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210A - 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7210A
CN112437210A CN201910793208.6A CN201910793208A CN112437210A CN 112437210 A CN112437210 A CN 112437210A CN 201910793208 A CN201910793208 A CN 201910793208A CN 112437210 A CN112437210 A CN 112437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amera
limiting
rotating
limi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32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7210B (zh
Inventor
吴燕
关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32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7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7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7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机,包括旋转组件和底座,旋转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旋转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底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底座的端面上;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从而对旋转组件的转动进行限位。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支架、镜头组件和罩在镜头组件上的透明罩,旋转支架、镜头组件与透明罩连接在一起,旋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第一限位部设置在透明罩上。将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底座的端面上,第二限位部利用了底座的壁厚的空间,从而可以将第二限位部设置的更宽,提高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接触面积,保证对旋转组件的P向转动的限位可靠性。

Description

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机包括壳体、镜头组件和底座,摄像机的3轴调节分别为P向调节、T向调节和R向调节,P向调节指的是:镜头组件整体相对于底座的自转。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调节座,T向调节指的是镜头相对于调节座的T向转动,R向调节指的是镜头相对于调节座的自转。
摄像机还包括透明罩,针对隔光透明罩,镜头需要始终朝向隔光透明罩的隔光区域,才能保证摄像机具有更好的摄像效果。现有的摄像机在进行P向调节时,往往需要将隔光透明罩取下后,再进行P向调节。P向调节结束之后,还需要将隔光透明罩重新安装至摄像机的壳体上,且使得隔光透明罩的隔光区域重新与镜头相对设置。因此,现有的摄像机的P向调节比较繁琐。
摄像机P向调节之后,尤其是人工手动P向调节的情况下,需要对镜头的P向位置以及隔光透明罩的P向位置进行限位。需要在隔光透明罩上设置第一限位齿,壳体的内壁周向排列第二限位齿,通过第二限位齿对第一限位齿进行限位,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壳体的内腔需要安装很多其它的部件且为了摄像机的小型化,壳体的直径不宜增大,因此,第二限位齿的宽度不能设置的较大,这里的宽度指的是第二限位齿在壳体径向方向的长度。因此,第二限位齿在径向方向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壳体直径的精度。壳体的直径较大导致壳体的直径误差值也较大,在此基础上,容易导致第一限位齿与第二限位齿径向接触的面积很小,甚至不接触,从而降低了定位效果甚至定位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向调节后定位效果好的摄像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摄像机,包括旋转组件和底座,所述旋转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从而对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进行限位。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支架、镜头组件和罩在所述镜头组件上的透明罩,所述旋转支架、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透明罩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透明罩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安装腔中。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底座的外端面朝向外侧延伸。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第二限位部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插接空间,所述第一限位部插接在所述插接空间中。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在朝向外侧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在朝向内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端与所述插接空间的底壁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外侧面之间夹设有环状的弹性支撑体。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凸起。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夹设在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外侧面之间;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在上述的摄像机中,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弹性体,所述底座的外侧面设置有周向排布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偏离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摩擦面压紧配合。
本发明的摄像机的优点在于:将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部利用了所述底座的壁厚的空间,从而可以将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的更宽,提高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接触面积,保证对旋转组件的P向转动的限位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整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摄像机的分解图;
图3为图2在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组件与底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图4在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支架与底座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支架与底座在另一个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支架与底座的连接剖视图;
图9为图8在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支架的立体图。
图中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摄像机100、壳体10、安装腔11、旋转组件20、旋转支架21、凸起211、弹性体212、转轴213、第一连接孔214、第二连接孔215、第二外侧面216、镜头组件22、调节座221、镜头222、透明罩23、罩体231、隔光区域2311、连接体232、第一限位部2321、底座30、外端面31、第二限位部32、插接空间33、摩擦面34、安装孔35、第一外侧面36、弹性支撑体40、横截面50、第一连接螺钉71、第二连接螺钉72、连接座9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机100,该摄像机100包括旋转组件20和底座30,旋转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30上,旋转组件20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321,底座30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2,第二限位部32设置在底座30的端面上,第二限位部32与第一限位部2321限位配合,从而对旋转组件20的转动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的摄像机100的优点在于:将第二限位部32设置在底座30的端面上,第二限位部32能够自底座30的外侧面向内延伸,第二限位部32利用了底座30的壁厚的空间,从而可以将第二限位部32设置的更宽,提高第一限位部2321与第二限位部32的接触面积,保证对旋转组件20的P向转动的限位可靠性。
旋转组件20包括旋转支架21、镜头组件22和透明罩23,旋转支架21、镜头组件22和透明罩23连接在一起,旋转支架2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30上。具体地,旋转支架2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4和第二连接孔215,如图2和图6所示,透明罩23包括罩体231和连接体232,连接体232可以为环状的结构,连接体232环设在罩体231的内端部上。连接体232通过第一连接螺钉71与第一连接孔214连接,进而将透明罩23连接至旋转支架21。如图2和图6所示,镜头组件22包括调节座221和镜头222,调节座221通过第二连接螺钉72与第二连接孔215连接,进而将镜头组件22连接至旋转支架21。如图7和图8所示,旋转支架21具有转轴213,底座30具有安装孔35,转轴213插入安装孔35中,且转轴213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35中。
本实施例的摄像机100优选为采用隔光透明罩的摄像机100,即罩体231优选为隔光透明罩,透明罩23具有隔光区域2311,镜头222朝向该隔光区域2311。由于镜头组件22与透明罩23一起转动,从而能够使得镜头222始终朝向该隔光区域2311,保证摄像效果。
如图1所示,摄像机100还包括壳体10,底座30与壳体10连接,且底座30设置在壳体10的安装腔11中。摄像机100还包括连接座90,连接座90位于壳体10的内侧,连接座90与壳体10连接,连接座90用于安装至安装地点,进而将摄像机100安装至安装地点,例如将摄像机100安装至天花板。
如图1所示,由于壳体10的安装腔11中设置有主板,安装腔11还需要容纳底座30,因此,如果将第二限位部32设置在壳体10的内壁,第二限位部32的宽度严重受到限制,第二限位部32的的径向位置还受到壳体10的直径的影响,必将需要较高的制造精度来保证第一限位部2321与第二限位部32的接触面积,使得制造成本高。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部32设置在底座30的端面上,第二限位部32的宽度可以设置的更大,降低了制造精度的要求,制造成本低。其中,第二限位部32可以与底座30一体成型。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部32没有设置在壳体10的内壁,从而可以将壳体10的直径设置的更小,使得摄像机100更加的小型化,也有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地,第一限位部2321设置在透明罩23上,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321设置在连接体232的内端面上。旋转支架21、镜头组件22和透明罩23依次设置在底座30的外侧,即旋转支架21设置在底座30的外侧,镜头组件22设置在旋转支架21的外侧,透明罩23设置在镜头组件22的外侧且罩在镜头组件22上。第二限位部32自底座30的外端面31朝向外侧延伸。
改变第一限位部2321与第二限位部32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包括:改变第一限位部2321的宽度、改变第二限位部32的宽度、改变第一限位部2321朝向内侧延伸的长度、改变第二限位部32朝向外侧延伸的长度。优选地,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限位部2321朝向内侧延伸的长度或者通过调整第二限位部32朝向外侧延伸的长度来控制第一限位部2321与第二限位部32的接触面积。
第二限位部32可以为齿状结构,第二限位部32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形成一圈齿,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32之间形成插接空间33,第一限位部2321也可以为齿状结构,第一限位部2321插接在插接空间33中。第一限位部2321的数量为至少1个,例如第一限位部2321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等,第一限位部2321的数量为至少2个时,至少2个第一限位部2321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透明罩23转动至几乎任意的方向,第一限位部2321都能够插入其中一个插接空间33中,且与围成该插接空间33的一个第二限位部32限位配合。
如图5所示,在朝向外侧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32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从而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一限位部2321容易插入插接空间33中,且与构成插接空间33的其中一个第二限位部32相互压紧配合。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32的内端之间的距离为d1,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32的外端之间的距离为d2,d2大于d1。
如图5所示,在朝向内侧的方向上,第一限位部23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一限位部2321容易插入插接空间33中,且第一限位部2321的侧面与构成插接空间33的其中一个第二限位部32相互压紧配合,进而使得透明罩23不能P向转动,也使得旋转支架21和镜头组件22均不能P向转动。第一限位部2321的横截面积是指:第一限位部2321被横截面50截得的面积。横截面50为垂直于第一限位部2321的对称中心线的平面。
第一连接螺钉71与转轴213的轴线平行。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2321的内端与插接空间33的底壁之间间隔设置,保证第一连接螺钉71能够可靠地连接透明罩23和旋转支架21,不会发生第一连接螺钉71还未拧紧的时候,第一限位部2321的内端已经抵接在插接空间33的底壁上,使得第一连接螺钉71无法进一步拧紧。当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32的内端间隔设置的时候,底座30的外端面31构成插接空间33的底壁。
底座30的外侧面为第一外侧面36,旋转支架21的外侧面为第二外侧面216。如图9所示,第二限位部32自第一外侧面36朝向底座30的中心延伸。第二限位部32可以全部位于外端面31,也可以部分位于外端面31上,部分位于外端面31外,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限位部32的宽度,为了保证旋转支架21的正常转动,第二限位部32不能延伸至第二外侧面216,即第二限位部32与第二外侧面216不能接触。
摄像机100P向调节如下:旋松第一连接螺钉71,第一限位部2321脱离第二限位部32,此时,第二限位部32与第一限位部2321解除了P向限位,手动转动透明罩23,透明罩23、镜头组件22和旋转支架21一起相对于底座30P向转动。图6的箭头显示的是P向转动的方向。P向转动至目标位置之后,拧紧第一连接螺钉71,第二限位部32重新与第一限位部2321在P向限位配合,此时,透明罩23、镜头组件22和旋转支架21不能转动。
旋转支架21在底座30上转动的时候,旋转支架21会产生振动,进而会将振动传递至底座30和透明罩23,进而影响第二限位部32与第一限位部2321的P向限位配合。因此,需要采用减振的方式来减小旋转支架21的振动,进而提高第二限位部32与第一限位部2321的P向限位精度。减振的方式包括多种,分别为:
第一种减振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夹设有环状的弹性支撑体40。弹性支撑体40还起到密封的作用。具体地,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可以设置有凹槽,弹性支撑体40部分设置在凹槽中,从而能够有利于减小摄像机100的尺寸。弹性支撑体40能够减小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隙,而且结合自身的弹性,起到减振的效果。
第二种减振方式: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凸起211。具体地,如图10所示,凸起211可以设置在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上,例如,凸起211可以与旋转支架21一体成型。凸起211的数量具有若干,若干凸起211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凸起211能够减小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起到减振的效果。
第三种减振方式:如图7和如图8所示,摄像机100还包括弹性体212,弹性体212夹设在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弹性体212的一端为固定端,弹性体2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体212可以为弹性片。弹性体212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上。弹性体212能够减小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隙,而且结合自身的弹性,起到减振的效果。
底座30的外侧面设置有周向排布的摩擦面34,摩擦面34偏离于第二限位部32设置,摩擦面34相对于第二限位部32更加靠近底座30的中心,摩擦面34可以由周向排列的齿形成。弹性体212与摩擦面34压紧配合,在P向调节的过程中,弹性体212相对于摩擦面34转动,为操作人员提供手感。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组件(20)和底座(30),所述旋转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30)上,所述旋转组件(20)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321),所述底座(30)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2),所述第二限位部(32)设置在所述底座(30)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部(3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321)限位配合,从而对所述旋转组件(20)的转动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0)包括旋转支架(21)、镜头组件(22)和罩在所述镜头组件(22)上的透明罩(23),所述旋转支架(21)、所述镜头组件(22)与所述透明罩(23)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支架(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30)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321)设置在所述透明罩(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100)还包括壳体(10),所述底座(30)与所述壳体(10)连接,且所述底座(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安装腔(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底座(30)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部(32)自所述底座(30)的外端面(31)朝向外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2)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32)之间形成插接空间(33),所述第一限位部(2321)插接在所述插接空间(3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在朝向外侧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32)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在朝向内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3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321)的内端与所述插接空间(33)的底壁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所述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夹设有环状的弹性支撑体(4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所述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凸起(211)。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100)还包括弹性体(212),所述弹性体(212)夹设在所述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与所述底座(30)的外侧面之间;所述弹性体(212)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性体(2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1)的内侧面设置有弹性体(212),所述底座(30)的外侧面设置有周向排布的摩擦面(34),所述摩擦面(34)偏离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2)设置,所述弹性体(212)与所述摩擦面(34)压紧配合。
CN201910793208.6A 2019-08-26 2019-08-26 摄像机 Active CN112437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3208.6A CN112437210B (zh) 2019-08-26 2019-08-26 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3208.6A CN112437210B (zh) 2019-08-26 2019-08-26 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210A true CN112437210A (zh) 2021-03-02
CN112437210B CN112437210B (zh) 2023-01-20

Family

ID=74689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3208.6A Active CN112437210B (zh) 2019-08-26 2019-08-26 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72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8995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950A (zh) * 2014-07-31 2014-10-08 郭社健 一种摄像机镜头无线控制器的限位旋转装置
CN203896429U (zh) * 2014-05-30 2014-10-22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螺摄像机免拆解固定机构
CN104455975A (zh) * 2014-11-24 2015-03-25 四川利安社区居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门店资料采集设备的安装装置
CN204906522U (zh) * 2015-08-25 2015-12-23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转动的摄像机
CN106199897A (zh) * 2016-07-07 2016-12-0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固定模组以及投影装置
CN109451227A (zh) * 2018-12-17 2019-03-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96429U (zh) * 2014-05-30 2014-10-22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螺摄像机免拆解固定机构
CN104092950A (zh) * 2014-07-31 2014-10-08 郭社健 一种摄像机镜头无线控制器的限位旋转装置
CN104455975A (zh) * 2014-11-24 2015-03-25 四川利安社区居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门店资料采集设备的安装装置
CN204906522U (zh) * 2015-08-25 2015-12-23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转动的摄像机
CN106199897A (zh) * 2016-07-07 2016-12-0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固定模组以及投影装置
CN109451227A (zh) * 2018-12-17 2019-03-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8995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CN114658995B (zh) * 2022-03-25 2023-09-2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210B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8024B1 (ko) 회전 조작형 전자 부품
US20120099811A1 (en) Bearing assembly with rotation sensor
CN112437210B (zh) 摄像机
JP2006284789A (ja) レンズ鏡胴
US8531787B2 (en) Lens assembly with a fitting structure
US9557564B2 (en) Rotary body driving apparatus
US20220128227A1 (en) Rotating Arm Structure of Lamp and Lamp with the Rotating Arm Structure
KR20180019702A (ko) 카메라 장치 및 이 카메라 장치를 구비한 단말기
CN110121457A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JP200913970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9451227B (zh) 一种摄像机
WO2010087229A1 (ja) 操作モード選択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11448500B (zh)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组件
CN105570409A (zh)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CN111295620A (zh) 光阑装置和透镜镜筒
JP4343569B2 (ja) レンズ鏡筒
US20050213056A1 (en)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len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8173433A (ja) 撮像装置
JPH07208457A (ja) 軸受構造体
JP6105527B2 (ja) 軸受装置及びモータ
JP6500240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209060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6003275A (ja) 回転部材支持構造及びこの構造を有する回転検出装置
JP2003139154A (ja) 軸受ユニット
CN213810480U (zh) 连接组件及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