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0468A -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30468A CN109430468A CN201811586490.2A CN201811586490A CN109430468A CN 109430468 A CN109430468 A CN 109430468A CN 201811586490 A CN201811586490 A CN 201811586490A CN 109430468 A CN109430468 A CN 1094304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tealeaves
- parts
- liver
-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该千两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叶80‑100份、黑茶梗80‑100份、垂盆草8‑10份、金银花10‑12份、大青叶12‑14份、夏枯草6‑10份和黄芪3‑5份。本发明充分利用黑茶茶梗中的茶多糖类物质,与茶叶等比例混合发酵制得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保健黑茶。此外,添加垂盆草、夏枯草、金银花、大青叶以及黄芪,于渥堆发酵工艺中与茶叶、茶梗一同发酵,使得各原料中的活性物质得到充分的混合,促进了其保肝护肝的保健功效,协同作用明显,并保留了黑茶独特的风味,不同于其他保肝护肝类药物。同时,茶梗市场来源广,能扩大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范畴,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保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脏,作为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人体摄入的毒物、药物,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均靠肝脏来解毒,肝脏负担很重,预防肝病的发生应注意减轻肝脏负担,所以保健身体应当以养肝护肝为重点。
“安化黑茶”是中华茶叶中的国宝,特别是安化“千两茶”被誉为中国茶叶文化的化身,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品牌。研究表明,千两茶中含有复合多糖类化合物、茶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抑菌、抗病毒,调节血脂血液及糖代谢等功能,甚至比绿茶等其他茶类效果更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平时也更注重身体锻炼和保健,因此保健型的黑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针对性的开发具有保肝护肝功能的保健黑茶,在享用黑茶独特风味的同时,也将达到保健养护身体的作用。
茶梗中同样富含茶多糖,茶多糖被证实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耐缺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癌等多种功效。而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梗通常作为夹杂物被挑选出来,作废渣处理。
目前,利用茶多酚、茶多糖来防治肝脏疾病已有报道(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6114565.8),但其是从茶叶中分别提取茶多酚和茶多糖,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大规模推广,且有效成分有限,且为医药组合物,口感欠佳,且不宜长期服用。因此,寻找健康有效的保肝护肝的保健品具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黑茶茶梗中的多糖类物质,配合使用具有护肝作用的中草药,提供一种具有养肝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的: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叶80-100份、黑茶梗80-100份、垂盆草8-10份、金银花10-12份、大青叶12-14份、夏枯草6-10份和黄芪3-5份。
所述黑茶梗为安化野生黑茶梗。
本发明所述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按配比摘取新鲜茶叶,去掉虫叶病叶,然后进行洒水,喷洒重量为新鲜茶叶重量的6-10%;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控制筒体温度为230-250℃;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5-20分钟;然后进行渥堆发酵,室温控制为25-30℃,堆内温度控制为45-55℃,加水湿度控制为80-90%,发酵时间控制为24-36h;最后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用烘干机或者日晒进行干燥,得茶叶初成品;
(2)将干燥的垂盆草、金银花、大青叶、夏枯草、黄芪、黑茶梗分别切成与茶叶出成品大小和长度近似的形状,并与步骤(1)所得茶叶初成品充分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茶叶混合物进行二次渥堆发酵,控制混合物湿度为28-35%,堆内温度60-80℃,发酵时间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控制温度为50-60℃,在进行发酵24h,即完成二次发酵;
(4)将步骤(3)二次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后得到千两茶半成品;
(5)将步骤(4)所得千两茶半成品进行司称、汽蒸、装篓、踩压、干燥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每次称6.25kg,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min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15-20%;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踩压: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然后将篾篓踩匀,抽篾,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踩压完成后,冷却定型12-24h;
干燥:采用日晒自然干燥的方式,干燥时间50-55天,干燥结束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步骤(2)所述黑茶茶梗为安化野生黑茶梗。
黑茶茶梗中富含茶多糖类物质,而在黑茶的制备工艺中,通常将大部分的茶梗剔除掉,这样大大降低的黑茶的保健功效。茶多糖,不同于茶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实质性多糖,是一类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复合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同时添加以下四味中草药,其中:
垂盆草:垂盆草性凉,味甘,清利湿热,所含的垂盆草甙具有明显降酶(ALT)及解酶作用,其降酶作用迅速而持久,主要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夏枯草:具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之功,同时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增生。
金银花:可除炎症、降低血清转氨酶:消热解毒,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其活性成分对HBsAg(乙肝表面抗原)体外有抑制作用。
大青叶:主要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之功效,主要用于免疫反应异常的慢性肝病,促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黑茶茶梗中的茶多糖类物质,与茶叶等比例混合发酵制得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保健黑茶,一方面,茶多糖与茶叶中的茶多酚结合,增强茶多酚的靶向性,在充分发挥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同时,联合茶多糖的免疫作用,达到显著的保肝护肝功效;另一方面,在保证茶多糖、茶多酚有效发挥保健功效的同时,保留了黑茶独特的风味,不同于其他保肝护肝类药物。此外,添加垂盆草、夏枯草、金银花、大青叶以及黄芪等中草药,其均具备调理肝脏功能,预防肝脏疾病的功能,五味中草药作为辅料辅助茶多糖、茶多酚发挥作用,并于渥堆发酵工艺中于茶叶、茶梗一同发酵,使得各原料中的活性物质得到充分的混合,促进了其保肝护肝的保健功效,协同作用明显。同时,茶梗市场来源广,价格低廉,利用茶梗中的茶多糖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能促进和推动茶叶多糖类功能型保健产品和医药制剂的开发应用,而且能扩大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范畴,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叶80份、黑茶梗80份、垂盆草8份、金银花10份、大青叶12份、夏枯草6份和黄芪3份。
本发明所述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按配比摘取新鲜茶叶,去掉虫叶病叶,然后进行洒水,喷洒重量为新鲜茶叶重量的6-10%;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控制筒体温度为230-250℃;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5-20分钟;然后进行渥堆发酵,室温控制为25-30℃,堆内温度控制为45-55℃,加水湿度控制为80-90%,发酵时间控制为24-36h;最后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用烘干机或者日晒进行干燥,得茶叶初成品;
(2)将干燥的垂盆草、金银花、大青叶、夏枯草、黄芪、黑茶梗分别切成与茶叶出成品大小和长度近似的形状,并与步骤(1)所得茶叶初成品充分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茶叶混合物进行二次渥堆发酵,控制混合物湿度为28-35%,堆内温度60-80℃,发酵时间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控制温度为50-60℃,在进行发酵24h,即完成二次发酵;
(4)将步骤(3)二次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后得到千两茶半成品;
(5)将步骤(4)所得千两茶半成品进行司称、汽蒸、装篓、踩压、干燥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每次称6.25kg,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min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15-20%;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踩压: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然后将篾篓踩匀,抽篾,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踩压完成后,冷却定型12-24h;
干燥:采用日晒自然干燥的方式,干燥时间50-55天,干燥结束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步骤(2)所述黑茶茶梗为安化野生黑茶梗。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叶90份、黑茶梗90份、垂盆草9份、金银花11份、大青叶13份、夏枯草8份和黄芪4份。
本发明所述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按配比摘取新鲜茶叶,去掉虫叶病叶,然后进行洒水,喷洒重量为新鲜茶叶重量的6-10%;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控制筒体温度为230-250℃;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5-20分钟;然后进行渥堆发酵,室温控制为25-30℃,堆内温度控制为45-55℃,加水湿度控制为80-90%,发酵时间控制为24-36h;最后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用烘干机或者日晒进行干燥,得茶叶初成品;
(2)将干燥的垂盆草、金银花、大青叶、夏枯草、黄芪、黑茶梗分别切成与茶叶出成品大小和长度近似的形状,并与步骤(1)所得茶叶初成品充分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茶叶混合物进行二次渥堆发酵,控制混合物湿度为28-35%,堆内温度60-80℃,发酵时间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控制温度为50-60℃,在进行发酵24h,即完成二次发酵;
(4)将步骤(3)二次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后得到千两茶半成品;
(5)将步骤(4)所得千两茶半成品进行司称、汽蒸、装篓、踩压、干燥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每次称6.25kg,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min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15-20%;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踩压: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然后将篾篓踩匀,抽篾,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踩压完成后,冷却定型12-24h;
干燥:采用日晒自然干燥的方式,干燥时间50-55天,干燥结束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步骤(2)所述黑茶茶梗为安化野生黑茶梗。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叶100份、黑茶梗100份、垂盆草10份、金银花12份、大青叶14份、夏枯草10份和黄芪5份。
本发明所述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按配比摘取新鲜茶叶,去掉虫叶病叶,然后进行洒水,喷洒重量为新鲜茶叶重量的6-10%;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控制筒体温度为230-250℃;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5-20分钟;然后进行渥堆发酵,室温控制为25-30℃,堆内温度控制为45-55℃,加水湿度控制为80-90%,发酵时间控制为24-36h;最后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用烘干机或者日晒进行干燥,得茶叶初成品;
(2)将干燥的垂盆草、金银花、大青叶、夏枯草、黄芪、黑茶梗分别切成与茶叶出成品大小和长度近似的形状,并与步骤(1)所得茶叶初成品充分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茶叶混合物进行二次渥堆发酵,控制混合物湿度为28-35%,堆内温度60-80℃,发酵时间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控制温度为50-60℃,在进行发酵24h,即完成二次发酵;
(4)将步骤(3)二次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后得到千两茶半成品;
(5)将步骤(4)所得千两茶半成品进行司称、汽蒸、装篓、踩压、干燥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每次称6.25kg,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min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15-20%;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踩压: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然后将篾篓踩匀,抽篾,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踩压完成后,冷却定型12-24h;
干燥:采用日晒自然干燥的方式,干燥时间50-55天,干燥结束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其中步骤(2)所述黑茶茶梗为安化野生黑茶梗。
对比例1
对比例1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垂盆草、夏枯草、金银花、大青叶以及黄芪五味中药,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垂盆草,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夏枯草,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金银花,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5
对比例5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大青叶,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6
对比例6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黄芪,其他都相同。
动物试验
试验材料
选取180-220g的健康雄性大鼠80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系名称:Wistar,周龄:3周以下)
将80只大鼠使用CCL4、D-半乳糖胺盐酸盐诱导大鼠肝损伤,注射计量10ml/kg。诱导成功后,随机将肝损伤大鼠分为7组,每组10只。
8组大鼠分别喂养实施例1、对比例1-6所得保肝千两茶水,第8组大鼠喂养同等剂量的饮用水,连续喂养15天。15天后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按照赖氏法测定ALT,同时取肝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大鼠试验结果
结果证明,本发明所得千两茶水,能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含量。镜下观察,第一组大鼠肝细胞组织坏死程度改善,线粒体肿胀程度及基质疏松程度也有所改善。而对比例组,其大鼠肝组织损伤有所减轻,但效果不明显。
测试例1
为验证本发明所得护肝千两茶的保健效果,现选取肝功能不正常40人,分8组,每组5人,第1组饮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保健千两茶,每日3次,每次500ml,持续1个月,第2-7组分别饮用对比例1-6所得千两茶水,第8组饮用普通饮用水,其他条件相同,分别在试验前后检查肝功能,试验前各受试者肝功能情况如下表
表2试验前各受试者肝功能情况
试验一个月后,各受试者肝功能情况如下表:
表3试验后各受试者肝功能情况
对比试验前后指标,饮用本发明所得千两茶,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并趋于正常,而饮用对比例2-6所得千两茶,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明显。只使用饮用水的患者其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且有加重的趋势。因此,可以推断,茶梗、茶叶、垂盆草、金银花、大青叶、夏枯草和黄芪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混合发酵制备而得千两茶,其复配协调作用显著,缺一不可,是本发明发挥护肝保健功能的关键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显然,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叶20-30份、黑茶梗80-100份、垂盆草8-10份、金银花10-12份、大青叶12-14份、夏枯草6-10份和黄芪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茶梗为安化野生黑茶梗。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按配比摘取新鲜茶叶,去掉虫叶病叶,然后进行洒水,喷洒重量为新鲜茶叶重量的6-10%;然后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控制筒体温度为230-250℃;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5-20分钟;然后进行渥堆发酵,室温控制为25-30℃,堆内温度控制为45-55℃,加水湿度控制为80-90%,发酵时间控制为24-36h;最后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用烘干机或者日晒进行干燥,得茶叶初成品;
(2)将干燥的垂盆草、金银花、大青叶、夏枯草、黄芪、黑茶梗分别切成与茶叶出成品大小和长度近似的形状,并与步骤(1)所得茶叶初成品充分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茶叶混合物进行二次渥堆发酵,控制混合物湿度为28-35%,堆内温度60-80℃,发酵时间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控制温度为50-60℃,在进行发酵24h,即完成二次发酵;
(4)将步骤(3)二次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后得到千两茶半成品;
(5)将步骤(4)所得千两茶半成品进行司称、汽蒸、装篓、踩压、干燥后得到成品千两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86490.2A CN109430468A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86490.2A CN109430468A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30468A true CN109430468A (zh) | 2019-03-08 |
Family
ID=6553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86490.2A Withdrawn CN109430468A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3046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3109A (zh) * | 2019-12-23 | 2020-02-25 | 关仁清 | 一种护肝养肾黑茶 |
CN111264644A (zh) * | 2020-03-27 | 2020-06-12 | 济南黑六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人参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11586490.2A patent/CN10943046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3109A (zh) * | 2019-12-23 | 2020-02-25 | 关仁清 | 一种护肝养肾黑茶 |
CN111264644A (zh) * | 2020-03-27 | 2020-06-12 | 济南黑六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人参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52360B (zh) | 用于治疗猪副伤寒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84505B (zh) |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铁皮石斛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7385B (zh) | 一种降血压中药制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 |
CN109430468A (zh) |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0853829B1 (ko) | 고혈압 예방 및 지질대사 개선용 기능성 간장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4489172A (zh) |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刺五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19310A (zh) | 提高精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和制备工艺 | |
CN106701410A (zh) | 健胃益气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425825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90062833A (ko) | 새싹보리의 풋내와 누에가루 및 꾸지뽕의 불쾌취를 제거한 항산화 또는 혈당강하 활성성분 함량이 증가된 새싹보리, 누에가루 및 꾸지뽕잎 혼합차 제조방법 | |
CN103860977B (zh) | 一种治疗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958474A (zh) | 一种治疗湿热郁阻型胰腺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76588A (zh) | 一种玛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5055A (zh) | 一种桂花白茶及其饮用方法 | |
CN116832127B (zh) | 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50415A (zh) | 预防并治疗慢性腹泻的药物胶囊 | |
CN115554372B (zh) | 一种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568496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 |
CN108893222A (zh) | 一种壮乡露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2472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29524A (zh) | 一种降脂减肥的款冬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240092261A (ko) | 생약재와 첨가물을 이용한 항당뇨 발아곡류 제조방법 및 그 항당뇨 발아곡류를 활용한 가공식품 제조방법 | |
CN106213514A (zh) |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菊花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09916A (zh) | 一种延缓衰老的金樱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81320A (zh) | 一种治疗痰热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