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6605U - 无球罩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无球罩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6605U
CN211606605U CN202020249168.7U CN202020249168U CN211606605U CN 211606605 U CN211606605 U CN 211606605U CN 202020249168 U CN202020249168 U CN 202020249168U CN 211606605 U CN211606605 U CN 211606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otating assembly
housing
rotating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91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晓娇
顾郑一
李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91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6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6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6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球罩摄像机。一种无球罩摄像机,包括底座机构、第二旋转组件、第三旋转组件及球芯,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及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转动而转动,且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并能够随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转动而转动,所述球芯安装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上,并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带动下能够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用户在需要调整监控画面时,不需要拆下球罩便可直接调整,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无球罩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球罩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机是一种使用光学原理记录影像的装置,通常用于拍摄图像或者视频监控。摄像机一般设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能够进行旋转,以对监控的画面进行调整。
在现有的技术中,摄像机均设有球罩,在需要调整监控画面的角度时,要拆下球罩才能操作,操作不方便并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球罩摄像机,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球罩摄像机,包括底座机构、第二旋转组件、第三旋转组件及球芯,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及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转动而转动,且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并能够随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转动而转动,所述球芯安装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上,并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带动下能够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及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外露或者部分外露,以使用户需要调整所述球芯的拍摄角度时,不必拆下球罩,可直接旋转裸露在外的部分,方便用户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机壳及侧耳,所述机壳与所述侧耳转动连接并部分外露于所述侧耳,所述侧耳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上。
可以理解的是,侧耳用于支撑第二旋转组件,并使第二旋转组件与第一旋转组件连接,所述机壳部分被所述侧耳包围,另一部分所述机壳外露,方便用户进行旋转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耳外侧设有装饰罩,所述装饰罩包围所述侧耳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装饰罩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又能够美观所述无球罩摄像机,提高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固定件、基底旋转件以及第一反馈结构,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基底旋转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反馈结构设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底旋转件之间,所述固定件的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反馈结构能够随所述基底旋转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旋转基底旋转件时,所述第一反馈结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产生阻力,反馈给用户旋转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馈结构包括弹齿及弹片,所述弹片安装于所述基底旋转件上,所述弹齿设于所述弹片上,所述弹齿能够随所述基底旋转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并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上滑移。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片具有弹性,能够防止所述弹齿被所述接触部卡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为齿圈,所述固定件呈环形,所述齿圈设于环形的所述固定件的内圈的壁面上,所述第一反馈结构能够随所述基底旋转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并在所述齿圈上滑移。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旋转所述基底旋转件时,所述第一反馈结构与所述齿圈接触,所述弹片的弹性能够使所述第一反馈结构在所述齿圈的齿顶之间滑移,产生旋转的手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形的所述固定件的内圈壁面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并沿所述固定件的径向设置,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齿圈上的多个齿条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齿圈上的多个齿条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以使安装人员能够通过底座的底部看到所述多个齿条,将所述反馈结构设于多个所述齿条上,作为所述摄像机的初始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反馈结构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防止所述基底旋转件无限制旋转,以防止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反馈结构,所述侧耳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底座机构上,所述侧耳上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反馈结构能够随所述机壳相对所述侧耳转动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旋转机壳时,所述第二反馈结构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产生阻力,反馈给用户旋转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馈结构包括弹块及第一凹槽,所述弹块设于所述机壳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机壳的外侧壁并环绕所述弹块,所述机壳内具有内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内腔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机壳相对于所述侧耳旋转时,所述弹块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增加阻尼,使用户能够感受到旋转,同时,所述第二接触部挤压所述弹块,所述第一凹槽能够使所述弹块产生弹力,向所述机壳内腔的方向凹陷,以防止所述弹块被所述第二接触部卡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第一齿条,所述机壳的外侧壁还开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侧耳朝向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配合的多个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能够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机壳旋转至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机壳依靠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的啮合固定,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当用户需要继续旋转所述机壳时,所述第二凹槽能够使所述第一齿条向所述机壳内腔的方向凹陷,以使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脱离啮合状态,可以继续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侧耳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在所述限位槽内滑移,以限制所述机壳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能够防止所述机壳相对于所述侧耳无限旋转而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壳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并能够绕着所述无球罩摄像机的轴线周向运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上设有第三凸块,所述机壳的内壁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凸块能够与所述第三限位块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壳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能够方便用户旋转,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三限位块配合,防止所述第三旋转组件无限制旋转,以防止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通过将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及第三旋转组件外露或者部分外露设置,以使用户在调整监控画面时,可直接旋转外露的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或第三旋转组件,不需要拆卸任何遮挡物,方便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的底座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的第一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的第一旋转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旋转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壳及第三旋转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无球罩摄像机;10、底座机构;11、底座;12、第一旋转组件;121、固定件;1211、第一接触部;1211a、齿圈;1211b、第一限位块;1212、凸台;1212a、第三凹槽;122、基底旋转件;123、第一反馈结构;1231、弹齿;1232、弹片;1233、第一凸块;20、第二旋转组件;21、侧耳;211、装饰罩;213、第二齿条;214、限位槽;22、机壳;221、第一齿条;222、第二凹槽;223、第二限位块;224、第三限位块;23、第二反馈结构;231、弹块;232、第一凹槽;30、第三旋转组件;31、第三凸块;40、球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至图10,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球罩摄像机100,该无球罩摄像机100用于室外或者走廊上的图像拍摄或者视频监控,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作为其他用途,或者用于教室内等其他场合。
具体地,请参见图1及图2,无球罩摄像机100包括底座机构10、第二旋转组件20、第三旋转组件30及球芯40,底座机构10包括底座11及第一旋转组件12,第一旋转组件12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1上,第一旋转组件12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1,并部分外露于底座11;第二旋转组件20安装于第一旋转组件12,并能够随第一旋转组件12转动而转动,且第二旋转组件20能够相对第一旋转组件12旋转,且外露于底座11;第三旋转组件30安装于第二旋转组件20并能够随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转动而转动,球芯40安装于第三旋转组件30上,并在第三旋转组件30带动下能够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旋转组件12、第二旋转组件20及第三旋转组件30均外露或者部分外露设置,以使用户在需要调整球芯40的拍摄角度时,能够直接对于第一旋转组件12、第二旋转组件20及第三旋转组件30进行旋转操作,不必拆下球罩,方便操作。
第一旋转组件12包括固定件121、基底旋转件122及第一反馈结构123,固定件121固定于底座11上,基底旋转件122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1上,第一反馈结构123设于固定件121与基底旋转件122之间,固定件121的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1211,第一反馈结构123能够随基底旋转件122相对底座11转动并与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在用户旋转基底旋转件122时,第一反馈结构123能够与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发出声响,并产生阻尼,以使用户能够感觉到基底旋转件122正相对于底座11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馈结构123包括弹齿1231及弹片1232,弹片1232安装在基底旋转件122上,弹齿1231设于弹片1232上,弹齿1231能够随基底旋转件122相对底座11转动并在第一接触部1211上滑移。弹片1232具有弹性,能够保证弹齿1231在多个第一接触部1211上滑移时不被卡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反馈结构123还可为其他具有弹性的反馈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1211为齿圈1211a,固定件121呈环形,齿圈1211a设于环形固定件121的内圈的壁面上,第一反馈结构123能够随基底旋转件122相对所述底座11转动并在齿圈1211a上滑移。第一反馈结构123在齿圈1211a的齿顶之间滑移,产生过齿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1211还可为凸起或者其他。
请参见图3及图4,环形固定件121的内圈壁面上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侧沿固定件121的径向设有凸台1212,凸台1212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212a,齿圈1211a上的多个齿条设于第三凹槽1212a内,以使安装人员能够通过底座11的底部看到多个齿条,将第一反馈结构123设于安装人员肉眼能见的多个齿条上,作为初始状态。
请参见图5,第一接触部121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211b,第一反馈结构123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块1233,当基底旋转件122相对于底座11旋转时,第一凸块1233能够与第一限位块1211b抵接,防止基底旋转件122无限制旋转,以防止底座11内的连接线发生绕线。
在本实施例中,基底旋转件122能够相对于底座11实现0°~340°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弹片1232的长度,从而改变弹片1232两端第一凸块1233之间的距离,实现不同角度的旋转。
请参见图6及图9,第二旋转组件20安装在基底旋转件122上。
具体地,第二旋转组件20包括侧耳21及机壳22,机壳22与侧耳21与转动连接,并部分外露于侧耳21,即,侧耳21部分包围机壳22,侧耳21固定在基底旋转件122上,侧耳21起到支撑及连接作用,操作人员通过旋转裸露在侧耳21外的机壳22,以实现无球罩摄像机100能够相对底座11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侧耳21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底旋转件12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侧耳2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基底旋转件122上。
在本实施例中,侧耳21为两块,两块侧耳21相互卡接,侧耳21外侧还设有装饰罩211,装饰罩211卡接于侧耳21上并包围侧耳21的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两块侧耳2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装饰罩21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与侧耳21连接。装饰罩211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且能够遮挡无球罩摄像机100的内部器件,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地,第二旋转组件20还包括第二反馈结构23,侧耳21上设有第二接触部(图未标注),当机壳22相对侧耳21转动时,第二反馈结构23能够随机壳22转动并与第二接触部接触,反馈给用户旋转的信息。
进一步地,第二反馈结构23包括弹块231及第一凹槽232,弹块231设于机壳22的外侧壁上,第一凹槽232设于机壳22的外侧壁并环绕弹块231,弹块231与第二接触部接触,机壳22内具有内腔(图未标注),第一凹槽232与内腔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反馈结构23还可为弹齿1231及弹片1232或者其他。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部为侧耳21的内壁,当机壳22相对侧耳21旋转时,弹块231与侧耳21的内壁面接触,增加阻尼,使用户能够感受到旋转,侧耳21的内壁与弹块231接触时,第一凹槽232能够使弹块231朝向机壳22内腔的方向凹陷,防止弹块231被侧耳21的内壁卡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部还可为齿条或者其他。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2上沿着机壳22与侧耳21的连接处的周向设置两个第二反馈结构2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反馈结构23可设置为一个、三等或其他不同个数。
机壳2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第一齿条221,机壳22的外侧壁还开设有环绕第一齿条221的第二凹槽222,第二凹槽222与内腔连通,侧耳21朝向机壳22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齿条221配合的多个第二齿条213,第一齿条221能够与第二齿条213啮合。当机壳22旋转至一定角度时,第一齿条221与第二齿条213啮合,机壳22依靠第一齿条221与第二齿条213的啮合固定,以保持机壳22相对侧耳21所旋转的角度,当用户需要继续旋转机壳22时,第二凹槽222能够使第一齿条221向机壳22内腔的方向凹陷,以使第一齿条221与第二齿条213脱离啮合状态,能够继续旋转,同时,旋转的时候,第一齿条221与第二齿条213接触产生过齿感。
进一步地,机壳2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223,侧耳21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块223配合的限位槽214,第二限位块223在限位槽214内滑移,以限制机壳22的俯仰运动,能够防止机壳22相对侧耳21无限制地旋转,防止绕线。可以根据机壳22旋转角度的不同需求,限位槽214的长度可设计为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2能够相对于侧耳21进行0°~80°的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通过改变限位槽214的长度,能够实现机壳22不同角度的旋转。
请参见图10,第三旋转组件30安装在机壳22上远离底座11的一端,方便用户操作,第三旋转组件30能够绕着无球罩摄像机100的轴线周向运动,第三旋转组件30上设有第三凸块31,机壳22的内壁设有第三限位块224,第三凸块31能够与第三限位块224抵接。当第三旋转组件30相对于机壳22旋转至一定角度时,第三凸块31与第三限位块224抵接,能够防止第三旋转组件30无限制旋转,以防止绕线,同时,第三旋转组件30设于机壳22上远离底座11的一端,方便用户进行旋转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旋转组件30能够相对于机壳22实现0°~360°的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设置两个第三限位块224实现不同角度的旋转。
当无球罩摄像机100用于监控楼道中空间狭窄的场合时,第三旋转组件30旋转,以使监控画面相对于无球罩摄像机100的轴向呈纵长方形,实现走廊模式的监控,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应用。
球芯40穿设于第三旋转组件30内,并与第三旋转组件30固定,第三旋转组件30旋转时,带动球芯40旋转。
在工作过程中,用户根据要监控的目标对象,用户不必拆下球罩,可直接旋转基底旋转件122,在旋转基底旋转件122的过程中,第一反馈结构123与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使用户感觉到基底旋转件122相对于固定件121旋转的过程。当基底旋转件122旋转到一定角度时,第一限位块1211b与第一凸块1233抵接,防止基底旋转件122无限制地旋转。当用户需要旋转第二旋转组件20时,旋转机壳22,机壳22相对于侧耳21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反馈结构23与第二接触部接触,产生旋转的感觉,第一齿条221与第二齿条213啮合,将机壳22固定在所需的转动的角度。当继续转动机壳22时,第二凹槽222促使第一齿条221朝远离侧耳21的方向凹陷,第一齿条221相对第二齿条213滑移,产生过齿感,停止旋转时,第一齿条221与第二齿条213啮合。当用户旋转第三旋转组件30时,旋转到一定角度时,第三限位块224与第三凸块31抵接,防止第三旋转组件30相对于机壳22无限制旋转。当用户将镜头对准目标监控对象时,停止旋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构(10)、第二旋转组件(20)、第三旋转组件(30)及球芯(40),所述底座机构(10)包括底座(11)及第一旋转组件(12),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2)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底座(11);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2)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2)转动而转动,且外露于所述底座(11);所述第三旋转组件(30)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并能够随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转动而转动,所述球芯(40)安装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30)上,并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30)带动下能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包括机壳(22)及侧耳(21),所述机壳(22)与所述侧耳(21)转动连接并部分外露于所述侧耳(21),所述侧耳(21)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耳(21)外侧设有装饰罩(211),所述装饰罩(211)包围所述侧耳(2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2)包括固定件(121)、基底旋转件(122)以及第一反馈结构(123),所述固定件(121)固定于所述底座(11),所述基底旋转件(122)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11),所述第一反馈结构(123)设于所述固定件(121)与所述基底旋转件(122)之间,所述固定件(121)的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1211),所述第一反馈结构(123)能够随所述基底旋转件(122)相对所述底座(11)转动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结构(123)包括弹齿(1231)及弹片(1232),所述弹片(1232)安装于所述基底旋转件(122)上,所述弹齿(1231)设于所述弹片(1232)上,所述弹齿(1231)能够随所述基底旋转件(122)相对所述底座(11)转动并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上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为齿圈(1211a),所述固定件(121)呈环形,所述齿圈(1211a)设于环形的所述固定件(121)的内圈的壁面上,所述第一反馈结构(123)能够随所述基底旋转件(122)相对所述底座(11)转动并在所述齿圈(1211a)上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环形的所述固定件(121)的内圈壁面上设有凸台(1212),所述凸台(1212)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侧并沿所述固定件(121)的径向设置,所述凸台(1212)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212a),所述齿圈(1211a)上的多个齿条设于所述第三凹槽(1212a)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211b),所述第一反馈结构(123)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块(1233),所述第一凸块(1233)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211b)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还包括第二反馈结构(23),所述侧耳(21)与所述机壳(22)转动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底座机构(10)上,所述侧耳(21)上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反馈结构(23)能够随所述机壳(22)相对所述侧耳(21)转动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结构(23)包括弹块(231)及第一凹槽(232),所述弹块(231)设于所述机壳(22)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凹槽(232)设于所述机壳(22)的外侧壁并环绕所述弹块(231),所述机壳(22)内具有内腔,所述第一凹槽(232)与所述内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第一齿条(221),所述机壳(22)的外侧壁还开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齿条(221)的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二凹槽(222)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侧耳(21)朝向所述机壳(2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221)配合的多个第二齿条(213),所述第一齿条(221)能够与所述第二齿条(213)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2)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23),所述侧耳(21)上设有限位槽(214),所述第二限位块(223)在所述限位槽(214)内滑移,以限制所述机壳(22)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球罩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30)安装在所述机壳(22)上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并能够绕着所述无球罩摄像机的轴线周向运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30)上设有第三凸块(31),所述机壳(22)的内壁设有第三限位块(224),所述第三凸块(31)能够与所述第三限位块(224)抵接。
CN202020249168.7U 2020-03-03 2020-03-03 无球罩摄像机 Active CN211606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9168.7U CN211606605U (zh) 2020-03-03 2020-03-03 无球罩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9168.7U CN211606605U (zh) 2020-03-03 2020-03-03 无球罩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6605U true CN21160660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2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9168.7U Active CN211606605U (zh) 2020-03-03 2020-03-03 无球罩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6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0267B2 (ja) 鏡筒回転型撮像装置
US20200322515A1 (en) Image Captur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215693C (zh) 带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设备
JP2004048111A (ja) 旋回式カメラ装置
JP637101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この撮像装置を有する端末
WO2015029802A1 (ja) 撮像装置
US20060005354A1 (en) Hinge device, hinge unit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JP2008209918A (ja) 操作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606605U (zh) 无球罩摄像机
CN108650376B (zh) 一种具有可脱卸外置摄像头的拍摄设备保护壳
JP2007256318A (ja) レンズシフト機構と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21170749A (ja) 撮像装置
GB2365996A (en) Linear-motion helicoid mechanism for CCTV camera
JP2008141231A (ja) 鏡筒回転型撮像装置
JP2004327218A (ja) クリック付きセレクト機構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478125A (zh) 球形接头结构
JP4899601B2 (ja) カメラ一体型携帯端末機器
CN219718361U (zh) 一种直播相机
JP2008141232A (ja) 鏡筒回転型撮像装置
JP6285099B2 (ja) 回転式操作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子機器
CN220440768U (zh) 摄像装置
CN214381094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11180518A (ja) ダイヤル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236143B1 (en)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0900285B1 (ko) 듀얼폴더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디지털 카메라 회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