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0035A -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0035A
CN109370035A CN201811219862.8A CN201811219862A CN109370035A CN 109370035 A CN109370035 A CN 109370035A CN 201811219862 A CN201811219862 A CN 201811219862A CN 109370035 A CN109370035 A CN 109370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chromic
agent
photochromic agent
spiral shell
polym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98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航
王大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gao Fu F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gao Fu F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gao Fu F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gao Fu F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98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0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0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0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高分子纤维中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包覆,实现该光致变色材料在高分子纤维中的分布均匀性,并且该光致变色剂为无机可逆光致变色剂,其实现了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变色性能,提高了纤维对紫外光的防护性能。如果该纤维应用于纺织面料中,能够具有较好的防护紫外线的功能,若是应用于环保领域,其对紫外光所导致的损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并且通过光线的变化,复合材料的颜色进行相应变化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种类较多,其用途也非常广泛,包括纺织领域、光纤领域、环保领域、生物领域等各个领域。
这些复合材料虽然具有上述的各自特点,但是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即比如在纺织领域中,面料过薄,其遮光性能不好,若是面料过厚,因其遮光性能太好,反而影响光线,特别是吸收光线过多,导致面料的发热,而影响到使用,若是应用到窗帘领域特别是无法通过窗帘来初步判断时间的早晚,而且,遮光性能是通过窗帘面料的厚度及颜色来实现的,这样的面料的使用,影响室内的整体布局并且有一定的压抑感,很难适用于家庭。
应用到环保领域的复合材料,则因为其不能对光线进行很好的反应,而导致环保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对光线的反应,而相应的改变颜色,主要是通过对紫外光及可见光的反应来相应的改变不同的颜色,即能够起到防紫外线的功能,还能根据可见光的照射改变复合材料的透光率,提高利用范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所述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所述光致变色剂为有机光致变色剂。
所述有机光致变色剂包括螺毗喃、螺唔嗓、俘精酸醉、二芳基乙烯或偶氮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所述光致变色剂占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0.1%-5%。
所述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有机光致变色剂,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8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1-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高分子纤维中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包覆,实现该光致变色材料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并且该光致变色剂为有机可逆光致变色剂,当可见光照射到复合材料上时,会导致按设计添加的有机光致变色剂的颜色变化,改变可见光的透光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光致变色剂为有机光致变色剂;有机光致变色剂包括螺毗喃、螺唔嗓、俘精酸醉、二芳基乙烯或偶氮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在本申请的下列各实施例中,对于有机光致变色剂的组成有多个,比如单独使用螺毗喃、单独使用螺唔嗓、单独使用俘精酸醉、单独使用二芳基乙烯、单独使用偶氮苯、使用螺毗喃和螺唔嗓组合、使用螺毗喃和俘精酸醉组合、使用螺毗喃和二芳基乙烯组合、使用螺毗喃和偶氮苯组合、使用螺唔嗓和俘精酸醉组合、使用螺唔嗓和二芳基乙烯组合、使用螺唔嗓和偶氮苯组合、使用俘精酸醉和二芳基乙烯组合、使用俘精酸醉和偶氮苯组合、使用二芳基乙烯和偶氮苯组合、使用螺毗喃、螺唔嗓和俘精酸醉组合、使用螺毗喃、螺唔嗓和二芳基乙烯组合、使用螺毗喃、螺唔嗓和偶氮苯组合、使用螺唔嗓、俘精酸醉和二芳基乙烯组合、使用螺唔嗓、俘精酸醉和偶氮苯组合、使用俘精酸醉、二芳基乙烯和偶氮苯组合、使用螺毗喃、螺唔嗓、俘精酸醉和二芳基乙烯组合、使用螺毗喃、螺唔嗓、俘精酸醉和偶氮苯组合、使用螺唔嗓、俘精酸醉、二芳基乙烯和偶氮苯组合、使用螺毗喃、螺唔嗓、俘精酸醉、二芳基乙烯和偶氮苯组合,但是为了篇幅的原因,本申请的下列实施例仅列出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的一种组合,其它组合在说明书中不进行说明,但是这些组合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中。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0.1%-5%。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本申请中,助剂均为现有技术,助剂的使用并不在本申请的改进技术方案中,因此,本申请不对助剂的具体组分进行说明,能够用于本申请中的所助剂均能够适用。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有机光致变色剂,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8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1-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为以光致变色剂为核外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外壳的壳核结构,该壳核结构能够保证与高分子纤维之间的稳定结合、并且分布均匀。
实施例1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有机光致变色剂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0.1%。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螺毗喃和偶氮苯,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其中引发剂BPO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重量的0.5%。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实施例2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有机光致变色剂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5%。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螺毗喃和偶氮苯,继续搅拌并升温至8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1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其中引发剂BPO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重量的0.4%。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实施例3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有机光致变色剂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1%。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螺毗喃和偶氮苯,继续搅拌并升温至7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其中引发剂BPO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重量的0.4%。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实施例4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有机光致变色剂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3%。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螺毗喃和偶氮苯,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其中引发剂BPO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重量的0.4%。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实施例5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有机光致变色剂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2%。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螺毗喃和偶氮苯,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其中引发剂BPO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重量的0.5%。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实施例6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有机光致变色剂螺毗喃和偶氮苯按质量比为1: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光致变色剂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0.5%。
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螺毗喃和偶氮苯,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其中引发剂BPO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重量的0.4%。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光变色纤维;
所述光变色纤维按重量份,其组成为:
所述光致变色剂为有机光致变色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致变色剂包括螺毗喃、螺唔嗓、俘精酸醉、二芳基乙烯或偶氮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中,所述光致变色剂占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总重量的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氧化剂、相容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乙醇,经过搅拌后使得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加入有机光致变色剂,继续搅拌并升温至60℃-80℃,再加入引发剂BPO乙醇溶液,停止加温并继续保持搅拌1-2小时,逐渐冷却成固体;
2)将上述固体研磨成粉末,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光致变色剂。
CN201811219862.8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Pending CN109370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862.8A CN109370035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862.8A CN109370035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0035A true CN109370035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40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9862.8A Pending CN109370035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00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5894A (zh) * 2021-12-21 2022-04-12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涂层的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1287A (en) * 1996-08-08 1998-10-13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hotochromic pigment
CN1629250A (zh) * 2004-10-20 2005-06-22 南开大学 有机光致变色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7578A (zh) * 2007-08-14 2008-02-06 四川大学 疏水性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038026A (ko) * 2006-10-27 2008-05-02 (주)아이블포토닉스 광변색 포토폴리머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CN102071490A (zh) * 2010-12-11 2011-05-25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851770A (zh) * 2012-09-04 2013-01-02 昆山市万丰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变色纺织品及其纺织方法
CN102886233A (zh) * 2012-10-24 2013-01-23 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致变色双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49658A (zh) * 2014-11-07 2015-03-2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机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60227A1 (ja) * 2013-10-22 2015-04-30 株式会社記録素材総合研究所 ストッキング用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繊維を用いたストッキング
CN105755571A (zh) * 2016-02-23 2016-07-13 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聚丙烯光敏变色复合纤维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1287A (en) * 1996-08-08 1998-10-13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hotochromic pigment
CN1629250A (zh) * 2004-10-20 2005-06-22 南开大学 有机光致变色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038026A (ko) * 2006-10-27 2008-05-02 (주)아이블포토닉스 광변색 포토폴리머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CN101117578A (zh) * 2007-08-14 2008-02-06 四川大学 疏水性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1490A (zh) * 2010-12-11 2011-05-25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致变色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851770A (zh) * 2012-09-04 2013-01-02 昆山市万丰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变色纺织品及其纺织方法
CN102886233A (zh) * 2012-10-24 2013-01-23 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致变色双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5060227A1 (ja) * 2013-10-22 2015-04-30 株式会社記録素材総合研究所 ストッキング用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繊維を用いたストッキング
CN104449658A (zh) * 2014-11-07 2015-03-2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机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5571A (zh) * 2016-02-23 2016-07-13 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聚丙烯光敏变色复合纤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5894A (zh) * 2021-12-21 2022-04-12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涂层的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5531A (zh) 光涂料与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涂料制得的感光膜
CN106094435A (zh) 一种可用于全息记录的光致聚合物薄膜感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16030B1 (ko) 휘도 향상 시트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JP2008156539A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用バインダー樹脂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する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ー
CN103068942A (zh) 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及光学物品
Nasouri Fabrication of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cellulose acetate composite nanofibers for high‐performance ultra violet protective materials
CN104403049A (zh) 一种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CN109370035A (zh) 一种光致变色高分子复合材料
CN111662675B (zh) 具有自愈合功能的壁画、彩绘类文物加固剂及制备方法
CN104562660B (zh) 基于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561A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光变色聚氨酯复合材料
CN109338508A (zh) 一种窗帘用光变色面料
CN109371497A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窗帘用光变色面料
CN109468693A (zh) 一种变色纤维
CN109468694A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变色纤维
CN109371485A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变色纤维
CN109056108A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纤维
CN109295539A (zh) 一种变色纤维
CN109338506A (zh) 一种变色纤维
CN109295540A (zh) 一种变色纤维
CN109295541A (zh) 一种变色纤维
CN109371496A (zh) 一种光致变色纤维
Albalawi Modification of wood lignin and integration with multifunctional polyester nanocomposite
CN109371495A (zh) 一种光变色窗帘面料
JPWO2012098923A1 (ja) 透過率向上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