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支化型公路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支化型公路混凝土缓凝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混凝土缓凝剂是一种能推迟水泥水化反应,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较长时间保持塑性,方便浇筑,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不会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产生影响的外加剂,适用于需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缓凝剂现已成为混凝土行业不可缺少的外加剂,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几乎没有不添加缓凝剂的。而且缓凝剂可以与减水剂等外加剂复合使用,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缓凝剂种类较多,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缓凝剂和有机缓凝剂两大类。其中无机缓凝剂包括:磷酸盐、锌盐、硫酸铁、硫酸铜、硼酸盐、氟硅酸盐等;有机缓凝剂包括:木质素磺酸盐、羟基羧酸及其盐、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糖类及碳水化合物等。各类缓凝剂的成本都比较低,优点较多,为现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市面上各类缓凝剂的种类较多,容易造成对缓凝剂的种类和掺量选择不当,出现混凝土长时间不凝、强度异常等现象,且市售缓凝剂存在与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效果差的现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制备一种掺量少、与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效果好,性能明显优于市售的缓凝剂是非常重要的。
超支化聚合物是三维空间结构,末端官能团多,反应位点多,易于改性,流动性好,特性粘度低,且反应比较简单,易于制备,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目前未有超支化聚合物在混凝土缓凝剂中应用的记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这各类缓凝剂种类和掺量选择不当、与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合成了一种缓凝效果好、掺量少、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效果好的超支化型道路混凝土缓凝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合成的:
一种超支化型公路混凝土缓凝剂,其通式如下:
(C9H4O5)x(C3H8O3)y(C4H11NO2)x(H3PO4)3y- (x+3y)H2O,其中,x,y均为自然数。
所述的超支化型公路混凝土缓凝剂, y=1,3≤x≤45,优选x为3、9、27或 45。
所述的超支化型公路混凝土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偏苯三酸酐和二乙醇胺反应合成单体,然后以丙三醇为核分子,与单体反应得到末端含有羧基和羟基的超支化聚合物,再与磷酸反应,完成后调节pH至中性,去除溶剂即得。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偏苯三酸酐与二乙醇胺摩尔比为1:1。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单体与丙三醇摩尔比为3-45:1。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摩尔比为1:3-24。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单体与丙三醇摩尔比为45:1,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摩尔比为1:24。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单体与丙三醇摩尔比为3:1,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摩尔比为1:3。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单体与丙三醇摩尔比为9:1,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摩尔比为1:6。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单体与丙三醇摩尔比为21:1,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摩尔比为1:12。
单体与核分子丙三醇以1:3,1:9,1:21,1:45分别得到第一代超支化聚合物、第二代超支化聚合物、第三代超支化聚合物、第四代超支化聚合物。
优选掺量为混凝土总量的0.05-0.2%。
超支化型缓凝剂的具体合成方法:
(1) AB2单体的合成
(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核分子(丙三醇)与AB2单体反应
(3) 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进行反应,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得到最终的超支化缓凝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成了一种超支化型缓凝剂,能够更好的达到优于市售缓凝剂的缓凝效果,能够明显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不会造成影响,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效果良好,掺量少,解决了市面上各类缓凝剂种类和掺量选择不当,与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效果差的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实施实例一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28.818g(0.15mol)偏苯三酸酐,量取适量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充分溶解偏苯三酸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5.771g(0.15mol)二乙醇胺,搅拌均匀。将溶解好的偏苯三酸酐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至三口瓶中,室温下反应8h;
(2)在上述体系中加入甲苯和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称取4.604g (0.05mol)丙三醇,并用DMAc溶解,然后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上述体系中,打开冷凝水,然后加热到140℃冷凝回流,球形冷凝管中有回流产生,保温反应24h;
(3)向上述得到的超支化聚合物中加入14.700g (0.15mol)磷酸,并且加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搅拌均匀,恒温连续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然后进行旋蒸,得到第一代超支化型缓凝剂;
(4)第一代超支化型缓凝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0.1%,减水剂选择目前应用最多的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
①按照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一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结果如表1。
②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一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试测试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结果如表1。
③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卵石:水=1:1.83:2.73:0.42,加入第一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采用NYL-6型60吨压力试验机,测定掺外加剂的混凝土3d、7d、28d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
④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灰砂比1:1.5,加入第一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胶砂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实例二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34.582g(0.18mol)偏苯三酸酐,量取适量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充分溶解偏苯三酸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8.925g (0.18mol)二乙醇胺,搅拌均匀。将溶解好的偏苯三酸酐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至三口瓶中,室温下反应8h;
(2)在上述体系中加入甲苯和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称取1.842g (0.02mol)丙三醇,并用DMAc溶解,然后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上述体系中,打开冷凝水,然后加热到140℃冷凝回流,球形冷凝管中有回流产生,保温反应24h;
(3)向上述得到的超支化聚合物中加入11.760g (0.12mol)磷酸,并且加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搅拌均匀,恒温连续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然后进行旋蒸,得到第二代超支化型缓凝剂;
(4)第二代超支化型缓凝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0.1%,减水剂选择目前应用最多的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
①按照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二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结果如表1。
②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二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试测试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结果如表1。
③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卵石:水=1:1.83:2.73:0.42,加入第二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采用NYL-6型60吨压力试验机,测定掺外加剂的混凝土3d、7d、28d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
④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灰砂比1:1.5,加入第二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胶砂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实例三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40.345g(0.21mol)偏苯三酸酐,量取适量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充分溶解偏苯三酸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22.079g (0.21mol)二乙醇胺,搅拌均匀。将溶解好的偏苯三酸酐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至三口瓶中,室温下反应8h;
(2)在上述体系中加入甲苯和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称取0.921g (0.01mol)丙三醇,并用DMAc溶解,然后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上述体系中,打开冷凝水,然后加热到140℃冷凝回流,球形冷凝管中有回流产生,保温反应24h;
(3)向上述得到的超支化聚合物中加入11.760g (0.12mol)磷酸,并且加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搅拌均匀,恒温连续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然后进行旋蒸,得到第三代超支化型缓凝剂;
(4)第三代超支化型缓凝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0.1%,减水剂选择目前应用最多的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
①按照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三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结果如表1。
②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三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试测试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结果如表1。
③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卵石:水=1:1.83:2.73:0.42,加入第三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采用NYL-6型60吨压力试验机,测定掺外加剂的混凝土3d、7d、28d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
④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灰砂比1:1.5,加入第三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胶砂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实例四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86.454g(0.45mol)偏苯三酸酐,量取适量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充分溶解偏苯三酸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47.313g (0.45mol)二乙醇胺,搅拌均匀。将溶解好的偏苯三酸酐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至三口瓶中,室温下反应8h;
(2)在上述体系中加入甲苯和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称取0.921g (0.01mol)丙三醇,并用DMAc溶解,然后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上述体系中,打开冷凝水,然后加热到140℃冷凝回流,球形冷凝管中有回流产生,保温反应24h;
(3)向上述得到的超支化聚合物中加入23.520g (0.24mol)磷酸,并且加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搅拌均匀,恒温连续反应6小时,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然后进行旋蒸,得到第四代超支化型缓凝剂;
(4)第四代超支化型缓凝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0.1%,减水剂选择目前应用最多的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
①按照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四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结果如表1。
②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加入第四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试测试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结果如表1。
③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卵石:水=1:1.83:2.73:0.42,加入第四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采用NYL-6型60吨压力试验机,测定掺外加剂的混凝土3d、7d、28d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
④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标准,称取水泥3kg,固定水灰比为0.29,灰砂比1:1.5,加入第四代超支化型缓凝剂、聚羧酸减水剂,测定胶砂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对比实例一
不添加任何外加剂,按照实施实例(4)中的测试方法,分别测试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 。
对比实例二
只加入水泥添加量1%的聚羧酸减水剂,按照实施实例(4)中的测试方法,测定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对比实例三
与实施例四相比,制得的超支化聚合物直接用于缓凝剂,而不经过磷酸改性,其余操作同实施例四相同,按照实施实例(4)中的测试方法,测定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对比实例四
与实施例四相比,超支化聚合物与磷酸的摩尔比为1:36,其余操作同实施例四相同,按照实施实例(4)中的测试方法,测定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对比实例五
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市售缓凝剂蔗糖的添加量为水泥用量的0.1%,按照实施实例(4)中的测试方法,测定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减水率,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各项外加剂性能测试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组合、替代、简化均应为等效替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