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9108B - 取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9108B
CN109389108B CN201711271306.0A CN201711271306A CN109389108B CN 109389108 B CN109389108 B CN 109389108B CN 201711271306 A CN201711271306 A CN 201711271306A CN 109389108 B CN109389108 B CN 109389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ttern layer
shielding pattern
sensor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13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9108A (zh
Inventor
钟炜竣
巫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ngy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Gingy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ngy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Gingy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US15/976,8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091402B1/en
Priority to US16/008,037 priority patent/US1046018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938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9108A/zh
Priority to US16/996,883 priority patent/US2020038147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9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9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0Collim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取像装置包括盖板、感测器以及光学准直器。光学准直器配置在盖板与感测器之间且包括彼此重叠的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透光开口。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且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或者,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且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

Description

取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的种类包括脸部、声音、虹膜、视网膜、静脉、掌纹和指纹识别等。按照感测方式的不同,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可分为光学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及热感应式。一般来说,光学式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光源、导光元件以及感测器。光源所发出的光束照射按压在导光元件上的待识别物。感测器接收被待识别物反射的光束,以进行生物特征的识别。在感测器取像的过程中,被指纹反射的光束容易散乱地传递至感测器,从而造成取像质量不佳,影响识别结果。虽然已有技术针对取像质量进行改善,然而现阶段技术在改善串扰(crosstalk)的同时,容易过度限缩感测器的进光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所述取像装置可在改善串扰的同时,避免过度限缩感测器的进光量。
本发明的一种取像装置包括盖板、感测器以及光学准直器。感测器配置在盖板的一侧。光学准直器配置在盖板与感测器之间。光学准直器包括彼此重叠的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第一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一透光开口。第二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二透光开口。第三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三透光开口。光学准直器满足: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且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或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且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从感测器朝盖板排列或从盖板朝感测器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等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从感测器朝盖板排列或从盖板朝感测器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各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等于各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从感测器朝盖板排列或从盖板朝感测器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准直器还包括第一透光基板以及第二透光基板。第一透光基板位于感测器与盖板之间。第二透光基板位于第一透光基板与盖板之间。第二遮光图案层位于第一透光基板与第二透光基板之间。第一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的其中一个位于感测器与第一透光基板之间。第一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的其中另一个位于第二透光基板与盖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取像装置还包括光源。光源位于感测器旁边,且光源与感测器位于盖板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取像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光学准直器与盖板之间,且所述的显示面板可以是具有触控层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取像装置还包括带通滤光层以及光源。带通滤光层位于显示面板与感测器之间。光源位于感测器旁边,且光源与感测器位于盖板的一侧。光源的发光频谱落在带通滤光层的穿透频谱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准直器还包括第四遮光图案层。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第三遮光图案层以及第四遮光图案层彼此重叠。第四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四透光开口。光学准直器满足:各第四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借由调变不同遮光图案层的透光开口的尺寸,除了能够改善串扰问题之外,还能够改善制程公差所造成的遮孔现象,使感测器的进光量有效提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可在改善串扰的同时,避免过度限缩感测器的进光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别列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及图3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在无制程公差及有制程公差的情况下的俯视示意图;
图4至图8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取像装置;
110:盖板;
120:感测器;
130:光学准直器;
131:第一透光基板;
132:第一遮光图案层;
133:第二透光基板;
134:第二遮光图案层;
136:第三遮光图案层;
140:显示面板;
150:带通滤光层;
160:光源;
D:横向距离;
D’、D’’:纵向距离;
G1、G2:缝隙;
O1:第一透光开口;
O2:第二透光开口;
O3:第三透光开口;
R:感测区;
S131、S133A:表面;
S133B:表面;
SI:内表面;
SO:外表面;
SO1、SO2、SO3: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结合参考附图的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清楚地呈现有关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下文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只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下列任一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及图3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在无制程公差及有制程公差的情况下的俯视示意图。
请先参照图1及图2,取像装置100适于撷取待测物的生物特征。举例来说,待测物可为手指或手掌,而生物特征可为指纹、掌纹或静脉,但不以此为限。
取像装置100包括盖板110、感测器120以及光学准直器130。
盖板110具有外表面SO以及内表面SI。外表面SO与内表面SI彼此相对,且外表面SO例如为取像装置100的触控操作面,也就是待测物碰触盖板110的外表面SO,以进行生物特征识别。
盖板110适于保护位于其下的元件(如感测器120以及光学准直器130),盖板110可采用高机械强度的基板,以避免因待测物的按压或其他外力的冲击而损害到位于盖板110下方的元件。此外,盖板110采用透明材质,使被待测物反射的光束(带有指纹、掌纹或静脉信息的光束)能够穿透盖板110并朝感测器120传递。举例来说,盖板110可以是玻璃盖板,例如是显示设备的玻璃盖板或触控装置的玻璃盖板,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也可由透光胶体通过升温制程或照光制程固化而成。所述透光胶体可以是环氧树脂(epoxy)、硅胶、光学胶、树脂(resin)或其他合适的透光材料。
感测器120配置在盖板110的一侧,感测器120包括多个光感测区R,以接收被待测物反射的光束。进一步来说,感测器120可包括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其他适当种类的影像感测元件。就电荷耦合元件而言,所述多个光感测区R是指多个电荷耦合元件的所在区域。就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而言,所述多个光感测区R是指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中的多个像素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取像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光源(未示出)。光源位于感测器120旁边,且光源与感测器120位于盖板110的一侧(例如均位于盖板110的下方)。光源适于提供照射待测物的光束,光源可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可包括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或上述两者的组合。此外,光束可包括可见光、非可见光或上述两者的组合。非可见光可为红外光,但不以此为限。在取像装置100包括光源的架构下,感测器120内可整合有脉宽调变电路。借由脉宽调变电路控制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与感测器120的取像时间,使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与感测器130的取像时间同步,可达到精确控制的效果,但不以此为限。
光学准直器130配置在盖板110与感测器120之间,光学准直器130适于准直化被待测物反射且朝感测器120传递的光束。进一步来说,光学准直器130包括彼此重叠的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具有高吸收率以及低反射率,以降低传递至上述遮光图案层的光束被上述遮光图案层反射的比例以及光束被上述遮光图案层反射的次数,进而有效降低大角度光束(所述角度是指光束的传递路径与感测区R的法线所夹的角度)被感测器120接收到的比例,从而改善串扰问题。所述低反射率是指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及红外光波段低于10%。举例来说,上述遮光图案层可以是低反射率的油墨,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为了使被待测物反射的光束能够被感测器120接收,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分别具有多个第一透光开口O1、多个第二透光开口O2以及多个第三透光开口O3。各第一透光开口O1与其中一个第二透光开口O2、其中一个第三透光开口O3以及对应的一个光感测区R重叠,以使朝感测区R传递的小角度光束可通过彼此重叠的一个第一透光开口O1、一个第二透光开口O2以及一个第三透光开口O3而传递至对应的一个光感测区R。
光学准直器130满足:各第三透光开口O3的尺寸SO3大于或等于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且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或各第三透光开口O3的尺寸SO3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且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大于或等于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在上述透光开口的形状为圆形的架构下,所述透光开口的尺寸是指透光开口的直径。在上述透光开口的形状为方形、其他多边形或上述形状的结合的架构下,所述透光开口的尺寸是指透光开口的其中一边的宽度。
在多个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尺寸均相同的情况下,多个透光开口的尺寸越大,则光感测区R的进光量越大,但容易有串扰问题。相反地,多个透光开口的尺寸越小,虽然能有效改善串扰问题,但容易造成进光量过小。此外,不同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中心可能因制程公差而无法对齐。也就是说,较靠近光感测区R的遮光图案层可能遮蔽到所述遮光图案层上方的透光开口(遮孔现象),使得各光感测区R所对应的有效开口值(不同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交集区域)比预设的有效开口值(即透光开口的尺寸)小,进而造成各光感测区R的实际进光量小于各光感测区R的预设进光量。
鉴于上述内容,本实施例在设计不同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尺寸时,将串扰问题、进光量以及制程公差所造成的遮孔现象均纳入考量。举例来说,根据各光感测区R的尺寸、相邻两光感测区R的横向距离D以及相邻两遮光图案层之间的纵向距离(包括纵向距离D’及纵向距离D’’)设计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以同时改善串扰及进光量过小的问题。此外,还借由使其余遮光图案层中的至少一层(如第二遮光图案层134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的其中至少一个)的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如此,即使因为制程公差使得不同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中心无法对齐(参见图3),也可有效避免较靠近光感测区R的遮光图案层遮蔽到所述遮光图案层上方的透光开口,使得各光感测区R所对应的有效开口值等于或近似于预设的有效开口值(即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进而在改善串扰的同时,避免过度限缩感测器120的进光量。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三透光开口O3的尺寸SO3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且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此外,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从感测器120朝盖板110排列。然而,不同透光开口的尺寸相对关系以及不同遮光图案层的排列方式可根据需求改变,而不以图1所显示的为限。
根据不同的需求,光学准直器100可进一步包括其他元件。举例来说,光学准直器10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31以及第二透光基板133,以承载上述遮光图案层。第一透光基板131以及第二透光基板133适于让光束穿透。举例来说,上述透光基板可以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透明光阻等等,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透光基板131位于感测器120与盖板110之间,而第二透光基板133位于第一透光基板131与盖板110之间。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位于第一透光基板131与第二透光基板133之间。第一遮光图案层132位于感测器120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盖板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配置在第一透光基板131面向感测器120的表面S131上,第二遮光图案层134嵌入在第二透光基板133面向第一透光基板131的表面S133A中,且第三遮光图案层136配置在第二透光基板133面向盖板110的表面S133B上,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可内嵌在第一透光基板131面向感测器120的表面S131中。此外,第二遮光图案层134可配置在第二透光基板133面向第一透光基板131的表面S133A上。另外,第三遮光图案层136可内嵌在第二透光基板133面向盖板110的表面S133B中。
盖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33之间、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以及第一透光基板131与感测器120之间可借由黏着层(未示出)或固定机构(未示出)而固定在一起。黏着层可以是光学胶粘剂(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或芯片附着薄膜(DieAttach Film, DAF),但不以此为限。当盖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33之间借由黏着层而固定在一起,黏着层可位于盖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33之间的缝隙G1中、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与盖板110之间或上述两个的组合。换句话说,盖板110与第二透光基板133之间的缝隙G1中的光传递介质可以是空气或黏着层。此外,当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借由黏着层而固定在一起,黏着层可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或上述两个的组合。另外,当第一透光基板131与感测器120之间借由黏着层而固定在一起,黏着层可位于第一透光基板131与感测器120之间的缝隙G2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与感测器120之间或上述两个的组合。换句话说,第一透光基板131与感测器120之间的缝隙G2中的光传递介质可以是空气或黏着层。
接着结合图4至图8说明取像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在下文不再重述。图4至图8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200与图1的取像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在取像装置200中,各第三透光开口O3的尺寸SO3等于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且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大于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从感测器120朝盖板110排列,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可从盖板110朝感测器120排列,使得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位于感测器120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而第一遮光图案层132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盖板110之间。
请参照图5,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300与图1的取像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在取像装置300中,各第三透光开口O3的尺寸SO3大于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且各第二透光开口O2的尺寸SO2等于各第一透光开口O1的尺寸SO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从感测器120朝盖板110排列,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可从盖板110朝感测器120排列,使得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位于感测器120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而第一遮光图案层132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盖板110之间。
请参照图6,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400与图1的取像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在图1的取像装置100中,不同的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尺寸是从感测器120朝盖板110逐步递增。另一方面,在图6的取像装置400中,不同的遮光图案层的多个透光开口的尺寸是从感测器120朝盖板110逐步递减。
进一步来说,第一遮光图案层132、第二遮光图案层134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从盖板110朝感测器120排列,使得第三遮光图案层136位于感测器120与第一透光基板131之间,且第一遮光图案层132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33与盖板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遮光图案层136配置在第一透光基板131面向感测器120的表面S131上,且第一遮光图案层132配置在第二透光基板133面向盖板110的表面S133B上,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遮光图案层136可内嵌在第一透光基板131面向感测器120的表面S131中,而第一遮光图案层132可内嵌在第二透光基板133面向盖板110的表面S133B中。
请参照图7,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500与图1的取像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在取像装置500中,取像装置500进一步包括显示面板140,以提供显示功能。显示面板140位于光学准直器130与盖板110之间。举例来说,显示面板140可以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FT-LCD panel)、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Micro LEDdisplay panel)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panel, OLED display panel),或者是带有触控层(即电极走线)的显示面板等等,但不以此为限。当显示面板140为自发光型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40所提供的光束的一部分可用于生物特征识别,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8,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600与图7的取像装置500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在取像装置600中,取像装置600进一步包括带通滤光层150以及光源160。带通滤光层150位于显示面板140与感测器120之间,而光源160位于感测器120旁边,且光源160与感测器120位于盖板110的一侧(例如均位于盖板11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带通滤光层150位于光学准直器130与感测器120之间,且光源160位于感测器120的其中一侧,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实施例中,带通滤光层150可位于显示面板140与光学准直器130之间。此外,光源160可位于感测器120的多侧,例如配置在感测器120的多边、多个角落或上述两个的组合。
光源160适于提供生物特征识别用的光束。带通滤光层150适于让来自光源160的光束通过(也就是光源160的发光频谱落在带通滤光层150的穿透频谱内)且过滤其他光束,以避免环境光束或来自显示面板140的光束传递至感测器120所造成的干扰,进而提升取像装置600的识别能力。举例来说,带通滤光层150可为红外带通滤光层,带通滤光层150让波长为800 nm至900 nm的光束通过,且过滤波长为800 nm至900 nm以外的光束。对应地,光源120选用波长落在800 nm至900 nm的范围内的红外光源。在其他实施例中,带通滤光层420可选用让波长为840 nm至860 nm的光束或波长为890 nm至990 nm的光束通过的带通滤光层,且光源120选用波长落在840 nm至860 nm或890nm至990nm的范围内的红外光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虽然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的光学准直器130均只包括三层遮光图案层,但光学准直器130中的遮光图案层的数量不以此为限。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准直器可进一步包括第四遮光图案层(未示出)。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第三遮光图案层以及第四遮光图案层彼此重叠,且第四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四透光开口。光学准直器满足:各第四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此外,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第三遮光图案层以及第四遮光图案层可从感测器朝盖板排列或从盖板朝感测器排列。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准直器可包括四层以上的遮光图案层(未示出),其中各第五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第四透光开口的尺寸,其余遮光图案层的透光开口的尺寸依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借由调变不同遮光图案层的透光开口的尺寸,除了能够改善串扰问题之外,还能够改善制程公差所造成的遮孔现象,使感测器的进光量有效提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可在改善串扰的同时,避免过度限缩感测器的进光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装置包括:
盖板;
感测器,所述感测器配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以及
光学准直器,所述光学准直器配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感测器之间,其中所述光学准直器包括第一遮光图案层、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彼此重叠,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一透光开口,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二透光开口,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三透光开口,且所述光学准直器满足:
各所述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且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或
各所述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且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所述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且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从所述感测器朝所述盖板排列或从所述盖板朝所述感测器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等于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且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从所述感测器朝所述盖板排列或从所述盖板朝所述感测器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各所述第二透光开口的尺寸等于各所述第一透光开口的尺寸,且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从所述感测器朝所述盖板排列或从所述盖板朝所述感测器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准直器还包括第一透光基板以及第二透光基板,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位于所述感测器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之间,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感测器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的其中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与所述盖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装置还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感测器旁边,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感测器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装置还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光学准直器与所述盖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装置还包括:
带通滤光层,所述带通滤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感测器之间;以及
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感测器旁边,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感测器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光源的发光频谱落在所述带通滤光层的穿透频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准直器还包括第四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二遮光图案层、所述第三遮光图案层以及所述第四遮光图案层彼此重叠,所述第四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第四透光开口,且所述光学准直器满足:
各所述第四透光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各所述第三透光开口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是带有触控层的显示面板。
CN201711271306.0A 2014-08-26 2017-12-05 取像装置 Active CN109389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76,883 US10091402B1 (en) 2015-12-11 2018-05-11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16/008,037 US10460188B2 (en) 2014-08-26 2018-06-14 Bio-sensing apparatus
US16/996,883 US20200381470A1 (en) 2014-08-26 2020-08-18 Image captur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793 2017-08-08
TW106126793 2017-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9108A CN109389108A (zh) 2019-02-26
CN109389108B true CN109389108B (zh) 2022-03-01

Family

ID=6396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1306.0A Active CN109389108B (zh) 2014-08-26 2017-12-05 取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9108B (zh)
TW (1) TWI633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3349B (zh) * 2018-11-22 2020-09-01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CN111435213B (zh) 2019-01-11 2021-12-3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成像模块与使用其的生物识别装置
US10763288B1 (en) 2019-02-15 2020-09-01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9786432B (zh) * 2019-03-06 2021-06-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85756B (zh) * 2019-03-15 2022-07-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33620A (zh) * 2019-04-30 2019-10-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86514B (zh) * 2019-06-28 2021-1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26891B (zh) * 2019-07-31 2022-0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40196B (zh) * 2019-08-27 2021-09-21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11119590B2 (en) 2019-08-29 2021-09-14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pto-electronic module
CN112445287A (zh) 2019-08-29 2021-03-05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光电模块
TWI713231B (zh) * 2019-10-02 2020-12-11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11482552B2 (en) 2019-11-15 2022-10-25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1271024B2 (en) 2019-12-09 2022-03-08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11488864A (zh) * 2020-01-16 2020-08-0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感测模块
CN113777819B (zh) * 2020-06-09 2023-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052090A1 (en) * 2020-08-17 2022-02-1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Sensing device
TWI757053B (zh) * 2020-08-17 2022-03-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特徵辨識的系統及其方法
CN114255481A (zh) 2020-09-10 2022-03-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TWI748643B (zh) * 2020-09-10 2021-12-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識別模組、其製備方法及電子裝置
CN117396928A (zh) * 2022-05-07 2024-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483A (zh) * 2010-12-13 2011-06-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模块
CN105844212A (zh) * 2015-02-02 2016-08-10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采用准直器的光学传感器
CN106874828A (zh) * 2015-12-11 2017-06-20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感测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816B (zh) * 2010-03-04 2011-09-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4020896B (zh) * 2014-05-14 2018-10-02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光栅的光学触控屏
TWI597512B (zh) * 2015-12-11 2017-09-01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感測模組
US10732771B2 (en) * 2014-11-12 2020-08-0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KR102397874B1 (ko) * 2015-09-30 2022-05-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센서 어레이 및 그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CN105224928B (zh) * 2015-10-09 2017-11-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设备
CN106503635B (zh) * 2016-10-11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指纹识别的盖板、输入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6348770U (zh) * 2016-12-22 2017-07-2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483A (zh) * 2010-12-13 2011-06-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模块
CN105844212A (zh) * 2015-02-02 2016-08-10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采用准直器的光学传感器
CN106874828A (zh) * 2015-12-11 2017-06-20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感测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1111A (zh) 2019-03-16
TWI633493B (zh) 2018-08-21
CN109389108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9108B (zh) 取像装置
US10091402B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9964436B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10002281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CN109271829B (zh) 取像装置
US10592722B2 (en) Photosensitive unit, photosensitiv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196637A1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7118067A1 (zh) 光学式指纹识别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9271831B (zh) 取像装置
CN208141405U (zh) 指纹辨识模组
TW201810119A (zh) 指紋辨識裝置
TWM567910U (zh) 指紋辨識裝置
TWM592604U (zh) 感光模組及取像裝置
US20180349673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TWI730519B (zh) 液晶顯示裝置
WO2021012117A1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扩散膜和液晶显示屏
CN112753036A (zh) 纹路图像获取装置、显示装置及准直部件
TW201839661A (zh) 取像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US11908226B2 (en)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726240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KR20150084220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122899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14740994A (zh)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WO202124912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TWI653582B (zh) 取像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