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7035B - 缓冲器和罩部件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和罩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7035B
CN109307035B CN201810802387.0A CN201810802387A CN109307035B CN 109307035 B CN109307035 B CN 109307035B CN 201810802387 A CN201810802387 A CN 201810802387A CN 109307035 B CN109307035 B CN 109307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losing member
tool insertion
insertion hole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023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7035A (zh
Inventor
饭田朋彦
秋叶直人
高桥一树
太田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07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7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 F16F9/369Sealings for elements other than pistons or piston rods, e.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ylinders
    • F16F9/32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ylinders of cylinder ends, e.g.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10Enclosure elements, e.g. for protection
    • F16F2230/105Flexible, e.g. bellows or blad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30Seal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46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缓冲器和罩部件,抑制水从缸筒与封闭部件之间进入。使罩部件(51)的嵌合部(61)嵌合于封闭部件(21)的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因此能够防止罩部件(51)由于振动等而脱落,抑制水从外筒(3)与螺旋部(41)之间进入。

Description

缓冲器和罩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封闭部件封闭缸筒的开口端部的缓冲器和安装于该缓冲器的罩部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缸筒的开口端部被封闭部件封闭的单向流型油压缓冲器。而且,为了能够拆检,存在通过螺纹部使缸筒与封闭部件结合的缓冲器。在这样的缓冲器中,在水浸入螺纹部而生锈的情况下,在拆检时难以使缸筒与封闭部件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26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水进入缸筒与封闭部件之间的缓冲器和安装于该缓冲器的罩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缓冲器具备其封入有工作液的缸筒、将所述缸筒的开口端部封闭的封闭部件、以及贯穿所述封闭部件地延伸且前端延伸到所述缸筒的外部的活塞杆,该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缸筒的所述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端部设有覆盖所述封闭部件的罩部件,在所述封闭部件的所述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面设有在相对于所述缸筒的拆装中使用的至少一个工具插入孔,所述罩部件具有与所述工具插入孔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
并且,本发明的罩部件覆盖安装于缓冲器的封闭部件,所述缓冲器具有封入有工作液的缸筒、将所述缸筒的开口端部封闭的封闭部件、以及贯穿所述封闭部件地延伸且前端延伸到所述缸筒的外部的活塞杆,在所述封闭部件的所述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面设有在相对于所述缸筒的拆装中使用的至少一个工具插入孔,该罩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有与所述工具插入孔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水进入缓冲器的缸筒与封闭部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示意图,是缓冲器的包含缸筒的轴线的平面的剖面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2中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是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缓冲器,2内筒(缸筒),3外筒(缸筒),5开口端部,16活塞杆,21封闭部件,47工具插入孔,51罩部件,61嵌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这里,例示的是在铁道车辆的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大致水平地配置的多筒式横置单向流型油压缓冲器1(以下称为“缓冲器1”)。为了便于说明,以图1中的左方(左侧)和右方(右侧)为该缓冲器1中的左方(左侧)和右方(右侧)。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的示意图,是包含缸筒的轴线的平面的剖面图。缓冲器1具备内筒2和外筒3(缸筒),与内筒2在同轴上配置外筒3。内筒2和外筒3的左侧的开口端部4,5被封闭部件21封闭。内筒2和外筒3的右侧的开口端部6,7被封闭部件8封闭。而且,在内筒2与外筒3之间形成有环状的储液部9。封闭部件8分隔为使内筒2的右侧的开口端部6封闭的端板10和使外筒3的右侧的开口端部7封闭的端板11而构成。端板11的外周面11B与外筒3的开口端部7的内周面7A嵌合。在端板11设有与铁道车辆的车体侧连结的支架12。
端板10与内筒2的开口端部6的内周面6A嵌合。在端板10的右端外周缘形成有与内筒2的开口端部6的端面32抵接的凸缘部10A。端板10的凸缘部10A嵌合(固定)于在端板11的与支架12侧位于相反侧的面形成的凹部13。在内筒2的内侧嵌装有将液室划分为左液室15L和右液室15R的活塞14。在活塞14连接有活塞杆16的右端。活塞杆16的左端侧穿过左液室15L和封闭部件21而向内筒2和外筒3(缸筒)的外部延伸。在活塞杆16的左端设有与铁道车辆的转向架侧连结的支架17。需要说明的是,在液室(左液室15L和右液室15R)封入有工作液。并且,在储液部9封入有工作液和空气。
在活塞14设有仅容许工作液从右液室15R向左液室15L流通的止回阀18。在封闭部件8的端板10设有仅容许工作液从储液部9向右液室15R流通的止回阀19。在后述封闭部件21的引导部23设有阻止工作液从储液部9向左液室15L流通并且在左液室15L的液压上升而达到一定压力时开阀的泄压阀20。即,通过泄压阀20的开阀,左液室15L的液压向储液部9释放。
而且,在活塞杆16的伸长行程时,左液室15L的工作液通过封闭部件21(引导部23)的泄压阀20而向储液部9流通。此时,产生伸长侧的阻尼力。与活塞杆16从左液室15L退出的体积的量对应的工作液从储液部9通过封闭部件8(端板10)的止回阀19而流入右液室15R。另一方面,在活塞杆16的压缩行程时,右液室15R的工作液通过活塞14的止回阀18而向左液室15L流通。与活塞杆16进入左液室15L的体积的量对应的工作液通过封闭部件21(引导部23)的泄压阀20而向储液部9流通。此时,产生压缩侧的阻尼力。
如图2所示,封闭部件21由支承活塞杆16的大致圆筒形的引导部23(本体部)和固定引导部23的环形的螺旋部41(固定部)构成。引导部23具有大外径部24和小外径部25。大外径部24的外周面24B嵌合于外筒3的内周面3A。小外径部25相对于大外径部24同轴配置,从大外径部24的左端面26沿着缸筒的轴向向左方延伸。引导部23具有能够滑动地与活塞杆16的外周面16B抵接的轴孔27。
在引导部23的、大外径部24的内侧且轴孔27的右侧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29和第二环状凹部30。第一环状凹部29具有比内筒2的开口端部4的内径小的内径的内周面29A和轴孔27的右端开口的环状的底面29B。第二环状凹部30具有供内筒2的开口端部4的外周面4B嵌合的内周面30A和供开口端部4的端面31抵接(抵触)的底面30B。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环状凹部29的内周面29A开设有与泄压阀20连通的通路。并且,第二环状凹部30的与底面30B位于相反侧的一端在引导部23的右端面33开口。
参照图2、图3,在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内侧且轴孔27的左侧形成有收纳油封34(密封部件)的环状的油封收纳部35。在小外径部25的内侧形成有安装用于保持油封34的油封保持件36(密封部件)的环状的槽37。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的开口39具有比油封收纳部35的内径大、并且比槽37的直径小的内径,而且缸筒的轴向(图2、图3中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油封保持件36(孔用C形挡圈)的板厚程度。换句话说,槽37形成在前端部38的开口39与油封收纳部35之间。
螺旋部41的包含缸筒的轴线的平面的截面形成为大致长方形。螺旋部41具有能够滑动地与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外周面25B嵌合的内周面41A和与引导部23的大外径部24的左端面26抵接的右端面43。在螺旋部41的外周面41B的右端侧形成有能够滑动地与外筒3的开口端部5的内周面5A嵌合的嵌合面44。在螺旋部41的外周面41B的右端侧形成有公称直径比嵌合面44的外径大的外螺纹部45。外螺纹部45与在外筒3的开口端部5的内周面5A形成的内螺纹部46螺合。
在螺旋部41的左端面42设有在封闭部件21的拆装时供工具(夹具)插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工具插入孔47。螺旋部41例如是由金属构成的部件,工具插入孔47通过钻头机械加工而成,但不使用铰刀等进行精加工。由此,工具插入孔47的表面与进行了精加工(除去加工)的情况相比要粗糙。在这里,本发明的除去加工是对通过钻头进行了机械加工的孔的表面进一步进行加工,改善表面粗糙度和去毛刺等。而且,在外筒3的开口端部5的内螺纹部46螺合螺旋部41的外螺纹部45,由工具(省略图示)对螺旋部41进行紧固。
在图2、图3所示的螺旋部41被紧固的状态(产品状态)下,在封闭部件8与封闭部件21之间的内筒2产生轴力。在该状态下,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相对于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螺旋部41的左端面42和外筒3的开口端部5的左端面48向左方突出。并且,在由外筒3、引导部23、螺旋部41围成的环状空间49中收纳的密封部件50(O型环)被施加压力,外筒3、引导部23以及螺旋部41之间被液密地密封。
接着,对覆盖封闭部件21的罩部件51进行说明。罩部件51是以塑料、弹性体等为材料的成形品,设置在组装有封闭部件21的内筒2和外筒3(缸筒)的左侧的端部,换言之,设置在活塞杆16所延伸的一侧的端部。参照图2至图4,罩部件51具有使内周面52A与外筒3的开口端部5的外周面5B紧密贴合(抵接)的圆筒状的外周部52和覆盖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的环状的内周部53。内周部53的包含缸筒的轴线的平面的截面由形成为沟槽形(槽形)的三个侧壁54、55、56构成。
侧壁54相对于轴直角平面平行地配置,内侧面54A与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的端面57紧密贴合(抵接)。侧壁55从侧壁54的外周缘部向右方(沿着活塞杆16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内周面55A与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的外周面38B紧密贴合(抵接)。侧壁56(延长部)从侧壁54的内周缘部向右方(沿着活塞杆16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内周面56A与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的内周面38A(开口39)紧密贴合(抵接)。侧壁56延长到油封保持件36(密封部件),右端面56B与油封保持件36的左端面36A(位于与油封34抵接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抵接。
罩部件51具有在内周部53的侧壁55的右周缘部与外周部52的左周缘部之间延伸的圆盘部58。圆盘部58的右侧面58A与螺旋部41的左端面42抵接。圆盘部58的右侧面58A的外周缘部与外筒3的开口端部5的左端面48抵接,进而覆盖外筒3的开口端部5与螺旋部41之间的螺纹结合部60的左端。
罩部件51具有设置于圆盘部58的右侧面58A、并且与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61。嵌合部61形成为大致圆柱形,与各工具插入孔4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对应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嵌合部61的外径(与工具插入孔47的配合)考虑相对于工具插入孔47的装配性和装配后的脱离难度而决定。另外,嵌合部61的数量可以与工具插入孔47的数量不同,至少有一个即可。
接着,对罩部件51的安装顺序进行说明。
在装配缓冲器1本体时,在将活塞杆16插入内筒2之前,预先插入封闭部件21和罩部件51。此时,使罩部件51的嵌合部61与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相对,将活塞杆16插入罩部件51的开口59。通过工具(省略图示)来紧固封闭部件21的螺旋部41(固定部)。然后,一边使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与罩部件51的嵌合部61对准,一边使罩部件51接近封闭部件21,使外筒3的开口端部5嵌入(插入)罩部件51的外周部52的内侧。
在使外筒3的开口端部5嵌入罩部件51的外周部52的过程中,使罩部件51的嵌合部61的前端(右端)嵌合于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的开口(左端)。在该状态下,从左侧面58B侧挤压罩部件51的圆盘部58,使罩部件51的各嵌合部61嵌合于螺旋部41的对应的各工具插入孔4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罩部件51的各嵌合部61插入螺旋部41的对应的各工具插入孔47而进行嵌合。在向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挤压罩部件51的嵌合部61的过程中,使罩部件51的内周部53覆盖封闭部件21的引导部23的小外径部25的前端部38,使罩部件51的内周部53的侧壁56(延长部)的前端(右端面56B)与油封保持件36(密封部件)的左端面36A抵接。由此,外筒3的开口端部5和封闭部件21的左侧端部、换言之缸筒的活塞杆16所延伸的一侧的端部被罩部件51覆盖。
在这里,在缸筒(外筒)与封闭部件通过螺纹部结合的缓冲器的情况下,存在水进入螺纹部而生锈的隐患。在拆检时,螺纹部的锈成为从缸筒拆下封闭部件所需劳力和时间的原因,使作业效率显著降低。以往,存在卡挂于缸筒的侧壁而固定的简易的罩,但存在由缓冲器的收缩导致罩内侧的压力急剧上升、罩脱落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使罩部件51的外周部52与外筒3的开口端部5嵌合,也使圆盘部58的右侧面58A的凸状的嵌合部61与封闭部件21的螺旋部41(固定部)的工具插入孔47嵌合,例如通过使罩部件的嵌合部61进入工具插入孔47,能够抑制罩部件51的旋转,能够防止罩部件51因振动旋转而逐渐脱落的情况。并且,在嵌合部61被压入工具插入孔47的情况下,工具插入孔47内的空气由于嵌合部61的进入而排出到嵌合部61外,即使罩部件51要脱落,由于工具插入孔47内的压力下降,因此被大气压按压,能够防止罩部件51从螺旋部41脱落。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嵌合部61不仅可以压入工具插入孔47,也可以游嵌于工具插入孔47。另外,在嵌合部61被压入工具插入孔47的情况下,外周面101与工具插入孔47的内周面102抵接,在外周面101与内周面102之间产生摩擦,由此能够防止罩部件51从螺旋部41脱落。因此,由于罩部件51覆盖封闭部件21,能够防止水进入外筒3与封闭部件21的螺纹结合部60。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外筒3与封闭部件21的螺纹结合部60生锈,使缓冲器1的维护性提高。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细节进行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如下所示。
根据本实施方式,缓冲器(1)具备封入有工作液的缸筒(3)、将缸筒(3)的开口端部(5)封闭的封闭部件(21)、以及贯穿封闭部件(21)地延伸且前端延伸到缸筒(3)的外部的活塞杆(16),该缓冲器(1)的特征在于,在缸筒(3)的活塞杆(16)所延伸的一侧的端部(5)设有覆盖封闭部件(21)的罩部件(51),在封闭部件(21)的活塞杆(16)所延伸的一侧的面(42)设有在相对于缸筒(3)的拆装时使用的至少一个工具插入孔(47),罩部件(51)具有与工具插入孔(47)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61)。
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罩部件脱落,并且抑制水进入缸筒与封闭部件之间。由此,能够防止缸筒与封闭部件之间生锈,在拆检时,能够容易地将封闭部件从缸筒拆下。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缓冲器的维护性。并且,罩部件与缸筒的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面紧密接触,缸筒的暴露于外部空气的一侧的面被罩部件可靠地覆盖,因此在拆检时,能够降低赃物进入缸筒内部的风险。而且,罩部件不需要对现有的缓冲器另外地进行加工就能够适用,其实施容易,并且不会使成本增加。
并且,与安装防尘罩的缓冲器相比,其安装构造简单,能够削减安装所需的工时。另外,不需要确保安装防尘罩所需的安装量,因此能够缩短缓冲器的基本长度,实现缓冲器的小型化。另外,由于使嵌合部与工具插入孔嵌合,因此不需要像卡挂于缸筒的侧壁而安装的现有结构的罩那样担心由振动造成的移动(包括旋转)和脱落。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罩部件(51)的径向内侧形成有向活塞杆(16)的延伸方向延长的延长部(56),延长部(56)的端部抵接于与活塞杆(16)的外周面(16B)滑动接触的密封部件(36),因此能够防止水从罩部件与密封部件之间、罩部件与封闭部件之间进入。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封闭部件(21)由本体部(23)和用于将该本体部(23)固定于缸筒(3)的开口端部(5)的固定部件(41)构成,工具插入孔(47)形成于固定部件(41),因此能够使在对固定部件进行紧固时插入工具的孔作为使罩部件的嵌合部嵌合的孔使用,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追加加工孔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工具插入孔(47)的表面是不进行除去加工的粗糙的面,因此封闭部件(固定部件)的工具插入孔与嵌合于该工具插入孔的罩部件的嵌合部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因此能够使罩部件相对于封闭部件脱离的难度增大。由此,在现有的安装于侧壁被涂装的缸筒的罩中,在罩内侧的压力由于缓冲器的收缩而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存在罩脱落的隐患,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中,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罩部件(51)覆盖安装于缓冲器(1)的封闭部件(21),该缓冲器(1)具备封入有工作液的缸筒(3)、将缸筒(3)的开口端部(5)封闭的封闭部件(21)、以及贯穿封闭部件(21)地延伸且前端延伸到缸筒(3)的外部的活塞杆(16),在封闭部件(21)的活塞杆(16)所延伸的一侧的面(42)设有在相对于缸筒(3)的拆装中使用的至少一个工具插入孔(47),罩部件(51)具有与工具插入孔(47)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61),因此能够防止罩部件的脱落,抑制水进入缸筒与封闭部件之间。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采用例如以下所述的结构。
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在罩部件51的嵌合部61的外周面62形成倒钩部63,并且在封闭部件21的螺旋部41(固定部)的内周面41A形成供倒钩部63卡挂的环状的槽64来构成缓冲器1。在图5的示例中,槽64的包含缸筒的轴线的平面的截面形成为沟槽形(一边开口的长方形)。并且,倒钩部63的包含缸筒的轴线的平面的截面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在嵌合部61嵌合于工具插入孔47的状态下,相对于轴直角平面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63A与槽64的卡止面64A抵接。
这样,通过使嵌合部61的倒钩部63与螺旋部41的工具插入孔47的槽64卡合(卡挂),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嵌合部61相对于的工具插入孔47的脱离、进而防止罩部件51相对于封闭部件21的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倒钩部63和槽64不限于图5所例示的形状的组合,例如,倒钩部63可以是被槽64卡止的多个突起。

Claims (6)

1.一种缓冲器,具备封入有工作液的缸筒、将所述缸筒的开口端部封闭的封闭部件、贯穿所述封闭部件地延伸且前端延伸到所述缸筒的外部的活塞杆、以及在所述封闭部件的所述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面形成且与所述活塞杆相比设置在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工具插入孔,该缓冲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罩部件,所述罩部件固定于所述缸筒的所述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封闭部件和所述缸筒抵接,覆盖所述封闭部件与所述缸筒的结合部,并且具有与所述工具插入孔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件的径向内侧形成有向所述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延长的延长部,
所述延长部的端部抵接于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密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部件构成为包含本体部和用于将该本体部固定于所述缸筒的开口端部的固定部件,
所述工具插入孔形成于所述固定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插入孔的内周面是形成有所述工具插入孔的面,该内周面是相对于通过除去加工而改善了表面粗糙度的面而言粗糙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部形成有倒钩部,
在所述工具插入孔形成有供所述倒钩部卡挂的槽。
6.一种罩部件,与安装于缓冲器的封闭部件和缸筒抵接,并且覆盖所述封闭部件与所述缸筒的结合部,所述缓冲器具备封入有工作液的所述缸筒、将所述缸筒的开口端部封闭的所述封闭部件、贯穿所述封闭部件地延伸且前端延伸到所述缸筒的外部的活塞杆、以及在所述封闭部件的所述活塞杆所延伸的一侧的面形成且与所述活塞杆相比设置在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工具插入孔,该罩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有与所述工具插入孔嵌合的凸形的嵌合部。
CN201810802387.0A 2017-07-27 2018-07-20 缓冲器和罩部件 Active CN109307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5617 2017-07-27
JP2017145617A JP6873000B2 (ja) 2017-07-27 2017-07-27 緩衝器およびカバー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7035A CN109307035A (zh) 2019-02-05
CN109307035B true CN109307035B (zh) 2021-11-26

Family

ID=6522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2387.0A Active CN109307035B (zh) 2017-07-27 2018-07-20 缓冲器和罩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73000B2 (zh)
CN (1) CN109307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0170565A1 (ja) 2019-02-19 2021-12-16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2838U (ja) * 1990-12-11 1992-11-05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装置
CN102401068A (zh) * 2010-06-30 2012-04-04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阻尼阀
CN203656019U (zh) * 2013-11-14 2014-06-18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便于拆装的减震器
CN205663810U (zh) * 2016-05-26 2016-10-26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单出杆双筒双线圈磁流变减振器
CN206245543U (zh) * 2016-04-12 2017-06-13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防脱插接式防锈板材幕墙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4861B2 (zh) * 1973-02-24 1982-09-24
JP5232529B2 (ja) * 2008-05-19 2013-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防錆カバー
JP5346324B2 (ja) * 2010-06-30 2013-11-2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減衰バルブ
CN204900470U (zh) * 2015-08-12 2015-12-23 温州金宇紧固件有限公司 螺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2838U (ja) * 1990-12-11 1992-11-05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装置
CN102401068A (zh) * 2010-06-30 2012-04-04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阻尼阀
CN203656019U (zh) * 2013-11-14 2014-06-18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便于拆装的减震器
CN206245543U (zh) * 2016-04-12 2017-06-13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防脱插接式防锈板材幕墙结构
CN205663810U (zh) * 2016-05-26 2016-10-26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单出杆双筒双线圈磁流变减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27479A (ja) 2019-02-21
CN109307035A (zh) 2019-02-05
JP6873000B2 (ja) 202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6957B2 (ja) オイルフィルタシステム
CN101793273B (zh) 缸装置
ZA200502166B (en) Fluid drain assembly
JP5086171B2 (ja) 油圧式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CN109307035B (zh) 缓冲器和罩部件
KR101983482B1 (ko) 완충기
US6371073B1 (en) Isolated cover with independent sealing system
EP1811197B1 (en) Piston rod of vehicle shock absorber and method of machining the same
KR101252212B1 (ko) 진동흡수댐퍼
JPH11294135A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抜き用プラグ
JP4528729B2 (ja) クーラントバルブ
EP2020529A2 (en) Cylinder apparatus with a lockable piston rod
JP2019163769A (ja) 緩衝器
CN114667404B (zh) 缓冲器
JP2009287719A (ja) 油圧緩衝器
RU2004134661A (ru) Клапан радиатора
WO2014109189A1 (ja) 油圧ダンパ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20051003A (ko) 맥동 댐퍼
CN112119239B (zh) 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
JP7431923B1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KR20070097644A (ko) 공기 감쇠식 엔진 마운트
CN110714863B (zh) 用于尤其在内燃机的抽吸管路中接收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
CN218954003U (zh) 具有壳体件和管道的减速器
JP2017155921A (ja) エアブリーザ装置
JP6875110B2 (ja) インサートナットの取付け構造及び取付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