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3427A -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3427A
CN109313427A CN201880002361.6A CN201880002361A CN109313427A CN 109313427 A CN109313427 A CN 109313427A CN 201880002361 A CN201880002361 A CN 201880002361A CN 109313427 A CN109313427 A CN 109313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mable logic
logic chip
protection circuit
feedback
centr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3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3427B (zh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3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3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4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1Pl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1103Special, intelligent I-O processor, also plc can only access via process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及其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程序。本申请能够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再次加载程序,进而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控制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控制系统10包括中央处理芯片101、可编程逻辑芯片102以及存储器103,中央处理芯片101分别与可编程逻辑芯片102和存储器103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102用于对中央处理芯片101进行备份,以保障控制系统10正常工作。
在中央处理芯片101正常工作时,中央处理芯片101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可编程逻辑芯片102进入加载模式,以将从存储器103读取的程序对可编程逻辑芯片102进行加载。在中央处理芯片101失效时,中央处理芯片101输出的控制信号变为不可测,可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102在加载完程序后再进入加载模式,以使可编程逻辑芯片102失效,因此控制系统10的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控制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其分别连接中央处理芯片和可编程逻辑芯片,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其中: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从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程序,并加载程序;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后,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二反馈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程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其至少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中央处理芯片,与存储器连接;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
可编程逻辑芯片,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从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程序,并加载程序;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程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保护电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芯片和可编程逻辑芯片,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程序,能够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再次加载程序,进而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
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控制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见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框架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21应用于控制系统20,保护电路21分别连接控制系统20的中央处理芯片22和可编程逻辑芯片23。其中,本申请的控制系统20可以应用在工业机器人,用于控制工业机器人;由于工业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工作,而控制系统20在受到严重的电磁信号干扰时,可能导致控制系统20的中央处理芯片22失效。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保护电路21保护可编程逻辑芯片23不受其他信号影响,以避免可编程逻辑芯片23失效,进而保障作业安全。
其中,保护电路21的输入端211与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连接,用于从中央处理芯片22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连接,保护电路21的控制端213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连接,用于从可编程逻辑芯片23接收反馈信号。由于可编程逻辑芯片23没有存储器,因此可编程逻辑芯片23在掉电的情况下无法保存程序,进而可编程逻辑芯片23每次上电后需要从外部加载程序。其中,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第一输入端233连接;在控制系统20上电后,中央处理芯片22通过第一输出端222和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第一输入端233将程序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该程序。
以下详细描述保护电路21的工作原理: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保护电路21从中央处理芯片22获取第一控制信号和从可编程逻辑芯片23获取第一反馈信号,并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加载程序,即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后,中央处理芯片22通过第一输出端222和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第一输入端233将程序发送至对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其中,第一反馈信号为第一电平。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完成后,保护电路21从可编程逻辑芯片23获取第二反馈信号,并根据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输入端233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发送的程序。其中,第二反馈信号为第二电平。
控制系统20进一步包括存储器24,中央处理芯片22与存储器24连接,存储器24用于存储上述程序。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中央处理芯片22从存储器24获取程序。
此外,中央处理芯片22还可以包括在线升级端口223,中央处理芯片22的在线升级端口223与服务器25连接,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中央处理芯片22可通过在线升级端口223从服务器25获取程序的在线升级包,可编程逻辑芯片23从中央处理芯片22接收到在线升级包,并根该在线升级包对程序实现在线升级。
本申请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完成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从保护电路21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输入端233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发送的程序,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22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23再次加载程序,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20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本申请提供第二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和或门35,或门35的第一输入端351为保护电路21的输入端211,或门35的第二输入端352为保护电路21的控制端213,或门35的输出端353为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
其中,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即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和或门35的第二输入端352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或门35的第一输入端351与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连接,或门35的输出端353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连接。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处于高阻态,即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既不输出高电平也不输出低电平;此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或门35的输出端353输出低电平,即保护电路21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输入端233从中央处理芯片22接收到程序,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完成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高电平,即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或门35的输出端353输出高电平,即或门35的输出端35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其中,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输入端233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发送的程序,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22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23再次加载程序,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20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逻辑器件替换或门35。
本申请提供第三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反相器45和第二反相器46,第一反相器45的输入端451为保护电路21的输入端211,第一反相器45的使能端453和第二反相器46的使能端463为保护电路21的控制端213,第二反相器46的输出端462为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
其中,第一反相器45的输入端451与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连接,第一反相器45的输出端452与第二反相器46的输入端461连接,第二反相器46的输出端462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连接,第一反相器45的使能端453和第二反相器46的使能端463均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处于高阻态,即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既不输出高电平也不输出低电平;此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第一反相器45和第二反相器46工作;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则第一反相器45的输出端452输出高电平,第二反相器46的输出端462输出低电平,即保护电路21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输入端233从中央处理芯片22接收到程序,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完成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高电平,即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此时第一反相器45和第二反相器46停止工作,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悬空,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输入端233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发送的程序,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22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23再次加载程序,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20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本申请提供第四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开关管55,开关管55的第二端552为保护电路21的输入端211,开关管55的第三端553为保护电路21的控制端213,开关管55的第一端551为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
其中,开关管55的第二端552与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连接,开关管55的第三端553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VCC,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55的第一端551和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的开关管55可为PNP型三极管,其中开关管55的第一端551为三极管的发射极,开关管55的第二端552为三极管的基极,开关管55的第三端553为三极管的集电极。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管55可以为其他类型开关管,例如开关管55可为MOS管。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的处于高阻态,即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既不输出高电平也不输出低电平;此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此时开关管55导通,保护电路21的输出的电压满足以下公式:
V1=(VCC-VCE)*R1/(R1+R2)
其中,VCE为开关管55的导通电压。通过设置第一电阻R1的阻值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以使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输出低电平,因此保护电路21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输入端233从中央处理芯片22接收到程序,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完成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高电平,即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此时开关管55截止,即开关管55停止工作,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输出的电压为VCC,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输入端233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发送的程序,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22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23再次加载程序,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20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本申请提供第五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保护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光电隔离器65、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光电隔离器65包括发光二极管651和受光器652;发光二极管651的负极为保护电路21的输入端211,受光器652的第二端654为保护电路21的控制端213,受光器652的第一端653为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
其中,发光二极管651的正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VCC1,发光二极管651的负极与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连接;受光器652的第一端653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输入端231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CC2,受光器652的第二端654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时,由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的处于高阻态,即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既不输出高电平也不输出低电平;此时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的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651发光,受光器652导通,保护电路21输出的电压满足以下公式:
V1=(VCC2-VCE)*R1/(R1+R3)
其中,VCE为受光器652的导通电压。设置第一电阻R1的阻值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以使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212输出低电平,因此保护电路21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23,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输入端233从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接收到程序,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
在可编程逻辑芯片23加载程序完成后,可编程逻辑芯片23的反馈端232输出高电平,即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在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651发光,受光器652导通,第二控制信号等于第二反馈信号,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若中央处理芯片22的输出端2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则发光二极管651不发光,受光器652截止,第二控制信号为第一参考电压VCC,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可编程逻辑芯片2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输入端233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22的第一输出端222发送的程序,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22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23再次加载程序,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20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本申请进一步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控制系统20包括存储器24、中央处理芯片22、保护电路21以及可编程逻辑芯片23,其中中央处理芯片22与存储器24连接,保护电路21分别与中央处理芯片22和可编程逻辑芯片23连接,该保护电路21为上述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保护电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芯片和可编程逻辑芯片,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在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保护电路根据第二反馈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中央处理芯片发送的程序,避免由于中央处理芯片失效而导致可编程逻辑芯片再次加载程序,进而避免造成整个控制系统失效,保证作业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保护电路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芯片和可编程逻辑芯片,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其中:
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程序,并加载所述程序;
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后,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所述二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所述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或门,所述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则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使能端和所述第二反相器的使能端均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反相器和所述第二反相器工作,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第一反相器和所述第二反相器停止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开关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所述开关管导通;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所述开关管截止,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光电隔离器、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光电隔离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受光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受光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收第二参考电压,所述受光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所述受光器导通,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低电平;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记载程序完成后,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进一步与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程序,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中央处理芯片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程序。
13.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中央处理芯片,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接收第一控制信号;
可编程逻辑芯片,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时,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接收所述程序,并加载所述程序;
在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加载程序完成后,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所述保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接收所述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或门,所述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使能端和所述第二反相器的使能端均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开关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光电隔离器、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光电隔离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受光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受光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收第二参考电压,所述受光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CN201880002361.6A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09313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5173 WO2019148470A1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427A true CN109313427A (zh) 2019-02-05
CN109313427B CN109313427B (zh) 2021-12-03

Family

ID=6522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361.6A Active CN109313427B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13427B (zh)
WO (1) WO20191484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2387A (zh) * 2020-11-17 2021-02-26 深圳市博诺技术有限公司 Kwp协议通讯总线高阻态电路及设备
CN113043850A (zh) * 2019-12-26 2021-06-29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车辆的高压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699A (zh) * 2020-12-28 2021-05-07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双显示切换装置、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03348B (zh) * 2021-07-14 2023-03-28 深圳市有为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79646B (zh) * 2021-08-23 2023-07-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压调变电路控制硬件加密的系统、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3054A (zh) * 2004-12-06 2007-11-14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加载格式的程序代码的产生以及可执行程序代码的提供
EP1850256B1 (en) * 2006-04-24 2010-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horis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software version
US7971051B2 (en) * 2007-09-27 2011-06-28 Fujitsu Limited FPGA configuratio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using hardware watchdog timer
CN203480505U (zh) * 2013-08-05 2014-03-12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化编程器系统
CN104503782A (zh) * 2014-12-11 2015-04-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远程软件升级的方法
EP3185390A1 (en) * 2015-12-22 2017-06-28 ABB Schweiz AG Installation device with a time measurement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ast time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event with a time measurement circuit
CN207924500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469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467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468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349C (zh) * 2003-12-23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77972B (zh) * 2012-10-24 2018-08-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系统、配置方法以及升级方法
US9703973B2 (en) * 2015-04-28 2017-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ustomer load of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3054A (zh) * 2004-12-06 2007-11-14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加载格式的程序代码的产生以及可执行程序代码的提供
EP1850256B1 (en) * 2006-04-24 2010-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horis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software version
US7971051B2 (en) * 2007-09-27 2011-06-28 Fujitsu Limited FPGA configuratio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using hardware watchdog timer
CN203480505U (zh) * 2013-08-05 2014-03-12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化编程器系统
CN104503782A (zh) * 2014-12-11 2015-04-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远程软件升级的方法
EP3185390A1 (en) * 2015-12-22 2017-06-28 ABB Schweiz AG Installation device with a time measurement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ast time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event with a time measurement circuit
CN207924500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469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467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468U (zh) * 2018-02-02 2018-09-28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3850A (zh) * 2019-12-26 2021-06-29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车辆的高压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22387A (zh) * 2020-11-17 2021-02-26 深圳市博诺技术有限公司 Kwp协议通讯总线高阻态电路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8470A1 (zh) 2019-08-08
CN109313427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3427A (zh)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1707828B (zh) 采用led的具有开路保护的恒流源驱动电路
CN110798935B (zh) Led灯串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BR102016010404A2 (pt) circuito de acionamento, sistema elétrico e método para o acionamento de um sistema elétrico
CN108718152A (zh) 交错式pfc控制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
CN210724748U (zh) 一种安全型数字接口复用电路
CN101089997A (zh) 存储器电路
CN109032318A (zh) 一种电源监视系统及存储服务器系统
CN207924468U (zh)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7924500U (zh)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US9680449B2 (en) Encoder input device
CN209642671U (zh) 卫星载荷系统及卫星系统
CN207924469U (zh)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4156536U (zh) 一种水电站自动并网仪
CN106292821A (zh) 一种单火线取电芯片
CN210604876U (zh) 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设备
CN207924467U (zh) 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9521719B (zh) 智能采集器
JP2012023828A (ja) 定電流発生回路
CN109391277A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2820779A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
CN102681962B (zh) 一种节点设备间的连接装置及节点设备间的防吊死系统
CN208939935U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6843434B (zh) 一种利用串口通信控制cpu复位的电路
CN101727079B (zh) 集成电路与工作模式决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63 23 Floor (Room 2303-2306) of Des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Yuehai Street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AN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102A of A3, No. 3 Industrial Zone, Shajing Street, Hexiang Road,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AN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