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9186A - 一种工装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装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9186A
CN109229186A CN201810949864.6A CN201810949864A CN109229186A CN 109229186 A CN109229186 A CN 109229186A CN 201810949864 A CN201810949864 A CN 201810949864A CN 109229186 A CN109229186 A CN 109229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d mesa
body frame
vehicle body
vehicle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98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丁
李新
贺玮
高明
贾玉龙
王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9498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9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9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9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4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3/00Grasping, holding, supporting the objects
    • B62B2203/70Compris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装车,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装车,包括车体框架、滚轮支撑组件以及放置台,其中:滚轮支撑组件,包括滚轮以及连接部,滚轮通过连接部与车体框架的底部连接;放置台,包括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多个放置台面,且固定于车体框架;支撑座,包括可折叠连接的固定部和支撑部,固定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固定于车体框架的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工装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车。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需要将多种物料搬运至生产线,以供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使用。目前,通常是通过工作人员将各物料分别搬运至生产线对应的位置。
由于厂区空间的限制,只能通过工作人员将盛装物料的物料箱搬运至生产线边的物料架上,而通用的物料架的结构尺寸固定,导致员工取用物料框中的物料很不方便,当物料框中的物料用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将空物料框搬运至送料车上运走。此过程不仅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装车,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装车,包括:
车体框架,包括沿运动方向的前端侧和后端侧;
滚轮支撑组件,包括滚轮以及连接部,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体框架的底部连接;
放置台,包括上放置台面和下放置台面,所述上放置台面靠近所述前端侧的第一边部与所述车体框架铰接,所述下放置台面靠近所述前端侧的第二边部与所述车体框架铰接;
第一顶升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并与所述上放置台面连接,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当所述上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一边部为轴旋转至设定位置时,第一锁定机构对所述上放置台面进行位置锁定;
第二顶升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并与所述下放置台面连接,包括第二锁定机构,当所述下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二边部为轴旋转至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对所述下放置台面进行位置锁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当所述上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一边部为轴向上旋转至设定位置时,所述上放置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15°。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当所述下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二边部为轴向上旋转至设定位置时,所述下放置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顶升装置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二顶升装置为顶升气缸装置或滑动连杆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工装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前端侧的前牵引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后端侧的后牵引组件。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工装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前端侧的拉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滚轮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滚轮连接的刹车装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工装车,首先,可以将生产所需的物料放置于放置台的上放置台面和下放置台面上。然后,再通过工作人员将装有物料的工装车推至生产线对应的位置。最后,当工装车运动至生产线对应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先使用上放置台面上的物料;当上放置台面上的物料用完时,工作人员可以向上搬动上放置台面使其绕上放置台面的第一边部旋转至设定位置,并将其位置锁定,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一顶升装置与上放置台面连接,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很轻松的搬动上放置台面;之后,工作人员向上搬动下放置台面使其绕下放置台面的第二边部旋转至设定位置,并将其位置锁定,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二顶升装置与下放置台面连接,因此工作人员同样能够很轻松的搬动下放置台面。因此,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工装车,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厂区内的环境较为整洁,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工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工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工装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工装车;
111-前端侧;
112-后端侧;
2-车体框架;
3-滚轮支撑组件;
311-滚轮;
312-连接部;
4-放置台;
41-放置台面;
411-上放置台面;
412-下放置台面;
413-第一边部;
414-第二边部;
5-第一顶升装置;
6-第二顶升装置;
7-前牵引组件;
8-后牵引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装车。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装车1,包括:
车体框架2,包括沿运动方向的前端侧111和后端侧112;
滚轮支撑组件3,包括滚轮311以及连接部312,滚轮311通过连接部312与车体框架2的底部连接;
放置台4,包括上放置台面411和下放置台面412,上放置台面411靠近前端侧111的第一边部413与车体框架2铰接,下放置台面412靠近前端侧111的第二边部414与车体框架2铰接;
第一顶升装置5,固定于车体框架2并与上放置台面411连接,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当上放置台面411以第一边部413为轴旋转至设定位置时,第一锁定机构对上放置台面411进行位置锁定;
第二顶升装置6,固定于车体框架2并与下放置台面412连接,包括第二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当下放置台面412以第二边部414为轴旋转至设定位置时,第二锁定机构对下放置台面412进行位置锁定。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工装车1,首先,可以将生产所需的物料放置于放置台4的上放置台面411和下放置台面412上。然后,再通过工作人员将装有物料的工装车1推至生产线对应的位置。最后,当工装车1运动至生产线对应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先使用上放置台面411上的物料;当上放置台面411上的物料用完时,工作人员可以向上搬动上放置台面411使其绕上放置台面411的第一边部413旋转至设定位置,并将其位置锁定,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一顶升装置5与上放置台面411连接,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很轻松的搬动上放置台面411;之后,工作人员向上搬动下放置台面412使其绕下放置台面412的第二边部414旋转至设定位置,并将其位置锁定,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二顶升装置6与下放置台面412连接,因此工作人员同样能够很轻松的搬动下放置台面412。因此,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工装车1,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厂区内的环境较为整洁,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当上放置台面411以第一边部413为轴向上旋转至设定位置时,上放置台面4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15°。
通过将上放置台面411旋转后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设置为上述范围,可以为下放置台面412的上升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使工作人员在取用下工作台面412上的物料时不会受到上工作台面411的干涉。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当下放置台面412以第二边部414为轴向上旋转至设定位置时,下放置台面4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通过将上放置台面411旋转后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设置为上述范围,可以便于工人取用下工作台面412上的物料,从而减轻其工作负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顶升装置5的具体类型不限,可选的,第一顶升装置5为气弹簧,气弹簧固定于车体框架2。并且对第一顶升装置5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可以在上放置台面411的两侧各放置一个,以使上放置台面411能够被稳定的顶升。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顶升装置6的具体类型不限,可选的,第二顶升装置6为顶升气缸装置或滑动连杆装置。
当第二顶升装置6为顶升气缸装置时,顶升气缸能够为下放置台面412提供较大的顶升力,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向上翻转下放置台面412时更省力。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工装车1还包括设置于车体框架2的前端侧111的前牵引组件7,以及设置于车体框架2的后端侧112的后牵引组件8。
牵引组件是用来起连接牵引作用的,通过设置牵引组件可以使相邻的两辆工装车中,后一辆工装车的前牵引组件与前一辆车的后牵引组件相连接,从而实现物料的多车一次性配送,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工装车还包括设置于车体框架的拉手。
其中,拉手在工装车上的设置位置不限,只要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工装车进行推拉即可。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滚轮为万向轮。这样能够增加工装车运动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滚轮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滚轮连接的刹车装置。
通过设置刹车装置,可以使工装车在运输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实现紧急停止运动,以免发生碰撞。并且,当工装车运动至生产线时,可以使工装车较为稳定的停于生产线的一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框架,包括沿运动方向的前端侧和后端侧;
滚轮支撑组件,包括滚轮以及连接部,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体框架的底部连接;
放置台,包括上放置台面和下放置台面,所述上放置台面靠近所述前端侧的第一边部与所述车体框架铰接,所述下放置台面靠近所述前端侧的第二边部与所述车体框架铰接;
第一顶升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并与所述上放置台面连接,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当所述上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一边部为轴旋转至设定位置时,第一锁定机构对所述上放置台面进行位置锁定;
第二顶升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并与所述下放置台面连接,包括第二锁定机构,当所述下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二边部为轴旋转至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对所述下放置台面进行位置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一边部为轴向上旋转至设定位置时,所述上放置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放置台面以所述第二边部为轴向上旋转至设定位置时,所述下放置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升装置为顶升气缸装置或滑动连杆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前端侧的前牵引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后端侧的后牵引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前端侧的拉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滚轮连接的刹车装置。
CN201810949864.6A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装车 Pending CN109229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9864.6A CN109229186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装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9864.6A CN109229186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装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9186A true CN109229186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7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9864.6A Pending CN109229186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工装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918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5084U (zh) * 2009-12-30 2010-12-2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翻转运输工装
CN102862595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无锡蠡湖叶轮制造有限公司 自升降翻板式多层防震周转车
CN204055879U (zh) * 2014-08-22 2014-12-3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储气筒储运工装
CN105172859A (zh) * 2015-01-08 2015-12-23 江苏平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遮阳罩用转移架
CN206501101U (zh) * 2017-02-27 2017-09-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小型零件存放转移推车
CN206900434U (zh) * 2017-07-09 2018-01-19 上海索达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行星架的转运小车
CN207000521U (zh) * 2017-05-05 2018-02-13 怀化顺达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层物料推车
CN207206386U (zh) * 2017-07-04 2018-04-10 上海采埃孚伦福德底盘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臂翻起式料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5084U (zh) * 2009-12-30 2010-12-2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翻转运输工装
CN102862595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无锡蠡湖叶轮制造有限公司 自升降翻板式多层防震周转车
CN204055879U (zh) * 2014-08-22 2014-12-3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储气筒储运工装
CN105172859A (zh) * 2015-01-08 2015-12-23 江苏平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遮阳罩用转移架
CN206501101U (zh) * 2017-02-27 2017-09-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小型零件存放转移推车
CN207000521U (zh) * 2017-05-05 2018-02-13 怀化顺达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层物料推车
CN207206386U (zh) * 2017-07-04 2018-04-10 上海采埃孚伦福德底盘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臂翻起式料架
CN206900434U (zh) * 2017-07-09 2018-01-19 上海索达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行星架的转运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5115B (zh) 翻转移动平台三自由度90/180度翻转机
CN205531555U (zh) 一种汽车堆垛机器人
CN106080351B (zh) 一种自装卸货车车厢的装卸方法
CN105127992B (zh) 快递无人机货物自动装卸及配重平台
CN205637766U (zh) 搬车系统及全车型通用的搬车机器人
CN103495975A (zh) 一种汽车板簧搬运机械手
CN208631554U (zh) 激光切割输送线
KR200482680Y1 (ko) 배관용 리프터
CN105856046B (zh) 一种用于汽车行李架的抛光机
CN20567400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行李架的抛光机
CN212222312U (zh) 一种顶升装置
CN102897248B (zh) 一种汽车拆解线设备
CN204222919U (zh) 物流搬运车
CN107288393A (zh) 搬车系统及全车型通用的搬车机器人
CN109229186A (zh) 一种工装车
CN106698209A (zh) 车载吊运装置
CN216443699U (zh) 车辆前围总成组装设备
CN203566175U (zh) 一种铁路罐车翻转装置
CN210881854U (zh) 一种电力线路警告牌专用车载支架
CN202322255U (zh) 一种液压式升降车
CN208486631U (zh) 用于平移载车板的搬运器及车辆搬运设备
CN108116471B (zh) 一种用于物料运输流转的料车
CN105776087A (zh) 液压升降车装置
CN205343109U (zh) 适用于轻卡混流生产的助力机械手夹持臂
CN204079332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的换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