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3929A - 车辆用窗玻璃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窗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3929A
CN109203929A CN201810671386.7A CN201810671386A CN109203929A CN 109203929 A CN109203929 A CN 109203929A CN 201810671386 A CN201810671386 A CN 201810671386A CN 109203929 A CN109203929 A CN 109203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antenna
glass plate
heater wire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13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拓司
德永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G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C Inc filed Critical AG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20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3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clear vision, e.g. anti-frost or defog panes, rain sh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23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 B60S1/02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 H01Q1/127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in association with heating wires o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01Q1/46Electric supply lines or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窗玻璃,确保天线的接收性能和除雾器的防模糊性能这两方。车辆用窗玻璃具备玻璃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板的天线、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板的除雾器,所述天线具有至少一个天线元件、与所述天线元件连接的第一供电部、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供电部而位于与所述天线元件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供电部分离的第二供电部,所述除雾器具有一对汇流条和与所述一对汇流条连接并沿所述玻璃板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加热线,所述一对汇流条中的一方的汇流条在所述第一供电部与所述第二供电部之间沿所述玻璃板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天线元件及所述第一供电部位于所述多个加热线中的在所述玻璃板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加热线之间。

Description

车辆用窗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窗玻璃。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配置有除雾器的车辆用后部窗玻璃,该除雾器由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加热线条和与该加热线条的两端连接的汇流条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后部窗玻璃中,接收电视广播波的天线设置在除雾器的上部两侧的对拐角区域进行切口而形成的空白区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180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现有技术那样,当为了设置良好地接收所希望的电波的天线而对除雾器的一部分进行切口时,难以去除切口形成的空白区域的模糊。即,由于除雾器而防模糊的区域变窄,除雾器的防模糊性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天线的接收性能和除雾器的防模糊性能这两方的车辆用窗玻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形态中,提供一种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车辆用窗玻璃具备玻璃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板的天线、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板的除雾器,
所述天线具有至少一个天线元件、与所述天线元件连接的第一供电部、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供电部而位于与所述天线元件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供电部分离的第二供电部,
所述除雾器具有一对汇流条和与所述一对汇流条连接并沿所述玻璃板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加热线,
所述一对汇流条中的一方的汇流条在所述第一供电部与所述第二供电部之间沿所述玻璃板的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天线元件及所述第一供电部位于所述多个加热线中的在所述玻璃板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加热线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形态,能够确保天线的接收性能和除雾器的防模糊性能这两方。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窗玻璃的结构的一例的以来自车内侧的视点表示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一天线的形状及供电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二天线的形状及供电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470MHz~720MHz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174MHz~240MHz的波段III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1452MHz~1492MHz的L波段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由各天线的搭载位置的差异引起的、470MHz~720MHz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测定图7的天线增益时的各天线的搭载位置的图。
图9是表示汇流条、第一供电部、第二供电部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标号说明】
10 左后天线(左天线的一例)
20 右后天线(右天线的一例)
11、12、21、22、23 元件
30 除雾器
31 左汇流条
32 右汇流条
33a~33k 加热线
34、35、36 短路线
41~44 供电部
51、52 连接元件
60 玻璃板
71 窗框
100 车辆用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方式中,平行、直角、水平、垂直、上下、左右等的方向容许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程度的偏差。而且,天线元件的角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直角,也可以呈弓状地带有圆角。而且,各俯视图是使车辆的窗用的玻璃板(以下,也称为“窗玻璃”)的玻璃面相对而观察时的图,以来自车内侧的视点(车内视)表示安装于车辆的窗玻璃。而且,在窗玻璃是安装于车辆的前部的前风挡玻璃或安装于车辆的后部的后风挡玻璃的情况下,各俯视图的上下方向对应于车辆的上下方向,各俯视图的左右方向相当于车辆的车宽方向。而且,窗玻璃没有限定为前风挡玻璃或后风挡玻璃,也可以是例如安装于车辆的侧部的侧窗玻璃等。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结构的一例的以来自车内侧的视点表示的俯视图。图1所示的车辆用窗玻璃100是安装于车辆的后部的后风挡玻璃的一例。车辆用窗玻璃100具备车辆的窗用的玻璃板60、设置于玻璃板60的除雾器30、在玻璃板60的左侧区域设置的左后天线10、在玻璃板60的右侧区域设置的右后天线20。
玻璃板60是车辆的窗用的玻璃板的一例。玻璃板60的外形形状为大致四边形。上边缘61a表示玻璃板60的上侧的玻璃边缘,下边缘61d表示玻璃板60的下侧(与上边缘61a侧相反的一侧)的玻璃边缘。左边缘61b表示玻璃板60的左侧的玻璃边缘,右边缘61c表示玻璃板60的右侧(与左边缘61b侧相反的一侧)的玻璃边缘。左边缘61b是与上边缘61a及下边缘61d的左侧邻接的玻璃边缘,右边缘61c是与上边缘61a及下边缘61d的右侧邻接的玻璃边缘。
玻璃板60具有一对侧边缘。左边缘61b是该一对侧边缘中的一方的第一侧边缘的一例,右边缘61c是该一对侧边缘中的另一方的第二侧边缘的一例。上边缘61a及左边缘61b的连接部具有曲率地连接,但也可以不具有曲率地连接。其他的边缘彼此的连接部的形状也同样。
除雾器30是将玻璃板60的模糊除去的通电加热式的导体图案。除雾器30具有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加热线和向该多个加热线供电的多个汇流条。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玻璃板60设有以相互并行的方式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11根加热线33a~33k和与11根加热线33a~33k连接的一对汇流条31、32。通过向一对汇流条31、32之间施加电压而11根加热线33a~33k通电并发热,因此能除去玻璃板60的模糊。
11根加热线33a~33k是连接在左汇流条31与右汇流条32之间的导体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11根加热线33a~33k的中间部通过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3根短路线34~36而短路。将加热线的中间部短路的短路线根据需要而也可以适当追加、去除。
左汇流条31是第一汇流条的一例,是沿左边缘61b而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导体图案。右汇流条32是第二汇流条的一例,是沿右边缘61c而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导体图案。
左后天线10是第一天线的一例,配置在玻璃板60的左上区域。左后天线10是具有一对供电部及至少一个天线元件的玻璃天线的一例,是平面性地设置于玻璃板60的导体图案。
左后天线10的形状适合于频率为300MHz~3GHz的UHF(Ultra High Frequency)带及30MHz~300MHz的VHF(Very High Frequency)带的电波的收发。UHF带的电波包括470MHz~720MHz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标准的L波段(1452MHz~1492MHz)的电波等。VHF带的电波包含DAB标准的波段III(174MHz~240MHz)的电波等。左后天线10在上述的带域内共振。
左后天线10作为一对供电部的导体图案而配置于玻璃板60的左上区域,具备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空出间隔地排列的第一供电部及第二供电部。供电部41是第一供电部的一例,供电部42是第二供电部的一例。供电部42最接近于玻璃板60的一对侧边缘中的左边缘61b。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41与2个元件11、12连接,供电部42相对于供电部41而位于与2个元件11、12相反的一侧。供电部42与供电部41分离。
供电部41经由规定的第一导电性构件而与未图示的通信用电路的信号线电连接,供电部42经由规定的第二导电性构件而与外部的接地部(例如,该通信用电路的接地部或车身)电连接。即,左后天线10是具备供电部41及供电部42作为一对供电点的双极类型的天线。
供电部41相对于供电部42而配置在与左边缘61b相反的一侧。供电部41与供电部42相对于图示的位置关系而也可以将上下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配置。换言之,也可以将供电部41、42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接近上边缘61a地配置。
左后天线10包括2个元件11、12作为至少一个天线元件的导体图案。
元件11是与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天线元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11是与供电部41连接的线条导体。更具体而言,元件11的一端连接于供电部41的右上部。
元件12是与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二天线元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12是与供电部41连接的线条导体。更具体而言,元件12的一端连接于供电部41的右下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汇流条31在供电部41与供电部42之间的间隙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换言之,从上边缘61a朝向下边缘61d延伸。而且,元件11、12及供电部41位于11根加热线33a~33k中的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相邻的加热线33a、33b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11、12及供电部41未与加热线33a、33b直接相接。
通过使元件11、12及供电部41位于加热线33a与加热线33b之间而元件11、12与加热线33a和加热线33b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电容耦合。通过该电容耦合,左后天线10能够将除雾器30利用作为放射导体,因此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增大。
通过使元件11、12及供电部41位于加热线33a与加热线33b之间,配置元件11、12及供电部41的区域的模糊能够由加热线33a和加热线33b快速地除去。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100,能够确保左后天线10的接收性能和除雾器30的防模糊性能这两方。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左汇流条31在供电部41与供电部42之间的间隙中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不贯通,还可以是左汇流条31的一部分不贯通供电部41与供电部42之间的间隙而在该间隙中延伸。例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左汇流条31的上端31a及加热线33a的左侧的一端33aa位于供电部41与供电部42之间的间隙,并在该间隙的区域内相互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42位于左汇流条31与左边缘61b之间。因此,在车辆用窗玻璃100安装于车辆的金属的窗框71的状态下,供电部42位于窗框71的左框边缘71b的附近。在车辆用窗玻璃100安装于窗框71的状态下的俯视观察下,左框边缘71b的附近可以是相对于左框边缘71b而为左汇流条31侧或左边缘61b侧的位置,也可以是与左框边缘71b重叠的位置。
在供电部42位于窗框71的左框边缘71b的附近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与供电部42连接的连接元件51而连接元件51与金属的窗框71容易电容耦合。具有这样的连接元件51的左后天线10能够有效利用金属的窗框71作为地面,因此能够获得充分的接地。而且,通过调整连接元件51的长度或宽度等形状而能够调整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因此能够降低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受到车辆的窗框71的形状的影响的程度。
连接元件51优选包含沿着玻璃板60的外边缘延伸的部分。由此,连接元件51与金属的窗框71更容易电容耦合,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受到车辆的窗框71的形状的影响的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51包括沿上边缘61a延伸的部分元件51a和沿左边缘61b延伸的部分元件51b。
部分元件51a以供电部42为起点向上方(朝向上边缘61a的方向)延伸之后,沿上边缘61a向右方(朝向右边缘61c的方向)延伸,延伸至向右方的延伸的终端部即端部51aa。沿上边缘61a延伸的部分元件51a以沿着金属的窗框71的上框边缘71a的方式延伸,由此水平偏振波(例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的天线增益提高。
部分元件51b以供电部42为起点沿左边缘61b向下方(朝向下边缘61d的方向)延伸,延伸至向下方的延伸的终端部即端部51bb。沿左边缘61b延伸的部分元件51b以沿着金属的窗框71的左框边缘71b的方式延伸,由此垂直偏振波(例如,DAB标准的电波)的天线增益提高。
元件11、12及供电部41配置于由沿着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方的左汇流条31、在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加热线33a、33b、至少将加热线33a、33b短路的短路线35包围的防模糊区域。通过将元件11、12及供电部41配置于这样的防模糊区域,元件11、12与加热线33a、加热线33b、短路线35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电容耦合。通过短路线35的追加而元件11、12与除雾器30的电容耦合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更容易使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增大。
元件11、12接近于从短路线35分支的第一分支线35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支线35a在加热线33a与加热线33b之间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夹于元件11与元件12之间。通过使元件11、12接近于第一分支线35a,元件11、12与除雾器30的电容耦合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更容易使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短路线35以将加热线33a~33k全部短路的方式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而且,第二分支线35d从短路线35分支。第二分支线35d在加热线33a~33k中的位于最下侧的加热线33k的下侧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分支线35d沿窗框71的下框边缘71d延伸。利用第二分支线35d能够进行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的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11、12及供电部41位于加热线33a和加热线33b之间,所述加热线33a在加热线33a~33k中位于最上侧,所述加热线33b在加热线33a的下侧且与加热线33a相邻。加热线33a是第一加热线的一例,加热线33b是第二加热线的一例。这样,元件11、12及供电部41配置在除雾器30的上部区域,由此与配置在除雾器30的下部区域的方式相比,左后天线10的天线增益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元件11、12及供电部41的区域只要能得到所希望的天线增益即可,并不局限于除雾器30的最上侧的防模糊区域,也可以是比该防模糊区域靠下侧的区域。例如,元件11、12及供电部41也可以配置在加热线33c与加热线33d之间。
另一方面,右后天线20是第二天线的一例,配置在玻璃板60的右上区域。右后天线20是具有一对供电部及至少一个天线元件的玻璃天线的一例,是平面性地设置于玻璃板60的导体图案。
右后天线20的形状适合于频率为300MHz~3GHz的UHF(Ultra High Frequency)带及30MHz~300MHz的VHF(Very High Frequency)带的电波的收发。UHF带的电波包含470MHz~720MHz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标准的L波段(1452MHz~1492MHz)的电波等。右后天线20在该带域内共振。
利用左后天线10和右后天线20能够构成分集天线。
右后天线20具备配置在玻璃板60的右上区域并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空出间隔地排列的第一供电部及第二供电部作为一对供电部的导体图案。供电部43是第一供电部的一例,供电部44是第二供电部的一例。供电部43最接近于玻璃板60的一对侧边缘中的右边缘61c。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43与3个元件21~23连接,供电部44相对于供电部43而位于与3个元件21~23相反的一侧。供电部44与供电部43分离。
供电部43经由规定的第一导电性构件而与未图示的通信用电路的信号线电连接,供电部44经由规定的第二导电性构件而与外部的接地部(例如,该通信用电路的接地部或车身)电连接。即,右后天线20是具备供电部43及供电部44作为一对供电点的双极类型的天线。
供电部43相对于供电部44而配置于与右边缘61c相反的一侧。供电部43和供电部44相对于图示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将上下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配置。换言之,也可以将供电部43、44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接近于上边缘61a地配置。
右后天线20包括3个元件21~23作为至少一个天线元件的导体图案。
元件21是与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天线元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21是与供电部43连接的线条导体。更具体而言,元件21的一端与供电部43的左上部连接。
元件22是与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二天线元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22是与供电部43连接的线条导体。更具体而言,元件22的一端与供电部43的左下部连接。
元件23是与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三天线元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23是与供电部43连接的线条导体。更具体而言,元件23的一端与供电部43的左中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汇流条32在供电部43与供电部44之间的间隙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换言之,从上边缘61a朝向下边缘61d延伸。而且,元件21~23及供电部43位于11根加热线33a~33k中的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相邻的加热线33a、33b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21~23及供电部43未与加热线33a、33b直接相接。
元件21~23及供电部43位于加热线33a与加热线33b之间,由此元件21~23与加热线33a和加热线33b中的至少一方进行电容耦合。通过该电容耦合,右后天线20能够将除雾器30利用作为放射导体,因此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增大。
元件21~23及供电部43位于加热线33a与加热线33b之间,由此,配置元件21~23及供电部43的区域的模糊能够由加热线33a和加热线33b快速地除去。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100,能够确保右后天线20的接收性能和除雾器30的防模糊性能这两方。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右汇流条32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不贯通供电部43与供电部44之间的间隙,还可以是右汇流条32的一部分在供电部43与供电部44之间的间隙延伸。例如,也可以与上述的左汇流条31的情况同样,右汇流条32的上端及加热线33a的右侧的一端位于供电部43与供电部44之间的间隙,并在该间隙的区域内相互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44位于右汇流条32与右边缘61c之间。因此,在车辆用窗玻璃100安装于车辆的金属的窗框71的状态下,供电部44位于窗框71的右框边缘71c的附近。在车辆用窗玻璃100安装于窗框71的状态下的俯视观察下,右框边缘71c的附近可以是相对于右框边缘71c而为右汇流条32侧或右边缘61c侧的位置,也可以是与右框边缘71c重叠的位置。
在供电部44位于窗框71的右框边缘71c的附近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与供电部44连接的连接元件52,连接元件52与金属的窗框71容易进行电容耦合。具有这样的连接元件52的右后天线20能够将金属的窗框71有效利用作为地面,因此能够获得充分的接地。而且,通过调整连接元件52的长度或宽度等的形状,能够调整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因此能够降低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受到车辆的窗框71的形状的影响的程度。
连接元件52优选包含沿玻璃板60的外边缘延伸的部分。由此,连接元件52与金属的窗框71更容易电容耦合,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受到车辆的窗框71的形状的影响的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52包括沿上边缘61a延伸的部分元件52a。
部分元件52a以供电部44为起点向上方(朝向上边缘61a的方向)延伸之后,沿上边缘61a向左方(朝向左边缘61b的方向)延伸,延伸至向左方的延伸的终端部即端部52aa。沿上边缘61a延伸的部分元件52a以沿着金属的窗框71的上框边缘71a的方式延伸,由此水平偏振波(例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的天线增益提高。
元件21~23及供电部43配置在由沿着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方的右汇流条32、在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加热线33a、33b、至少将加热线33a、33b短路的短路线36包围的防模糊区域。通过使元件21~23及供电部43配置于这样的防模糊区域,元件21~23与加热线33a、加热线33b、短路线36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电容耦合。通过短路线36的追加而元件21~23与除雾器30的电容耦合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更容易使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增大。
部分元件52a接近于从短路线36分支的第三分支线36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分支线36a在加热线33a与部分元件52a之间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部分元件52a接近第三分支线36a,从而部分元件52a与第三分支线36a进行电容耦合,因此容易调整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在本实施方式中,短路线36以将加热线33a~33k全部短路的方式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21~23及供电部43位于加热线33a和加热线33b之间,所述加热线33a在加热线33a~33k中位于最上侧,所述加热线33b在加热线33a的下侧且与加热线33a相邻。这样,元件21~23及供电部43配置在除雾器30的上部区域,由此与配置在除雾器30的下部区域的方式相比,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元件21~23及供电部43的区域只要能得到所希望的天线增益即可,并不局限于除雾器30的最上侧的防模糊区域,也可以是比该防模糊区域靠下侧的区域。例如,元件21~23及供电部43也可以配置在加热线33c与加热线33d之间。
图2是表示左后天线10的形状及供电构造的一例的图。左后天线10包括元件11、12。
元件11包括在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上至少折返1次的折返元件。图示的元件11具有折返2次的形态。元件11包括3个水平元件11a、11c、11e、1个在右方的折返部11b、1个在左方的折返部11d。元件11具有从其一端与供电部41连接的连接点至其其他端即前端部11ee的天线长度。
元件12包括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元件12a。元件12具有从其一端与供电部41连接的连接点至其其他端即前端部12aa的天线长度。
左后天线10具有这些水平元件11a、11c、11e、12a,由此左后天线10的水平偏振波的天线增益提高。
另外,以使第一分支线35a的前端部35aa与元件11的前端部11ee相对的方式使第一分支线35a与元件11接近。通过使第一分支线35a与元件11接近而左后天线10能够将沿玻璃板6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短路线35利用作为放射导体,因此垂直偏振波(例如,DAB标准的波段III)的天线增益提高。
供电部41经由规定的第一导电性构件而与调谐器等未图示的通信用电路的信号线电连接,供电部42经由规定的第二导电性构件而与外部的接地部(例如,该通信用电路的接地部或车身)电连接。
作为上述的导电性构件,可使用例如AV线或同轴线缆等供电线。AV线的A表示车辆用低压电线,AV线的V表示乙烯基。在使用同轴线缆80的情况下,同轴线缆80的内部导体81与供电部41电连接,同轴线缆80的外部导体82与供电部42电连接。
在同轴线缆80的前端安装的阳型连接器也可以采用与安装于供电部41、42的阴型连接器91连接的结构。利用这样的连接器,容易将同轴线缆80的内部导体81安装于一方的供电部,并容易将同轴线缆80的外部导体82安装于另一方的供电部。在阴型连接器91也可以内置有将信号放大的放大器92。
外部导体82也可以在同轴线缆80的中途部分84接地连接于金属的车身。例如,经由利用螺栓83将中途部分84固定于车身的托架85而中途部分84的外部导体82被接地连接于车身。放大器92也可以不内置于阴型连接器91而向中途部分84插入。
图3是表示右后天线20的形状及供电构造的一例的图。右后天线20包括元件21~23。
元件21包含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元件21a。元件21具有从其一端与供电部43连接的连接点至其其他端即前端部21aa的天线长度。
元件22包括在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上至少折返1次的折返元件。图示的元件22具有折返1次的形态。元件22包括2个水平元件22a、22c和1个在左方的折返部22b。元件22具有从其一端与供电部43连接的连接点至其其他端即前端部22cc的天线长度。
元件23包括沿玻璃板6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元件23a。水平元件23a位于元件21与元件22之间,且位于水平元件22a与水平元件22c之间。元件23具有从其一端与供电部43连接的连接点至其其他端即前端部23aa的天线长度。
右后天线20具有这些水平元件21a、22a、22c、23a,由此右后天线20的水平偏振波的天线增益提高。
供电部43经由规定的第一导电性构件而与调谐器等未图示的通信用电路的信号线电连接,供电部44经由规定的第二导电性构件而与外部的接地部(例如,该通信用电路的接地部或车身)电连接。关于供电部43及供电部44的供电构造的说明,援引供电部41及供电部42的上述的供电构造的上述的说明,因此省略。
图4是表示470MHz~720MHz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图4示出左后天线10(参照图2)的天线增益、右后天线20(参照图3)的天线增益、左后天线10与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的合成值。单位为dBd。纵轴的数值表示在水平面内的车辆后方侧半周范围每规定的角度测定的天线增益的平均值。将以上述的各频率测定的平均值进一步平均后的值在左后天线10中为-8.32dBd,在右后天线20中为-10.04dBd,在左后天线10与右后天线20的合成中为-6.36dBd。
这样,左后天线10与右后天线20相比,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高,左后天线10和右后天线20的分集天线与左后天线10相比,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高。
图5是表示174MHz~240MHz的波段III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图5示出左后天线10(参照图2)的天线增益。单位为dBd。纵轴的数值表示在水平面内的车辆后方侧半周范围每规定的角度测定的天线增益的平均值。将上述的各频率下测定到的平均值进一步平均后的值为-7.1dBd。这样,左后天线10的波段III下的接收灵敏度比较高。
图6是表示1452MHz~1492MHz的L波段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图6示出左后天线10(参照图2)的天线增益。单位为dBd。纵轴的数值表示在水平面内的车辆后方侧半周范围每规定的角度测定的天线增益的平均值。将上述的各频率下测定到的平均值进一步平均后的值为-8.6dBd。这样,左后天线10的L波段下的接收灵敏度比较高。
图7是表示由各天线的搭载位置的差异引起的、470MHz~720MHz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波下的天线增益的测定结果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测定了图7的天线增益时的各天线的搭载位置的图。
搭载A表示后天线10、20配置在比除雾器30的最下位的加热线33k靠下侧的区域的情况。搭载B表示后天线10、20配置在比除雾器30的最上位的加热线33a靠上侧的区域的情况。搭载C表示后天线10的元件11、12及供电部41配置在与左汇流条31的上端部连接的供电部42的上侧的区域的情况。而且,搭载C表示后天线20的元件21~23及供电部43配置在与右汇流条32的上端部连接的供电部44的上侧的区域的情况。搭载D表示以夹着左汇流条3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方式配置供电部41及供电部42,并以夹着右汇流条3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方式配置供电部43及供电部44的情况。搭载E表示以夹着左汇流条31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的方式配置供电部41及供电部42,并以夹着右汇流条32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的方式配置供电部43及供电部44的情况(参照图1)。
图7示出左后天线10与右后天线20的天线增益的合成值。单位为dBd。纵轴的数值表示在水平面内的车辆后方侧半周范围每规定的角度测定的天线增益的平均值。将上述的各频率下测定到的平均值进一步平均后的值在搭载A中为-12.1dBd,在搭载B中为-7.7dBd,在搭载C中为-7.9dBd,在搭载D中为-8.2dBd,在搭载E中为-6.4dBd。
这样,与将天线元件配置在除雾器30外的情况(搭载A、B)相比,将天线元件配置在除雾器30内的情况(搭载E)能得到高接收灵敏度。而且,与一对供电部夹着汇流条的中央部的情况(搭载D)相比,一对供电部夹着汇流条的上端部的情况(搭载E)能得到高接收灵敏度。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说明了车辆用窗玻璃,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组合或置换等各种变形及改良。
例如,元件的“端部”可以是元件的延伸的起点或终点,也可以是该起点或终点跟前的导体部分即起点附近或终点附近。而且,元件彼此的连接部也可以具有曲率地连接。
另外,汇流条、天线元件及供电部通过例如将含有导电性金属的糊剂(例如,银糊剂等)向窗玻璃的车内侧表面印制并烧结来形成。然而,汇流条、天线元件及供电部的形成方法没有限定为该方法。例如,汇流条、天线元件或供电部也可以通过将含有铜等导电性物质的线状体或箔状体设置于窗玻璃的车内侧表面或车外侧表面来形成。或者,汇流条、天线元件或供电部可以利用粘结剂等而粘贴于窗玻璃,也可以设置于窗玻璃自身的内部。
供电部的形状可以根据上述的导电性构件或连接器的安装面的形状来决定。在安装上优选例如正方形、大致正方形、长方形、大致长方形等方形形状或多角形形状。此外,也可以是圆、大致圆、椭圆、大致椭圆等圆状。
另外,也可以采用将形成汇流条、天线元件、供电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导体层设置于合成树脂制膜的内部或其表面,将附带有导体层的合成树脂制膜设置在窗玻璃的车内侧表面或车外侧表面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采用将形成有天线元件的柔性电路基板设置在窗玻璃的车内侧表面或车外侧表面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在形成于窗玻璃的周边缘的玻璃面上的屏蔽膜上配置汇流条、供电部及天线元件的一部分或整体。作为屏蔽膜的具体例,可列举黑色陶瓷膜等陶瓷。这种情况下,从窗玻璃的车外侧观察时,由于屏蔽膜而设置在屏蔽膜上的部分从车外看不见,成为设计优异的窗玻璃。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车辆用窗玻璃具备玻璃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板的天线、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板的除雾器,
所述天线具有至少一个天线元件、与所述天线元件连接的第一供电部、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供电部而位于与所述天线元件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供电部分离的第二供电部,
所述除雾器具有一对汇流条和与所述一对汇流条连接并沿所述玻璃板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加热线,
所述一对汇流条中的一方的汇流条在所述第一供电部与所述第二供电部之间沿所述玻璃板的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天线元件及所述第一供电部位于所述多个加热线中的在所述玻璃板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加热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天线具有与所述第二供电部连接的连接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连接元件包含沿着所述玻璃板的边缘延伸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连接元件包含沿着所述玻璃板的上边缘延伸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连接元件包含沿着所述玻璃板的侧边缘延伸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天线元件及所述第一供电部配置于由所述一方的汇流条、所述相邻的加热线、将所述相邻的加热线短路的短路线包围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天线元件接近于从所述相邻的加热线和所述短路线中的至少一个线分支的分支线。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天线元件及所述第一供电部位于所述多个加热线中的位于最上侧的第一加热线和在所述第一加热线的下侧与所述第一加热线相邻的第二加热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天线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天线元件和与所述第一供电部连接的第二天线元件,
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包括折返元件,该折返元件在所述玻璃板的左右方向上至少折返一次,
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包括沿所述玻璃板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中,
所述一对汇流条包括沿所述玻璃板的左边缘延伸的左汇流条和沿所述玻璃板的右边缘延伸的右汇流条,
所述天线包括:所述左汇流条在所述第一供电部与所述第二供电部之间延伸的左天线;及所述右汇流条在所述第一供电部与所述第二供电部之间延伸的右天线。
CN201810671386.7A 2017-07-04 2018-06-26 车辆用窗玻璃 Pending CN1092039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1539A JP2019016867A (ja) 2017-07-04 2017-07-04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2017-131539 2017-07-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3929A true CN109203929A (zh) 2019-01-15

Family

ID=6279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1386.7A Pending CN109203929A (zh) 2017-07-04 2018-06-26 车辆用窗玻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425722A1 (zh)
JP (1) JP2019016867A (zh)
CN (1) CN1092039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20003539T5 (de) * 2019-07-25 2022-04-21 AGC Inc. Gla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JP7247810B2 (ja) * 2019-08-09 2023-03-29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7296540B2 (ja) * 2019-12-27 2023-06-23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7338486B2 (ja) * 2020-01-17 2023-09-05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0487B2 (ja) * 2003-09-24 2008-12-2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後部窓ガラス
DE10359223A1 (de) * 2003-12-17 2005-07-21 Robert Bosch Gmbh Fahrzeugscheibenanten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16867A (ja) 2019-01-31
EP3425722A1 (en) 2019-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3929A (zh) 车辆用窗玻璃
EP3101733B1 (en) Glass antenna
US8456373B2 (en) Glass antenna and window glass for vehicle
US8217845B2 (en) High frequency glass antenna for automobiles
CN106252819B (zh) 车辆用玻璃天线和具有车辆用天线的后部窗玻璃
JP4941171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5428847B2 (ja) 自動車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6094334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EP3118930A1 (en) Automotive glass antenna
EP2458672B1 (en) Vehicular antenna apparatus and window glass
JP2013131889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EP3101734A1 (en) Glass antenna
EP2159872B1 (en) Glass antenna and window glass for vehicle
EP2597726A1 (en) Vehicle antenna
CN109155455A (zh) 玻璃天线
JP2009164678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CN109149077B (zh) 玻璃天线和车辆用窗玻璃
JP5109089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JP4225373B2 (ja)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16072910A (ja) アンテナ及び窓ガラス
JP5633295B2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
JP5742509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US20220311123A1 (en) Back door and rear window glass
JP6481377B2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窓ガラス
JP7296540B2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