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0425B -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0425B
CN109250425B CN201811082197.2A CN201811082197A CN109250425B CN 109250425 B CN109250425 B CN 109250425B CN 201811082197 A CN201811082197 A CN 201811082197A CN 109250425 B CN109250425 B CN 109250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conveying line
processing unit
lifting fram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21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0425A (zh
Inventor
赵国平
刘海岷
王现立
李烨
向红斌
徐伟
董明海
文益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engqi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engqi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engqi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engqi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21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0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0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0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0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0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6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 B65G47/4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bodily destination marks on either articles or load-carriers
    • B65G47/482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bodily destination marks on either articles or load-carriers using exclusively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means between destination marks and switch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6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 B65G47/4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bodily destination marks on either articles or load-carriers
    • B65G47/49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bodily destination marks on either articles or load-carriers without bodily contact between article or load carrier and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e.g. the destination marks being electrically or electronically detec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包括有定位台、依次排列于定位台一侧的至少两个加工单元、设置于定位台与加工单元之间的第一机械手、设置于定位台上的至少两个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设有射频识别芯片,所述射频识别芯片装载有加工信息,至少有两个工装板上的射频识别芯片内装载的加工信息不同,每个加工单元均包括上输送线、位于上输送线下方的下输送线、连接于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升降架、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二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一射频读卡器,通过不同的加工信息在不同的加工单元内自由切换,可实现柔性加工,本发明可大大提高输送效率,调节更加灵活,并且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盖类加工中输送及分配工件是一项比较关键的技术,科学合理地调度零件在线体上流转,发挥线体最佳效率,确保智能化输送及加工线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以前,电机盖加工一直用人工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加工,使用机械手夹工装板时,对工装板的定位精度较差,导致加工时的精度差,并且对工装板输送时效率低,模式单一,针对不同的加工环境不能灵活变化,不能适应电机盖自动生产线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输送灵活方便,可调节组合,并且能保证输送过程中的夹持定位精度,提高加工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包括有定位台、依次排列于定位台一侧的至少两个加工单元、设置于定位台与加工单元之间的第一机械手、设置于定位台上的至少两个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设有射频识别芯片,所述射频识别芯片装载有加工信息,至少有两个工装板上的射频识别芯片内装载的加工信息不同,每个加工单元均包括上输送线、位于上输送线下方的下输送线、连接于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升降架、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二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一射频读卡器,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方向互不相同,所述升降架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末端,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装载有加工程序的加工设备,每个加工设备与升降架之间均设置有定位设备,至少有两个加工单元内的加工设备装载的加工程序相互不同,每一个加工信息均匹配有至少一个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机械手将定位台上的工装板移位至首个加工单元的上输送线,工装板依次经过各个加工单元;
S2:每个加工单元内的第一射频读卡器读取加工信息;然后执行如下步骤:
S2a:若加工信息与加工单元的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匹配,升降架将工装板移送至与该加工设备之间的定位设备,定位设备将工装板定位后,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该加工设备内加工,加工完成后,由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升降架,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或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
S2b:若加工信息与加工单元的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不匹配,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或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加工信息包括有加工位置,加工程序包括有加工单元编号信息,所述加工位置信息含有加工板需要到达的最后一个加工单元的加工单元编号信息,步骤S2a还包括如下步骤,加工完成后,由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升降架,若加工信息内的加工位置信息与加工单元编号信息匹配,升降架启动,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若加工信息内的加工位置信息与加工单元编号信息不匹配,升降架启动,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单元包括有两个装载有加工程序的加工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二射频读卡器,在进行步骤S1前,第二射频读卡器读取加工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个所述加工单元一侧设置有连接该加工单元内上输送线与下输送线的接驳平台,所述接驳平台设置于上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上游一端。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工件输送加工时可实现柔性化加工,先将工件安装于工装板上,由于每个工件对应其工装板上均装载有与其附合的加工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根据该加工信息可输送至对应的加工设备上,由该加工设备生产,并且在输送过程中,可通过定位设备对工装板进一步定位,使得机械手夹持时更加精准,避免了夹持不稳,放置位置不准确等问题,可进一步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加工时的灵活时,提高了工件输送的效率,不同的加工设备直接通过同一条输送线输送,简化了设备结构,并且提高了加工定位精度,提高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升降机构、定位机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输送线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上输送线、2-下输送线、3-第一升降机构、4-机械手、5-第二升降机构、6-定位机构、7-上输送履带、8-第一输送板、9-第二托板、10-第二输送履带、11-基座、12-夹紧杆、13-定位柱、14-第一接近开关、15-阻挡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包括有定位台、依次排列于定位台一侧的至少两个加工单元、设置于定位台与加工单元之间的第一机械手、设置于定位台上的至少两个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设有射频识别芯片,所述射频识别芯片装载有加工信息,至少有两个工装板上的射频识别芯片内装载的加工信息不同,每个加工单元均包括上输送线、位于上输送线下方的下输送线、连接于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升降架、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二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一射频读卡器,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方向互不相同,所述升降架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末端,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装载有加工程序的加工设备,每个加工设备与升降架之间均设置有定位设备,至少有两个加工单元内的加工设备装载的加工程序相互不同,每一个加工信息均匹配有至少一个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机械手将定位台上的工装板移位至首个加工单元的上输送线,工装板依次经过各个加工单元;
S2:每个加工单元内的第一射频读卡器读取加工信息;然后执行如下步骤:
S2a:若加工信息与加工单元的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匹配,升降架将工装板移送至与该加工设备之间的定位设备,定位设备将工装板定位后,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该加工设备内加工,加工完成后,由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升降架,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或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
S2b:若加工信息与加工单元的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不匹配,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或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
在S2a步骤中,加工完成后,若根据加工信息还需要继续对工件进行加工,可由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若根据加工信息已完成加工,则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在S2b步骤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输送情况,第一种为由上个加工单元输送过来的工装板,工装板上的工件还需要再加工,但不在该加工单元加工,需要输送向下一个加工单元,第二种情况为工装板在加工完成后,统一从最后的一个加工单元内的上输送线,通过升降架移位至下输送线。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工信息包括有加工位置,加工程序包括有加工单元编号信息,所述加工位置信息含有加工板需要到达的最后一个加工单元的加工单元编号信息,步骤S2a还包括如下步骤,加工完成后,由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升降架,若加工信息内的加工位置信息与加工单元编号信息匹配,升降架启动,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若加工信息内的加工位置信息与加工单元编号信息不匹配,升降架启动,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工单元包括有两个装载有加工程序的加工设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二射频读卡器,在进行步骤S1前,第二射频读卡器读取加工信息,加工信息包含有该工装板上工件的规格、型号等信息,在进行加工前可进行校对。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个所述加工单元一侧设置有连接该加工单元内上输送线与下输送线的接驳平台,所述接驳平台设置于上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上游一端,通过接驳平台,可将下输送线上的工装板统一移位至上输送线上,形成一个循环。
基于上述的加工方法,此处提供一个可实施此加工方法的机械结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一种,上述的加工单元等于此实施例的转移加工机构,上述的上输送线等于此实施例的上输送线,上述的下输送线等于此实施例的下输送线,上述的定位设备等于此实施例的定位机构,上述的加工设备等于此实施例的加工中心,上述的接驳平台等于此实施例的第一升降机构,上述的升降架等于此实施例的第二升降平台,上述的第二机械手等于此实施例的机械手。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结构,包括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内沿其输送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移加工机构,所述输送线包括有上输送线1、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1正下方的下输送线2,所述上输送线1与所述下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上游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上输送线1与所述下输送线2的第一升降机构3,所述转移加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1一侧的机械手4、连接所述上输送线1与所述下输送线2的第二升降机构5、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1旁侧的定位机构6、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6一侧的加工中心。
由上述可知,包括有输送线,输送线上对装有工件的工装板进行输送,输送线内沿输送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移加工机构,输送线包括有上输送线1、设置于上输送线1正下方的下输送线2,上输送线1与下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相反,上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上游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上输送线1与下输送线2的第一升降机构3,第一升降机构3可将下输送线2上的工装板转移至上输送线1上,转移加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上输送线1一侧的机械手4、连接上输送线1与下输送线2的第二升降机构5、设置于上输送线1旁侧的定位机构6、设置于定位机构6一侧的加工中心,装有工件的工装板从上输送线1上运输,到达第二升降机构5时,由第二升降机构5将装有工件的工装板移送至定位机构6处,由定位机构6对工装板进行夹紧定位,达到抓取时所要求的定位精度,使机械手4更加精准地对工件进行夹持,并将工件放置于加工中心内加工,然后机械手4再将空置的工装板夹持回第二升降机构5处,第二升降机构5下降,将空置的工装板移送至下输送线2上,再传输到第一升降机构3处,由第一升降机构3将空置的工装板抬升至上输送线1处,再由人工在空置的工装板放置工件,因此,整个输送过程可有效提高夹持定位的精度,避免工件定位不准确,机械手4无法夹持或影响夹持不稳固的问题,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所述上输送线1包括有上输送架、设置于所述上输送架两侧的上输送履带7、沿所述上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上输送架内的若干个第一输送板8,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下输送线2包括有下输送架、设置于所述下输送架两侧的下输送履带、沿所述下输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下输送架内的若干个第二输送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二间隙的正上方,上输送履带7转动时,上输送履带7带动装有工件的工装板在第一输送板8上移动,同样的,下输送履带转动时,下输送履带带动工装板在第二输送板上移动。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有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1输送方向上游一端的第一升降架、通过第一升降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架一侧的第一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两侧的第一输送履带,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一输送板8到第二输送板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履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上输送履带7的输送方向相同,当空置的工装板在下输送线2的输送下到达输送终点时,第一托板在第一升降丝杆的带动下,移动至与第二输送板处,空置的工装板被下输送履带移送至第一托板内,第一托板在第一升降丝杆的带动下,上升至第一输送板8处,并在第一输送履带的带动下,将空置的工装板移送至第一输送板8处,再由人工对空置的工装板进行安装工件。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5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之间的第二升降架、通过第二升降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架一侧的第二托板9、设置于所述第二托板9两侧的第二输送履带10,所述第二托板9在所述第一输送板8到第二输送板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第二输送履带1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上输送履带7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当装有工件的工装板移动到第一间隙时,第一托板在第二升降丝杆的带动下将工装板顶起,使其不再被上输送履带7带动,并在第二输送履带10的带动下,将装有工件的工装板移送至定位机构6处,当机械手4将空置的工装板放置到第二托板9上时,第二托板9在第二升降丝杆的带动下,下移至第二间隙,并在第二输送履带10的带动下,将空置的工装板移送至下输送履带处,使工装板移动至第一升降机构3处。
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有设置于所述上输送架一侧的第三输送架、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架两侧的第三输送履带、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架内的第三输送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架两侧的定位装置,所述第三输送板的一端正对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三输送履带的顶面与所述上输送履带7的顶面在同一个水平面,所述第三输送履带的输送方向为远离所述上输送架的方向,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架一侧的基座11、通过伸缩气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1内的基板、通过第三升降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夹紧杆12,所述伸缩气杆沿靠近第三输送板的中部方向来回运动,所述夹紧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柱13,装有工件的工装板从第二输送履带10移送至第三输送履带处,由第三输送履带带动装有工件的工装板在第三输送板上移动,当移动至夹紧杆12一侧时,伸缩气杆伸长,使两边的夹紧杆12对工装板进行夹紧,夹紧杆12两端的定位柱13与工装板上预设的凹槽配合连接,使定位更加精准,第三升降丝杆活动,使装有工件的工装板上升,优选的,可在基座11一侧设置红外对位器,锁紧杆移动至红外对位器一侧即可,提高定位精度。
所述加工中心内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板,当机械手4将工件夹持到加工中心时,将工件放置到定位板内,对工件进行定位并夹紧,确保加工精度。
所述第一间隙内一侧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14与阻挡气缸15,当装有工件的工装板移动至第一间隙内时,则可由第一接近开关14感应,接收信号,并作出下一步的指令,阻挡气缸15可阻止装有工件的工装板在上输送线1时移动的惯性。
所述第三输送板远离所述上输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方便装有工件的工装板在第三输送板上输送时,到达夹紧杆12一侧,可及时感应并作出下一步动作。
所述定位机构6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1的一侧。
所述定位机构6对称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1的两侧,定位机构6可根据需要,可同时设置在输送线的两侧,加快工作效率,也可设置在输送线的一侧,合理配置生产节拍,加工方式更加多样化,使用更加灵活。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台、依次排列于定位台一侧的至少两个加工单元、设置于定位台与加工单元之间的第一机械手、设置于定位台上的至少两个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设有射频识别芯片,所述射频识别芯片装载有加工信息,至少有两个工装板上的射频识别芯片内装载的加工信息不同,每个加工单元均包括上输送线、位于上输送线下方的下输送线、连接于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升降架、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二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一侧的第一射频读卡器,所述上输送线与所述下输送线的方向互不相同,所述升降架设置于所述上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末端,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装载有加工程序的加工设备,每个加工设备与升降架之间均设置有定位设备,至少有两个加工单元内的加工设备装载的加工程序相互不同,每一个加工信息均匹配有至少一个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机械手将定位台上的工装板移位至首个加工单元的上输送线,工装板依次经过各个加工单元;
S2:每个加工单元内的第一射频读卡器读取加工信息;然后执行如下步骤:
S2a:若加工信息与加工单元的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匹配,升降架将工装板移送至与该加工设备之间的定位设备,定位设备将工装板定位后,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该加工设备内加工,加工完成后,由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升降架,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或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
S2b:若加工信息与加工单元的加工设备内装载的加工程序不匹配,升降架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或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信息包括有加工位置,加工程序包括有加工单元编号信息,加工位置信息含有加工板需要到达的最后一个加工单元的加工单元编号信息,步骤S2a还包括如下步骤,加工完成后,由第二机械手将工装板移位至升降架,若加工信息内的加工位置信息与加工单元编号信息匹配,升降架启动,将工装板转移至所在加工单元的下输送线上;若加工信息内的加工位置信息与加工单元编号信息不匹配,升降架启动,将工装板输送至下一个加工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单元包括有两个装载有加工程序的加工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二射频读卡器,在进行步骤S1前,第二射频读卡器读取加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个所述加工单元一侧设置有连接该加工单元内上输送线与下输送线的接驳平台,所述接驳平台设置于上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上游一端。
CN201811082197.2A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Active CN109250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2197.2A CN109250425B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2197.2A CN109250425B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0425A CN109250425A (zh) 2019-01-22
CN109250425B true CN109250425B (zh) 2020-07-28

Family

ID=6504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2197.2A Active CN109250425B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04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0800B (zh) * 2019-10-16 2021-08-17 安徽朗轶工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电机端盖加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7207A (zh) * 2005-12-19 2006-07-26 郑卫星 用于输送线体中跨多行线体的三位移行机
DE102013217142A1 (de) * 2013-08-28 2015-03-05 K&S Anlagenbau GmbH Transportsystem
CN10472445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康鼎(上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循环输送产品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US9598242B2 (en) * 2014-02-03 2017-03-21 Mark Webster Moving floor system
CN107685985A (zh) * 2017-09-12 2018-02-13 江苏富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线整机装置
CN108483039B (zh) * 2018-06-20 2023-08-22 汉群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屏幕检测的多工位自动化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0425A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8757B (zh) 一种连接环自动化生产工艺
CN109250425B (zh)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加工方法
CN206436243U (zh) 一种机械手带动两台数控机床的生产线
CN216370924U (zh) 一种自动化装配产线的工件上料及检测装置
US4803772A (en) System for maximizing machine utilization
CN213621911U (zh) 产品中转设备
CN214569054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9159239B (zh) 一种床板自动打爪钉机
JP2004216404A (ja) プレス生産装置およびプレス方法
CN219216754U (zh) 定位移料装置和移料加工设备
CN218808852U (zh) 上下料设备
CN111346880A (zh) 一种一拖多电路板上下料系统及方法
JP2677082B2 (ja) パレタイザのアタッチメント交換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アタッチメント受渡し装置
CN219688608U (zh) 一种清洗篮上下料装置及收料设备
CN216836068U (zh) Pcba板定位组装装置
CN216736483U (zh) 一种制品排布设备
JP2518778B2 (ja) ワ―クの自動取出装置
CN216188944U (zh) 充电器底盖自动上料装置
CN21857823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自动装配logo设备
CN220810921U (zh) 一种用于加工服装辅料的自动推板设备
JPS59152054A (ja) 自動段取システム
CN221069762U (zh) 一种全自动化干冰处理生产线
CN212858431U (zh) 线圈组装设备和阀体零件组装系统
CN215207212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加工设备
CN214444905U (zh) 一种cnc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