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8956A -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8956A
CN109168956A CN201811093568.7A CN201811093568A CN109168956A CN 109168956 A CN109168956 A CN 109168956A CN 201811093568 A CN201811093568 A CN 201811093568A CN 109168956 A CN109168956 A CN 109168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ulus mori
full
edible mushroom
mushroom
producing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35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欢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k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k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935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89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8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8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05F5/002Solid waste from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 e.g. seed coats, olive pits, almond shells, fruit residue, rice hu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制备基础物料,熟化物料,接种和培养的步骤,利用全桑枝为主要原料、配以黄精、荔枝草、棉籽壳、麸皮作为辅料,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有机原料,利用黄精、荔枝草以及利用全桑枝制备的促进剂溶液均促进食用菌产量的提高,将物料经过分装菌袋、封闭袋口和静置的步骤,使物料熟化,以利于食用菌的生长。本发明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食用菌生产产量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羊肚菌等,不同的真菌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不同的食用菌营养物质和功能也不相同。比如木耳能养血驻颜,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功效,主要生长于阔叶树的腐木上,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料的为主。比如蘑菇的赖氨酸含量丰富,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其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便上。由于自然生长的食用菌数量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故而,越来越多的人工生产栽培食用菌技术出现。
全桑枝为桑树的枝叶、桑条等的总称,是桑蚕生产中最大的副产物,每年也会因为修剪和自然掉落积累较多的全桑枝。桑枝作为落叶灌木,其中富含纤维素、粗蛋白等影响物质,具有作为食用菌材料的潜质。
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人工生产多采用以棉籽壳、杂木屑等作为基质的培养料,虽然可成功生产出食用菌,但产量较高的仍然是香菇或者平菇,其他如猴头菇等食用菌品种的产量仍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提高了猴头菇等食用菌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180~200份、黄精1~3份、荔枝草1~3份、棉籽壳3~5份、麸皮3~5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5~10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3~4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7.5~8.5,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封闭袋口,静置24~48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冷却至室温,接种食用菌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采摘。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2中,调节pH使用的是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3中,灭菌方式为121℃蒸汽灭菌5h,或者20W功率的紫外灯灭菌1h。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4中,培养时采用的环境是大棚或者室内,温度为10~35℃。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4中,出菇管理时,每天给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一次,所述促进剂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全桑枝粉碎成40目的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按照1:15~20的质量比例混合,煮沸15min,过滤,收集的滤液为促进剂溶液。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2中,菌袋中混合物的装料量为5kg,每10袋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50ml。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用过滤后收集的滤渣替代等质量的棉籽壳,用于制备基础物料。
优选的,所述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所述食用菌菌种为香菇、平菇或者猴头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利用全桑枝为主要原料、配以黄精、荔枝草、棉籽壳、麸皮作为辅料,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有机原料。无化学肥料,可生产出有机食用菌,每个5kg菌袋的鲜菇产量在6.9~7.6kg之间,产量高。黄精、荔枝草以及利用全桑枝制备的促进剂溶液均可促进食用菌产量的提高。将物料经过分装菌袋、封袋口和静置的步骤,使物料熟化,以利于食用菌的生长。本发明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合大规模培养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操作,由于不涉及发明点,故不对其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全桑枝取自桑树,黄精和荔枝草为购买自药店的中药材,棉籽壳为市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180~200份、黄精1~3份、荔枝草1~3份、棉籽壳3~5份、麸皮3~5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5~10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3~4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7.5~8.5,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封闭袋口,静置24~48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冷却至室温,接种食用菌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采摘。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食用菌每个5kg菌袋的鲜菇产量在6.9~7.6kg之间,产量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180份、黄精3份、荔枝草3份、棉籽壳5份、麸皮5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5~7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3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7.5,调节pH使用的是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每个菌袋分装5kg,菌袋采用常规菌袋即可,封闭袋口,静置12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灭菌方式为121℃蒸汽灭菌5h,冷却至室温,接种市售的食用菌香菇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培养时采用的环境是室内,温度为25~35℃;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0~93%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即出菇后3天采摘。
出菇管理时,每天给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一次,每10袋菌袋共喷洒促进剂溶液50ml,喷洒时注意每个菌袋表面均匀喷洒促进剂溶液;所述促进剂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全桑枝粉碎成40目的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按照1:15的质量比例混合,煮沸15min,过滤,收集的滤液为促进剂溶液。最后利用喷水的方式维持环境的相对湿度。
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7.6kg。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200份、黄精1份、荔枝草1份、棉籽壳3份、麸皮3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7~10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3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8.5,调节pH使用的是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每个菌袋分装5kg,菌袋采用常规菌袋即可,封闭袋口,静置48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灭菌方式为20W功率的紫外灯灭菌1h,冷却至室温,接种市售食用菌猴头菇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培养时采用的环境是大鹏,温度为10~29℃;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3~95%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即出菇后3天采摘。
出菇管理时,每天给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一次,每10袋菌袋共喷洒促进剂溶液50ml,喷洒时注意每个菌袋表面均匀喷洒促进剂溶液;所述促进剂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全桑枝粉碎成40目的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按照1:20的质量比例混合,煮沸15min,过滤,收集的滤液为促进剂溶液。最后利用喷水的方式维持环境的相对湿度。
利用实施例2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7.6kg。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190份、黄精2份、荔枝草2份、棉籽壳4份、麸皮4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5~7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4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8.0,调节pH使用的是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每个菌袋分装5kg,菌袋采用常规菌袋即可,封闭袋口,静置36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灭菌方式为121℃蒸汽灭菌5h,冷却至室温,接种市售食用菌平菇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培养时采用的环境是室内,温度为20~30℃;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0~93%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采摘。
出菇管理时,每天给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一次,每10袋菌袋共喷洒促进剂溶液50ml,喷洒时注意每个菌袋表面均匀喷洒促进剂溶液;所述促进剂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全桑枝粉碎成40目的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按照1:20的质量比例混合,煮沸15min,过滤,收集的滤液为促进剂溶液。最后利用喷水的方式维持环境的相对湿度。
利用实施例3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7.5kg。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2中调节pH使用的是石灰粉,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利用实施例3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7.5kg。
实施例5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用促进剂溶液制备过程中过滤后收集的滤渣替代等质量的棉籽壳,用于制备基础物料,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利用实施例3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7.4kg。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数据,促进剂溶液制备过程中过滤后收集的滤渣替代等质量的棉籽壳,每个菌袋鲜菇的产量仅差200g,差别不大,可做到促进剂溶液制备副产物的再利用。
实施例6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80份、黄精5份、荔枝草5份、棉籽壳8份、麸皮8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5~7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3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7.5,调节pH使用的是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每个菌袋分装5kg,菌袋采用常规菌袋即可,封闭袋口,静置24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灭菌方式为121℃蒸汽灭菌5h,放至室温,接种市售食用菌猴头菇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培养时采用的环境是室内,温度为25~35℃;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0~93%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即出菇后3天采摘。利用喷水的方式维持环境的相对湿度。
利用实施例1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7.1kg。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6的数据,结果显示,利用全桑枝制备的促进剂溶液均可促进食用菌产量的提高。
对比例1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制备基础物料时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80份、荔枝草5份、棉籽壳8份、麸皮8份;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利用对比例1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6.3kg。
对比例2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制备基础物料时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80份、黄精5份、棉籽壳8份、麸皮8份;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利用对比例2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6.3kg。
对比例3
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S2中静置时间改为72h;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利用对比例3的方法每个菌袋可生产鲜菇6.9kg。比较实施例1与对比例3的数据,说明并不是静置熟化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过长的时间可能导致物料中的营养物质过度消耗,反而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及效果,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物料: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全桑枝180~200份、黄精1~3份、荔枝草1~3份、棉籽壳3~5份、麸皮3~5份;
将称取的全桑枝、黄精分别粉碎,使颗粒粒径为5~10mm,分别得到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将桑枝颗粒和黄精颗粒与称取的荔枝草、棉籽壳、麸皮拌匀,得到基础物料;
S2,将基础物料与水按照10:3~4的质量比例拌匀,调节pH至7.5~8.5,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分装于菌袋中,封闭袋口,静置24~48h,得到熟化物料;
S3,将熟化物料灭菌,冷却至室温,接种食用菌菌种,获得培养料;
S4,培养:将所述培养料置于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出菇管理,待食用菌完全成熟后采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调节pH使用的是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灭菌方式为121℃蒸汽灭菌5h,或者20W功率的紫外灯灭菌1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培养时采用的环境是大棚或者室内,温度为1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出菇管理时,每天给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一次,所述促进剂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全桑枝粉碎成40目的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按照1:15~20的质量比例混合,煮沸15min,过滤,收集的滤液为促进剂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菌袋中混合物的装料量为5kg,每10袋菌袋喷洒促进剂溶液50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过滤后收集的滤渣替代等质量的棉籽壳,用于制备基础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所述食用菌菌种为香菇、平菇或者猴头菇。
CN201811093568.7A 2018-09-19 2018-09-19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Pending CN109168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3568.7A CN109168956A (zh) 2018-09-19 2018-09-19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3568.7A CN109168956A (zh) 2018-09-19 2018-09-19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8956A true CN109168956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0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3568.7A Pending CN109168956A (zh) 2018-09-19 2018-09-19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89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6487A (zh) * 2019-08-06 2019-10-15 程亚龙 含有桑枝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367046A (zh) * 2019-08-16 2019-10-25 洛宁县鼎晟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食用菌生产原料的制造方法及设备
CN112166956A (zh) * 2020-10-17 2021-01-05 李俊锋 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61A (zh) * 2013-04-16 2013-08-21 东至林野生态种植中心 一种丹参袋料保健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4641943A (zh) * 2015-03-12 2015-05-27 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一种桑枝栽培袖珍菇的方法
CN107188617A (zh) * 2017-06-27 2017-09-22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猴头菇出菇量的栽培方法
CN107711284A (zh) * 2017-10-13 2018-02-23 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7787764A (zh) * 2017-10-23 2018-03-13 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品质食用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61A (zh) * 2013-04-16 2013-08-21 东至林野生态种植中心 一种丹参袋料保健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4641943A (zh) * 2015-03-12 2015-05-27 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一种桑枝栽培袖珍菇的方法
CN107188617A (zh) * 2017-06-27 2017-09-22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猴头菇出菇量的栽培方法
CN107711284A (zh) * 2017-10-13 2018-02-23 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7787764A (zh) * 2017-10-23 2018-03-13 太湖县金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品质食用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6487A (zh) * 2019-08-06 2019-10-15 程亚龙 含有桑枝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367046A (zh) * 2019-08-16 2019-10-25 洛宁县鼎晟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食用菌生产原料的制造方法及设备
CN112166956A (zh) * 2020-10-17 2021-01-05 李俊锋 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8368B (zh) 一种猴头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130576B (zh) 一种平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4591863A (zh) 一种含有荔枝核、荔枝果皮的食用菌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247B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387451B (zh) 一种猴头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6673851A (zh) 黄芪食用菌培养基及利用该培养基栽培黄芪食用菌的方法
CN106747820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及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CN103435402A (zh) 一种茶树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9168956A (zh) 利用全桑枝生产有机食用菌的方法
CN105766364A (zh) 利用中药渣栽培富有机硒白灵菇的方法
CN102668886B (zh) 菌草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CN104429589A (zh) 利用剑麻废渣生产猴头菇的方法
CN103435399B (zh) 一种毛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2870594B (zh) 利用烟秆设施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6069665A (zh) 一种具有奶香味豆芽的培育方法
CN103229664A (zh) 利用无粉碎茶籽壳栽培甜灵芝
CN102204475B (zh) 一种合生离褶伞圈白蘑js39菌种及其应用
CN104016768A (zh) 一种玉米芯为原料的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9591B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0904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35404A (zh) 一种秀珍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396237B (zh) 一种白灵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35419B (zh) 一种鲍鱼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8440039A (zh) 一种茄子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486A (zh) 一种增强抗逆性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