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006A - 开关及键盘 - Google Patents

开关及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006A
CN109314006A CN201780033760.4A CN201780033760A CN109314006A CN 109314006 A CN109314006 A CN 109314006A CN 201780033760 A CN201780033760 A CN 201780033760A CN 109314006 A CN109314006 A CN 109314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portion
pedestal
linking part
switch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37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006B (zh
Inventor
井泽平
井泽一平
藤野博章
仲真美子
长田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1517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20864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314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ordinates of points
    • G01B5/0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ordinates of points using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 G01B5/012Contact-making feeler head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01H2013/52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using a return spring ac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ctuat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58Actuators to avoid tilting or skewing of contact area or actu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3/00Key modules
    • H01H2233/07Cap or button on actuator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Spiral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具备:基座(10);操作部(50),其根据外力相对于基座(10)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一对连杆部件(20),其通过连结部(23)彼此转动自如地连结,且引导操作部(50)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一对连杆部件(20)具备由基座(10)支承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由操作部(50)支承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相对于基座(10)在与接触、分离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且在与一对连杆部件(20)的转动轴大致垂直的方向滑动。

Description

开关及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即使按压操作部的角部分,也会使该操作部顺畅地平行地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的一对连杆部件的开关及键盘。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即使在实现低高度化并按压操作部的角部分的情况下,操作部也顺畅地平行地上下移动的机构,已知有例如将齿轮形状用于连杆部件的机构。在将齿轮形状用于连杆部件的机构中,通过在连杆部件将齿以彼此偏置的方式配置来确保啮合。
但是,作为将齿轮形状用于连杆部件的机构的问题点,列举有齿彼此的啮合在键顶的上下限位置变浅,键顶的平行上下移动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键开关装置100中,如图6(a)所示,在基座101上沿升降方向引导并支承键顶102的相同形状的一对啮合型连杆部件110将各臂部111的一端的支承轴112转动自如地卡合在基座101上,另一方面,各臂部111的另一端的支承轴113转动自如地卡合在键顶102。另外,在所述一对臂部111,如图7所示,一体设有在与支承轴113的转动轴线113a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齿顶的第一齿114及第二齿115。这些第一齿114及第二齿115配置于在转动轴线113a的方向上相互错开每个齿宽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节圆周向上相互错开每个齿厚的位置,以转动轴线113a为中心能够限定一个节圆。
通过该结构,在图6(a)所示的键顶102的上限位置和图6(b)所示的键顶102的下限位置,间隙的位置、大小根据第一齿114及第二齿115的组合而发生变化。
由此,在具有一对啮合型连杆部件110的键开关装置100中,降低啮合部分的齿隙引起的两连杆部件110的松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5705号公报(2001年5月11日公开)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开关中,将齿轮形状以两个重叠的形状配置。因此,若要维持小型化,则需要减小齿模,因此,相对地难以确保齿形状的精度,具有妨碍顺畅动作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能够更稳定地确保操作部向一定方向的状态的开关及键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开关具备:
基座;
操作部,其配置于所述基座,且根据外力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一对连杆部件,其引导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连结部,其将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彼此转动自如连结,并且,
所述一对连杆部件分别具备被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任一支承的连结部侧支承部、被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任一另一方支承的端部侧被支承部,
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任一方,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方面的键盘具备多个上述的开关。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开关,基座和操作部由一对连杆部件连结。另外,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通过连结部彼此转动自如地连结。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实现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即使按压操作部的任何部分,都能够维持操作部朝向例如与基座平行等的一定方向的状态的结构。
另外,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键盘,能够提供具备可更稳定地维持操作部朝向一定方向的状态的上述开关的键盘。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实施方式,是表示开关的操作部的非按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上述操作部按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a)是表示上述开关的操作部的非按下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上述操作部按下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开关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开关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开关的其他变形例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现有的键开关装置的键顶的非按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b)是表示上述键顶按下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现有的键开关装置的一对连杆部件啮合的部分即第一齿及第二齿的形状的立体图。
标记说明
1~3:开关
10:基座
11:底部
12:方形框体
12a:一方对向侧面壁
12b:另一方对向侧面壁
13:凸缘部
14:防挤压壁(变形抑制部的一例)
15:侧面壁凹槽部(间隙的一例)
15a:檐部(壁面的一例)
16:爪部
20:连杆部件
21:第一连杆部件
21a:轴部(连结部的一例)
21b:第一臂部(连接部件的一例)
21c:第一卡合杆
21d:第一旋转支承轴(端部侧被支承部的一例)
21e:上端平面部
21f:第一弯曲部(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一例)
21g:第一弯曲突起部
22:第二连杆部件
22a:轴孔部(连结部的一例)
22b:第二臂部(连接部件的一例)
22c:第二卡合杆
22d:第二旋转支承轴(端部侧被支承部的一例)
22e:上端平面部
22f:第二弯曲部(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一例)
22g:第二弯曲突起部
23:连结部
30:开关机构
31、32:L形导电板
31a、32a:引导端子
31b、32b:接触端子
31c、32c:从动凸轮转动部
40:螺旋弹簧
50:操作部
51:第一轴承部(滑动限制部的一例)
52:第二轴承部(滑动限制部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5对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含有“上”、“下”、“右”、“左”的术语),但这些术语的使用是为了使参照附图的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而不是通过这些术语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以下的说明本质上只不过是示例,并非有意限制本发明、其应用物或其用途。另外,附图是示意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不一定与现实的比率一致。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具备即使按压操作部的角部分,也能使该操作部顺畅且平行地上下(操作部相对于基座接近或分离的方向)移动的一对连杆部件,例如,通过在操作部上拆装自如地安装键顶,适合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的键盘等中。另外,操作部也具有直接用作键顶的情况。在图1、图4及图5所示的剖视图中,树脂阴影部分指树脂绝缘阴影。另外,附加在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的淡黑色是为了容易理解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不是阴影。
(开关的结构)
基于图2(a)及(b)及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操作部50未被按压操作的状态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b)是上述开关1的操作部50被按压操作的状态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a)及(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具备基座10、配置于基座10上方的作为操作部的操作部50。如图3所示,在基座10与操作部50之间设有彼此连动且在基座10上向升降方向引导并支承操作部50的一对连杆部件20、与操作部50的升降动作对应而对电路的触点进行开闭的开关机构30、螺旋弹簧40。
基座10由具有底部11的方形框体12构成,在方形框体12的一对一方对向侧面壁12a的外侧形成有凸缘部13。该凸缘部13用于连杆部件20的支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13的外侧面设有用于防止具有弹性的连杆部件20向侧方挤出的作为变形抑制部的防挤压壁14。
如图3所示,在上述一方对向侧面壁12a的中央部形成有向内部侧凹入的作为间隙的侧面壁凹槽部15。该侧面壁凹槽部15具有连杆部件20的连结部23及闭合的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可自如地上下移动的宽度。其结果,在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打开的状态,连结部23及后述的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不能通过该侧面壁凹槽部15。另外,在侧面壁凹槽部15形成有檐部(突出部)15a,该檐部15a具有在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打开的状态,因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抵接滑动,因此限制该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向上方向移动的作为壁面的功能。
另外,在方形框体12的一对另一方对向侧面壁12b的外侧的中央上部形成有爪部16。该爪部16用于防止操作部50在上侧容易脱落。
底部11形成有支承并收纳上述螺旋弹簧40的环槽状的螺旋弹簧收纳部11a、使上述开关机构30的端子贯通的端子贯通孔11b。
接着,上述连杆部件20由一对第一连杆部件21和第二连杆部件22构成,相对于基座10支承操作部50,以使操作部50在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上述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通过在中央侧的一端彼此连结的连结部23彼此连结而组合成侧视V形。连结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形成于第一连杆部件21的轴部21a和形成于第二连杆部件22的轴孔部22a构成,一对连杆部件20彼此转动自如地连结。另外,也可以在第二连杆部件22形成有轴部,在第一连杆部件21形成有轴孔部。
上述轴部21a和轴孔部22a以彼此游离嵌合状态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并连结,该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一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连结部23由形成于第一连杆部件21或第二连杆部件22的任一方的轴部、和形成于第一连杆部件21或第二连杆部件22的任一另一方的轴孔部构成,但不一定限于轴部和轴孔部。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由形成于第一连杆部件21或第二连杆部件22的任一方的球体部22a’和旋转自如地保持该球体部22a’的球体容纳部21a’构成的开关2。
另外,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一体具备从连结部23彼此分别向侧方平行延伸的作为一对连接部件的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和将这些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在连结部23的相对侧的端部彼此连结的第一卡合杆21c及第二卡合杆22c。
如图1~图3所示,上述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与操作部50相对的部分例如形成为阶梯状。但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与操作部50相对的部分以从连结部23至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的直线状形成,还可以为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形成为截面大体三角形的开关3。另外,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形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板状或杆状。
在上述第一卡合杆21c及第二卡合杆22c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作为端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这些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容纳在设于操作部50的后述的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以游离嵌合状态容纳在作为滑动限制部的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接触、分离方向)的移动连动,在与上下方向(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可滑动,但第一旋转支承轴21d通过配置于与第一旋转支承轴21d的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杆部件22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的两侧的第一轴承部51的内面限制其滑动范围,第二旋转支承轴22d通过配置于与第二旋转支承轴22d的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杆部件22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的两侧的第二轴承部52的内面限制其滑动范围。
另外,在第一卡合杆21c及第二卡合杆22c的各中央形成有上面平坦地形成的上端平面部21e及上端平面部22e,与基座10平行地保持操作部50在上端位置的姿势。
在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接近于连结部23的部位形成有向下方弯曲状突出的作为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其结果,上述第一弯曲部21f比将连结部23和第一旋转支承轴21d连结的直线L2偏向基座10侧配置,第二弯曲部22f比将连结部23和第二旋转支承轴22d连结的直线L1偏向基座10侧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转动时,上述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在上述基座10的凸缘部13的上面滑动,并且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在上述基座10的侧面壁凹槽部15的檐部15a的下面滑动。其结果,操作部50被按下到下限位置而使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成为打开状态时,连结部23成为比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稍提升的状态。由此,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能够抑制第一连杆部件21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与第二连杆部件22的第二旋转支承轴22d的间隔的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内侧的连结部23的附近,如图3所示地形成有以其上面与侧面壁凹槽部15的檐部15a抵接的方式突出的弯曲形状的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该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在将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以连结部23为中心打开时,其上面与侧面壁凹槽部15的檐部15a抵接而滑动。其结果,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比将连结部23和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连结的直线偏向下侧配置。
接着,上述开关机构30通过由设置为操作部50按下时彼此接触状态的具有可挠性的金属构成的2个L形导电板31、32构成。在L形导电板31、32上,用于与未图示的基板连接的引导端子31a、32a向下方延伸设置,并且接触端子31b、32b彼此相对而设置于各侧面。另外,在L形导电板31、32的端部形成有向设于操作部50的背面的未图示的滑动凸轮上滑动的从动凸轮转动部31c、32c。上述操作部50的滑动凸轮在操作部50非按下时,与L形导电板31、32的从动凸轮转动部31c、32c抵接而按压该从动凸轮转动部31c、32c,使L形导电板31、32挠曲,L形导电板31、32的接触端子31b、32b成为非接触。另一方面,在操作部50按下时,操作部50的滑动凸轮不与L形导电板31、32的从动凸轮转动部31c、32c接触,由此,L形导电板31、32的接触端子31b、32b彼此成为接触状态。其结果,操作部50按下时,L形导电板31和L形导电板32导通,开关成为导通状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开关机构30不限于上述方式,只要是膜式开关或无触点开关等具有作为开关功能的结构即可。
接着,上述螺旋弹簧40相对于操作部50的按下作用施力,操作部50恢复为成为初始的按下前的状态。另外,螺旋弹簧40也可以是其它的弹性部件。
接着,上述操作部50是具有大体矩形平面形状的盘状的部件,具备与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可旋转地卡合的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各一对。由此,操作部50由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支承且按下自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对一对连杆部件20具备由基座10支承的作为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由操作部50支承的作为端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及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相对于基座10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一对连杆部件20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下述结构:一对连杆部件20具备由操作部50支承的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由基座支承的端部侧被支承部,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相对于操作部在与上下方向(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一对连杆部件20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开关的动作)
基于图1(a)及(b)和上述图2(a)及(b)对上述结构的开关1的操作部50的非按下时和按下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a)是表示开关1的操作部50非按下时即操作部50在上限位置存在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开关1的操作部50按下时即操作部50在下限位置存在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a)及图2(a)所示,在开关1的操作部50非按下时即按下前,操作部50在上限位置存在。此时,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的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一端在连结部23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另一端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通过容纳在操作部50的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而被支承。
从该状态起,用户用手指等按下操作部50时,操作部50的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被压下,由此,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在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与基座10的凸缘部13的抵接部以及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与侧面壁凹槽部15的檐部15a的抵接部滑动并以连结部23为中心转动。此时,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的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以没有向外侧移动的状态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其结果,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在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和基座10的凸缘部13的抵接部以及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和侧面壁凹槽部15的檐部15a的抵接部滑动时,将连结部23提升。
因此,如图1(b)及图2(b)所示,操作部50向下限位置移动时,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长度也不会成为问题,能够移动。而且,通过操作部50的下方移动,上述开关机构30的L形导电板31因形成于操作部50背面的未图示的滑动凸轮而挠曲,L形导电板31的接触端子31b与L形导电板32的接触端子32b接触。由此,L形导电板31和L形导电板32导通,成为开关导通的状态。
另外,从该操作部50的按下状态起,用户解除手指对操作部50的按压时,通过螺旋弹簧40的施力,操作部50恢复到原始的上限位置。
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由于操作部50按下动作时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仅与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卡合,因此间隙是一定的,不存在异物咬入的风险。
另外,通过操作部50的按下,滑动位置在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和凸缘部13上向中心移动,因此第一连杆部件21及第二连杆部件22的外端难以向外侧扩展。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具备基座10、配置于基座10上方且对应于外力而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操作部50、引导操作部5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一对连杆部件20、将一对连杆部件20的每个彼此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并连结的连结部23,并且一对连杆部件20分别具备由基座10或操作部50的任一方支承的作为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由基座10或操作部50的任一另一方支承的作为端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上述操作部50相对于上述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相对于基座10或操作部50的任一方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由此,能够实现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即使按压操作部50的任何部分,都能够维持操作部50朝向例如与基座10平行等一定方向的状态的结构。
另外,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相对于基座10或操作部50的任一方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其结果,能够减少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量。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尽量增加连结部与端部侧被支承部的距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能够提供在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可更稳定维持操作部50朝向一定方向的状态的开关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在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以及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双方可相对于基座10及操作部50,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由此,与仅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以及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的一方滑动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以及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滑动的距离。即,由于能够减少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以及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的磨损,在操作次数增多的开关1中,可提供可靠性高的结构。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弯曲突起部21g及第二弯曲突起部22g在檐部15a滑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以及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的磨损。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作为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比将连结部23和第一旋转支承轴21d及第二旋转支承轴22d连结的直线偏向支承有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的基座10侧或操作部50侧配置。
由此,在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一对的每个连杆部件20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彼此的间隔的变动。即,能够减少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支承作为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的基座10或操作部50具有作为限制第一臂部21b及第二臂部22b的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在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壁面的檐部15a,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在夹于檐部15a和基座10或操作部50的空间15b内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由此,支承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的基座10或操作部50具备檐部15a,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实现第一弯曲部21f及第二弯曲部22f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连结部23的一对连杆部件20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连结部23将一对连杆部件20的每个以转动自如且游离嵌合状态枢轴支承并连结,并且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连结部23的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24一定。
由此,与间隙变动的结构,例如通过齿轮的啮合而连结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在游离嵌合部分进入异物的风险,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开关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一对连杆部件20由第一连杆部件21和第二连杆部件22构成,并且连结部23由设于第一连杆部件21和第二连杆部件22的任一方的轴部21a、设于第一连杆部件21和第二连杆部件22的任一另一方且与轴部21a游离嵌合的轴孔部22a构成。
由此,连结部23由轴部21a和将其游离嵌合的轴孔部22a构成,能够使连结部23的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非常小。其结果,能够显著降低异物进入游离嵌合部分的风险,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开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键盘具备多个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由此,能够提供具备操作部50相对于基座10在上下方向移动时,可更稳定维持操作部50朝向一定方向的状态的开关1的键盘。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最后,对本发明的各种方式进行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式的开关具备基座、配置于上述基座的上方且对应于外力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操作部、引导上述操作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一对连杆部件、将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彼此转动自如枢轴支承并连结的连结部,并且,上述一对连杆部件分别具备被上述基座或操作部的任一方支承的连结部侧被支承部、被上述基座或操作部的任一另一方支承的端部侧被支承部,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基座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相对于上述基座或操作部的任一方在与上述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换句话说,本发明第一方式的开关具备:
基座;
操作部,其配置于上述基座,且根据外力相对于上述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一对连杆部件,其引导上述操作部在上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连结部,其将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彼此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
上述一对连杆部件分别具备被上述基座或上述操作部的任一方支承的连结部侧支承部、被上述基座或上述操作部的任一另一方支承的端部侧被支承部,
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基座在上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相对于上述基座或上述操作部的任一方,在与上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根据第一方式的开关,基座和操作部由一对连杆部件连结。另外,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通过连结部彼此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并连结。根据这些结构,能够实现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即使按压操作部的任何部分,都可维持操作部朝向例如与基座平行等一定方向的状态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为了使操作部相对于基座移动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需要在连杆部件中将接触、分离方向的移动转换为与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对此,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相对于基座或操作部的任一方在与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其结果,能够减少端部侧被支承部在与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量。
在此,能够使连结部与端部侧被支承部的距离长的一方稳定地进行操作部的支承。即,由于能够减少端部侧被支承部在与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量,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尽量增加连结部与端部侧被支承部的距离。
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可更稳定地维持操作部朝向一定方向的状态的开关。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开关,在上述记载的开关中,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基座在上下方向移动时,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及端部侧被支承部双方相对于上述基座及操作部在与上述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换句话说,本发明第二方式的开关在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基座在上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及上述端部侧支承部双方相对于上述基座及上述操作部在与上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根据第二方式的开关,与仅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及端部侧被支承部一方滑动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各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及端部侧被支承部滑动的距离。即,由于能够减少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及端部侧被支承部的磨损,故而在操作次数增加的开关中,可提供可靠性高的结构。
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开关,在上述记载的开关中,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比将上述连结部和上述端部侧被支承部连结的直线偏向支承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基座侧或操作部侧配置。
根据第三方式的开关,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能够抑制一对的每一个连杆部件的端部侧被支承部彼此的间隔的变动。即,能够减少端部侧被支承部在与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的量。
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开关,在上述记载的开关中,支承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上述基座或操作部具有限制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壁面,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夹于上述壁面和上述基座或操作部的空间内在与上下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滑动。
换句话说,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开关,支承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上述基座或上述操作部具有限制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上述操作部的上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的壁面,
上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夹于上述壁面和上述基座或上述操作部的空间内,在与上述操作部的上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的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根据第四方式的开关,由于支承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基座或操作部具备上述的壁面,因此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实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与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滑动的结构。
本发明第五方式的开关,上述连结部将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以转动自如且游离嵌合状态枢轴支承并连结,并且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基座在上下方向(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上述连结部的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一定。
根据第五方式的开关,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移动时,连结部的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一定。其结果,与该间隙变动的结构、例如通过齿轮的啮合连结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异物进入游离嵌合部分的风险,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开关。
本发明第六方式的开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上述一对连杆部件由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构成,并且上述连结部由设于上述第一连杆部件和上述第二连杆部件任一方的轴部、设于上述第一连杆部件和上述第二连杆部件的任一另一方且与上述轴部游离嵌合的轴孔部构成。
根据第六方式的开关,由于通过轴部和与其游离嵌合的轴孔部构成连结部,因此能够使连结部的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非常小。其结果,能够明显降低异物进入游离嵌合部分的风险,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七方式的键盘具备多个上述方式的开关。
根据第七方式的键盘,能够提供具备操作部相对于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移动时,可更稳定维持操作部朝向一定方向的状态的上述方式的开关的键盘。
此外,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能够起到各自具有的效果。另外,可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可进行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
本发明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充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变形及修正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没有脱离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应理解为这种变形及修正包含于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开关例如能够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用的键盘。
另外,本发明的键盘例如能够用作个人计算机的键盘。

Claims (7)

1.一种开关,其具备:
基座;
操作部,其配置于所述基座,且根据外力,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一对连杆部件,其引导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连结部,其将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彼此转动自如地连结,
所述一对连杆部件分别具备被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任一方支承的连结部侧被支承部、被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任一另一方支承的端部侧被支承部,
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任一方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及所述端部侧被支承部双方相对于所述基座及所述操作部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比将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端部侧被支承部连结的直线偏向支承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基座侧或操作部侧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支承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的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具有限制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的壁面,
所述连结部侧被支承部在夹于所述壁面和所述基座或所述操作部的空间内,在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接触、分离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且在与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转动轴大体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连结部将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的每个以游离嵌合状态枢轴支承连结使其转动自如,
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连结部的游离嵌合部分的间隙一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一对连杆部件由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构成,并且,
所述连结部由设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件的任一方的轴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件的任一另一方且与所述轴部游离嵌合的轴孔部构成。
7.一种键盘,其中,
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CN201780033760.4A 2016-06-02 2017-04-13 开关及键盘 Active CN109314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1340 2016-06-02
JP2016111340 2016-06-02
JP2017049830A JP6702239B2 (ja) 2016-06-02 2017-03-15 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JP2017-049830 2017-03-15
PCT/JP2017/015174 WO2017208643A1 (ja) 2016-06-02 2017-04-13 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006A true CN109314006A (zh) 2019-02-05
CN109314006B CN109314006B (zh) 2021-06-04

Family

ID=6065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3760.4A Active CN109314006B (zh) 2016-06-02 2017-04-13 开关及键盘
CN201780033471.4A Active CN109314005B (zh) 2016-06-02 2017-04-13 按键开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3471.4A Active CN109314005B (zh) 2016-06-02 2017-04-13 按键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89441B2 (zh)
JP (2) JP6702239B2 (zh)
CN (2) CN109314006B (zh)
DE (2) DE112017002769T5 (zh)
TW (2) TWI64002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4429A (zh) * 2019-05-03 2019-11-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US11264186B2 (en) 2019-04-11 2022-03-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US11538644B2 (en) 2019-04-11 2022-12-2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90348A (ja) * 2020-06-02 2021-12-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スイッチ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キー入力装置
JP7212850B2 (ja) * 2020-12-09 2023-01-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414227B1 (ko) * 2021-10-30 2022-06-28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차량용 조작 장치
TWI783855B (zh) * 2022-01-13 2022-11-11 酷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616A (en) * 1998-08-24 1999-09-07 Liang; Hui-Hu Key structure for computer keyboards
CN2800464Y (zh) * 2004-06-11 2006-07-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US20080006516A1 (en) * 2006-07-10 2008-01-10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JP2010153351A (ja) * 2008-12-23 2010-07-08 Primax Electronics Ltd キー構造及びそのようなキー構造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JP4869316B2 (ja) * 2008-10-23 2012-02-0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CN205016436U (zh) * 2015-10-13 2016-02-03 深圳市欣阳宏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键盘结构
CN105448566A (zh) * 2015-10-19 2016-03-30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双跷板型支撑机构及薄型化字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5432U (zh) 1985-02-28 1986-09-08
JP4236351B2 (ja) 1999-10-22 2009-03-1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JP2003197058A (ja) 2001-12-27 2003-07-11 Alps Electric Co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装置
KR100487212B1 (ko) 2002-05-15 2005-05-03 한국에스엠케이 주식회사 키스위치
US6730868B1 (en) * 2003-03-24 2004-05-04 Alps Electric Co., Ltd. Keyswitch device and keyboard device
JP4373273B2 (ja) 2004-05-17 2009-11-2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キーボード入力装置
JP5030724B2 (ja) * 2007-09-20 2012-09-1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JP2011049110A (ja) 2009-08-28 2011-03-10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JP5269839B2 (ja) 2010-07-13 2013-08-2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カバー、キーボード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TWM401162U (en) * 2010-11-11 2011-04-01 Inventec Corp Button module
JP5649484B2 (ja) 2011-03-07 2015-01-0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押釦式スイッチ装置
TWM448778U (zh) * 2012-11-02 2013-03-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保護蓋及鍵盤
JP5857988B2 (ja) * 2013-03-08 2016-02-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CN103594270A (zh) 2013-10-22 2014-02-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按键
JP5741739B1 (ja) * 2014-03-12 2015-07-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照光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CN204497106U (zh) 2015-04-23 2015-07-22 余正明 一种超薄键盘开关
US10236138B2 (en) * 2015-05-07 2019-03-19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Key structure
CN105261507B (zh) 2015-08-19 2018-10-19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按压触感及快速回弹的薄型键盘开关键组结构
CN205645574U (zh) 2016-01-13 2016-10-12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开关
JP6711145B2 (ja) * 2016-06-02 2020-06-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キーボード、及び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JP6708153B2 (ja) * 2017-03-15 2020-06-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616A (en) * 1998-08-24 1999-09-07 Liang; Hui-Hu Key structure for computer keyboards
CN2800464Y (zh) * 2004-06-11 2006-07-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US20080006516A1 (en) * 2006-07-10 2008-01-10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JP4869316B2 (ja) * 2008-10-23 2012-02-0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JP2010153351A (ja) * 2008-12-23 2010-07-08 Primax Electronics Ltd キー構造及びそのようなキー構造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CN205016436U (zh) * 2015-10-13 2016-02-03 深圳市欣阳宏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键盘结构
CN105448566A (zh) * 2015-10-19 2016-03-30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双跷板型支撑机构及薄型化字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64186B2 (en) 2019-04-11 2022-03-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US11538644B2 (en) 2019-04-11 2022-12-2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CN110444429A (zh) * 2019-05-03 2019-11-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10444430A (zh) * 2019-05-03 2019-11-1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10444429B (zh) * 2019-05-03 2021-06-0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10444430B (zh) * 2019-05-03 2022-06-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20449A (ja) 2017-12-14
JP6702240B2 (ja) 2020-05-27
JP6702239B2 (ja) 2020-05-27
CN109314006B (zh) 2021-06-04
DE112017002811B4 (de) 2024-05-23
TWI636473B (zh) 2018-09-21
TW201743359A (zh) 2017-12-16
CN109314005B (zh) 2021-01-15
CN109314005A (zh) 2019-02-05
US11410822B2 (en) 2022-08-09
DE112017002769T5 (de) 2019-02-14
US20200328047A1 (en) 2020-10-15
US20190214200A1 (en) 2019-07-11
US11189441B2 (en) 2021-11-30
TWI640027B (zh) 2018-11-01
JP2017220448A (ja) 2017-12-14
TW201743362A (zh) 2017-12-16
DE112017002811T5 (de)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006A (zh) 开关及键盘
JP4721908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US10714282B2 (en) Keyboard switch link member configuration
JP6107556B2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US6509535B2 (en) Multi directional input apparatus
JP2018055922A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US9972455B2 (en) Button and keyboard device
JP2011049110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US10915181B2 (en) Push button switch with operation unit latched to base
TWM482833U (zh) 按鍵結構
CN103681052A (zh) 按键及键盘
CN201294180Y (zh) 按键结构
CN11048892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TWI682413B (zh) 按鍵結構
JP5334376B2 (ja) キーボード
US9824835B2 (en) Key switch having jointed links
JP2012186082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JP5072903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WO2017208643A1 (ja) 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TWM447535U (zh) 按鍵的升降支撐裝置以及按鍵
JP2011086490A (ja)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CN201084608Y (zh) 降低行程的按键
CN209283309U (zh) 一种游戏辅助手机壳
CN101373642B (zh) 具有弹力补正功能的升降机构及其相关显示装置
KR20100093456A (ko) 응답성능이 향상된 메탈돔스위치가 구비된 전자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