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9541B - 可变气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变气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9541B
CN109209541B CN201810667602.0A CN201810667602A CN109209541B CN 109209541 B CN109209541 B CN 109209541B CN 201810667602 A CN201810667602 A CN 201810667602A CN 109209541 B CN109209541 B CN 109209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valve
valve mechanism
cam
force transmission
control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76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9541A (zh
Inventor
斯特凡·希施曼
延斯·迪特里希
托马斯·马莉兹丘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 Truck and Bus SE
Original Assignee
MAN Truck and Bus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Truck and Bus SE filed Critical MAN Truck and Bus SE
Publication of CN109209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9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9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9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36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the valves being driven by two or more cams with different shape, size or timing or a single cam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 F01L13/0042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the valves being driven by two or more cams with different shape, size or timing or a single cam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with cams being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36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the valves being driven by two or more cams with different shape, size or timing or a single cam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36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the valves being driven by two or more cams with different shape, size or timing or a single cam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 F01L2013/0052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the valves being driven by two or more cams with different shape, size or timing or a single cam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with cams provided on an axially slidable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10),该可变气门机构包括凸轮轴(12)、换气门(18、20)和凸轮支座(22)。凸轮支座(22)不可旋转地且可轴向位移地布置在凸轮轴(12)上,并具有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可变气门机构(10)包括力传递装置(16),力传递装置具有力传递元件(40),力传递元件根据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置选择性地在第一凸轮(28)和换气门(18、20)之间或者在第二凸轮(30)和换气门(18、20)之间形成有效连接,力传递元件特别地是指状随动器或摇臂。可变气门机构(10)包括第一驱动器(24),第一驱动器用于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其中,第一驱动器(2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力传递装置(16)中。

Description

可变气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Variabler Ventiltrieb)。
背景技术
气门控制内燃机针对每个气缸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控的进气门或排气门。可变气门机构能够灵活控制气门,以改变打开时间、关闭时间和/或气门行程(Ventilhubs)。以此方式,发动机操作例如能够适配于特定的负载状况。例如,可变气门机构能够通过所谓的滑动凸轮系统来实现。
DE 19611641 C1公开了这种滑动凸轮系统的示例,通过该滑动凸轮系统能够以多个不同的行程曲线来驱动换气门。为此,具有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凸轮轨道的凸轮部的滑动凸轮不可旋转地但可轴向位移地安装在凸轮轴上;在该滑动凸轮的行程轮廓(Hubkontur)中,以销的形式径向地从外侧引入驱动器,以产生滑动凸轮的轴向位移。在各个换气门中,通过滑动凸轮的轴向位移来设置不同的气门行程。通过使容纳并安装在凸轮轴中的被弹簧加载的锁定球接合在至少一个锁定槽中,滑动凸轮在同样相对于凸轮轴轴向地移动之后锁定在其在凸轮轴上的轴向相对位置上。
滑动凸轮系统可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在空间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用于使凸轮支座(滑动凸轮)偏移的驱动器的布置尤其会形成挑战。通常,驱动器固定在与气缸盖或气缸盖罩连接的框架上。
DE 102011050484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气缸、气缸盖和气缸盖罩的内燃机。为了驱动换气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旋转地安装的凸轮轴,这些凸轮轴具有至少一个能够在相应凸轮轴上轴向地位移的滑动凸轮。每个滑动凸轮具有至少一个引导件部分,该引导件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槽。为了产生各个滑动凸轮的轴向位移而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安装在气缸盖或气缸盖罩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滑动凸轮系统的改进的或替代的可变气门机构,该机构具有安装空间优化的构造。
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可变气门机构来实现本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说明了有利的进一步构造。
用于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具有凸轮轴、换气门和凸轮支座(滑动凸轮)。凸轮支座不可旋转地但可轴向位移地布置在凸轮轴上,并具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可变气门机构具有力传递元件,特别地,力传递元件是指状随动器或者摇臂,力传递元件根据凸轮支座的轴向位置在第一凸轮和换气门之间或者在第二凸轮和换气门之间形成有效连接。可变气门机构具有用于凸轮支座的轴向位移的第一驱动器,其中,第一驱动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力传递装置中。
由于第一驱动器容纳在原本存在的力传递装置中,所以第一驱动器需要较小的安装空间或者不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另外,可以在力传递装置中设置用于驱动第一驱动器的控制装置。
特别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可布置成彼此相邻并且/或者具有不同的凸轮轮廓。
例如,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不同凸轮轮廓可用于降低能耗、用于热管理或者用于实现发动机制动。
优选地,凸轮支座和第一驱动器可形成滑动凸轮系统。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力传递装置具有杆轴,特别地,杆轴是摇臂轴或指状随动器轴。第一驱动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杆轴中。
特别地,摇臂轴可用于枢转地安装力传递元件。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力传递装置具有杆轴轴承座,并且第一驱动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杆轴轴承座中。
优选地,杆轴轴承座可用于安装力传递装置的杆轴,杆轴用于可枢转地安装力传递元件。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传递元件中。
在变形例中,第一驱动器被电磁地、气动地和/或液压地驱动。替代地或附加地,用于驱动第一驱动器的控制系(例如,电气的、气动的和/或液压的控制系)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力传递装置(例如,力传递元件、杆轴和/或杆轴轴承座)中。
在进一步构造中,第一驱动器具有可伸缩的销,销可以与优选地围绕凸轮轴的纵向轴线螺旋地延伸的第一接合轨道接合,以用于凸轮轴的轴向位移。在与接合轨道的接合时,相对于凸轮轴的轴向方向固定的销可以使凸轮支座轴向地位移。
优选地,销可以在相对于凸轮轴的纵向轴线径向地延伸的方向上伸出和回缩。
在另一变形例中,第一驱动器具有优选液压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具有第一气缸和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气缸中的控制活塞。控制活塞与销有效地连接或者与销集成地形成。由此,销可以通过控制活塞伸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升装置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驱动器的第二气缸中。由此,提升装置可以特别地在背向凸轮支座的方向上移动,以使驱动器的销与接合轨道脱离。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合轨道的一个端部处布置有推出斜面,并且在销离开轨道时,推出斜面在背向凸轮支座的方向上使提升装置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朝向第一位置预张紧提升装置,特别地,第一弹性元件是弹簧。由此,提升装置逆着第一弹性元件的预张紧力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具有控制流体供应通道,在提升装置的第一位置处,控制流体供应通道流体性地连通至提升装置的控制流体室。替代地或者附加地,第一驱动器具有控制流体排出通道,在提升装置的第二位置处,控制流体排出通道流体性地连通至提升装置的控制流体室。由此,根据提升装置的位置(方位)能够进行控制流体的供应和排出。
在另一变形例中,第一驱动器具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在背向凸轮支座的方向上预张紧控制活塞,特别地,第二弹性元件是弹簧。
在优选变形例中,可变气门机构还包括用于凸轮支座的轴向位移的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力传递装置中,特别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力传递装置的轴杆、力传递装置的杆轴轴承座和/或力传递装置的力传递元件中。由此,如同第一驱动器,通过第二驱动器能够实现安装空间方面的优点。
特别地,第二驱动器能够设计成与第一驱动器等同。
优选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彼此独立地形成。然而,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也可以形成共同壳体中的集成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一驱动器可以使凸轮支座从第一轴向位置向第二轴向位置移动,并且第二驱动器可以使凸轮支座从第二轴向位置向第一轴向位置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变气门机构具有用于第一驱动器和/或第二驱动器的控制流体供应装置。控制流体供应装置具有用于可旋转地安装凸轮轴的轴承座。轴承座具有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和布置在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的下游处的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和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可以根据凸轮轴的旋转角度选择性地流体性连通,特别地,流体性连通通过凸轮轴的通道实现,优选地,该通道为横向通道。
特别地,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可以布置在高压室的下游处。
优选地,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可以布置在控制流体室的上游处。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本文公开的可变气门机构的机动车辆,特别地,机动车辆是指商用车辆(例如,公共汽车或者载重汽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文所公开的第一驱动器和/或第二驱动器的构造是以独立于其在力传递装置中的布置的方式公开的。即,第一驱动器和/或第二驱动器也可以不布置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第一驱动器和/或第二驱动器能够设计成本文所公开的方式。根据这个方面,本申请尤其实现了为滑动凸轮系统提供替代的和/或改进的液压式驱动器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的优选实施例和特征能够任意相互组合。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变气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可变气门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凸轮轴和轴承座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至少部分地对应,使得相似或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为了避免重复,也参考其他实施例或附图的描述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可变气门机构10。可变气门机构10具有凸轮轴12、滑动凸轮系统14、力传递装置16、第一换气门18和第二换气门20。换气门18、20可以是进气门或出气门。
可变气门机构10可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换气门18、20的气门控制曲线。可变气门机构10与内燃机(未示出)相关。内燃机例如能够包括在诸如公共汽车或载重汽车等商用车辆中。
凸轮轴12布置成顶置凸轮轴(OHC)。凸轮轴12可以设置成双顶置凸轮轴(DOHC)的一部分或者单凸轮轴(SOHC)。
滑动凸轮系统14具有凸轮支座22、第一驱动器24和第二驱动器26。
凸轮支座22不可旋转地并且可轴向位移地布置在凸轮轴12上。凸轮支座22具有第一凸轮28、第二凸轮30、第一接合轨道(切换引导件(Schaltkulisse))32和第二接合轨道(切换引导件)34。
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具有不同的凸轮轮廓,以用于产生不同的气门控制曲线。不同的凸轮轮廓例如能够用于降低能耗、用于热管理或者用于实现发动机制动。
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沿着凸轮轴12的纵向轴线相互偏移地布置。具体地,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凸轮支座22的中心部分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额外的凸轮和/或凸轮的替代性布置。例如,可以为每个换气门分配气门摇臂,为气门摇臂分别分配凸轮支座的至少两个凸轮。一个凸轮支座也可以支撑用于两个相邻气缸的换气门的凸轮。
第一接合轨道32设置在凸轮支座22的第一端部区域中。第二接合轨道34设置在凸轮支座22的相对的第二端部区域中。作为凸轮支座22的凹部(槽),第一和第二接合轨道32、34围绕凸轮轴12的纵向轴线螺旋地延伸。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合轨道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不布置在凸轮支座的轴向端部区域中。例如,接合轨道布置在凸轮支座的两个凸轮之间。
为了使凸轮支座22轴向地位移,驱动器24、26的可径向移动的销(栓)36、38选择性地接合(卡合)在接合轨道32、34中。具体地,第一驱动器24的销36可以选择性地接合在第一接合轨道32中,以使凸轮支座22从第一轴向位置向第二轴向位置移动。销36相对于凸轮轴12的纵向轴线径向地移动。在图1中,凸轮支座22被示出在第一轴向位置处。反之,第二驱动器26的销38可以选择性地接合在第二接合轨道34中。于是,凸轮支座22从第二轴向位置向第一轴向位置移动。
当各个驱动器24、26的伸出的销36、38相对于凸轮轴12的轴向方向固定时,引起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因此,在伸出的销36或38中的一者接合在相应接合轨道32、34中时,可滑动的凸轮支座22由于接合轨道32、34的螺旋形状而在凸轮轴12的纵向方向上进行位移。在轴向位移过程结束时,经由推出斜面32A、34A在逆着伸出方向的方向上将各个驱动器24、26的伸出的销36或38从相应接合轨道32、34引导出来,并且销由此回缩。各个驱动器24、26的销36、38从各个接合轨道32、34中脱离。
驱动器24、26能够被电磁地、气动地和/或液压地驱动。在下文中,参照图2和图3描述了具有液压驱动的驱动器24、26的特别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
滑动凸轮系统14可额外地具有锁定装置(未示出)。可以将锁定装置设计成用于将凸轮支座22轴向地固定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例如,为此,锁定装置可以具有弹性预张紧的阻挡体。在凸轮支座22的第一轴向位置处,阻挡体能够接合在凸轮支座的第一凹部中,并且在凸轮支座22的第二轴向位置处,阻挡体接合在凸轮支座22的第二凹部中。例如,锁定装置可以设置在凸轮轴12中。
力传递装置16具有力传递元件40、杆轴42和用于安装杆轴42的多个杆轴轴承座43(仅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杆轴轴承座)。力传递元件40可旋转地布置在杆轴42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力传递元件40设计成摇臂(Kipphebel),并且杆轴42由此被设计成摇臂轴。然而,例如,力传递元件40也能够设计成指状随动器(Schlepphebel)。
力传递元件40具有凸轮随动件44,凸轮随动件44例如为可旋转地安装的辊的形式。凸轮随动件44根据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置而跟从于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的凸轮轮廓。
在凸轮支座22的第一轴向位置处,力传递元件40经由凸轮随动件44有效地连接在第一凸轮28和换气门18和20之间。根据第一凸轮28的凸轮轮廓来驱动换气门18和20。在图1中示出了这种情况。在凸轮支座22的第二轴向位置处,力传递元件40经由凸轮随动件44而有效地连接在第二凸轮30和换气门18和20之间。根据第二凸轮30的凸轮轮廓来驱动换气门18和20。
第一驱动器24和第二驱动器26部分地容纳(集成)在杆轴42中。这尤其从最佳的安装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是特别有利的,原因在于驱动器24和26不需要或者需要极少的单独安装空间。为了实现相同的优点,第一驱动器24和第二驱动器26可以集成在杆轴42的杆轴轴承座中。作为另外的示例,在相应的大尺寸的力传递元件40的情况下,驱动器24和26可以直接集成在力传递元件40中。
图2示出了第一驱动器24的剖视图。第二驱动器26可以如第一驱动器24那样进行设计。第一驱动器24具有销36、液压提升装置46和第一弹性元件48。
液压提升装置46具有第一气缸50、控制活塞52、第二弹性元件54和排放通道56。
控制活塞52以可纵向地移动的方式布置在第一气缸50的控制流体室58中。控制活塞52设计成与销36集成在一起。然而,例如,销也可以与提升装置的控制活塞有效地连接。
控制流体室58能够经由控制流体通道60填充有控制流体。如果期望凸轮支座22从第一轴向位置向第二轴向位置位移(参见图1),则控制流体室58被填充控制流体。具体地,控制流体从供应通道62经由控制流体通道60到达控制流体室58。作为用于驱动第一驱动器24的控制系(Ansteuerungsleitung)的一部分,供应通道6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杆轴42中。控制流体室58中的压力由于控制流体的供应而增大。如图2所示,控制活塞52和销36在第一气缸50中在朝向凸轮轴12的方向上移动,以卡合(接合)在第一接合轨道32中。控制活塞52逆着第二弹性元件54的预张紧力(回复力)移动。例如,第二弹性元件54可以是螺旋弹簧。能够经由排放通道56排出从控制流体室58进入第二弹性元件54的环形室中的泄露流体。
在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结束时(参见图1),销36到达推出斜面32A。推出斜面32A在朝向控制流体室58的方向上按压销36。控制流体室58中的高压防止了销36以及控制活塞52进入控制流体室58。销36和控制活塞52没有回缩到第一气缸50中。替代地,提升装置46作为整体逆着第一弹性元件48的预张紧力(回复力)在驱动器24的第二气缸64内部移动(回缩)。
例如,第一弹性元件48可以是螺旋弹簧。容纳第一弹性元件48的空间可以基本上没有控制流体。在提升装置46回缩时,在控制流体通道60和排出通道66之间形成流体性连通。主要存在于控制流体室58中的增加的压力下降。控制活塞52通过第二弹性元件54的力回缩到第一气缸50中。销36不再与第一接合轨道32接触。第一弹性元件48的预张紧力挤压提升装置46,以使其回到起始位置。
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如何根据凸轮轴12的旋转角度向驱动器24、26供应控制流体。例如,借助控制流体的供应,能够确保凸轮28、30仅在基圆区域内在凸轮28、30之间切换(执行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
控制流体供应装置68集成在轴承座70和凸轮轴12中。轴承座70具有第一供应通道72和第二供应通道74。凸轮轴12经由一体式或多体式轴瓦76安装在轴承座70中。轴瓦76具有通路,使得在凸轮轴12和轴承座70之间形成有环形段通道78、80。另外,凸轮轴12具有横向通道(Querkanal)82。横向通道82以垂直于凸轮轴12的纵向轴线的方式延伸,并且例如能够设计成贯通通道。
第一供应通道72布置在第二供应通道74的上游处。第一供应通道72布置在高压室的下游处。第二供应通道74布置在供应通道62的上游处。取决于凸轮轴12的旋转位置,经由环形段通道78、横向通道82和环形段通道80形成第一供应通道72和第二供应通道74之间的流体性连通。换句话说,横向通道82根据凸轮轴12的旋转角度选择性地使供应通道72和74相互连通。如果所示示例中的凸轮轴12例如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大约90°(从12点到9点),则在该旋转期间保持供应槽72和74之间的流体性连通。相反,在凸轮轴随后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9点到6点)期间,在供应通道72和74之间不存在流体性连通。供应通道72和74没有通过环形段槽78、80及横向槽82连通。
图3所示的控制流体供应装置68的构造仅示意性示出了如何根据凸轮轴旋转角度来供应控制流体。显然,实际的实施方式会特别地根据所示的环形段通道78、80的角度区域而有所不同。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更确切的说,各种变型和修改是可能的,这些变型和修改同样使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并因此落入保护范围内。特别地,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和特征,而与它们所引用的权利要求无关。
附图标记列表
10 可变气门机构 12 凸轮轴
14 滑动凸轮系统 16 力传递装置
18 第一换气门 20 第二换气门
22 凸轮支座 24 第一驱动器
26 第二驱动器 28 第一凸轮
30 第二凸轮 32 第一接合轨道
32A 推出斜面 34 第二接合轨道
34A 推出斜面 36 销(栓)
38 销(栓) 40 力传递元件(摇臂)
42 杆轴 43 杆轴轴承座
44 凸轮随动件 46 提升装置
48 第一弹性元件 50 第一气缸
52 控制活塞 54 第二弹性元件
56 排放通道 58 控制流体室
60 控制流体通道 62 供应通道
64 第二气缸 66 排出通道
68 控制流体供应装置 70 轴承座
72 第一供应通道 74 第二供应通道
76 轴瓦 78 第一环形段通道
80 第二环形段通道 82 横向通道

Claims (27)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包括:
凸轮轴(12);
换气门(18、20);
凸轮支座(22),其不可旋转地且可轴向位移地布置在所述凸轮轴(12)上,并具有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
力传递装置(16),其具有力传递元件(40),所述力传递元件根据所述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置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凸轮(28)和所述换气门(18、20)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二凸轮(30)和所述换气门(18、20)之间形成有效连接;
第一驱动器(24),其用于所述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装置(16)中;以及
控制流体供应装置(68),其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24),所述控制流体供应装置包括:
轴承座(70),其用于可旋转地安装所述凸轮轴(12),并具有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2)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2)下游处的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4),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2)和所述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4)能够根据所述凸轮轴(12)的旋转角度选择性地形成流体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力传递元件是指状随动器或摇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通过所述凸轮轴(12)的通道实现所述流体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通道是横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力传递装置(16)具有杆轴(42),并且
所述第一驱动器(2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杆轴(4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杆轴(42)是摇臂轴或指状随动器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力传递装置(16)具有杆轴轴承座(43),并且
所述第一驱动器(2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杆轴轴承座(43)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器(2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元件(40)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器(24)被电磁地、气动地和/或液压地驱动,并且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器(24)的控制系(6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装置(16)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器(24)的所述控制系(6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元件(40)、所述力传递装置(16)的杆轴(42)和/或所述力传递装置(16)的杆轴轴承座(43)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4)包括:
可伸缩的销(36),其能够与第一接合轨道(32)接合以用于所述凸轮轴(12)的轴向位移,所述第一接合轨道围绕所述凸轮轴(12)的纵向轴线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第一接合轨道(32)围绕所述凸轮轴(12)的纵向轴线螺旋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4)包括具有第一气缸(50)和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气缸(50)中的控制活塞(52)的提升装置(46),其中,所述控制活塞(52)与所述销(36)有效地连接或者与所述销集成地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提升装置(46)为液压提升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提升装置(46)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器(24)的第二气缸(64)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在所述第一接合轨道(32)的一个端部处布置有推出斜面(32A),并且当所述销(36)离开所述轨道时,所述推出斜面使所述提升装置(46)在所述第二气缸(64)中在背向所述凸轮支座(22)的方向上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第一弹性元件(48)在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上预张紧所述提升装置(46)。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8)是弹簧。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4)还包括:
控制流体供应通道(62),其在所述提升装置(46)的所述第一位置处流体性地连通至所述提升装置(46)的控制流体室(58),和/或
控制流体排出通道(66),其在所述提升装置(46)的所述第二位置处流体性地连通至所述提升装置(46)的控制流体室(58)。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4)还包括:
第二弹性元件(54),其在背向所述凸轮支座(22)的方向上预张紧所述控制活塞(5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54)是弹簧。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还包括用于所述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的第二驱动器(26),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器(26)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装置(16)中,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驱动器(26)设计成与所述第一驱动器(24)等同。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器(26)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装置(16)的杆轴(42)、所述力传递装置(16)的杆轴轴承座(43)和/或所述力传递装置(16)的所述力传递元件(40)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中,所述控制流体供应装置(68)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24)和所述第二驱动器(26)。
25.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包括:
凸轮轴(12);
换气门(18、20);
凸轮支座(22),其不可旋转地且可轴向位移地布置在所述凸轮轴(12)上,并具有第一凸轮(28)和第二凸轮(30);
力传递装置(16),其具有力传递元件(40),所述力传递元件根据所述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置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凸轮(28)和所述换气门(18、20)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二凸轮(30)和所述换气门(18、20)之间形成有效连接;
第一驱动器(24),其用于所述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装置(16)中;
第二驱动器(26),其用于所述凸轮支座(22)的轴向位移,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器(26)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力传递装置(16)中;以及
控制流体供应装置(68),其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26),所述控制流体供应装置包括:
轴承座(70),其用于可旋转地安装所述凸轮轴(12),并具有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2)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2)下游处的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4),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2)和所述第二控制流体供应通道(74)能够根据所述凸轮轴(12)的旋转角度选择性地形成流体性连通。
26.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机构(10)的机动车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
所述机动车辆是商用车辆。
CN201810667602.0A 2017-06-29 2018-06-26 可变气门机构 Active CN109209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14575.3A DE102017114575A1 (de) 2017-06-29 2017-06-29 Variabler Ventiltrieb
DE102017114575.3 2017-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9541A CN109209541A (zh) 2019-01-15
CN109209541B true CN109209541B (zh) 2022-01-04

Family

ID=6256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7602.0A Active CN109209541B (zh) 2017-06-29 2018-06-26 可变气门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0087B2 (zh)
EP (1) EP3421741B1 (zh)
JP (1) JP7195784B2 (zh)
CN (1) CN109209541B (zh)
DE (1) DE102017114575A1 (zh)
RU (1) RU2756493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10714A1 (de) * 2018-05-04 2019-11-07 Man Truck & Bus Se Variabler Ventiltrieb
DE102019203432A1 (de) 2019-03-13 2020-09-1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9119870A1 (de) * 2019-07-23 2021-01-28 Man Truck & Bus Se Variabler Ventiltrieb für einen Motorbremsmodus
EP3808968A1 (en) * 2019-10-16 2021-04-21 Volvo Car Corporation An arrangement for transferring force from a camshaft to an output device
CN113062783B (zh) * 2021-03-31 2022-02-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DE102022117337A1 (de) 2022-07-12 2024-01-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nockenwelleneinrichtung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mit einer Schaltnockenwellenein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CN116163818B (zh) * 2023-04-24 2023-06-27 泰州市姜堰伟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的摇臂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3412A (ja) * 1989-06-30 1991-02-13 Suzuki Motor Corp 単気筒エンジンの可変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5805B2 (ja) * 1993-01-20 2003-01-14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可変動弁機構
DE19611641C1 (de) 1996-03-25 1997-06-05 Porsche Ag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9945340A1 (de) * 1999-09-22 2001-03-29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Auf unterschiedliche Hübe für wenigstens ein Gaswechselventil umschaltbarer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4253109B2 (ja) * 2000-08-31 2009-04-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3991663B2 (ja) 2001-11-27 2007-10-1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CN100378298C (zh) * 2003-03-21 2008-04-02 奥迪股份公司 有气缸盖的内燃机气门机构
JP4896817B2 (ja) * 2006-07-25 2012-03-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DE102007037232A1 (de) * 2007-08-07 2009-02-12 Eto Magnetic Gmbh Vorrichtung zur Nockenwellenverstell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0013216B4 (de) * 2009-04-04 2022-04-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WO2011043301A1 (ja) * 2009-10-06 2011-04-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EP2557280A4 (en) * 2010-04-07 2013-06-12 Toyota Motor Co Ltd VALVE OPERATOR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JP2011226422A (ja) * 2010-04-21 2011-11-10 Honda Motor Co Ltd 可変動弁機構
DE102011050484B4 (de) 2011-05-19 2023-11-0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1084039A1 (de) * 2011-10-05 2013-04-1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ktoreinheit für Schiebenockensysteme mit durch Steuernadeln beherrschte Aktorstifte
DE102011054218B4 (de) * 2011-10-06 2023-03-2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ntiltrieb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5793070B2 (ja) * 2011-12-27 2015-10-14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可変動弁機構
DE102012020594A1 (de) * 2012-10-22 2014-04-24 Man Truck & Bus A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zumindest eines Auslassventils einer ventilgesteuerten Brennkraftmaschine
KR102193828B1 (ko) * 2014-10-01 2020-12-22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에코넷-라이트 방식의 단말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DE102014014599B3 (de) 2014-10-07 2016-02-18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Vorrichtung für einen Ventiltrieb zum Umschalten des Hubs von Gaswechselventil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KR101588763B1 (ko) 2014-12-09 2016-01-2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다단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DE102015213266A1 (de) * 2015-07-15 2017-01-1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iebeachsen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S10221729B2 (en) * 2015-07-23 2019-03-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ocker shaft with de-aeration oil gallery segment
DE102016114664A1 (de) * 2015-10-08 2017-04-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ntil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2017082698A (ja) 2015-10-29 2017-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
JP6685802B2 (ja) * 2016-03-31 2020-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6688132B2 (ja) * 2016-03-31 202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装置
JP6427134B2 (ja) * 2016-03-31 2018-11-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装置
DE102016210976A1 (de) * 2016-06-20 2017-12-2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trieb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7205572A1 (de) * 2017-03-31 2018-10-0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trieb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7116820A1 (de) * 2017-07-25 2019-01-31 Man Truck & Bus Ag Schiebenocken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3412A (ja) * 1989-06-30 1991-02-13 Suzuki Motor Corp 単気筒エンジンの可変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03353A1 (en) 2019-01-03
RU2756493C2 (ru) 2021-09-30
RU2018123619A (ru) 2019-12-31
BR102018013164A8 (pt) 2022-12-20
CN109209541A (zh) 2019-01-15
RU2018123619A3 (zh) 2021-08-26
JP7195784B2 (ja) 2022-12-26
EP3421741A1 (de) 2019-01-02
EP3421741B1 (de) 2020-01-08
BR102018013164A2 (pt) 2019-04-16
DE102017114575A1 (de) 2019-01-03
US10890087B2 (en) 2021-01-12
JP2019011757A (ja)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9541B (zh) 可变气门机构
US5253621A (en) Valve control means
KR101378623B1 (ko) 내연 기관 및 내연 기관용 밸브 구동 장치
EP0515520B1 (en) Valve control means
US5359970A (en) Valve driv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20037106A1 (en) Valve trai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for actuating gas exchange valves
CN108691591B (zh) 带有制动凸轮的可变的阀动装置
CN109404083B (zh) 用于可变的阀门传动机构的力传递装置
US10648372B2 (en) Sliding cam system
US5577469A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valv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9098811B (zh) 力传递装置
CN109306881B (zh) 滑动凸轮系统和用于操作内燃机的方法
CN109653823B (zh) 滑动凸轮系统
US9464540B2 (en) Transfer assembly for a mechanically controllable valve train
US20060196459A1 (en) Discrete mode variable valve gear
CN110439643B (zh) 可变的气门传动装置
EP0444562A1 (en) Timing system, particularly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number of valves per cylinder
US10927718B2 (en) Variable valve drive
CN111212960B (zh) 用于机动车内燃机的气门传动机构
US20210396164A1 (en) Type iii cam side cylinder deactivation
RU2774747C2 (ru) Система кулачков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 положением
EP4194667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US20230272726A1 (en) Tappet assembly for valve lift profile modification
CN111212962B (zh) 用于机动车内燃机的气门传动机构
BR102018013164B1 (pt) Trem de válvulas variável e veículo a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