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1143A -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 Google Patents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1143A
CN109441143A CN201811421787.3A CN201811421787A CN109441143A CN 109441143 A CN109441143 A CN 109441143A CN 201811421787 A CN201811421787 A CN 201811421787A CN 109441143 A CN109441143 A CN 109441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garden
independent
several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1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铂
常发明
夏韬
李娜
严格
宋潇晗
周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217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1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1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1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包括若干楼层、若干独立庭院、若干垂直交通设施,若干独立庭院分别对应若干楼层设置,若干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与其对应的独立庭院和与独立庭院对应的楼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通过将不同楼层的户室均配置与户室对应的独立庭院和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使得每层的住户可以通过与户室对应的独立庭院和垂直交通设施直接进入对应的户室,避免不同户室之间的流线交叉,从而具有较高的私密性。

Description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背景技术
现在的花园洋房一般都是六层或以下的低密度的板楼,容积率较低、密度小、绿化程度高,且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远离城市中心,更加安静舒适,因此居住舒适度较高,从而深受市场青睐。
然而,由于现有的花园洋房大部分共用统一的单元入口,所以住户需要共用入户平台,通过公用的垂直交通设施(比如电梯或楼梯)进入住宅,并且一般至少有两位住户需要共用一个入户平台。因此,一方面,对于住宅私密性要求较高的住户来说,目前的花园洋房不能满足住宅高私密性的要求,给住户带来较差的住宅品质体验;另一方面,对于中高层的住户来说,由于中高楼层的洋房亲地性较差,不能有效利用地面庭院空间,大大降低了中高楼层的产品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通过将不同楼层的户室均配置与户室对应的独立庭院和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使得每层的住户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户室,避免不同户室之间的流线交叉,从而具有较高的私密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包括若干楼层、若干独立庭院、若干垂直交通设施,所述若干独立庭院分别对应所述若干楼层设置,所述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独立庭院和与所述独立庭院对应的所述楼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相近设置的两所述独立庭院共用同一所述垂直交通设施,或者,每一所述独立庭院分别对应独立的所述垂直交通设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楼层包括若干户室,对应所述楼层的所述独立庭院根据所述若干户室分隔成若干第一独立庭院,每一所述第一独立庭院对应每一所述户室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楼层包括负一楼层以及第一楼层,所述若干独立庭院包括若干第二独立庭院和若干第三独立庭院,所述若干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所述若干第三独立庭院设于所述第一楼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二独立庭院包括:设于所述负一楼层南侧的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以及设于所述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
所述若干第三独立庭院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设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其中,所述第一楼层对应所述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所述第二独立庭院的位置空出,以使所述负一楼层的所述第二独立庭院形成下沉庭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楼层包括平层结构和/或复式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花园洋房还包括第二楼层、第三楼层、第四楼层、第五楼层以及第六楼层,所述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内部连通形成第一复式楼层,所述楼层的第三楼层和第四楼层均为平层结构,所述楼层的第五楼层和第六楼层内部连通形成第二复式楼层;
所述第一复式楼层与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以及所述负一楼层南侧的第二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所述第三楼层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以及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所述第四楼层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以及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复式楼层与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垂直交通设施包括第一垂直交通设施、第二垂直交通设施、第三垂直交通设施及第四垂直交通设施;
所述第一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北侧,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一垂直交通设施与所述第一复式楼层交通联系;
所述第二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东侧,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二垂直交通设施分别与所述第三楼层和所述第四楼层交通联系;
所述第三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西侧,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三垂直交通设施分别与所述第三楼层和所述第四楼层交通联系;
所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北侧,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与所述第二复式楼层交通联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垂直交通设施还包括第五垂直交通设施;
所述负一楼层的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以及西南角分设有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东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东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西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西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垂直交通设施为楼梯和/或电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楼层的户室分布与所述第四楼层的户室分布相同,且所述第三楼层的各户室分别设于所述第三楼层的不同方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式楼层包括a个所述户室,所述第三楼层包括b个所述户室,所述第四楼层包括c个所述户室,所述第二复式楼层包括d个所述户室,a、b、c、d均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楼层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复式楼层的所述a个户室对应的第一出入口,各所述第一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第一楼层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三楼层的b个户室对应的第二出入口,且各所述第二出入口相互独立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不同方位;
所述第一楼层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四楼层的c个户室对应的第三出入口,各所述第三出入口相互独立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不同方位;
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复式楼层的d个户室对应的第四出入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三出口及所述第四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一出入口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
所述若干第二出入口分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东侧和西侧;
所述若干第三出入口分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东侧和西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负一楼层还设有若干对应所述第一复式楼层、所述第三楼层以及所述第四楼层的户室设置的地下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通过将不同楼层的住宅均配置与楼层对应的独立庭院和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使得每层的住户可以通过与楼层对应的独立庭院和垂直交通设施直接进入对应的楼层,大大减少不同楼层之间的交流,从而具有较高的私密性。
此外,该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也为相同楼层之间的不同户室配置与户室一一对应的独立庭院和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从而能够满足住户对住宅高私密性的要求,给住户带来较好的住宅品质体验。
另外,独立庭院的设置,也有利于提高中高楼层的洋房亲地性,有效利用地面庭院空间,大大提升中高楼层的产品附加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负一楼层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一楼层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一楼层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二楼层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三楼层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四楼层的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五楼层的平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的第六楼层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通过将不同楼层的户室均配置与户室对应的独立庭院和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使得每层的住户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户室,避免不同户室之间的流线交叉,从而具有较高的私密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包括若干独立庭院、若干楼层以及若干垂直交通设施,若干独立庭院分别对应若干楼层设置,若干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与其对应的独立庭院和与独立庭院对应的楼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相近设置的两独立庭院可共用同一垂直交通设施,如此,可减少垂直交通设施的布置,节省空间。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一独立庭院分别对应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如此,使得每个楼层拥有对应的独立庭院以及垂直交通设施,能够大大减少楼层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得层与层、户与户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私密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各楼层的各户室的私密性,每一层楼层都包括若干户室,对应该层楼层的独立庭院可根据该若干户室分隔成若干第一独立庭院,从而使得每一个独立庭院都能对应到对应的每一个户室设置。
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有效提高户室与户室之间的私密性,同时还由于每一户室都具有独立庭院而使得户室的亲地性更强,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居住舒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楼层可包括平层结构、复式结构或者是同时包括平层结构和复式结构。
本实施例以该楼层既包括平层结构,又包括复式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以该楼层为七层楼层(包括负一楼层)为例。楼层包括负一楼层200、第一楼层201、第二楼层202、第三楼层203、第四楼层204、第五楼层205以及第六楼层206,第一楼层201和第二楼层202内部连通形成第一复式楼层,第三楼层203和第四楼层204均为平层结构,第五楼层205和第六楼层206内部连通形成第二复式楼层。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楼层也可全部为平层结构或全部为复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独立庭院包括若干第二独立庭院和若干第三独立庭院,若干第二独立庭院设于负一楼层200,若干第三独立庭院设于第一楼层201。
具体地,若干第二独立庭院包括:设于负一楼层南侧的第二独立庭院111、设于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2、设于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3、设于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4以及设于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5。若干第三独立庭院包括:设于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1、设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2及与其相邻设置的第三独立庭院123、设于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4及与其相邻设置的第三独立庭院125、设于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126及与其相邻设置的第三独立庭院127。其中,第一楼层201对应设于负一楼层200的第二独立庭院的位置空出,以使负一楼层200的第二独立庭院形成下沉庭院。
由此可知,设于负一楼层200的第二独立庭院均为下沉庭院,这样,不仅可有效确保负一楼层200的户室的采光设计,同时也可使得负一楼层200的空间利用最大化。
进一步地,第一复式楼层与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1、负一楼层南侧的第二独立庭院111对应设置。第三楼层203与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2、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2和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4、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4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楼层与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3、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3和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5、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5对应设置。第二复式楼层与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126和第三独立庭院127对应设置。
如此,一方面,每个楼层的住户都能够通过与楼层对应设置的若干独立庭院直接入户,避免不同楼层住户之间的流线交叉,提高了住宅私密性;另一方面,保证不同楼层的住户均拥有独立庭院,有利于提高中高楼层的亲地性,有效利用地面庭院空间,大大提升中高楼层的产品附加值。
此外,每一楼层对应多个不同的独立庭院,这样可照顾到每一楼层的不同户室均能够具有至少一个独立庭院,从而进一步提高同一楼层的户室与户室之间的私密性,避免不同户室之间出现流线交叉。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垂直交通设施包括第一垂直交通设施、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第六垂直交通设施。其中,垂直交通设施可以为楼梯,也可以为电梯或者二者相结合的设计。
为了提高不同楼层的私密性,第一垂直交通设施设于第一楼层201的北侧,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1通过第一垂直交通设施与对应设置的第一复式楼层交通联系。即第一复式楼层的用户可通过第一垂直交通设施直接到达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1。优选地,该第一垂直交通设施可为楼梯。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复式楼层用户出入的便利性,可将该第六垂直交通设施设于第一楼层201的南侧,直接连接于第一复式楼层,用于第一复式楼层的住户出入,如此第一复式楼层的住户可以直接通过第六垂直交通设施进出对应户室,无需再经过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1,出入更加方便快捷。其中,由于进出第一复式楼层的路程较短,第六垂直交通设施优选采用楼梯即可,不仅节省空间,同时可以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第三楼层203和第四楼层204为平层结构,为了节省空间,节约成本,第三楼层203和第四楼层204在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2、123共用同一个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即,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东侧,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2通过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与对应设置的第三楼层203交通联系以及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3通过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与对应设置的第四楼层204交通联系。优选地,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采用电梯。
同理,位于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4、125共用同一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即,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设于第一楼层201的西侧,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4通过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与对应设置的第三楼层203交通联系以及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5通过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与对应设置的第四楼层204交通联系。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优选为电梯。
这样,不仅节省设置垂直交通设施的空间,同时使得第三楼层203、第四楼层204的不同户室使用不同的垂直交通设施,进一步提高楼层间和户室间的私密性。
进一步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设于所述第一楼层201的北侧,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126和第三独立庭院127通过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与对应设置的第二复式楼层交通联系。优选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采用电梯。
更进一步地,若干垂直交通设施还包括第五垂直交通设施,负一楼层200的东北角设有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1、东南角设有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2、西北角设有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3以及西南角设有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4。
具体地,设于负一楼层200的东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1用于连接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2和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2。设于负一楼层200的东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2用于连接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3和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3。设于负一楼层200的西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3用于连接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4和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4。设于负一楼层200的西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4用于连接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5和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5。优选地,为了节约成本,第五垂直交通设施为35采用楼梯。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一方面,每个楼层都拥有与楼层对应设置的若干独立庭院和垂直交通设施,从而避免不同楼层住户之间的流线交叉,提高了住宅私密性,同时垂直交通设施的设置也方便住户入户,给住户带来较好的住宅品质体验。
此外,各个楼层都拥有与楼层对应设置的庭院,从而使得各个楼层的采光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式楼层包括a个户室,第三楼层203包括b个户室,第四楼层204包括c个户室,第二复式楼层包括d个户室,a、b、c、d均为正整数。具体地,第一楼层201设有若干与第一复式楼层的a个户室对应的第一出入口,各第一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若干第一出入口包括设于第一楼层201的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以及设于第一楼层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第一楼层201设有若干与第三楼层203的b个户室对应的第二出入口,且各第二出入口相互独立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不同方位,若干第二出入口分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东侧和西侧。第一楼层201还设有若干与第四楼层204的c个户室对应的第三出入口,各第三出入口相互独立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不同方位,若干第三出入口分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东侧和西侧。第一楼层201的南侧中部设有若干与第二复式楼层的d个户室对应的第四出入口。
其中,第一出入口、第二出入口、第三出口及第四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
如此,每个户室与出入口对应设置,保证了每户住户只通过与自己户室对应设置的出入口进出,避免不同户室之间的流线交叉,大大提高了住宅私密性,给住户带来较好的住宅品质体验。
进一步地,该负一楼层200还设有若干对应第一复式楼层201、第三楼层203以及第四楼层204的户室设置的地下室。具体地,该地下室包括第一地下室、第二地下室、第三地下室、第四地下室及第五地下室。可选的,负一楼层200的中部设有a个第一地下室,并通过设于负一楼层200的中部的第七垂直交通设施与第一复式楼层的a个户室一一对应连接。负一楼层200的东部设有与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2直接连接的第二地下室,第二地下室通过位于负一楼层200东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1和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与第三楼层203交通联系。负一楼层200的西部包括与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4直接连接的第三地下室,第三地下室通过位于负一楼层200西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3和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与第三楼层203交通联系。负一楼层200的东部还包括与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3直接连接的第四地下室,第四地下室通过位于负一楼层200东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2和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与第四楼层204交通联系。负一楼层200的西部还包括与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115直接连接的第五地下室,第五地下室通过位于负一楼层200西南角的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4和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与第四楼层204交通联系。
如此,将不同楼层分别配置一部分负一楼层200的房间,有效地利用了负一层200的空间,提高了住宅的使用面积,也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提高楼层的产品附加值,给住户带来较好的住宅品质体验。
下面以第一复式楼层包括4个户室,第三楼层203包括2个户室,第四楼层204包括2个户室,第二复式楼层包括2个户室,即a为4、b为2、c为2、d为2,作为具体示例来进一步描述该不同楼层的户室与独立庭院之间的关系: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第一复式楼层包括户室21a、户室21b、户室21c、户室21d,从西到东依次排列。负一楼层200的中部设有4个第一地下室(分别记为200a、200b、200c、200d),也为从西到东依次排列。其中,户室200a、户室21b、户室21c、户室21d通过设于负一楼层200的中部的第七垂直交通设施与户室21a、户室21b、户室21c、户室21d一一对应连接。其中,第七垂直交通设施为内部回旋楼梯。具体地,户室200a通过设于户室200a内的旋转楼梯与第一复式楼层的户室21a连接,户室200b通过设于户室200b内的旋转楼梯与第一复式楼层的户室21b连接,同理,户室200c、户室200d以此类推。
进一步地,第一楼层201设有若干与第一复式楼层的4个户室对应的第一出入口,各第一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该第一出入口包括设于第一楼层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以及设于第一楼层南侧的若干的第一出入口。具体地,若干第一出入口包括设于第一楼层北侧的从西到东依次排列的若干第一出入口(分别记为第一出入口411、第一出入口412、第一出入口413、第一出入口414)以及设于第一楼层201的南侧的从西到东依次排列的若干第一出入口(记为第一出入口415、第一出入口416、第一出入口417、第一出入口418)。设于第一楼层北侧的从西到东依次排列的若干第一出入口通过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121(分别记为第三独立庭院121a、第三独立庭院121b、第三独立庭院121c、第三独立庭院121d),以及设于第一楼层201北侧的第一垂直交通设施(分别记为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1、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2、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3、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4)与第一复式楼层的各个户室交通联系。第一复式楼层的四个户室也可以通过设于第一楼层201南侧的第六垂直交通设施(从西到东依次记为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1、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2、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3、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4)与设于第一楼层201南侧的第一出入口415、416、417、418联系。即,户室21a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出入口411、第三独立庭院121a以及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1进入到户室21a,也可以直接由第一楼层201南侧的第一出入口415和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1直接进入户室21a。户室21b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出入口412、为第三独立庭院121b以及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2进入到户室21b,也可以直接由第一楼层201南侧的第一出入口416、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2直接进入户室21b。户室21c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出入口413、为第三独立庭院121c以及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3进入到户室21c,也可以直接由第一楼层201南侧的第一出入口417、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3直接进入户室21c。户室21d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出入口414、第三独立庭院121d以及第一垂直交通设施314进入到户室21d,也可以直接由第一楼层201南侧的第一出入口418、第六垂直交通设施364直接进入户室21d。
参阅图6,进一步地,第三楼层203包括2个户室,分别为户室203a、户室203b,从西到东相邻排列。第一楼层201设有与第三楼层203的2个户室对应的两个第二出入口,分别记为第二出入口421、第二出入口422,第二出入口421设于第一楼层201的西侧,第二出入口422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东侧。具体地,户室203a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入口421、第三独立庭院124以及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进入户室203a,住户也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入口421、第三独立庭院124、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3、第二独立庭院114进入第三地下室200f;户室203b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入口422、第三独立庭院122以及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进入户室203b,住户也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入口422、第三独立庭院122、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1第二独立庭院112进入第二地下室200e。
参阅图7,第四楼层204包括2个户室,分别为户室204a、户室204b,从西到东相邻排列。第一楼层201设有与第三楼层204的2个户室对应的两个第三出入口,分别记为第三出入口431、第三出入口432,第三出入口431设于第一楼层201的西侧,第三出入口432设于第一楼层201的东侧。具体地,户室204a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三出入口431、第三独立庭院125以及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进入户室204a,住户也可以依次通过第三出入口431、第三独立庭院125、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4、第二独立庭院115进入第五地下室200h;户室204b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入口432、第三独立庭院123以及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进入户室203b,住户也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入口432、第三独立庭院123、第五垂直交通设施352、第二独立庭院113进入第三地下室200g。
其中,户室203b和户室204b共用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户室203a和户室204a共用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和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优选采用电梯。此处,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和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均为共用电梯,进入电梯可通过门禁卡方式实现共用一部电梯的用户同时进入电梯和分别进入电梯两种模式。此处因考虑节约成本固设置了共用电梯,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比如不考虑成本因素时,可将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和第三垂直交通设施33均分别设置为两部电梯,如此,可以使得每个户室均拥有自己的电梯,保证绝对性的隔离,私密性更强。
参阅图8和图9,第二复式楼层包括2个户室,分别为户室22a、户室22b,从西到东相邻排列。第一楼层201的南侧中部设有与户室22a、户室22b分别对应的第四出入口,分别记为第四出入口441、第四出入口442,其中,第四出入口442与第四交通设施34的东侧入口相重合。具体地,户室22a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四出入口441、第三独立庭院126以及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进入户室22a;户室22b的住户可以依次通过第四出入口442、第三独立庭院127以及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进入户室22b。
优选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采用电梯。此处,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为户室22a、户室22b共用的共用电梯。同理,进入电梯可通过门禁卡方式实现共用一部电梯的用户同时进入电梯和分别进入电梯两种模式。与第二垂直交通设施32的设置类似,此处因考虑节约成本固设置了共用电梯,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比如不考虑成本因素时,可将第四垂直交通设施34设置为两部电梯,如此,可以使得户室22a、户室22b均拥有自己的电梯,保证绝对性的隔离,私密性更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复式楼层、第三楼层203、第四楼层204以及第二复式楼层的户室也可为其他划分方式,例如,第一复式楼层21可为1个户室、3户室等,第三楼层203、第四楼层204可为4户室,第二复式楼层22可为3户室。各个楼层的户室个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每个户室内设有卧室、洗手间、餐厅等,满足住户不同场景的需求,为住户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通过将不同楼层的户室均配置与其对应的独立庭院和独立的垂直交通设施,使得每层的住户可以通过与户室对应设置的独立庭院和垂直交通设施直接进入对应的户室,避免不同户室之间的流线交叉,从而具有较高的私密性,给住户带来较好的住宅品质体验。
此外,该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也为相同楼层之间的不同户室配置与户室一一对应的不同方向的出入口,使得住户在进出户室时只使用自己的出入口,无需与别的住户混用,从而更加能够满足住户对住宅高私密性的要求,住宅品质体验更佳。
另外,独立庭院的设置,也有利于提高中高楼层的洋房亲地性,有效利用地面庭院空间,大大提升中高楼层的产品附加值;下沉庭院的设置,也保证了地下室的光线充足,为住户带来更好的住宅体验。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楼层;
若干独立庭院,所述若干独立庭院分别对应所述若干楼层设置;以及
若干垂直交通设施,所述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独立庭院和与所述独立庭院对应的所述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相近设置的两所述独立庭院共用同一所述垂直交通设施,或者,每一所述独立庭院分别对应独立的所述垂直交通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楼层包括若干户室,对应所述楼层的所述独立庭院根据所述若干户室分隔成若干第一独立庭院,每一所述第一独立庭院对应每一所述户室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包括负一楼层以及第一楼层,所述若干独立庭院包括若干第二独立庭院和若干第三独立庭院,所述若干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所述若干第三独立庭院设于所述第一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第二独立庭院包括:设于所述负一楼层南侧的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设于所述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以及设于所述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
所述若干第三独立庭院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设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其中,所述第一楼层对应所述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所述第二独立庭院的位置空出,以使所述负一楼层的所述第二独立庭院形成下沉庭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楼层包括平层结构和/或复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园洋房还包括第二楼层、第三楼层、第四楼层、第五楼层以及第六楼层,所述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内部连通形成第一复式楼层,所述楼层的第三楼层和第四楼层均为平层结构,所述楼层的第五楼层和第六楼层内部连通形成第二复式楼层;
所述第一复式楼层与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以及所述负一楼层南侧的第二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所述第三楼层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以及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所述第四楼层与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所述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以及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复式楼层与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垂直交通设施包括第一垂直交通设施、第二垂直交通设施、第三垂直交通设施及第四垂直交通设施;
所述第一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北侧,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一垂直交通设施与所述第一复式楼层交通联系;
所述第二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东侧,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二垂直交通设施分别与所述第三楼层和所述第四楼层交通联系;
所述第三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西侧,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三垂直交通设施分别与所述第三楼层和所述第四楼层交通联系;
所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北侧,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的第三独立庭院通过所述第四垂直交通设施与所述第二复式楼层交通联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交通设施还包括第五垂直交通设施;
所述负一楼层的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以及西南角分设有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东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东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东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东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东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西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西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设于所述负一楼层的西南角的所述第五垂直交通设施用于连接所述负一楼层西南角的第二独立庭院和所述第一楼层西侧的第三独立庭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交通设施为楼梯和/或电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楼层的户室分布与所述第四楼层的户室分布相同,且所述第三楼层的各户室分别设于所述第三楼层的不同方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式楼层包括a个所述户室,所述第三楼层包括b个所述户室,所述第四楼层包括c个所述户室,所述第二复式楼层包括d个所述户室,a、b、c、d均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楼层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复式楼层的所述a个户室对应的第一出入口,各所述第一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第一楼层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三楼层的b个户室对应的第二出入口,且各所述第二出入口相互独立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不同方位;
所述第一楼层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四楼层的c个户室对应的第三出入口,各所述第三出入口相互独立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不同方位;
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中部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复式楼层的d个户室对应的第四出入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三出口及所述第四出入口相互独立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出入口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楼层北侧的若干第一出入口;
所述若干第二出入口分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东侧和西侧;
所述若干第三出入口分设于所述第一楼层的东侧和西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一楼层还设有若干对应所述第一复式楼层、所述第三楼层以及所述第四楼层的户室设置的地下室。
CN201811421787.3A 2018-11-27 2018-11-27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Pending CN1094411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1787.3A CN109441143A (zh) 2018-11-27 2018-11-27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1787.3A CN109441143A (zh) 2018-11-27 2018-11-27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1143A true CN109441143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1787.3A Pending CN109441143A (zh) 2018-11-27 2018-11-27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11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910A (zh) * 2019-09-27 2019-12-03 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花园入户的建筑结构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3371U (zh) * 2011-01-12 2011-08-24 薛涛 一种叠加别墅
CN106437202A (zh) * 2016-12-06 2017-02-22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各户型首层独立入户的七层全复式叠拼住宅
CN206290011U (zh) * 2016-12-06 2017-06-30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各户型首层独立入户的七层全复式叠拼住宅
CN206591854U (zh) * 2017-03-08 2017-10-27 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 墅质洋房
CN108798073A (zh) * 2018-05-12 2018-11-13 施生亮 别墅叠拼、复式住宅改良构造
CN210264034U (zh) * 2018-11-27 2020-04-07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3371U (zh) * 2011-01-12 2011-08-24 薛涛 一种叠加别墅
CN106437202A (zh) * 2016-12-06 2017-02-22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各户型首层独立入户的七层全复式叠拼住宅
CN206290011U (zh) * 2016-12-06 2017-06-30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各户型首层独立入户的七层全复式叠拼住宅
CN206591854U (zh) * 2017-03-08 2017-10-27 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 墅质洋房
CN108798073A (zh) * 2018-05-12 2018-11-13 施生亮 别墅叠拼、复式住宅改良构造
CN210264034U (zh) * 2018-11-27 2020-04-07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910A (zh) * 2019-09-27 2019-12-03 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花园入户的建筑结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8151A (zh) 一种具有花园庭院的楼房
CN109441143A (zh) 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CN204199746U (zh) 一种花园洋房
CN210264034U (zh) 一种独立入户式花园洋房
WO2018209730A1 (zh) 别墅叠拼、复式住宅改良构造
CN201962967U (zh) 一种双餐厅的三层联体别墅
CN104141395B (zh) 竖向交错布置公共平台的高层建筑
CN204163425U (zh) 一种围合式半公共院落组合洋房
CN104141394B (zh) 高层建筑
CN203175065U (zh) 一种大露台舒适型住宅楼
CN110453939A (zh) 综合型建筑
CN111877800A (zh) 一种具有花园庭院的复式楼房
CN215331704U (zh) 一种坐南朝北的多层复式花园住宅楼
CN101270612B (zh) 托盘式住宅
CN211447908U (zh) 一种复式建筑装置
CN101781938B (zh) 设有高厅夹层房间的住宅
CN215760695U (zh) 一种多房型住宅楼内的洋房住宅
CN204983734U (zh) 一种退台式花园洋房
CN214659091U (zh) 一种动静分区的住宅楼
CN202596193U (zh) 多户型跃层楼房结构
CN2660034Y (zh) 复式单元住宅房
CN109235928A (zh) 一种中式新型空中别墅
CN214659090U (zh) 一种动静分离的住宅楼
CN202000286U (zh) 一种复式错层互扣结构的叠拼别墅
CN203716522U (zh) 公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