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6581A -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6581A
CN109406581A CN201811624040.8A CN201811624040A CN109406581A CN 109406581 A CN109406581 A CN 109406581A CN 201811624040 A CN201811624040 A CN 201811624040A CN 109406581 A CN109406581 A CN 109406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graphene
metal oxide
sensi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40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06581B (zh
Inventor
刘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40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6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6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6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06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6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金属催化层的第一步骤;在所述金属催化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二步骤;在所述石墨烯层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第三步骤;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四步骤;其中,所述第三步骤与第四步骤重复进行两次以上,从而形成多个石墨烯层与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工作,并且具有良好选择性、重复性,能够在多种气敏传感器中广泛应用,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易实施,可控性好,适于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敏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气敏传感器主要有半导体式、电化学式、催化燃烧式等几种。其中,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最实用的一类气体传感器,它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对湿度敏感低和电路简单等优点。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核心之一在于敏感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核心参数。
目前的半导体气敏材料主要以氧化物为主,如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铜等。这些气敏材料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工作,通常要超过250度。还有一些碳纳米管材料也可以作为气敏材料,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工作,但其选择性和脱附行比较差,影响器件的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因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超低的约翰逊噪声,有望成为新型的气敏材料。然而,大量实验及计算表明,本征石墨烯只对NH3、NO2等少数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吸脱附时间较长、气体选择性差。为了改善石墨烯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对石墨烯材料进行功能化的方法。例如,有研究人员采用复合还原的方法,在石墨烯上负载SnO2颗粒,提高了石墨烯基材料的选择性和恢复性,但此种方法制备的材料容易团聚,影响其气敏特性。还有研究人员采用CVD法制备石墨烯,通过Pt、Pd金属对其进行修饰。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但其金属修饰颗粒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其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工作,并且具有良好选择性、重复性,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催化层、多个石墨烯层和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其中一石墨烯层直接叠设在金属催化层上,且所述多个石墨烯层与所述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设置,使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金属催化层的第一步骤;
在所述金属催化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二步骤;
在所述石墨烯层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第三步骤;
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四步骤;
其中,所述第三步骤与第四步骤重复进行两次以上,从而形成多个石墨烯层与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用途。例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敏传感器,其包括所述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工作,并且具有良好选择性、重复性,能够在多种气敏传感器中广泛应用,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易实施,可控性好,适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包括金属催化层、多个石墨烯层和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其中一石墨烯层直接叠设在金属催化层上,且所述多个石墨烯层与所述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设置,使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三维多层复合结构所含孔洞的孔径为0.1-500nm,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5000m2/g。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金属催化层的第一步骤;
在所述金属催化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二步骤;
在所述石墨烯层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第三步骤;
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四步骤;
其中,所述第三步骤与第四步骤重复进行两次以上,从而形成多个石墨烯层与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步骤包括:利用磁控溅射在衬底上形成金属催化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步骤或第四步骤包括:利用CVD方式生长形成石墨烯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三步骤包括:利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在石墨烯层上生长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步骤还包括:对衬底进行预处理,之后在衬底上生长形成金属催化层;所述的预处理包括清洗、干燥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层为单层石墨烯。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0.1-500n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催化层的材质包括Ni和/或Cu,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催化层的厚度为0.1-500n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由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形成。
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是离散分布的,粒径范围在0.1nm-100n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厚度为0.1-500nm。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交替沉积多层单层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使其中每个石墨烯层都具有金属均匀修饰的效果,较之现有技术中利用化学修饰在材料表面沉积颗粒修饰材料的方式,可以使所形成的气体敏感材料具有良好的气敏选择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敏传感器,其包括所述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
所述的气敏传感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电极、数据收集单元、数据分析单元等组件,用以与由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组成的传感单元配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典型案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包括形成在衬底1上的金属催化层2、多个石墨烯层3和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4,其中一石墨烯层3直接叠设在金属催化层2上,且所述多个石墨烯层3与所述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4交替层叠设置,使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层可以为单层石墨烯。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可以为0.1nm-500n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催化层的材质可以为Ni、Cu或其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催化层的厚度可以为0.1nm-500n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可以由离散分布的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形成。
其中,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的材质可以为Pt、Pd、Au、SnO2、ZnO2等金属、金属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厚度可以为0.1nm-100nm。
请参阅图2所示,一种制作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对单晶硅衬底进行充分清洗,包括:a、用浓硫酸,85℃煮15min;b、然后用50wt%氢氧化钾溶液浸泡10min;c、用丙酮溶液超声15min、去离子水溶液超声15min。
(2)将经清洗的单晶硅衬底在真空烘箱或氮气烘干充分干燥(120℃加热1h)。
(3)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在单晶硅衬底上形成Cu、Ni等金属催化层,其厚度约10-500nm。
(4)利用CVD方式在金属催化层上生长单层石墨烯,其厚度约0.1-500nm。
(5)利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在单层石墨烯上沉积离散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粒径约0.1nm-100nm)进行修饰,即,形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修饰层,其厚度约0.1-500nm。
(6)再次利用CVD方式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层上生长单层石墨烯,其厚度约0.1-500nm。
(7)再次利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在单层石墨烯上沉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修饰层,其厚度约0.1-500nm。
前述制作方法中采用的磁控溅射、CVD、原子层沉积等的工艺条件均可以是业界已知的。重复进行前述步骤(5)-(7)后,形成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该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其中所含孔洞的孔径为0.1-500nm,比表面积为100-5000m2/g。
对照例1:该对照例中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但未包含步骤(6)-步骤(7)。
对照例2:参照CN 106219537B等文献记载的方式,制作形成二氧化锡/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
将实施例1制得的多批次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对照例1制得的多批次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对照例2制得的多批次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分别直接沉积、制成浆料涂布的形式,在测量电极上实施敏感材料的叠加,制备出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再利用NH3和NO2气体作为目标气体进行测试,测试这些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气敏特性,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对照例1、对照例2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响应灵敏度(多批次样品的平均值)分别为50%,52%,55%,经500次循环后的响应时间及检测限(多批次样品的平均值)分别为40秒、55秒、48秒,检测限5ppm、10ppm、8ppm。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对照例1、对照例2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工作温度分别为28℃、30℃、30℃左右。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催化层、多个石墨烯层和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其中一石墨烯层直接叠设在金属催化层上,且所述多个石墨烯层与所述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设置,使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所述三维多层复合结构所含孔洞的孔径为0.1-500nm,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5000m2/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为单层石墨烯;和/或,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0.1-5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催化层的材质包括Ni和/或Cu;和/或,所述金属催化层的厚度为0.1-5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由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形成,所述金属颗粒的材质包括Pt、Pd或Au,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材质包括SnO2或ZnO2,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的粒径为0.1nm-100nm。;和/或,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厚度为0.1-500nm。
5.一种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金属催化层的第一步骤;
在所述金属催化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二步骤;
在所述石墨烯层上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第三步骤;
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上形成石墨烯层的第四步骤;
其中,所述第三步骤与第四步骤重复进行两次以上,从而形成多个石墨烯层与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交替层叠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具有三维多层复合结构,其中所含孔洞的孔径为0.1-500nm,并且所述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5000m2/g;和/或,所述石墨烯层为单层石墨烯;和/或,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0.1-500nm;和/或,所述金属催化层的材质包括Ni和/或Cu;和/或,所述金属催化层的厚度为0.1-500nm;和/或,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由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形成,所述金属颗粒的材质包括Pt、Pd或Au,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材质包括SnO2或ZnO2;和/或,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的厚度为0.1-500nm;和/或,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包括离散分布的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所述多个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颗粒的粒径为0.1nm-100n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骤包括:利用磁控溅射在衬底上形成金属催化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骤或第四步骤包括:利用CVD方式生长形成石墨烯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骤包括:利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在石墨烯层上生长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修饰层。
10.一种气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
CN201811624040.8A 2018-12-28 2018-12-28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9406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4040.8A CN109406581B (zh) 2018-12-28 2018-12-28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4040.8A CN109406581B (zh) 2018-12-28 2018-12-28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6581A true CN109406581A (zh) 2019-03-01
CN109406581B CN109406581B (zh) 2024-03-01

Family

ID=6546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4040.8A Active CN109406581B (zh) 2018-12-28 2018-12-28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658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6544A2 (de) * 2007-10-29 2009-05-07 Futurecarbo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werkstoffs sowie verbundwerkstoff und verbundwerkstoffkörper
US20120161098A1 (en) * 2009-08-20 2012-06-28 Nec Corporation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element
CN103140439A (zh) * 2010-07-15 2013-06-05 成均馆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低温生产石墨烯的方法,直接转移用相同方法的石墨烯的方法与石墨烯片材
TW201328001A (zh) * 2011-12-16 2013-07-0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以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奈米碳材組成之三相複合材料作為化學儲能之電極材料
KR20140004372A (ko) * 2012-07-02 2014-01-13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금속-그래핀-층상 금속 산화물 다공성 나노복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촉매
CN104034758A (zh) * 2014-05-28 2014-09-10 南京益得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杂石墨烯膜、贵金属粒子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集成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7946A (zh) * 2015-03-05 2015-06-03 浙江大学 石墨烯/二氧化钛薄膜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1106A (zh) * 2016-06-24 2016-11-16 南通睿智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0694A (zh) * 2015-05-07 2016-12-07 安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奈米碳管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80155825A1 (en) * 2015-11-20 2018-06-07 Fourté International, Sdn. Bhd. High conductivity graphene-metal composit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6544A2 (de) * 2007-10-29 2009-05-07 Futurecarbo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werkstoffs sowie verbundwerkstoff und verbundwerkstoffkörper
US20120161098A1 (en) * 2009-08-20 2012-06-28 Nec Corporation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element
CN103140439A (zh) * 2010-07-15 2013-06-05 成均馆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低温生产石墨烯的方法,直接转移用相同方法的石墨烯的方法与石墨烯片材
TW201328001A (zh) * 2011-12-16 2013-07-0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以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奈米碳材組成之三相複合材料作為化學儲能之電極材料
KR20140004372A (ko) * 2012-07-02 2014-01-13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금속-그래핀-층상 금속 산화물 다공성 나노복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촉매
CN104034758A (zh) * 2014-05-28 2014-09-10 南京益得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杂石墨烯膜、贵金属粒子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集成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7946A (zh) * 2015-03-05 2015-06-03 浙江大学 石墨烯/二氧化钛薄膜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0694A (zh) * 2015-05-07 2016-12-07 安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奈米碳管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80155825A1 (en) * 2015-11-20 2018-06-07 Fourté International, Sdn. Bhd. High conductivity graphene-metal composite
CN106111106A (zh) * 2016-06-24 2016-11-16 南通睿智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6581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et al.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s with AuPt-vertical graphene/glassy carbon electrode for alpha-fetoprotein detection based on label-free and sandwich-type strategies
CN104833707B (zh) 一种平面气敏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84710A1 (en) Nonenzymatic biosensor based on metal-modified porous 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10887874B (zh) 一种基于钙钛矿的湿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828009B (zh) 一种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材料的h2s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240068972A1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gas selection functions of multifunctional gas-sensitive sensor, and gas-sensitive sensor
KR20150000887A (ko) 입자 흡착 프로브
CN209707429U (zh)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
Chen et al. Good triethylamine sensing properties of Au@ MoS2 nanostructures directly grown on ceramic tubes
CN113189153A (zh) 基于ZnO多孔纳米片微球敏感材料的乙醇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i et 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room temperature ammonia (NH3) gas sensor
Li et al. A surface acoustic wave ethanol sensor based on uniform ZnO nanoparticles-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film
Song et al. Biotemplate-derived mesoporous Cr2O3 tube bundles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trace acetone at low temperature
CN110054791B (zh) MOFs-贵金属有序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95914B (zh) 一种能利用其自生长条件电信号转换检测生物分子的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Young et al.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s of ZnO nanorods modified by au nanoparticles
Han et al. In situ gold nanoparticle-decorated three-dimensional tin di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gas-sensing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W201935492A (zh) 傳感器用電極材、傳感器用電極、傳感器、及生物傳感器
CN109406581A (zh) 石墨烯复合气体敏感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Wang et al. A novel COOH–GO–COOH–MWNT/pDA/AuNPs based electrochemical aptasensor for detection of AFB 1
CN106802313B (zh) 一种多孔SiCO基一氧化氮传感器
CN107764872A (zh) 金修饰二氧化钒纳米线的二氧化氮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02135520B (zh) 用于氮化镓肖特基生化传感器的接触电极的制备方法
KR20150024328A (ko) 입자 흡착 마이크로프로브
Jin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gas-sensing properties of Pt-functionalized TiO2 nanowire sen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