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6915B -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6915B
CN109366915B CN201811068277.2A CN201811068277A CN109366915B CN 109366915 B CN109366915 B CN 109366915B CN 201811068277 A CN201811068277 A CN 201811068277A CN 109366915 B CN109366915 B CN 109366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achine tool
way
cylind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82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6915A (zh
Inventor
朱鹏飞
解伟
屈帅锋
魏龙
何小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Zhengzho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Zhengzho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Zhengzho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10682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6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6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6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6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6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油路转换模块,油路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三通回路和第二三通回路,用于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对机床上的油液回路进行油路转换;第一三通回路包括:第一机床接口,适于同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机床接口,适于同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第一油缸接口,适于同第一油液口连通;第二三通回路包括:第三机床接口,适于同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第四机床接口,适于同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油缸接口,适于同第二油液口连通。通过连接于机床和模具之间的油路转换模块实现油缸在开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以满足中子实现复杂动作的需要。

Description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型腔被分为动模和定模两部分,注塑生产时,塑料熔体填充到动、定模型腔的空隙内,待塑料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产品侧向的孔等倒扣特征在模具开模时影响脱模,故需要设计一个脱模机构,在产品脱模前先对影响脱模的产品特征进行分离,在注塑行业内被成为抽芯,完成抽芯后再进行产品脱模。
脱模机构在注塑行业内被称为滑块。模具上滑块的运动主要靠模具内部设计的运动机构来实现,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由油缸控制的滑块在行业内被称为中子。中子的动作依靠注塑机床液压控制系统输入液压油带动中子的油缸,由油缸的伸缩带动中子运动。
现有的机床对油缸的控制模式为:机床上具有多组油液回路,每个回路均包括两个油管,两个油管分别同油缸上的两个油液口相连,通过两个油管的进出油功能,带动油缸进行伸或缩。
受机床本身的设计限制,在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每个油液进出回路只能进行一次供油出油动作,相应的油缸也只能进行一次伸或缩动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模具上的中子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动作,现有技术中的机床便难以满足其需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床不能实现模具上中子复杂动作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路转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油路转换模块,所述油路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三通回路和第二三通回路,用于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对机床上的油液回路进行油路转换,以使模具上的油缸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后退;所述第一三通回路包括:第一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第一油缸接口,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回路包括:第三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第四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油缸接口,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二油液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通过第一贯穿油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一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通过第二贯穿油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二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
可选地,所述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油路转换装置包括多个油路转换模块,多个所述第一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多个所述第二三通回路相互连通。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三通回路共用所述第一油缸接口,多个所述第二三通回路共用所述第二油缸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三通单元和所述第二三通单元均为电磁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路转换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中,包括:在开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和/或,在合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回路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油路转换模块,所述油路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三通回路和第二三通回路,用于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对机床上的油液回路进行油路转换,以使模具上的油缸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后退;所述第一三通回路包括:第一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第一油缸接口,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一油液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回路包括:第三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第四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油缸接口,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二油液口连通。通过连接于机床和模具之间的油路转换模块实现油缸在开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进而实现中子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以满足中子实现复杂动作的需要。
2.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第一油缸接口通过第一贯穿油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一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通过机械机构进行转换,转换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
3.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均位于同一侧,使得加工过程简单、易控制。
4.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通过第二贯穿油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二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通过机械机构进行转换,转换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
5.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均位于同一侧,使得加工过程简单、易控制。
6.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所述油路转换装置包括多个油路转换模块,多个所述第一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多个所述第二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使得制造过程简单。
7.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多个所述第一三通回路共用所述第一油缸接口,多个所述第二三通回路共用所述第二油缸接口。共用第一油缸接口和第二油缸接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8.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装置,所述第一三通单元和所述第二三通单元均为电磁阀,使用电磁阀代替机械结构实现油路转换,控制更加精确。
9.本发明提供的油路转换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中,包括:在开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和/或,在合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回路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在开模和/或合模的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装置实现油缸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进而实现中子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以满足中子实现复杂动作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床上的控制信号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床控制信号在开模过程中控制模式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床控制信号在合模过程中控制模式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在开模过程中的控制信号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在开模过程中的控制信号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在合模过程中的控制信号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在合模过程中的控制信号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路转换方法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油路转换模块;11、第一三通回路;111、第一机床接口;112、第二机床接口;113、第一油缸接口;12、第二三通回路;121、第三机床接口;122、第四机床接口;123、第二油缸接口;2、机床;21、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2、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3、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4、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3、油缸;31、第一油液口;32、第二油液口;4、油缸杆;5、中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的机床上有多个信号接入点,两个一组,根据信号状态对控制中子的油缸供油或者泄油,控制油缸运动。机床上的多组控制信号被编号为A、B、C、D等,如图1所示,机床上的控制信号包括四组(A、B、C和D),其中:中子A进信号和中子A退信号控制中子A进、退;中子B进信号和中子B退信号控制中子B进、退;中子C进信号和中子C退信号控制中子C进、退;中子D进信号和中子D退信号控制中子D进、退。
开模过程中每个中子做一次退出的动作,合模时每个中子做一次前进的动作。动作顺序为开模过程中按照倒序D退、C退、B退、A退控制信号依次输出,如图2所示;合模过程中按照正序A进、B进、C进、D进控制信号依次输出,如图3所示。受注塑机自身的设计限制,在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每个中子只能做一次动作。对于有特殊设计要求的模具,如果同一中子在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需要做进、退两个动作时,在不对机床内部控制线路做大的改造的情况下则无法实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油路转换装置与机床2和模具上的油缸3连接,油缸3通过油缸杆4与模具中子5连接,通过机床2控制油缸3的供油或者泄油,由油缸3带动中子5运动,通过油路转换装置实现机床在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油缸的前进和后退,即在开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实现中子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以满足中子实现复杂动作的需要。并且无需对机床内部控制线路做大的改造,使得控制方式简单、易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路转换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油路转换模块1,
油路转换模块1包括第一三通回路11和第二三通回路12,用于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对机床上的油液回路进行油路转换,以使模具上的油缸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后退;
第一三通回路11包括:第一机床接口111,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1连通;第二机床接口112,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4连通;第一油缸接口113,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一油液口31连通;
第二三通回路12包括:第三机床接口121,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2连通;第四机床接口122,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3连通;第二油缸接口123,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二油液口32连通。
上述油路转换装置,通过连接于机床和模具之间的油路转换模块实现油缸在开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进而实现中子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以满足中子实现复杂动作的需要。此外,通过增加中子动作实现模内组装,改变模具只能单件生产的问题,可以实现注塑件在模内装配,然后成套出模,实现模内自动化组装工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油路转换装置包括一个油路转换模块,第一油液回路由机床上的A信号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由机床上的B信号控制;第一油缸接口通过第一油管连通油缸上的第一油液口31,第一油液口31连通油缸的第一油腔;第二油缸接口通过第二油管连通第二油液口32,第二油液口32连通油缸的第二油腔。具体关系为:A进信号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1,A退信号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2,B进信号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3,B退信号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4。
上述油路转换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称为:
在开模过程中,B退信号控制机床中的油液通过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4、第一油管进入油缸的第一油腔,实现第一油腔的供油;同时,第二油腔中的油液通过第二油管、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3排出第二油腔,实现第二油腔的泄油;通过B退信号控制油缸后退,进而实现中子的后退,如图8所示。B退信号控制完成后,A退信号控制机床中的油液通过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2、第二油管进入油缸的第二油腔,实现第二油腔的供油;同时,第一油腔中的油液通过第一油管、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1排出第一油腔,实现第一油腔的泄油;通过A退信号控制油缸前进,进而实现中子的前进,如图9所示。
在合模过程中,A进信号控制机床中的油液通过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1、第一油管进入油缸的第一油腔,实现第一油腔的供油;同时,第二油腔中的油液通过第二油管、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2排出第二油腔,实现第二油腔的泄油;通过A进信号控制油缸后退,进而实现中子的后退,如图10所示。A进信号控制完成后,B进信号控制机床中的油液通过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23、第二油管进入油缸的第二油腔,实现第二油腔的供油;同时,第一油腔中的油液通过第一油管、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24排出第一油腔,实现第一油腔的泄油;通过B进信号控制油缸前进,进而实现中子的前进,如图11所示。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还可以为C信号和B信号或者D信号和C信号等,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即可。
在一可替换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或者更多个油路转换模块,这样便可实现油缸两次甚至多次的前进和后退动作。如图10所示,油路转换装置包括两个油路转换模块(第一油路转换模块和第二油路转换模块),第一油路转换模块通过机床上的B信号和A信号控制,第二油路转换模块通过机床上的D信号和C信号控制,具体连接关系详见图12。通过多个油路转换器,依靠多组油管控制一个中子,增加中子的动作次数。
图12所示的油路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在开模过程中,D退→C退→B退→A退,D退实现中子的第一次后退,C退实现中子的第一次前进,B退实现中子的第二次后退,A退实现中子的第二次前进,通过四组控制信号实现了中子的两次进退动作;在合模过程中,A进→B进→C进→D进,A进实现中子的第一次后退,B进实现中子的第一次前进,C进实现中子的第二次后退,D进实现中子的第二次前进,通过四组控制信号实现了中子的两次进退动作。通过中子的连续两次动作,实现模内组装工艺,提高注塑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油路转换装置包括多个油路转换模块,油缸在开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便可使油缸实现多次进退动作,进而实现中子在开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实现复杂动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机床接口111、第二机床接口112、第一油缸接口113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并通过第一贯穿油路进行连通,第一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一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使得制造过程更加简单、便捷,易加工。通过机械机构进行转换,转换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在其它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可以不平行设置,还可以位于不同侧,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即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机床接口121、第四机床接口122、第二油缸接口123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并通过第二贯穿油路进行连通,第二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使得制造过程更加简单、便捷,易加工。通过机械机构进行转换,转换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在其它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可以不平行设置,还可以位于不同侧,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即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油路转换装置包括多个油路转换模块,多个第一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多个第二三通回路相互连通;多个第一三通回路共用第一油缸接口,多个第二三通回路共用第二油缸接口。多个第一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多个第二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使得制造过程更加简单、便捷、易操作;同时,共用第一油缸接口和第二油缸接口。如图12所示,油路转换装置包括两个油路转换模块,两个第一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共用第一油缸接口,两个第二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共用第二油缸接口。在其它可替换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两个油路转换模块也可以不相互连通,或者不共用油缸接口,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即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三通单元和第二三通单元均为电磁阀。使用电磁阀代替机械结构实现油路转换,控制更加精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路转换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中,包括:在开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和/或,在合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回路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在开模和/或合模的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装置实现油缸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进而实现中子同时完成进、退两个动作,以满足中子实现复杂动作的需要。此外,无需对机床控制系统进行大的改造,通过简单的油路转换装置即可完成,投入少,收益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开模过程中,如图14所示,油路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和S2:
步骤S1: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具体地,机床发出的第一退信号(如B退信号)控制油液从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进入油缸的第一油腔,第二油腔中的油液从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排出,实现油缸的后退动作,进而油缸带动中子实现后退动作。
步骤S2: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具体地,机床发出的第二退信号(如A退)控制油液从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进入油缸的第二油腔,第一油腔中的油液从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排出,实现油缸的前进动作,进而油缸带动中子实现前进动作。
通过上述步骤,在不改变机床控制信号的前提下,通过机床上的退信号可以同时实现油缸在开模过程中的前进和后退动作,增加了中子动作的复杂程度。
在一可替换实施例中,在合模过程中,如图15所示,油路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和S4:
步骤S3: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具体地,机床发出的第一进信号(如A进)控制油液从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进入油缸的第一油腔,第二油腔中的油液从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排出,实现油缸的后退动作,进而油缸带动中子实现后退动作。
步骤S4: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回路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具体地,机床发出的第二进信号(如B进)控制油液从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进入油缸的第二油腔,第一油腔中的油液从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排出,实现油缸的前进动作,进而油缸带动中子实现前进动作。
在另一可替换实施例中,油路转换方法可以同时包括步骤S1-S4,使得油缸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均可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后退动作。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油路转换模块,
所述油路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三通回路和第二三通回路,用于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对机床上的油液回路进行油路转换,以使模具上的油缸在开模或合模过程中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后退;
所述第一三通回路包括:
第一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
第二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
第一油缸接口,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一油液口连通;
所述第二三通回路包括:
第三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一油液回路的出油端连通;
第四机床接口,适于同机床上的第二油液回路的进油端连通;
第二油缸接口,适于同油缸上的第二油液口连通;
在开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和/或,
在合模过程中,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一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一油液口供油,以驱动油缸后退;通过油路转换模块控制第二油液回路给油缸的第二油液回路供油,以驱动油缸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通过第一贯穿油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一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床接口、第二机床接口以及第一油缸接口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通过第二贯穿油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二贯穿油路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堵塞进行可拆卸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床接口、第四机床接口以及第二油缸接口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转换装置包括多个油路转换模块,多个所述第一三通回路相互连通且多个所述第二三通回路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三通回路共用所述第一油缸接口,多个所述第二三通回路共用所述第二油缸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单元和所述第二三通单元均为电磁阀。
CN201811068277.2A 2018-09-13 2018-09-13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Active CN109366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8277.2A CN109366915B (zh) 2018-09-13 2018-09-13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8277.2A CN109366915B (zh) 2018-09-13 2018-09-13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6915A CN109366915A (zh) 2019-02-22
CN109366915B true CN109366915B (zh) 2021-01-15

Family

ID=6540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8277.2A Active CN109366915B (zh) 2018-09-13 2018-09-13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691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0655Y (zh) * 1995-08-15 1996-07-10 林景棠 一种注塑机半自动液压控制装置
CN201621116U (zh) * 2009-12-07 2010-11-03 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多系统液压回路
CN106738727A (zh) * 2016-11-24 2017-05-31 无锡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开合模油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5705B2 (ja) * 2008-10-02 2013-09-1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CN102935690B (zh) * 2012-05-17 2015-11-25 蔡少详 多功能注塑机
CN105108987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混炼注塑成型装置
JP6237746B2 (ja) * 2015-11-05 2017-1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油圧制御回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0655Y (zh) * 1995-08-15 1996-07-10 林景棠 一种注塑机半自动液压控制装置
CN201621116U (zh) * 2009-12-07 2010-11-03 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多系统液压回路
CN106738727A (zh) * 2016-11-24 2017-05-31 无锡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开合模油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6915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4743B (zh) 精密波纹管成型机
BR112012003252A2 (pt) aparelho para acionar um dispositivo de ejeção de uma máquina de moldagem para realizar um ciclo de operação para moldar artigos
CN105415731B (zh) 一种适用于水液压压铸机的液压系统
CN109366915B (zh) 油路转换装置及油路转换方法
CN207206989U (zh) 平移式双色注射模具及具有该模具的注塑机
US566078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of selected parts
CN106015180B (zh) 一种超高压时序控制器
CN102935690A (zh) 多功能注塑机
JP2000334798A (ja) コア型を可動自在に備えた型締装置の油圧回路
CN102380941B (zh) 一种可多次往复中子动作的注塑机设备改造
CN209918854U (zh) 一种用以制备齿轮箱液压轴芯成型模具
CN110900971A (zh) 一种双动模脱模注塑模具
WO2016121335A1 (ja) 成形金型、成形金型システム、及び圧縮成形方法
CN203076561U (zh) 冷室压铸机开锁模智能控制系统
CN102950772A (zh) 一种多物料模内组装方法
CN205522359U (zh) 一种注塑机同步系统
CN201856362U (zh) 电动调抱闸螺母式合模机构
CN205255553U (zh) 一种水液压压铸机及其液压系统
CN205889708U (zh) 一种列排式反应注射成型机组
CN21050112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嵌件固定装置
KR101254010B1 (ko) 이중사출성형 방법 및 장치
CN202147373U (zh) 一种可多次往复中子动作的注塑机改造设备
CN215095176U (zh) Pdcpd制品生产专用的多混合头切换装置
CN205522360U (zh) 一种注塑机锁模系统
US5055250A (e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