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6873B -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6873B
CN109186873B CN201810865091.3A CN201810865091A CN109186873B CN 109186873 B CN109186873 B CN 109186873B CN 201810865091 A CN201810865091 A CN 201810865091A CN 109186873 B CN109186873 B CN 109186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sensor end
air tightness
air
detection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50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86873A (zh
Inventor
兀丹
宋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angbo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angbo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angbo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angbo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50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6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6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6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86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6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0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by observing bubbles in a liquid po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属于检测方法领域,解决了没有较好检测传感器端盖安装与轮毂单元安装结构气密性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步骤S2:封闭通孔;利用堵块将传感器端盖的通孔封闭;步骤S3:浸没,将传感器端盖和气密性检测工装一同放进水中;步骤S4:通气,向气密性检测工装内通气从而增加气密性检测工装内的气压;步骤S5:观测,观察气密性检测工装和传感器端盖连接结构有无气泡冒出,本发明结构合理,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从而模拟传感器端盖安装于轮毂单元上的工况,方便检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单元的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为了检测轮毂转速或车轮胎压需要安装传感器,为了可以将传感器稳定的安装置于轮毂单元上需要传感器端盖,将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端盖上,再将传感器端盖固定于轮毂单元上。
目前,公开一种传感器端盖,如图1所示,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圆柱状塑料盖,塑料盖远离开口一端的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部,安装部开设有通孔和螺纹孔,塑料盖靠近开口的位置设有与其呈同轴设置的塑料凸缘,塑料凸缘可以与轮毂单元过盈配合,塑料盖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凸环。
传感器端盖安装与轮毂单元上,需要具有为了保护传感器,传感器端盖安装与轮毂单元安转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而现在没有较好检测传感器端盖安装与轮毂单元安装结构气密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从而模拟传感器端盖安装于轮毂单元上的工况,方便检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使气密性检测工装与传感器端盖的开口连通;步骤S2:封闭通孔;利用堵块将传感器端盖的通孔封闭;步骤S3:浸没,将传感器端盖和气密性检测工装一同放进水中,并且使水完全浸没传感器端盖和气密性检测工装;步骤S4:通气,向气密性检测工装内通气从而增加气密性检测工装内的气压;步骤S5:观测,观察气密性检测工装和传感器端盖连接结构有无气泡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从而模拟传感器端盖安装于轮毂单元上的工况,然后向气密性检测工装中压缩气体,以增加气密性检测工装内的气压,当气密性检测工装内的气体气密性检测工装和传感器端盖连接结构处泄露时,会在水产生气泡,进而方便人员观测,方便检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于步骤S1中利用液压缸将传感器端盖压装至气密性检测工装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传感器端盖与轮毂单元之间为过盈配合,利用液压缸实现传感器端盖与轮毂单元过盈配合,利用液压缸将传感器端盖压装至气密性检测工装上,模拟传感器端盖压装与轮毂单元安装方式,从而使传感器端盖与气密性检测工装连接结构更加接近实际工况,从而使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于步骤S5中使用的水的水温大于等于50摄氏度,所述气密性检测工装为金属材质制成。
车辆在高温天气行驶使传感器端盖和轮毂单元温度升高,而金属导热率和热膨胀系数相对于塑料较大,从而导致轮毂单元膨胀大于传感器端盖,进而导致气密性降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温度较高的水对气密性检测工装进行加热,从而模拟车辆在高温天气行驶使传感器端盖和轮毂单元温度升高,检测在极端工作环境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于步骤S1中的气密性检测工装与传感器端盖连接的安装孔的尺寸等于与所述传感器端盖配合使用的轮毂单元上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拟传感器端盖配合安装于为最大极限尺寸的轮毂单元上时的工况,从更加精确的检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开设加压空腔,所述连接座开设有与加压空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传感器端盖的凸缘过盈配合,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有与加压空腔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连通有气源,所述气管安装有气压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源通过气管向连接座内通入压缩气压,从而增大加压空腔内的气压,使加压空腔与外界大气形成一个压强差,使加压空腔内的气体有向加压空腔外溢出的趋势,当安装孔内壁与传感器端盖的凸缘外壁之间存在间隙时,加压空腔内的气体将从安装孔内壁与传感器端盖的凸缘外壁之间存在间隙泄露;利用气压调节阀调节加压空腔内的气压,从而更加方便调节和控制加压空腔的压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座和连接块,所述底座和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开设于连接座,所述加压空腔开设于底座,所述连接块开设有将安装孔和加压空腔连通的连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连接块,然后将连接块安装于底座,当需要测试不同尺寸的传感器端盖时,可以仅更换连接座而无需更换底座,进而节省了气密性检测工装的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检测加压空腔内气压的压力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表检测加压空腔内的气压,从而可以通过气压调节阀更加精确的调节加压空腔内的气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靠近连接块的端面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安装环槽,所述连接块下端置于安装环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环槽增大底座和连接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底座和连接块之间气密性,减少加压空腔内的气体流出,防止气流流出形成气泡而导致误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槽内设有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垫圈进一步减小底座和连接块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增加底座和连接块之间气密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垫圈有两个,远离传感器端盖的密封垫圈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密封垫圈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连通环槽,所述底座开设有与连通环槽连通的连通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压增大时,压缩空气通过连通流道进入容纳腔中,从而使密封垫圈体积增大,进一步减小底座和连接块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增加底座和连接块之间气密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将传感器端盖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从而模拟传感器端盖安装于轮毂单元上的工况,将传感器端盖和气密性检测工装放置于水中,然后向气密性检测工装中压缩气体,进而方便人员观测,方便检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其二,模拟极端工况和尺寸公差,更加精确的检测传感器端盖的气密性;
其三,当空腔内的气压增大时,压缩空气通过连通流道进入容纳腔中,从而使密封垫圈体积增大,底座和连接块之间的气密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用于展示传感器端盖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连接座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2用于展示连接座的剖面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传感器端盖;11、塑料盖;111、凸缘;112、凸环;12、安装部;121、通孔;122、螺纹孔;2、连接座;21、连接块;211、安装孔;212、连通道;22、底座;221、加压空腔;222、安装环槽;223、密封垫圈;2231、第一垫圈;2232、第二垫圈;2233、容纳腔;2234、连通环槽;224、连通流道;225、第一环槽;226、第二环槽;3、堵头;31、圆盘;32、密封柱;321、密封部;322、引导部;323、橡胶垫圈;4、压力表;5、气管;52、气压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装,如图2所示,包括连接座2和堵头3,利用连接座2封闭传感器端盖1的开口,利用堵头3封闭传感器端盖1的通孔121(参见图1)。连接座2包括底座22和连接块21,底座22和连接块21均金属材质。其中连接块21和底座22均呈圆柱形。两者呈同轴设置,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传感器端盖1安装于连接块21远离底座22的一端。
如图2和3所示,底座22靠近连接块21的端面开设有加压空腔221,加压空腔221呈凸字形,底座22固定连接有气管5,气管5远离底座22的一端连通有气源,气源为空压机,利用气源通过气管5向加压空腔221中输送压缩空气。底座22固定连接有与加压空腔221连通的压力表4,利用压力表4检测加压空腔221内气压大小。为了方便调节加压空腔221内的气压,在气管5安装有气压调节阀52,利用气压调节阀52调节加压空腔221内的气压。
如图3所示,连接块21远离底座2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211,安装孔211与传感器端盖1的凸缘111过盈配合。安装孔211尺寸为等于与该传感器端盖1配合使用的轮毂单元上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从而模拟传感器端盖1配合安装于为最大极限尺寸的轮毂单元上时的工况,从更加精确的检测传感器端盖1的气密性。连接块21同轴开设有将安装孔211和加压空腔221连通的连通道212。当气源通过气管5向连接座2内通入压缩气压,从而增大加压空腔221内的气压,使加压空腔221与外界大气形成一个压强差,使加压空腔221内的气体有向加压空腔221外溢出的趋势,当安装孔211内壁与传感器端盖1的凸缘111外壁之间存在间隙时,加压空腔221内的气体将从安装孔211内壁与传感器端盖1的凸缘111外壁之间存在间隙泄露。
如图3所示,底座22靠近连接块21的端面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安装环槽222,安装环槽222与底座22的侧壁连通。连接块21一端置于安装环槽222内,使连接块21靠近底座22的端面抵触于安装环槽222的底壁上。利用安装环槽222增大底座22和连接块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底座22和连接块21之间气密性,减少空腔内的气体流出,防止气流流出形成气泡而导致误判。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底座22和连接块21之间气密性,安装环槽222侧壁设有密封垫圈223,密封垫圈223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垫圈2231和第二垫圈2232。第一垫圈2231相对于第二垫圈2232靠近传感器端盖1。安装环槽222侧壁同轴开设有第一环槽225和第二环槽226,第一垫圈2231置于第一环槽225中,第二垫圈2232置于第二环槽226中。
如图3所示,堵头3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柱32和圆盘31,密封柱32同轴固定连接于圆盘31上。密封柱32包括引导部322和密封部321,引导部322和密封部321均呈圆柱状并且两者呈同轴设置,引导部322的直径小于传感器端盖1的通孔121的直径,密封部321与通孔121过渡配合,密封部321套设有橡胶垫圈323。将密封柱32穿置于传感器端盖1的通孔121中,圆盘31增加操作人员的手与圆盘3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加方便堵头3的安装和拆卸。圆盘31周向开设有安装孔211,利用螺栓穿过安装孔211螺纹连接于传感器端盖1的螺纹孔122中,从而将堵头3固定。
实施例2,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装,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垫圈2232开设有容纳腔2233,第二垫圈2232靠近第二环槽226的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2233连通的连通环槽2234,第二垫圈2232侧壁与第二环槽226的侧壁贴合处利用密封胶固定密封,底座22周向开设有多个与连通环槽2234连通的连通流道224,连通流道224呈倾斜设置,连通流道224与连通环槽2234连通,连通流道224另一端与底座22靠近连接块21的端面连通。当气压增大时,利用第一垫圈2231进行一次密封,少量的气体进入第一垫圈2231和第二垫圈2232之间,从而第二垫圈2232外壁受到的压强大于加压空腔221内的压强,从而空气通过连通流道224进入容纳腔2233中,从而使第二垫圈2232体积增大,进一步减小底座22和连接块21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增加底座22和连接块21之间气密性。
实施例3: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安装,将传感器端盖1安装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传感器端盖1气密性的工装上,传感器端盖1的凸缘111插接于连接块21的安装孔211内,然后利用液压机将对传感器端盖1施加压力,将传感器端盖1的凸缘111完全置于安装孔211内,从而使凸缘111与安装孔211过盈配合。安装孔211尺寸为等于与该传感器端盖1配合使用的轮毂单元上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步骤S2:封闭通孔121,然后将密封柱32穿置于传感器端盖1通孔121中,用螺栓穿过安装孔211螺纹连接于传感器端盖1的螺纹孔122中,从而将堵头3固定,进而将堵头3封闭。
步骤S3:浸没,将传感器端盖1和气密性检测工装一同放进水中,并且使水完全浸没传感器端盖1和气密性检测工装,水的水温大于等于50摄氏度。利用温度较高的水对气密性检测工装进行加热,从而模拟车辆在高温天气行驶使传感器端盖1和轮毂单元温度升高,检测在极端工作环境下传感器端盖1的气密性。
步骤S4: 通气,控制气压调节阀52,缓慢的增加加压空腔221内的气压,通过观察压力表4的读数,判断加压空腔221内气压的大小。将加压空腔221气压调节至0.3MPa。
步骤S5:观测,观察气密性检测工装和传感器端盖1连接结构有无气泡冒出。当有气泡冒出时,说明传感器端盖1气密性符合要求,当没有气泡冒出时,说明传感器端盖1气密性不符合要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内开设加压空腔(221),所述连接座(2)开设有与加压空腔(221)连通的安装孔(211),所述安装孔(211)与传感器端盖(1)的凸缘(111)过盈配合,所述连接座(2)固定连接有与加压空腔(221)连通的气管(5),所述气管(5)连通有气源,所述气管(5)安装有气压调节阀(52),所述连接座(2)包括底座(22)和连接块(21),所述底座(22)和连接块(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211)开设于连接座(2),所述加压空腔(221)开设于底座(22),所述连接块(21)开设有将安装孔(211)和加压空腔(221)连通的连通道(212),所述底座(22)固定连接有检测加压空腔(221)内气压的压力表(4),所述底座(22)靠近连接块(21)的端面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安装环槽(222),所述连接块(21)下端置于安装环槽(222)中,所述安装环槽(222)内设有密封垫圈(223),所述密封垫圈(223)有两个,远离传感器端盖(1)的密封垫圈(223)内开设有容纳腔(2233),所述密封垫圈(223)侧壁开设有与容纳腔(2233)连通的连通环槽(2234),所述底座(22)开设有与连通环槽(2234)连通的连通流道(224);所述底座(22)和连接块(21)均金属材质,其中连接块(21)和底座(22)均呈圆柱形,连接块(21)和底座(22)呈同轴设置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示工装的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将传感器端盖(1)安装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使气密性检测工装与传感器端盖(1)的开口连通;步骤S2:封闭通孔(121);利用堵块将传感器端盖(1)的通孔(121)封闭;步骤S3:浸没,将传感器端盖(1)和气密性检测工装一同放进水中,并且使水完全浸没传感器端盖(1)和气密性检测工装;步骤S4:通气,向气密性检测工装内通气从而增加气密性检测工装内的气压;步骤S5:观测,观察气密性检测工装和传感器端盖(1)连接结构有无气泡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其特征是:于步骤S1中利用液压缸将传感器端盖(1)压装至气密性检测工装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其特征是: 于步骤S3中使用的水的水温大于等于50摄氏度,所述气密性检测工装为金属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其特征是:于步骤S1中的气密性检测工装与传感器端盖(1)连接的安装孔(211)的尺寸等于与所述传感器端盖(1)配合使用的轮毂单元上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CN201810865091.3A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Active CN109186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5091.3A CN109186873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5091.3A CN109186873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6873A CN109186873A (zh) 2019-01-11
CN109186873B true CN109186873B (zh) 2021-01-12

Family

ID=6492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5091.3A Active CN109186873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68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1334B (zh) * 2021-08-30 2023-12-15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光缆及其制造模具、制造方法以及气密性测试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48989U (zh) * 2014-03-28 2014-09-24 北京京燃凌云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28749U (zh) * 2014-08-15 2015-01-28 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轴承防尘盖气密封检测装置
CN104215400B (zh) * 2014-08-28 2017-09-22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塑料输液容器用组合盖中外盖密封性检测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04907956A (zh) * 2015-05-08 2015-09-16 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端盖零件气密性的夹具
CN205120325U (zh) * 2015-11-24 2016-03-30 靖江市佳佳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端盖密封检测装置
CN105628315A (zh) * 2016-03-26 2016-06-01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压测试机
CN107036765A (zh) * 2017-06-08 2017-08-11 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水试气工装及其应用
CN207472285U (zh) * 2017-11-13 2018-06-08 浙江科翔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端盖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48989U (zh) * 2014-03-28 2014-09-24 北京京燃凌云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6873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6497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空活门试验装置
CN109186873B (zh) 一种检测传感器端盖气密性的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工装
CN210863066U (zh)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端盖气密性试验装置
CN109738129B (zh) 检测导管组件气密性的方法
CN107607301B (zh) 一种蓄电池安全阀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675221A (zh) 一种测定密封材料低温密封比压性能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JPH0612306B2 (ja) 計測装置を有する流体系統
CN108709728B (zh) 离心通风器性能试验装置
CN208719497U (zh) 一种充气阀芯、快速充气检测箱体密封性的防爆阀
CN110118590B (zh) 液位传感器检测装置
CN115235705B (zh) 一种化工用阀门内漏检测装置
CN213274746U (zh) 一种换热站热力管道连接处法兰结构渗漏监测装置
CN204188355U (zh) 用于法兰组件的密封性检验装置
CN210375555U (zh) 轮毂轴承内密封气密性的试验装置
CN209542029U (zh) 一种pe球阀微渗漏检测机构
CN208621268U (zh) 填充检漏装置
CN212585930U (zh) 一种叶轮轴气密性实验工装
CN114112229A (zh) 燃气涡轮发动机机匣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4749462U (zh) 一种用于缸盖的水压测试工装
CN221037856U (zh) 一种单端面机械密封检漏装置
CN220568406U (zh) 一种呼吸阀检测装置
CN217155763U (zh) 一种不锈钢管检漏装置
CN219064789U (zh) 用于管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483723U (zh) 一种套设式阀门气密性检测夹具
CN220398784U (zh) 一种防爆型过载保护压力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7

Address after: 314407 building 3, 525 Sangzi Middle Road, zhouwangmiao Town,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chuangbo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409 Sanlian Group, wengbu village, Xucun Town,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KEXIANG AUTOMOBILE PARTS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