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5457A -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35457A CN109235457A CN201811225082.4A CN201811225082A CN109235457A CN 109235457 A CN109235457 A CN 109235457A CN 201811225082 A CN201811225082 A CN 201811225082A CN 109235457 A CN109235457 A CN 1092354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ler
- vertical shaft
- inorganic material
- partial size
- well wee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02D17/12—Back-filling of foundation trenches or ditch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2—Manhole shafts or other inspection chambers; Snow-filling openings; accessori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填料,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种用后剩余的无机料与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水泥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2~3%;将其中一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A,填料A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2%;剩余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B,料B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的80%~95%;S2、在竖井井周与道路基层之间进行逐层回填,20cm为一层,其中除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均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A回填,振捣密实;S3、最上边一层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B回填,碾压成活。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对竖井井周进行填充,而且与周围基层协调性能提高,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路面开裂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现代化市进程,人们对城市市政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和雨天排水的需要,通常在道路上还设置有雨水井,雨水井内设置有排除雨水的管道,道路上开设有供路面上雨水流入排水管道的雨水口,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口流入排水管道,进而流出。当然,对管道日常维护就需要设置雨水的检查井。但是在道路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检查井和雨水口周围路面下沉,使行驶的车辆在经过检查井或者雨水口时出现颠簸,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
在检查井与雨水口采用返挖施工时,通常需要把检查井、雨水口及雨水口支管进行开槽施工,这时井周、雨水口及雨水口支管回填就成了难点,因为有时道路基层施工中用无机料铺设而成,而无机料是指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及水,拌和得到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得到的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材料,无机料的刚度小于水泥混凝土的刚度,因此若是采用混凝土振捣回填,强度过高与周围基层不协调,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路面开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对竖井井周进行填充,而且与周围基层协调性能提高,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路面开裂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填料,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的无机料与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其中,所用剩余的无机料包括原水泥,与无机料混合的水泥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2~3%;
将其中一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A,填料A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2%;剩余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B,填料B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的80%~95%;
S2、在竖井井周与道路基层之间进行逐层回填形成填料回填区,20cm为一层,其中除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均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A回填,振捣密实;
S3、最上边一层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B回填,碾压成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机料中添加了水泥,因为用到的无机料中包括有水泥,使得无机料与水泥的混合物用于竖井井周回填后与周围基层协调性能提高,可以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路面开裂的可能性。而且在回填过程中,除了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的填料中含水量较多,使得填料成粘稠状,然后振捣密实,最上边一层的填料含水量较少,然后经过碾压成活,既可以保证回填质量,而且将道路基层施工中剩余的无机料进行再利用,环保又经济。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混合物还包括石屑,石屑的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15%~30%。
进一步地,所述石屑包括55~68%的粒径在2~4.75mm的石屑,其余为粒径在4.75~10mm的石屑。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填料A与填料B的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为酒精燃烧法。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通过击实试验测得。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用的无机料为道路基层施工过程种用后剩余的无机料,其中无机料包括由质量百分比为原水泥:碎石:土=1:20~30:30~40的原料搅拌混合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3mm 5%~25%
3mm<粒径d≤10mm 15%~20%
10mm<粒径d≤20mm 20%~25%
20mm<粒径d≤30mm 30%~35%
30mm<粒径d≤40mm 1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料较粗,使得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较大,稳定性较好,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功能提高,粒料太粗,粒料间的粘结力不强,车辆一旦上路,路面表层跑散,路面基层的平整度不能达到要求,水泥碎石的裂缝增多。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石灰:粉煤灰:碎石=1:3~8:10~20,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5mm 5%~35%
5mm<粒径d≤10mm 20%~30%
10mm<粒径d≤20mm 25%~40%
20mm<粒径d≤30mm 20%~25%。
进一步地,从竖井井周底部开始回填,回填高度小于60~120cm时,保持每回填三层填料加设一道土工格栅,距离最后一层底部50cm处设置最后一道土工格栅,最后一道土工格栅与高于竖井井周底部120cm之间每回填两层加设一道土工格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填料包括有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剩余的无机料和水泥,使得填料与道路基层的协调性大大提高,降低后期填料处出现开裂或沉降的可能性;
2、本发明使用无机料与水泥作为填料,再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可以保证回填后的填料当天成活,也不需要后期洒水养生,第二天就可以后续工序的施工,缩短工期;
3、本发明无机料采用的是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剩余的无机料,既解决了不能作为道路基层继续使用,也不能随便遗弃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对无机料进行再利用,增大了其利用率;
4、填料中增加有石屑,进一步提高填料与道路基层的协调性与联结性,进一步降低后期填料处出现开裂或沉降的可能性;
5、回填过程中加设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的加设方式增加了填料的稳定性和抗剪力,降低后期道路行驶过程中因为受到载荷产生降沉现象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体现土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竖井;2、填料回填区;3、土工格栅;4、道路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回填方法可以适用于竖井,竖井指道路上的检查井或雨水口,也可以适用于道路沟槽或者管道沟槽等需要回填场地。
实施例1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填料,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与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水泥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2%,其中,所用剩余的无机料包括由质量百分比为原水泥:碎石:土=1:20:30原料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3mm 5%
3mm<粒径d≤10mm 20%
10mm<粒径d≤20mm 25%
20mm<粒径d≤30mm 35%
30mm<粒径d≤40mm 15%;
原水泥为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将混合物70%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A,填料A的含水量小于无机料最佳含水量2%;
剩余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B,填料B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的80%;
S2、结合图1,在竖井1井周与道路基层4之间进行逐层回填形成填料回填区2,20cm为一层,其中除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均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A回填,振捣密实;
S3、最上边一层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B回填,碾压成活。
实施例2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填料,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与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水泥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3%,其中,所用剩余的无机料包括由质量百分比为原水泥:碎石:土=1:30:40的原料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3mm 5%
3mm<粒径d≤10mm 20%
10mm<粒径d≤20mm 25%
20mm<粒径d≤30mm 35%
30mm<粒径d≤40mm 15%;
原水泥为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将其中70%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A,填料A的含水量大于无机料最佳含水量2%;剩余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B,料B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的95%;
S2、结合图1,在竖井1井周与道路基层4之间进行逐层回填形成填料回填区2,20cm为一层,其中除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均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A回填,振捣密实;
S3、最上边一层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B回填,碾压成活。
实施例3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填料,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与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水泥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2.5%,其中,所用剩余的无机料包括由质量百分比为原水泥:碎石:土=1:25:35的原料搅拌混合制成,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3mm 5%
3mm<粒径d≤10mm 20%
10mm<粒径d≤20mm 25%
20mm<粒径d≤30mm 35%
30mm<粒径d≤40mm 15%;
原水泥为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将70%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A,填料A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
剩余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B,料B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的88%;
S2、结合图1,在竖井1井周与道路基层4之间进行逐层回填形成填料回填区2,20cm为一层,其中除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均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A回填,振捣密实;
S3、最上边一层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B回填,碾压成活。
实施例4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剩余的无机料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3mm 25%
3mm<粒径d≤10mm 15%
10mm<粒径d≤20mm 20%
20mm<粒径d≤30mm 30%
30mm<粒径d≤40mm 10%;
实施例5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配制填料过程中,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水与石屑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石屑的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15%,且石屑包括55%的粒径在2~4.75mm的石屑,其余为粒径在4.75~10mm的石屑。
实施例6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配制填料过程中,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水与石屑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石屑的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30%,且石屑包括68%的粒径在2~4.75mm的石屑,其余为粒径在4.75~10mm的石屑。
实施例7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配制填料过程中,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水与石屑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石屑的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22%,且石屑包括62%的粒径在2~4.75mm的石屑,其余为粒径在4.75~10mm的石屑。
实施例8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石灰:粉煤灰:碎石=1:3:10,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5mm 5%
5mm<粒径d≤10mm 30%
10mm<粒径d≤20mm 40%
20mm<粒径d≤30mm 25%。
实施例9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石灰:粉煤灰:碎石=1:8:20,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5mm 35%
5mm<粒径d≤10mm 20%
10mm<粒径d≤20mm 25%
20mm<粒径d≤30mm 20%。
实施例10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6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6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2,步骤S2中用填料回填的过程中还加设有土工格3,具体操作为:从竖井1井周底部开始回填,回填高度小于60cm时,保持每回填三层填料加设一道土工格栅3,距离最后一层底部40cm处设置最后一道土工格栅3,最后一道土工格栅3与高于竖井1井周底部120cm之间每回填两层加设一道土工格栅3。
实施例11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按照实施例7中方法进行,其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加设土工格栅时,回填高度小于120cm时,保持每回填三层填料加设一道土工格栅。
对比例1
用实施例3中相同比例的无机料铺设道路基层。
对比例2
用实施例8中相同比例的无机料铺设道路基层。
对比例3
在用实施例3中相同比例的无机料铺设道路基层与竖井之间用混凝土振捣回填。
对比例4
在用实施例3中相同比例的无机料铺设道路基层与竖井之间用道路基层中剩余的无机料回填。
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中填料A与填料B的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为酒精燃烧法,最佳含水量通过击实试验测得,上述测定方法为本领域人员常用方法,本发明中不再详述。
性能检测试验
1、压实度检测
对实施例1~8中回填土进行压实度测量,具体操作为:在回填前对填料通过击实试验检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回填完成后,现场取样,再次测定填料的密度与含水量,该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即可得出填料的压实度,击实试验是本领域人员中常用手段,本发明中不再详述,同理,将对比例1中道路基层也进行压实度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可知,采用无机料回填,因为竖井与基层之间不容易碾压,达不到压实度要求,回填质量不能保证。
应用例
按照对比例1的方法铺设道路基层,同时按照实施例1~8所述的回填施工方法应用于道路基层与检查井之间,每一个实施例设置有五个应用点。1年后对上述应用点进行检查,统计检查井周围出现沉降的点位,出现一处沉降记录为一次不合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知,相较于用混凝土或者无机料直接回填,实施例中加入水泥后检查井周围基本没有出现沉降现象,不合格点最多为一个点位,在填料中加入水泥和石屑可以增强填料与道路基层之间的联结与协调,降低后期出现开裂的可能性,在回填过程中加设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的加设方式增加了填料的稳定性和抗剪力,降低后期道路行驶过程中因为受到载荷产生降沉现象的概率。而且在本发明中,填料是采用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剩余的无机料,对无机料进行再利用,既解决了不能作为道路基层继续使用,也不能随便遗弃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增大了其利用率。此外,在用混凝土作为填料进行回填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凝固需要若干天才能进行后续处理,而本发明中使用无机料与水泥的填料,再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就可以保证回填后的填料当天成活,也不需要后期洒水养生,第二天就可以后续工序的施工,缩短工期。
综上,通过本发明使得回填过程中缩短工期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回填的质量,降低在后续使用中出现裂缝与沉陷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填料,将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的无机料与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其中,所用剩余的无机料包括原水泥,与无机料混合的水泥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2~3%;
将其中一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A,填料A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2%;
剩余部分混合物与水混合均匀形成填料B,填料B的含水量为无机料最佳含水量的80%~95%;
S2、在竖井(1)井周与道路基层(4)之间进行逐层回填形成填料回填区(2),20cm为一层,其中除最上边一层的其它层均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A回填,振捣密实;
S3、最上边一层用步骤S1中制得的填料B回填,碾压成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混合物还包括石屑,石屑的用量为无机料用量的15%~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屑包括55~68%的粒径在2~4.75mm的石屑,其余为粒径在4.75~10mm的石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填料A与填料B的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为酒精燃烧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通过击实试验测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用的无机料包括由质量百分比为原水泥:碎石:土=1:20~30: 30~40的原料搅拌混合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3mm 5%~25%
3mm<粒径d≤10mm 15%~20%
10mm<粒径d≤20mm 20%~25%
20mm<粒径d≤30mm 30%~35%
30mm<粒径d≤40mm 10%~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用后剩余无机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石灰:粉煤灰:碎石=1:3~8:10~20,其中,碎石的级配为:
0mm<粒径d≤5mm 5%~35%
5mm<粒径d≤10mm 20%~30%
10mm<粒径d≤20mm 25%~40%
20mm<粒径d≤30mm 20%~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竖井(1)井周底部开始回填,回填高度小于60~120cm时,保持每回填三层填料加设一道土工格栅(3),距离最后一层底部50cm处设置最后一道土工格栅(3),最后一道土工格栅(3)与高于竖井井周底部120cm之间每回填两层加设一道土工格栅(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25082.4A CN109235457B (zh) | 2018-10-20 | 2018-10-20 |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25082.4A CN109235457B (zh) | 2018-10-20 | 2018-10-20 |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35457A true CN109235457A (zh) | 2019-01-18 |
CN109235457B CN109235457B (zh) | 2020-09-15 |
Family
ID=6508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2508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235457B (zh) | 2018-10-20 | 2018-10-20 |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3545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6987A (zh) * | 2020-06-02 | 2020-09-18 | 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 振冲浆夯法建筑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236423A1 (de) * | 1982-10-01 | 1984-04-05 | Ruhrkohle Ag, 4300 Essen | Nachgiebiger streckenmantel |
CN206928332U (zh) * | 2017-07-10 | 2018-01-26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可预防沉降的检查井周边结构 |
CN108374472A (zh) * | 2018-02-22 | 2018-08-07 | 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检查井周围回填方法和应用 |
CN108642988A (zh) * | 2018-06-26 | 2018-10-12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路堤基层病害综合处治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
-
2018
- 2018-10-20 CN CN201811225082.4A patent/CN1092354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236423A1 (de) * | 1982-10-01 | 1984-04-05 | Ruhrkohle Ag, 4300 Essen | Nachgiebiger streckenmantel |
CN206928332U (zh) * | 2017-07-10 | 2018-01-26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可预防沉降的检查井周边结构 |
CN108374472A (zh) * | 2018-02-22 | 2018-08-07 | 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检查井周围回填方法和应用 |
CN108642988A (zh) * | 2018-06-26 | 2018-10-12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路堤基层病害综合处治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6987A (zh) * | 2020-06-02 | 2020-09-18 | 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 振冲浆夯法建筑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35457B (zh) | 202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u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pervious concrete using incineration bottom ash in place of sandstone graded material | |
CN101851928B (zh) | 一种湿陷性黄土边坡工程改良防护方法 | |
CN100439600C (zh) | 新建公路铁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 |
CN100497828C (zh) | 吹填砂膨胀聚苯乙烯颗粒混合轻质路堤填料的填筑方法 | |
CN109594445A (zh) | 一种生态环保彩色透水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627154B (zh) | 水网地带石灰固化土试验段填筑设计方法 | |
CN106116395A (zh) | 一种作为道路底基层填料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及其配制方法 | |
CN104452510B (zh) | 乡村公路即时修筑法 | |
CN108118573A (zh) | 一种资源再生利用全透式沥青路面结构 | |
CN103882788B (zh) | 基于酶土固化基底层的改性碾压混凝土面层的筑路方法 | |
CN109680586A (zh) | 一种路面沥青铺设方法 | |
CN112359688A (zh) | 一种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方法 | |
CN112982050A (zh) | 一种再生路基基层填料及再生路基施工方法 | |
CN106676998B (zh) | 一种赤泥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复合铺装结构 | |
CN105544337A (zh) |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 | |
CN108570897A (zh) | 一种道路路面基层的铺筑方法 | |
CN109235457A (zh) | 一种道路竖井井周回填方法 | |
CN206359847U (zh) | 一种炉渣粉质填料的沥青路面结构 | |
CN108221533A (zh) | 一种乡村道路面的铺设方法 | |
CN106677003A (zh) | 一种透水混凝土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03887A (zh) | 城镇道路基层无障碍施工方法 | |
RU121515U1 (ru) | Дорожная одежда | |
CN205917662U (zh) | 一种防开裂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
Perera et al. | Design of a porous concrete mixture for drainage coverslab in pedestrian walkways | |
JP3909956B2 (ja) | 透水性土質改良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