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2023B - 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12023B CN109412023B CN201810941263.0A CN201810941263A CN109412023B CN 109412023 B CN109412023 B CN 109412023B CN 201810941263 A CN201810941263 A CN 201810941263A CN 109412023 B CN109412023 B CN 1094120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nge
- end portion
- line
- axis
- spark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02—Details
- H01T13/06—Covers forming a part of the plug and protecting it against adverse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arthed electrod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6—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joint between insulation and body, e.g. using cement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横向跳火的火花塞。包括绝缘体、中心电极、主体金属壳体以及棒状的接地电极。在将中心电极、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部、绝缘体的包围部以及接地电极的连接端部沿着轴线投影而得的假想平面中,在将包含连接端部所处的范围并位于比通过轴线且与将轴线和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垂直的线靠连接端部侧的周向上的范围设为第1范围、将周向上的第1范围以外的范围设为第2范围时,表示第2范围内的顶端部内周面的第2线是圆弧,表示第1范围内的顶端部内周面的第1线的至少一部分自与第2线的连接点向比通过连接点且与圆正切的直线靠外周侧的位置延伸。第1范围内的绝缘体与主体金属壳体的距离(D1)大于第2范围内的距离(D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在内燃机等中用于对燃料气体进行点火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其通过对中心电极与连接于主体金属壳体的接地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在形成于中心电极的顶端部与接地电极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隙产生放电。
从确保内燃机的设计的自由度的观点出发,要求火花塞的小径化。由于火花塞越小径化,主体金属壳体也越小径化,因此,难以确保中心电极与主体金属壳体之间的径向上的距离。因而,火花塞越小径化,越容易经由绝缘体的表面在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的附近与中心电极之间出现产生放电这样的不良(还称作横向跳火)。接地电极对于这样的放电的消焰作用大于接地电极对于原来的间隙中的放电的消焰作用,因此无法发挥原来的点火性能。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横向跳火,公开了一种一边去除在主体金属壳体与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部分产生的焊接垂滴(溶接だれ)一边对主体金属壳体的内周面进行成形加工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4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在无法完全防止横向跳火的情况下,在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中的、与电场强度较大的接地电极连接的连接部附近产生横向跳火的可能性变高。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即使在火花塞中产生了上述横向跳火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点火性能的降低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一种火花塞,该火花塞包括:
筒状的绝缘体,其具有沿着轴线延伸的轴孔;
中心电极,其是沿着所述轴线延伸的棒状体,该中心电极的后端侧配置于所述轴孔内,该中心电极的顶端侧比所述绝缘体向顶端侧突出;
主体金属壳体,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
棒状的接地电极,其具有连接端部和自由端部,该连接端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部,该自由端部位于与所述连接端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该自由端部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形成间隙且与所述中心电极相对,
该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中心电极、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所述顶端部、所述绝缘体中的被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所述顶端部包围的包围部、以及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连接端部沿着所述轴线投影而得到的、与所述轴线垂直的假想平面中,
将如下范围设为第1范围:包含自所述轴线相与所述连接端部外接的两条线之间的所述连接端部所处的范围、且位于比通过所述轴线且与将所述轴线和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垂直的线靠所述连接端部侧的周向上的范围,
将周向上的除去所述第1范围之后的范围设为第2范围,此时,
表示所述第2范围内的所述顶端部的内周面的第2线是以表示所述轴线的点为中心的圆的弧,
表示所述第1范围内的所述顶端部的内周面的第1线配置于比所述圆靠外周侧的位置,
所述第1线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第1线与所述第2线之间的连接点向比通过所述连接点且与所述圆正切的直线靠外周侧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1范围内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包围部与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所述顶端部之间的距离D1大于所述第2范围内的所述包围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的距离D2。
采用上述结构,即使产生了横向跳火,也能够提高在第1线与第2线之间的连接点处产生横向跳火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抑制在配置有连接端部的范围内产生横向跳火。其结果,即使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接地电极对于该横向跳火的消焰作用,因此能够抑制点火性能的降低。
(应用例2)
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假想平面中,所述第1范围是以将所述轴线和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为中心的120度以内的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在第1线与第2线之间的连接点处产生横向跳火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配置有连接端部的范围内产生横向跳火。
(应用例3)
根据应用例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假想平面中,所述第1线与所述第2线之间的两个所述连接点相对于将所述轴线和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呈线对称。
采用上述结构,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连接点中的任意一个连接点处产生了横向跳火,也能够发挥相同程度的点火性能。其结果,能够抑制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的点火性能的波动。
(应用例4)
根据应用例1~应用例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D1为1.5mm以下。
在距离D1为1.5mm以下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横向跳火。采用上述结构,在容易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抑制产生横向跳火时的点火性能的降低。
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火花塞、使用了火花塞的点火装置、搭载该火花塞的内燃机、搭载使用了该火花塞的点火装置的内燃机、火花塞的主体金属壳体等的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剖视图。
图2是火花塞100的顶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假想平面VP的图。
图4是连接点TPa的附近的说明图。
图5是对主体金属壳体50的制造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第1评价试验的样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假想平面VPB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5、垫圈;6、7、线密封件;8、板密封件;9、滑石;10、绝缘体;12、轴孔;13、长腿部;13s、13sB、包围部;15、外径缩小部;16、内径缩小部;17、顶端侧主体部;18、后端侧主体部;19、凸缘部;20、中心电极;21、中心电极主体;23、头部;24、凸缘部;25、腿部;29、中心电极头;30、接地电极;31、接地电极主体;39、接地电极头;40、端子电极;41、盖安装部;42、凸缘部;43、腿部;50、50B、主体金属壳体;50m、中间成型体;50s、顶端部;51、工具卡合部;52、安装螺纹部;53、弯边部;54、座部;56、台阶部;58、压缩变形部;59、贯通孔;60、80、密封构件;70、电阻体;100、火花塞;295、第1放电面;311、自由端部;312、连接端部;395、第2放电面;G、间隙;TPa、TPb、TPaB、TPbB、连接点;AC1、AC1B、AC2、AC2B、弧;RA1、RA1B、第1范围;RA2、RA2B、第2范围;C1、C1B、第1圆;C2、C2B、第2圆;CF、CFB、闭合图形;VP、VPB、假想平面;ER、接地电极范围;AX、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火花塞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剖视图。图2是火花塞100的顶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1、图2的单点划线表示火花塞100的轴线AX。也将与轴线AX平行的方向(图1、图2的上下方向)称作轴线方向。也将以轴线AX为中心且与轴线AX垂直的面上的圆的径向简称作“径向”,将该圆的周向简称作“周向”。将图1中的下方称作顶端方向FD,还将上方称作后端方向BD。将图1、图2中的下侧称作火花塞100的顶端侧,将图1、图2中的上侧称作火花塞100的后端侧。
火花塞100安装于内燃机,用于对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进行点火。火花塞100包括绝缘体10、中心电极20、接地电极30、端子电极40、主体金属壳体50、电阻体70、以及导电性的密封构件60、80。
绝缘体10是具有沿轴线AX延伸且贯通绝缘体10的贯通孔即轴孔12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绝缘体10例如使用氧化铝等陶瓷而形成。绝缘体10包括凸缘部19、后端侧主体部18、顶端侧主体部17、外径缩小部15、以及长腿部13。
凸缘部19是绝缘体10中的位于轴线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部分。后端侧主体部18位于比凸缘部19靠后端侧的位置且具有比凸缘部19的外径小的外径。顶端侧主体部17位于比凸缘部19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具有比后端侧主体部18的外径小的外径。长腿部13位于比顶端侧主体部17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具有比顶端侧主体部17的外径小的外径。长腿部13的外径越朝向顶端侧去越小,在将火花塞100安装到内燃机(未图示)时,该长腿部13暴露于内燃机的燃烧室。外径缩小部15形成在长腿部13与顶端侧主体部17之间,是外径自后端侧朝向顶端侧去缩小的部分。
从绝缘体10的内周侧的结构来看,绝缘体10包括:大内径部12L,其位于后端侧;小内径部12S,其位于比大内径部12L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内径比大内径部12L的内径小;以及内径缩小部16。内径缩小部16是形成于大内径部12L与小内径部12S之间且内径自后端侧朝向顶端侧去缩小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径缩小部16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是顶端侧主体部17的靠顶端侧的部分所处的位置。
主体金属壳体50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材)形成,为用于将火花塞100固定于内燃机的发动机盖(省略图示)的圆筒状的金属壳体。在主体金属壳体50形成有沿轴线AX贯通的贯通孔59。主体金属壳体50配置于绝缘体10的径向的周围(即外周)。即,在主体金属壳体50的贯通孔59内插入并保持有绝缘体10。绝缘体10的顶端比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向顶端侧突出。绝缘体10的后端比主体金属壳体50的后端向后端侧突出。
主体金属壳体50包括:六棱柱形状的工具卡合部51,其供火花塞扳手卡合;安装螺纹部52,其用于安装于内燃机;以及凸缘状的座部54,其形成于工具卡合部51与安装螺纹部52之间。安装螺纹部52的公称直径例如为M8~M14。
在主体金属壳体50的安装螺纹部52与座部54之间嵌插有金属制的环状的垫圈5。在将火花塞100安装到内燃机时,垫圈5将火花塞100与内燃机(发动机盖)之间的间隙密封。
主体金属壳体50还包括设于工具卡合部51的后端侧的薄壁的弯边部53和设于座部54与工具卡合部51之间的薄壁的压缩变形部58。在形成于主体金属壳体50中的自工具卡合部51到弯边部53的部位的内周面与绝缘体10的后端侧主体部18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的区域配置有环状的线密封件6、7。在该区域中的两个线密封件6、7之间填充有滑石(talc)9的粉末。弯边部53的后端向径向内侧弯折,并固定于绝缘体10的外周面。在制造时通过将固定于绝缘体10的外周面的弯边部53向顶端侧按压,从而使主体金属壳体50的压缩变形部58压缩变形。利用压缩变形部58的压缩变形,借助线密封件6、7和滑石9将绝缘体10在主体金属壳体50内朝向顶端侧按压。隔着环状的板密封件8,利用在主体金属壳体50的内周且在安装螺纹部52所处的位置内形成的台阶部56(金属壳体侧台阶部)来按压绝缘体10的外径缩小部15(绝缘体侧台阶部)。其结果,能够利用板密封件8防止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气体自主体金属壳体50与绝缘体10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泄漏。
中心电极20包括中心电极头29和沿轴线AX延伸的棒状的中心电极主体21。中心电极主体21被保持于绝缘体10的轴孔12的内部的靠顶端侧的部分。即,中心电极20的后端侧(中心电极主体21的后端侧)配置于轴孔12内。中心电极主体21是使用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较高的金属、例如镍(Ni)或以Ni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例如NCF600、NCF601)而形成的。中心电极主体21可以具有以下这样的双层构造,即包含由Ni或Ni合金形成的母材和埋设于该母材的内部的芯部。在该情况下,芯部例如由导热性比母材的导热性优异的铜或以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形成。
如图1所示,中心电极主体21包括:凸缘部24,其设于轴线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头部23(电极头部),其为比凸缘部24靠后端侧的部分;以及腿部25(电极腿部),其为比凸缘部24靠顶端侧的部分。凸缘部24被绝缘体10的内径缩小部16自顶端侧支承。即,中心电极主体21卡定于内径缩小部16。腿部25的顶端侧、即中心电极主体21的顶端侧比绝缘体10的顶端10A向顶端侧突出。
中心电极头29例如为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构件,例如使用激光焊接接合于中心电极主体21的顶端(腿部25的顶端)。中心电极头29的顶端面为在与后述的接地电极头39之间形成火花间隙的第1放电面295。中心电极头29例如使用铱(Ir)、铂(Pt)等高熔点的贵金属、以该贵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而形成。
端子电极40为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构件。端子电极40自后端侧插入于绝缘体10的轴孔12,并在轴孔12内位于比中心电极20靠后端侧的位置。端子电极40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形成,在端子电极40的表面,例如为了防腐而形成有Ni等的镀敷。
端子电极40包括:凸缘部42(端子凸缘部),其形成于轴线方向上的预定位置;盖安装部41,其位于比凸缘部42靠后端侧的位置;以及腿部43(端子腿部),其位于比凸缘部42靠顶端侧的位置。端子电极40的盖安装部41暴露在比绝缘体10靠后端侧的位置。端子电极40的腿部43插入于绝缘体10的轴孔12。在盖安装部41安装有连接了高压电缆(未图示)的火花塞盖,并被施加用于产生放电的高电压。
电阻体70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配置于端子电极40的顶端与中心电极20的后端之间。电阻体70例如具有1KΩ以上的电阻值(例如5KΩ),并具有在产生火花时降低电波噪声的功能。电阻体70例如由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玻璃颗粒、玻璃以外的陶瓷颗粒、以及导电性材料的组合物而形成。
位于轴孔12内的、电阻体70与中心电极20之间的间隙被导电性的密封构件60填埋。电阻体70与端子电极40之间的间隙被密封构件80填埋。即,密封构件60分别接触于中心电极20和电阻体70,并将中心电极20和电阻体70隔离。密封构件80分别接触于电阻体70和端子电极40,并将电阻体70和端子电极40隔离。如此,密封构件60、80借助电阻体70将中心电极20和端子电极40电连接且物理连接起来。密封构件60、80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包含B2O3-SiO2系等玻璃颗粒和金属颗粒(Cu、Fe等)的组合物形成。
如图2所示,接地电极30(接地电极主体31)为剖面呈四边形的棒状体。接地电极主体31具有连接端部312和位于连接端部312的相反侧的自由端部311来作为两端部。连接端部312例如利用电阻焊接接合于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50t。由此,主体金属壳体50和接地电极主体31电连接且物理连接。接地电极主体31的连接端部312的附近部分沿轴线AX的方向延伸,电极主体31的自由端部311的附近部分沿与轴线AX垂直的方向延伸。棒状的接地电极主体31在中央部分弯曲大约90度。
接地电极主体31使用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较高的金属、例如Ni或以Ni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例如NCF600、NCF601)而形成。与中心电极主体21同样地,接地电极主体31可以具有包含母材和芯部的双层构造,该芯部使用导热性比母材的导热性高的金属(例如铜)而形成且埋设于母材。
在自由端部311接合有接地电极头39,该接地电极头39具有在与中心电极20的第1放电面295之间形成间隙G且与该第1放电面295相对的第2放电面395。接地电极头39例如具有圆柱形状、四棱柱形状。第1放电面295与第2放电面395之间的间隙G是产生放电的所谓的火花间隙。与中心电极头29同样地,接地电极头39例如使用贵金属或者以贵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而形成。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假想平面VP的图。假想平面VP是与轴线AX垂直的假想平面。在假想平面VP中,沿着轴线AX投影有中心电极20的腿部25、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绝缘体10的包围部13s、以及接地电极30的连接端部312。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是包含顶端50t的部分,且例如是比安装螺纹部52的螺纹牙的顶端靠顶端侧的部分。绝缘体10的包围部13s是长腿部13中的、外周被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包围的部分。换言之,包围部13s是长腿部13中的、位于轴线方向上的配置有顶端部50s的范围内的部分。
在假想平面VP中,将自中心电极20的轴线AX相对于接地电极30引出的两条外接的线称作外接线LT1、LT2。将被两条外接线LT1、LT2夹持的周向上的范围且接地电极30(连接端部312)所处的范围称作接地电极范围ER。
在假想平面VP中,将自中心电极20的轴线AX(火花塞100的轴线AX)朝向接地电极30的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去的方向(图3的左方)称作第1方向RD1。在假想平面VP中,将与第1方向RD1垂直的方向(图3的上方)称作第2方向RD2。
在假想平面VP中,表示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的内周面50i的闭合图形CF并不是正圆。该闭合图形CF由第1圆C1的弧AC1和第2圆C2的弧AC2构成。第1圆C1的弧AC1位于比第2圆C2靠外周侧(径向外侧)的位置。第1圆C1的弧AC1向第1方向RD1伸出。第2圆C2的弧AC2向第1方向RD1的相反方向伸出。
第2圆C2的中心CC2与中心电极20的轴线AX(火花塞100的轴线AX)一致。第1圆C1的中心CC1位于比轴线AX(中心CC2)靠第1方向RD1的位置。第1圆C1的中心CC1在第2方向RD2上的位置与轴线AX(中心CC2)在第2方向RD2上的位置相同。第1圆C1的直径小于第2圆C2的直径。换言之,第1圆C1的弧AC1的曲率半径小于第2圆C2的弧AC2的曲率半径。
在假想平面VP中,将第1圆C1的弧AC1与第2圆C2的弧AC2之间的两个连接点称作TPa、TPb。另外,将以轴线AX为起点且通过连接点TPa的直线称作TLa,将以轴线AX为起点且通过连接点TPb的直线称作TLb。将通过轴线AX且与将轴线AX和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连结起来的直线HL垂直的直线称作VL。将自直线TLa起到直线TLb为止的周向上的范围中的、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的一侧的范围称作第1范围RA1。将自直线TLa起到直线TLb为止的周向上的范围中的、不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的一侧的范围称作第2范围RA2。第2范围RA2是自整周的范围(360度的范围)中除去第1范围RA1之后的范围。第1范围RA1是第1圆C1的弧AC1所处的范围,第2范围RA2是第2圆C2的弧AC2所处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范围RA1处于比直线VL靠连接端部312侧的位置。因而,第1范围RA1小于180度,第2范围RA2大于180度。
在假想平面VP中,连接点TPa、TPb呈尖状。在此,连接点TPa、TPb呈尖状指的是,闭合图形CF在连接点TPa、TPb处的曲率半径小于0.5mm。在这样的尖状的部分处,如后述那样,在火花塞100工作时,电场强度变高。
图4是连接点TPa的附近的说明图。在图4的(A)中,示出图3的连接点TPa的附近的区域BA的放大图。在图4的(B)中,示出比较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主体金属壳体50x的与图4的(A)相对应的部分。在图4的(A)中,示出通过连接点TPa且与第2圆C2正切的直线ELa、即连接点TPa处的第2圆C2的切线ELa。第1圆C1的弧AC1中的、连接点TPa附近的部分TN自连接点TPa向比上述切线ELa靠外周侧(径向外侧)的位置延伸。其结果,如上述那样,连接点TPa呈尖状。连接点TPb附近的部分也自连接点TPb向比连接点TPb处的第2圆C2的切线ELb靠外周侧的位置延伸(图3),对此省略放大图。因此,连接点TPb呈尖状。
在图4的(B)的比较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点T2x处,第2圆C2的弧AC2x和直线SLx相连接。并且,在连接点T1x处,直线SLx与第1圆C1的弧AC1x相连接。直线SLx正切于第1圆C1和第2圆C2这两者。即,直线SLx是第1圆C1和第2圆C2的公切线。因而,直线SLx和第1圆C1的弧AC1x不包含自连接点T2x向比连接点T2x处的第2圆C2的切线SLx靠外周侧的位置延伸的部分。其结果,连接点T2x不呈尖状。
如上述那样,第1圆C1的弧AC1位于比第2圆C2靠外周侧(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假想平面VP中,第1范围RA1内的绝缘体10的包围部13s与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1大于第2范围RA2内的包围部13s与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2。例如,距离D1为1.5mm以下,例如为1.1mm。距离D2例如为0.8mm。
在图3的假想平面VP中,第1范围RA1是以将轴线AX和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连结起来的直线HL为中心的120度以内的范围。在图3的例子中,第1范围RA1为大约80度的范围。另外,在假想平面VP中,两个连接点TPa、TPb相对于将轴线AX和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连结起来的直线HL呈线对称。
在假想平面VP中,表示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的外周面50o的圆是正圆。并且,如上所述,由于闭合图形CF不是正圆,因此,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在径向上的壁厚不为恒定,会因周向上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在闭合图形CF中的由第2圆C2的弧AC2构成的周向上的位置处,顶端部50s的厚度恒定。与闭合图形CF中的由第2圆C2的弧AC2构成的周向上的位置相比,在闭合图形CF中的由第1圆C1的弧AC1构成的周向上的位置处顶端部50s的厚度较小。在假想平面VP中,顶端部50s的厚度在通过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的周向上的位置处最小。
A-2.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以主体金属壳体50的制造方法为中心来说明火花塞100的制造方法。首先,准备主体金属壳体50的中间成型体50m。中间成型体50m中的顶端部50sm的贯通孔59m与完成后的主体金属壳体50的贯通孔59不同。中间成型体50m的其他结构与完成后的主体金属壳体50的相应结构相同。
图5是对主体金属壳体50的制造进行说明的图。在图5的(A)中,图示了中间成型体50m的顶端部50sm沿着轴线AX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平面VPm。在假想平面VPm中,表示中间成型体50m的顶端部50sm的内周面50im的闭合图形CF1m为第2圆C2。
接地电极主体31的连接端部312例如通过电阻焊接接合于中间成型体50m。将接合后的连接端部312沿着轴线AX投影于假想平面VPm。另外,在假想平面VPm中,图示了在焊接连接端部312时形成的焊接垂滴WPm。这样的焊接垂滴WPm的一部分进入到贯通孔59m内。这样的焊接垂滴WPm导致后述的横向跳火。
针对图5的(A)的中间成型体50m,使用具有与第1圆C1相对应的外径的钻头对中间成型体50m的内周面50im进行切削加工。由此,在假想平面VP中,形成表示闭合图形CF的内周面50i,从而完成主体金属壳体50。即,利用切削加工来形成闭合图形CF中的、第1圆C1的弧AC1的部分即第1范围RA1的部分。还将第1范围RA1的角度θ(图5的(B))称作切削角θ。其结果,也形成有呈尖状的连接点TPa、TPb。另外,通过切削加工,切削、去除焊接垂滴WPm中的靠近轴线AX的部分。在图5的(B)中,图示了一部分被去除后的焊接垂滴WP。
之后,将在绝缘体10组装有端子电极40、中心电极20、电阻体70等而成的组装体固定于主体金属壳体50。具体而言,在主体金属壳体50的贯通孔59内配置板密封件8、组装体、线密封件6、7、以及滑石9。在绝缘体10的外径缩小部15与主体金属壳体50的台阶部56之间夹设板密封件8。然后,通过将主体金属壳体50的弯边部53以向内侧弯折的方式弯边,从而将主体金属壳体50和绝缘体10组装在一起。然后,使棒状的接地电极30弯曲而形成间隙G。由此,完成了火花塞100。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在假想平面VP中,在将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且位于比直线VL靠连接端部312侧的周向上的范围称作第1范围RA1、将除第1范围RA1以外的周向上的范围称作第2范围RA2时,表示第2范围RA2内的顶端部50s的内周面50i的线是以表示轴线AX的点为中心的第2圆C2的弧AC2。并且,表示第1范围RA1内的顶端部50s的内周面50i的线配置于比第2圆C2靠外周侧的位置。并且,表示第1范围RA1内的顶端部50s的内周面50i的线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图4的(A)的部分TN)自连接点TPa、TPb向比通过连接点TPa、TPb且与第2圆C2正切的直线ELa、ELb靠外周侧的位置延伸。并且,第1范围RA1内的包围部13s与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1大于第2范围RA2内的包围部13s与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2。由此,连接点TPa、TPb成为具有比较尖的形状。其结果,即使产生了横向跳火,也能够提高在不是接地电极范围ER的内侧的、连接点TPa、TPb处产生横向跳火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配置有连接端部的接地电极范围ER的内侧产生横向跳火。其结果,即使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接地电极30对于该横向跳火的消焰作用,因此能够抑制点火性能的降低。
详细地进行说明。如通过图2所示的路径FT的横向跳火那样,横向跳火容易在自中心电极20朝向接地电极范围ER内的方向(例如图2、图3的第1方向RD1)去的路径上产生。其原因在于,在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10A的整周中的、连接有接地电极30的连接端部312的部分的电场强度特别高。换言之,在假想平面VP中,因自中心电极20的轴线AX看的周向上的位置的不同,产生横向跳火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与接地电极范围ER以外的位置相比,在接地电极范围ER的内侧的位置处容易产生横向跳火。当在这样的接地电极范围ER的内侧的位置产生横向跳火时,由于该位置靠近接地电极30(接地电极主体31),因此接地电极30的消焰作用变大。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靠近接地电极30,因此,火焰的蔓延受到接地电极30的妨碍,从而火焰不易蔓延。因而,假设若在接地电极范围ER的内侧的位置产生横向跳火,则火花塞100的点火性能会显著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地电极范围ER的外侧形成有呈尖状的连接点TPa、TPb。在呈尖状的连接点TPa、TPb处,电场强度变大,因此容易产生自中心电极20朝向连接点TPa、TPb去的横向跳火。并且,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的第1范围RA1内的包围部13s与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1大于第2范围RA2内的包围部13s与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2。其结果,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自中心电极20朝向连接点TPa、TPb产生横向跳火的可能性变高。于是,能够抑制在配置有连接端部312的接地电极范围ER的内侧产生横向跳火。由此,即使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接地电极30的消焰作用,从而能够抑制火花塞100的点火性能的降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假想平面VP中,第1范围RA1是以将轴线AX和连接端部312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直线HL为中心的120度以内的范围。电场强度在接地电极范围ER内的连接端部312所处的位置处最高,越是远离接地电极范围ER的周向上的位置,电场强度越低。在第1范围RA1的范围为120度以内的范围的情况下,连接点TPa、TPb距接地电极范围ER比较近,因此,能够抑制连接点TPa、TPb的电场强度过度低于接地电极范围ER内的电场强度。其结果,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自中心电极20朝向连接点TPa、TPb产生横向跳火的可能性。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在配置有连接端部312的范围内产生横向跳火。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假想平面VP中,两个连接点TPa、TPb相对于将轴线AX和连接端部312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呈线对称(图3)。其结果,在产生了横向跳火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连接点中的任意一个连接点处产生了横向跳火,由于接地电极30等的消焰作用的程度相同,因此也能够发挥相同程度的点火性能。其结果,能够抑制在产生了横向跳火的情况下的点火性能的波动。并且,由于两个连接点TPa、TPb处的电场强度为相同程度,因此能够使两个连接点TPa、TPb处的横向跳火的产生频率为相同程度。其结果,能够使两个连接点TPa、TPb的附近部位的消耗为相同程度。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范围RA1内的包围部13s与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1为1.5mm以下。在距离D1为1.5mm以下的情况下,即,在为直径比较小的火花塞100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横向跳火。采用上述结构,在容易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抑制产生横向跳火时的点火性能的降低。
B.第1评价试验
在第1评价试验中,准备了具有图5的(B)中的切削角θ互不相同的主体金属壳体的17个火花塞样品。具体而言,17个样品的切削角θ分别为0度、20度、25度、30度、40度、60度、80度、100度、120度、130度、140度、160度、170度、180度、200度、220度、240度。这些样品能够如参照图5的(B)说明那样通过以下方式制作:使用具有与第1圆C1相对应的外径的钻头对中间成型体50m进行切削加工,并在形成第1圆C1的弧AC1的部分时,改变第1圆C1的直径和第1圆C1的中心CC1。
图6是第1评价试验的样品的说明图。在图6的(A)中,示出了切削角θ为40度的样品的主体金属壳体50c的顶端部50sc沿着轴线AX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平面VPc。在图6的(B)中,示出了切削角θ为200度的样品的主体金属壳体50d的顶端部50sd沿着轴线AX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平面VPd。如图6的(A)所示,在形成直径比较小且中心CC1c与连接端部312比较近的第1圆C1c的弧AC1c的情况下,切削角θ1变小。即,在表示内周面50ic的闭合图形CFc中,连接点TPa1、TPb1与连接端部312变得比较近。如图6的(B)所示,在形成直径比较大且中心CC1d与连接端部312比较远的第1圆C1d的弧AC1d的情况下,切削角θ2变大。即,在表示内周面50id的闭合图形CFd中,连接点TPa2、TPb2与连接端部312变得比较远。
另外,由图6的(A)、图6的(B)可知,在切削角θ小于180度的情况下,第1范围RA1(切削角θ的范围)位于比直线VL靠连接端部312侧的位置。即,在该情况下,连接点TPa、TPb位于比直线VL靠连接端部312侧的位置。在切削角θ超过180度的情况下,自直线VL看,连接点TPa、TPb位于与连接端部312所在侧相反的一侧。
另外,切削角θ为0度的样品是未进行用于形成第1圆C1的弧AC1的切削加工的样品、即是采用图5的(A)的中间成型体50m作为主体金属壳体的样品。
此外,各样品共同的尺寸如下。
假想平面VP中的包围部13s的外径:2.5mm
假想平面VP中的第2圆C2的直径:5mm
假想平面VP中的距离D1:1.3mm
假想平面VP中的接地电极范围ER的角度:23.58度
在此,将横向跳火中的、自中心电极20朝向接地电极范围ER内产生的横向跳火称作横向跳火A。另外,将横向跳火中的、自中心电极20朝向连接点TPa、TPb产生的横向跳火称作横向跳火B。在第1评价试验中,在切削角θ为0度的样品中,以使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达到80%的方式决定了间隙G和施加电压等条件。在切削角θ为0度的样品中,间隙G越大,横向跳火A的比例越增加,间隙G中的放电越减少。在切削角θ为0度的样品中,未产生横向跳火B。
针对切削角为20度~240度的16种样品,以切削角θ为0度的样品所决定的条件进行了100次放电,调查出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和横向跳火B的产生率。通过拍摄产生的放电并对拍摄到的放电进行确认,能够识别放电是横向跳火A,还是横向跳火B,还是间隙G中的放电。此外,横向跳火A和横向跳火B以外的放电是间隙G中的放电。这些产生率存在波动,因此针对每种样品调查了3次产生率,计算出平均的产生率。然后,计算出将平均的产生率的个位四舍五入而得到的以10%为增量的值来作为各样品的产生率。可以说,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越低,样品的点火性能越高。因此,将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为50%以上的样品评价为“C”,将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为10%以上且小于50%的样品评价为“B”,将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为小于10%的样品评价为“A”。评价结果如以下的表1所示。
【表1】
切削角θ(度) | 横向跳火A | 横向跳火B | 评价 |
0 | 80% | - | C |
20 | 80% | - | C |
25 | 0% | 50% | A |
30 | 0% | 50% | A |
40 | 0% | 50% | A |
60 | 0% | 50% | A |
80 | 0% | 50% | A |
100 | 0% | 50% | A |
120 | 0% | 50% | A |
130 | 10% | 40% | B |
140 | 20% | 30% | B |
160 | 30% | 20% | B |
170 | 40% | 10% | B |
180 | 50% | 0% | C |
200 | 50% | 0% | C |
220 | 50% | 0% | C |
240 | 50% | 0% | C |
在切削角θ为20度的样品中,由于接地电极范围ER的角度(23.58度)大于切削角θ(20度),因此无法区别横向跳火A和横向跳火B。因此,在切削角θ为20度的样品中,将产生的横向跳火全部计为横向跳火A。
切削角θ为20度的样品的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为80%,其评价为“C”。切削角θ为180度以上的4个样品、即切削角θ为180度、200度、220度、240度的样品的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为50%,横向跳火B的产生率为0%。因而,这些样品的评价为“C”。
与此相对,切削角θ为25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样品的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为0%以上且40%以下,横向跳火B的产生率为10%以上且40%以下。因而,这些样品的评价为“B”以上。
由以上可知,在切削角θ大于接地电极范围ER的角度(23.58度)且小于180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火花塞的点火性能。换言之,可知,通过使第1范围RA1(切削角θ的范围)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且位于比直线VL靠连接端部312侧的位置,能够提高火花塞的点火性能。
进一步详细地研究可知,在切削角θ为25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样品之中的、切削角θ大于120度的样品、即切削角θ为130度、140度、160度、170度的4个样品中,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分别为10%、20%、30%、40%,横向跳火B的产生率分别为40%、30%、20%、10%。即,可知,在切削角θ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的范围中,切削角θ越大,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越大,横向跳火B的产生率越小。换言之,可知,在该范围中,切削角θ越大,点火性能越低。于是,切削角θ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的范围内的4个样品的评价为“B”。
另外,在切削角θ为25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样品之中的、切削角θ为120度以下的样品、即切削角θ为25度、30度、40度、60度、80度、100度、120度的7个样品中,横向跳火A的产生率均为0%,横向跳火B的产生率均为50%。即,在切削角θ为25度以上且120度以下的范围中,不论切削角θ如何,点火性能都不发生变化。于是,切削角θ为25度以上且120度以下的范围内的7个样品的评价为“A”。即,切削角θ为25度以上且120度以下的样品的点火性能优于切削角θ为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的范围内的样品。
由以上可知,第1范围RA1优选为以将轴线AX和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连结起来的直线HL为中心的120度以内的范围。若如此设置,则能够抑制因产生横向跳火A而引起的点火性能的降低。
C.第2评价试验
在第2评价试验中,对于图3的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准备了具有图3的假想平面VP中的距离D1互不相同的主体金属壳体的5个样品。具体而言,5个样品的距离D1分别为1.1mm、1.3mm、1.5mm、1.7mm、1.9mm。此外,在各样品中,以使假想平面VP中的距离D1与距离D2之间的比率(D1/D2)和接地电极范围ER的角度成为恒定值的方式决定了第1圆C1和第2圆C2的直径及相对位置。由此,各样品被制作成假想平面VP中的闭合图形CF相互成为相似形状。
此外,各样品共同的尺寸如下。
假想平面VP中的包围部13s的外径:2.5mm
距离D1与距离D2之间的比率(D1/D2):1.05
假想平面VP中的接地电极范围ER的角度:23.58度
并且,作为比较对象,制作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5个样品相对应的用于比较的5个样品。在用于比较的5个样品中,假想平面VP中的闭合图形为正圆。因此,在用于比较的5个样品中,在假想平面VP中,不管在周向上的哪个位置,绝缘体的包围部与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另外,在用于比较的5个样品中,绝缘体的包围部与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对应的实施方式的距离D1即1.1mm、1.3mm、1.5mm、1.7mm、1.9mm。
在第2评价试验中,使单气缸、DOHC(Double OverHead Camshaft:双顶置凸轮轴)、排气量2L的汽油发动机在转速为1600rpm的条件下运转1分钟,对于第1实施方式和用于比较的各样品调查出失火率。失火率能够通过调查燃烧压力来识别。此外,在试验中,为了不使转速因失火而降低,利用马达强制使曲轴旋转。由于失火率存在波动,因此,针对每个样品调查了3次失火率,计算出平均的失火率。并且,在平均的失火率的个位的值为0以上且2以下的情况下,将个位的值设为“0”,在个位的值为3以上且7以下的情况下,将个位的值设为“5”,在个位的值为8以上且9以下的情况下,将十位的值加上1且将个位的值设为“0”。计算出由此得到的以5%为增量的值来作为各样品的失火率。并且,计算出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的失火率与对应的用于比较的样品的失火率之间的差来作为改善率。第2评价试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在用于比较的样品中,随着距离D1变大,失火率变小。具体而言,在距离D1为1.5mm以下的用于比较的样品中,失火率比较高。例如,距离D1为1.1mm、1.3mm、1.5mm的用于比较的样品的失火率分别为90%、80%、60%。在距离D1大于1.5mm的用于比较的样品中,失火率比较低。例如,距离D1为1.7mm、1.9mm的用于比较的样品的失火率分别为20%、10%。其原因在于,在距离D1较大的情况下,不易产生横向跳火,在间隙G处产生放电的概率较高。
与此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中,即使距离D1为1.5mm以下,失火率也为5%以下。例如,距离D1为1.1mm、1.3mm、1.5mm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的失火率分别为5%、5%、0%。距离D1大于1.5mm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即距离D1为1.7mm、1.9mm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的失火率均为0%。如此,不论距离D1如何,与用于比较的样品相比,在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中都能够确认到改善了失火率。其原因在于,在用于比较的样品中,在自中心电极20朝向接地电极范围ER内去的方向上产生了横向跳火,相对于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中在自中心电极20朝向连接点TPa、TPb(图3)去的方向上产生了横向跳火,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中,点火性能的降低程度较小。
观察改善率可知,在距离D1为1.5mm以下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中,改善率比较大。例如,距离D1为1.1mm、1.3mm、1.5mm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的改善率分别为85%、70%、60%,大幅地超过了50%。与此相对,在距离D1大于1.5mm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中,改善率比较小。例如,距离D1为1.7mm、1.9mm的第1实施方式的样品的改善率分别为20%、10%,均大幅地低于50%。
能够由第2评价试验的结果确认到,在距离D1为1.5m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火花塞的点火性能。
D.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假想平面VP的闭合图形CF中,第1范围RA1的线为圆弧(具体而言为第1圆C1的弧AC1),但并不限于此。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范围的线为圆弧和直线的情况。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假想平面VPB的图。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的主体金属壳体50不同的主体金属壳体50B。第2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相同。与图3的假想平面VP同样地,假想平面VPB是与轴线AX垂直的假想平面。在假想平面VPB中,沿着轴线AX投影有中心电极20的腿部25、主体金属壳体50B的顶端部50sB、绝缘体10的包围部13sB、以及接地电极30的连接端部312。
对于第2实施例的主体金属壳体50B,贯通孔59在比台阶部56靠顶端侧的部分处的形状与第1实施例的主体金属壳体50中的贯通孔59的形状不同。即,在第2实施例的假想平面VPB中,表示顶端部50sB的内周面50iB的闭合图形CFB的形状与第1实施例不同。主体金属壳体50B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主体金属壳体50相同。
闭合图形CFB由第1圆C1B的弧AC1B、第2圆C2B的弧AC2B、以及两条直线LBa、LBb构成。第1圆C1B的弧AC1B和两条直线LBa、LBb位于比第2圆C2B靠外周侧(径向外侧)的位置。第1圆C1B的弧AC1B向第1方向RD1伸出。第2圆C2B的弧AC2B向第1方向RD1的相反方向伸出。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第2圆C2B的中心CC2B与中心电极20的轴线AX一致。第1圆C1B的中心CC1B也与中心电极20的轴线AX一致。第1圆C1B的直径大于第2圆C2B的直径。
直线LBa、LBb是沿径向延伸的直线。在假想平面VPB中,将直线LBa、LBb与第2圆C2B的弧AC2B之间的两个连接点称作TPaB、TPbB。另外,将以轴线AX为起点且通过连接点TPaB的直线称作TLaB,将以轴线AX为起点且通过连接点TPbB的直线称作TLbB。将自直线TLaB起到直线TLbB为止的周向上的范围中的、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的一侧的范围称作第1范围RA1B。将自直线TLaB起到直线TLbB为止的周向上的范围中的、不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的一侧的范围称作第2范围RA2B。第2范围RA2B是自整周的范围(360度的范围)中除去第1范围RA1B之后的范围。第1范围RA1B是第1圆C1B的弧AC1B和两条直线LBa、LBb所处的范围。第2范围RA2B是第2圆C2B的弧AC2B所处的范围。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范围RA1B也处于比直线VL靠连接端部312侧的位置。因而,第1范围RA1B小于180度,第2范围RA2B大于180度。
在图7中,示出通过连接点TPaB且与第2圆C2B正切的直线ELaB、即连接点TPaB处的第2圆C2B的切线ELaB。闭合图形CFB中的直线LBa自连接点TPaB延伸到比上述切线ELaB靠外周侧(径向外侧)的位置。其结果,如上述那样,连接点TPaB呈尖状。同样地,在图7中,示出通过连接点TPbB且与第2圆C2B正切的直线ELbB、即连接点TPbB处的第2圆C2B的切线ELbB。闭合图形CFB中的直线LBb自连接点TPbB延伸到比上述切线ELbB靠外周侧的位置。因此,连接点TPbB也呈尖状。
在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接地电极范围ER的外侧也形成有尖状的连接点TPaB、TPbB。并且,包含接地电极范围ER的第1范围RA1B内的包围部13sB与顶端部50sB之间的距离D1大于第2范围RA2B内的包围部13sB与顶端部50sB之间的距离D2。其结果,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即使在产生横向跳火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接地电极30的消焰作用,从而能够抑制火花塞的点火性能的降低。
E.变形例:
(1)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第1范围RA1的角度(即切削角θ(图5的(B)))为120度以内,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切削角θ也可以是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例如为130度、140度。
(2)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点TPa、TPb相对于直线HL呈线对称。并不限于此,两个连接点TPa、TPb也可以相对于直线HL不呈线对称。例如,也可以是,在假想平面VP中,连接点TPa位于相对于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顺时针旋转60度后的周向上的位置,连接点TPb位于相对于连接端部312的中心30C逆时针旋转70度后的周向上的位置。
(3)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范围RA1内的绝缘体10的包围部13s与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部50s之间的距离D1为1.5mm以下。并不限于此,该距离D1也可以为大于1.5mm的值、例如为1.6mm、1.8mm。
(4)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主体金属壳体50中的、位于比台阶部56靠顶端侧的部分的贯通孔59的形状成为在沿着轴线AX投影时形成图3的闭合图形CF的形状。也可以是,替代该设置,仅比台阶部56靠顶端侧的部分中的、比距顶端50t特定长度(例如2mm~3mm)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靠顶端侧的部分的贯通孔59的形状成为在沿着轴线AX投影时形成图3的闭合图形CF的形状。在该情况下,比台阶部56靠顶端侧的部分中的、比距顶端50t特定长度的位置靠后端侧的部分的贯通孔59的形状也可以是在沿着轴线AX投影时形成圆的形状。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主体金属壳体50、50B的结构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其他要素,例如中心电极20、端子电极40、接地电极30等的材质、尺寸等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中心电极20、接地电极30也可以是不具有贵金属制的电极头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接地电极30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同中心电极的顶端部分相对,从而形成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火花间隙。另外,关于主体金属壳体50、50B、50c的结构,例如,对于与顶端部50s的贯通孔59的形状不同的部分的结构、材质,也能够采用公知各种结构。例如,主体金属壳体50的材质既可以是镀锌或镀镍而成的低碳钢,也可以是未施加上述镀敷的低碳钢。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变形例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的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只要不偏离其主旨以及权利要求的范围,就能够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中包含其等效发明。
Claims (6)
1.一种火花塞,该火花塞包括:
筒状的绝缘体,其具有沿着轴线延伸的轴孔;
中心电极,其是沿着所述轴线延伸的棒状体,该中心电极的后端侧配置于所述轴孔内,该中心电极的顶端侧比所述绝缘体向顶端侧突出;
主体金属壳体,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
棒状的接地电极,其具有连接端部和自由端部,该连接端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顶端部,该自由端部位于与所述连接端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该自由端部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形成间隙且与所述中心电极相对,
该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中心电极、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所述顶端部、所述绝缘体中的被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所述顶端部包围的包围部、以及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连接端部沿着所述轴线投影而得到的、与所述轴线垂直的假想平面中,
将如下范围设为第1范围:包含自所述轴线与所述连接端部外接的两条线之间的所述连接端部所处的范围、且位于比通过所述轴线且与将所述轴线和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垂直的线靠所述连接端部侧的周向上的范围,
将周向上的除去所述第1范围之后的范围设为第2范围,此时,
表示所述第2范围内的所述顶端部的内周面的第2线是以表示所述轴线的点为中心的圆的弧,
表示所述第1范围内的所述顶端部的内周面的第1线配置于比所述圆靠外周侧的位置,
所述第1线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第1线与所述第2线之间的连接点向比通过所述连接点且与所述圆正切的直线靠外周侧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1范围内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包围部与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所述顶端部之间的距离D1大于所述第2范围内的所述包围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的距离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假想平面中,所述第1范围是以将所述轴线和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为中心的120度以内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假想平面中,所述第1线与所述第2线之间的两个所述连接点相对于将所述轴线和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呈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D1为1.5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D1为1.5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D1为1.5mm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58288A JP6559193B2 (ja) | 2017-08-18 | 2017-08-18 | 点火プラグ |
JP2017-158288 | 2017-08-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12023A CN109412023A (zh) | 2019-03-01 |
CN109412023B true CN109412023B (zh) | 2020-06-30 |
Family
ID=6523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41263.0A Active CN109412023B (zh) | 2017-08-18 | 2018-08-17 | 火花塞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59193B2 (zh) |
CN (1) | CN109412023B (zh) |
DE (1) | DE102018213867B4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71485B2 (ja) * | 1995-11-16 | 2005-07-13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4013891B2 (ja) * | 2003-11-14 | 2007-11-2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US7557496B2 (en) * | 2005-03-08 | 2009-07-07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Spark plug which can prevent lateral sparking |
JP4680792B2 (ja) * | 2005-03-08 | 2011-05-11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5953894B2 (ja) * | 2011-08-08 | 2016-07-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用の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5878880B2 (ja) * | 2013-02-13 | 2016-03-08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7
- 2017-08-18 JP JP2017158288A patent/JP655919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17 CN CN201810941263.0A patent/CN10941202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17 DE DE102018213867.2A patent/DE102018213867B4/de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8213867A1 (de) | 2019-02-21 |
JP2019036492A (ja) | 2019-03-07 |
DE102018213867B4 (de) | 2024-05-02 |
CN109412023A (zh) | 2019-03-01 |
JP6559193B2 (ja) | 2019-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15371B2 (en) | Spark plug | |
CN110867729B (zh) | 火花塞 | |
CN113383470B (zh) | 火花塞 | |
JP4928626B2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
CN113396513B (zh) | 火花塞 | |
US8395307B2 (en) | Spark plug for preventing accumulation of carbon on an insulator | |
JP2013114762A (ja) | 点火プラグ | |
CN110676694B (zh) | 火花塞 | |
US7847473B2 (en) | Spark plug | |
CN107453207B (zh) | 火花塞 | |
CN109412023B (zh) | 火花塞 | |
US8215277B2 (en) | Spark plug | |
EP3065238B1 (en) | Spark plug | |
JP5973928B2 (ja) | 点火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642129B2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
EP3214708B1 (en) | Spark plug | |
EP2634872B1 (en) | Spark plug | |
JP6661245B2 (ja) | 点火プラグ | |
EP2713458B1 (en) | Spark plug | |
JP6739482B2 (ja) | 点火プラグ | |
JP2014056653A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
JP7039519B2 (ja) | 点火プラグ | |
CN115004492B (zh) | 火花塞 | |
WO2019069640A1 (ja) | 点火プラ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