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9159A -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9159A
CN109319159A CN201811435787.9A CN201811435787A CN109319159A CN 109319159 A CN109319159 A CN 109319159A CN 201811435787 A CN201811435787 A CN 201811435787A CN 109319159 A CN109319159 A CN 109319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ess oil
collecting chamber
helicopter
variable cross
ex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57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9159B (zh
Inventor
武彬
陈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ong Li Aeronaut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Rong Li Aeronaut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Rong Li Aeronaut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Rong Li Aeronaut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357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19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9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9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9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7/00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for power plant
    • B64D37/02Tanks
    • B64D37/14Filling or emptying
    • B64D37/20Emptying systems
    • B64D37/26Jettisoning of fu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7/00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for power plant
    • B64D37/02Tanks
    • B64D37/14Filling or emptying
    • B64D37/20Emptying systems
    • B64D37/28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包括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变截面涵道中间细,两头粗,两头与直升机外部大气相通,变截面涵道侧壁设置有余油排放孔;余油收集腔设置有余油收集孔,余油收集腔内部设置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管一端设置在收集腔内的底部,另一端与变截面涵道侧壁的余油排放孔连接;所述余油收集腔在侧壁设置通气孔,连通收集腔内大气和直升机外部大气。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通过变截面涵道设计,利用伯努利原理,无机械或电子阀门,排放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或计算机控制,结构简单,一般只在直升机速度达到设计阈值时排放余油,有效降低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排放对场地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的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直升机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工作特性,直升机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有极小部分的燃油不参与燃烧,其中:发动机启动或停车的瞬间油路会排放100ml 左右的多余燃油,而运行过程中以每半小时150ml速度排放余油。这些余油不参与发动机燃烧,不适合回收利用,通常情况下直接排放直升机外部,而启动、停车一般都在跑道上或机库中进行,这部分自由排放的燃油对场地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需要一种对发动机燃油、润滑油或其他液体进行统一收集,适当时机在场地以外场所排放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能够对直升机发动机启动、运行或停车过程中产生的余油进行统一收集并在适当时机在场地以外场所自由排放到机外,减少对跑道或机库等场地的污染。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变截面涵道为沿飞行方向的通透管道,所述通透管道中间细,两头粗,两头与直升机外部大气相通,变截面涵道侧壁设置有余油排放孔;余油收集腔设置有余油收集孔,余油收集孔连接直升机发动机的余油输出管道;所述余油收集腔内部设置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管一端设置在收集腔内的底部,余油排放管与变截面涵道侧壁的余油排放孔连接,连接收集腔内和涵道内大气;所述余油收集腔在侧壁设置通气孔,连通收集腔内、外部大气。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余油排放管的第一端开口在余油收集腔内部,第二端开口在变截面涵道内。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余油排放孔接近余油收集腔内部的底部。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通气孔的下沿高度等于或高于余油排放孔下沿的高度。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直升机发动机启动、停车或运行过程中,余油通过发动机余油输出管道从余油收集孔进入余油收集腔中;当直升机在飞行方向上的速度没达到设计排放阈值,且余油收集腔中的液面高度低于余油排放孔下沿时,余油保存在余油收集腔中;当余油收集腔中液面高度高于余油排放孔下沿时,余油自动从余油排放孔排出到变截面涵道中,进一步排放到自由大气中;当直升机在飞行方向运动时,空气从变截面涵道中流过,根据伯努利原理,涵道侧壁余油排放孔位置气压比余油收集腔的通气孔处的气压低,从而在飞机速度达到设计排放阈值后,即两处气压差达到一定值,该压力差足够驱动余油从余油收集腔经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孔、变截面涵道排放到自由大气中。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飞行速度排放阈值能根据需求通过设计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深度来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收集和排放过程与设计阈值、直升机飞行速度等因素相关,利用伯努利原理,不用另设机械、电子阀门,无需人工干预、机械、电子或计算机控制,结构简单,重量轻,可靠性高,易维护,有效降低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排放对场地的污染。
可以只在直升机高速(达到设计阈值时)飞行时排放余油,其他情况下只收集余油,有效降低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排放对场地的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对发动机燃油、润滑油或其他液体进行统一收集,适时排放,既减轻直升机载重,保证了速度和安全,又能降低对跑道或机库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余油收集腔 2、变截面涵道 3、余油收集孔 4、余油排放孔 5、余油排放管 6、通气孔 7、共有侧壁 8、第一侧壁 9、第三侧壁 10、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所述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变截面涵道2和余油收集腔1,变截面涵道2为沿飞行方向的通透管道,所述通透管道中间细,两头粗,两头与直升机外部大气相通,变截面涵道2侧壁设置有余油排放孔4;余油收集腔1设置有余油收集孔3,余油收集孔3连接直升机发动机的余油输出管道,所述余油收集腔1内部设置余油排放管5,余油排放管5一端开口设置在收集腔内的底部,余油排放管5的另一端与变截面涵道2侧壁的余油排放孔4连接,所述余油收集腔1在侧壁设置通气孔6,连接直升机外部大气。直升机发动机启动后,余油通过管道从余油收集孔3进入余油收集腔1中;直升机在飞行方向上的速度没达到设计排放阈值且余油收集腔1中的液面高度低于余油排放孔4下沿时,余油保存在余油收集腔1中;余油收集腔1中液面高度高于余油排放孔4下沿后,余油自动从余油排放孔4排出到变截面涵道2中,从而排放到自由大气中;当直升机在飞行方向运动时,空气从变截面涵道2中流过,根据伯努利原理,涵道侧壁余油排放孔4位置气压会比余油收集腔1的通气孔6处的气压低,当飞机速度达到排放阈值后,两处气压差达到一定值,余油从余油收集腔1经余油排放管5、余油排放孔4、变截面涵道2排放到自由大气中。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首先提出时的内容是: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对伯努利原理通俗些的解释:如果管的切面小(比如本发明中变截面涵道2的中部截面较小处),空气的速度就大;而在切面大的地方(像本发明中变截面涵道2的端部截面较大处),空气的速度就小。在速度大的地方压力小,速度小的地方压力大。所以变截面涵道2中间部位压力比端部的压力较小,而端部的压力和大气中的压力基本相同,余油收集腔1设有透气孔,所以透气孔处的压力和大气的压力基本相同,所以直升机飞行达一定速度后,余油收集箱中余油排放管5端部的压力比余油排放孔4处的压力小。余油从余油收集腔1经余油排放管5、余油排放孔4、变截面涵道2排放到直升机外。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收集和排放过程与设计阈值、直升机飞行速度等因素相关,利用伯努利原理,无需人工干预或计算机控制,结构简单,有效降低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排放对场地的污染。
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余油收集腔1还包括第一侧壁8、第二侧壁10、第三侧壁9,第一侧壁8和第三侧壁9相对,分别在两侧与共有侧壁7相邻,第三侧壁9与共有侧壁7相对,第一侧壁8在靠近直升机飞行方向的一侧,余油收集孔3设置在第一侧壁8上;连接发动机的余油输出管道。
为了让余油可以经过余油排放管5从余油收集腔1排放到变截面涵道2,所述余油排放管5的第一端在余油收集腔1内部,第二端在变截面涵道2内。
优选的,所述余油排放管5在余油收集腔1内部的第一端偏向所述余油收集腔1的第三侧壁9方向。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余油排放管5的第一端处的气压和大气中相同,从而保证此处的压力大于余油排放孔4处的气压,从而使得余油顺利从余油收集腔1中排放到变截面涵道2中。
为了充分地排出余油,减轻直升机的重量,提高直升机安全系数,所述余油排放孔4接近余油收集腔1内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6的下沿高度等于或高于余油排放孔4下沿的高度。防止飞机未飞行时余油从通气孔6中流出,有效防止余油对跑道等场地的污染。
直升机发动机启动后,余油通过发动机余油输出管道从余油收集孔3进入余油收集腔1中;直升机在飞行方向上的速度没达到设计排放阈值且余油收集腔1中的液面高度低于余油排放孔4下沿时,余油保存在余油收集腔1中;余油收集腔1中液面高度高于余油排放孔4下沿后,余油自动从余油排放孔4排出到变截面涵道2中,从而排放到直升机外部;当直升机在飞行方向运动时,空气从变截面涵道2中流过,根据伯努利原理,涵道侧壁余油排放孔4位置气压会比余油收集腔1的通气孔6处的气压低,当飞机速度达到排放阈值后,变截面涵道2的变截面形成不同的空气流速,排放管两端才有压力差,才能排油,两处气压差达到一定值后,余油从余油收集腔1经余油排放管5、余油排放孔4、变截面涵道2排放到自由大气中。
优选的,飞行速度排放阈值能根据需求通过设计变截面涵道2和收集腔深度来进行调整。设计变截面涵道2和收集腔深度来调整飞行速度排放阈值,主要是通过设计通气孔6与排放孔之间的气压差。假设收集腔深度一定,即可得到可将液体从收集腔压出到排放孔的压力,而产生同样压力,涵道截面积变化越大,需要的飞行速度越小。通过这几个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设计即可达到需求。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排油,减少对跑道或机库等场地的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对发动机燃油、润滑油或其他液体进行统一收集,适时排放,既减轻直升机载重,保证了速度和安全,又能降低对跑道或机库的污染。可以只在直升机高速(达到设计阈值时)飞行时排放余油,其他情况下只收集余油,有效降低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排放对场地的污染。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变截面涵道为沿飞行方向的通透管道,所述通透管道中间细,两头粗,两头与直升机外部大气相通,变截面涵道侧壁设置有余油排放孔;余油收集腔设置有余油收集孔,余油收集孔连接直升机发动机的余油输出管道;所述余油收集腔内部设置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管一端设置在收集腔内的底部,另一端与变截面涵道侧壁的余油排放孔连接,连接收集腔内大气和涵道内大气;所述余油收集腔在侧壁设置通气孔,连通收集腔内大气和直升机外部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油排放管的第一端在余油收集腔内部,第二端在变截面涵道内,连接收集腔内大气和涵道内大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油排放孔接近余油收集腔内部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下沿高度等于或高于余油排放孔下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升机发动机启动后,余油通过发动机余油输出管道从余油收集孔进入余油收集腔中;直升机在飞行方向上的速度没达到设计排放阈值且余油收集腔中的液面高度低于余油排放孔下沿时,余油保存在余油收集腔中;余油收集腔中液面高度高于余油排放孔下沿后,余油自动从余油排放孔排出到变截面涵道中,再进一步排放到自由大气中;当直升机在飞行方向运动时,空气从变截面涵道中流过,根据伯努利原理,涵道侧壁余油排放孔位置气压会比余油收集腔的通气孔处的气压低,当飞机速度达到排放阈值,两处气压差达到一定值后,余油从余油收集腔经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孔、变截面涵道排放到自由大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飞行速度排放阈值能根据需求通过设计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深度来进行调整。
CN201811435787.9A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Active CN109319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5787.9A CN109319159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5787.9A CN109319159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9159A true CN109319159A (zh) 2019-02-12
CN109319159B CN109319159B (zh) 2024-03-15

Family

ID=6525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5787.9A Active CN109319159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1915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27641C1 (ru) * 1992-06-29 1995-01-27 Московский вертолетный завод им.М.Л.Миля Топливная система вертолета
CN202250398U (zh) * 2011-08-11 2012-05-30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集油箱
CN104603008A (zh) * 2012-08-30 2015-05-06 涡轮梅坎公司 直升机的气化系统的排放方法和清除收集器
CN104960670A (zh) * 2015-06-23 2015-10-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大型飞机下反机翼燃油系统通气箱余油排放方法
CN105109700A (zh) * 2015-08-12 2015-12-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应急放油总管余油排放系统及排油方法
CN105829681A (zh) * 2013-12-19 2016-08-03 涡轮梅坎公司 用于航空器发动机的流体排出设备
CN209192243U (zh) * 2018-11-28 2019-08-02 江西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27641C1 (ru) * 1992-06-29 1995-01-27 Московский вертолетный завод им.М.Л.Миля Топливная система вертолета
CN202250398U (zh) * 2011-08-11 2012-05-30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集油箱
CN104603008A (zh) * 2012-08-30 2015-05-06 涡轮梅坎公司 直升机的气化系统的排放方法和清除收集器
CN105829681A (zh) * 2013-12-19 2016-08-03 涡轮梅坎公司 用于航空器发动机的流体排出设备
CN104960670A (zh) * 2015-06-23 2015-10-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大型飞机下反机翼燃油系统通气箱余油排放方法
CN105109700A (zh) * 2015-08-12 2015-12-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应急放油总管余油排放系统及排油方法
CN209192243U (zh) * 2018-11-28 2019-08-02 江西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9159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0078B (zh)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RU241957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оздухозаборник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5046306A (en) Secondary oil system
CN102596717B (zh) 用于飞机的流动体
EP2072398A2 (en) Nacelle assembly having inlet bleed
DE102011003034A1 (de) Einlaßsystem mit Unterdruck-Saugvorrichtung
US20090072080A1 (en) On board secondary propulsion system for an aircraft
CN209192243U (zh)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US2208621A (en) Fuel tank
CN103359281A (zh) 用于飞行器的表面元件、飞行器和用于改进在表面元件上的高升力生成的方法
CN206957838U (zh) 用于车辆的进气组件和车辆
GB2545688A (en) Aircraft jet pump
CN109677608A (zh) 无尾飞翼耦合动力飞行器
CN109319159A (zh) 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
CN109455309A (zh) 基于圆锥前体激波的前掠内乘波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
US10654581B2 (en) Aircraft fuel system
US4947806A (en) Engine breather oil recovery system
CN1775627A (zh) 飞机紧急迫降专用跑道
CN108104901A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EP3077290B1 (en) Bubble collector for suction fuel system
CN207717439U (zh) 一种原油储油罐油样远程自动采集装置
CN104775950A (zh) 一种水过滤式油气水混合燃烧滤清器
CN205971866U (zh) 一种喷药无人直升机的电池箱结构
CN205822117U (zh) 机场跑道喷水除雾防雾系统
CN209305864U (zh) 一种用于喷气式无人机的软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