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下面结合整个鳝鱼剔骨加工系统,对本发明的剔骨机构作详尽的说明:
下面详尽说明该鳝鱼剔骨加工系统的具体特征:
鳝鱼剔骨加工系统,包括鳝鱼供料装置10,所述鳝鱼供料装置10的出料口与鳝鱼换向机构2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鳝鱼换向机构20用于实施将鳝鱼的首尾进行换向并且按照首部朝前的方式从鳝鱼换向机构20的出料口导出,所述鳝鱼换向机构20的出料口与约束管70的一端管口衔接,所述约束管70上设置有牵引装置30,所述牵引装置30用于牵引鳝鱼沿着约束管70的管长方向移动,所述约束管70内顺序设置有腹腔剖开装置40及内脏去除装置50,所述约束管70的另一端管口设置有剔骨机构60,所述剔骨机构60用于将鳝鱼的脊骨剔除;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活鳝鱼投入鳝鱼供料装置10内,鳝鱼供料装置10将单个单个鳝鱼导出,由于鳝鱼从鳝鱼供料装置10导出时存在尾部导出或者头部导出的两种情况,当鳝鱼头部从鳝鱼供料装置10导出时,单条鳝鱼正常导出至约束管70内,进行正常的剖开、去除内脏、剔骨操作;当鳝鱼尾部从鳝鱼供料装置10导出时,利用鳝鱼换向机构20实施对鳝鱼的换向,从而确保鳝鱼的头部导出,鳝鱼导出后,利用牵引装置30牵引鳝鱼沿着约束管70移动,从而实现对鳝鱼腹腔的剖开、内脏去除剂剔骨操作,即可获得不含脊骨的鳝鱼肉条,获得的鳝鱼肉条需要进行后期的加工,对鳝鱼进行清洗切段,将切段的鳝鱼段与香料混合,而后进行后续的加热、冷却,冷却后的鳝鱼段进行单独真空包装,即可获得鳝鱼为原料制成的零食产品;
也可将提出脊骨的鳝鱼清洗烘干,直接制得可以方便保存的鳝鱼干制品,也可延长鳝鱼的保存时间,提高鳝鱼的风味。
该加工系统能够提高对鳝鱼脊骨的剔除效率,以适应大范围的工业生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结合图20和图21所示,所述约束管70的另一端管口与剔骨机构60之间设置有环切机构,所述环切机构用于将鳝鱼头部两侧位置环切切开;
为方便后续的剔骨机构60的剔骨操作,确保剔骨机构60能够深入鳝鱼的肉内,利用环切机构将鳝鱼的头部位置切除一道环形开口,牵引装置30牵引鳝鱼继续移动的过程中,方便剔骨机构60的剔骨刀具深入鳝鱼头部的环形开口内,从而方便实施对切除有一道环形开口的鳝鱼剔骨操作,确保鳝鱼剔骨的进行。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所述鳝鱼供料装置10上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与供液机构衔接;
由于活鳝鱼活性较强,为了避免鳝鱼从鳝鱼供料装置10导出时过于活跃,从而导致鳝鱼在鳝鱼供料装置10的出口处出现随意摆动的姿态,对此,在鳝鱼供料装置10上设置喷淋机构,可向鳝鱼喷淋低浓度酒精,以降低鳝鱼的活力,也可向喷淋机构内导入冷却冰水与低浓度食用酒精,也可降低鳝鱼的活力,方便实现对鳝鱼导出的控制。
优选地,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鳝鱼供料装置10包括供料仓11,所述供料仓1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阀门12,所述阀门12上设置有开启机构,所述供料仓11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水平输送带13,所述水平输送带13上设置有接料槽14,所述接料槽14沿着水平输送带13输送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水平输送带13上设置有触发机构,所述开启机构用于触发开启机构动作,并且连动阀门12开启与关闭;
将鳝鱼投入供料仓11内,启动水平输送带13,使得水平输送带13转动,当触发机构与开启机构触碰时,即可实现对阀门12的开启,阀门12开启后,鳝鱼从阀门12导出至接料槽14内,即可实现对鳝鱼的间断式供料,以避免鳝鱼供出过快导致的鳝鱼存积在鳝鱼供料装置10的出料口位置处,方便后续对鳝鱼的单条加工。
具体地,所述水平输送带13的出料端设置有提升机15,所述提升机15的高端出料口与分料仓16衔接,所述分料仓16的仓底设置有多个出料管161,所述出料管161分别与鳝鱼换向机构20的进料口衔接;
利用提升机15将间断式导出的鳝鱼导出至分料仓16内,分料仓16将鳝鱼导出至多个出料管161内,从而实现对鳝鱼的单个供料,方便后续实施对鳝鱼的单个加工;
上述的出料管161沿着分料仓161的长度方向等距将设置多组,本发明给出了5组实施例,能够显著提高鳝鱼的加工效率,适配于分料仓16的多个出料管161,后续的鳝鱼换向机构20、牵引装置30、腹腔剖开装置40、内脏去除装置50、约束管70、环切机构的数量应当与出料管161适配。
为实现对鳝鱼的单个供料,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料仓16内设置有分料隔板162,所述分料隔板162沿着分料仓16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分料隔板162板面设置且端部与分料仓16内壁固定,相邻分料隔板162构成鳝鱼的通道,所述出料管161与相邻分料隔板162构成的通道底部连通;
当鳝鱼从提升机15导出至分料仓16内后,多个分料隔板162构成的鳝鱼通道,从而使得鳝鱼只能沿着多个分料隔板162构成的通道内移动,从而能够使得鳝鱼从出料管161导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7所示,所述分料仓16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分料仓16的底部设置有分料辊17,所述分料辊17的辊芯水平且长度方向与分料仓16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机构驱动分料辊17转动;
利用转动的分料辊17能够使得鳝鱼沿着分料辊17转动的方向,并且朝向分料仓16的底部移动,从而从出料管161的底部导出;
具体地,所述分料辊17的辊身上等距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形导料槽171,所述环形导料槽171构成单条鳝鱼移动的通道,所述分料辊17的辊身与分料仓16的两侧仓壁及仓底靠近,所述环形导料槽171的槽腔与分料仓16的两侧仓壁及仓底构成单条鳝鱼通过的通道;
当鳝鱼导出至分料仓16内后,鳝鱼沿着分料辊17辊身的环形导料槽171的槽腔与分料仓16的两侧仓壁及仓底构成通道内移动,并且只能实现单条鳝鱼的移动,因此基本能够基本将鳝鱼从出料管161单个导出,从而方便后续的加工操作。
为实现对分料辊17转动的避让,所述分料辊17的辊身上还等距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形避让槽,所述分料隔板162卡置在环形避让槽内。
为实现鳝鱼源头位置的供料有效性,使得导入分料仓16内的鳝鱼均能够按照长度方向沿着导出方向的方式导出至出料管161内,所述供料仓11的出料口为矩形,所述供料仓11内设置有多个隔板111,相邻隔板111之间构成容纳鳝鱼的腔室,所述相邻隔板111的下端设置成条形出口,所述阀门12设置在条形出口位置处;
将鳝鱼导出至分料仓16内时,鳝鱼按照长度方向与腔室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存放在分料仓16内,腔室的宽度防线不宜过大,能够容纳2到3条鳝鱼的宽度即可,以实现对鳝鱼的约束,这样方便保持鳝鱼的姿态。
具体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阀门12包括设置在条形出口位置处阀板121,所述阀板121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出口的长度平行,所述阀板121上设置有转动杆122,所述转动杆122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阀板121的长度方向平行,靠近转动杆122的一端设置有支板123,相邻转动杆122的支板123之间通过连杆124铰接,所述开启机构包括设置在最外侧转动杆122的触发杆125,所述触发杆125的杆长方向水平且与转动杆122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触发杆125的杆端设置有滚珠126,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接料槽14一侧槽壁的触发板141,所述触发板141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滚珠126抵靠或分离,所述转动杆122的杆端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122及供料仓11抵靠;
当水平输送带13位于阀门12下方间断式转动的过程中,接料槽14一侧槽壁的触发板141的斜面与滚珠126抵靠,从而连动触发杆125横向移动,连动转动杆122转动,从而使得阀门12产生偏转,进而使得阀板121之间形成间隙,进而使得鳝鱼从阀门121与条形出口的间隙导出,并且导出至接料槽14内;
当接料槽14一侧槽壁的触发板141的斜面与滚珠126远离时,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使得阀门12重新实现对条形出口的关闭,进而避免鳝鱼的继续下降。
所述阀板12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条形出口的下端抵靠,所述阀板121的上板面为圆弧形面;
上述的阀板121与限位板抵靠,从而实现对阀板121的定位,上述复位扭簧的设置,使得阀板121在正常状态下与限位板抵靠,以实现阀门21在常态下处在关闭的状态;
所述阀板121的上板面为上凸圆弧形面,方便鳝鱼的卸料操作。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条形出口分别设置有出料布管128,所述出料布管128的下端与接料槽14的槽底靠近,沿着所述接料槽14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物料隔板142,相邻物料隔板142构成容纳鳝鱼的腔体,所述腔体与条形出口的轮廓吻合,所述供料仓11的外壁设置有振动电机129;
为避免从条形出口导出的鳝鱼产生的跳动,导致的鳝鱼无法准确的落入上述的接料槽14内构成鳝鱼的腔体内,上述的出料布管128实现对鲜活鳝鱼的导送,利用出料布管128实现对鳝鱼的蓬设,进而避免鳝鱼出现跳动,达到准确落入隔板141形成的腔体之内的目的;
上述的提升机15的提升料槽内也设置有与接料槽14相似的隔板,以实现对接料槽14的腔体导出的鳝鱼的准确接料,并且确保导出的鳝鱼也能够按照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导出至分料仓16内进行分料,使得导出至分料仓16内的腔室内的鳝鱼均呈现长度方向按照槽腔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堆放在一起,上述的分料辊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鳝鱼沿着通道,单个逐个的从出料管161滑出至鳝鱼换向机构20内。
结合图8至图11所示,下面重点详细介绍鳝鱼换向机构20的结构特征:
所述鳝鱼换向机构20包括分别与出料管161连通的主管21,所述主管21弯曲向下延伸,所述主管21的管身上设置有换向管22,所述换向管22向上延伸且与抽吸单元的抽吸口连通,所述换向管22的管身上设置有导料管23,所述导料管23竖直向下延伸且与主管21连通,所述换向管22与主管21的连通位置设置有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导入该位置的鳝鱼尾部与头部,所述识别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抽吸单元启停;
当单条鳝鱼从主管21出料管161导出至主管21内后,当主管鳝鱼沿着主管21移动时,当移动至主管21与换向管22的连通位置时,识别单元对停留在该位置的鳝鱼一端进行识别,当识别到时鳝鱼尾部时,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启动,利用换向管22将位于主管21位置处的鳝鱼抽吸至换向管22内,当抽吸至换向管22内的鳝鱼竖直向上延伸,从而使得头部处在换向管22的下方,当透出处在换向管22的下方后,抽吸单元停止抽吸操作,使得鳝鱼头部朝下的方式导入导料管23内,导料管23竖直向下,从而实现对鳝鱼的换向操作,确保鳝鱼以头部朝前的方式导出至主管21的下端,方便后续的剔骨及去除内脏操作;
当识别到时鳝鱼头部时,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停止,鳝鱼沿着主管21正常的下落;
上述的主管21的管径不宜过大,在确保鳝鱼能够在管道内自由导通的同时,避免由于管内径过大导致的抽吸单元所需要提供的吸力过大的问题,以及避免鳝鱼在在管道内随意的移动而出现扭曲打盘的问题,主管21及换向管22的内径应当是1.5倍鳝鱼的最大直径为佳。
具体地,结合图8所示,为确保鳝鱼能够顺利沿着主管21向下移动,所述主管21包括第一竖直延伸段211及第二竖直延伸段212,所述第一竖直延伸段211与第二竖直延伸段212之间设置有水平连接管213,所述换向管22的管端与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身连通;
出料管161导出的单个鳝鱼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鳝鱼通过第一竖直延伸段211内,所述第一竖直延伸段211与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身之间圆弧过渡,当鳝鱼移动至第二竖直延伸段212位置处时,鳝鱼的速度降低,方便识别单元的动作,从而判断鳝鱼的头部或者尾部朝前,以方便对鳝鱼进行换向。
为确保将尾部超前的鳝鱼抽至换向管22内,所述换向管22包括水平延伸管221及竖直延伸管222,所述水平延伸管221与竖直延伸管222圆弧连接,所述水平延伸管221的管端伸入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内;
上述的换向管22的水平延伸管221与水平连接管213平行且伸入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内,启动抽吸单元,从而方便将水平连接管213内的鳝鱼抽至水平延伸管221内,并且直至抽至竖直延伸管222内,当抽至竖直延伸管222内后,鳝鱼的头部朝下,此时的抽吸单元可以停止抽吸操作,鳝鱼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导入导料管23内,并且由导料管23导出至主管21内,从而实现对鳝鱼的换向操作。
为确保导入导料管23内的鳝鱼能够顺利的导出至主管21内,所述导料管23的下端与第二竖直延伸段212连通。
进一步地,为确保将主管21内的水平连接管213内的鳝鱼抽至换向管22内,所述导料管23上设置有第一闸门231,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启停动作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闸门231实施对导料管23的截断及导通动作;
当上述的抽吸单元实施对换向管22抽吸操作时,该第一闸板231的实施对导料管23的截断,从而使得上述构成抽吸口处在换向管22与主管21的连通位置,以确保抽吸单元将单条鳝鱼抽出至换向管22内,从而实现对鳝鱼的换向操作;
上述的第一闸板231为板式阀门,该板式阀门与电磁继电器连接,当电磁继电器通电时,板式阀门快速移动,从而实现管路的导通,当电磁继电器断电后,板式阀门快速复位,以实现对管路的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延伸段212上设置有第二闸门214,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启停动作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闸门214实施对第二竖直延伸段212的截断及导通动作;
为避免尾部朝前的鳝鱼从水平连接管213滑落至第二竖直延伸段212内,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闸门214关闭,从而实现对第二竖直延伸段212的关闭,以确保将鳝鱼从水平连接管213抽出至换向管22内;
当头部朝前的鳝鱼从水平连接管213滑落至第二竖直延伸段212内,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闸门214打开,从而确保主管21处在导通的状态;
该处的第二闸门214与第一闸门231的结构相同,均为板式阀门,该板式阀门与电磁继电器连接,当电磁继电器通电时,板式阀门快速移动,从而实现管路的导通,当电磁继电器断电后,板式阀门快速复位,以实现对管路的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延伸段211上设置有第三闸门215,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启停动作分别对应所述第三闸门215实施对第一竖直延伸段211的截断及导通动作,所述水平连接管213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旁通管2131与外界连通;
上述的第三闸门215靠近出料管161的出料口位置处设置,当鳝鱼沿着主管21下落时,当单条鳝鱼从出料管161导出时,第三闸门215关闭,避免出料管161导出的鳝鱼条数过多进入出料管161内而出现的操作失效的问题;
直至鳝鱼按照头部朝前的状态位于主管21的下端出料口排布,完成对该多组鳝鱼的剔骨、去除内脏操作,而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闸门215打开,从而将新的待加工的鳝鱼的释放,以实现对鳝鱼的单个操作;
该处的第三闸门215与第一闸门231的结构相同,均为板式阀门,该板式阀门与电磁继电器连接,当电磁继电器通电时,板式阀门快速移动,从而实现管路的导通,当电磁继电器断电后,板式阀门快速复位,以实现对管路的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设置在水平连接管213内的第一、第二距离传感器2132、2133,所述第一、第二距离传感器2132、2133的检测端竖直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2132位于下方布置且检测端与水平连接管213的下管身内壁平齐,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2133位于上方布置且检测端与水平连接管213的上管身内壁平齐;
由于鳝鱼尾部较细,结合图11所示,上述的水平连接管213内的第一、第二距离传感器2132、2133的检测端竖直且相对布置,当第一距离传感器2132检测的数值及第二距离传感器2133检测的数值大于设定值时,即可判断该鳝鱼是尾部朝前,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实施对换向管22的抽吸操作,从而将尾部朝前的鳝鱼抽出至换向管22内,从而实现对对鳝鱼的换向操作;
当第一距离传感器2132检测的数值及第二距离传感器2133检测的数值小于设定值时,即可判断该鳝鱼是头部朝前,鳝鱼即可从主管21正常导出;
为避免导入主管21的水平连接管213内鳝鱼随意移动,而影响抽吸,所述换向管22与水平连接管213连通位置设置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板面竖直且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驱动挡板24伸入或远离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
当鳝鱼导入水平连接管213内时,控制单元控制升降机构使得挡板24伸入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内,从而实现对鳝鱼的阻挡,避免鳝鱼的移动,以确保识别单元实现对鳝鱼的头部或尾部的识别判断,从而确保鳝鱼的头部从主管21的第二竖直延伸段212的管端导出。
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挡板24下端连接的连接板241,所述连接板241下端设置有支撑滑杆242,所述支撑滑杆242滑动支撑板243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支撑滑杆242上套设有支撑弹簧244,所述支撑弹簧24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243及连接板241抵靠,所述支撑滑杆242为铁杆且下端伸出端套设有线圈245;
上述的线圈245的通断电由控制单元实现,当鳝鱼移动至主管21的水平连接管213位置时,控制单元使得线圈245断电,支撑弹簧244的复位力,使得挡板24伸入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以实现对鳝鱼的阻挡,实现对鳝鱼的停留,以确保能够实现对鳝鱼的准确识别;
当控制单元识别到该位置为鳝鱼的尾部时,控制单元使得线圈245继续断电,实现对鳝鱼的继续阻挡,当控制单元识别到该位置的鳝鱼为头部时,控制单元使得线圈245通电,从而使得主管21导通,使得鳝鱼能够沿着主管21移动,进而完成鳝鱼的单条导出。
为实现对鳝鱼的单条排布,方便后续的牵引装置30实施对鳝鱼的牵引,所述主管21的第二竖直延伸段212下端延伸设置有排布管25,所述排布管25竖直向下延伸且下管端水平延伸,所述排布管25的水平延伸端设置有第二旁通管251,所述第二旁通管251通过软管与抽吸单元连通;
当鳝鱼从主管21的第二竖直延伸段212导出至排布管25内时,第二旁通管251与抽吸单元连通,抽吸单元将主管21的水平连接管213内的鳝鱼抽至排布管25内,从而实现对鳝鱼的单条排布;
当识别单元识别到水平连接管213内的鳝鱼为鳝鱼的头部时,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闸门231关闭,第二闸门214导通,第三闸门215关闭,从而能够确保将鳝鱼抽出至排布管25内,进而实现对鳝鱼的排布;
当识别单元识别到水平连接管213内的鳝鱼为鳝鱼的尾部时,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闸门231关闭,第二闸门214关闭,第三闸门215关闭,当将鳝鱼抽出至换向管22内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闸门214打开,第一闸门231打开,抽吸单元实施对第二旁通管251的抽吸操作,从而确保将鳝鱼抽出至排布管25的下管端,进而实现对鳝鱼的单条排布。
上述排布管25的水平延伸段使得鳝鱼呈现头部朝前的水平状态,从而方便后续的剔骨加工。
上述的控制单元控制各个硬件的启停的操作系统均可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编程,此处不做赘述。
结合图12至图19所示,下面详细介绍排布在排布管25内的鳝鱼是如何进行剔骨操作的:
所述约束管70管长方向水平且顺延设置在排布管25的水平延伸端,所述牵引装置30包括设置在排布管25管端的穿刺杆31,所述穿刺杆31竖直向下,所述约束管70的上管壁设置有条形开口71,所述条形开口71沿着约束管7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穿刺杆31穿过条形开口71且与约束管70靠近或远离,所述穿刺杆31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穿刺杆31竖直移动,所述动力机构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穿刺杆31沿着条形开口71的长度方向移动且依次穿过腹腔剖开装置40、内脏去除装置50、环切机构及剔骨机构60;
当鳝鱼排布在排布管25位置处时,在排布管25的管口上方设置有穿刺杆31,动力机构驱动穿刺杆31竖直移动,从而实现对鳝鱼头部的中心穿刺,使得鳝鱼头部与穿刺杆31固定;
上述的穿刺杆31刺穿鳝鱼头部操作时,穿刺杆31应当锋利,并且动力机构驱动穿刺杆31下移的速度应当要快,从而能够实现对鳝鱼头部的刺穿;
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刺穿后的鳝鱼沿着约束管70的管长方向移动,鳝鱼本身的柔韧性以及表面较为粘滑,可将约束管70的内径尽可能的选用较小,略大于或者略小于鳝鱼的外径,从而使得约束管70能够实现对鳝鱼的约束,避免鳝鱼后续处理中出现随意扭动的情况,避免由于鳝鱼扭曲而无法准确剖腹、去除内脏及剔骨操作,使得鳝鱼呈现挺直的姿态分别进行处理,进而能够确保对鳝鱼后续处理的有效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排布管25的水平延伸端设置有挡料板32,所述挡料板32整体“L”形,所述挡料板32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另一端水平延伸,所述挡料板32与升降单元连接,升降单元驱动挡料板32的上端伸入或远离排布管25的下管身;
当鳝鱼从排布管25导出时,鳝鱼头部朝前,并且使得头部落在挡料板32上,使得头部抵靠在挡料板32的竖直延伸段上,从而实现对鳝鱼的定位,避免鳝鱼的随意移动,而后启动牵引装置30的动力机构,使得穿刺杆31快速下移实现对鳝鱼的穿刺,确保将鳝鱼头部刺穿。
为实现对鳝鱼的头部夹紧定位,确保穿刺杆31能够刺穿鳝鱼头部,所述排布管25的水平延伸端两侧设置有夹板33,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穿刺杆31上下动作且对应排布管25的水平延伸端两侧的夹板33远离及靠近动作;
当动力机构驱动穿刺杆3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排布管25两侧的夹板33靠近,从而实现对鳝鱼头部的夹紧,穿刺杆31继续下移,从而实现对鳝鱼头部的刺穿操作,以实现对鳝鱼的头部与穿刺杆31的固定;
上述的穿刺杆31的下端部可设置倒刺,从而避免鳝鱼晃动而出现于穿刺杆31脱离的情况。
当穿刺杆31拖动鳝鱼沿着约束管70的管腔移动时,分别通过剖腹及去除内脏操作,去除内脏的鳝鱼还经过环切机构对鳝鱼头部的环切操作,环切后的鳝鱼通过剔骨装置60实现对鳝鱼的剔骨操作,剔骨操作后的鳝鱼脊骨及头部还停留在穿刺杆31上,对此,所述穿刺杆31杆身上套设有卸料环36,所述卸料环36与动力单元连接,动力单元驱动卸料环36沿着穿刺杆31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上述鳝鱼通过剔骨操作后,动力单元驱动卸料环36沿着穿刺杆31移动,从而将穿刺杆31头部位置的鳝鱼头部及脊骨卸载下来。
为确保穿刺杆31能够将鳝鱼头部刺穿,所述挡料板32的水平延伸段设置有供穿刺杆31穿过的避让孔321,所述挡料板32的水平延伸段上板面设置成圆弧形槽状结构;
上述的鳝鱼从排料管25导出时,鳝鱼头部停留在挡料板32的水平延伸段的弧形槽内,从而实现对鳝鱼的准确定位,动力机构驱动穿刺杆31快速下降,并且穿刺杆31的下端伸入避让孔321内,以确保将鳝鱼头部穿透,从而实现对鳝鱼头部的穿透固定。
具体地,所述穿刺杆31立式设置在连接条板311的下板面,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条板311上方的支架板312,所述支架板312上设置有横梁313,所述横梁313上立式设置有动力气缸314,所述动力气缸314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支架板312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滑轨315,所述水平滑轨315与约束管70的管长方向平行,所述横梁313的两侧滑动设置在水平滑轨315上,所述水平滑轨315的旁侧还设置有齿条316,所述齿条316与水平滑轨315平行,所述横梁31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17,所述驱动电机317设置有齿轮3171,所述齿轮3171与齿条316啮合;
当实现对穿刺杆31的竖直驱动时,动力气缸314启动,从而使得连接条板311上下移动,以实现对鳝鱼头部的快速穿刺,启动驱动电机317,使得横梁313沿着水平滑轨315的移动,拖动约束管70的管腔内移动,进而实现对鳝鱼的腹部剖开、去除内脏、环切及剔骨操作;
上述的驱动电机317的齿轮3171与齿条316啮合,从而实现实现对横梁313的快速移动。
为实现对鳝鱼头部及脊骨的卸载,所述连接条板311上设置有竖直通孔3111,所述卸料环3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条杆361,所述连接条杆361穿过竖直通孔3111与连接横板连接,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支架板312上的卸料气缸363,所述卸料气缸363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连接横板连接;
上述的鳝鱼剔骨后,卸料气缸363启动,从而使得连接横板上下移动,使得卸料环36沿着穿刺杆31移动,从而实现对鳝鱼的头部及脊骨的卸料操作。
结合图17和图19所示,在实施对鳝鱼头部的夹紧定位时,所述排布管25两侧的夹板33外侧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支板331、332,所述第一、第二支板331、332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杆333,所述导向滑杆333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排布管25垂直,所述导向滑杆33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34,所述复位弹簧3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板331、332抵靠,所述第一、第二支板331、332的外侧均设置有驱动滑板335,所述驱动滑板335竖直向上延伸且内侧设置有驱动斜面3351,所述横梁313的两端设置有竖直滑轨336,所述支架板31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竖直滑轨336上,所述支架板312的两端设置有滚珠3121,所述滚珠3121与驱动斜面3351抵靠或分离,所述支架板312上下移动动作分别对应两夹板33的远离及靠近动作;
结合图12所示,当动力气缸314启动,使得支架板31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支架板312两端的滚珠3121与驱动斜面3351抵靠,压缩复位弹簧334,使得排布管25两侧的夹板33靠近,从而实现对鳝鱼头部的夹紧操作,当动力气缸314复位后,支架板31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复位弹簧334复位伸长,从而使得排布管25两侧的夹板33远离,进而不妨碍下一组新的待剔骨鳝鱼的正常导入。
进一步地,结合图13中的放大图,所述约束管70下管身设置有开口72,所述开口72沿着约束管7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腹腔剖开装置40包括设置在开口72内的刀片41,所述刀片41与升降单元连接,升降单元驱动刀片41的上端伸入或远离约束管70的下管身;
上述的挡料板3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连同刀片41上下移动,刀片41下移的过程中,刀片41实现对鳝鱼的通过的避让,当升降单元驱动刀片41上伸的过程中,实现对鳝鱼腹腔的剖开操作,使得鳝鱼沿着长度方向剖开;
结合图14所示,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与刀片41及挡料板32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22,第一连接板322,的中段竖直设置有铁杆323,所述铁杆323的下端滑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24上,铁杆323伸出第二连接板324上套设有电磁线圈325,铁杆32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26,复位弹簧3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22及第二连接板324抵靠,当实现对电磁线圈325通电时,刀片41及挡料板32下降,以方便鳝鱼通过,当电磁线圈325断电后,复位弹簧326弹性复位,从而实现对刀片41及挡料板32的抬升,从而实现对新的鳝鱼的阻挡,以及对鳝鱼腹部的剖开。
上述的刀片41为板片状结构,其刀尖位置朝前,并且刀片41应当设置的锋利,从而能够确保将鳝鱼剖开,鳝鱼在约束管70的约束作用下,从而能够确保将鳝鱼的腹部沿着长度方向剖开。
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为实现对鳝鱼内脏的去除,所述内脏去除装置50包括设置在约束管70开口72内的撑块51,所述撑块51上设置有刮刀52,所述刮刀52为环状且位于撑块51的上方布置,所述撑块51的前端设置有腔体张开机构,所述腔体张开机构用于将剖开的鳝鱼腹腔张开;
上述通过刀片41的腹部剖开后,穿刺杆31拖动鳝鱼沿着约束管70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腔体张开机构将剖开的腹腔张开,使得撑块51伸入鳝鱼的腹腔内,刮刀52与鳝鱼的腹腔抵靠,穿刺杆31拖动鳝鱼沿着约束管70移动的过程在中,从而将内脏从腹腔刮下;
为进一步确保将鳝鱼腹腔内粘粘的内脏全部清除,所述撑块51的后端设置有刷辊53,所述刷辊53辊芯水平且与撑块51长度方向垂直,驱动单元驱动刷辊53转动,所述刷辊53上设置刷毛;
驱动单元可以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设置带轮与驱动刷辊53辊端的带轮通过同步皮带连接,从而连动刷毛实施对鳝鱼内脏的清除操作。
优选地,为实现对鳝鱼腹腔的张开,所述撑块51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腔体张开机构包括转动式设置在撑块51前端的横轴54,所述横轴54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撑块5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轴54的中段设置有延伸杆541,所述延伸杆541沿着撑块51的长度方向向后延伸,所述延伸杆541的杆端设置有张开球542;
当穿刺杆31牵引鳝鱼沿着约束管70移动的过程中,张开球542的球体伸入鳝鱼的剖开的腹腔内,进而将鳝鱼的腔体张开,张开的腔体两侧分别撑设在撑块51的两侧,进而将鳝鱼腹腔完全张开,完全张开的鳝鱼沿着约束管70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刮刀52将受约束的鳝鱼的内脏刮下,确保对鳝鱼腹腔粘附内脏的清除;
具体地,所述横轴54上设置有扭簧543,所述扭簧543的两端分别与横轴54及撑块51连接,所述撑块51前端下方设置有挡块511,所述挡块511与延伸杆541抵靠或分离;
挡块511与延伸杆541抵靠,使得张开球542的球体伸出撑块51的前端,穿刺杆31拖动鳝鱼沿着约束管70移动的过程中,张开球542的凸伸出撑块51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张开球542导入鳝鱼剖开的腹腔,当鳝鱼的腹腔张开后,张开球542伸入鳝鱼腹腔内后,张开球542与内脏接触产生的阻力克服扭簧543的扭力,从而使得张开球542绕横轴54转动,扭簧543的扭力始终使得张开球542伸入鳝鱼的腹腔,从而能够确保将鳝鱼的腹腔张开以确保刮刀52能够实现对张开的腹腔内脏的清除。
张开球542绕横轴54转动的过程中,为实现对张开球542的避让,确保鳝鱼沿着约束管70能够有充足的空间通过,所述撑块51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缺口512,所述张开球542的呈现低于避让缺口512高出避让缺口512且延伸杆541与挡块511抵靠的两种状态;
当张开球542的呈现低于避让缺口512时,确保鳝鱼能够沿着约束管70正常通过,当鳝鱼通过约束管70后,扭簧543使得张开球542复位且使得延伸杆541与挡块511抵靠,从而实现对张开球542的定位。
为实现对刮刀52上下高度的调整,所述刮刀52的两侧设置有条状安装孔521,所述安装孔521竖直布置且通过螺钉与撑块51连接;
上述的张开球542包含两个半球,两个半球之间的间隙形成避让穿刺杆31的开口,从而确保穿刺杆31拖动鳝鱼沿着约束管70正常通过。
为实现对鳝鱼头部周围的环切,结合图20和图21所示,所述环切机构包括设置在约束管70的管口两侧的环形切刀701,所述环形切刀701围合成管状结构,所述环形切刀701的管腔内设置有环形切刃,所述环形切刀701分别与横向张开机构连接,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环形切刀701位置处时,所述横向张开机构启动并且使得两环形切刀701远离形成对穿刺杆31移动的避让,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远离环形切刀701时,所述横向张开机构启动并且使得两环形切刀701靠近;
当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环形切刀701位置时,横向张开机构使得两环形切刀701远离,从而方便实现对穿刺杆31的避让,当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远离环形切刀701时,所述横向张开机构使得两环形切刀701靠近,进而实现对鳝鱼头部位置的环切切开;
上述的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远离环形切刀701时,驱动电机317停机1到2秒,横向张开机构使得两环形切刀701靠近,从而实现对鳝鱼头部位置的环切,当环切完成后,驱动电机317继续启动,实现后续的剔骨操作;
具体地,所述两侧的环形切刀701分别与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之间设置有横向滑杆704,所述横向滑杆704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约束管7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向滑杆704上套设有复位簧705,所述复位簧7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抵靠,所述横向张开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之间的张开气缸,所述张开气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杆704平行;
当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环形切刀701时,张开气缸通气,使得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远离,从而使得两侧的环形切刀701远离,进而实现对穿刺杆31上鳝鱼头部的避让,当穿刺杆31刚移动出环形切刀位置71时,驱动电机317停止片刻,张开气缸断气,实现对鳝鱼头部两侧的环切操作。
结合图21至图23所示,下面详细介绍该系统实现对鳝鱼的剔骨操作的剔骨机构的详细结构:
所述剔骨机构60包括设置在环切机构出料端两侧的剔骨刀具61,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间隙布置,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之间的间隙构成鳝鱼通过的通道,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与撑开单元连接,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剔骨刀具61之间的间隙位置处时,所述撑开单元启动并且使得剔骨刀具61远离形成对穿刺杆31移动的避让,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远离剔骨刀具61时,所述撑开单元启动并且使得两剔骨刀具61靠近;
通过环形切开的鳝鱼通过剔骨刀具61后,撑开单元使得剔骨刀具61之间靠近,使得两剔骨刀具61伸入鳝鱼头部的环形开口内,牵引装置30牵引鳝鱼移动,即可实现对鳝鱼的剔骨操作。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所述剔骨刀具61的包括剔骨切刃611,所述剔骨切刃611立式布置且向环切机构出料端方向延伸,所述剔骨切刃611设置在导向滑板612上,所述导向滑板612板面竖直且与环切机构出料端方向平行;
当剔骨刀具61靠近时,剔骨切刃611伸入鳝鱼头部的环形开口内,牵引装置30牵引鳝鱼移动,从而实现对鳝鱼脊骨两侧的切削;
上述的导向滑板612与脊骨两侧抵靠,牵引装置30拖动鳝鱼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对鳝鱼脊骨的剔除,鳝鱼的脊骨与鳝鱼头部停留在穿刺杆31上,利用卸料环36实现对鳝鱼脊骨的剔除。
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的导向滑板612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架板62、63,所述第一、第二架板62、63设置有滑杆64,所述滑杆64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滑杆64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第二架板62、63的外侧板面,所述滑杆64的杆端均设置成“T”形,所述滑杆64的伸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压簧65、66,所述第一压簧65的两端分别与滑杆64的杆端及第一架板62抵靠,所述第二压簧66的两端分别与滑杆64的另一端及第二架板63抵靠。
更进一步地,所述撑开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剔骨刀具61的上端的撑开导板67,所述撑开导板67板面立式布置且向环切机构出料端方向延伸,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上套设有撑块套68,所述撑块套68与撑开导板67的相对侧板面抵靠或分离;
上述的牵引装置30牵引鳝鱼移动的过程中,上述的撑块套68水平移动且与撑开导板67的相对侧板面抵靠,从而使得第一、第二压簧65、66压缩,进而实现两侧剔骨刀具61的远离,使得鳝鱼头部通过两侧剔骨刀具61,当鳝鱼头部通过两侧剔骨刀具61时,撑块套68与撑开导板67的相对侧板面分离,进而使得第一、第二压簧65、66的弹性复位例使得两侧的剔骨刀具61靠近,进而使得两侧的剔骨刀具61伸入鳝鱼头的环形切口内,牵引装置30牵引鳝鱼移动,使得导向滑板612沿着鳝鱼脊骨两侧滑动,导向滑板612沿着脊骨滑动的过程中,剔骨切刃611将鳝鱼撕开,达到“一驰到底”,一刀切开的技术目的,导向滑板612可避免剔骨切刃611伸入鳝鱼的脊骨,避免实施对鳝鱼剔骨操作时,鳝鱼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可有效实现鳝鱼的骨肉分离。
为实现对剔下来的鳝鱼肉的承接,所述两侧剔骨刀具61的旁侧分别设置有接料滑板80,所述接料滑板80的倾斜布置,所述接料滑板80的低端设置有导送带81;
剔下来的鳝鱼肉掉落在接料滑板80上,从而将鳝鱼肉导送至导送带81上,进而实现对鳝鱼肉的承接。
为实现对鳝鱼剔下来的脊骨及鳝鱼头的承接,所述两侧接料滑板80的上方设置有排料斜板,所述排料斜板的低端设置有排料履带91,所述排料斜板的低端滑动设置在立杆92上,所述立杆92的下端设置有机架板93,所述立杆92上设置有震动拉簧94,所述震动拉簧94分别与排料斜板的低端设及机架板93连接,所述排料履带91的封闭端设置有偏心辊,所述偏心辊的辊面与排料斜板的低端抵靠;
上述的排料履带91转动的过程中,封闭端的偏心辊与排料斜板的低端抵靠,从而实现对排料斜板的晃动,进而避免穿刺杆31卸载下来掉落至排料斜板的鳝鱼头及脊骨存积而无法卸载下来的问题。
下面详细说明鳝鱼剔骨加工方法,所述鳝鱼剔骨加工方法采用上述的鳝鱼剔骨加工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筛分板筛分出粗细均匀的活鳝鱼,并且将活鳝鱼投入鳝鱼供料装置10内;
第二步,活鳝鱼投入鳝鱼供料装置10的供料仓11的多个隔板111构成腔室内,使得鳝鱼按照长度方向排布,启动水平输送带13,使得阀门12,并且将鳝鱼投入水平输送带13接料槽14的腔体内;
第三步,启动供液机构及喷淋机构,向接料槽14内喷入低浓度的酒精,并且利用提升机15将鳝鱼导送至分料仓16内;
第四步,启动分料辊17,使得分料辊17转动,并且使得鳝鱼沿着环形导料槽171的槽腔及分料仓16的两侧仓壁构成的鳝鱼通道内移动,直至鳝鱼从出料管161导出;
第五步、启动抽吸单元,使得第二旁通管251实施对主管21的抽吸操作,鳝鱼沿着主管21移动至水平连接管213位置处时,控制单元使得线圈245断电,并且使得挡板24凸伸进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内,以实施对鳝鱼的阻挡;
第六步、启动识别单元的第一、第二距离传感器2132、2133,当第一、第二距离传感器2132、2133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设定距离时,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动作,并且将鳝鱼抽出至排布管25内;当第一、第二距离传感器2132、2133之间的间距均大于设定距离时,控制单元控制抽吸单元动作,使得换向管22实施对主管21的抽吸操作,并且关闭第一闸门231、第二闸门214及第三闸门215,使得鳝鱼抽吸至换向管22的管腔内,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闸门231开启,使得第二旁通管251实施对主管21的抽吸操作,将鳝鱼抽至排布管25内;
第七步、启动牵引装置30的动力机构,使得穿刺杆31竖直移动且实施对鳝鱼头部的刺穿操作;
第八步、启动牵引装置30的水平驱动机构,使得鳝鱼沿着约束管70分别通过腹腔剖开装置40、内脏去除装置50、环切机构及剔骨机构60,所述腹腔剖开装置40实施对鳝鱼的腹腔按照长度方向剖开,所述内脏去除装置50实施对鳝鱼内脏的去除,所述环切机构将鳝鱼头部位置的按照鳝鱼的径向方向切除开口,所述剔骨机构60实施鳝鱼脊骨与肉的分离;
第九步,启动卸料气缸363,使得卸料环36沿着穿刺杆31滑动,以实现对分离出的脊骨及鳝鱼头部的卸料;
上述去除头部及脊骨的鳝鱼肉条导入清洗装置内进行旋转清洗,清洗后的鳝鱼肉条沥干水后,加入香辛料,而后进行搅拌腌制,熟化加工后,进行真空包装,即可获得小包装的休闲鳝鱼干食品;
也可沥干水后,将沥干的水进行烘干,从而获得烘干的鳝鱼干,烘干的鳝鱼干进行单独的分袋包装,即可获得保存时间就的鳝鱼干制品。
所述第六步中,当鳝鱼按照头部导出至排布管25的管口,所述牵引装置30复位后,控制单元第三闸门215开启及挡板及线圈245断电,使得挡板24凸伸进水平连接管213的管腔内,以实施对待宰杀鳝鱼的阻挡。
所述第八步中,在启动牵引装置30的水平驱动机构启动之前,升降单元启动,并且使得挡料板32的上端远离排布管25的下管身,而后启动牵引装置30的水平驱动机构,使得鳝鱼沿着约束管70移动,当移动至腹腔剖开装置40位置处时,启动升降单元,使得挡料板32及腹腔剖开装置40的刀片41凸伸至约束管70的管腔内。
所述第八步中,所述内脏去除装置50包括设置在约束管70开口72内的撑块51,所述撑块51上设置有刮刀52,所述刮刀52为环状且位于撑块51的上方布置,所述撑块51的前端设置有腔体张开机构,所述腔体张开机构用于将剖开的鳝鱼腹腔张开;
所述撑块51的后端设置有刷辊53,所述刷辊53辊芯水平且与撑块51长度方向垂直,驱动单元驱动刷辊53转动,所述刷辊53上设置刷毛;
所述撑块51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腔体张开机构包括转动式设置在撑块51前端的横轴54,所述横轴54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撑块5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轴54的中段设置有延伸杆541,所述延伸杆541沿着撑块51的长度方向向后延伸,所述延伸杆541的杆端设置有张开球542;
所述横轴54上设置有扭簧543,所述扭簧543的两端分别与横轴54及撑块51连接,所述撑块51前端下方设置有挡块511,所述挡块511与延伸杆541抵靠或分离;
所述撑块51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缺口512,所述张开球542的呈现低于避让缺口512高出避让缺口512且延伸杆541与挡块511抵靠的两种状态;
所述刮刀52的两侧设置有条状安装孔521,所述安装孔521竖直布置且通过螺钉与撑块51连接。
所述第八步中,所述环切机构包括设置在约束管70的管口两侧的环形切刀701,所述环形切刀701围合成管状结构,所述环形切刀701的管腔内设置有环形切刃,所述环形切刀701分别与横向张开机构连接,当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环形切刀701位置处时,所述横向张开机构启动并且使得两环形切刀701远离形成对穿刺杆31移动的避让,当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远离环形切刀701时,所述横向张开机构启动并且使得两环形切刀701靠近。
所述两侧的环形切刀701分别与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之间设置有横向滑杆704,所述横向滑杆704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约束管7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向滑杆704上套设有复位簧705,所述复位簧7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抵靠,所述横向张开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第二刀架板702、703之间的张开气缸,所述张开气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杆704平行。
所述第八步中,所述剔骨机构60包括设置在环切机构出料端两侧的剔骨刀具61,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间隙布置,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之间的间隙构成鳝鱼通过的通道,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与撑开单元连接,当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剔骨刀具61之间的间隙位置处时,所述撑开单元启动并且使得剔骨刀具61远离形成对穿刺杆31移动的避让,当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至远离剔骨刀具61时,所述撑开单元启动并且使得两剔骨刀具61靠近。
所述剔骨刀具61的包括剔骨切刃611,所述剔骨切刃611立式布置且向环切机构出料端方向延伸,所述剔骨切刃611设置在导向滑板612上,所述导向滑板612板面竖直且与环切机构出料端方向平行。
所述两侧的剔骨刀具61的导向滑板612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架板62、63,所述第一、第二架板62、63设置有滑杆64,所述滑杆64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滑杆64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第二架板62、63的外侧板面,所述滑杆64的杆端均设置成“T”形,所述滑杆64的伸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压簧65、66,所述第一压簧65的两端分别与滑杆64的杆端及第一架板62抵靠,所述第二压簧66的两端分别与滑杆64的另一端及第二架板63抵靠。
所述撑开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剔骨刀具61的上端的撑开导板67,所述撑开导板67板面立式布置且向环切机构出料端方向延伸,所述牵引装置30的穿刺杆31上套设有撑块套68,所述撑块套68与撑开导板67的相对侧板面抵靠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