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6073B -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6073B
CN109176073B CN201811256218.8A CN201811256218A CN109176073B CN 109176073 B CN109176073 B CN 109176073B CN 201811256218 A CN201811256218 A CN 201811256218A CN 109176073 B CN109176073 B CN 109176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hole
shaft
axis
spheric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62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76073A (zh
Inventor
胡明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irong Zhi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ngzhi 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ngzhi 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ngzhi 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62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6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6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6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76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6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 B23Q3/064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for holding elongated workpieces, e.g. pipes, bars or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该零件约束方法用于将轴类零件固定于其上设置有通孔的箍环上,所述箍环上设置有多个夹紧装置,箍环至少有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各夹紧装置均包括压板,且压板通过弹性件与箍环相连;所述零件约束方法的实现步骤为:S1、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初步定位:将轴类零件竖直放置,箍环套设在轴类零件上后,箍环为平面的端面支撑于一水平面上,而后采用木质榔头或橡胶榔头敲击箍环,使得所述箍环在各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对于轴类零件的轴线进行位置调整;S2、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固定。本约束方法可方便的控制轴类零件的轴线与约束装置轴线之间的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汽车的需求以及汽车在市面上的保有量逐步增加。同时,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用于汽车的发动机一般包括曲轴,连杆,活塞,气缸,进气道,进气门,喷油器,排气门,排气道和壳体。在这些零件中,连杆、活塞、进气门、排气门上均具有轴类零件。
针对上述轴类零件的制造,现有制造工序中包括相关的尺寸成型工序、焊接工序、电镀工序、热处理工序、调质工序等。以上工序中,为保证所述轴类零件的轴线朝向或避免加工工序对零件的表面产生影响,一般需采用到相应的夹具对所述零件进行约束,而后再通过约束所述夹具的方式将零件置于对应的制造工位上完成对应的加工。
对以上用于约束零件的装置和和方法做进一步优化设计,以方便的控制轴类零件相对于相应约束装置的位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用于针对上述提出的对以上用于约束零件的装置和和方法做进一步优化设计,以方便的控制轴类零件相对于相应约束装置的位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约束方法可方便的控制轴类零件的轴线与约束装置轴线之间的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该零件约束方法用于将轴类零件固定于其上设置有通孔的箍环上,且轴类零件与箍环的通孔同轴,所述箍环上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呈环状均布的夹紧装置,箍环至少有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各夹紧装置均包括伸入通孔的压板,且压板通过弹性件与箍环相连,所述弹性件均可在通孔的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所述零件约束方法的实现步骤为:
S1、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初步定位:
将轴类零件竖直放置,箍环套设在轴类零件上后,箍环为平面的端面支撑于一水平面上,而后采用木质榔头或橡胶榔头敲击箍环,敲击方向包括前、后方和左、右方,使得所述箍环在各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对于轴类零件的轴线进行位置调整;
S2、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固定:
完成步骤S1后,采用锁紧装置实现轴类零件与箍环的相对位置固定。
具体的,本方法可用于约束制造过程中的发动机轴类零件,以上箍环的端面形式以及夹紧装置上设置的弹性件旨在实现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初步定为,即在步骤S1中,通过敲击箍环,使得箍环相对于对应水平面运动,箍环在敲击力下以及被压缩的弹性件的弹性回复下克服箍环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多个方向和多个弹性件共同作用,可自动实现轴类零件轴线与箍环的轴线在敲击过程中同轴度自动调整。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现有技术中,所述水平面需要依赖于工作台提供,操作者在操作榔头时,操作者站立在工作台的侧面,故以上前、后方和左、右方在实际敲击过程中是可以毫无疑义确定的。而在步骤S2中,由于步骤S1通过弹性件实现了所述初步定位,故步骤S2实际上为将步骤S1得到的轴类零件与箍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可靠约束即可,具体约束方式可采用螺钉、楔形块、封堵胶等。
优选的,设置为箍环的重心落在所述通孔的轴线上,这样,在完成步骤S1时,利于尽可能使得轴类零件与箍环的轴线共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步骤S1的具体实现方案,在步骤S1中,所述水平面为工作台的上表面,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贯通工作台上、下表面的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的轴线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垂直;
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下侧,且与贯通孔呈正对关系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顶部为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可调;
在步骤S1中,所述轴类零件由贯通孔的上端插入贯通孔中,轴类零件的下端支撑于顶升机构的支撑面上;
将箍环由轴类零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轴类零件上,且箍环为平面的一端被支撑于工作台的上表面上;
箍环的下端端面各点均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接触;
而后采用橡胶榔头或木质榔头敲击箍环;
所述箍环在轴类零件轴线上的位置通过调整所述顶升机构支撑面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方案在使用时,即为工作台的上表面被安装为水平面,这样,轴类零件可由贯通孔的上端插入所述贯通孔且下端被支撑于顶升机构的支撑面上,根据所需的箍环在轴类零件轴线上所需要固定的位置调整所述支撑面的高度,使得轴类零件相对于所述平面的伸出长度可调。
为减小箍环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阻力,利于轴类零件与所述通孔的对中情况,设置为:在箍环被支撑于工作台的上表面之前,向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涂覆润滑油,以使得所述润滑油作为箍环与工作台之间的润滑介质。
作为一种可通过夹紧装置本身实现步骤S2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压板、滑块、弹性片及第一螺栓;所述弹性片为所述弹性件,且弹性片的中部还设置有呈桥拱形的变形段;
所述箍环上设置有安装夹紧装置的孔道,所述孔道与箍环上的通孔相接,所述滑块局部位于所述孔道内,且滑块可沿着所述孔道滑动;
所述压板固定于滑块靠近通孔的一端上,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于滑块远离通孔的一端上,且弹性片的另一端与箍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于箍环上,且第一螺栓的一端伸入孔道内,且第一螺栓伸入孔道的端部作用在变形段的外凸侧上;
在步骤S2中,通过紧固所述第一螺栓,弹性片通过变形段在第一螺栓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使得弹性片与滑块相接的一端向滑块所在侧运动,而推动压板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运动以实现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固定,所述孔道用于对应滑块的运动方向导向。本方案中,弹性片的变形量由第一螺栓施加在变形段上压力的大小决定,故采用本方案,在完成步骤S2的过程中,如采用通过相应的扭力扳手,可准确的调整弹性片变形量的大小,这样,操作人员在紧固第一螺栓的过程中,通过相对于通孔轴线对称紧固的方式,可有效避免轴类零件单侧受压过大而导致轴类零件的轴线相对于通孔的轴线产生偏离,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轴类零件轴线与箍环轴线相对位置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为采用本约束装置实现对制造过程中的发动机轴类零件进行约束,由于采用本方案实现相应约束,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同轴度易于保证,故在后续对轴类零件进行加工中,仅需控制通过箍环间接约束轴类零件在相应加工工位的轴线朝向即可很好的约束轴类零件在加工工位上的位置,以方便实现高精度加工。优选的,本方案中,采用设置为夹紧装置的数量为偶数个,同一人采用两把扭力扳手同时紧固两颗第一螺栓,且同时被紧固的第一螺栓两者相对于箍环的中心线对称,直至完成所有第一螺栓的紧固。采用以上方案,利用弹性片的弹力,在敲击箍环或轴类零件的过程中,箍环与轴类零件的对中情况可自动调整,完成步骤S1,而步骤S2中仅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保证完成步骤S2后轴类零件与箍环的相对位置为完成步骤S1后得到的相对位置。故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约束装置与轴类零件初定位、紧固过程中,均可方便保证轴类零件与约束装置同轴度的技术方案
作为一种适用于轴类零件电镀且轴类零件在电镀槽中与阳极定位准确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其上设置有中心孔且呈桶状的安装筒;所述中心孔的孔口端的侧面为球面,且中心孔上的球面为第二球面,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落在中心孔的轴线上,第二球面的球心位于中心孔的顶端;
箍环的侧面为球面,且箍环上的球面为第一球面,所述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的外形一致,所述安装筒用于置放箍环,所述箍环与安装筒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球面置放于第二球面上实现;
在完成步骤S2之后,将箍环置放于安装筒上,且箍环与安装筒的配合通过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相配合实现。本方案在使用时安装筒固定于电镀槽中,通过限定为箍环的侧面为第一球面,安装筒顶部中心孔的孔壁为第二球面,这样,在箍环与安装筒配合后,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形成球关节连接形式,这样,在轴类零件的自重下,箍环与安装筒的配合形式使得箍环在第二球面中可自动转动,使得轴类零件的轴线尽可能位于竖直方向,由于以上箍环与安装筒的配合形式可保证轴类零件的轴线尽可能位于竖直方向上,故针对每一轴类零件,即使箍环与轴类零件之间有波动的配合误差,由于轴类零件的轴线方向一定,故通过在电镀槽内相应位置设置特定的阳极,可使得轴类零件与轴类零件之间电流分布性以及单个轴类零件电镀面上不同位置电流分布更为均匀或准确,这样可使得多个轴类零件在进行同步电镀时,各轴类零件上的电镀效率尽可能一致;针对单个安装筒上的电镀工位,各轴类零件完成在其上的安装后该轴类零件电镀面各点的电镀效率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以利于后续产品的互换性。
所述安装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轴类零件底端的反光性能或颜色。所述反光性能或颜色用于判别轴类零件端部电镀层的厚度,如以上安装筒位于电镀铜层的电镀槽中时,如随着铜镀层厚度的增加,铜镀层的反光性能越来越好、随着铜镀层厚度的增加,铜镀层的颜色更接近于铜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识别轴类零件端部电镀层厚度的方案,如通过预先设定所需电镀层的厚度阈值,当检测装置判定为轴类零件的端部镀层厚度达到所需阈值时,即对该轴类零件停止电镀。以上停止电镀后,在轴类零件为用于连杆、进气门、排气门等部件时,在轴类零件与其他零件进行焊接时,可限定焊接过程中熔池的铜含量,达到避免如因为含铜量过多使得焊缝脆性增大而影响整个部件的力学性能。即本方案中,各安装部上均具有一检测装置用于避免该安装部上轴类零件端面镀层过厚而影响该轴类零件焊后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所述检测装置,由于各轴类零件端部镀层厚度单独判断,故本方案可使得多个轴类零件在同时电镀过程中,在电流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亦能保证各轴类零件端部铜镀层达到所需厚度后停止电镀,故本方案在进行同时多个轴类零件电镀时,可使得各轴类零件端部的镀层厚度均匀。
作为一种便于根据需要或因为磨损更换夹紧装置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片与箍环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
作为一种具体的连接可靠且为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形式,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弹性片通过第二螺栓与箍环螺栓连接;
作为一种易于实施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焊接于弹性片上的螺帽,所述螺栓连接通过第二螺栓上的螺纹与螺帽上的螺纹相配合实现。采用本方案,可避免因为在弹性片上难以加工内螺纹而导致的本制造设备制造难度大、使用寿命难以得到保证的缺陷。
为使得轴类零件在受到固定力时以上力的方向位于轴类零件的径向方向以利于轴类零件的表面保护,设置为:所述孔道为平直孔,且孔道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通孔的径向方向。
作为一种压板与轴类零件接触面积大,以利于保护轴类零件侧面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压板为等径弧形板,且压板的内凹面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所述内凹面所对应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同轴。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若压板上的内凹面为垂直面,这样,在任意高度方向上,在该高度上内凹面上的弧线对应一个圆心,所有圆心即构成所述内凹面的轴线。
为避免弹性片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而过早失去性能,设置为所述弹性片的表面为光滑面。
以上弹性片的材料优选采用弹簧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法可用于约束制造过程中的发动机轴类零件,以上箍环的端面形式以及夹紧装置上设置的弹性件旨在实现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初步定为,即在步骤S1中,通过敲击箍环,使得箍环相对于对应水平面运动,箍环在敲击力下以及被压缩的弹性件的弹性回复下克服箍环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多个方向和多个弹性件共同作用,可自动实现轴类零件轴线与箍环的轴线在敲击过程中同轴度自动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工作台、箍环、顶升机构及轴类零件的配合关系;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安装筒结构以及安装筒与箍环配合关系、箍环与轴类零件配合关系的剖视图,该剖视图为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剖视图反映箍环与夹紧装置的配合关系。
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工作台,2、顶升机构,3、贯通孔,4、安装筒,5、检测装置,6、箍环,7、第一球面,8、第一螺栓,9、压板,10、滑块,11、弹性片,12、螺帽,13、第二螺栓,14、第二球面,15、轴类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该零件约束方法用于将轴类零件15固定于其上设置有通孔的箍环6上,且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通孔同轴,所述箍环6上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呈环状均布的夹紧装置,箍环6至少有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各夹紧装置均包括伸入通孔的压板9,且压板9通过弹性件与箍环6相连,所述弹性件均可在通孔的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所述零件约束方法的实现步骤为:
S1、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初步定位:
将轴类零件15竖直放置,箍环6套设在轴类零件15上后,箍环6为平面的端面支撑于一水平面上,而后采用木质榔头或橡胶榔头敲击箍环6,敲击方向包括前、后方和左、右方,使得所述箍环6在各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对于轴类零件15的轴线进行位置调整;
S2、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固定:
完成步骤S1后,采用锁紧装置实现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相对位置固定。
具体的,本方法可用于约束制造过程中的发动机轴类零件15,以上箍环6的端面形式以及夹紧装置上设置的弹性件旨在实现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初步定为,即在步骤S1中,通过敲击箍环6,使得箍环6相对于对应水平面运动,箍环6在敲击力下以及被压缩的弹性件的弹性回复下克服箍环6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多个方向和多个弹性件共同作用,可自动实现轴类零件15轴线与箍环6的轴线在敲击过程中同轴度自动调整。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现有技术中,所述水平面需要依赖于工作台1提供,操作者在操作榔头时,操作者站立在工作台1的侧面,故以上前、后方和左、右方在实际敲击过程中是可以毫无疑义确定的。而在步骤S2中,由于步骤S1通过弹性件实现了所述初步定位,故步骤S2实际上为将步骤S1得到的轴类零件15与箍环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可靠约束即可,具体约束方式可采用螺钉、楔形块、封堵胶等。
优选的,设置为箍环6的重心落在所述通孔的轴线上,这样,在完成步骤S1时,利于尽可能使得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轴线共线。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步骤S1的具体实现方案,在步骤S1中,所述水平面为工作台1的上表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贯通工作台1上、下表面的贯通孔3,且所述贯通孔3的轴线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垂直;
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下侧,且与贯通孔3呈正对关系的顶升机构2,所述顶升机构2的顶部为用于支撑轴类零件15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可调;
在步骤S1中,所述轴类零件15由贯通孔3的上端插入贯通孔3中,轴类零件15的下端支撑于顶升机构2的支撑面上;
将箍环6由轴类零件15的上端套设于所述轴类零件15上,且箍环6为平面的一端被支撑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
箍环6的下端端面各点均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接触;
而后采用橡胶榔头或木质榔头敲击箍环6;
所述箍环6在轴类零件15轴线上的位置通过调整所述顶升机构2支撑面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方案在使用时,即为工作台1的上表面被安装为水平面,这样,轴类零件15可由贯通孔3的上端插入所述贯通孔3且下端被支撑于顶升机构2的支撑面上,根据所需的箍环6在轴类零件15轴线上所需要固定的位置调整所述支撑面的高度,使得轴类零件15相对于所述平面的伸出长度可调。
为减小箍环6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阻力,利于轴类零件15与所述通孔的对中情况,设置为:在箍环6被支撑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之前,向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涂覆润滑油,以使得所述润滑油作为箍环6与工作台1之间的润滑介质。
作为一种可通过夹紧装置本身实现步骤S2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压板9、滑块10、弹性片11及第一螺栓8;所述弹性片11为所述弹性件,且弹性片11的中部还设置有呈桥拱形的变形段;
所述箍环6上设置有安装夹紧装置的孔道,所述孔道与箍环6上的通孔相接,所述滑块10局部位于所述孔道内,且滑块10可沿着所述孔道滑动;
所述压板9固定于滑块10靠近通孔的一端上,所述弹性片11的一端固定于滑块10远离通孔的一端上,且弹性片11的另一端与箍环6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螺栓8螺纹连接于箍环6上,且第一螺栓8的一端伸入孔道内,且第一螺栓8伸入孔道的端部作用在变形段的外凸侧上;
在步骤S2中,通过紧固所述第一螺栓8,弹性片11通过变形段在第一螺栓8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使得弹性片11与滑块10相接的一端向滑块10所在侧运动,而推动压板9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运动以实现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固定,所述孔道用于对应滑块10的运动方向导向。本方案中,弹性片11的变形量由第一螺栓8施加在变形段上压力的大小决定,故采用本方案,在完成步骤S2的过程中,如采用通过相应的扭力扳手,可准确的调整弹性片11变形量的大小,这样,操作人员在紧固第一螺栓8的过程中,通过相对于通孔轴线对称紧固的方式,可有效避免轴类零件15单侧受压过大而导致轴类零件15的轴线相对于通孔的轴线产生偏离,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轴类零件15轴线与箍环6轴线相对位置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为采用本约束装置实现对制造过程中的发动机轴类零件15进行约束,由于采用本方案实现相应约束,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同轴度易于保证,故在后续对轴类零件15进行加工中,仅需控制通过箍环6间接约束轴类零件15在相应加工工位的轴线朝向即可很好的约束轴类零件15在加工工位上的位置,以方便实现高精度加工。优选的,本方案中,采用设置为夹紧装置的数量为偶数个,同一人采用两把扭力扳手同时紧固两颗第一螺栓8,且同时被紧固的第一螺栓8两者相对于箍环6的中心线对称,直至完成所有第一螺栓8的紧固。采用以上方案,利用弹性片11的弹力,在敲击箍环6或轴类零件15的过程中,箍环6与轴类零件15的对中情况可自动调整,完成步骤S1,而步骤S2中仅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保证完成步骤S2后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相对位置为完成步骤S1后得到的相对位置。故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约束装置与轴类零件15初定位、紧固过程中,均可方便保证轴类零件15与约束装置同轴度的技术方案
作为一种适用于轴类零件15电镀且轴类零件15在电镀槽中与阳极定位准确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其上设置有中心孔且呈桶状的安装筒4;所述中心孔的孔口端的侧面为球面,且中心孔上的球面为第二球面14,所述第二球面14的球心落在中心孔的轴线上,第二球面14的球心位于中心孔的顶端;
箍环6的侧面为球面,且箍环6上的球面为第一球面7,所述第一球面7与第二球面14的外形一致,所述安装筒4用于置放箍环6,所述箍环6与安装筒4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球面7置放于第二球面14上实现;
在完成步骤S2之后,将箍环6置放于安装筒4上,且箍环6与安装筒4的配合通过第一球面7与第二球面14相配合实现。本方案在使用时安装筒4固定于电镀槽中,通过限定为箍环6的侧面为第一球面7,安装筒4顶部中心孔的孔壁为第二球面14,这样,在箍环6与安装筒4配合后,第一球面7与第二球面14形成球关节连接形式,这样,在轴类零件15的自重下,箍环6与安装筒4的配合形式使得箍环6在第二球面14中可自动转动,使得轴类零件15的轴线尽可能位于竖直方向,由于以上箍环6与安装筒4的配合形式可保证轴类零件15的轴线尽可能位于竖直方向上,故针对每一轴类零件15,即使箍环6与轴类零件15之间有波动的配合误差,由于轴类零件15的轴线方向一定,故通过在电镀槽内相应位置设置特定的阳极,可使得轴类零件15与轴类零件15之间电流分布性以及单个轴类零件15电镀面上不同位置电流分布更为均匀或准确,这样可使得多个轴类零件15在进行同步电镀时,各轴类零件15上的电镀效率尽可能一致;针对单个安装筒4上的电镀工位,各轴类零件15完成在其上的安装后该轴类零件15电镀面各点的电镀效率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以利于后续产品的互换性。
所述安装筒4的底部还设置有检测装置5,所述检测装置5用于检轴类零件15底端的反光性能或颜色。所述反光性能或颜色用于判别轴类零件15端部电镀层的厚度,如以上安装筒4位于电镀铜层的电镀槽中时,如随着铜镀层厚度的增加,铜镀层的反光性能越来越好、随着铜镀层厚度的增加,铜镀层的颜色更接近于铜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识别轴类零件15端部电镀层厚度的方案,如通过预先设定所需电镀层的厚度阈值,当检测装置5判定为轴类零件15的端部镀层厚度达到所需阈值时,即对该轴类零件15停止电镀。以上停止电镀后,在轴类零件15为用于连杆、进气门、排气门等部件时,在轴类零件15与其他零件进行焊接时,可限定焊接过程中熔池的铜含量,达到避免如因为含铜量过多使得焊缝脆性增大而影响整个部件的力学性能。即本方案中,各安装部上均具有一检测装置5用于避免该安装部上轴类零件15端面镀层过厚而影响该轴类零件15焊后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所述检测装置5,由于各轴类零件15端部镀层厚度单独判断,故本方案可使得多个轴类零件15在同时电镀过程中,在电流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亦能保证各轴类零件15端部铜镀层达到所需厚度后停止电镀,故本方案在进行同时多个轴类零件15电镀时,可使得各轴类零件15端部的镀层厚度均匀。
作为一种便于根据需要或因为磨损更换夹紧装置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片11与箍环6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
作为一种具体的连接可靠且为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形式,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栓13,所述弹性片11通过第二螺栓13与箍环6螺栓连接;
作为一种易于实施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焊接于弹性片11上的螺帽12,所述螺栓连接通过第二螺栓13上的螺纹与螺帽12上的螺纹相配合实现。采用本方案,可避免因为在弹性片11上难以加工内螺纹而导致的本制造设备制造难度大、使用寿命难以得到保证的缺陷。
为使得轴类零件15在受到固定力时以上力的方向位于轴类零件15的径向方向以利于轴类零件15的表面保护,设置为:所述孔道为平直孔,且孔道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通孔的径向方向。
作为一种压板9与轴类零件15接触面积大,以利于保护轴类零件15侧面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压板9为等径弧形板,且压板9的内凹面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所述内凹面所对应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同轴。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若压板9上的内凹面为垂直面,这样,在任意高度方向上,在该高度上内凹面上的弧线对应一个圆心,所有圆心即构成所述内凹面的轴线。
为避免弹性片11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而过早失去性能,设置为所述弹性片11的表面为光滑面。
以上弹性片11的材料优选采用弹簧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该零件约束方法用于将轴类零件(15)固定于其上设置有通孔的箍环(6)上,且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通孔同轴,所述箍环(6)上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呈环状均布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箍环(6)至少有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各夹紧装置均包括伸入通孔的压板(9),且压板(9)通过弹性件与箍环(6)相连,所述弹性件均可在通孔的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所述零件约束方法的实现步骤为:
S1、轴类零件(15)与箍环的初步定位:
将轴类零件(15)竖直放置,箍环套设在轴类零件(15)上后,箍环为平面的端面支撑于一水平面上,而后采用木质榔头或橡胶榔头敲击箍环(6),敲击方向包括前、后方和左、右方,使得所述箍环(6)在各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对于轴类零件(15)的轴线进行位置调整;
S2、轴类零件与箍环的固定:
完成步骤S1后,采用锁紧装置实现轴类零件与箍环的相对位置固定;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压板(9)、滑块(10)、弹性片(11)及第一螺栓(8);所述弹性片(11)为所述弹性件,且弹性片(11)的中部还设置有呈桥拱形的变形段;
所述箍环(6)上设置有安装夹紧装置的孔道,所述孔道与箍环(6)上的通孔相接,所述滑块(10)局部位于所述孔道内,且滑块(10)可沿着所述孔道滑动;
所述压板(9)固定于滑块(10)靠近通孔的一端上,所述弹性片(11)的一端固定于滑块(10)远离通孔的一端上,且弹性片(11)的另一端与箍环(6)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螺栓(8)螺纹连接于箍环(6)上,且第一螺栓(8)的一端伸入孔道内,且第一螺栓(8)伸入孔道的端部作用在变形段的外凸侧上;
在步骤S2中,通过紧固所述第一螺栓(8),弹性片(11)通过变形段在第一螺栓(8)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使得弹性片(11)与滑块(10)相接的一端向滑块(10)所在侧运动,而推动压板(9)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运动以实现轴类零件(15)与箍环(6)的固定,所述孔道用于对应滑块(10)的运动方向导向;还包括其上设置有中心孔且呈桶状的安装筒(4);所述中心孔的孔口端的侧面为球面,且中心孔上的球面为第二球面(14),所述第二球面(14)的球心落在中心孔的轴线上,第二球面(14)的球心位于中心孔的顶端;
箍环(6)的侧面为球面,且箍环(6)上的球面为第一球面(7),所述第一球面(7)与第二球面(14)的外形一致,所述安装筒(4)用于置放箍环(6),所述箍环(6)与安装筒(4)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球面(7)置放于第二球面(14)上实现;
在完成步骤S2之后,将箍环(6)置放于安装筒(4)上,且箍环(6)与安装筒(4)的配合通过第一球面(7)与第二球面(14)相配合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水平面为工作台(1)的上表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贯通工作台(1)上、下表面的贯通孔(3),且所述贯通孔(3)的轴线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垂直;
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下侧,且与贯通孔(3)呈正对关系的顶升机构(2),所述顶升机构的顶部为用于支撑轴类零件(15)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可调;
在步骤S1中,所述轴类零件(15)由贯通孔(3)的上端插入贯通孔(3)中,轴类零件(15)的下端支撑于顶升机构(2)的支撑面上;
将箍环(6)由轴类零件(15)的上端套设于所述轴类零件(15)上,且箍环(6)为平面的一端被支撑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
箍环(6)的下端端面各点均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接触;
而后采用橡胶榔头或木质榔头敲击箍环(6);
所述箍环(6)在轴类零件(15)轴线上的位置通过调整所述顶升机构(2)支撑面的高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箍环(6)被支撑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之前,向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涂覆润滑油,以使得所述润滑油作为箍环(6)与工作台(1)之间的润滑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4)的底部还设置有检测装置(5),所述检测装置(5)用于检轴类零件(15)底端的反光性能或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11)与箍环(6)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
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栓(13),所述弹性片(11)通过第二螺栓(13)与箍环(6)螺栓连接;
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焊接于弹性片(11)上的螺帽(12),所述螺栓连接通过第二螺栓(13)上的螺纹与螺帽(12)上的螺纹相配合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为平直孔,且孔道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通孔的径向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9)为等径弧形板,且压板(9)的内凹面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所述内凹面所对应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11)的表面为光滑面。
CN201811256218.8A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Active CN109176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218.8A CN109176073B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218.8A CN109176073B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6073A CN109176073A (zh) 2019-01-11
CN109176073B true CN109176073B (zh) 2020-11-24

Family

ID=6494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6218.8A Active CN109176073B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60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4645B1 (fr) * 1986-10-07 1991-08-16 Harmand Pierre Dispositif porte-outil pour machine d'usinage
FR2735409B1 (fr) * 1995-06-13 1997-08-22 Mach Serdi Dispositif pour positionner la tige pilote d'une broche d'usinage
CN203853887U (zh) * 2014-05-19 2014-10-01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有限公司 陶瓷产品内孔加工夹具装置
CN104493553B (zh) * 2014-12-09 2016-09-28 重庆迪科汽车研究有限公司 钣金件钻孔微调结构
CN206200657U (zh) * 2016-09-22 2017-05-31 温州统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和防止轴跳动的定心装置以及轴定心机
CN207953199U (zh) * 2017-12-18 2018-10-12 有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球面铣磨工件的定位装夹转接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6073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2286B (zh) 一种连杆衬套压装装置以及连杆衬套压装方法
CN201261118Y (zh) 楔形连杆衬套压装装置
CN112775831B (zh) 一种珩磨连杆大头孔用浮动夹具
CN109176073B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零件约束方法
CN110239699B (zh) 一种舵柄舵杆配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40337B (zh) 锚链弯环机中心胎具定位孔的修复方法
CN110561145A (zh) 一种铝活塞毛坯加工工艺基准的反背夹具
CN210676444U (zh) 一种石化管道端口检测与整形装置
CN109176074B (zh) 一种发动机轴类零件约束装置
CN116984803A (zh) 一种用于燃油总管的焊接变形控制工装及方法
CN110170789B (zh) 一种长杆类零件对接焊接用自动变位工装
CN209868305U (zh) 一种高精度柱塞扁位磨削、快速换型夹具
CN109013794B (zh) 防衬套脱离的智能衬套口多点压扁装置
CN107378532B (zh) 钻瞄架座铆钉安装孔的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64760U (zh) 一种筒壳体类零件平面加工装置
CN206425863U (zh) 一种用于模锻叶片的辅助夹持装置
CN107327504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装置支点主轴承安装工具
CN115122072B (zh) 一种连杆衬套压装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883588B (zh) 一种万向浮动夹具
CN219725856U (zh) 一种灯框支架的夹具
CN218874538U (zh) 一种推力轴承用保持架加工工装
CN219608615U (zh) 水面光伏漂浮体的抗拉测试工装
CN109822376B (zh) 法兰式轴承座自动定心夹紧机构
CN115106812B (zh) 一种用于气缸盖立放的定位支撑装置及装夹方法
CN219235050U (zh) 一种非球面合金模仁的直角度修正取放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610000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sub Road No. 88 2 10 storey building No. 1002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Xingzhi 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Longquanyi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Shiling Street office Ling long road 218, No. 220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KELIFU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9

Address after: 610000 Rong Ou, 144 Qingbaijiang Road,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Zhirong Zhi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0, 2 2, 88 Jiao Zi Road,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Xingzhi 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