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554B -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 Google Patents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554B
CN109314554B CN201780037133.8A CN201780037133A CN109314554B CN 109314554 B CN109314554 B CN 109314554B CN 201780037133 A CN201780037133 A CN 201780037133A CN 109314554 B CN109314554 B CN 109314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codebook
auxiliary
base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7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554A (zh
Inventor
侯晓林
刘敏
王新
蒋惠玲
吴伟
刘丹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31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码本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根据第一主码本和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Description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具体涉及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背景技术
全维度多输入多输出(Full Dimensional MIMO,FD-MIMO)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天线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研究的LTE(长期演进)Release 13开始进入标准化。与传统的MIMO系统相比,在FD-MIMO系统和大规模MIMO系统中,当移动台的数据增加时,基站能够使用更多天线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然而,FD-MIMO系统和大规模MIMO系统所需要的码本的大小以及硬件设备的复杂度也随着系统天线数和能够形成的波束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此外,用于波束序列选择的参考信号开销也相应地增加。
例如,已经提出了对于FD-MIMO系统和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中在基带处理中进行数字波束赋形,然后在射频(RF)处理中进行模拟波束赋形,从而生成赋形后的波束,以减少硬件设备的复杂度。在模拟波束赋形中,可通过增加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来形成更多的波束。然而,这导致在提高了波束分辨率的同时,提高了系统中硬件设备的实现复杂度并且增加了码本的大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根据第一主码本和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包括:根据主码本生成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向移动台发送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根据旋转参数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向移动台发送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其中通过对优选基础波束按照辅助码本的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旋转得到辅助波束序列;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包括: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根据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并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根据对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并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装置,包括:主码本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旋转参数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维度码本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训练序列生成单元,配置为根据主码本生成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移动台发送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波束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其中训练序列生成单元还配置为根据旋转参数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发送单元还配置为向移动台发送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其中通过对优选基础波束按照辅助码本的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旋转得到辅助波束序列;波束确定单元还配置为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辅助波束阵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台,包括: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波束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对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基础波束阵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发送单元,配置为向基站反馈关于所述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还配置为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所述波束确定单元还配置为根据对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所述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发送单元还配置为向基站反馈关于所述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通过多阶段的方式形成码本,这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在使用尽可能小的码本尺寸的情况下,支持大规模MIMO或FD-MIMO的使用。此外,相应地减少了用于波束序列选择的参考信号的开销。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了当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8,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8,并且第一相移参数=4时,根据第一主码本产生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当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8,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8,并且第一旋转参数=3时,根据第一辅助码本,对于图2中所示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相位旋转后生成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根据与图1中所示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基站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装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码本形成单元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基站和移动台。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这里所述的UE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例如移动终端(或称为移动台)或者固定终端,然而,为方便起见,在下文中有时候可互换地使用UE和移动台。
本发明的实施例改进了MIMO系统中所使用的码本,以及从MIMO系统所产生的波束序列中选择波束的过程。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发送方法。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中,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例如,第一空间维度可以是水平维度或垂直维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相移参数可指示产生主码本对应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所使用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因而,可根据能够在无线基站中设置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来确定第一相移参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相移参数可指示较小的数量,从而减少基站的硬件成本。可根据第一相移参数Nx获得基站在第一空间维度的相移序列: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41
其中第一空间维度范围可以为[0,2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还可根据希望产生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第一基础波束的数量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来形成第一主码本。具体地,可根据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Kx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Mx可形成索引矩阵Mx×Kx,然后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相移参数Nx和索引矩阵,形成第一主码本。例如,可根据以下公式(1)形成第一主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51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52
其中,mx=0,1...Mx-1;kx=0,1...Kx-1。
图2是示出了当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Mx=8,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Kx=8,并且第一相移参数Nx=4时,根据第一主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53
产生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第一主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54
产生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在第一空间维度范围[0,2π]中分布,并且可覆盖第一空间维度范围。
返回图1,在步骤S102中,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旋转参数可指示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所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的数量。
例如,可将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基础波束旋转第一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次数,以获得与该第一基础波束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假设第一旋转参数为3,可通过将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基础波束旋转3次来获得与该第一基础波束对应的3个第一辅助波束。换言之,当第一旋转参数为3时,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每个第一基础波束对应于3个第一辅助波束。
此外,第一旋转参数可与第一基础波束阵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相关联。例如,可根据第一旋转参数,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进行等分,以形成所述第一辅助波束序列中的第一辅助波束。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可指示一个第一基础波束的宽度。假设第一旋转参数为5,可将一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一个第一基础波束的宽度5等分,以形成该第一基础波束所对应的5个第一辅助波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根据第一旋转参数Lx形成第一辅助码本。例如,可根据以下公式(2)形成第一辅助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55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61
其中,mx=0,1...Mx-1;lx=0,1...Lx-1。
图3是示出了当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Mx=8,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Kx=8,并且第一旋转参数Lx=3时,根据第一辅助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62
对于图2中所示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210相位旋转后生成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旋转参数Lx=3的情况下,对图2中所示的第一基础波束#210进行旋转3次旋转,以形成与第一基础波束#210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310、#320和#330。
从而,即使第一相移参数指示较小的数量(即,第一基础波束序列在第一空间维度上分辨率较低)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用旋转参数对基础波束进行旋转,来增加MIMO天线阵列能够产生的波束的数量,提高了波束的分辨率。
返回图1,在步骤S103中,根据第一主码本和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在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辅助码本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例如,可对第一主码本和第一辅助码本进行内积,以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此外,可对于另一空间维度进行与图1中所示的方法100类似的操作,以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然后根据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和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形成三维空间码本。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根据与图1中所示的方法100类似的方法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的方法400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中,根据第二相移参数形成第二主码本,其中第二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例如,当第一空间维度是水平维度时第二空间维度是垂直维度,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相移参数可指示产生主码本对应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所使用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因而,可根据能够在无线基站中设置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来确定第二相移参数。可根据第二相移参数Ny获得基站在第二空间维度的相移序列: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63
其中第二空间维度范围可以为[-0.5π,0.5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还可根据希望产生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第二基础波束的数量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来形成第二主码本。例如,根据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二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Ky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My可形成索引矩阵My×Ky,然后可根据所确定的第二相移参数Nx和索引矩阵,形成第二主码本。又例如,可根据以下公式(3)形成第二主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71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72
其中,my=0,1...My-1;ky=0,1...Ky-1。
在步骤S402中,确定第二旋转参数,其中第二旋转参数用于对第二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辅助波束序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旋转参数可指示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二基础波束所对应的第二辅助波束的数量。
例如,可将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二基础波束旋转第二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次数,以获得与该第二基础波束对应的第二辅助波束序列。假设第二旋转参数为3,可通过将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二基础波束旋转3次来获得与该第二基础波束对应的3个第二辅助波束。换言之,当第二旋转参数为3时,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基础波束对应于3个第二辅助波束。
此外,第二旋转参数可与第二基础波束阵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相关联。例如,可根据第二旋转参数,将相邻的两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进行等分,以形成所述第二辅助波束序列中的第二辅助波束。相邻的两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可指示一个第二基础波束的宽度。假设第二旋转参数为5,可将一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一个第二基础波束的宽度5等分,以形成该第二基础波束所对应的5个第二辅助波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根据第二旋转参数Ly形成第二辅助码本。例如,可根据以下公式(4)形成第二辅助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73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74
其中,my=0,1...My-1;ly=0,1...Ly-1。
然后在步骤S403中,根据第二主码本和第二旋转参数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在如上所述根据第二旋转参数形成第二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二主码本和所述第二辅助码本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例如,可对第二主码本和第二辅助码本进行内积,以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
然后,可通过根据图1中所示的方法100获得的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和根据图4中所示的方法400获得的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形成三维空间码本。例如,可通过以下公式(5)形成三维空间码字: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1
其中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2
表示对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3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4
进行内积,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5
表示对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6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7
进行内积之后进行转置,其中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8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9
分别为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10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0811
中的列向量。
如上所述,为了减少计算的复杂度,MIMO系统可进行包括数字波束赋形和模拟波束赋形的混合波束赋形。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码本的方法形成的各个码本可用于模拟波束赋形。
在根据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方法中,通过多阶段的方式形成码本,这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在使用尽可能小的码本尺寸的情况下,支持大规模MIMO或FD-MIMO的使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各个码本可用于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进行的波束选择。在此情况下,在基站中预先存储所需要的、根据上述实施例形成的各个码本。以下,参照图5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并且参照图6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由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
在图5和图6所示的方法中,基站可预先存储根据上述方法100所形成的各个码本(例如,各个维度的主码本、辅助码本等)。在存在多种可使用的主码本和/或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基站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码本大小的码本大小信息,以便于移动台根据码本大小信息确定波束选择的搜索范围。
此外,在存在多种可使用的旋转参数并且仅通过旋转参数就可以根据基础波束序列产生辅助波束序列而不需要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基站还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以便于移动台根据旋转信息确定波束选择的搜索范围。例如,基站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准静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码本大小信息和旋转信息。又例如,基站可通过L1层信令,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码本大小信息和旋转信息。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基站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500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中,根据主码本生成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向移动台发送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例如,参考信号)。根据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可以是使用根据上述步骤S101形成的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优选地,可根据希望基站中使用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确定第一相移参数和/或指示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并且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主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从而,移动台可根据主码本大小信息检测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在步骤S501中,基站可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基站根据需要改变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并且使用向移动台通知的资源配置所指示的资源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例如,基站可通过RRC信令准静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又例如,基站可通过L1层信令,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
在步骤S502中,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然后在步骤S503中,根据旋转参数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向移动台发送所述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其中通过对优选基础波束按照所述辅助码本的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旋转得到所述辅助波束序列。
例如,如以上在步骤S102中所描述的,可根据旋转参数,对优选基础波束进行旋转,以获得与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辅助波束序列。假设旋转参数为3,可通过将优选基础波束旋转3次来获得与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3个辅助波束。更具体地,在旋转参数与基础波束阵列中的相邻的两个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相关联的情况下,可将优选基础波束的宽度根据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等分,以形成优选基础波束所对应的辅助波束。此外,辅助波束序列可以是,使用例如根据上述公式(2)形成的辅助码本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的波束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预先确定旋转参数。此外与主码本大小信息类似,基站也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从而,移动台可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此外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在步骤S503中,基站可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向移动台发送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基站根据需要改变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并且使用向移动台通知的资源配置所指示的资源向移动台发送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最后,在步骤S504中,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所述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所述辅助波束阵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基站可使用所确定的优选辅助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
应注意,虽然在图5所示的波束确定方法500中包括在确定优选基础波束之后通过步骤S503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且通过步骤S504确定优选辅助波束,然而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不包括步骤S503和步骤S504。具体地,图5中所示的方法还可包括在通过步骤S502从基础波束序列中选择了优选基础波束之后,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进一步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满足预定信道质量。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时,基站可使用优选基础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而不需要进行步骤S503和步骤S504。
可对各个空间维度顺序或并行执行图5中所示的波束方法,以确定在各个空间维度上的优选波束。此外,基站还可根据在各个空间维度上的优选波束生成用于向移动台发送数据的优选三维波束。
以下,参照图6描述与图5中所示的方法500对应的、由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600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步骤S601中,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优选地,图6中所示的方法还可包括接收指示主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在步骤S601中,可根据主码本大小信息确定基站产生的基础波束序列,并且检测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例如,根据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可以是基站使用根据上述步骤S101形成的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在此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的训练序列的资源。在步骤S601中,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检测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图6中所述的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基站通知的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在步骤S601中,可根据接收的资源配置,检测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在步骤S602中,可根据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并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以便于基站根据移动台反馈的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确定对于该移动台的优选基础波束,进而根据对于该移动台的优选基础波束和旋转参数产生辅助波束序列。例如,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可以是该波束的索引、信道质量信息等。
然后,在步骤S603中,可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优选地,图6中所示的方法还可包括接收指示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在步骤S603中,可根据旋转信息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在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的训练序列的资源的情况下,在步骤S603中,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图6中所述的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基站通知的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在步骤S603中,可根据接收的资源配置,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在步骤S604中,可根据对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并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例如,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可以是该波束的索引、信道质量信息等。从而,基站可使用所确定的优选辅助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
应注意,虽然在图6所示的波束确定方法600中包括在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之后,通过步骤S603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且通过步骤S604根据检测结果从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并向基站通知,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所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即,具有较高的信道质量)时,基站可使用优选基础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因此,移动台不需要执行步骤S603和步骤S604。
在根据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由基站和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中,基站以多阶段的方式形成波束,相应地移动台以多阶段的方式来进行波束检测,这使得基站以较低的硬件复杂度也能提高MIMO系统所产生的波束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减少了发送训练序列的开销。此外,在优选基础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预定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可不需要进行多阶段的波束确定。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装置。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装置700的框图。如图7所示,装置700包括主码本形成单元710、旋转参数确定单元720和维度码本形成单元730。除了这三个单元以外,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然而,由于这些部件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无关,因此在这里省略其图示和描述。此外,由于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700执行的下述操作的具体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1-4描述的细节相同,因此在这里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对相同细节的重复描述。
主码本形成单元710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例如,第一空间维度可以是水平维度或垂直维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相移参数可指示产生主码本对应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所使用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因而,可根据能够在无线基站中设置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来确定第一相移参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相移参数可指示较小的数量,从而减少基站的硬件成本。可根据第一相移参数Nx获得基站在第一空间维度的相移序列: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121
其中第一空间维度范围可以为[0,2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还可根据希望产生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第一基础波束的数量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来形成第一主码本。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码本形成单元710的框图。如图7所示,主码本形成单元710可包括索引矩阵形成模块810和主码本形成模块820。索引矩阵形成模块810可根据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Kx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Mx可形成索引矩阵Mx×Kx,然后主码本形成模块820可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相移参数Nx和索引矩阵,形成第一主码本。又例如,可根据以上述公式(1)形成第一主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122
旋转参数确定单元720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旋转参数可指示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所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的数量。
例如,可将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基础波束旋转第一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次数,以获得与该第一基础波束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假设第一旋转参数为3,可通过将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一基础波束旋转3次来获得与该第一基础波束对应的3个第一辅助波束。换言之,当第一旋转参数为3时,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每个第一基础波束对应于3个第一辅助波束。
此外,第一旋转参数可与第一基础波束阵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相关联。例如,可根据第一旋转参数,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进行等分,以形成所述第一辅助波束序列中的第一辅助波束。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可指示一个第一基础波束的宽度。假设第一旋转参数为5,可将一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一个第一基础波束的宽度5等分,以形成该第一基础波束所对应的5个第一辅助波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装置700还可包括辅助码本形成单元,以根据第一旋转参数Lx形成第一辅助码本。例如,辅助码本形成单元可根据上述公式(2)形成第一辅助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131
维度码本形成单元730可根据第一主码本和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在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辅助码本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例如,可对第一主码本和第一辅助码本进行内积,以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此外,装置700中的各个单元还可通过与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类似的方式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然后根据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和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形成三维空间码本。具体地,主码本形成单元710可根据第二相移参数形成第二主码本,其中第二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例如,当第一空间维度是水平维度时第二空间维度是垂直维度,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相移参数可指示产生主码本对应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所使用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因而,可根据能够在无线基站中设置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来确定第二相移参数。可根据第二相移参数Ny获得相移序列: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141
其中第二空间维度范围可以为[-0.5π,0.5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还可根据希望产生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第二基础波束的数量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来形成第二主码本。例如,根据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二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Ky和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My可形成索引矩阵My×Ky,然后可根据所确定的第二相移参数Nx和索引矩阵,形成第二主码本。又例如,可根据上述公式(3)形成第二主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142
旋转参数确定单元720可确定第二旋转参数,其中第二旋转参数用于对第二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辅助波束序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旋转参数可指示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二基础波束所对应的第二辅助波束的数量。
例如,可将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二基础波束旋转第二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次数,以获得与该第二基础波束对应的第二辅助波束序列。假设第二旋转参数为3,可通过将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一个第二基础波束旋转3次来获得与该第二基础波束对应的3个第二辅助波束。换言之,当第二旋转参数为3时,第二基础波束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基础波束对应于3个第二辅助波束。
此外,第二旋转参数可与第二基础波束阵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相关联。例如,可根据第二旋转参数,将相邻的两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进行等分,以形成所述第二辅助波束序列中的第二辅助波束。相邻的两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可指示一个第二基础波束的宽度。假设第二旋转参数为5,可将一个第二基础波束的一个第二基础波束的宽度5等分,以形成该第二基础波束所对应的5个第二辅助波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根据第二旋转参数Ly形成第二辅助码本。例如,可根据上述公式(4)形成第二辅助码本
Figure BDA0001905636380000143
然后,维度码本形成单元730可根据第二主码本和第二旋转参数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在如上所述根据第二旋转参数形成第二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可根据第二主码本和所述第二辅助码本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例如,可对第二主码本和第二辅助码本进行内积,以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
此外,装置700还可包括三维码本形成单元。三维码本形成单元可根据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和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形成三维空间码本。例如,三维码本形成单元可通过上述公式(5)形成三维空间码字。
如上所述,为了减少计算的复杂度,MIMO系统可进行包括数字波束赋形和模拟波束赋形的混合波束赋形。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码本的装置形成的各个码本可用于模拟波束赋形。
在根据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形成用于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装置中,通过多阶段的方式形成码本,这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在使用尽可能小的码本尺寸的情况下,支持大规模MIMO或FD-MIMO的使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各个码本可用于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进行的波束选择。在此情况下,在基站中预先存储所需要的、根据上述实施例形成的各个码本。以下,参照图9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并且参照图10描述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
在图9所示的基站中,可预先存储通过上述700所形成的各个码本(例如,各个维度的主码本、辅助码本等)。在存在多种可使用的主码本和/或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基站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码本大小的码本大小信息,以便于移动台根据码本大小信息确定波束选择的搜索范围。
此外,在存在多种可使用的旋转参数并且仅通过旋转参数就可以根据基础波束序列产生辅助波束序列而不需要辅助码本的情况下,基站还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以便于移动台根据旋转信息确定波束选择的搜索范围。例如,基站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准静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码本大小信息和旋转信息。又例如,基站可通过L1层信令,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码本大小信息和旋转信息。
图9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900的框图。如图9所示,基站900包括训练序列生成单元910、发送单元920和波束确定单元930。除了这三个单元以外,基站9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然而,由于这些部件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无关,因此在这里省略其图示和描述。此外,由于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900执行的下述操作的具体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5描述的细节相同,因此在这里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对相同细节的重复描述。
训练序列生成单元910根据主码本生成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发送单元920向移动台发送所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例如,根据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可以是使用主码本形成单元710形成的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优选地,基站900还可包版本大小确定单元,以根据希望基站中使用的移相器所支持的相位数量,确定第一相移参数和/或指示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并且发送单元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主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检测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发送单元920可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基站可根据需要改变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发送单元920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该配置,并且发送单元920使用向移动台通知的资源配置所指示的资源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例如,发送单元920可通过RRC信令准静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又例如,发送单元920可通过L1层信令,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
波束确定单元930可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然后训练序列生成单元910可根据旋转参数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且发送单元920可向移动台发送所述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其中通过对优选基础波束按照所述辅助码本的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旋转得到所述辅助波束序列。
例如,针对旋转参数确定单元720所描述的,可根据旋转参数,对优选基础波束旋转进行旋转,以获得与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辅助波束序列。假设旋转参数为3,可通过将优选基础波束旋转3次来获得与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3个辅助波束。更具体地,在旋转参数与基础波束阵列中的相邻的两个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相关联的情况下,可将优选基础波束的宽度根据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等分,以形成优选基础波束所对应的辅助波束。此外,辅助波束序列可以是,使用例如根据上述公式(2)形成的辅助码本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的波束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预先确定旋转参数。此外与主码本大小信息类似,发送单元920也可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从而,移动台可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此外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发送单元920可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向移动台发送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基站可根据需要改变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发送单元920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并且使用向移动台通知的资源配置所指示的资源向移动台发送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最后,波束确定单元930可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所述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所述辅助波束阵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基站900可使用所确定的优选辅助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
应注意,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生成单元910在确定优选基础波束之后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通过发送单元920向移动台发送,并且通过波束确定单元930确定优选辅助波束,然而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基站900可不进行该操作。具体地,基站900还可包括信道质量确定单元,以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辅助波束阵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进一步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是否满足预定信道质量。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时,基站可直接使用优选基础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
训练序列生成单元910、发送单元920和波束确定单元930可对各个空间维度顺序或并行地进行波束确定,以确定在各个空间维度上的优选波束。此外,基站还可根据在各个空间维度上的优选波束生成用于向移动台发送数据的优选三维波束。
以下,参照图10描述与图9中所示的基站对应的移动台。图10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1000的框图。如图10所示,移动台1000包括检测单元1010、波束确定单元1020和发送单元1030。除了这三个单元以外,移动台10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然而,由于这些部件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无关,因此在这里省略其图示和描述。此外,由于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台1000执行的下述操作的具体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6描述的细节相同,因此在这里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对相同细节的重复描述。
检测单元1010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优选地,图6中所示的方法还可包括接收指示主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检测单元1010可根据主码本大小信息检测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例如,根据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可以是基站使用主码本形成单元710形成的主码本生成的基础波束序列,在此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的训练序列的资源。检测单元1010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检测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图10中所述的移动台还可包括接收单元,以接收基站通知的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检测单元1010可根据接收的资源配置,检测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波束确定单元1020可根据对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并且发送单元1030可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以便于基站根据移动台反馈的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确定对于该移动台的优选基础波束,进而根据对于该移动台的优选基础波束和旋转参数产生辅助波束序列。例如,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可以是该波束的索引、信道质量信息等。
然后,检测单元1010还可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如上所述,优选地,移动台1000还可包括接收单元,以接收指示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检测单元1010可根据旋转信息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在预先确定资源配置以指示用于的训练序列的资源的情况下,检测单元1010可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移动台中的接收单元还可接收基站通知的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检测单元1010可根据接收的资源配置,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波束确定单元1020可根据对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并且发送单元1030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例如,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可以是该波束的索引、信道质量信息等。从而,基站可使用所确定的优选辅助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
应注意,虽然移动台1000在向基站反馈关于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之后,通过检测单元1010检测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且通过波束确定单元1020根据检测结果从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并通过发送单元1030向基站通知,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所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即,具有较高的信道质量)时,基站可使用优选基础波束向移动台发送数据。因此,移动台不需要执行该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基站和移动台中,基站以多阶段的方式形成波束,相应地移动台以多阶段的方式来进行波束检测,这使得基站以较低的硬件复杂度也能提高MIMO系统所产生的波束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减少了发送训练序列的开销。此外,在优选基础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预定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可不需要进行多阶段的波束确定。
上述装置700、基站900和移动台1000的操作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实现,并且进一步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被布置在任意格式的存储介质中,例如RAM(随机访问存储器)、闪存、ROM(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除盘以及CD-ROM。
这种存储介质连接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以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这种存储介质还可以在处理器中累积。这种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可以被布置在ASIC中。这种ASIC可以被布置在装置700、基站900和移动台1000中。作为分立组件,这种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可以被布置在装置700、基站900和移动台1000中。例如,可通过处理器执行上述装置700中的主码本形成单元、旋转参数确定单元和维度码本形成单元执行的操作。又例如,可通过处理器执行上述基站中的训练序列生成单元和波束确定单元执行的操作。还例如,可通过处理器执行上述移动台中的检测单元和波束确定单元执行的操作。
因此,通过使用上述实施例详细解释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在理解释的实施例。本发明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被实现为校正的、修改的模式。因此,说明书的描述仅意图解释示例,并且不对本发明施加任何限制含义。

Claims (23)

1.一种形成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
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参数与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之间的夹角相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辅助码本,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辅助码本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辅助码本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包括:
对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辅助码本进行内积,以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相移参数指示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相移的数量;以及
所述第一旋转参数指示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所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和所述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形成索引矩阵;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相移参数和所述索引矩阵,形成第一主码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第一旋转参数,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的之间的夹角进行等分,以形成所述第一辅助波束序列中的第一辅助波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相移参数形成第二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二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
确定第二旋转参数,其中第二旋转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二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辅助波束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主码本和所述第二旋转参数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和所述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形成三维空间码本。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码本是用于模拟波束赋形的码本。
9.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主码本生成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所述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
根据旋转参数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并向移动台发送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其中通过对优选基础波束按照辅助码本的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旋转得到所述辅助波束序列;
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所述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
其中,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时,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向所述移动台发送数据,否则,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辅助波束向所述移动台发送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指示所述主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和指示所述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和/或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准静态或动态地向移动台通知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其中
根据向移动台通知的资源配置,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和/或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13.一种由移动台执行的波束确定方法,包括:
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根据对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并向基站反馈关于所述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
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根据对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所述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并向基站反馈关于所述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
其中,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时,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发送的数据,否则,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辅助波束发送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指示主码本大小的主码本大小信息和指示旋转参数的旋转信息,其中
所述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主码本大小信息,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以及
所述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旋转信息,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预先确定的资源配置,检测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和/或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通知的用于发送训练序列的资源配置,其中
根据所述资源配置,检测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和/或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17.一种形成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的码本的装置,包括:
主码本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第一相移参数形成第一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一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基础波束序列;
旋转参数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第一旋转参数,其中第一旋转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第一辅助波束序列;
维度码本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参数与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基础波束之间的夹角相关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辅助码本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第一旋转参数形成第一辅助码本,其中
维度码本形成单元对所述第一主码本和所述第一辅助码本进行内积,以形成第一空间维度码本。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相移参数指示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相移的数量;以及
所述第一旋转参数指示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所对应的第一辅助波束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码本形成单元包括:
索引矩阵形成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基础波束序列中的第一基础波束的波束样式的数量和所述MIMO天线阵列中在第一空间维度上的天线的数量形成索引矩阵;以及
主码本形成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相移参数和所述索引矩阵,形成第一主码本。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主码本形成单元还配置为根据第二相移参数形成第二主码本,其中所述第二主码本用于产生在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基础波束序列;
所述旋转参数确定单元还配置为其中第二旋转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二基础波束序列进行相位旋转,以生成第二空间维度上的第二辅助波束序列;
所述维度码本形成单元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主码本和所述第二旋转参数形成第二空间维度码本,以及
所述装置还包括:
三维码本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维度码本和所述第二空间维度码本形成三维码本。
22.一种基站,包括:
训练序列生成单元,配置为根据主码本生成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移动台发送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波束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所述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其中
所述训练序列生成单元还配置为根据旋转参数和优选基础波束生成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所述发送单元还配置为向移动台发送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其中通过对优选基础波束按照辅助码本的旋转参数所指示的数量进行旋转得到所述辅助波束序列;
所述波束确定单元还配置为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对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反馈,在所述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
其中,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时,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向所述移动台发送数据,否则,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辅助波束向所述移动台发送数据。
23.一种移动台,包括:
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基站发送的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波束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对所述基础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基础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基础波束;
发送单元,配置为向基站反馈关于所述优选基础波束的信息,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还配置为检测基站发送的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
所述波束确定单元还配置为根据对所述辅助波束序列的训练序列的检测结果,从所述辅助波束序列中确定优选辅助波束,
发送单元还配置为向基站反馈关于所述优选辅助波束的信息,
其中,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对应的信道满足预定信道质量时,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基础波束发送的数据,否则,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基站使用所述优选辅助波束发送的数据。
CN201780037133.8A 2016-07-12 2017-07-12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Active CN109314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47359.XA CN107623540A (zh) 2016-07-12 2016-07-12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CN201610547359X 2016-07-12
PCT/CN2017/092582 WO2018010655A1 (zh) 2016-07-12 2017-07-12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554A CN109314554A (zh) 2019-02-05
CN109314554B true CN109314554B (zh) 2022-02-11

Family

ID=6095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7359.XA Pending CN107623540A (zh) 2016-07-12 2016-07-12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CN201780037133.8A Active CN109314554B (zh) 2016-07-12 2017-07-12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7359.XA Pending CN107623540A (zh) 2016-07-12 2016-07-12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520772A (zh)
CN (2) CN107623540A (zh)
WO (1) WO2018010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9396B (zh) * 2018-04-27 2021-06-08 大连理工大学 低分辨率移相器的天线选择与模拟波束成形联合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658A (zh) * 2009-03-17 2012-04-25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mimo系统中基于码本的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01455A (zh) * 2012-07-31 2012-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波束搜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938662A (zh) * 2011-08-15 2013-02-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天线配置的码本设计方法
CN103973351A (zh) * 2013-02-05 2014-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码本进行通信的方法及基站
WO2014158208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Intel Corporation Orthogonal beamforming for multiple 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u-mimo)
CN105308880A (zh) * 2014-05-23 2016-02-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波束训练方法以及相关通信装置和网络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6819B2 (en) * 2008-12-31 2012-02-14 Intel Corporation Arrangements for beam refin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658A (zh) * 2009-03-17 2012-04-25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mimo系统中基于码本的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38662A (zh) * 2011-08-15 2013-02-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天线配置的码本设计方法
CN102801455A (zh) * 2012-07-31 2012-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码本生成方法、波束搜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973351A (zh) * 2013-02-05 2014-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码本进行通信的方法及基站
WO2014158208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Intel Corporation Orthogonal beamforming for multiple 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u-mimo)
CN105308880A (zh) * 2014-05-23 2016-02-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波束训练方法以及相关通信装置和网络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0655A1 (zh) 2018-01-18
CN109314554A (zh) 2019-02-05
JP2019520772A (ja) 2019-07-18
CN107623540A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0070B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EP3652870B1 (en) Frequency-selective beam management
EP293085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terference
CN108886430B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基站和移动台
US10868600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device
CN106464333B (zh) 使用天线布置的波束形成
US10033451B2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pattern/polarization beam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base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by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based on pattern/polarization beam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EP3537753A1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JP6808683B2 (ja) Mimo通信に利用され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ユーザー装置及び基地局
EP33587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esour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99625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reception-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
US107152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information about channel between antenna arrays
WO2016001951A1 (ja) 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79495B2 (e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base station
CN109314554B (zh) 形成码本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和移动台
US10027388B2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precoding
US10505603B2 (en) Precoding matrix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409318A (zh) 波束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66854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792357B (zh) 信道状态测量方法、发送方法、移动台以及基站
US20180212665A1 (en) Codebook,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precoder based on the codebook
WO2017069110A1 (ja)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030540A1 (ja)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209552A1 (en) Feedback mechanism for broadcasting
EP4358428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