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8314A -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8314A
CN109448314A CN201811220335.9A CN201811220335A CN109448314A CN 109448314 A CN109448314 A CN 109448314A CN 201811220335 A CN201811220335 A CN 201811220335A CN 109448314 A CN109448314 A CN 109448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l signs
alarm command
comman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0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龙
方智
汪世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0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8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8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8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36Threshold se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5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tient and care services, e.g. by using a telephone net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3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ield detection presence sensors
    • B60R21/01534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ield detection presence sensors using electromagneticwaves, e.g. infra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Nur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包括:在远红外模组处,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闭锁信息;根据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如果车内存在生命特征,则在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在TSP平台,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根据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可以在车辆静止闭锁后,如果车内留有孩童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安全从市场分析来看很多都是车辆本身防护,如:吸能盒、吸能保险杠、可溃缩结构等;车内安全主要是主副气囊、膝部气囊、侧气帘、安全带等,且适用场合都是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但是如果车辆静止闭锁后,如果车内留有孩童在家长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可以在车辆静止闭锁后,如果车内留有孩童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应用于远红外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
如果所述车内存在所述生命特征,则在所述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生命特征包括运动特征和温度特征,所述在所述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包括:
在所述运动特征进行状态移动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或者,
在所述温特特征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温度为35°~37°。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应用于TSP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
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根据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响应信息,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时间为120秒。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应用于远红外模组,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
生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车内存在所述生命特征,则在所述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生命特征包括运动特征和温度特征,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在所述运动特征进行状态移动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或者,
在所述温特特征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温度为35°~37°。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应用于TSP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
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第二接受单元,用于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响应信息,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时间为120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包括:在远红外模组处,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根据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如果车内存在生命特征,则在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在TSP平台处,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根据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可以在车辆静止闭锁后,如果车内留有孩童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信令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标:
10-检测单元;20-第一判断单元;30-生成单元;40-发送单元;50-第一接收单元;60-记录单元;70-第二判断单元;80-第二接受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1,执行主体为远红外模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步骤S102,根据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如果车内存在生命特征,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车内不存在生命特征,则继续执行步骤S101;
这里,通过远红外探测器,布置在仪表板中央区域,可以对主驾驶、副驾驶、后排乘客(左中右)进行生命特征检测,从而判断生命特征是否存在。步骤S103,在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具体地,生命特征包括动作特征和温度特征,当车内人员发生移动时,则将触发远红外射线,从而生成报警指令信息;此外,当远红外探测器识别到人体预设温度时,其中,预设温度为35°~37°,也将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步骤S104,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2,执行主体为TSP平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
步骤S202,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步骤S203,根据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步骤S204,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TSP平台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关闭工单。其中,预设时间为120秒。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信令图。
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远红外模组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步骤S302,远红外模组根据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
步骤S303,如果车内存在生命特征,则在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步骤S304,远红外模组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步骤S305,车载通讯模块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TSP平台;
步骤S306,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步骤S307,根据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步骤S308,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关闭工单。
步骤S309,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待用户确认后,关闭工单。
这里,用户终端为手机APP(Application)。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4,执行主体为远红外模组,该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20,用于根据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
生成单元30,用于如果车内存在生命特征,则在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发送单元40,用于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生命特征包括运动特征和温度特征,生成单元30还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未示出),用于在运动特征进行状态移动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或者,
第二生成单元(未示出),用于在温特特征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其中,预设温度为35°~37°。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5,执行主体为TSP平台,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50,用于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
记录单元60,用于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第二判断单元70,用于根据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第二接受单元80,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受单元(未示出),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关闭工单。具体地,预设时间为120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包括:在远红外模组处,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根据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如果车内存在生命特征,则在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在TSP平台处,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将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根据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则向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可以在车辆静止闭锁后,如果车内留有孩童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远红外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
如果所述车内存在所述生命特征,则在所述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特征包括运动特征和温度特征,所述在所述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包括:
在所述运动特征进行状态移动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或者,
在所述温特特征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为35°~37°。
4.一种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TSP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
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根据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响应信息,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120秒。
6.一种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远红外模组,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状态,得到车辆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闭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闭锁信息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生命特征;
生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车内存在所述生命特征,则在所述生命特征达到报警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报警指令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车载通讯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特征包括运动特征和温度特征,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在所述运动特征进行状态移动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或者,
在所述温特特征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为35°~37°。
9.一种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TSP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发送的报警指令信息;
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并记录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指令信息的发送时间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响应信息;
第二接受单元,用于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响应信息,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电话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120秒。
CN201811220335.9A 2018-10-18 2018-10-18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448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335.9A CN109448314A (zh) 2018-10-18 2018-10-18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335.9A CN109448314A (zh) 2018-10-18 2018-10-18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8314A true CN109448314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0335.9A Pending CN109448314A (zh) 2018-10-18 2018-10-18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831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9845A (zh) * 2019-12-11 2020-06-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体征监测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31365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428103A (zh) * 2021-06-07 2021-09-24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内生命检测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4067544A (zh) * 2020-08-06 2022-02-18 苏州水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护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3934A (zh) * 2022-01-27 2022-05-10 深圳市蓝鲸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锁车检测报警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974A (ja) * 1996-04-26 1997-11-11 Nec Corp 生体情報伝送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2233858A (zh) * 2010-04-29 2011-11-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检测车辆座椅中乘员的存在情况的方法
CN205336323U (zh) * 2015-12-17 2016-06-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止生命体遗漏车内的提醒装置及汽车
CN205541282U (zh) * 2016-01-22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生命侦测与报警装置
CN106923840A (zh) * 2017-04-10 2017-07-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坐式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系统
US20180056861A1 (en) * 2016-08-31 2018-03-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Vehicle-mount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CN207427199U (zh) * 2017-09-05 2018-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遗留物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974A (ja) * 1996-04-26 1997-11-11 Nec Corp 生体情報伝送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2233858A (zh) * 2010-04-29 2011-11-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检测车辆座椅中乘员的存在情况的方法
CN205336323U (zh) * 2015-12-17 2016-06-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止生命体遗漏车内的提醒装置及汽车
CN205541282U (zh) * 2016-01-22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生命侦测与报警装置
US20180056861A1 (en) * 2016-08-31 2018-03-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Vehicle-mount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6923840A (zh) * 2017-04-10 2017-07-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坐式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07427199U (zh) * 2017-09-05 2018-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遗留物检测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9845A (zh) * 2019-12-11 2020-06-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体征监测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67544A (zh) * 2020-08-06 2022-02-18 苏州水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护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1365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428103A (zh) * 2021-06-07 2021-09-24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内生命检测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3428103B (zh) * 2021-06-07 2023-02-24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内生命检测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4463934A (zh) * 2022-01-27 2022-05-10 深圳市蓝鲸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锁车检测报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8314A (zh) 车内生命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741224B1 (en) Alarming parents for stopping children being left in a vehicle by mistake
US20130257604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a reminder to remove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from a vehicle
CN105599718B (zh) 一种终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56581A (zh) 对车载环境条件做出响应
CN101835655A (zh) 用于保证主动车辆座椅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JP2014129037A (ja) 車載情報装置、通信端末、警告音出力制御装置、および警告音出力制御方法
KR20010001221A (ko) 휴대형 컴퓨터의 도난방지장치 및 도난방지방법
CN103365554A (zh) 移动终端和解锁操作处理方法
CN105564539B (zh) 基于接近的自行车报警
CN108391885A (zh) 一种可检测骑手安全出行的装置及方法
CN102529887A (zh) 一种汽车防盗方法和装置
CN105261149B (zh) 防止幼童被遗忘在汽车内的装置及方法
CN104933824A (zh) 机动车内人员保护系统
CN106915320A (zh) 具有自救功能的车载导航、自救系统及自救方法
KR102077763B1 (ko) 차량의 bcm을 활용한 충돌 감지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0239482B (zh) 移动设备以及车辆
KR101297024B1 (ko) 캔통신을이용한 자동차 고장진단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023399A (zh) 一种汽车电源监测报警系统
CN110243577A (zh) 用于执行感测管诊断的设备和方法
CN205725833U (zh) 车辆远程控制装置、系统及车辆遥控器
US20130278417A1 (en) Portable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tate of the same
JP2014056481A (ja) 情報端末
CN111619561B (zh) 自动驾驶汽车的逃逸救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5143068A (ja) 重大事故検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