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983A -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983A
CN109391983A CN201710680864.6A CN201710680864A CN109391983A CN 109391983 A CN109391983 A CN 109391983A CN 201710680864 A CN201710680864 A CN 201710680864A CN 109391983 A CN109391983 A CN 109391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interval
measurement
terminal device
interval
spacing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08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1983B (zh
Inventor
李秉肇
纳坦·爱德华·坦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08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83B/zh
Priority to CN202111221648.8A priority patent/CN114095962A/zh
Priority to EP21194449.1A priority patent/EP3972328A1/en
Priority to EP18844677.7A priority patent/EP365783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0042 priority patent/WO20190297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1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83A/zh
Priority to US16/784,769 priority patent/US1180047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用于减少资源浪费,保证终端设备的正常工作。其中的一种测量间隔配置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所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可以通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GAP)来使得终端设备测量频率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范围外的参考信号。然而,目前的GAP都是固定配置的,即使对于那些不需要测量频率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范围外的参考信号的终端设备,基站也会为其配置GAP,而对于此类终端设备来说并不需要使用GAP,这样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此类终端设备如果使用GAP,反而会影响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用于减少资源浪费,保证终端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可以是指一个具体的起始时间点,或者也可以是测量间隔的起始时间点所在的帧或子帧。测量间隔的结束时刻,可以是指一个具体的起始时间点,或者也可以是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点所在的帧或子帧。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可以是指一个具体的起始时间点,或者也可以是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点所在的帧或子帧。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可以是指一个具体的起始时间点,或者也可以是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点所在的帧或子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执行,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所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不相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不相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会在确定满足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的条件的情况下再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从而使得配置的测量间隔参数较为符合终端设备的实际需求,避免浪费测量间隔资源,而且终端设备在测量间隔期间可以完成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在测量间隔之外可以在工作频带中进行工作,尽量保证了终端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三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通过为终端设备配置两个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测量间隔中测量不同的参考信号,对于不能同时接收两种不同类型的波束的终端设备来说,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完成对于不同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另外,网络设备发送同步信号SS和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时间可能不同,如果只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则该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的长度可能会过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两个测量间隔参数,则每个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的长度都不会太长,不会过多地影响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上的正常工作。或者,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一个测量间隔中完成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对于不能同时接收两种不同类型的波束的终端设备来说,可以在一个测量间隔中测量其中一个参考信号,且网络设备在该测量间隔内可以不向终端设备发送另一个参考信号,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的情况,符合终端设备的能力需求。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小区的时间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间信息。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测量间隔中测量不同的参考信号,且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测量间隔中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从而可以在第二测量间隔中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尽量避免因无法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而导致无法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情况出现,提高了信号测量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介绍了测量间隔参数可能包括的参数信息,通过测量间隔参数所包括的参数信息就能够确定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间隔参数所指示的测量间隔测量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即,第一测量间隔与第二测量间隔是不同的测量间隔。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之所以有循环次数,是说第三测量间隔在不同的周期中的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如果将多个周期作为整体来看,可以认为第三测量间隔是在进行循环。因为作为终端设备来说,可能需要测量多个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而不同的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可能不同。如果测量间隔在每个周期中的位置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在每个周期中都是在固定的位置测量参考信号,而有些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又始终位于固定的测量间隔之外,那么终端设备可能就始终无法测量这些参考信号。那么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后,使得第三测量间隔能够在不同的周期中移动,从而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周期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参考信号,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尽量测量到各个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有助于扩大终端设备的测量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之后,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测量间隔参数。
即,网络设备将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间隔参数所指示的测量间隔测量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其中,测量间隔是周期出现,所谓停止,就是在停止时刻之后该测量间隔不再启动。第一测量间隔用于测量同步信号,终端设备可能无需多次测量同步信号,只要测量一次或几次,获得了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即可,因此作为用于测量同步信号的第一测量间隔也就无需始终存在。则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在停止时间信息所指示的停止时刻之后第一测量间隔可以无需再启动,而本来由第一测量间隔所占用的时间可以用于完成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时间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或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则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能够通过几个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同步信号,例如网络设备预先估计终端设备能够通过2个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同步信号,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可以是2,或者为了更为保险,也可以是3或更大的值。以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是2为例,则第一测量间隔在出现2次之后就不再启动;而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则网络设备同样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多长时间能够通过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同步信号,例如网络设备预先估计终端设备能够在10s内通过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同步信号,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可以是10s,或者为了更为保险,也可以是11s或其他更大的值。以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是10s为例,则第一测量间隔在首次启动10s之后就不再启动。无论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其指示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的方式都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第一测量间隔用于测量同步信号,那么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可以认为终端设备已经测量到了同步信号,即已经获取了小区的时间信息,后续已经可以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等其他参考信号的测量。因此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终端设备就可以启动第二测量间隔,从而能够及时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终端设备是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之后的第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处启动第二测量间隔。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
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来测量SS,从而根据估计结果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即,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配置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终端设备只需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即可,无需终端设备再根据其他信息进行判断,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实现方式较为简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则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则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后即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之后的第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处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在这种方式下,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后即可启动第二测量间隔,无需做其他过多的确定启动时机的工作,方式较为简单直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的设计中,如果满足第一条件,则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间隔参数所指示的测量间隔测量参考信号。其中,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有多个,则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测量间隔参数。以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包括SS和CSI-RS为例,网络设备发送SS和发送CSI-RS的时间可能不同,如果只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则该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的长度可能会过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配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则其中的每个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的长度都不会太长,不会过多地影响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上的正常工作。
其中,第一测量间隔参数所指示的第一测量间隔用于测量SS,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所指示的第二测量间隔用于测量CSI-RS,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测量间隔来测量不同的参考信号,尽量保证参考信号都能得到测量,且不会互相干扰。
网络设备将配置的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进行测量。
其中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可以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位置,即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同样的,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也可以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因为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测量SS,而终端设备即使要测量CSI-RS等其他参考信号,也需要首先测量SS以获取小区的时间信息,所以终端设备首先在第一测量间隔中测量SS,在完成对SS的测量后,终端设备可以获得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测量间隔中测量CSI-RS,从而完成对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测量。
其中,第一测量间隔可以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测量间隔参数之后即启动,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测量SS。关于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来确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来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即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即认为终端设备已经测量到了SS,则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终端设备可以启动第二测量间隔。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在这种方式下,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来测量SS,从而根据估计结果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尽量使得第二测量间隔在合适的时间启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的时间来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即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后即启动第二测量间隔,方式较为简单。
另一方面,作为终端设备来说,可能需要测量多个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而不同的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可能不同。如果测量间隔在每个周期中的位置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在每个周期中都是在固定的位置测量参考信号,而有些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又始终位于固定的测量间隔之外,那么终端设备可能就始终无法测量这些参考信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即第三测量间隔参数,第三测量间隔能够在不同的周期中移动,即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在不同的周期中的位置不同,从而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周期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参考信号,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尽量测量到各个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有助于扩大终端设备的测量范围。
具体的,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可以包括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其中,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用于确定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将配置的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三测量间隔参数进行测量。如果将第三测量间隔的多个周期作为整体来看,可以认为第三测量间隔是在进行循环。例如,在第三测量间隔的第一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三测量间隔的第二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位于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不同,以此类推。当然,因为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的长度有限,因此在循环一定周期之后,第三测量间隔可能在第三测量间隔的第n个周期中又会再次位于第一位置,重新开始循环。这里的位置,主要是指时域位置,位置不同,可以理解为两个位置不重合,而两个位置可以有交集,也可以没有交集。通过这种方式,尽量使得第三测量间隔覆盖第三测量间隔的整个周期,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周期测量不同位置的参考信号,尽量避免遗漏参考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模块。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会在确定满足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的条件的情况下再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从而使得配置的测量间隔参数较为符合终端设备的实际需求,避免浪费测量间隔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网络设备发送同步信号的示意图;
图2为终端设备测量SS和测量CSI-R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测量间隔在不同周期中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或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3)测量间隔,在LTE系统中,测量间隔用于终端设备对异频进行测量时,对当前的频点的工作中断的配置。对于不支持同时工作在两个频点的终端设备,如果该终端设备需要在非工作频点进行测量,则需要对工作频点进行中断,然后在测量间隔的时间内对非工作频点进行测量。LTE系统的测量间隔的长度固定为6ms,测量间隔的周期可配置为40ms或80ms等,意味着终端设备每40ms或每80ms可以中断当前小区的工作频点,通过6ms的时间去目标频点进行测量。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量间隔参数就用于终端设备在该测量间隔参数所指示的测量间隔中断在服务小区的工作频点的工作,以对除服务小区的工作频点外的其他频点之一进行测量。该服务小区是指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包括所述的“当前小区”。
在LTE系统中,测量间隔的名称为GAP,在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中,测量间隔也可能有其他名称。只要测量间隔的用途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同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具体名称。
4)参考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可以包括同步信号(synchronous signal,SS)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的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通过测量SS可以完成与小区的同步等工作。可参考图1的示例,同步信号可在同步信号集合周期(SS set periodicity)中发送,一个同步信号集合周期内包含若干个同步信号突发(SS burst),每个同步信号突发包含若干个同步信号块(SS block)。一个小区内可以在每个波束(beam)中发送一个SS block,在一个SS set periodicity内将所有的SS block发送完毕。
CSI-RS是基于小区的参考信号,可以用于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等信息的测量。
其中,空闲(idle)态的终端设备和连接(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都可以基于SS进行测量,另外,连接态的终端设备除了可以基于SS进行测量之外,还可以基于CSI-RS进行测量。但终端设备在测量CSI-RS之前需要先通过测量SS来获取小区的同步,即获取小区的时间信息,否则终端设备无法知道CSI-RS的出现位置,无法进行测量。可参考图2,终端设备通过对SS的测量获取小区的时间信息,从而完成对后面出现的CSI-RS的测量。
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本文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 NR系统(下文简称NR系统)或LTE系统,还可以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移动通信系统。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中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在配置的测量间隔中进行异频测量。图3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可以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设备。其中,因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主要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因此图3中未画出核心网设备。
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系统中可以对应基站+基站控制器,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系统中可以对应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其中,5G中的接入网设备当前还没有正式的名称,例如为gNB、集中单元(centric unit,C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见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均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S41、网络设备确定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可以是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的条件,可以理解为,当满足第一条件时,确定能够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待测量对象所包含的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或者终端设备支持的波束类型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配置测量间隔。其中,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待测量频率或者待测量小区。其中待测量对象所包含的参考信号可以为SS或者CSI-RS。当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多组参考信号(SS或者CSI-RS)时,待测量的参考信号为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的任一组参考信号。
另外,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可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还可以包括除所述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中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则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这部分参考信号的信息,而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中包括除所述网络设备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则其他网络设备可以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将所述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信息告知所述网络设备,从而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息来确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以及后续还可以根据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其中,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息例如包括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时间信息、频域信息、以及类型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参考信号的类型,也可理解为参考信号的内容,例如SS和CSI-RS就是不同类型的参考信号。
其中,第一条件可以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即,当满足以下的至少一种条件时,确定能够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
(1)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
其中,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可以是指以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为中心的带宽范围。例如,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为[10M,100M](包括端点,以下相同),则,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完全包括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范围内,即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是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子集,例如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为[50M,80M],则认为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而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没有交集,例如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为[120M,140M],或者为[2M,8M],都认为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另外,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有交集,但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不是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子集,例如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为[80,120M],或者为[100,120M],也同样认为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
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则终端设备如果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内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就可能出现测量不成功的情况,因此如果满足第(1)条,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在配置的测量间隔内能脱离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进行异频测量,这里的异频指的是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不同的频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去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上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2)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
中心频点,是指频带中的中心频点。例如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是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中的中心频点,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是指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带宽的中心频点。可以理解的是,中心频点不同还可以被理解为该中心频点对应的带宽是不同的。
因为终端设备一般是工作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因此,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则终端设备很可能也无法测量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可能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也可能没有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即使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位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但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终端设备很可能也无法测量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配置的测量间隔中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3)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均不相同,和/或,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均不相同;
其中,一个小区可能会发送多个SS,不同的SS的中心频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同一个小区发送的SS的中心频点均位于该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
因为终端设备会测量SS,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任意一个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相同,则终端设备在无需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就能够测量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或者,如果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任意一个同步信号的带宽相同,则终端设备也可能在无需测量间隔的情况下测量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但如果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均不相同,和/或,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均不相同,则终端设备在没有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可能就无法测量到参考信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
(4)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和/或,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其中,终端设备在小区内工作时,可能只被配置使用小区内的部分带宽,那么配置给终端使用的部分带宽就称为带宽分量。例如小区的带宽为100M,但终端设备可能仅支持其中的20M,则终端设备会被配置到一个20M的带宽分量(BWP,Bandwidth Part)上面。当然一个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带宽分量,如果一个终端设备被配置了多个带宽分量,则终端设备并不一定要求同时在所有带宽分量上进行工作。其中,终端设备当前工作的带宽分量可以称为激活的带宽分量;
如果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和/或,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则终端设备不能直接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需要采用配置测量间隔的方式进行测量;
上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带宽分量;
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包括,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中的任何一个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
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包括,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中的任何一个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5)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和/或,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不能直接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需要采用配置测量间隔的方式进行测量;
上述终端设备的配置的带宽分量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带宽分量;
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终端设备的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包括,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终端设备的配置的带宽分量中的任何一个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
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终端设备的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包括,终端设备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终端设备的配置的带宽分量中的任何一个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6)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
例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则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果终端设备的能力指示该终端设备不能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则网络设备就可以确定需要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间隔中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其中,波束的类型可以指波束的方向和/或波束的宽度,向不同方向发射的波束或者不同宽窄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波束,或者,也可以是指波束承载的内容,则如果波束承载的内容不同就可以认为是波束的类型不同,例如承载SS的波束和承载CSI-RS的波束就可以认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波束,或者承载SS的波束和承载数据的专用波束也可以认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波束。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来确定是否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使得配置的测量间隔参数更符合终端设备的实际需求。
如上的几种条件中,只要满足至少一种,网络设备就可以认为满足了第一条件。
S42、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终端设备测量参考信号。
在S41中,网络设备确定满足了第一条件,则在S42中,网络设备就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时间信息,从而可以使得在配置的测量间隔参数指示的测量间隔中能够测量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有几种不同的配置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A、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测量间隔参数。
其中每个测量间隔参数指示一个测量间隔,也就是说在方式A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测量间隔。
以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包括SS和CSI-RS为例,则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两个测量间隔参数,分别称为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对应于第一测量间隔,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对应于第二测量间隔。其中,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可以配置给终端设备测量SS,即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测量间隔测量SS,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可以配置给终端设备测量CSI-RS,即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测量间隔测量CSI-RS。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可以不相邻,或者也可以相邻。
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其中,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其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都需要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在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知道终端设备何时启动第一测量间隔,而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确定的位置启动第一测量间隔。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启动测量间隔,可以是指终端设备中断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点内收发数据,即终端设备中断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点中的工作,而开始到其他频点测量参考信号。至于在一个测量间隔中终端设备究竟在哪个频点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可以由终端设备自行选择。例如网络设备预先为终端设备指示了除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或中心频点)之外的多个频点,则终端设备启动一个测量间隔后,可以在该测量间隔中选择在网络设备指示的至少一个频点中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当然,第一测量间隔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其他参数,例如第一测量间隔的长度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下面介绍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方式。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为第一测量间隔相对于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的偏移量。那么,如果知道了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也就知道了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例如参见图5,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为0,则第一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与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的起始位置是同一位置。下个周期的第一测量间隔与本周期的第一测量间隔仅相隔一个周期。若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为δ,则下个周期的第一测量间隔与本周期的第一测量间隔相隔一个(周期+δ)。
作为另一种示例,也可以直接根据如下公式来计算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SFN mod T=FLOOR(gapOffset/10) (公式1)
即,满足公式1的位置就可确定为测量间隔出现的帧,如果计算的是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则满足公式1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为第一测量间隔出现的帧。在这种计算方式中,并没有显式定义测量间隔的周期的边界,而是直接通过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测量间隔的偏置就确定了测量间隔出现的位置。
在公式1中,SFN表示测量间隔开始的帧号,其中因为是计算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所以SFN表示第一测量间隔开始的帧号。T表示测量间隔的周期,gapOffset表示测量间隔的偏置,FLOOR()表示向下取整运算,mod表示模运算,即求余运算。公式1计算的是第一测量间隔开始的帧号,为了使得计算结果更为精确以便得到起始子帧的位置,可以继续采用如下公式:
subframe=gapOffset mod 10 (公式2)
公式2中,subframe表示测量间隔开始的子帧号,即,计算得到了第一测量间隔开始的帧号以及子帧号,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就可以根据公式1和公式2直接计算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同理,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可以包括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其中,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其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也都需要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在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知道终端设备何时启动第二测量间隔,而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确定的位置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当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二测量间隔的其他参数,例如第二测量间隔的长度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另外,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方式可参考如前介绍的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方式,不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是两个不同的测量间隔。具体的,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则既保证了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是不同的测量间隔,又能使得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在分布上较为整齐,而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则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和偏置均不同,可以使得第一测量间隔与第二测量间隔之间的区分较为明显。而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这里的周期不同,可以理解为周期的长度不同。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是不同的测量间隔,那么,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就需要不相同,这样才能保证两个测量间隔不同。
例如,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是10ms,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是20ms,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可以相同,例如同为2ms,或者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为2ms,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为5ms。
再例如,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是20ms,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也是20ms,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相同,例如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为2ms,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为5ms。
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测量间隔用于测量SS,以及第二测量间隔用于测量CSI-RS,则网络设备在第一测量间隔中可以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CSI-RS等参考信号,以及可以不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同理,网络设备在第二测量间隔中可以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而SS一般是广播方式发送。
通过为终端设备配置两个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测量间隔中测量不同的参考信号,对于不能同时接收两种不同类型的波束的终端设备来说,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完成对于不同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另外,网络设备发送SS和发送CSI-RS的时间可能不同,如果只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则该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的长度可能会过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两个测量间隔参数,则每个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的长度都不会太长,不会过多地影响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上的正常工作。
B、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下文中称为第三测量间隔参数。
即,在方式B中,网络设备还是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终端设备可通过该测量间隔参数对应的测量间隔测量参考信号,例如,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可用于测量SS和/或CSI-RS。
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可以包括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其中,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用于确定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另外,第三测量间隔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三测量间隔的其他参数,例如第三测量间隔的长度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之所以有循环次数,是说第三测量间隔在不同的周期中的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如果将多个周期作为整体来看,可以认为第三测量间隔是在进行循环。例如,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为40ms,第三测量间隔的长度为6ms,除去射频转换时间,一个第三测量间隔中可用的时间为5ms。则,在第一周期,第三测量间隔出现在40ms里的第一个5ms,在第二个周期,第三测量间隔出现在40ms中的第二个5ms,以此类推,在第八个周期,第三测量间隔出现在40ms的最后一个5ms,然后从第九个周期可以循环回来,即,在第九个周期,第三测量间隔又出现在40ms里的第一个5ms。在该示例中,第三测量间隔的循环次数为8次。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下面请参见图6,为第三测量间隔在不同周期中的位置的示意图。图6中的实线方框表示第三测量间隔。可以看到,在图6中的第一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与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即第一个周期)的起始位置是同一位置,在第二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与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即第二个周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d1,在第三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与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即第三个周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d2,且d2>d1,在第四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与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即第四个周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d3,且d3>d2>d1,以此类推。其中,可以规定第三测量间隔的循环范围,例如图6中虚线框表示一个滑动窗,规定第三测量间隔在该滑动窗的范围内循环,那么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第四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已经循环到了滑动窗的结束位置,即在第四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的结束位置和滑动窗的结束位置为同一位置,那么在下一个周期中,即在第五个周期中,第三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与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即第五个周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又会变为同一位置。在该示例中,第三测量间隔的循环次数为5次。或者也可以不用额外规定第三测量间隔的循环范围,例如直接将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长度作为第三测量间隔的循环范围,循环方式与图6类似,只是虚线框的范围变为整个周期长度即可,这样可以使得第三测量间隔覆盖整个周期。
因为作为终端设备来说,可能需要测量多个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而不同的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可能不同。如果测量间隔在每个周期中的位置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在每个周期中都是在固定的位置测量参考信号,而有些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又始终位于固定的测量间隔之外,那么终端设备可能就始终无法测量这些参考信号。那么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后,使得第三测量间隔能够在不同的周期中移动,从而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周期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参考信号,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尽量测量到各个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有助于扩大终端设备的测量范围。
关于根据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确定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几种方式: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测量间隔所在的周期的时间信息mod N)*测量间隔的长度+测量间隔的偏移参考位置 (公式3)
公式3中,测量间隔所在的周期的时间信息,可以是测量间隔的周期中的任意时间,例如为测量间隔的周期的起始时刻,或者为测量间隔的周期的结束时刻,等等。Mod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测量间隔的循环次数,测量间隔的偏移参考位置可以是指如图6中所示的滑动窗的起始位置相对于测量间隔的周期的起始位置的偏移量。即,通过公式3,直接就可以计算出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先根据如前介绍的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第三测量间隔开始的帧号以及子帧号,再在此基础上计算第三测量间隔的偏置,就可以结合第三测量间隔开始的帧号、子帧号、以及第三测量间隔的偏置得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其中,第三测量间隔的偏置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SFN/测量间隔的周期mod N)*偏移步长 (公式4)
其中,公式4中的偏移步长可以是测量间隔的长度,或者也可以是其他预定义的值或者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值。
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如上任意一种方式来计算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第三测量间隔用于测量SS,则网络设备在第三测量间隔中可以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CSI-RS等参考信号,以及可以不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第三测量间隔用于测量CSI-RS,网络设备在第三测量间隔中可以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而SS一般是广播方式发送。
通过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测量间隔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一个测量间隔中完成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对于不能同时接收两种不同类型的波束的终端设备来说,可以在一个测量间隔中测量其中一个参考信号,且网络设备在该测量间隔内可以不向终端设备发送另一个参考信号,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的情况,符合终端设备的能力需求。
如上介绍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的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任选如上的一种方式。
S43、网络设备将配置的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间隔参数。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即可包括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测量间隔参数。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则配置信息就可以包括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而如果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则配置信息就可以包括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其中,如果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则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条消息将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这样可以节省传输资源,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消息分别将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如果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消息分别将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发送给终端设备,则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发送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或者网络设备线发送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后发送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或者网络设备先发送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后发送第一测量间隔参数。
终端设备接收配置信息后,即可根据配置信息启动相应的测量间隔,下面进行介绍。在下面的介绍过程中,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为例。
S4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因为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测量SS,而终端设备即使要测量CSI-RS等其他参考信号,也需要首先测量SS以获取小区的时间信息,所以终端设备首先是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来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具体的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方式在S42中已有介绍,终端设备可根据如前介绍的方式来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S45、终端设备在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
具体的,终端设备在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测量同步信号,从而可以获取该同步信号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后,就可以在第一测量间隔的一个起始位置启动第一测量间隔,从而在第一测量间隔中终端设备可以测量SS,以根据SS获取该SS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
另外,一般来说终端设备测量到SS之后,第一测量间隔的作用就已经完成,后续可能无需再继续启动第一测量间隔。那么作为一种示例,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测量间隔配置停止时间信息,即第一测量间隔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可以指示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需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不是指与第一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相对的结束时刻,而是指后续无需再启动第一测量间隔的时刻。可参考图7,其中的虚线框S表示第一测量间隔,t1位置表示第一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t2位置表示第一测量间隔的结束时刻,t1位置与t2位置相对应,t3位置表示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在t3位置后,第一测量间隔不再启动,可以看到图7中,下一个周期里未启动第一测量间隔。在图7中,t2位置与t3位置不是同一位置,而在一些实施例中,t2位置与t3位置也可以是同一位置。其中,t3位置,即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可以位于[t1,t2]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或者也可以不位于[t1,t2]范围内。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位于[t1,t2]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或者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位于t2之后且位于下一个第一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之前,那么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一测量间隔结束之后,在下一个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到来时不再启动第一测量间隔,而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位于t1之前且位于上一个第一测量间隔的结束时刻之后,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不启动该第一测量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或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则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能够通过几个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SS,例如网络设备预先估计终端设备能够通过2个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SS,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可以是2,或者为了更为保险,也可以是3或更大的值。以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是2为例,则第一测量间隔在出现2次之后就不再启动;而如果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则网络设备同样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多长时间能够通过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SS,例如网络设备预先估计终端设备能够在10s内通过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SS,则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可以是10s,或者为了更为保险,也可以是11s或其他更大的值。以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是10s为例,则第一测量间隔在首次启动10s之后就不再启动。或者,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息,只要能够指示第一测量间隔何时停止即可。
通过为第一测量间隔配置停止时间信息,可以及时结束第一测量间隔,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原本是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完成其他的工作。
S46、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因此终端设备除了要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之外,还要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具体的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和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方式在S42中已有介绍,终端设备可根据如前介绍的方式来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S47、终端设备在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根据小区的时间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位置。
其中,CSI-RS的配置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CSI-RS的配置信息可以指示CSI-RS具体出现在哪个帧或哪个子帧,那么终端设备测量SS后,根据获得的小区的时间信息可以确定帧或子帧的边界,从而就可以确定CSI-RS的具体位置。
另外,终端设备要在第二测量间隔中进行测量,除了涉及到要获知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之外,还需要获知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即需要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首次启动时间。关于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多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1、根据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
第一测量间隔用于测量SS,那么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可以认为终端设备已经测量到了SS,即已经获取了小区的时间信息,后续已经可以进行CSI-RS等其他参考信号的测量。因此方式1下,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终端设备就可以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其中,终端设备是在第一测量间隔停止之后的第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处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可以认为,在方式1下,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不会同时存在。
在方式1下,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测量间隔是否停止就可以确定是否启动第二测量间隔,监控方式简单,且无需网络设备再额外通知终端设备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机。
其中,测量间隔是周期出现,所谓停止,就是在此之后该测量间隔不再启动。
2、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即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测量间隔的首次启动时间。
在方式2下,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估计终端设备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来测量SS,从而根据估计结果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例如网络设备预先估计终端设备能够在10s内通过第一测量间隔测量到SS,则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包括的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可以是第10s,或者为了更为保险,也可以是第11s等。
需注意的是,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与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是不同的概念,继续参考图7,如果图7中的虚线框表示第二测量间隔,则t1位置表示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t2位置表示第二测量间隔的结束时刻,t1位置与t2位置相对应,而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可以位于[t1,t2]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或者也可以不位于[t1,t2]范围内。如果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位于[t1,t2]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位置,或者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位于t2之后且位于下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之前,那么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二测量间隔结束之后,在下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到来时首次启动第二测量间隔,而如果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位于t1之前且位于上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结束时刻之后,则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时刻处首次启动第二测量间隔。
在方式2下,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可能不会同时存在,也可能会同时存在。
在方式2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配置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终端设备只需根据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即可,无需终端设备再根据其他信息进行判断,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实现方式较为简单。
3、根据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的时间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
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则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后即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之后的第一个第二测量间隔的起始位置处启动第二测量间隔。在方式3下,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后即可启动第二测量间隔,无需做其他过多的确定启动时机的工作,方式较为简单直接。在方式3下,第一测量间隔和第二测量间隔可能不会同时存在,也可能会同时存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完成对于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测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得到的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设备,从而网络设备可以进行例如判断是否进行小区切换等处理过程。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三测量间隔能够滑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测量到更多的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得到更为详实的测量报告,有助于使得网络设备的处理结果更为准确。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8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8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可选的,该网络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02。其中,处理器8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1和S4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器802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器801用于确定满足第一条件,则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所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条件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均不相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均不相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A示出了一种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9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其中,处理器9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3~S47,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器901用于: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根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小区的时间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位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设备900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该设备900可被设置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以使得该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设备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2,可参考图9B,其中,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901用于译码和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应理解,这些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包括上述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当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被处理器901译码并执行时,可使得终端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存储在设备900外部的存储器中。当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被处理器901译码并执行时,存储器902中临时存放上述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被设置于存储在设备900内部的存储器902中。当设备900内部的存储器902中存储有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时,设备900可被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中。
在又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的部分内容存储在设备900外部的存储器中,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的其他部分内容存储在设备900内部的存储器902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800和设备900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另外,图8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1和S4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图9A或图9B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3~S47,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800及设备900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2)

1.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所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不相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不相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
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三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测量间隔参数。
7.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小区的时间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间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或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13.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
14.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满足第一条件;为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所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均不相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发送的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均不相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
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三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收发器,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测量间隔参数。
2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
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
根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小区的时间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24.如权利要求21-23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或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27.如权利要求21-23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
28.如权利要求21-23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2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满足第一条件;
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所述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待测量的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频带没有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工作频带的范围内,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所有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点不相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所有同步信号的带宽不相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中心频点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中心频点不同,
所述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带宽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带宽分量的带宽不同,
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同时接收两种类型的波束。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和第二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
所述测量间隔参数包括第三测量间隔参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同步信号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33.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的循环次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34.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收发模块,用于:
在所述处理模块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测量间隔参数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测量间隔参数。
35.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获取所在的小区的时间信息;
根据第二测量间隔参数确定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小区的时间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位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及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时间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与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不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周期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偏置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偏置不同。
38.如权利要求35-37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间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出现次数或所述第一测量间隔的停止时刻。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隔停止后,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41.如权利要求35-3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测量间隔的启动时刻。
42.如权利要求35-3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测量间隔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启动所述第二测量间隔。
CN201710680864.6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391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0864.6A CN10939198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202111221648.8A CN114095962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EP21194449.1A EP3972328A1 (en) 2017-08-10 2018-08-10 Measurement gap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EP18844677.7A EP3657838B1 (en) 2017-08-10 2018-08-10 Measurement gap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and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vices
PCT/CN2018/100042 WO2019029720A1 (zh) 2017-08-10 2018-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US16/784,769 US11800470B2 (en) 2017-08-10 2020-02-07 Measurement gap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0864.6A CN10939198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1648.8A Division CN114095962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983A true CN109391983A (zh) 2019-02-26
CN109391983B CN109391983B (zh) 2021-10-19

Family

ID=6527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0864.6A Active CN109391983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202111221648.8A Pending CN114095962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1648.8A Pending CN114095962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0470B2 (zh)
EP (2) EP3657838B1 (zh)
CN (2) CN109391983B (zh)
WO (1) WO2019029720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413A (zh) * 2019-04-25 2019-07-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解决5g nr终端异频测量的方法
WO2020211094A1 (zh) * 2019-04-19 2020-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WO2022021035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073031A (zh) * 2019-08-14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28352A (zh) * 2019-08-29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88107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间隔确定方法、测量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78723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间隔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88073A1 (zh) * 2021-03-10 2022-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66966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44628A1 (zh) * 2021-09-22 2023-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gap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84788B2 (en) * 2017-04-12 2021-11-23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measurement ga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58569B1 (ko) * 2017-09-15 2022-0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시스템을 위한 이동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648500A1 (en) * 2018-10-30 2020-05-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asurements in the case of missing reference signals
KR20230094988A (ko) * 2021-12-21 2023-06-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동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75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测量间隙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2595450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间隙的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2112112A1 (en) * 2011-02-15 2012-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rst network node and a seco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EP2512044A1 (en) * 2011-04-14 2012-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WO2015094701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Intel IP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early handover using uplink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WO2015133823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ceiving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4937992A (zh) * 2014-01-21 2015-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6664539A (zh) * 2014-08-08 2017-05-1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确定测量间隙模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0807B2 (en) * 2011-01-10 2014-06-10 Mediatek Inc.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JP6359815B2 (ja) * 2013-09-26 2018-07-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異周波測定方法
EP3080927B1 (en) * 2013-12-13 2021-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node, methods therein, for respectively sending and receiving a report on quality of transmitted beams
EP3095288A1 (en) * 2014-01-17 2016-11-23 Idac Holding, Inc. 3gpp mmw access link system architecture
KR102369016B1 (ko) * 2014-01-29 2022-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28198B (zh) * 2014-06-27 2019-10-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5338566B (zh) * 2014-08-07 2019-06-0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用于测量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US10980050B2 (en) * 2014-11-06 2021-04-1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980169B2 (en) * 2015-05-15 2018-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gap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512849B1 (ko) * 2016-09-29 2023-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측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4501567B (zh) * 2017-03-23 2024-04-26 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新无线电中的下行链路测量设计
WO2018212692A1 (en) * 2017-05-15 2018-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asurement gap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816311B2 (ja) * 2017-06-16 2021-01-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同期信号ブロックを測定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0911997B2 (en) * 2017-06-16 2021-02-02 Mediatek Inc.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75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测量间隙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2595450A (zh) * 2011-01-10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间隙的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2112112A1 (en) * 2011-02-15 2012-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rst network node and a seco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EP2512044A1 (en) * 2011-04-14 2012-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WO2015094701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Intel IP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early handover using uplink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CN104937992A (zh) * 2014-01-21 2015-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5133823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ceiving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6664539A (zh) * 2014-08-08 2017-05-1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确定测量间隙模式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N2: "RP-141796 "Status report for WI: Dual Connectivity for LTE; rapporteur: NTT DOCOMO"" *
SAMSUNG: "《Discussion on intra-frequency, inter-frequency, and inter-RAT 》", 《3GPP TSG-RAN WG4 NR AH#2》 *
胡利等: "基于CSI-RS的CQI测量", 《广东通信技术》 *
陈贝等: "LTE-A系统下行链路信道估计的性能评估", 《电子技术应用》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1094A1 (zh) * 2019-04-19 2020-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0062413A (zh) * 2019-04-25 2019-07-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解决5g nr终端异频测量的方法
CN110062413B (zh) * 2019-04-25 2021-10-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解决5g nr终端异频测量的方法
CN114073031A (zh) * 2019-08-14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28352A (zh) * 2019-08-29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128352B (zh) * 2019-08-29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1035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88107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间隔确定方法、测量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78723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间隔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88073A1 (zh) * 2021-03-10 2022-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66966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44628A1 (zh) * 2021-09-22 2023-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gap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983B (zh) 2021-10-19
US20200178194A1 (en) 2020-06-04
US11800470B2 (en) 2023-10-24
CN114095962A (zh) 2022-02-25
EP3657838A1 (en) 2020-05-27
EP3657838B1 (en) 2021-09-29
EP3972328A1 (en) 2022-03-23
WO2019029720A1 (zh) 2019-02-14
EP3657838A4 (en) 202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1983A (zh) 一种测量间隔参数配置、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11490863B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US9781638B2 (en) Method of enhance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eedback
TWI556593B (zh)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9398559B2 (en) Link adaptat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
CN108696346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366827A (zh) 用于周期性波束故障测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09161A (zh) 减少基于模式的测量的复杂性
CN109923890A (zh)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465403A (zh) 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和其中的方法
CN109391391B (zh) 一种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58632B (zh) 一种发送、接收测量报告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87821A1 (zh) 一种应用同步信号块的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CN110061768A (zh) 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和装置
US20210152309A1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KR20230002537A (ko) 포지셔닝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02020A1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JP2021533697A (ja) 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参照信号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704803B1 (en) Mu-mimo-aware sector-carrier allocation
CN114501625A (zh) 信号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973400B (zh) 一种测量结果的处理方法及ue
CN105165036B (zh) Csi测量资源的配置方法、csi上报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0346754A (zh) 一种定位时刻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6264475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4765510A (zh) 一种资源配置、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