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6755B -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6755B
CN109176755B CN201811087430.6A CN201811087430A CN109176755B CN 109176755 B CN109176755 B CN 109176755B CN 201811087430 A CN201811087430 A CN 201811087430A CN 109176755 B CN109176755 B CN 109176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ywood
shaft
roller
convey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74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76755A (zh
Inventor
孙夏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YONGDA SPORTS & LEISUR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Yongda Sports & Leis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Yongda Sports & Leis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Yongda Sports & Leis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74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6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6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76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6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27D1/08Manufacture of shaped articles; 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B27D1/083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aking the manufacture of shaped plywoo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3/00Veneer presses; Press plates; Plywood pr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enee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Of Plywo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合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箱体、侧压辊和一号压辊;还包括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二号移动单元、输送单元和储气箱。通过设置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二号移动单元、输送单元和储气箱;一方面,采用一个侧压辊,通过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和侧压辊间的相互配合,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避免压合过程中存在压合盲点,使得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在胶合板输送到压合位置后,将输送辊固定,避免输送辊上的胶合板发生滚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充分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合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箱等作用材。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层数一般为奇数,少数也有偶数。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胶合板类型有三合板、五合板等。胶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205161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合板的预压装置,包括固定架、输送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侧压辊,所述固定架对称设置于两侧,两固定架的底部之间均匀设置有输送辊,上部中间对称设有两个侧压辊,侧压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固定架的中间对应侧压辊设有外扩壁,且外扩壁的底部为圆弧侧壁,上部为直侧壁,且直侧壁的底端与圆弧侧壁相切,所述外扩壁的顶端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设有竖直的限位槽,限位杆的外侧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一端穿过限位杆上的限位槽,并与另一侧的丝杆固定连接,且两侧的丝杆螺纹旋向相反,并分别套接有一个移动块,侧压辊的两端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两侧壁上各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轮,所述外扩壁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凸轮,凸轮的边缘处沿凸轮的外轮廓设有加宽边,所述加宽边与连接槽中上下侧的连接轮对应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一种胶合板的预压装置,采用分部压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是该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个侧压辊,两侧压辊从胶合板两侧运动到中部时,中部位置的胶合板存在压合盲点,两侧胶水聚集在中部,导致胶合板内胶水分布不均,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同时,由于输送辊始终运动,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中,胶合板容易发生滚动,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通过设置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二号移动单元、输送单元和储气箱;一方面,采用一个侧压辊,通过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和侧压辊间的相互配合,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避免压合过程中存在压合盲点,使得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在胶合板输送到压合位置后,将输送辊固定,避免输送辊上的胶合板发生滚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充分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清理板、抚平板和收集箱安装在成型装置上;
S2:将S1中的清理板通过软管与储气箱连通,软管上设有控制阀、其控制阀用于控制气体向清理板上的输出量,通过储气箱中气体的输入和停止输入,使得清理板在胶合板的表面上来回运动,清理板将胶合板表面的锯末灰清理干净,避免增加后期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率;抚平板通过电动推杆控制;
S3:将S1收集箱中的锯末灰洒向胶合板,并通过S2中的抚平板将锯末灰均匀平铺到胶合板上,胶合板每处的受力一致,使得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S4:启动成型装置,对S3中的胶合板进行压合;
S5:在S4完成后,通过控制S2中清理板,将成型后胶合板上的锯末灰清理到S1中的收集箱中;
S6:在S5清理完成后,将成型后的胶合板输离成型装置;
其中,S1中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箱体、侧压辊和一号压辊;还包括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二号移动单元、输送单元和储气箱;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所述一号移动单元转动安装在驱动单元上,一号移动单元与侧压辊转动安装,一号移动单元用于控制侧压辊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二号移动单元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侧壁上,且二号移动单元位于进料口的上方,二号移动单元与一号压辊转动安装,二号移动单元用于控制一号压辊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输送单元转动安装在箱体的内侧壁上,输送单元用于胶合板的输送;所述储气箱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且储气箱位于驱动单元的下方,储气箱用于储存气体;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凸轮和一号气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轮转动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一号气囊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气箱的外侧壁上,一号气囊另一端与凸轮接触,凸轮转动中挤压一号气囊,一号气囊受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到储气箱中储存;
所述一号移动单元包括转动轴、一号滑块、一号安装板、一号气缸和一号轴;所述转动轴一端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连接,转动轴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转动轴上开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滑块一端与一号安装板固连,一号滑块另一端在一号槽中滑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一号滑块在一号槽中滑动,根据一号滑块在一号槽中的滑动轨迹,控制侧压辊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一号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一号气缸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的底部;所述侧压辊套设在一号轴上,且侧压辊与一号轴转动安装;所述一号轴两端转动安装在一号气缸上,通过一号气缸控制侧压辊与胶合板间的距离;
所述二号移动单元包括二号气缸、二号安装板和三号轴;所述二号气缸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二号气缸另一端与二号安装板固连;所述三号轴为L形轴,三号轴的数量为两个,三号轴一端固连在二号安装板上,三号轴另一端与一号压辊转动安装,三号轴沿一号压辊对称分布;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叶轮和二号轴;所述二号轴两端转动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输送辊和叶轮的数量为多个,输送辊和叶轮套设在二号轴上,叶轮位于输送辊的两侧,叶轮的直径小于输送辊的直径,将叶轮的直径设置成小于转动辊的直径,使得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完全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和包装箱等作用材料;胶合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单层板涂胶后进行预压,以便后期的压制成型;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胶合板的预压,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一方面,该技术方案采用两个侧压辊,两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在两侧压辊从胶合板两侧运动到胶合板中部时,中部位置的胶合板存在压合盲点,两侧的胶水聚集在中部,导致胶合板内胶水分布不均,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输送辊始终运动,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中,胶合板容易发生滑动,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二号移动单元、输送单元和储气箱;一方面,采用一个侧压辊,通过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和侧压辊间的相互配合,侧压辊在胶合板的表面上往复运动,且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避免侧压辊对胶合板的压合过程中存在压合盲点,使得侧压辊将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在胶合板输送到压合位置后,将输送辊进行固定,避免输送辊上的胶合板发生滚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充分压合,使得胶合板中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首先,驱动驱动电机,一方面,驱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中,凸轮挤压一号气囊,一号气囊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一部分输送到储气箱中储存,另一部分作用于一号气缸;停止向一号气缸中输送气体,一号气缸失去气体推动,一号气缸带动侧压辊向远离输送辊一侧运动;另一方面,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在转动中,一号滑块沿着一号槽轨迹滑动,使得侧压辊向远离输送辊端部一侧运动,待侧压辊运动到一侧时,停止驱动驱动电机;此时,通过将储气箱中的气体作用于叶轮上,气体推动叶轮转动,从而使得输送辊转动,从进料口输进的胶合板顺着转动的输送辊输送到压合位置处,待胶合板到达压合位置后,停止向叶轮输送气体;此时,将储气箱中的气体作用于二号气缸中,二号气缸受到气体作用,二号气缸推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的中部位置进行压合,待胶合板中部压合后,停止向二号气缸输送气体,二号气缸失去气体作用,二号气缸复位,在二号气缸复位过程中,一号压辊对胶合板的中部进行再次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同时,将储气箱中的气体输送到一号气缸中,一号气缸带动侧压辊与胶合板接触;再次驱动驱动电机,一号滑块沿着一号槽轨迹滑动,使得侧压辊在胶合板表面进行往复运动,且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使得胶合板中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在胶合板压合完成后,输送气体作用于叶轮,转动的输送辊带动胶合板从出料口处疏离。
优选的,所述二号轴为空心轴,二号轴上设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输送辊固定,提高胶合板压合的效果,固定单元包括凸块、转动杆、安装块、四号轴和二号气囊;所述输送辊为空心辊,输送辊的内壁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一端固连在输送辊的内壁上,凸块另一端为圆弧形,凸块在输送辊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杆滑动安装在二号轴上,转动杆一端与圆形,且转动杆一端与四号轴接触,转动杆另一端为圆弧形,通过凸块与转动杆间相互配合,使得输送辊转动;所述安装块套设在转动杆的外圈上,安装块与二号轴的内壁间设有二号气囊;所述二号气囊位于转动杆的两侧,二号气囊用于缓接安装块对二号轴内壁的撞击,设置二号气囊,一方面,缓解了安装块对二号轴的撞击,避免安装块和二号轴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安装块和二号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二号气囊受到挤压后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为后续工作提供动力源,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所述四号轴为梅花状,通过四号轴与转动杆配合,使得输送辊固定。现有技术中,通过停止气体作用于叶轮,使得叶轮不转动,从而实现胶合板在压合中不发生滑动,但是,前面的胶合板压合后,后续未压合的胶合板不能快速补充,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率;本发明设置固定单元,通过凸块、转动杆、安装块、四号轴和二号气囊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得输送辊的转动幅度一致,避免输送辊转动过快,胶合板过了压合位置,影响胶合板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只将胶合板输送至压合位置的输送辊停止转动,而未到压合位置的输送辊继续转动,从而提高了后续胶合板的压合效率。
将气体作用于叶轮上,叶轮带动二号轴转动,二号轴在转动中,二号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拨动凸块,从而使得输送辊转动,由于凸块在输送辊的内壁上均匀分布,转动杆拨动凸块的次数一致,从而使得输送辊的转动幅度一致;当输送辊带动胶合板到达压合位置时,转动三号轴,三号轴从最低点转动到最高点,转动杆向远离三号轴一端运动,凸块将转动杆挡住,从而使得输送辊不能转动,同时安装块挤压二号气囊,二号气囊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到储气箱中储存;当胶合板压合完成后,转动三号轴,三号轴从最高点转动到最低点,转动杆向靠近三号轴一端运动,凸块未能将转动杆挡住,转动杆拨动凸块,从而使得输送辊转动,同时二号气囊未受到挤压,二号气囊向内吸气。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外圈上设有一层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用于避免胶合板在压合时发生滑动。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滑层,防滑层避免胶合板在压合时发生滑动,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由一号杆和二号杆组成;所述一号杆一端为圆形,且一号杆一端与四号轴接触,一号杆另一端与二号杆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一号杆能越过凸块;所述二号杆远离一号杆一端为圆弧形。一般转动杆为一根长杆,设计成长杆存在不足,一方面,长杆容易折断,且灵活性不佳,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率;另一方面,转动杆在转动中,转动杆对二号轴的受力较大,容易造成二号轴的损坏,从而影响二号轴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将转动杆由一号杆和二号杆组成,一方面,使得成型装置进行灵活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率;另一方面,一号杆铰接二号杆上,缓解了一号杆对二号轴的受力,避免了二号轴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二号轴的使用寿命。在一号杆越过凸块时,二号杆的侧边挤压凸块,使得输送辊转动。
优选的,所述一号压辊由二号压辊和三号压辊组成;所述二号压辊和三号压辊的直径相同,二号压辊通过三号气缸与三号压辊连接;所述三号压辊的数量为两个,三号压辊沿二号压辊对称安装,通过三号气缸的伸缩控制一号压辊的长度。本发明设置二号压辊、三号压辊和三号气缸,通过三号气缸的调节,加大一号压辊的长度,使得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充分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在侧压辊对胶合板压合后,将储气箱中的气体输送到二号气缸和三号气缸中,通过气体输送到三号气缸中,控制一号压辊的长度;在二号气缸带动一号压辊在胶合板表面进行压合中,不断的调节一号压辊的长度,从而实现一号压辊对胶合板的充分压合,进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块上设有二号槽;所述二号槽上设有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在二号槽上滑动,二号滑块与二号杆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圆弧凹槽,设置圆弧凹槽使得二号杆作用于圆弧凹槽上,避免二号杆在二号滑块上滑动。本发明通过设置二号滑块,二号杆挤压二号滑块在二号槽中滑动,避免了二号杆直接对凸块进行挤压,避免了凸块的损坏,从而提高了凸块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二号滑块两端设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用于缓解二号滑块的受力,一号弹簧一端固连在二号滑块上,一号弹簧另一端固连在二号槽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弹簧,一号弹簧避免了二号滑块直接撞击二号槽,从而提高了二号滑块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通过设置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二号移动单元、输送单元和储气箱;一方面,采用一个侧压辊,通过驱动单元、一号移动单元和侧压辊间的相互配合,侧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压合,避免压合过程中存在压合盲点,使得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在胶合板输送到压合位置后,将输送辊进行固定,避免输送辊上的胶合板发生滚动,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充分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通过凸块、转动杆、安装块、四号轴和二号气囊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得输送辊的转动幅度一致,避免输送辊转动过快,胶合板过了压合位置,影响胶合板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只将胶合板输送至压合位置的输送辊停止转动,而未到压合位置的输送辊继续转动,从而提高了后续胶合板的压合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通过设置防滑层,防滑层避免胶合板在压合时发生滑动,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通过将转动杆由一号杆和二号杆组成,一方面,使得成型装置进行灵活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率;另一方面,一号杆铰接二号杆上,缓解了一号杆对二号轴的受力,避免了二号轴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二号轴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通过设置二号压辊、三号压辊和三号气缸,通过三号气缸的调节,加大一号压辊的长度,使得一号压辊对胶合板进行充分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C-C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侧压辊11、储气箱12、进料口13、出料口14、一号压辊2、二号压辊21、三号压辊22、三号气缸23、驱动单元3、驱动电机31、凸轮32、一号气囊33、一号移动单元4、转动轴41、一号滑块42、一号安装板43、一号气缸44、一号轴45、二号移动单元5、二号气缸51、二号安装板52、三号轴53、输送单元6、输送辊61、防滑层611、叶轮62、二号轴63、固定单元7、凸块71、二号槽711、二号滑块712、圆弧凹槽713、一号弹簧714、转动杆72、一号杆721、二号杆722、安装块73、四号轴74、二号气囊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清理板、抚平板和收集箱安装在成型装置上;
S2:将S1中的清理板通过软管与储气箱连通,软管上设有控制阀、其控制阀用于控制气体向清理板上的输出量,通过储气箱中气体的输入和停止输入,使得清理板在胶合板的表面上来回运动,清理板将胶合板表面的锯末灰清理干净,避免增加后期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率;抚平板通过电动推杆控制;
S3:将S1收集箱中的锯末灰洒向胶合板,并通过S2中的抚平板将锯末灰均匀平铺到胶合板上,胶合板每处的受力一致,使得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S4:启动成型装置,对S3中的胶合板进行压合;
S5:在S4完成后,通过控制S2中清理板,将成型后胶合板上的锯末灰清理到S1中的收集箱中;
S6:在S5清理完成后,将成型后的胶合板输离成型装置;
其中,S1中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箱体1、侧压辊11和一号压辊2;还包括驱动单元3、一号移动单元4、二号移动单元5、输送单元6和储气箱12;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所述驱动单元3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压合;所述一号移动单元4转动安装在驱动单元3上,一号移动单元4与侧压辊11转动安装,一号移动单元4用于控制侧压辊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二号移动单元5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且二号移动单元5位于进料口13的上方,二号移动单元5与一号压辊2转动安装,二号移动单元5用于控制一号压辊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输送单元6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输送单元6用于胶合板的输送;所述储气箱12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且储气箱12位于驱动单元3的下方,储气箱12用于储存气体;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凸轮32和一号气囊33;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轮32转动安装在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上;所述一号气囊33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气箱12的外侧壁上,一号气囊33另一端与凸轮32接触,凸轮32转动中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受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到储气箱12中储存;
所述一号移动单元4包括转动轴41、一号滑块42、一号安装板43、一号气缸44和一号轴45;所述转动轴41一端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31输出轴转动连接,转动轴41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转动轴41上开设有一号槽411;所述一号滑块42一端与一号安装板43固连,一号滑块42另一端在一号槽411中滑动,通过驱动电机31带动转动轴41转动,一号滑块42在一号槽411中滑动,根据一号滑块42在一号槽411中的滑动轨迹,控制侧压辊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一号气缸44的数量为两个,一号气缸44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43的底部;所述侧压辊11套设在一号轴45上,且侧压辊11与一号轴45转动安装;所述一号轴45两端转动安装在一号气缸44上,通过一号气缸44控制侧压辊11与胶合板间的距离;
所述二号移动单元5包括二号气缸51、二号安装板52和三号轴53;所述二号气缸51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二号气缸51另一端与二号安装板52固连;所述三号轴53为L形轴,三号轴53的数量为两个,三号轴53一端固连在二号安装板52上,三号轴53另一端与一号压辊2转动安装,三号轴53沿一号压辊2对称分布;
所述输送单元6包括输送辊61、叶轮62和二号轴63;所述二号轴63两端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输送辊61和叶轮62的数量为多个,输送辊61和叶轮62套设在二号轴63上,叶轮62位于输送辊61的两侧,叶轮62的直径小于输送辊61的直径,将叶轮62的直径设置成小于转动辊的直径,使得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完全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和包装箱等作用材料;胶合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单层板涂胶后进行预压,以便后期的压制成型;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胶合板的预压,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一方面,该技术方案采用两个侧压辊11,两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压合,在两侧压辊11从胶合板两侧运动到胶合板中部时,中部位置的胶合板存在压合盲点,两侧的胶水聚集在中部,导致胶合板内胶水分布不均,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输送辊61始终运动,在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中,胶合板容易发生滑动,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单元3、一号移动单元4、二号移动单元5、输送单元6和储气箱12;一方面,采用一个侧压辊11,通过驱动单元3、一号移动单元4和侧压辊11间的相互配合,侧压辊11在胶合板的表面上往复运动,且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压合,避免侧压辊11对胶合板的压合过程中存在压合盲点,使得侧压辊11将胶合板内部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在胶合板输送到压合位置后,将输送辊61进行固定,避免输送辊61上的胶合板发生滚动,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进行充分压合,使得胶合板中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首先,驱动驱动电机31,一方面,驱动电机31带动凸轮32转动,凸轮32在转动中,凸轮32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一部分输送到储气箱12中储存,另一部分作用于一号气缸44;停止向一号气缸44中输送气体,一号气缸44失去气体推动,一号气缸44带动侧压辊11向远离输送辊61一侧运动;另一方面,驱动电机31带动转动轴41转动,转动轴41在转动中,一号滑块42沿着一号槽411轨迹滑动,使得侧压辊11向远离输送辊61端部一侧运动,待侧压辊11运动到一侧时,停止驱动驱动电机31;此时,通过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作用于叶轮62上,气体推动叶轮62转动,从而使得输送辊61转动,从进料口13输进的胶合板顺着转动的输送辊61输送到压合位置处,待胶合板到达压合位置后,停止向叶轮62输送气体;此时,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作用于二号气缸51中,二号气缸51受到气体作用,二号气缸51推动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的中部位置进行压合,待胶合板中部压合后,停止向二号气缸51输送气体,二号气缸51失去气体作用,二号气缸51复位,在二号气缸51复位过程中,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的中部进行再次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同时,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输送到一号气缸44中,一号气缸44带动侧压辊11与胶合板接触;再次驱动驱动电机31,一号滑块42沿着一号槽411轨迹滑动,使得侧压辊11在胶合板表面进行往复运动,且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使得胶合板中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在胶合板压合完成后,输送气体作用于叶轮62,转动的输送辊61带动胶合板从出料口14处疏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轴63为空心轴,二号轴63上设有固定单元7;所述固定单元7用于将输送辊61固定,提高胶合板压合的效果,固定单元7包括凸块71、转动杆72、安装块73、四号轴74和二号气囊75;所述输送辊61为空心辊,输送辊61的内壁上设有凸块71;所述凸块71一端固连在输送辊61的内壁上,凸块71另一端为圆弧形,凸块71在输送辊6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杆72滑动安装在二号轴63上,转动杆72一端与圆形,且转动杆72一端与四号轴74接触,转动杆72另一端为圆弧形,通过凸块71与转动杆72间相互配合,使得输送辊61转动;所述安装块73套设在转动杆72的外圈上,安装块73与二号轴63的内壁间设有二号气囊75;所述二号气囊75位于转动杆72的两侧,二号气囊75用于缓接安装块73对二号轴63内壁的撞击,设置二号气囊75,一方面,缓解了安装块73对二号轴63的撞击,避免安装块73和二号轴63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安装块73和二号轴6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二号气囊75受到挤压后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为后续工作提供动力源,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所述四号轴74为梅花状,通过四号轴74与转动杆72配合,使得输送辊61固定。现有技术中,通过停止气体作用于叶轮62,使得叶轮62不转动,从而实现胶合板在压合中不发生滑动,但是,前面的胶合板压合后,后续未压合的胶合板不能快速补充,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率;本发明设置固定单元7,通过凸块71、转动杆72、安装块73、四号轴74和二号气囊75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得输送辊61的转动幅度一致,避免输送辊61转动过快,胶合板过了压合位置,影响胶合板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另一方面,只将胶合板输送至压合位置的输送辊61停止转动,而未到压合位置的输送辊61继续转动,从而提高了后续胶合板的压合效率。
将气体作用于叶轮62上,叶轮62带动二号轴63转动,二号轴63在转动中,二号轴63带动转动杆72转动,转动杆72拨动凸块71,从而使得输送辊61转动,由于凸块71在输送辊6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转动杆72拨动凸块71的次数一致,从而使得输送辊61的转动幅度一致;当输送辊61带动胶合板到达压合位置时,转动三号轴53,三号轴53从最低点转动到最高点,转动杆72向远离三号轴53一端运动,凸块71将转动杆72挡住,从而使得输送辊61不能转动,同时安装块73挤压二号气囊75,二号气囊75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到储气箱12中储存;当胶合板压合完成后,转动三号轴53,三号轴53从最高点转动到最低点,转动杆72向靠近三号轴53一端运动,凸块71未能将转动杆72挡住,转动杆72拨动凸块71,从而使得输送辊61转动,同时二号气囊75未受到挤压,二号气囊75向内吸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辊61的外圈上设有一层防滑层611;所述防滑层611用于避免胶合板在压合时发生滑动。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滑层611,防滑层611避免胶合板在压合时发生滑动,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杆72由一号杆721和二号杆722组成;所述一号杆721一端为圆形,且一号杆721一端与四号轴74接触,一号杆721另一端与二号杆722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一号杆721能越过凸块71;所述二号杆722远离一号杆721一端为圆弧形。一般转动杆72为一根长杆,设计成长杆存在不足,一方面,长杆容易折断,且灵活性不佳,从而影响胶合板的压合效率;另一方面,转动杆72在转动中,转动杆72对二号轴63的受力较大,容易造成二号轴63的损坏,从而影响二号轴63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将转动杆72由一号杆721和二号杆722组成,一方面,使得成型装置进行灵活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率;另一方面,一号杆721铰接二号杆722上,缓解了一号杆721对二号轴63的受力,避免了二号轴63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二号轴63的使用寿命。在一号杆721越过凸块71时,二号杆722的侧边挤压凸块71,使得输送辊61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压辊2由二号压辊21和三号压辊22组成;所述二号压辊21和三号压辊22的直径相同,二号压辊21通过三号气缸23与三号压辊22连接;所述三号压辊22的数量为两个,三号压辊22沿二号压辊21对称安装,通过三号气缸23的伸缩控制一号压辊2的长度。本发明设置二号压辊21、三号压辊22和三号气缸23,通过三号气缸23的调节,加大一号压辊2的长度,使得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进行充分的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在侧压辊11对胶合板压合后,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输送到二号气缸51和三号气缸23中,通过气体输送到三号气缸23中,控制一号压辊2的长度;在二号气缸51带动一号压辊2在胶合板表面进行压合中,不断的调节一号压辊2的长度,从而实现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的充分压合,进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块71上设有二号槽711;所述二号槽711上设有二号滑块712;所述二号滑块712在二号槽711上滑动,二号滑块712与二号杆722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圆弧凹槽713,设置圆弧凹槽713使得二号杆722作用于圆弧凹槽713上,避免二号杆722在二号滑块712上滑动。本发明通过设置二号滑块712,二号杆722挤压二号滑块712在二号槽711中滑动,避免了二号杆722直接对凸块71进行挤压,避免了凸块71的损坏,从而提高了凸块71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滑块712两端设有一号弹簧714;所述一号弹簧714用于缓解二号滑块712的受力,一号弹簧714一端固连在二号滑块712上,一号弹簧714另一端固连在二号槽711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弹簧714,一号弹簧714避免了二号滑块712直接撞击二号槽711,从而提高了二号滑块712的使用寿命。
使用时,首先,驱动驱动电机31,一方面,驱动电机31带动凸轮32转动,凸轮32在转动中,凸轮32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一部分输送到储气箱12中储存,另一部分作用于一号气缸44;停止向一号气缸44中输送气体,一号气缸44失去气体推动,一号气缸44带动侧压辊11向远离输送辊61一侧运动;另一方面,驱动电机31带动转动轴41转动,转动轴41在转动中,一号滑块42沿着一号槽411轨迹滑动,使得侧压辊11向远离输送辊61端部一侧运动,待侧压辊11运动到一侧时,停止驱动驱动电机31;此时,通过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作用于叶轮62上,叶轮62带动二号轴63转动,二号轴63在转动中,二号轴63带动转动杆72转动,转动杆72拨动凸块71,从而使得输送辊61转动,由于凸块71在输送辊6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转动杆72拨动凸块71的次数一致,从而使得输送辊61的转动幅度一致;当从进料口13输进的胶合板顺着输送辊61输送到压合位置处,转动三号轴53,三号轴53从最低点转动到最高点,转动杆72向远离三号轴53一端运动,凸块71将转动杆72挡住,从而使得输送辊61不能转动,同时安装块73挤压二号气囊75,二号气囊75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到储气箱12中储存;此时,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作用于二号气缸51中,二号气缸51受到气体作用,二号气缸51推动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的中部位置进行压合,待胶合板中部压合后,停止向二号气缸51输送气体,二号气缸51失去气体作用,二号气缸51复位,在二号气缸51复位过程中,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的中部进行再次压合,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同时,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输送到一号气缸44中,一号气缸44带动侧压辊11与胶合板接触;再次驱动驱动电机31,一号滑块42沿着一号槽411轨迹滑动,使得侧压辊11在胶合板表面进行往复运动,且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使得胶合板中的胶水均匀分散,从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在侧压辊11对胶合板压合后,将储气箱12中的气体输送到二号气缸51和三号气缸23中,通过气体输送到三号气缸23中,控制一号压辊2的长度;在二号气缸51带动一号压辊2在胶合板表面进行压合中,不断的调节一号压辊2的长度,从而实现一号压辊2对胶合板再次进行压合,进而提高了胶合板的压合效果;当胶合板压合完成后,转动三号轴53,三号轴53从最高点转动到最低点,转动杆72向靠近三号轴53一端运动,凸块71未能将转动杆72挡住,转动杆72拨动凸块71,从而使得输送辊61转动,转动的输送辊61带动胶合板从出料口14处疏离。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3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清理板、抚平板和收集箱安装在成型装置上;
S2:将S1中的清理板通过软管与储气箱连通,软管上设有控制阀、其控制阀用于控制气体向清理板上的输出量;抚平板通过电动推杆控制;
S3:将S1收集箱中的锯末灰洒向胶合板,并通过S2中的抚平板将锯末灰均匀平铺到胶合板上;
S4:启动成型装置,对S3中的胶合板进行压合;
S5:在S4完成后,通过控制S2中清理板,将成型后胶合板上的锯末灰清理到S1中的收集箱中;
S6:在S5清理完成后,将成型后的胶合板输离成型装置;
其中,S1中采用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箱体(1)、侧压辊(11)和一号压辊(2);还包括驱动单元(3)、一号移动单元(4)、二号移动单元(5)、输送单元(6)和储气箱(12);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所述驱动单元(3)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侧压辊(11)对胶合板进行压合;所述一号移动单元(4)转动安装在驱动单元(3)上,一号移动单元(4)与侧压辊(11)转动安装,一号移动单元(4)用于控制侧压辊(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二号移动单元(5)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且二号移动单元(5)位于进料口(13)的上方,二号移动单元(5)与一号压辊(2)转动安装,二号移动单元(5)用于控制一号压辊(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输送单元(6)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输送单元(6)用于胶合板的输送;所述储气箱(12)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且储气箱(12)位于驱动单元(3)的下方,储气箱(12)用于储存气体;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凸轮(32)和一号气囊(33);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轮(32)转动安装在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上;所述一号气囊(33)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气箱(12)的外侧壁上,一号气囊(33)另一端与凸轮(32)接触,凸轮(32)转动中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受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到储气箱(12)中储存;
所述一号移动单元(4)包括转动轴(41)、一号滑块(42)、一号安装板(43)、一号气缸(44)和一号轴(45);所述转动轴(41)一端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31)输出轴转动连接,转动轴(41)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转动轴(41)上开设有一号槽(411);所述一号滑块(42)一端与一号安装板(43)固连,一号滑块(42)另一端在一号槽(411)中滑动;所述一号气缸(44)的数量为两个,一号气缸(44)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43)的底部;所述侧压辊(11)套设在一号轴(45)上;所述一号轴(45)两端转动安装在一号气缸(44)上,通过一号气缸(44)控制侧压辊(11)与胶合板间的距离;
所述二号移动单元(5)包括二号气缸(51)、二号安装板(52)和三号轴(53);所述二号气缸(51)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二号气缸(51)另一端与二号安装板(52)固连;所述三号轴(53)为L形轴,三号轴(53)的数量为两个,三号轴(53)一端固连在二号安装板(52)上,三号轴(53)另一端与一号压辊(2)转动安装,三号轴(53)沿一号压辊(2)对称分布;
所述输送单元(6)包括输送辊(61)、叶轮(62)和二号轴(63);所述二号轴(63)两端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输送辊(61)和叶轮(62)的数量为多个,输送辊(61)和叶轮(62)套设在二号轴(63)上,叶轮(62)位于输送辊(61)的两侧,叶轮(62)的直径小于输送辊(6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轴(63)为空心轴,二号轴(63)上设有固定单元(7);所述固定单元(7)用于将输送辊(61)固定,提高胶合板压合的效果,固定单元(7)包括凸块(71)、转动杆(72)、安装块(73)、四号轴(74)和二号气囊(75);所述输送辊(61)为空心辊,输送辊(61)的内壁上设有凸块(71);所述凸块(71)一端固连在输送辊(61)的内壁上,凸块(71)另一端为圆弧形,凸块(71)在输送辊(6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杆(72)滑动安装在二号轴(63)上,转动杆(72)一端为圆形,且转动杆(72)一端与四号轴(74)接触,转动杆(72)另一端为圆弧形,通过凸块(71)与转动杆(72)间相互配合,使得输送辊(61)转动;所述安装块(73)套设在转动杆(72)的外圈上,安装块(73)与二号轴(63)的内壁间设有二号气囊(75);所述二号气囊(75)位于转动杆(72)的两侧,二号气囊(75)用于缓解安装块(73)对二号轴(63)内壁的撞击;所述四号轴(74)为梅花状,通过四号轴(74)与转动杆(72)配合,使得输送辊(6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61)的外圈上设有一层防滑层(611);所述防滑层(611)用于避免胶合板在压合时发生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72)由一号杆(721)和二号杆(722)组成;所述一号杆(721)一端为圆形,且一号杆(721)一端与四号轴(74)接触,一号杆(721)另一端与二号杆(722)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一号杆(721)能越过凸块(71);所述二号杆(722)远离一号杆(721)一端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压辊(2)由二号压辊(21)和三号压辊(22)组成;所述二号压辊(21)和三号压辊(22)的直径相同,二号压辊(21)通过三号气缸(23)与三号压辊(22)连接;所述三号压辊(22)的数量为两个,三号压辊(22)沿二号压辊(21)对称安装,通过三号气缸(23)的伸缩控制一号压辊(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1)上设有二号槽(711);所述二号槽(711)上设有二号滑块(712);所述二号滑块(712)在二号槽(711)上滑动,二号滑块(712)与二号杆(722)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圆弧凹槽(7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滑块(712)两端设有一号弹簧(714);所述一号弹簧(714)用于缓解二号滑块(712)的受力,一号弹簧(714)一端固连在二号滑块(712)上,一号弹簧(714)另一端固连在二号槽(711)上。
CN201811087430.6A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Active CN109176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7430.6A CN109176755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7430.6A CN109176755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6755A CN109176755A (zh) 2019-01-11
CN109176755B true CN109176755B (zh) 2020-12-11

Family

ID=6491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7430.6A Active CN109176755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6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0242A (zh) * 2020-06-29 2020-11-17 安徽浩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对上胶后的硅胶纤维套管再加工设备
CN111844278A (zh) * 2020-08-07 2020-10-30 周旭东 板坯一次成型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1270A1 (de) * 1986-12-03 1988-06-16 Helmut Klingler Verfahren und geraete zur herstellung von holzlaminatformen mit eng-radigen winkelbogen sowie bogenformen mittels herstellung der biegefaehigkeit, biegen und verleimen von holzlamellen
DE4224522C1 (de) * 1992-07-24 1994-02-03 Wild Maschinen Gmbh Verfahren und Pressenanlage zur Herstellung plattenförmiger, beidseitig mit Furnier versehener Werkstücke
CN200984760Y (zh) * 2006-12-07 2007-12-05 袁志成 一种用于竹木板材联体穿线机的压送装置
CN104708689A (zh) * 2015-04-01 2015-06-17 江苏肯帝亚木业有限公司 板材逐级自动进料划线涂胶一体化设备
CN207548973U (zh) * 2017-11-24 2018-06-29 成都帝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压板机进料吹气装置
CN108247773A (zh) * 2018-03-13 2018-07-06 和县薛氏木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胶合板的预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1270A1 (de) * 1986-12-03 1988-06-16 Helmut Klingler Verfahren und geraete zur herstellung von holzlaminatformen mit eng-radigen winkelbogen sowie bogenformen mittels herstellung der biegefaehigkeit, biegen und verleimen von holzlamellen
DE4224522C1 (de) * 1992-07-24 1994-02-03 Wild Maschinen Gmbh Verfahren und Pressenanlage zur Herstellung plattenförmiger, beidseitig mit Furnier versehener Werkstücke
CN200984760Y (zh) * 2006-12-07 2007-12-05 袁志成 一种用于竹木板材联体穿线机的压送装置
CN104708689A (zh) * 2015-04-01 2015-06-17 江苏肯帝亚木业有限公司 板材逐级自动进料划线涂胶一体化设备
CN207548973U (zh) * 2017-11-24 2018-06-29 成都帝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压板机进料吹气装置
CN108247773A (zh) * 2018-03-13 2018-07-06 和县薛氏木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胶合板的预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6755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6755B (zh) 一种胶合板的压制成型方法
CN113844104B (zh) 一种多层瓦楞纸板涂胶装置
CN210999177U (zh) 一种木门板双向封边回转线
CN205731814U (zh) 一种板材表面涂胶装置
CN110763000A (zh) 一种高效的饲料烘干装置
CN105966042A (zh) 定量点式面料粘合机
CN115007346A (zh) 一种透气防割面料加工用涂覆机
CN109176765B (zh) 一种胶合板粘合定型装置
CN209735939U (zh) 一种阀片自动涂胶机
CN109093787B (zh) 一种胶合板压合成型机
CN205418918U (zh) 一种防翘起压平机
CN116277370B (zh) 一种异形竹木复合板制备装置
CN218610093U (zh) 一种卫生巾生产用涂胶压边装置
CN112405168A (zh) 夹胶玻璃生产线
CN212737139U (zh) 一种贴合质量好的隔音棉贴膜机
CN107042552A (zh) 一种具有自控调配节功能的方形木料成板精处理装置
CN210678567U (zh) 一种旋盖旋紧装置
CN20953126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防火涂布的涂布机构
CN106003742A (zh) 石塑板的生产线
CN208263031U (zh) 一种木材加工设备
CN110605764A (zh) 一种竹制墙板胶合固化装置
CN206968165U (zh) 一种防音布涂布贴合机
CN218796870U (zh) 一种彩钢板涂胶装置
CN106739407B (zh) 防弹插板迎弹面止裂层包覆机
CN114734681B (zh) 一种纸包装箱原纸加工用粘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246300 No.7 Yuantan Avenue, Yuantan Town, Qianshan Ci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QING YONGDA SPORTS & LEIS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5 floor 12, block A, Chuang Ling 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 Fuhua Road, Futian Free Trade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un Xiax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