镜头31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高,并且组装成整体。
相邻的两个第一镜头31形成的合体视角为视角b,视角b的范围为150°-190°,足够大的合体视角,能够有利于得到大范围的图像。可以通过设计夹角c的角度来设计视角b的角度。两个第一镜头31的视场角会有重叠的部分,合体视角不是每个第一镜头31的视场角的叠加,合体视角指的是两个第一镜头31整体能够达到的视场角。
本实施例的第一镜头组件30能够随着第一壳体10转动,从而具有更大的视场角。第一镜头组件30的第一镜头3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能够在满足视场角要求的情况下,节约了成本。
如图10所示,现有的摄像机的外壳01上设置有两个视窗02和两个补光灯口03,两个视窗02的分布的水平面与两个补光灯口03的分布的水平面不同,两个镜头的分布的水平面与两个补光灯的分布的水平面不同,从而使得现有的摄像机占用空间大。
如图4所示,补光灯模组4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镜头31之间,补光灯模组40的光轴与第一镜头31的轴线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壳体10的尺寸,结合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0更加的扁平。本实施例的摄像机在使用的时候,两个第一镜头31分布在水平面上,因此,拼接镜头组件增加的是水平视场角。
补光灯模组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补光灯模组40之间形成夹角,相邻的两个补光灯模组40的合体补光角为补光角a。所有的补光灯模组40的总补光角需要覆盖所有的第一镜头31的总视场角,从而所有的补光灯模组40能够为第一镜头组件30进行全面补光。
如图8所示,第一镜头31的数量和补光灯模组40的数量都为两个时,补光角a即为所有的补光灯模组40的总补光角,视角b即为所有的第一镜头31的总视场角,补光角a大于或等于视角b。
摄像机还包括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壳体20上。第一壳体10能够转动,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镜头组件30的总视场角的范围。第一镜头31用于全局监控。本实施例的第一镜头组件30的总视场角的范围大,即全局监控的范围大。
具体地,摄像机还包括外罩212,外罩212连接在第二壳体20上,且外罩212罩在第二壳体20上,外罩212起到装饰的作用。第二壳体20具有第二安装腔,摄像机还包括第二镜头组件,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腔中。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镜头31的分布平面与第一壳体10的转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摄像范围。优选地,第一镜头31的分布平面与第一壳体10的转动平面垂直。本实施例的摄像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镜头31分布在水平面,第一壳体10在垂直平面上转动。第一壳体10调节的是垂直视场角。
本实施例的补光灯模组4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镜头31之间,补光灯模组40的光轴与第一镜头31的轴线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壳体10的尺寸,使得第一壳体10更加的扁平。另外,由于第一壳体10能够转动,从而在同样的视场角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了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占用空间,也使得本实施例的摄像机重量更轻。
第二壳体20设置有第二灯口22和第二视窗口23,第二灯口22安装有第二补光灯。第二镜头组件包括第二镜头,第二镜头与第二视窗口23相对设置。第二补光灯用于给第二镜头补光。第二镜头优选变焦镜头,第二镜头能够局部放大,可以进行细节监控。
本实施例的摄像机是包括第一镜头组件30和第二镜头组件的双目摄像机。本实施例的摄像机即能够全局监控,且全局监控的范围大,也能够细节监控。
第一壳体10包括前壳101和后壳102,前壳101和后壳102可以为金属材料。前壳101和后壳102密封连接,且前壳101和后壳102围成第一安装腔11。具体地,前壳101具有腔体,补光灯模组40设置在前壳101的腔体中,且补光灯模组40安装在前壳101的内壁上。第一灯口12和第一视窗口13均设置在前壳101上。
第一壳体10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三安装腔,动力装置设置在第三安装腔中,第一安装腔11和第三安装腔均为密封腔。动力装置优选为电动机。
具体地,后壳102还具有电机腔161,电机腔161即为第三安装腔。电机腔161具有敞口端,电机腔161的敞口端安装有端盖162,端盖162可以为透明塑料,可以观察到电机腔161中的部件的工作情况。电机163固定设置在电机腔161中,电机163的电机轴与第一转轴164连接,电机轴与第一转轴164之间可以通过齿轮进行传动。端盖162设置有通孔1621,第一转轴164的外端穿过通孔1621伸至电机腔161之外。第一转轴164的外端与第二壳体20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64的外端设置有平面,第二壳体20设置有限位部,第一转轴164的外端的平面被第二壳体20的限位部限位,不能转动。
后壳102与第一转轴164的外端相对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转轴165,第二转轴165与第一转轴164共轴。第二转轴165与第二壳体20可转动连接。电机163转动的时候,第一转轴164不转动,电机163带动第一壳体10转动,围成通孔1621的内壁相对于第一转轴164转动,第二转轴165相对于第二壳体20转动。第一壳体10的转动范围优选为0-30°。如图12和图13所示,以水平面为基准面,第一壳体10可以相对于基准面上下各转动15°。第一壳体10能够转动的优点包括:在安装摄像机的时候,能够降低对第一镜头31的朝向的要求,避免调节整个摄像机的安装角度。
本实施例的电机腔161与第一安装腔11为各自独立的腔体,可以分别提高电机腔161与第一安装腔11的防水能力。电机腔161防水失效,不会影响第一安装腔11,第一安装腔11防水失效,不会影响电机腔161。第一视窗口13安装有透明玻璃,透明玻璃与前壳101之间通过胶水密封。前壳101与后壳102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端盖162与后壳102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第一安装腔11设置有干燥剂,防止第一镜头31起雾。
后壳102设置有第一穿线孔1021,线缆51穿过第一穿线孔1021进入第一安装腔11,线缆51在第一安装腔11分为第一线缆511和第二线缆512,第一线缆511与第一镜头组件30以及灯体421电连接。电机腔161与第一安装腔11之间的分隔板60设置第二穿线孔61,第二线缆512穿过第二穿线孔61与电机163电连接。线缆51与第一穿线孔1021之间点胶密封。第二线缆512与第二穿线孔61之间点胶密封。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一壳体10内设置有两个第一镜头31和两个补光灯模组40,两个第一镜头31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补光灯模组40设置在两个第一镜头31之间,两个补光灯模组40的光轴之间形成夹角。第一壳体10设置有两个第一视窗口13和两个第一灯口12,第一镜头31朝向第一视窗口13,灯体421朝向第一灯口12。第一视窗口13与第一灯口12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相对于将视窗口和灯口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摄像机,更加的节省空间。本实施例的摄像机在第一镜头31以及补光灯模组40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大范围监控,补光灯模组40能够对第一镜头31进行充分的补光,且摄像机的体积小。
第一灯口12与相对的补光灯模组40平行设置,第一视窗口13与相对的第一镜头31平行设置。如图7所示,两个第一灯口12之间形成夹角,两个第一视窗口13之间形成夹角。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补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组件和密封体,所述灯体组件包括外壳和灯体,所述密封体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外壳围成灯腔;所述灯体设置在所述灯腔中,且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通孔;所述密封体用于抵接在摄像机的灯口的内周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为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外壳套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配光元件,所述配光元件封堵所述通孔。
6.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镜头组件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补光灯模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灯口;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和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中,部分所述密封体夹设在所述第一灯口的内周壁与所述灯体组件之间,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灯口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灯口的内周壁压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组件为拼接镜头组件,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镜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9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组件为拼接镜头组件,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镜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合体视角的范围为150°-190°。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镜头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模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补光灯模组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补光灯模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9或10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分布平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第二镜头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三安装腔,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腔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三安装腔均为密封腔。
17.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镜头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两个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补光灯模组;
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镜头,两个所述第一镜头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
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镜头之间,两个所述补光灯模组的光轴之间形成夹角;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两个第一视窗口和两个第一灯口,所述第一镜头朝向所述第一视窗口,所述灯体朝向所述第一灯口;
所述第一视窗口与所述第一灯口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
CN201910536036.4A 2019-01-17 2019-06-20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Active CN112114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036.4A CN112114469B (zh) 2019-06-20 2019-06-20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PCT/CN2020/072236 WO2020147744A1 (zh) 2019-01-17 2020-01-15 摄像机
EP20741245.3A EP3852353A4 (en) 2019-01-17 2020-01-15 CAMERA
US17/285,784 US11706508B2 (en) 2019-01-17 2020-01-15 Light lamp assembly for multi-sensor camer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036.4A CN112114469B (zh) 2019-06-20 2019-06-20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4469A true CN112114469A (zh) 2020-12-22
CN112114469B CN112114469B (zh) 2021-08-24

Family

ID=73795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6036.4A Active CN112114469B (zh) 2019-01-17 2019-06-20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44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666A (zh) * 2021-12-24 2022-04-2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96422U (zh) * 2014-04-14 2014-10-22 天津天网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监控摄像机
US20150288860A1 (en) * 2014-04-03 2015-10-08 Topview Optronics Corp. Shading device for the light module of a surveillance camera
CN205793059U (zh) * 2016-06-26 2016-12-07 谢秀珍 一种新型监控设备
CN106895304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 一种防雨防尘的led补光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8860A1 (en) * 2014-04-03 2015-10-08 Topview Optronics Corp. Shading device for the light module of a surveillance camera
CN203896422U (zh) * 2014-04-14 2014-10-22 天津天网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监控摄像机
CN106895304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 一种防雨防尘的led补光灯
CN205793059U (zh) * 2016-06-26 2016-12-07 谢秀珍 一种新型监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666A (zh) * 2021-12-24 2022-04-2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CN114422666B (zh) * 2021-12-24 2023-06-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4469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8061B (zh) 摄像装置模块
CN113016170B (zh)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KR102280348B1 (ko) 카메라 모듈
EP3276941A1 (en) Waterproof camera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refor
KR20160015880A (ko) 차량용 카메라 모듈의 렌즈 방수 및 조립 구조
CN112114469B (zh) 补光灯模组和摄像机
CN111698495B (zh) 双目摄像机
CN115016204B (zh) 摄像机
CN213302744U (zh) 相机密封装置以及相机
CN107978913B (zh) 360度全景摄像头结构
CN214799628U (zh) 新型双目车载摄像头结构
US11706508B2 (en) Light lamp assembly for multi-sensor camera
US20220229263A1 (en) Camera module
CN111447342B (zh) 摄像机
CN116546299B (zh) 摄像机
CN112145916B (zh) 云台摄像机
CN220368745U (zh) 监控装置
CN216848429U (zh) 一种红外相机插件
CN210662643U (zh) 一种照明模组的一体化防水结构及其灯具
CN220894717U (zh) 镜头固定结构及对应的全景相机
CN217183366U (zh) 一种多目监控相机
CN115334225B (zh) 摄像装置
CN220872859U (zh) 防水外壳结构及对应的全景相机
CN218301922U (zh) 数据传输模块的防水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手持夜视仪
CN218995857U (zh) 一种一体式的防水镜头组件及防水灯体及防水舞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