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6722A -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56722A CN109356722A CN201811384340.3A CN201811384340A CN109356722A CN 109356722 A CN109356722 A CN 109356722A CN 201811384340 A CN201811384340 A CN 201811384340A CN 109356722 A CN109356722 A CN 1093567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bon distribution
- process layer
- burner inner
- inner liner
- dust catch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002—Cleaning of turbo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推车、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均安装在推车上;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之间存有间隙;积碳收集箱分为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且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之间通过中间隔板分隔开;中间隔板通过支架梁安装在箱体内。实现了将吹除火焰筒积碳吸入吸尘器改善了工作环境的目的,它不仅结构高度集成化、操作方便,而且保障了职工身体健康,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火焰筒积碳吹除工艺过程中,由于没有火焰筒封闭密封吹除工艺设备,积碳吹除时往往会造成整个工作房间积碳满天飞扬,虽然工作房间有抽风通风设备,但是也无法避免积碳飞扬。它不仅严重影响工作环境和产品质量,而且给工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包括推车、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均安装在推车上;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之间存有间隙;积碳收集箱分为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且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之间通过中间隔板分隔开;中间隔板通过支架梁安装在箱体内。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上处理层设有上顶板、密封胶垫、火焰筒和交叉隔板;密封胶垫安装在上顶板上;交叉隔板位于上处理层腔内,其中一端与上顶板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隔板连接;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上顶板设有凹孔A;密封胶垫上设有凹孔B;凹孔A与凹孔B位置对应匹配。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火焰筒穿过凹孔A且位于交叉隔板与上处理层所形成的空腔内;火焰筒的一端与中间隔板连通,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火焰筒表面设有凹孔C;中间隔板设有通风孔;凹孔C与通风孔连通至下处理层。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下处理层设有导流板、固定块A和固定块B;导流板通过固定块A和固定块B倾斜安装在下处理层内;固定块A位于中间隔板下方;固定块B安装在下处理层的一侧;导流板的一端与固定块A连接,另一端与箱体底面连接。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导流板倾斜角度大于30°。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导流板与箱体底面连接处设有下挡块。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箱体外侧设有吸尘接口。
作为技术创新,以上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方法如下:把压缩空气由火焰筒上端的孔内灌入,将火焰筒内腔的积碳沿空腔内部从上至下吹出,其中大部分积碳从火焰筒内腔下端的孔直接排到下处理层内,其余少部分积碳沿火焰筒体表面的凹孔C吹出,并沿着通风孔进入到下处理层内,最后利用吸尘器吸尘使下处理层内产生负压,使下处理层内的积碳从火焰筒进气口一侧流入吸尘器里,直到火焰筒内腔积碳清除干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把吸尘器和积碳收集箱及手推车集为一体,将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放置在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上的一个封闭密封的积碳收集箱里,利用吸尘器吸尘使积碳收集箱里产生负压,强迫使吹除积碳排着队有秩序地从火焰筒进气口一侧流入到吸尘器里,有效避免了积碳飞扬情况。实现了将吹除火焰筒积碳吸入吸尘器改善了工作环境的目的,它不仅结构高度集成化、操作方便,而且保障了职工身体健康,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积碳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车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支架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中间隔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上顶板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密封胶垫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交叉隔板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密封圈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吸尘接口正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吸尘接口侧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推车、2-吸尘器、3-积碳收集箱、4-火焰筒、5-密封胶垫、6-上顶板、7-中间隔板、8-支架梁、9-箱体、10-下挡块、11-交叉隔板、12-密封圈、13-固定块A、14-导流板、15-固定块B、16-吸尘接口、17-通风孔、18-凹孔A、19-凹孔B、20-凹孔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包括推车1、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均安装在推车1上;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之间存有间隙;积碳收集箱3分为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且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之间通过中间隔板7分隔开;中间隔板7通过支架梁8安装在箱体9内。
所述上处理层设有上顶板6、密封胶垫5、火焰筒4和交叉隔板11;密封胶垫5安装在上顶板6上;交叉隔板11位于上处理层腔内,其中一端与上顶板6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隔板7连接;交叉隔板11采用十字交叉隔板。
所述上顶板6设有凹孔A18;密封胶垫5上设有凹孔B19;凹孔A18与凹孔B19位置对应匹配。
所述火焰筒4穿过凹孔A18且位于十字交叉隔板11与上处理层所形成的空腔内;火焰筒4的一端与中间隔板7连通,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2。
所述火焰筒4表面设有凹孔C20;中间隔板7设有通风孔17;凹孔C20与通风孔17连通至下处理层。
所述下处理层设有导流板14、固定块A13和固定块B15;导流板14通过固定块A13和固定块B15倾斜安装在下处理层内;固定块A13位于中间隔板7下方;固定块B15安装在下处理层的一侧;导流板14的一端与固定块A13连接,另一端与箱体9底面连接。
所述导流板14倾斜角度大于30°。
所述导流板14与箱体9底面连接处设有下挡块10。
所述箱体9外侧设有吸尘接口16。
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的使用方法,方法如下:把压缩空气由火焰筒4上端的孔内灌入,将火焰筒4内腔的积碳沿空腔内部从上至下吹出,其中大部分积碳从火焰筒4内腔下端的孔直接排到下处理层内,其余少部分积碳沿火焰筒4体表面的凹孔C20吹出,并沿着通风孔17进入到下处理层内,最后利用吸尘器2吸尘使下处理层内产生负压,使下处理层内的积碳从火焰筒4进气口一侧流入吸尘器2里,直到火焰筒4内腔积碳清除干净。
航空发动机火焰筒4结构:该零件的特征是上方下圆壁厚为3mm,高600mm空腔柱体结构,上端为180X90方形体,然后逐步过渡为外径为Φ145mm的圆柱形,再下端为圆锥台空腔体,下端末端孔径为Φ45mm,同时火焰筒4体表面均匀分布若干直径为Φ25mm通孔。
将火焰筒4吹除积碳收集箱3和吸尘器2及手推车1集成一体,其中航空发动机火焰筒4吹除积碳收集箱3分为两层,中间隔板7将积碳收集箱3分为上下两个相对密封的空间,火焰筒4内腔的积碳在吹除积碳时,火焰筒4内腔积碳通过火焰筒4与中间隔板7上的密封圈12紧密相连的通孔,使大部分积碳通过此通道流入积碳收集箱3下部密封的空间并再导流板14的引导下通过吸尘器2接口流入到吸尘器2中。上层密封空间用隔板将其隔出火焰筒4四个各自独立的密封舱室,可以同时放置四个火焰筒4提高工作效率,上层独立的密封舱室将整个火焰筒4体有测通孔的部位全部包裹在里面。各独立密封舱室中间隔板7都有上下密封空间相通的通风孔17,4个Φ50mm,它使火焰筒4侧面孔排除的部分积碳同样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到下密封空间,也在导流板14的引导下通过吸尘器2将积碳吸入到吸尘器2中。四个各自独立的密封舱室的设计可以达到避免积碳流入到其它火焰筒4舱室,造成交叉污染影响工作质量。通过集成化设计,不仅结构整洁紧凑,而且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航空发动机火焰筒4放置在一个有上下两层封闭密封的积碳收集箱3里,且上层分隔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密封室,可以同时放置四个火焰筒4零件提高工作效率,放置火焰筒4时使火焰筒4下端口外表与中间隔板7的火焰筒4中间通孔部位的密封圈12紧密接触确保密封性;其次在上顶板6上铺设密封胶垫5,使火焰筒4与上顶板6密封;然后使用压缩空气由火焰筒4上部方形孔吹入。利用吸尘器2吸尘使积碳收集箱3里产生的负压,强迫使吹除积碳排着队有秩序地从火焰筒4进气口沿内腔通过下端孔再到积碳收集箱3下层并沿导流板14流入,以及火焰筒4上层的独立密封舱室导流孔流入到吸尘器2里,有效避免了积碳飞扬情况。
吹除积碳分两个通道流入吸尘器2中,其中一部分火焰筒4空腔积碳在对火焰筒4内腔积碳吹除积碳时,它通过火焰筒4与中间隔板7紧密接触的相通孔,使大部分积碳通过此通道流入积碳收集箱3下部密封的空间,在导流板14的引导下,通过吸尘器2接口流入到吸尘器2中。另一部分积碳通过火焰筒4体侧面通气孔流入到上层的相对独立的密封空间里面,由于各自独立空间中间隔板7都有上下密封空间相通的通风孔17,从而使火焰筒4侧面孔排除的少部分积碳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到下密封空间,并通过吸尘器2将积碳吸入到吸尘器2中。四个各自独立的空间的设计可以达到避免积碳流入到其它火焰筒4独立空间,造成交叉污染影响工作质量。
手推车1的几何尺寸按放置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4吹除积碳收集和吸尘器2部件合适尺寸设定为,长1300mm,宽658mm,高762mm。
吸尘器2采用3000W大功率工业吸尘器2,外形尺寸长500mm,宽500mm,高940mm。
箱体9为火焰筒4吹除积碳收集箱3主体结构,尺寸为厚度15mm,长650mm,宽650mm,高725mm壳体,材料为木质。
支架梁8的尺寸为厚度15mm,外围长620mm,宽620mm,内周外围长580mm,宽580mm,材料为木质。
中间隔板7的尺寸为厚度15mm,长620mm,宽620mm,中间均匀分布4-Φ70mm及16-Φ50mm孔。其中Φ70mm孔为火焰筒4在独立舱室下实现内腔与下处理层连通的孔,4-Φ50mm孔为火焰筒4在独立舱室下实现外腔与下处理层连通的通风孔17,材料为木质。
上顶板6的尺寸为厚度15mm,长620mm,宽620mm,中间均匀分布4个Φ160mm及55*230mm的凹孔A18,材料为木质。
密封胶垫5的尺寸为厚度5mm,长650mm,宽650mm,中间均匀分布4-Φ145mm的凹孔B19。其功能是密封火焰筒4放置孔防止积碳倒流,为了操作方便将其分为四块,材料为硅胶皮。
十字交叉隔板11的尺寸为厚度5mm,长620mm,宽620mm,中间均匀分割尺寸为307.5*307.5mm四个独立密封舱室。其功能是使火焰筒4体侧面排除积碳导入下层进入吸尘器2,同时可以避免积碳流入到其它火焰筒4独立空间,造成交叉污染影响工作质量,材料为木质。
密封圈12的尺寸为Φ140*Φ75*15mm。其功能是密封火焰筒4使内外腔隔离,内腔直接通往下处理层,外测积碳通过独立密封室隔板4-Φ50mm孔通往下处理层,最后流入到吸尘器2中,材料为硅胶皮。固定块A13,尺寸为20*30*620mm,其功能是固定导流板14上端控制导流板14倾斜角度,材料为木质。
导流板14的尺寸为15*550*620mm,其功能是将下层舱室隔离,起导流作用将气流沿导流板14方向导入吸尘器2中,导流板14表面要求平整光滑以减小气流的阻力,导流板14倾斜角度不小于30°且材料为表面光滑的夹布胶木。
固定块B15,尺寸为10*15*60mm,其功能是固定导流板14,材料为木质。
吸尘器2接口的左端厚度2*76*76mm,在64*64mm尺寸上均匀分布4-Φ4mm孔,右测为壁厚3mm,20*直径Φ70圆柱体,中间为壁厚3mm,Φ70*Φ37*高22mm圆柱台,右端为壁厚3mm,Φ37*38圆柱体。Φ37外圆与吸尘器2管连接固定,材料为不锈钢。
下挡块10的尺寸为20*30*620mm,其功能是固定导流板14下端,并控制导流板14倾斜角度,材料为木质。
Claims (10)
1.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1)、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所述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均安装在推车(1)上;所述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积碳收集箱(3)分为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且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之间通过中间隔板(7)分隔开;所述中间隔板(7)通过支架梁(8)安装在箱体(9)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处理层设有上顶板(6)、密封胶垫(5)、火焰筒(4)和交叉隔板(11);密封胶垫(5)安装在上顶板(6)上;交叉隔板(11)位于上处理层腔内,其中一端与上顶板(6)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隔板(7)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6)设有凹孔A(18);密封胶垫(5)上设有凹孔B(19);凹孔A(18)与凹孔B(19)位置对应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4)穿过凹孔A(18)且位于交叉隔板(11)与上处理层所形成的空腔内;火焰筒(4)的一端与中间隔板(7)连通,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4)表面设有凹孔C(20);中间隔板(7)设有通风孔(17);凹孔C(20)与通风孔(17)连通至下处理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处理层设有导流板(14)、固定块A(13)和固定块B(15);导流板(14)通过固定块A(13)和固定块B(15)倾斜安装在下处理层内;固定块A(13)位于中间隔板(7)下方;固定块B(15)安装在下处理层的一侧;导流板(14)的一端与固定块A(13)连接,另一端与箱体(9)底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倾斜角度大于3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与箱体(9)底面连接处设有下挡块(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外侧设有吸尘接口(16)。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把压缩空气由火焰筒(4)上端的孔内灌入,将火焰筒(4)内腔的积碳沿空腔内部从上至下吹出,其中大部分积碳从火焰筒(4)内腔下端的孔直接排到下处理层内,其余少部分积碳沿火焰筒(4)体表面的凹孔C(20)吹出,并沿着通风孔(17)进入到下处理层内,最后利用吸尘器(2)吸尘使下处理层内产生负压,使下处理层内的积碳从火焰筒(4)进气口一侧流入吸尘器(2)里,直到火焰筒(4)内腔积碳清除干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4340.3A CN109356722B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4340.3A CN109356722B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56722A true CN109356722A (zh) | 2019-02-19 |
CN109356722B CN109356722B (zh) | 2020-09-29 |
Family
ID=6533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84340.3A Active CN109356722B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5672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5484A (zh) * | 2020-06-12 | 2020-10-1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利用沿面等离子体放电处理火焰筒积碳的装置及方法 |
CN111780159A (zh) * | 2020-07-03 | 2020-10-16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光学通透模型燃烧室贴壁高速气帘清洁冷却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16501A1 (en) * | 2005-04-04 | 2014-08-07 | Ecoservices, Llc | Mobile on-wing engine washing and water reclamation system |
KR20170003780A (ko) * | 2015-06-30 | 2017-01-10 | 이수천 | 자동차의 흡배기관 및 연소실 클리닝용 집진장치 |
CN106345750A (zh) * | 2016-09-27 | 2017-01-25 | 房凯兵 | 发动机进气道进气气门积碳清洗方法 |
CN207348935U (zh) * | 2017-06-05 | 2018-05-11 | 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 | 用于离线吹扫车载微粒捕集器的清理装置 |
CN207448021U (zh) * | 2017-05-15 | 2018-06-05 | 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切割防尘箱 |
-
2018
- 2018-11-20 CN CN201811384340.3A patent/CN1093567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16501A1 (en) * | 2005-04-04 | 2014-08-07 | Ecoservices, Llc | Mobile on-wing engine washing and water reclamation system |
KR20170003780A (ko) * | 2015-06-30 | 2017-01-10 | 이수천 | 자동차의 흡배기관 및 연소실 클리닝용 집진장치 |
CN106345750A (zh) * | 2016-09-27 | 2017-01-25 | 房凯兵 | 发动机进气道进气气门积碳清洗方法 |
CN207448021U (zh) * | 2017-05-15 | 2018-06-05 | 福州清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切割防尘箱 |
CN207348935U (zh) * | 2017-06-05 | 2018-05-11 | 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 | 用于离线吹扫车载微粒捕集器的清理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5484A (zh) * | 2020-06-12 | 2020-10-1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利用沿面等离子体放电处理火焰筒积碳的装置及方法 |
CN111780159A (zh) * | 2020-07-03 | 2020-10-16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光学通透模型燃烧室贴壁高速气帘清洁冷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56722B (zh) | 2020-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7181484A1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CN109356722A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866134B (zh) | 一种可控式真空吸附平台 | |
CN209286872U (zh) | 一种上回风干式纸箱漆雾过滤系统 | |
CN109124472A (zh) | 一种降噪结构以及吸尘器 | |
CN107551367A (zh) | 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可拆卸式医用空气压缩雾化器 | |
CN207091295U (zh) | 玻璃切割机的气动装置 | |
CN203042128U (zh) | 一种改进的硬质表面的吸水器 | |
CN102377278A (zh) | 分层长流道电机壳 | |
CN112112399A (zh) | 一种建筑装修用墙体喷涂设备 | |
CN114273334B (zh) | 清理气枪头 | |
CN206157962U (zh) | 一种室内幕墙 | |
CN207052963U (zh) | 一种配电柜 | |
CN211423030U (zh) | 风机过滤单元 | |
CN106091657B (zh) | 一种清除镀锌钝化处理后表面残余钝化液的吹膜气刀装置 | |
CN205305314U (zh) | 密闭电控柜的散热装置 | |
CN108568786A (zh) | 一种恒温吸附平台和一种恒温控制的面板 | |
CN210763174U (zh) | 一种用于钛酸锂生产工艺的真空上料机 | |
CN208089496U (zh) | 一种真空泵消音装置 | |
CN203508243U (zh) | 一种粉泵 | |
CN104406261B (zh) | 一种高频压电加湿器 | |
CN210025345U (zh) | 吸放装置及其真空发生器 | |
CN209285361U (zh) | 一种降噪结构以及吸尘器 | |
CN207162834U (zh) | 一种全新的暖湿空气加湿器 | |
CN220140461U (zh) | 一种独立送风隔离笼具的笼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