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0968A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0968A
CN109300968A CN201811399401.3A CN201811399401A CN109300968A CN 109300968 A CN109300968 A CN 109300968A CN 201811399401 A CN201811399401 A CN 201811399401A CN 109300968 A CN109300968 A CN 109300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escence unit
state
colour component
changeable colour
contro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94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0968B (zh
Inventor
栾梦雨
齐忠胜
毛波
胡友元
刘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94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0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0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0968A/zh
Priority to US16/430,001 priority patent/US1090990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0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0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3Display of colou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可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区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单侧发光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区的可变色部件,所述可变色部件能够在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所述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处于所述透光状态;当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所述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处于所述不透光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可变色部件的状态,提升显示效果,从而能够达到提升包含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件的多功能化是显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可发声屏幕、透明显示、镜面显示都是多功能型的显示面板。其中,透明显示是一块已经被成功开发的产品,可以在显示画面的同时提供保持透明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透明显示器件在显示时,虽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但显示的对比度低,显示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透明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可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区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单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区的可变色部件,所述可变色部件能够在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所述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处于所述透光状态;当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所述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处于所述不透光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未设置发光单元;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
或者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任意一侧或两侧。
优选的,所述可变色部件为电致可变色部件,包括:
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光状态或不透光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未设置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光状态或不透光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均处于透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包括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一侧,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包括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一侧,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和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在像素单元的第一区设置单侧发光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区内设置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的可变色部件,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可变色部件的状态,提升显示效果,从而能够达到提升包含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相关技术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基板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1中仅以一个像素单元为示例。像素单元11包括第一区111和第二区112。第一区111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1111(包括:反射阳极11111、透明阴极11112、发光层11113),第二区112为透明区域。从而,在第一发光单元1111发光时,该显示基板10具备一定的透明度,但第二区112背后的光,依然可以穿过第二区112,会降低显示的对比度,从而影响画面的显示。
为解决透明显示装置对比度低的问题,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基板20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21,每一所述像素单元21包括第一区211和第二区212,所述第二区212可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区211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2111,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111为单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第二区212内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区212的可变色部件2121,所述可变色部件2121能够在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所述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212处于所述透光状态;当所述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所述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212处于所述不透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可变色部件的状态,提升显示效果,从而能够达到提升包含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光单元为OLED。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不排除发光单元为其他主动发光单元的可能。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111采用顶发射的结构,即第一发光单元2111包括:反射阳极21111、透明阴极21112和第一发光层21113。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111也可采用底发射的结构,即第一发光单元2111包括:反射阴极21112、透明阳极21111和第一发光层21113。
上述实施例中,显示基板2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22,用于封装第一发光单元2111。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区内设置有一个可变色部件,并且,可变色部件设置于封装层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变色部件也可以设置于封装层的第二侧,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内也可以设置有两个可变色部件,两个可变色部件分别设置于封装层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内未设置发光单元,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中,也可以在第二区内设置第二发光单元,以进一步提升包含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多样性。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所述可变色部件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任意一侧或两侧。
以图3-5为示例,图3-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的可变色部件2121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为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为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上侧。
图4中的可变色部件2121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为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下侧。
图5中的可变色部件2121包括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一侧的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和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二侧的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所述第一侧为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所述第二侧为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上侧,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下侧。
其中,第二发光单元2122包括:透明阳极21221、透明阴极21222和第二发光层21223。由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电极(透明阳极21221和透明阴极21222)是透明的,第二发光层21223在不发光时呈透明状态,因此,当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第二区212处于透光状态,当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第二区212处于不透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或第二发光层可以为量子点发光层,也可以为EL(electro luminescence)发光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仍以图3-5为示例,驱动薄膜晶体管23的源极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阳极21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阳极21221连接,从而,该驱动薄膜晶体管23能够同时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连接;
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以图6-8为示例,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231的源极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阳极2111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232的源极与第二发光单元2121的阳极21221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发光单元2122。
优选的,所述可变色部件为电致可变色部件,包括:
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层。
仍以图2-8为示例,可变色部件2121的电极(第一透明电极21215和第二透明电极21216)是透明的,电致变色层21217能够在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可控制第二区212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显示基板。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显示装置,包括:
步骤91: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可变色部件的状态,提升显示效果,从而能够达到提升包含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基板有多种方式,下面针对不同方式,分别说明。
【1】显示装置中显示基板的第二区内未设置发光单元。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光状态或不透光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均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2为示例,图2中,封装层22的第一侧设置有一个可变色部件2121,第一侧为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
若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如:控制电致变色层21217变黑),第一发光单元2111发光,则可变色部件2121能够吸收原本可以穿过第二区212的光线(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111反射的光线和外界的干扰光线),从而提升显示的对比度,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第一发光单元2111不发光,则第二区212处于透光状态,时尚感更强,能让用户有全新的奇趣体验。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的第二侧设置有一个可变色部件,第二侧为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若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发光,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从而可变色部件能够吸收、遮挡外界(如可变色部件下侧)的干扰光线;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不发光,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变色部件,第一侧为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第二侧为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若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发光,两个可变色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不发光,两个可变色部件均处于透明状态。
【2】显示装置中显示基板的第二区内设置第二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2.1)可变色部件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侧,第一侧为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
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可同时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也可分别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下面分别说明。
(2.11)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3为示例,若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可以控制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如:控制电致变色层21217变黑),第一发光单元2111向上侧发光,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上侧和下侧发光,由于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上侧发出的光线被吸收、遮挡。从而,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显示基板实现双面显示。
在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显示基板实现双面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显示基板呈现透光状态。
(2.12)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6为示例,若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发光,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此时,第一区211为亮区,可变色部件2121能够吸收原本可以穿过第二区212的光线(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111反射的光线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下侧的外界光线),即第二区212为暗区,能够提升显示的对比度,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若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双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此时,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上侧发出的光线被吸收、遮挡,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双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此时,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从而,显示基板呈现透光状态。
2.2)可变色部件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侧,第二侧为与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可同时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也可分别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下面分别说明。
(2.21)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4为示例,若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可以控制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此时,显示基板实现双面显示,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在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此时,由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下侧发出的光线被处于不透明状态的可变色部件2121吸收、遮挡,显示基板实现单面显示,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从而,显示基板呈现透光状态。
(2.22)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7为示例,若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发光,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能够吸收、遮挡外界的干扰光线,此时,第一区211为亮区,第二区212为暗区,能够提升显示的对比度,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若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不透明状态,此时,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由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下侧发出的光线被吸收、遮挡,显示基板的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不显示,显示基板实现单面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此时,显示基板实现双面显示,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可变色部件2121处于透明状态,从而,显示基板呈现透光状态。
2.3)第一可变色部件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侧,第二可变色部件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侧,第一侧为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第二侧为与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可同时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也可分别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下面分别说明。
(2.31)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5为示例,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第一侧,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的第二侧。
若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不透明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透明状态,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由于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不透明状态,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下侧发出的光线被遮挡,显示基板的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不显示。
在单面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不透明状态,第二发光单元2122虽然发光,但发出的光线均被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和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吸收、遮挡,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不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透明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透明状态,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在双面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不透明状态,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2.32)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和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仍以图8为示例,若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发光,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不透明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透明状态。此时,外界的干扰光线被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吸收,且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第二区212为暗区,第一区211为亮区,提升对比度。
在第一单面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不透明状态,此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能够吸收、遮挡第一发光单元2111反射的光线,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对比度。
若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发光,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不透明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透明状态。此时,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下侧发出的光线被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遮挡,从而,显示装置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不显示。
在第二单面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不透明状态。此时,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出的光线被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和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遮挡,显示装置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不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发光,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透明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透明状态,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在双面显示状态下,也可以控制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不透明状态,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
若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不发光,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和第二可变色部件21212处于透明状态,从而,显示基板呈现透光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时,如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一文字,显示的文字的字体更粗。
若显示基板实现双面显示,且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共同显示,显示基板的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此时,第一发光单元21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的内容相同,从而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叠加显示,显示的文字(例如:文字B)字体会更粗,而在显示基板的第二侧,第二发光单元2122正常显示,会显示一个倒B,如即显示基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显示的内容相同,方向相反。
因此,优选的,采用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控制第一发光单元,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控制第二发光单元,控制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一侧的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二侧的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若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二侧设置有可变色部件),控制第一发光单元2111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显示第一预设信息,第二发光单元2122在显示基板的第二侧显示第二预设信息。
可选的,第一预设信息与第二预设信息相同。
也就是说,仍以图6、8为示例,控制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的显示内容只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显示基板的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显示的内容只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且显示基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显示相同的内容。
要想让显示基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显示相同文字B,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23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发光单元2111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显示B;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23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发光单元2122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在显示基板的第二侧显示B。
若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一侧的可变色部件(图6中为可变色部件2121,图8中为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透明状态,则第二发光单元2122向上侧发出的光线会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显示一个倒B,会对显示基板第一侧的显示造成干扰。但是,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2122第一侧的可变色部件(图6中为可变色部件2121,图8中为第一可变色部件21211)处于不透明状态。因此,显示基板的第一侧(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即上面)的显示内容只由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即,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显示第一发光单元2111显示的B,字体标准,也不会颠倒。
显示基板的第二侧(与第一发光单元2111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即下面)的显示内容只由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即,显示基板的第二侧显示第二发光单元2122显示的B,字体标准,也不会颠倒。
从而,显示基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能够显示标准字体的B,B也没有颠倒,且第二发光单元2122也不会对显示基板第一侧显示的内容造成不利影响(如:导致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显示的B字体变粗)。
可选的,第一预设信息与第二预设信息不同。
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单元2111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显示的内容可以与第二发光单元2122在显示基板的第二侧显示的内容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显示装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从而根据用户的需求切换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显示更为丰富、多样化,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可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区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单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区的可变色部件,所述可变色部件能够在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所述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处于所述透光状态;当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所述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区处于所述不透光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未设置发光单元;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
或者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任意一侧或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色部件为电致可变色部件,包括:
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层。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5.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未设置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光状态或不透光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部件均处于透明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同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包括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一侧,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双侧发光的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可变色部件包括第一可变色部件和第二可变色部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一侧,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根据显示装置的待显示状态,控制所述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一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或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第二单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双面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若所述待显示状态为未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可变色部件和所述第二可变色部件处于透明状态。
CN201811399401.3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300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9401.3A CN109300968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US16/430,001 US10909900B2 (en) 2018-11-22 2019-06-03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9401.3A CN109300968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0968A true CN109300968A (zh) 2019-02-01
CN109300968B CN109300968B (zh) 2022-05-20

Family

ID=6514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9401.3A Active CN109300968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9900B2 (zh)
CN (1) CN10930096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184A (zh) * 2019-04-17 2019-08-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0752249A (zh) * 2019-11-20 2020-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CN110797376A (zh) * 2019-10-10 2020-02-14 复旦大学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CN11130877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2786668A (zh) * 2021-01-08 2021-05-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
CN112802885A (zh) * 2021-02-23 2021-05-14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44220A (zh) * 2021-08-12 2021-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1233229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242B (zh) * 2020-01-07 2021-08-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124A (zh) * 2007-03-21 2007-08-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CN101163358A (zh) * 2007-11-14 2008-04-16 清华大学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965338A (zh) * 2015-07-20 2015-10-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870153A (zh) * 2016-04-14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855676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7017281A (zh) * 2017-05-27 2017-08-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8439A1 (en) * 2007-02-16 2008-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gnetic display pixel and magnetic display panel
TWI441328B (zh) * 2010-12-24 2014-06-11 Au Optronics Corp 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US10375365B2 (en) * 2014-02-07 201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je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color and contrast
CN104155791B (zh) * 2014-07-11 2017-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08376696B (zh) * 2017-09-30 2020-08-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显示屏
JP2019197621A (ja) * 2018-05-08 2019-11-14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124A (zh) * 2007-03-21 2007-08-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CN101163358A (zh) * 2007-11-14 2008-04-16 清华大学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965338A (zh) * 2015-07-20 2015-10-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855676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5870153A (zh) * 2016-04-14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017281A (zh) * 2017-05-27 2017-08-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184A (zh) * 2019-04-17 2019-08-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0797376A (zh) * 2019-10-10 2020-02-14 复旦大学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CN110752249A (zh) * 2019-11-20 2020-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CN110752249B (zh) * 2019-11-20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US11527586B2 (en) 2019-11-20 2022-12-13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CN11130877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1308772B (zh) * 2020-02-28 2022-10-1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1614669B2 (en) 2020-02-28 2023-03-28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233229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86668A (zh) * 2021-01-08 2021-05-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
CN112802885A (zh) * 2021-02-23 2021-05-14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44220A (zh) * 2021-08-12 2021-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0968B (zh) 2022-05-20
US10909900B2 (en) 2021-02-02
US20200168144A1 (en)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0968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6773238B (zh) 反射镜和显示器两用设备
EP3168677B1 (en) Double-surface display panel and double-surface display apparatus
US1002636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010666B (zh) Oled屏幕的屏下摄像头结构及oled屏幕
CN111489658B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US1053529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system
CN1095458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
CN105870153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014090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TWI624055B (zh) 顯示裝置以及畫素單元
JP2008507001A (ja) 透明電光板
CN10116335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80022592A (ko) 하이브리드 디스플레이를 가지는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대응하는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09765717A (zh)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58587B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03439832B (zh) 透明显示装置
US20060001625A1 (en) Double-faced light emiting diode display
EP4403990A2 (en)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wo transparent pixel panels arranged one above the other
JP2015200765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
JP2005501275A (ja) 視覚表示装置及び視覚表示パネルを動作する方法
CN106873218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1705076B2 (en)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composite display device
CN114779530B (zh) 一种低光晕型Mini-LED背光显示器
US20150049465A1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