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8613A -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8613A
CN109438613A CN201811235344.5A CN201811235344A CN109438613A CN 109438613 A CN109438613 A CN 109438613A CN 201811235344 A CN201811235344 A CN 201811235344A CN 109438613 A CN109438613 A CN 109438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monomer
acetone
resin emulsion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53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38613B (zh
Inventor
张英强
娄静洁
单昌礼
李烨
万通
王淼
李美佳
范思达
任泽钰
宁闯
王欣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2353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8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8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8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38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8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功能丙烯酸酯单体10~5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00~150份;交联单体1 4~20份;交联单体2 1~10份;乳化剂4~20份;引发剂0.3~1份;去离子水200~400份;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60:110‑150:170‑210:100‑200:0.01‑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1~3: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该阻尼树脂乳液具有成膜性能好、阻尼温域宽、阻尼效果好,可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建筑、交通和各种机械的减振和降噪。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高分子阻尼涂料是一种具有减振、降噪和一定密封性的特种功能涂料,可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和各种机械的减振和降噪。现今,常用于车内噪声环境控制的阻尼涂料以沥青类、氯丁橡胶类以及丁腈橡胶类水性涂料为代表,但都存在易于燃烧、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对基材附着力差以及制作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不便于大量生产和使用。在阻尼涂料中,水性丙烯酸阻尼涂料因其优良的阻尼性能便于施工涂覆、不产生环境污染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应用前景广阔。
一般来说,玻璃化转变温域愈大、温域值与环境愈符合,其阻尼效果愈好。但单一的丙烯酸酯聚合物阻尼温域只有20-30℃,阻尼效果有限,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宜采用低Tg聚合物和高Tg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特殊共混来拓宽有效阻尼温域。或者采用受阻酚和高分子混合的方式提高聚合物的阻尼温域,但受阻酚容易从混合的高分子材料结构中迁移,阻尼效果不长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受阻酚和丙烯酸树脂混合不均、相容性差、现有树脂阻尼性能差、阻尼温域窄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更宽温域、相容性好、阻尼效果持久、易于规模化生产的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受阻酚通过化学改性技术引入制备含受阻酚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进而通过乳液共聚制备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系类大分子水性阻尼树脂的基础上,通过筛选不同化学结构的受阻酚和丙烯酸酯单体,制备了大分子水性阻尼树脂乳液,其具有更宽的温域,更长的使用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60:110-150:170-210:100-200:0.01-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1~3: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1~3:1。
优选地,所述的交联单体2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烷氧基丙烯酸酯、碳酸单丙烯酸酯、咪唑基单丙烯酸酯、环碳酸酯单丙烯酸酯、环氧硅酮单体、硅酮类丙烯酸酯以及乙烯基醚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二苯基氧化物二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铵、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以及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的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按质量比2: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2:1;
所述交联单体2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110:170:100: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1: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的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按质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3:1;
所述交联单体2为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异冰片酯按质量比2: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60:150:210:2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3: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阻尼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放入反应容器中,在N2保护下,控温至30-35℃后再向体系中以0.01-0.05mL/秒的速度滴加丙烯酸羟乙酯,然后滴加部分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滴加量为:每110-15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滴加0.01-0.1mL催化剂;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1-3小时;用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溶解抗氧剂1010,倒入反应容器中,补加剩余的催化剂,温度调至80-85℃,搅拌2-3小时,最终得到透明粘稠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步骤2:将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将步骤1所得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的混合单体以0.1-0.5mL/s的速度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75℃,将引发剂以0.05-0.1mL/s的速度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下反应3~5h,然后升温至85~90℃,搅拌下反应1~2h,即得阻尼树脂乳液。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反应容器为500mL-1000mL圆底四口烧瓶,步骤2中的反应容器为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500-1000mL的四口烧瓶。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采用上海锐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NDJ-1旋转粘度计,通过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其粘度为150~1100mPa·s。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其阻尼温域宽,按照使用德国耐驰公司的DMA242C型动态机械热分析仪进行测量,拉伸模式,测试频率为1Hz,测试温度范围-80~200℃,升温速率为5℃/min。所得阻尼树脂乳液成膜物的阻尼温域远远高于现有丙烯酸酯聚合物的20-30℃的阻尼温域。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由于其具有成膜性能好、阻尼温域宽、高低温阻尼效果好,可用于配制各种长效阻尼效果的阻尼涂料,可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建筑、交通和各种机械的减振和降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含受阻酚结构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制备技术,进而通过聚合引入到丙烯酸酯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得到了一种受阻酚位于聚合物侧链的阻尼树脂乳液,该阻尼树脂乳液成膜后具有较好的阻尼作用;该体系有效的克服了目前通过物理共混法(受阻酚直接分散于丙烯酸酯乳液中)存在的受阻酚分散不均匀、由于小分子受阻酚迁移导致的阻尼作用稳定性、持久性不佳等缺点。
进一步,由于聚合时加入了功能性丙烯酸酯单体,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受阻酚结构,其可以与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构成的高分子链侧基的多种基团间构成多种分子间氢键(l)受阻酚内部分子内氢键或受阻酚与受阻酚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2)受阻酚中酚羟基与其他分子链结构丙烯酸中的酯基间形成的氢键;(3)受阻酚中酚羟基与丙烯酸酯中的C-O-C键形成的氢键。聚合物与受阻酚之间可逆的氢键作用对阻尼树脂乳液的阻尼性能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阻尼树脂乳液,通过改变功能性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等原料组分的含量来实现、调控阻尼树脂乳液在满足高低温阻尼性能的同时,具有宽阻尼温域。
本发明的一种阻尼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路线短、反应温和,不需要压力反应设备,因此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可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建筑、交通和各种机械的减振和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成膜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成膜物的阻尼温域图;
图3为实施例2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成膜物的阻尼温域图;
图4为实施例3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成膜物的阻尼温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用的原料中均为市售,规格均为化学纯。其中,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型号为NP-10,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为广东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574C。
本发明所用的各种设备的型号及生产厂家的信息如下:
NDJ-1旋转式粘度计,上海锐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380型红外色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
DMA 242C型动态机械热分析仪,德国耐驰公司。
实施例1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按质量比2: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2:1。
所述交联单体2为选自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110:170:100: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1: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上述的一种阻尼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1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放入500ml圆底四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控温至30℃后再向体系中以0.01mL/秒的速度滴加丙烯酸羟乙酯,然后滴加1滴(0.05mL)催化剂。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2小时。用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溶解抗氧剂1010,倒入四口烧瓶中,补加剩余的催化剂。温度调至80℃。搅拌2小时,最终得透明粘稠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2)将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500ml的四口烧瓶中,再将1)所得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的混合单体以0.1mL/s的速度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60℃,将引发剂以0.05mL/s的速度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反应3h,然后升温至85℃,搅拌下反应1h,即得阻尼树脂乳液。
将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通过红外色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380型)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所得的红外光谱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2957.21cm-1是-CH3中C-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1639.33cm-1-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已经消失,说明发生了聚合反应;
1126.23cm-1是C-O伸缩振动吸收峰;
1451.08cm-1是C-H键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以上表明,本发明所得的受阻酚大分子单体、丙烯酸酯、交联单体1和交联单体2已经成功发生了聚合反应。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采用上海锐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NDJ-1旋转粘度计,通过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其粘度为150mPa·s。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按照使用德国耐驰公司的DMA 242C型动态机械热分析仪进行测量,拉伸模式,测试频率为1Hz,测试温度范围-80~200℃,升温速率为5℃/min。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可见,该树脂成膜物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为0.3的阻尼温域为55~250℃。
由此表明,实施例1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具有宽温域阻尼特性,在成膜性、粘度等方面满足阻尼树脂的应用。
实施例2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按质量比30:20:10:10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2.5:1。
所述交联单体2为选自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1:0.5:0.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5:130:180:160:0.07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2: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上述的一种阻尼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3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放入500ml圆底四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控温至32℃后再向体系中以0.03ml/秒的速度滴加丙烯酸羟乙酯,然后滴加1滴(0.05mL)催化剂。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2小时。用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溶解抗氧剂1010,倒入四口烧瓶中,补加剩余的催化剂。温度调至83℃。搅拌2.5小时,最终得透明粘稠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2)将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1000ml的四口烧瓶中,再将1)所得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的混合单体以0.3ml/s的速度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70℃,将引发剂以0.07ml/s的速度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反应4h,然后升温至87℃,搅拌下反应1.5h,即得阻尼树脂乳液。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采用上海锐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NDJ-1旋转粘度计,通过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其粘度为620mPa·s。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按照使用德国耐驰公司的DMA 242C型动态机械热分析仪进行测量,拉伸模式,测试频率为1Hz,测试温度范围-80~200℃,升温速率为5℃/min。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可见,该树脂成膜物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为0.3的阻尼温域为-80~125℃。
由此表明,实施例2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具有宽温域阻尼特性,在成膜性、粘度等方面满足阻尼树脂的应用。
实施例3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按质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3:1。
所述交联单体2为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按质量比2: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60:150:210:2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3: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上述的一种阻尼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5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放入1000ml圆底四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控温至30-35℃后再向体系中以0.05ml/秒的速度滴加丙烯酸羟乙酯,然后滴加1滴(0.05mL)催化剂。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2小时。用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溶解抗氧剂1010,倒入四口烧瓶中,补加剩余的催化剂。温度调至85℃。搅拌3小时,最终得透明粘稠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2)将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装有搅拌浆、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的1000ml的四口烧瓶中,再将1)所得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的混合单体以0.5ml/s的速度滴加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75℃,将引发剂以0.1ml/s的速度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反应5h,然后升温至90℃,搅拌下反应2h,即得阻尼树脂乳液。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采用上海锐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NDJ-1旋转粘度计,通过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在室温25℃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其粘度为1100mPa·s。
上述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按照使用德国耐驰公司的DMA 242C型动态机械热分析仪进行测量,拉伸模式,测试频率为1Hz,测试温度范围-80~200℃,升温速率为5℃/min。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可见,该树脂成膜物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为0.3的阻尼温域为41-151℃。
由此表明,实施例3所得的阻尼树脂乳液具有宽温域阻尼特性,在成膜性、粘度等方面满足阻尼树脂的应用。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包括: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60:110-150:170-210:100-200:0.01-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1~3: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1~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2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烷氧基丙烯酸酯、碳酸单丙烯酸酯、咪唑基单丙烯酸酯、环碳酸酯单丙烯酸酯、环氧硅酮单体、硅酮类丙烯酸酯以及乙烯基醚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二苯基氧化物二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铵、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以及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的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按质量比2: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2:1;
所述交联单体2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50:110:170:100: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1: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的原料包括: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按质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交联单体1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酸二酰肼的质量比为3:1;
所述交联单体2为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异冰片酯按质量比2: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所述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60:150:210:200:1的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抗氧剂1010、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和催化剂,所述的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为丙酮和丁酮按质量比3:10组成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放入反应容器中,在N2保护下,控温至30-35℃后再向体系中以0.01-0.05mL/秒的速度滴加丙烯酸羟乙酯,然后滴加1滴催化剂;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1-3小时;用丙酮和丁酮混合溶剂溶解抗氧剂1010,倒入反应容器中,补加剩余的催化剂,温度调至80-85℃,搅拌2-3小时,最终得到透明粘稠的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步骤2:将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再将步骤1所得功能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1、交联单体2的混合单体以0.1-0.5mL/s的速度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升温至60~75℃,将引发剂以0.05-0.1mL/s的速度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下反应3~5h,然后升温至85~90℃,搅拌下反应1~2h,即得阻尼树脂乳液。
CN201811235344.5A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38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5344.5A CN109438613B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5344.5A CN109438613B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8613A true CN109438613A (zh) 2019-03-08
CN109438613B CN109438613B (zh) 2021-01-22

Family

ID=6554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5344.5A Active CN109438613B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86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8237A (zh) * 2020-04-20 2020-08-11 广东花果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交联型乳化剂、粒径可调控乳胶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409A (zh) * 2020-12-04 2021-04-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改性氟化脂环族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3719A (zh) * 2021-08-17 2021-11-2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多功能水性乳液
CN113683721A (zh) * 2021-08-25 2021-11-2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功能树脂乳液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983A (zh) * 2002-10-25 2004-04-28 株式会社泰特克斯 减振材料组合物`
US6881453B2 (en) * 2000-04-25 2005-04-19 Teijin Limited Optical film
CN104844738A (zh) * 2015-05-15 2015-08-19 洞头县恒立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uv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5602443A (zh) * 2016-01-20 2016-05-2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可剥离蓝胶及制备方法
CN107674178A (zh) * 2017-10-17 2018-02-09 烟台信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性双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1453B2 (en) * 2000-04-25 2005-04-19 Teijin Limited Optical film
CN1491983A (zh) * 2002-10-25 2004-04-28 株式会社泰特克斯 减振材料组合物`
CN104844738A (zh) * 2015-05-15 2015-08-19 洞头县恒立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uv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5602443A (zh) * 2016-01-20 2016-05-2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可剥离蓝胶及制备方法
CN107674178A (zh) * 2017-10-17 2018-02-09 烟台信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性双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KIKAZU MATSUMOTO等: ""A Novel Acrylate Carrying a Hindered Phenol Moiety as Monomer and Terminator i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R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 *
刘志远等: ""受阻酚杂化体系的氢键强度和数量与阻尼性能的关联"",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刘玉涛等: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阻尼性能的研究"", 《涂料工业》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8237A (zh) * 2020-04-20 2020-08-11 广东花果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交联型乳化剂、粒径可调控乳胶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409A (zh) * 2020-12-04 2021-04-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改性氟化脂环族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409B (zh) * 2020-12-04 2022-06-2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改性氟化脂环族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3719A (zh) * 2021-08-17 2021-11-2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多功能水性乳液
CN113683721A (zh) * 2021-08-25 2021-11-2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功能树脂乳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8613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8614A (zh) 一种水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613A (zh) 一种阻尼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5739A (zh) 一种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1012B (zh) 一种适用宽hdpe自粘卷材用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399B (zh) 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和其在水性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7417861B (zh) 一种耐盐性堵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5011252B (zh) 一种高粘抗滑水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0037A (zh) 一种无表面处理pet基材粘接用uv光固化胶黏剂及制备方法
CN109485797A (zh) 一种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485A (zh) 抗流挂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629A (zh) 环保高强度密封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7013A (zh) 一种环保型道路标线涂料
CN112480304A (zh) 一种功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128A (zh) 一种自粘型单组份加成型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4447A (zh) 水性组合物
CN109354646A (zh) 一种功能水性树脂及制备方法
KR101645374B1 (ko) 실리콘을 주성분으로 하는 접착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9134825A (zh) 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976354A (zh) 一种环保缔合型聚氨酯复合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6471A (zh) 用于聚合物阻燃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阻燃剂
CN113651923A (zh) 一种阻尼水性树脂
CN110054979A (zh) 一种塑料用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87314A (zh) 一种耐碱性水性连接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得的啤酒标水性油墨
CN109306046A (zh) 一种多酚结构的受阻酚大分子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660A (zh) 一种受阻酚大分子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