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8351B -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8351B
CN109438351B CN201811453985.8A CN201811453985A CN109438351B CN 109438351 B CN109438351 B CN 109438351B CN 201811453985 A CN201811453985 A CN 201811453985A CN 109438351 B CN109438351 B CN 109438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pentazocine
reacting
molar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39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38351A (zh
Inventor
李文森
张文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ading Na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ading Na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ading Na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ading Na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39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8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8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8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38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8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2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 C07D22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21/22Bridged ring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经甲基化反应、开环反应、还原反应、保护反应、取代‑还原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肼解反应、关环反应及缩合‑脱甲基反应得到化合物11,化合物11即为本发明制得的喷他佐辛中间体。本发明解决目前喷他佐辛制备方法存在的收率低及资源浪费的问题,使用易制爆物质以及高压等条件难以工业化生产的现状,通过简单的方法得到关键中间体,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他佐辛,化学名为(2R,6R,11R)-顺式-1,2,3,4,5,6-六氢-6,11-二甲基-3-(3-甲基-2-丁烯基)-2,6-甲撑-3-苯并吖辛因-8-醇,其结构是如下: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11
由1967年由英国斯德林温斯洛伯集团研制成功上市,喷他佐辛是苯并吗啡烷的衍生物,对阿片受体兼有混合物的激动和拮抗作用,主要激动阿片κ受体,较大剂量时可激动σ受体,对μ受体具有部分激动或较弱的拮抗作用。喷他佐辛适用于中至重度疼痛的镇痛,临床应用广泛,如术中辅助镇痛、术后镇痛、慢性疼痛治疗、癌痛治疗等均可适用。用于口服的喷他佐辛片剂,是目前唯一可口服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镇痛剂。
近几年,几家国内药业公司研制成功,并逐渐开始使用。国内几家药企制备的方法如下:
1、以3,4-二甲基吡啶为原料,与碘甲烷与对甲氧基苄基氯化镁缩合,再经还原、环合后,进行保护性酰化、脱甲基和水解去保护得到关键中间体,最后与二甲基溴丙烯反应即得。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21
2、以氰乙酸为原料,与丁酮发生加成,再经过加氢、缩合后,自身在酸的条件下,进行环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最后与4-溴-2-甲基-丁烯反应即得喷他佐辛。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22
目前,国内合成的路线使用易制爆物质以及高压等条件,收率低,难以工业化生产。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23
随着不对称化学的发展,各种手性催化剂开始应用于喷他佐辛的合成,日本的M.Kitamura等人采用催化剂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生成单一构型的异构体。该工艺路线存在反应压力要求高,催化剂不易制备的缺点,很难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31
1993年,YvesGenisson等人运用手性吡啶盐与格式试剂进行立体控制烷基化反应,合成出喷他佐辛的关键中间体(+)normetazocine,此路线关键步骤吡啶盐的不对称烷基化收率只有40%,而且ee值为82%(91%:9%),起始原料原料2,4-二硝基苯胺属于易爆物质。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32
2012年,Qiangchen等人运用asa-Prins环化和分子内的Friedel-Crafts反应进行了不对称合成,但此不对称合成的是混合物含有对应异构体,且路线步骤多,收率低,用到了金属钠、正丁基锂等危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解决目前喷他佐辛制备方法存在的收率低及资源浪费高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方法得到关键中间体,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喷他佐辛中间体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41
其制备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51
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甲基化反应
化合物1在丙酮介质中,反应得到化合物2;
步骤2:开环反应
化合物2中加入浓盐酸、氯化钠溶液,反应得到化合物3;
步骤3:还原反应
化合物3在乙醇介质中,反应得到化合物4;
步骤4:保护反应
化合物4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反应得到化合物5;
步骤5:取代-还原反应
化合物5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调酸得到化合物6;
步骤6:酯化反应
化合物6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反应得到化合物7;
步骤7:消去反应
化合物7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反应得到化合物8;
步骤8:肼解反应
化合物8在乙醇介质中,氮气保护,反应得到化合物9;
步骤9:关环反应
化合物9加入水,调节PH反应得到化合物10;
步骤10:缩合-脱甲基反应
化合物10和48%HBr,在140℃左右,反应20h,得到化合物11。
进一步的,步骤1中,化合物1在丙酮介质中,加入碳酸钾、碘甲烷,在5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1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为1:1.3-1.5,其中,碘甲烷也可以用硫酸二甲酯替代。
进一步的,步骤2中,化合物2中加入浓盐酸、氯化钠溶液,在5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2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2.0-2.5,其中,浓盐酸可以用磷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替代。
进一步的,步骤3中,化合物3在乙醇介质中,分批次加入硼氢化钠,控制温度在0-5℃,反应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3与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0.5-0.8。
进一步的,步骤4中,化合物4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加入三乙胺、三甲基氯硅烷,控制温度在0-5℃,反应得到化合物5,化合物4分别与三甲基氯硅烷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3:2.0-2.5;其中,三甲基氯硅烷可以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替代;三乙胺可以用其它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等其中一种替代。
进一步的,步骤5中,化合物5、邻苯二甲酰胺钾盐和四丁基溴化铵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控制温度在60℃反应过夜,调酸得到化合物6,化合物5与邻苯二甲酰胺钾盐的摩尔比为1:1-1.05。
进一步的,步骤6中,化合物6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加入三乙胺、甲基磺酰氯,控制温度在0℃,反应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6与甲基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2-1.3。
进一步的,步骤7中,化合物7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加入碳酸钾和溴化锂,控制温度在105℃,反应得到化合物8,化合物7与碳酸钾与溴化锂的摩尔比为1:1.5-2.0:1.0-1.1;碳酸钾可以用碳酸钠替代,溴化锂可以用溴化钠、氯化锂或者氯化钠中的一种替代。
进一步的,步骤8中,化合物8在乙醇介质中,氮气保护,加入水合肼,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9,化合物8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0-1.1。
进一步的,步骤9中,化合物9加入水,调节PH6-7,在90-95℃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10,化合物9a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71
其中,化合物9与化合物9a的摩尔比为1.0:1.4-1.5;
在步骤10中,化合物10与48%溴化氢的质量比为1:10-12。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合成化合物9,然后经过缩合环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化合物11,成本低,工艺简单,收率高且产品纯度高达98%。
2、本路线共十步,如下列步骤所示,整个工艺路线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总收率高;本发明避免高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9的纯度达到97%以上,本步骤收率也能达到95%以上;本发明整个工艺路线简洁,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化合物3的1HNMR图谱;
图2为本发明的化合物5的1HNMR图谱;
图3为本发明的化合物8的1HNMR图谱;
图4为本发明的化合物9纯度的GC图谱;
图5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0的1HNMR图谱;
图6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1的1HNMR图谱;
图7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1纯度的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喷他佐辛中间体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81
其制备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091
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甲基化反应
化合物1在丙酮介质中,加入碳酸钾、碘甲烷,在5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1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为1:1.3-1.5,其中,碘甲烷也可以用硫酸二甲酯替代;
步骤2:开环反应
化合物2中加入浓盐酸、氯化钠溶液,在5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2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2.0-2.5,其中,浓盐酸可以用磷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替代;
步骤3:还原反应
化合物3在乙醇介质中,分批次加入硼氢化钠,控制温度在0-5℃,反应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3与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0.5-0.8;
步骤4:保护反应
化合物4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加入三乙胺、三甲基氯硅烷,控制温度在0-5℃,反应得到化合物5,化合物4分别与三甲基氯硅烷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3:2.0-2.5;其中,三甲基氯硅烷可以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替代;三乙胺可以用其它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等其中一种替代;
步骤5:取代-还原反应
化合物5、邻苯二甲酰胺钾盐和四丁基溴化铵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控制温度在60℃反应过夜,调酸得到化合物6,化合物5与邻苯二甲酰胺钾盐的摩尔比为1:1-1.05;
步骤6:酯化反应
化合物6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加入三乙胺、甲基磺酰氯,控制温度在0℃,反应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6与甲基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2-1.3;
步骤7:消去反应
化合物7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加入碳酸钾和溴化锂,控制温度在105℃,反应得到化合物8,化合物7与碳酸钾与溴化锂的摩尔比为1:1.5-2.0:1.0-1.1;碳酸钾可以用碳酸钠替代,溴化锂可以用溴化钠、氯化锂或者氯化钠中的一种替代;
步骤8:肼解反应
化合物8在乙醇介质中,氮气保护,加入水合肼,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9,化合物8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0-1.1;
步骤9:关环反应
化合物9加入水,调节PH6-7,在90-95℃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10,化合物9a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11
其中,化合物9与化合物9a的摩尔比为1.0:1.4-1.5;
步骤10:缩合-脱甲基反应
化合物10和48%HBr,在140℃左右,反应20h,得到化合物11,化合物10与48%溴化氢的质量比为1:10-12。
按照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12
步骤1:向3L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1(200g),丙酮(2L),搅拌,加入碳酸钾(280.1g,1.3eq),搅拌,再加入碘甲烷(288.2g、1.3eq),升温至50℃(微回流),保温16h,GC取样检测:原料<2%;后处理:过滤,固体用少量丙酮(200ml)洗涤两次,旋干丙酮,加入水(800ml)+乙酸乙酯(800ml),搅拌,静置分层,水相再用乙酸乙酯(800ml)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有机层用饱和NaCl(600ml)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199g液体化合物2;收率:90%;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13
步骤2:化合物2(200g,1.0eq),加入浓盐酸(286ml,2.0eq),再加入200ml15%的NaCl溶液,加热至50度反应,约4h取样,送样GC,后处理:直接蒸馏反应液,常压蒸水,带出产品,蒸出产品约154g黄绿色油状物化合物3,收率:81.5%;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21
步骤3:1000ml三口瓶,加入化合物3(50g,1.0eq),500ml95%的乙醇做溶剂,降温至0度左右,分批加入NaBH4固体(7.1g,0.5eq),保持0-5度反应;加完后,反应约1-2h;点板检测:PE:EA=10:1,后处理:冰浴下0-5度,2NHCl淬灭反应,调节pH=4-5,加入500mlDCM和500ml水,萃取,水相用DCM萃一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两次,干燥,浓缩,称得油状物化合物4(45g),约90%收率;放置会使颜色变深;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22
步骤4:化合物4(45g,1.0eq)加入到DCM450ml中,冷却至0度左右,滴加TEA(66.6g,2.0eq),控制在0度,滴加完毕后,滴加TMSCl(42.98g,1.2eq),滴完后,保温0-5度反应1h,点板检测:PE:EA=10:1,后处理:加入400ml水和200mlDCM,0度下搅拌10min,分液,有机相水洗两次,干燥,浓缩,得到57g黄色油状物化合物5,约86.5%收率;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23
步骤5:2000ml三口瓶,化合物5(150g,1.0eq),邻苯二甲酰胺钾盐(133.1g,1.2eq)和TBAB(15g,10%质量比)加入到DMF(750ml)5vol中;加热至内温60度左右反应过夜;送样HPLC,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加入2volMTBE和2vol水,搅拌10min,分液,水相用MTBE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再用1N的HCl溶液洗一次;再用MTBE萃一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脱完TMS的产品,约148g油状物粗品化合物6,收率83%;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31
步骤6:2000ml三口瓶,氮气保护,化合物6(145g,1.0eq))加入到DCM(900ml)中,冷却至0度,加入TEA(118.5g,2.0eq),保持温度0度,滴加MsCl(80.6g,1.2eq),滴加完毕后,保持0度左右反应,约3h送样HPLC,后处理,加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DCM萃一次,合并有机相,1N的HCl溶液洗一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一次,干燥,浓缩得油状物190g粗品化合物7;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32
步骤7:2000ml反应瓶,加入化合物7(190g,1.0eq),DMF(1000ml)溶解搅拌,再加入碳酸钾(120.8g,1.5eq)和LiBr(1.0eq,50.2g),升温至105度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系较粘,不太好搅);反应约3h送样有中间态,再延长2h;后处理:加入MTBE1000ml和水1000ml,搅拌10min,分液,水相用MTBE萃一次,有机相合并,水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干燥,浓缩得油状物120g粗品化合物8,约88%收率;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33
步骤8:1000ml三口瓶,化合物8(57g,1.0eq),95%乙醇(570ml)搅拌均匀,氮气保护,再滴加80%水合肼(15.6g,1.0eq),加热至回流,内温80度左右反应;后处理,冷却至0度左右,加入20%的NaOH溶液300ml,搅拌15min,再加入300mlMTBE一起搅拌10min,再加水300ml,分液,水相用MTBE100ml再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用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有机相干燥,滴加4mol/L的HCl/EtOH80ml(0.25mol)成盐,旋干反应液,约得34g成盐产品化合物9,粗品收率接近理论量,收率100%;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41
步骤9:化合物9盐酸盐(90g,1.0eq),加入水(900ml)作溶剂,搅拌,滴加20%的NaOH溶液调节pH=6-7左右,加入193.5g化合物9a(1.4eq),升温至90-95度左右,回流反应;保温过夜反应,送样点板显示,原料存在,继续保温反应,共反应约48h;点板观察原料基本消失,反应完全;后处理,降温至60度左右,加入25%活性炭(约20g),搅拌30min,热过滤,再用10%的活性炭(8g)搅拌30min,热过滤,滤液用2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10左右,500mlDCM萃取反应液两次,有机相水洗一次,干燥,浓缩得粗品75g左右;结晶:向粗品中加入异丙醚,室温打浆约2h;抽滤,得到37.4g类白色固体化合物10,约31%收率;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142
步骤10:将化合物10(100g,1eq)、48%HBr(1000g)依次加入到2L的反应瓶中,升温至外温140℃左右,内温120-125℃;升温结束,在此温度下保温20-24h,HPLC监控反应,反应结束,关闭加热,降至室温25℃;加入水1000mL,加入甲苯:正丁醇=2:1混合液700mL,用30%氢氧化钠213g调PH,再用氨水(约300mL)调PH至12;Note:氢氧化钠调PH时需控温至15℃以下,氨水调PH时升至室温;分液,水相用700mL*2甲苯:正丁醇=2:1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氯化钠700mL洗1次,分层,收集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旋干甲苯及正丁醇,得到粗品;Note:真空旋干甲苯后期加入适当甲醇帶蒸;加入甲醇50mL,升温至75℃回流0.5h;Note:回流期间体系无法溶清;滴入350mL丙酮(约0.5h滴完),滴毕,缓慢将至室温,保温1.0h;抽滤,滤饼用甲醇:丙酮=1:780mL淋洗2次,45℃鼓风干燥,得产品40g,HPLC:98.28%,含量:98.24%,收率:45%。
实施例2:
步骤1: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1(2000g),丙酮(20L),搅拌,加入碳酸钾(2801g,1.3eq),搅拌,再加入碘甲烷(2883g、1.3eq),升温至50℃(微回流),保温16h,GC取样检测,;后处理:过滤,固体用少量丙酮(2000ml)洗涤两次,旋干丙酮,加入水(8000ml)+乙酸乙酯(8000ml),搅拌,静置分层,水相再用乙酸乙酯(8000ml)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有机层用饱和NaCl(6000ml)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1997g液体化合物2;收率:95%;
步骤2:化合物2(400g,1.0eq),加入浓盐酸(500ml,2.0eq),再加入400ml15%的NaCl溶液,加热至50度反应,约4h取样,送样GC,后处理:直接蒸馏反应液,常压蒸水,带出产品,蒸出产品约154g黄绿色油状物化合物3,收率.:90%;
步骤3:向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3(200g,1.0eq),2000ml95%的乙醇做溶剂,降温至0度左右,分批加入NaBH4固体(28g,0.5eq),保持0-5度反应;加完后,反应约1-2h;点板检测:PE:EA=10:1,后处理:冰浴下0-5度,2NHCl淬灭反应,调节pH=4-5,加入1000mlDCM和1000ml水,萃取,水相用DCM萃一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两次,干燥,浓缩,称得油状物化合物4(184g),95%收率;放置会使颜色变深;
步骤4:化合物4(100g,1.0eq)加入到DCM1000ml中,冷却至0度左右,滴加TEA(147.5g,2.0eq),控制在0度,滴加完毕后,滴加TMSCl(95.5g,1.2eq),滴完后,保温0-5度反应1h,点板检测:PE:EA=10:1,后处理:加入800ml水和400mlDCM,0度下搅拌10min,分液,有机相水洗两次,干燥,浓缩,得到137g黄色油状物化合物5,约90%收率;
步骤5:向三口瓶中,化合物5(500g,1.0eq),邻苯二甲酰胺钾盐(444g,1.0eq)和TBAB(50g,10%质量比)加入到DMF(2500ml)中;加热至内温60度左右反应过夜;送样HPLC,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加入MTBE和水,搅拌10min,分液,水相用MTBE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再用1N的HCl溶液洗一次;再用MTBE萃一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脱完TMS的产品,约534g油状物粗品化合物6,收率90%;
步骤6:在三口瓶中,氮气保护,化合物6(500g,1.0eq))加入到DCM(3000ml)中,冷却至0度,加入TEA(408g,2.0eq),保持温度0度,滴加MsCl(278g,1.2eq),滴加完毕后,保持0度左右反应,约3h送样HPLC,后处理,加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DCM萃一次,合并有机相,1N的HCl溶液洗一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一次,干燥,浓缩得油状物658g粗品化合物7,收率100%;
步骤7:在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7(500g,1.0eq),DMF(2500ml)溶解搅拌,再加入碳酸钾(318g,1.5eq)和LiBr(132g,1.0eq),升温至105度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系较粘,不太好搅);反应约3h送样有中间态,再延长2h;后处理:加入MTBE2000ml和水2000ml,搅拌10min,分液,水相用MTBE萃一次,有机相合并,水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干燥,浓缩得油状物317g粗品化合物8,约90%收率;
步骤8:在三口瓶中,化合物8(100g,1.0eq),95%乙醇(1000ml)搅拌均匀,氮气保护,再滴加80%水合肼(27.5g,1.0eq),加热至回流,内温80度左右反应;后处理,冷却至0度左右,加入20%的NaOH溶液800ml,搅拌15min,再加入800mlMTBE一起搅拌10min,再加水800ml,分液,水相用MTBE500ml再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用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有机相干燥,滴加4mol/L的HCl/EtOH150ml成盐,旋干反应液,约得60g成盐产品化合物9,收率100%;
步骤9:化合物9盐酸盐(90g,1.0eq),加入水(900ml)作溶剂,搅拌,滴加20%的NaOH溶液调节pH=6-7左右,加入193.5g化合物9a(1.4eq),升温至90-95度左右,回流反应;保温过夜反应,送样点板显示,原料存在,继续保温反应,共反应约48h;点板观察原料基本消失,反应完全;后处理,降温至60度左右,加入25%活性炭,搅拌30min,热过滤,再用10%的活性炭搅拌30min,热过滤,滤液用2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10左右,500mlDCM萃取反应液两次,有机相水洗一次,干燥,浓缩得粗品;结晶:向粗品中加入异丙醚,室温打浆约2h;抽滤,得到37.4g类白色固体化合物10,约45%收率;
步骤10:将化合物10(500g,1eq)、48%HBr(5000g)依次加入到反应瓶中,升温至外温140℃左右,内温120-125℃;升温结束,在此温度下保温20-24h,HPLC监控反应,反应结束,关闭加热,降至室温25℃;加入水5000mL,加入甲苯:正丁醇=2:1混合液3500mL,用30%氢氧化钠1000g调PH,再用氨水(约1500mL)调PH至12;Note:氢氧化钠调PH时需控温至15℃以下,氨水调PH时升至室温;分液,水相用3500mL*2甲苯:正丁醇=2:1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氯化钠3000mL洗1次,分层,收集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旋干甲苯及正丁醇,得到粗品;Note:真空旋干甲苯后期加入适当甲醇帶蒸;加入甲醇50mL,升温至75℃回流0.5h;Note:回流期间体系无法溶清;滴入2000mL丙酮(约0.5h滴完),滴毕,缓慢将至室温,保温1.0h;抽滤,滤饼用甲醇:丙酮=1:780mL淋洗2次,45℃鼓风干燥,得产品217g,HPLC:98.28%,含量:98.24%,收率:50%。
实施例3:
步骤1: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1(400g),丙酮(4L),搅拌,加入碳酸钾(560g,1.3eq),搅拌,再加入碘甲烷(576g、1.3eq),升温至50℃(微回流),保温16h,GC取样检测,后处理:过滤,固体用少量丙酮(400ml)洗涤两次,旋干丙酮,加入水(1000ml)+乙酸乙酯(1000ml),搅拌,静置分层,水相再用乙酸乙酯(1000ml)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有机层用饱和NaCl(1000ml)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421g液体化合物2;收率:95%;
步骤2:化合物2(1000g,1.0eq),加入浓盐酸(1400ml,2.0eq),再加入1000ml15%的NaCl溶液,加热至50度反应,约4h取样,送样GC,后处理:直接蒸馏反应液,常压蒸水,带出产品,蒸出产品约848g黄绿色油状物化合物3,收率:90%;
步骤3:向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3(1000g,1.0eq),10L95%的乙醇做溶剂,降温至0度左右,分批加入NaBH4固体(3.75g,0.5eq),保持0-5度反应;加完后,反应约1-2h;点板检测:PE:EA=10:1,后处理:冰浴下0-5度,2NHCl淬灭反应,调节pH=4-5,加入5LDCM和5L水,萃取,水相用DCM萃一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两次,干燥,浓缩,称得油状物化合物4(973g),95%收率;放置会使颜色变深;
步骤4:化合物4(500g,1.0eq)加入到DCM5000ml中,冷却至0度左右,滴加TEA(737g,2.0eq),控制在0度,滴加完毕后,滴加TMSCl(476g,1.2eq),滴完后,保温0-5度反应1h,点板检测:PE:EA=10:1,后处理:加入4000ml水和2000mlDCM,0度下搅拌10min,分液,有机相水洗两次,干燥,浓缩,得到693g黄色油状物化合物5,约91%收率;
步骤5:三口瓶中,化合物5(1000g,1.0eq),邻苯二甲酰胺钾盐(888g,1.0eq)和TBAB(100g,10%质量比)加入到DMF(5000ml)中;加热至内温60度左右反应过夜;送样HPLC,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加入MTBE和水,搅拌10min,分液,水相用MTBE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再用1N的HCl溶液洗一次;再用MTBE萃一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脱完TMS的产品,约1067g油状物粗品化合物6,收率90%;
步骤6:在三口瓶中,氮气保护,化合物6(1000g,1.0eq))加入到DCM(6000ml)中,冷却至0度,加入TEA(818g,2.0eq),保持温度0度,滴加MsCl(556g,1.2eq),滴加完毕后,保持0度左右反应,约3h送样HPLC,后处理,加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DCM萃一次,合并有机相,1N的HCl溶液洗一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一次,干燥,浓缩得油状物1319g粗品化合物7,收率100%;
步骤7:在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7(1000g,1.0eq),DMF(5000ml)溶解搅拌,再加入碳酸钾(638g,1.5eq)和LiBr(265g,1.0eq),升温至105度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系较粘,不太好搅);反应约3h送样有中间态,再延长2h;后处理:加入MTBE5000ml和水5000ml,搅拌10min,分液,水相用MTBE萃一次,有机相合并,水洗一次,半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干燥,浓缩得油状物649g粗品化合物8,约92%收率;
步骤8:在三口瓶中,化合物8(500g,1.0eq),95%乙醇(570ml)搅拌均匀,氮气保护,再滴加80%水合肼(15.6g,1.0eq),加热至回流,内温80度左右反应;后处理,冷却至0度左右,加入20%的NaOH溶液2000ml,搅拌15min,再加入2000mlMTBE一起搅拌10min,再加水3000ml,分液,水相用MTBE1000ml再萃取一次,有机相合并,用饱和NaCl溶液洗两次,有机相干燥,滴加4mol/L的HCl/EtOH800ml成盐,旋干反应液,约得294g成盐产品化合物9,收率100%;
步骤9:化合物9盐酸盐(90g,1.0eq),加入水(900ml)作溶剂,搅拌,滴加20%的NaOH溶液调节pH=6-7左右,加入193.5g化合物9a(1.4eq),升温至90-95度左右,回流反应;保温过夜反应,送样点板显示,原料存在,继续保温反应,共反应约48h;点板观察原料基本消失,反应完全;后处理,降温至60度左右,加入25%活性炭,搅拌30min,热过滤,再用10%的活性炭搅拌30min,热过滤,滤液用2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10左右,5000mlDCM萃取反应液两次,有机相水洗一次,干燥,浓缩得粗品;结晶:向粗品中加入异丙醚,室温打浆约2h;抽滤,得到413gg类白色固体化合物10,约45%收率;
步骤10:将化合物10(1kg)、48%HBr(10kg)依次加入到2L的反应瓶中,升温至外温140℃左右,内温120-125℃;升温结束,在此温度下保温20-24h,HPLC监控反应,反应结束,关闭加热,降至室温25℃;加入水10L,加入甲苯:正丁醇=2:1混合液7L,用30%氢氧化钠2000g调PH,再用氨水(约3L)调PH至12;Note:氢氧化钠调PH时需控温至15℃以下,氨水调PH时升至室温;分液,水相用7L*2甲苯:正丁醇=2:1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氯化钠700mL洗1次,分层,收集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旋干甲苯及正丁醇,得到粗品;Note:真空旋干甲苯后期加入适当甲醇帶蒸;加入甲醇500mL,升温至75℃回流0.5h;Note:回流期间体系无法溶清;滴入4L丙酮(约0.5h滴完),滴毕,缓慢将至室温,保温1.0h;抽滤,滤饼用甲醇:丙酮=1:780mL淋洗2次,45℃鼓风干燥,得产品435g,HPLC:98.28%,含量:98.24%,收率:50%。
图1为化合物3的1HNMR图谱;图2为化合物5的1HNMR图谱;图3为化合物8的1HNMR图谱;图4为化合物9纯度的GC图谱;图5为化合物10的1HNMR图谱;图6为化合物11的1HNMR图谱;图7为化合物11纯度的HPLC图谱。
目前,市场上制备化合物9方法,纯度低,只能达到25-30%的纯度,将
Figure BDA0001887293470000201
在10-15公斤高压下加氢得到化合物9,收率在25-30%。此方法危险程度大,工艺不成熟,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合成化合物9,然后经过缩合环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化合物11,成本低,工艺简单,收率高且产品纯度高达98%;本路线共十步,如下列步骤所示,整个工艺路线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总收率高;本发明避免高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9的纯度达到97%以上,本步骤收率也能达到95%以上;本发明整个工艺路线简洁,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喷他佐辛中间体如式(1)所示:
Figure 126134DEST_PATH_IMAGE001
式(1);
其制备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如式(2)所示:
Figure 681530DEST_PATH_IMAGE002
式(2);
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甲基化反应
化合物1在丙酮介质中,加入碳酸钾、碘甲烷,反应得到化合物2;
步骤2:开环反应
化合物2中加入浓盐酸、氯化钠溶液,在5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3;
步骤3:还原反应
化合物3在乙醇介质中,分批次加入硼氢化钠,控制温度在0-5℃,反应得到化合物4;
步骤4:保护反应
化合物4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加入三乙胺、三甲基氯硅烷,控制温度在0-5℃,反应得到化合物5;
步骤5:取代-还原反应
化合物5、邻苯二甲酰胺钾盐和四丁基溴化铵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控制温度在60℃反应过夜,调酸得到化合物6;
步骤6:酯化反应
化合物6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加入三乙胺、甲基磺酰氯,控制温度在0℃,反应得到化合物7;
步骤7:消去反应
化合物7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加入碳酸钾和溴化锂,控制温度在105℃,反应得到化合物8;
步骤8:肼解反应
化合物8在乙醇介质中,氮气保护,加入水合肼,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9;
步骤9:关环反应
化合物9加入水,调节PH6-7,加入化合物9a,在90-95℃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10,化合物9a如式(3)所示:
Figure 354957DEST_PATH_IMAGE003
式(3);
步骤10:缩合-脱甲基反应
化合物10和48%HBr,在140℃左右,反应20h,得到化合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5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1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为1:1.3-1.5,其中,碘甲烷也可以用硫酸二甲酯替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合物2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2.0-2.5,其中,浓盐酸可以用磷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化合物3与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0.5-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化合物4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化合物4分别与三甲基氯硅烷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3:2.0-2.5;其中,三甲基氯硅烷可以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替代;三乙胺可以用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其中一种替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化合物5与邻苯二甲酰胺钾盐的摩尔比为1:1-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化合物6在二氯甲烷介质中,化合物6与甲基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2-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化合物7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介质中,化合物7与碳酸钾与溴化锂的摩尔比为1:1.5-2.0:1.0-1.1;碳酸钾可以用碳酸钠替代,溴化锂可以用溴化钠、氯化锂或者氯化钠中的一种替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化合物8在乙醇介质中,化合物8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0-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化合物9与化合物9a的摩尔比为1.0:1.4-1.5;在步骤10中,化合物10与48%溴化氢的质量比为1:10-12。
CN201811453985.8A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38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3985.8A CN109438351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3985.8A CN109438351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8351A CN109438351A (zh) 2019-03-08
CN109438351B true CN109438351B (zh) 2021-04-23

Family

ID=6555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3985.8A Active CN109438351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83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9111A (zh) * 2020-03-23 2020-06-30 安徽省逸欣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他佐辛前药、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2358403B (zh) * 2020-12-28 2021-04-23 和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喷他佐辛中间体的方法
CN112679363B (zh) * 2021-03-22 2024-03-01 和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喷他佐辛中间体的方法
CN114031505B (zh) * 2021-12-06 2024-02-02 和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喷他佐辛中间体的方法
CN114957098B (zh) * 2022-06-02 2024-03-29 和鼎(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喷他佐辛中间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2636A (en) * 1971-04-22 1975-04-30 Pierrel Spa Method of benzomorphans synthesis
US3966939A (en) * 1972-11-22 1976-06-2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Novel 2-substituted 6,7-benzomorphan derivatives and salts thereof in analgesic compositions
JPS5082074A (zh) * 1973-11-22 1975-07-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8351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8351B (zh) 一种喷他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965280A (zh) 一种氟维司群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2344478B (zh) 一种17α-乙酰氧基-11β-(4-N,N-二甲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的结晶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5972B (zh) 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2-丁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
CN105906622A (zh)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帕博西尼的制备方法
CN103342707B (zh) 用于制备阿塞纳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333133B (zh) 一种Tubulysin家族化合物关键中间体TUV的合成方法
CN102432594B (zh) 一种药物中间体1-(3-羟甲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的制备方法
CN114853658A (zh) 一种以咔唑和对溴苯酚原料的9-(4-溴苯基)咔唑的合成方法
CN106008499B (zh) 一种制备cdk46激酶抑制剂帕博西尼的方法
CN106749116A (zh) 一种3‑氨基甲基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
CN105175402B (zh) 2-取代-4,6-二噻吩-1,3,5-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138269B (zh) 一种制备2-丁酮酸钠盐的工艺方法
CN114031505A (zh) 一种制备喷他佐辛中间体的方法
JP4994772B2 (ja) ビスアミノー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を用いるピペリジン−4−オ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7118128A (zh) 3,4‑二羟基苯甲腈的制备方法
CN103694170B (zh) 6,7-二氟-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06674229A (zh) 联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基共轭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173A (zh) 一种6-o-甲基红霉素a衍生物和克拉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14957098B (zh) 一种制备喷他佐辛中间体的方法
CN112979555A (zh) 一种合成西咪替丁的工艺
CN102050775B (zh) 阿那曲唑杂质α,α,α′,α′-四甲基-5-(丁二酰亚胺-1-基甲基)-1,3-苯二乙腈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060B (zh) 一种D-生物素关键中间体(3aS,6aR)-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03012292A (zh) 二苯并[b,f][1,2]二氮芳辛的合成方法
CN102127061B (zh) 一种制备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环氧乙烷的改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entazocine intermediat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Pledgee: Zijin Trust Co.,Ltd.

Pledgor: HEADING (NANJING) PHARMTECHNOLOGI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52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Pledgee: Zijin Trust Co.,Ltd.

Pledgor: HEADING (NANJING) PHARMTECHNOLOGI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