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9712A -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9712A
CN109409712A CN201811196209.4A CN201811196209A CN109409712A CN 109409712 A CN109409712 A CN 109409712A CN 201811196209 A CN201811196209 A CN 201811196209A CN 109409712 A CN109409712 A CN 109409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nt
defect
assembl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62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振振
左小飞
夏睿
李光朝
刘韩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962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9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9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9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涉及质量管理的技术领域,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严重等级信息和图片信息;根据检验计划、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可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

Description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量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数的供应厂商对质量问题的管理停留在办公室里,随着移动办公的兴起,管理人员如果不在办公室电脑面前,就不能快速的获取到现场的第一手质量问题,对于质量问题的管控不应该只停留在少部分人的思想和意识里,未来社会,客户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底层装配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到人人是检验员;快速发现问题,快速处理问题必将是工厂未来的趋势。
现在工厂的质量管控方法,通过质量管控系统采集的缺陷问题一般只会停留在该系统之中,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关注,不能快速的对问题做出响应导致管理人员不能高效、实时地了解工厂产品质量问题,往往都是客户抱怨后了解;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存档,还停留在发生问题处理问题阶段,没有建立问题档案,对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的规避;不能针对不同配置的产品柔性的生成检验计划;未来工厂会存在定制化装配,现有标准化装配的差异较大,现有的质量管控方法发生错装、漏装零部件的几率会增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工厂的质量管控方法响应速度慢、传递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严重等级信息和图片信息;根据检验计划、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根据问题报告生成问题档案;接收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处理报告,根据处理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根据严重等级信息判断问题报告是否需要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如果是,则将问题报告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接收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发送的反馈报告,根据反馈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到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之前,还包括: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到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将装配清单发送至装配人员对应的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工位信息标识车辆所处的工位;确定与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将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通过功能模块级、组件级、位置级依次对所有物料进行编码,得到组合编码,将组合编码作为物料清单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工位信息由射频识别装置识别车辆的标签得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检验计划模块,用于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严重等级信息和图片信息;问题报告模块,用于根据检验计划、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工位信息标识车辆所处的工位;装配清单模块,用于确定与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生成检验计划并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并把问题报告发送给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检验人员根据接收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并将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快速生成问题报告并发送到预设人员,可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清单生成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验项目池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编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验计划生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题报告传递流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题报告跨平台传递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工厂的质量管控方法,通过质量管控系统采集的缺陷问题一般只会停留在该系统之中,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关注,不能快速的对问题做出响应导致管理人员不能高效、实时地了解工厂产品质量问题,往往都是客户抱怨后了解;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存档,还停留在发生问题处理问题阶段,没有建立问题档案,对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的规避;不能针对不同配置的产品柔性的生成检验计划;未来工厂会存在定制化装配,现有标准化装配的差异较大,现有的质量管控方法发生错装、漏装零部件的几率会增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生成检验计划并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并把问题报告发送给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检验人员根据接收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并将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快速生成问题报告并发送到预设人员,可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
在汽车生产线中,为了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一般会采用多车型多配置混线生产。这种生产线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在其他连接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使工件加工准确、迅速和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设备都与质量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质量管理系统与生产执行系统通信连接,生产执行系统用于生成装配清单,质量管理系统用于生成检验计划,质量管理系统将检验计划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中,以方便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将检验得到的信息发送回质量管理系统,由质量管理系统生成问题报告并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中,形成完整的质量管控流程。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
上述车辆是指待检验或待装配的车辆,该车辆处在某一工位上。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和工位信息,物料清单信息记载了装配上述车辆所需要的全部物料,物料是指装配上述车辆需要的零部件;工位信息是指表示车辆处于哪个工位的信息,标识上述车辆所处的工位,工位信息由射频识别装置识别车辆的标签得到,当上述车辆通过某一工位后,上述车辆的标签会被工位中的射频识别装置识别,射频识别装置产生工位信息,说明该车辆处于当前工位上,并将该工位信息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与生产线通信连接,生产执行系统与质量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装配清单由生产执行系统生成,质量管理系统接收该装配清单。
步骤S104,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
检验项目是指对应每个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需要检验的项目的总和,每一个物料可以有至少一个检验项目,也可以没有检验项目。检验计划可以包括以下之一:车型类别信息、项目编号、检验顺序、检验条件、检验标准、对检验人员的要求等,车型类别信息是指待检验车辆的型号信息。质量管理系统在接收到装配清单后,根据装配清单中的物料清单信息中获取所有物料,将每个物料对应的检验项目提取出来生成检验计划。
步骤S106,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
质量管理系统生成检验计划后,将该检验计划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检验人员按检验计划进行检验。终端是指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电脑、显示屏、手机、手提设备等。
步骤S108,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
在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报告完成对该待检验车辆的检验后,将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通过终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缺陷物料名称信息说明该缺陷物料的名称;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和严重等级信息,缺陷内容信息包括缺陷部位信息、缺陷描述信息和发现人信息,缺陷部位信息说明该缺陷物料出现缺陷的具体部位,缺陷描述信息将缺陷部位的外观和缺陷内容通过文字进行详细描述,发现人信息说明检验人员的名字,方便追溯,严重等级信息说明该缺陷的严重程度,严重等级越高,说明缺陷物料的缺陷越严重,严重等级信息由检验人员决定。对于包含工件号物料,缺陷内容信息还可以包括该缺陷物料的工件号信息,说明该缺陷物料的工件号。缺陷基本信息还包括图片信息,图片信息是指该缺陷的照片,图片信息通过图片采集装置采集,图片采集装置与检验人员的终端通信连接,如果检验人员的终端具有图片采集功能,也可以直接通过终端采集图片信息,终端还具有涂鸦功能,通过涂鸦,可以对图片信息进行修改、标注和圈出,对图片信息作出记号,突出缺陷,并将修改涂鸦后的图片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步骤S110,根据检验计划、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质量管理系统根据生成的检验计划和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问题报告需要包括:缺陷物料名称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和车型类别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和和严重等级信息,缺陷内容信息包括缺陷部位信息、缺陷描述信息和发现人信息,还可以包括工件号信息和图片信息。其中,缺陷物料名称信息、缺陷基本信息通过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车辆类型信息包括可以从检验计划直接得到。
步骤S112,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
预设人员一般为责任人,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与质量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质量管理系统生成问题报告后,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方便预设人员根据问题报告对缺陷进行总结和改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生成检验计划并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并把问题报告发送给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检验人员根据接收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并将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快速生成问题报告并发送到预设人员,可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
在上述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的步骤中,可以由生产执行系统生成并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装配清单生成过程的示意图,生产执行系统接收到车辆编码,从物料清单池中得到该车辆编码对应的车辆所需的物料清单信息,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生成装配清单,生产执行系统将上述装配清单通过webservice(网络服务)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根据该装配清单可以生成检验计划并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由生产执行系统生成装配清单并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装配清单生成方法。
在上述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的步骤中,可以采用组合编码并建立检验项目池的方法实现。
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检验项目池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一种组合编码的示意图和图5所示的一种检验计划生成方法的示意图,每辆整车的所有物料按照PSS(功能模块级)+FG(组件级)+POS(位置)的顺序依次编码,并将PSS_FG_POS作为组合编码,其中,PSS为一级模块码,FG为二级模块码,POS为三级模块码,这种组合编码可以保证整车需要的所有物料都进行编号。例如:图4中发动机悬置隔震垫的组合编码为01X_21XX_2X。将所有物料的组合编码作为物料清单池,每一个组合编码对应不同的检验项目,一个物料可以对应多个检验项目。基于车辆组成的物料已全部纳入到对应模块的编码规则当中,可对构成产品的编码规则制定检验条目标准,形成检验项目池。在检验项目池中可以得到装配清单所有物料对应的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例如,图3中编号010_21XX_0X的物料对应了3项检验项目,分别是有无划痕、尺寸是否异常以及和xx件连接是否牢固。参见图5所示的一种检验计划生成方法的示意图,在质量管理系统接收到装配清单后,分析装配清单的物料清单信息,选中每一个物料根据每个物料的组合编码并在检验项目池中匹配检验项目,得到检验计划。
通过建立项目检验池可以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检验计划生成方法。
在上述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的步骤中,可以根据问题报告包括的车辆类型信息和严重等级信息确定预设人员,参见图6所示的一种问题报告传递流程的示意图,在质量管理系统生成问题报告后,根据车辆类型信息推定发送的项目组,再根据严重等级信息推定改项目组的预设人员,选择B项目组,B组组员B,将问题报告准确、快速地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上,可以通过微信及邮件的方式发送。
质量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处理报告建立完整的问题档案,方便存档总结和之后的审计人员审计,上述方法还包括:
(1)根据问题报告生成问题档案。
质量管理系统根据问题报告生成问题档案,问题档案应当包括:车型类别信息、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物料对应的缺陷基本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和严重等级信息,缺陷内容信息包括缺陷部位信息、缺陷描述信息、发现人信息,还可以包括工件号信息和图片信息。
(2)接收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处理报告,根据处理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预设人员通过对应的终端接收质量管理系统发送的问题报告,根据问题报告对缺陷问题作出回答,然后撰写处理报告,处理报告有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接收到处理报告后,修改对应的问题档案并保存,方便之后的人员进行查阅和审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接收处理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可以方便之后的人员对问题档案进行查阅和审计
如果严重等级过高,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配合,那么就需要在产品问题管理系统上进行传递,上述方法还包括:
(1)根据严重等级信息判断问题报告是否需要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产品问题管理系统与质量管理系统通信连接,严重等级如果高于预设阈值,则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问题,需要在产品问题管理系统解决。
(2)如果是,则将问题报告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如果严重等级高于预设阈值,则说明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问题,质量管理系统将问题档案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3)接收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发送的反馈报告,根据反馈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在多部门协调解决质量问题后,会通过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向质量管理系统发送反馈报告,由质量管理系统接收反馈报告,并根据该反馈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在上述步骤中,质量管理系统可以跟踪质量管理系统的进度,参见图7所示的一种问题报告跨平台传递方法的示意图,问题报告由人员审核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如果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在每一个节点需要反馈信息到质量管理系统,并更新问题档案。
质量管理系统接收的装配清单由生产执行系统确定并发送,生产执行系统确定装配清单,需要首先接收到车辆编码,因此,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1)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
装配人员是进行装配工作的人员,手持设备用于扫描车辆编码。车辆编码可以是条码、二维码等具有标识作用的可以被扫描的编码。质量管理系统与手持设备通信连接,在装配人员使用手持设备对车辆编码进行扫描后,手持设备扫描得到车辆编码,将该车辆编码发送至质量管理系统。
(2)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以使生产执行系统根据车辆编码和车辆的工位信息得到装配清单。
质量管理系统接收到车辆编码,可以再将该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生产执行系统就可以根据车辆编码确定待装配车辆的车型、配置、物料信息,再结合工位信息,就可以得到装配清单。
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以使生产执行系统根据车辆编码和车辆的工位信息得到装配清单,降低对检验人员的经验要求,方便检验人员检验。
质量管理系统在接收到装配清单后,可以将装配清单发送给装配人员,装配人员按照装配清单进行装配,上述方法还包括:将装配清单发送至装配人员对应的终端。
终端具有显示功能,可以是手机、手持设备、电脑、显示屏等。在终端接收到装配清单后,装配人员就可以按照装配清单提供的信息,方便。快速地进行装配。装配清单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发送,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
质量管理系统将装配清单发送给装配人员,以供装配人员按照装配清单进行装配,做到傻瓜式装配,降低装配人员的经验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生成检验计划并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并把问题报告发送给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检验人员根据接收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并将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快速生成问题报告并发送到预设人员,可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生成检验计划并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信息生成问题报告并把问题报告发送给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通过建立项目检验池可以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在质量管理系统生成问题报告后,根据车辆类型信息推定发送的项目组,再根据严重等级信息推定改项目组的预设人员,将问题报告准确、快速地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上,在质量管理系统生成问题报告后,根据车辆类型信息推定发送的项目组,再根据严重等级信息推定改项目组的预设人员,将问题报告准确、快速地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上,在多部门协调解决质量问题后,会通过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向质量管理系统发送反馈报告,由质量管理系统接收反馈报告,并根据该反馈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质量管理系统将装配清单发送给装配人员,以供装配人员按照装配清单进行装配。检验人员根据接收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并将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快速生成问题报告并发送到预设人员,可以增加响应速度,提高传递效率,方便之后的人员进行查阅和审计,降低对检验人员的经验要求,方便检验人员检验。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参见图8所示的另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2,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
工位信息标识车辆所处的工位,车辆编码由质量管理系统的手持设备扫描车辆的唯一码得到,质量管理系统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
步骤S804,确定与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
生产执行系统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编码,可以得到该车辆需要的所有物料的信息,将这些信息组合为物料清单信息,再结合接收到的工位信息,就可以生成装配清单。
步骤S806,将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生产执行系统将上述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就可以根据装配清单,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得到检验计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接收的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并将上述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以使质量管理系统根据装配清单得到检验计划。可以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做到傻瓜式检验,并降低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
根据车辆编码得到该车辆需要的所有物料的信息,需要建立物料清单池,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功能模块级、组件级、位置级依次对所有物料进行编码,得到组合编码,将组合编码作为物料清单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每辆整车按照PSS、FG、POS的顺序依次编码,建立物料清单池,可以保证整车需要的所有物料都进行编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通过接收的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并将上述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以使质量管理系统根据装配清单得到检验计划。不同项目、配置的车辆对应了不同的检验项目,可以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做到傻瓜式检验,并降低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每辆整车按照PSS、FG、POS的顺序依次编码,建立物料清单池,可以保证整车需要的所有物料都进行编号。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参见图9所示的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接收模块91、检验计划模块92、第一发送模块93、第二接收模块94、问题报告模块95、第二发送模块96,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第一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
检验计划模块92,用于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
第一发送模块93,用于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94,用于接收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严重等级信息和图片信息;
问题报告模块95,用于根据检验计划、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第二发送模块96,用于将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
质量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处理报告建立完整的问题档案,方便存档总结和之后的审计人员审计,上述装置还包括:
问题档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问题报告生成问题档案;
问题档案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处理报告,根据处理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如果严重等级过高,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配合,那么就需要在产品问题管理系统上进行传递,上述装置还包括:
问题档案判断模块,用于根据严重等级信息判断问题报告是否需要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问题档案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是,则将问题报告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问题档案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发送的反馈报告,根据反馈报告修改并保存问题档案。
质量管理系统接收的装配清单由生产执行系统确定并发送,生产执行系统确定装配清单,需要首先接收到车辆编码,因此,上述装置还包括:
车辆编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
车辆编码发送模块,用于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在接收到装配清单后,可以将装配清单发送给装配人员,装配人员按照装配清单进行装配,上述装置还包括:
装配清单发送模块,用于将装配清单发送至装配人员对应的终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参见图10所示的另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三接收模块101、装配清单模块103和第三发送模块105,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第三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工位信息标识车辆所处的工位;
装配清单模块103,用于确定与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
第三发送模块105,用于将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所述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
确定与所述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所述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
将所述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
接收所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所述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严重等级信息和图片信息;
根据所述检验计划、所述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所述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将所述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问题报告生成问题档案;
接收所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处理报告,根据所述处理报告修改并保存所述问题档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严重等级信息判断所述问题报告是否需要发送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如果是,则将所述问题报告发送到所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产品问题管理系统发送的反馈报告,根据所述反馈报告修改并保存所述问题档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之前,还包括:
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
将所述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装配清单发送至装配人员对应的终端。
6.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
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所述工位信息标识所述车辆所处的工位;
确定与所述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所述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
将所述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功能模块级、组件级、位置级依次对所有所述物料进行编码,得到组合编码,将所述组合编码作为所述物料清单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信息由射频识别装置识别所述车辆的标签得到。
9.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所述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
检验计划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所述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的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缺陷基本信息;所述缺陷基本信息包括缺陷内容信息、严重等级信息和图片信息;
问题报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验计划、所述缺陷物料名称信息和所述缺陷基本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问题报告发送到预设人员对应的终端。
10.一种柔性化质量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所述工位信息标识所述车辆所处的工位;
装配清单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所述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CN201811196209.4A 2018-10-15 2018-10-15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409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6209.4A CN109409712A (zh) 2018-10-15 2018-10-15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6209.4A CN109409712A (zh) 2018-10-15 2018-10-15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9712A true CN109409712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67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6209.4A Pending CN109409712A (zh) 2018-10-15 2018-10-15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97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1645A (zh) * 2019-09-20 2021-03-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伴随车辆产品项目开发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5879665A (zh) * 2023-02-17 2023-03-31 希维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确定产品配置的检验要求、标识产品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350A (zh) * 2016-08-31 2017-03-01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验任务的生成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7390648A (zh) * 2017-06-09 2017-11-2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装配制造执行系统的防错方法
CN107480792A (zh) * 2017-08-02 2017-12-15 合肥哲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不合格零件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350A (zh) * 2016-08-31 2017-03-01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验任务的生成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7390648A (zh) * 2017-06-09 2017-11-2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装配制造执行系统的防错方法
CN107480792A (zh) * 2017-08-02 2017-12-15 合肥哲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不合格零件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1645A (zh) * 2019-09-20 2021-03-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伴随车辆产品项目开发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5879665A (zh) * 2023-02-17 2023-03-31 希维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确定产品配置的检验要求、标识产品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9863B (zh) 用户终端及其投诉方法、网络侧投诉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6327605B (zh) 一种巡检方法
CN107609765A (zh) 一种工厂隐患排查方法及系统
CN104881770A (zh) 一种快递单信息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4700229B (zh) 基于二维码的产品召回警示系统及产品召回警示方法
CN108319998A (zh) 一种产品溯源系统
CN109263760B (zh) 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
CN106991483B (zh) 一种应用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实施方法
AU2009284000B2 (e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150633A (zh) 基于手机短信的服务质量实时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9409712A (zh) 柔性化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7170065A (zh) 移动智能考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68549A (zh) 基于互联网物联的医疗设备及其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12445321A (zh) 物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190034A (zh) 一种消防安全标准管理系统
CN105894602A (zh)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0754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视觉缺陷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14298063B (zh) 安全工器具的信息更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5868832A (zh)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242348A (zh) 质量问题采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CN108170825A (zh) 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能源数据监控清洗方法
CN115329994A (zh) 智能水利巡检方法
CN207802396U (zh) 基于客户感知的端到端信令分析平台
KR20230078729A (ko) 인쇄 회로 기판 원격 광학 유지보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798139A (zh) 一种基于nqi的纺织品数据采集与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