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5815A -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5815A
CN109155815A CN201780031181.6A CN201780031181A CN109155815A CN 109155815 A CN109155815 A CN 109155815A CN 201780031181 A CN201780031181 A CN 201780031181A CN 109155815 A CN109155815 A CN 109155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image pickup
image
pickup part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11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龙志
吉田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9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3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5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04N1/212Motion video recording combined with still video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目的在于在具有多个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改善拍摄时或再现时的易用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具有多个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设置了设定能够预先设定的多个拍摄模式的设定单元,且设置了根据设定的拍摄模式控制多个摄像部的单元、和操作单元。由此,通过由用户选择要求的拍摄模式,能够用简单的操作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并且能够独立地、或同时地控制多个摄像部进行拍摄,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有多个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对多个摄像部用分别不同的动作模式进行控制而摄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使用CCD或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拍摄被摄体的数字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一般具有由单一的摄像元件和光学系统构成的单一的摄像部。与此相对,也提出了具有多个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作为本技术领域中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平10-1341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广角视野的摄像机和狭角视野的摄像机,能够高精度地推定深度信息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341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能够推定宽视场和精度良好的深度。但是,没有考虑拍摄时或再现时的易用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课题,举其一例,是一种具有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显示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电路、操作部、模式设定部、和记录部的摄像装置,其构成为: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以隔开规定间隔且对同一方向进行拍摄的方式配置,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从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图像信号,从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图像信号,从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3信号,控制电路根据能够通过来自模式设定部的输入预先设定的多个拍摄模式,通过操作部进行的1次拍摄操作来控制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记录部,多个拍摄模式包括记录第1图像信号的拍摄模式、记录第1图像信号和第2图像信号的模式、和记录第3信号的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同时控制多个摄像部进行拍摄,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例的外观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拍摄模式的一览。
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通常拍摄2的动作的时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高速连拍模式中的摄像部的摄像时序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例2中的拍摄模式的一览。
图8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图像例。
图10是表示与图9的图像对应的距离直方图的图。
图11是实施例2中的合成后的输出图像例。
图12是实施例2中的距离自适应处理模式中的用户界面的画面显示例。
图13是实施例2中的距离自适应处理模式中的用户界面的其他画面显示例。
图14是实施例3中的拍摄模式的一览。
图15是个别地进行实施例3中的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设定时的菜单画面的一例。
图16是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监视时的画面显示的例子。
图17是实施例4中的摄像方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例的外观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
图21是表示实施例6中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2是实施例6中的通常拍摄模式的一览。
图23是实施例6中的同时拍摄模式的一览。
图24是实施例6中的焦距与变焦倍率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5是实施例6中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26是实施例6中的动态图像拍摄模式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27是实施例6中的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广角图像记录中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28是实施例6中的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狭角图像记录中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29是实施例6中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0是实施例6中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的双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1是实施例6中的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2是实施例6中的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的动态图像同时记录中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3是实施例6中的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4是实施例6中的再现模式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5是实施例6中的再现模式的其他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36是实施例7中的摄像装置的概观图。
图37是实施例8中的摄像装置的概观图。
图38是实施例8中的摄像装置的其他概观图。
图39是实施例8中的拍摄模式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1具有2个摄像部。2a、2b是透镜部,3a、3b是摄像部。另外,摄像部3a、3b以隔开规定间隔地对同一方向进行拍摄的方式配置。透镜部2a、2b由包括聚焦透镜的多片透镜构成,由控制电路6控制聚焦透镜的位置而进行对焦动作。
摄像部3a、3b由CMOS或CCD等摄像元件构成。在摄像部3a、3b的摄像面上,光电转换元件二维状地排列,分别对经由透镜部2a、2b输入并在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转换为拍摄信号。在摄像部3a、3b中,内置有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电路,输出数字化后的拍摄信号。另外,在摄像部3a、3b中,也可以使用配置了相位差AF(自动对焦)用的像素的摄像元件而实现AF的高速化。也可以在摄像部3a、3b中内置存储器而实现拍摄而得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高速化。另外,使用没有内置AD转换电路的摄像元件的情况下,将AD转换电路设置在摄像部3a、3b的外部即可。摄像部3a、3b和透镜部2a、2b与动作模式相应地由控制电路6控制。
接口电路4与摄像装置的动作模式相应地将来自摄像部3a、3b的输入信号输出至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此时,与动作模式相应地输出用摄像部3a、3b拍摄而得的拍摄信号的一方或双方。该动作由控制电路6控制。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对于来自接口电路4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与感光度设定相应的放大、白平衡补正等各种信号处理。另外,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与动作模式相应地生成作为显示用的影像信号、或者记录用的影像信号的动态图像数据、静止图像数据。这些显示用的影像信号、记录用的影像信号包括与摄像部3a、3b分别对应的影像信号、和将摄像部3a、3b的输出信号合成生成的影像信号。
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上,连接有控制电路6、显示器8、DRAM和闪存等存储器12、编码解码电路15、记录再现电路10等,能够进行与各部的高速的协同处理。作为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和控制电路6的硬件结构,可以是使双方单片化的LSI,也可以用个别的LSI构成。另外,对于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记录再现电路10,也可以与摄像装置的性能要求相应地,与2个摄像部对应地设置2个系统的信号处理、记录电路,构成为可以同时进行2个系统的信号处理。
在控制电路6上连接有透镜部2a、2b、摄像部3a、3b、接口电路4、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姿态检测部7、操作输入部9、位置信息输入部13、无线通信部14等。控制电路6与动作模式相应地进行连接的该各部的控制。另外,控制电路6经由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或者直接地对显示器8、编码解码电路15、记录再现电路10进行控制。姿态检测部7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和电子罗盘,能够检测摄像装置的拍摄方向(方位角、仰角)、图像的倾斜。
这样,本实施例中,由控制电路6与通过用户操作预先设定的动作模式相应地,以编码解码电路15控制摄像部3a、3b、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显示器8、记录再现电路10等,显示或记录通过1次拍摄动作而在摄像部3a中拍摄而得的图像信号、在摄像部3b中拍摄而得的图像信号、将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中拍摄而得的图像信号合成生成的图像信号中的某一方的方式进行控制。
编码解码电路15对于信号处理后的影像信号进行记录用的编码处理,并且进行再现的图像数据的解码处理。记录再现电路10将拍摄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11中,并且再现记录介质11中记录的图像。
操作输入部9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具体而言,如后所述,模式设定拨盘、快门按钮、模式设定按钮等相当于操作输入部9。对于模式设定拨盘,分配对摄像装置1的设定中用户的使用频度高的操作即可。
显示器8例如是将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等显示部一体化的显示器,在显示器8之外也可以还具有光学式或电子式的取景器。另外,显示部的方式不限定于液晶,也可以使用有机EL等任意的方式。另外,触摸面板例如可以使用静电电容方式或压敏方式等。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A)是后视图,(B)是右侧视图,(C)是主视图。图2中,摄像装置1在背面侧配置有将触摸面板一体化的显示器8。
透镜部2a、2b以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光轴方向的方式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另外,透镜部2a、2b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拆装式的。作为摄像装置1的操作输入部9,设置有模式设定拨盘31、快门按钮32、操作按钮33、动态图像拍摄按钮34。35是电源开关。模式设定拨盘31选择摄像装置1的拍摄模式的种类等。快门按钮32设置在主体右侧上部,按下它进行拍摄的操作。操作按钮33具有中央的按钮和上下左右四方向的按钮,用于进行菜单画面的显示和选择。另外,也可以在摄像装置1的顶面侧设置电子取景器。
摄像装置1的动作模式中至少具有拍摄模式和再现模式,进而在拍摄模式中具有多个模式。这些动作模式的切换,采用使用模式设定拨盘31切换的结构即可。也可以对于再现模式设置专用的再现模式按钮。
关于拍摄模式的种类及其详情在后文中叙述,此处对于拍摄模式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控制电路6检测出用操作输入部9设定为规定的拍摄模式时,对于摄像部3a、3b、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显示器8、编码解码电路15、记录再现电路10等,进行与拍摄模式相应的控制。在拍摄模式中能够进行静止图像拍摄和动态图像拍摄。
控制电路6从摄像部3a或3b以规定的周期读取拍摄信号,经由接口电路4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转换为显示用的格式并在显示器8上实时地显示动态图像。用户在监视该动态图像的同时通过如下所述的动作进行拍摄。
在拍摄静止图像时,用户按下快门按钮32。控制电路6从操作输入部9的输出中检测到快门按钮32被按下,按照用户设定的拍摄条件设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等。快门按钮32也可以使用具有半按和全按这2个状态的,以在半按状态时决定对焦和快门速度等的设定的方式进行控制。这些设定通过控制电路6控制透镜部2a、2b和摄像部3a、3b而执行。通过快门按钮操作,用摄像部3a、3b的哪一方的摄像部进行拍摄、或者用摄像部3a、3b双方的摄像部进行拍摄、进行怎样的信号处理、记录哪个信号等,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拍摄模式控制的。用摄像部3a、3b拍摄而得的静止图像的拍摄信号,被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实施规定的静止图像信号处理之后,用编码解码电路15进行静止图像用的编码。使用存储器12作为进行静止图像信号处理、编码处理等时的缓冲存储器。编码方式例如采用JPEG方式,但作为JPEG以外的方式也可以按MPEG或高画质的RAW格式记录。编码后的静止图像数据经由存储器12被记录再现电路10记录到记录介质11中。
在拍摄动态图像时,按下动态图像拍摄按钮34开始拍摄,再次按下而停止拍摄。动态图像例如按H264或H265等MPEG、其他任意的动态图像用格式编码即可。在动态图像拍摄的情况下,也由编码解码电路15按规定的格式进行编码,编码后的动态图像数据经由存储器12被记录再现电路10记录到记录介质11中。
控制电路6根据来自操作输入部9的输入检测出设定为再现模式时,用记录再现电路10读取记录介质11中记录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然后,用编码解码电路15解码之后,以在显示器8上显示的方式进行控制。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具有多个摄像部,能够按预先设定的动作模式在由快门按钮操作等进行的1次拍摄动作中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1的另一例的外观图,(A)是后视图,(B)是主视图。图3的例子中,相对于图2的例子是纵长的形状,显示器8’相对于图2(A)的例子相对更大。另外,图3的例子中,不具有图2所示的模式设定拨盘31、快门按钮32、操作按钮33、动态图像拍摄按钮34,但在显示器8’上显示与这些操作按钮相当的图标等,构成为通过触摸面板操作能够进行要求的输入。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进行说明。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的一览。拍摄模式中具有通常拍摄1、通常拍摄2、同时拍摄、高速连拍、动态图像/静止图像拍摄这5个模式。图4中,在该各模式中,记载了2个摄像部的动作、和记录图像、各模式中的控制的概要。第1摄像部对应于图1中的摄像部3a,第2摄像部对应于摄像部3b。另外,“有效”表示进行拍摄动作,“无效”表示不进行拍摄动作。另外,对于记录图像,“第1”或“第2”表示记录第1摄像部或第2摄像部中拍摄而得的图像,“第1第2”表示记录用第1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双方。
通常拍摄1是按与具有单一的摄像部的摄像机同样的动作仅使第1摄像部有效的拍摄模式,在静止图像拍摄时用第1摄像部执行监视和静止图像拍摄,在动态图像拍摄时也用第1摄像部执行监视和动态图像拍摄。该模式与具有单一的摄像部的公知的任意的摄像装置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另外,此处使第1摄像部“有效”,但也可以使第1摄像部“无效”,使第2摄像部“有效”。在该拍摄模式中,仅使一方的摄像部工作,所以有利于降低电力。
通常拍摄2使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双方“有效”,但第1摄像部用于监视,第2摄像部用于静止图像拍摄。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通常拍摄2的动作的时序的说明图,横轴表示时间。在该模式中,第1摄像部为了生成监视用的动态图像,而以规定周期读取帧图像。曝光与读取并行地以帧周期进行。读取的动态图像用图1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转换为显示用的图像,在显示器8上显示。用户监视该动态图像,在要求的时机(图5的快门ON)按下快门按钮。第2摄像部用控制电路6检测出快门ON之后开始曝光,在与设定的快门速度相当的曝光时间的曝光结束时读取拍摄而得的静止图像信号。读取所需的时间由静止图像的像素数和读取速度决定,但一般而言需要比第1摄像部中的监视用动态图像的帧更长的时间。
在具有单一的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用同一摄像部执行静止图像的摄像、和摄像前的监视,所以在静止图像拍摄中监视中断,存在错过下一次拍摄的快门机会的可能性。根据本实施例的动作,在静止图像拍摄中也能够连续地监视,难以错过快门机会。
接着,对于同时拍摄模式进行说明。同时拍摄模式用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同时拍摄。在该模式中,第1摄像部进行监视和静止图像拍摄,第2摄像部在与第1摄像部的拍摄相同的时机进行静止图像拍摄。在该模式中,能够变更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拍摄条件(例如快门速度、光圈、ISO感光度、效果等)地同时拍摄。
接着,对于高速连拍模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高速连拍模式中的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的摄像时序的说明图。在该模式中,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交替地拍摄。设单一的摄像部中的最快速地进行静止图像拍摄时的摄像的1个周期为T时,1秒中能够摄像的静止图像的张数是1/T。该情况下,设信号处理和记录所需的时间相对于摄像的周期具有充分的处理能力。在高速连拍模式中,通过使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摄像时序错开T/2,相对于摄像部单一的情况能够以约2倍的速度进行高速连拍。
接着,对于动态图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进行说明。在该模式中,用第1摄像部进行动态图像拍摄,用第2摄像部进行静止图像拍摄。因为在动态图像拍摄和静止图像拍摄中使用不同的摄像部,所以能够在动态图像拍摄中的任意时机进行静止图像的拍摄。此时,与用单一的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不同,在拍摄静止图像的时机不存在动态图像的一部分缺失、或者在动态图像拍摄中记录的静止图像的尺寸受到制约的风险。本模式中,静止图像拍摄在快门按钮32按下的时机执行,动态图像的拍摄开始、结束通过按下快门按钮32执行。
本实施例中,通过快门按钮32的操作,能够用与具有单一的摄像部的摄像装置的操作同样的简单的操作进行使用多个摄像部的拍摄,能够提供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另外,具有在静止图像拍摄中监视不中断而较少错过快门机会、能够高速拍摄等优点。
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拍摄模式的具体例,对于通常拍摄1、通常拍摄2、同时拍摄、高速连拍、动态图像/静止图像拍摄这5个模式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具有这5个模式的全部,也可以具有一部分模式。
这样,本实施例在具有多个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设置了设定能够预先设定的多个拍摄模式的设定单元,且设置了与设定的拍摄模式相应地控制多个摄像部的单元、和操作单元。由此,对于操作单元的1次拍摄指示能够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
换言之,具有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显示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电路、操作部、模式设定部、和记录部的摄像装置,构成为: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以隔开规定间隔且对同一方向进行拍摄的方式配置,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从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图像信号,从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图像信号,从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3信号,控制电路根据能够通过来自模式设定部的输入预先设定的多个拍摄模式,通过操作部进行的1次拍摄操作来控制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记录部,多个拍摄模式包括记录第1图像信号的拍摄模式、记录第1图像信号和第2图像信号的模式、和记录第3信号的模式。
由此,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同时控制多个摄像部进行拍摄,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实施例2)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对于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即拍摄模式的内容用图7进行说明。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的一览。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中具有测距、背景模糊、距离自适应、HDR、3D这5个模式。
测距模式用第1摄像部进行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摄像,用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计算拍摄而得的图像中的各部的距离信息。计算出的距离信息与用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信息一同记录。距离信息使用第1摄像部与第2摄像部的视差信息,用立体匹配等公知的方法按每个像素或由多个相邻像素构成的每个区域的距离信息计算。这样计算出的距离信息与拍摄而得的图像数据一同在图像文件内、或者作为另外的文件记录。作为另外的文件记录的三维信息的文件的文件格式是任意的,但例如也可以转换为3D打印等中使用的STL格式等的多边形数据并记录。
在该测距模式中,在拍摄时、或再现时,能够得知图像上的任意位置的距离信息。例如,也可以设置用户在触摸面板上指定了画面上的任意点时、在显示器上显示从拍摄位置到被摄体等、到指定的点的距离的界面。
另外,在该测距模式中,设记录的图像是用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但也可以代替用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地仅记录用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也可以记录用第1、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2个图像双方。
在该测距模式中,记录用第1摄像部或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同时根据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2个图像,计算与各像素或者像素区域对应的距离信息并记录。对于这样拍摄的图像的任意点能够得知距离信息。另外,关于距离的测定方法,也可以同时使用设置激光等的发光部和受光部、通过从发光到受光的时间差进行测距的主动方式的测距,特别提高远距离的测距精度。
接着,对于背景模糊模式进行说明。该模式与先前说明的测距模式同样地使用由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图像计算距离信息。使用该距离信息进行使背景模糊的处理。对于该处理的详情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图1中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8中,100是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1是距离信息生成电路,102是距离直方图生成电路,103是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是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5是图像直方图生成电路,106是合成电路,107是显示信号生成电路。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0根据第1或第2摄像部输出的静止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生成记录用的静止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0按照控制电路6(图1)的控制,在存储器12(图1)中适当地缓冲图像数据同时执行信号处理。也可以在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0中内置被摄体识别等的信号处理部,识别各种被摄体、或者进行人物识别处理。
距离信息生成电路101根据第1摄像部的拍摄图像和第2摄像部的拍摄图像按每个像素、或者按由相邻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组单位生成距离信息。生成距离信息时,使用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在同一时机拍摄而得的图像。以下说明中,将在第1摄像部中在规定时机生成的帧图像称为第1图像,将在第2摄像部中在与第1图像相同的时机生成的图像称为第2图像。距离信息根据第1图像和第2图像使用公知的方法生成即可。作为一例,根据第1图像和第2图像按照三角测量的原理求出即可。作为距离信息生成电路101的输入信号,具有输入从第1摄像部输入的第1图像数据和从第2摄像部输入的第2图像数据的输入部。另外,距离信息生成电路101具有能够将输入的第1、第2图像数据对存储器12(图1)读取、写入的输入输出接口。由此,能够对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任意像素进行各种处理。此处,通过模式匹配处理,求出第1图像的各像素与第2图像的哪一个像素对应。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隔开一定距离B的间隔地相对于光轴方向平行地配置,第1图像中的任意像素p1在设通过模式匹配求出的与第1图像的任意像素p1对应的第2图像的像素为p2时,包括δ的视差。距离信息生成电路101按每个像素生成该δ。此时,摄像部与被摄体的距离Z能够按照三角测量的原理,根据Z=B×f÷δ的关系计算。此处f是摄像部的焦距,等于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焦距。这样,通过按每个像素计算出距离图像,可以得到第1图像的任意像素的距离信息。
距离直方图生成电路102计算距离直方图,即对于距离计算该距离的像素数的信息、换言之为像素相对于距离的频度。在图9中示出图像例,在图10中示出相对于图像的距离直方图。该图像包括作为被摄体的人物111和远景的建筑物112。图10的距离直方图中,111’是与人物对应的部分,处于近距离。112’是与建筑物对应的部分,处于远距离。
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00具有将图像数据分离为属于规定的被摄体距离的多个信号组的分离单元,用此后的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和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与距离相应地实施不同的信号处理。
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进行位于远距离的部分图像的信号处理。在本背景模糊模式中,用该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对于相当于背景的远距离图像实施较强的低通滤波处理。图像直方图生成电路105例如对于亮度计算具有该亮度的图像内的像素数、或者像素的频度。也能够计算与RGB信号对应的直方图并在显示器上显示。
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进行位于近距离的图像的部分的信号处理。在本背景模糊模式中,该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对于相当于被摄体的、例如人物等的近距离图像实施适合被摄体的任意的信号处理。例如,在图10的距离直方图中,这样用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对于相当于背景的远距离图像实施较强的低通滤波处理。
将用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和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与距离相应地实施不同的信号处理后的图像用合成电路106合成,用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07生成在显示器8(图1)上显示的显示用的图像。在图11中示出合成后的输出图像例。130是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合成后的图像,131是与人物对应的部分。132是与建筑物等背景对应的部分,因为相当于背景所以用滤波处理使其模糊。
在合成电路106上也连接有距离直方图生成电路102和图像直方图生成电路105的输出,不仅能够显示图像,也能够将距离直方图或图像直方图单独地、或者与图像叠加地在显示器上显示。这样的显示能够通过显示用于由用户选择性地切换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显示内容的菜单、能够由用户选择的结构而实现。另外,图像直方图和距离直方图可以分别地显示,也可以用例如使横轴为距离、纵轴为亮度地用颜色表示像素数等方法将图像直方图与距离直方图一体化而显示距离与亮度的二维直方图。
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和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中的低通滤波器的强度等信号处理的强度和种类,以及切换这些信号处理的直方图上的距离,也可以根据用距离直方图生成电路102计算出的直方图的形状自适应地改变。另外,也可以与静止图像/动态图像信号处理内的人物识别处理组合,对于检测出人物被摄体时、和未检测出人物时改变处理。
另外,图8中采用了按远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3、和近距离图像处理电路104对于2个阶段的距离能够进行不同的信号处理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可以分为3个阶段以上并与距离相应地进行其他阶段的不同的处理的结构。
通过使用该背景模糊模式,能够使人物被摄体等近景显眼且使背景模糊地拍摄,在使用尺寸小的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仿佛用单反摄像机拍摄一般的使背景模糊的图像。
接着,对于距离自适应处理模式进行说明。先前说明的背景模糊模式使人物被摄体等近景显眼且使背景模糊,与此相对,距离自适应处理模式使背景模糊更加通用化。与用户的偏好相应地,包括与背景模糊同样的处理地,能够与被摄体的距离相应地进行不同的处理,也能够进行使近景模糊等处理。因此,设置能够由用户变更处理内容的界面。
图12是距离自适应处理模式中的用户界面的画面显示例。例如,设置用户从菜单画面显示图12的画面这样的菜单并显示该画面。图12中,8’是显示器的显示画面,显示画面上具有影像显示区域140、距离直方图显示区域143、特定距离的图像显示区域145这3个区域。输入图像是与先前说明的图9的图像相同的图像。影像显示区域140中显示的图像,是信号处理后的图像。在距离直方图显示区域143中,与图10所示的例子同样地显示距离直方图,同时显示选择框144。该选择框144能够通过用户进行的触摸面板操作而变更位置。将与此处选择的距离直方图区域中的位置对应的图像显示在距离直方图显示区域143中。在距离直方图显示区域143中,用选择框144选择了相当于人物的近距离部分,所以在特定距离的图像显示区域145中,显示了人物部分的输入图像141’。146是画质调节显示,此处作为画质调节项目的一例,显示了调节用于模糊的低通滤波器的强度的菜单。用户通过触摸面板操作能够调节低通滤波器的强度,能够用影像显示区域140确认画质调节的效果。另外,在低通滤波器以外也可以显示颜色补正等任意的图像处理的菜单。
图12是在距离直方图显示区域143中选择了人物部分的情况的画面显示例,与此相对,图13是用选择框144’选择了包括建筑物的背景区域的情况的画面显示例。因此,在特定距离的图像显示区域145中显示包括建筑物的背景部分的输入图像142’。
在该距离自适应处理模式中,对于图像中的能够与被摄体距离相应地分离的任意的每个区域,用户能够实施与偏好相应的处理,在背景模糊之外,还能够对被摄体的颜色进行补正或者使近景模糊。在该模式中,也与背景模糊同样,处理可以不是与距离相应地分2个阶段而是多个阶段。另外,在用户界面中,也可以并列地显示处理前的图像和处理后的图像,使图像处理的效果更易于比较。另外,也可以不显示距离直方图地选择距离。
图7中,HDR(High Dynamic Range)是将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在不同摄像条件下拍摄而得的图像合成、生成阴影细节损失和高光细节损失少的图像的模式。另外,此处摄像条件指的不是拍摄环境,而是快门速度、光圈、ISO感光度等关于拍摄的摄像装置的设定条件。
延长曝光时间时,一般而言可以得到S/N良好的图像,但易于饱和,高亮度部的再现性易于变差。缩短曝光时间时,一般而言可以得到高亮度部的再现性良好的图像,但低亮度部的S/N易于变差。于是,在该HDR模式中,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曝光时间不同的图像。例如,在第1摄像部中设定为高速快门、在第2摄像部中设定为低速快门,或者增大第1摄像部的光圈值、减小第2摄像部的光圈值,或者提高第1摄像部的ISO感光度、降低第2摄像部的ISO感光度,或者改变其组合而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分别拍摄动态范围大的图像和动态范围小但S/N良好的图像并合成。在合成时与图像直方图相应地,生成在低亮度部和高亮度部中亮度、颜色再现性和S/N的平衡都良好、实际上动态范围宽的图像。
仅具有单一的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也能够连续地拍摄改变曝光时间的图像并合成,但被摄体存在运动的情况下,曝光时间不同的连续的图像中产生变化,易于发生成为重影而不能得到动态范围扩大的效果的情况。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因为能够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同时拍摄,所以具有能够扩大动态范围、此时难以产生重影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用图7进行了说明,但可以是搭载了这些模式的全部的摄像装置,也可以是具有这些中的一部分模式的摄像装置。另外,它们也可以是将模式组合而成的模式。例如,也能够将背景模糊与HDR组合。能够通过用第1摄像部连续地拍摄高速快门图像和低速快门图像并合成而进行公知的动态范围扩大处理,同时使用从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得到的距离信息进行背景模糊。进而,也可以适当组合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4中记载的模式。
接着,3D模式是用第1摄像部记录右眼用、用第2摄像部记录左眼用的图像的模式。在拍摄或再现该3D模式中拍摄的图像时,可以在显示器8上左右并列地显示第1摄像部的右眼用图像、和第2摄像部的左眼用图像,为了能够用左眼仅观看左眼图像、用右眼仅观看右眼图像而在显示器上安装防止左右图像干扰的专用的观看器而能够观赏3D图像。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样地,能够对于操作单元的1次拍摄指示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同时控制多个摄像部以多个拍摄模式进行拍摄,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实施例3)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对于与实施例1、2的不同点即拍摄模式的内容用图14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中具有程序AE、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双重、手动这5个模式。
程序AE模式是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按照分别不同的2个程序线图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此时的程序线图是任意的。也可以使用户能够从多个程序线图中选择2个。另外,在该模式中,也可以使对焦模式和定时器的设定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能够个别地设定,例如能够将第1摄像部设为手动对焦、将第2设定部设为自动对焦,或者对第1摄像部不设定定时器、对第2摄像部设定定时器,在第1摄像部因快门按钮ON而拍摄之后,在基于定时器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后用第2摄像部拍摄。
光圈优先模式是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按照分别不同的2个光圈优先AE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能够以2个不同的光圈值同时进行拍摄。
快门优先模式是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按照分别不同的2个快门优先AE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能够以2个不同的快门速度同时进行拍摄。
双重模式是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按照程序AE、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中的分别不同的2个动作模式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例如在第1摄像部中设定为光圈优先、在第2摄像部中设定为快门优先地同时进行拍摄等,能够按从程序AE、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中任意地选择的2个模式的组合同时进行拍摄。
手动模式是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按2种不同的手动设定对拍摄条件进行设定并同时进行拍摄的模式。能够设定的拍摄条件是任意的,在ISO感光度、光圈值、快门速度之外,还能够进行对焦和定时器、画质和特殊效果等的设定。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以拍摄条件不同的2种拍摄模式进行拍摄,能够提高能够拍摄要求的照片的频度。
在图15中示出本实施例中个别地进行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设定时的菜单画面的一例。800~804是第1摄像部的设定项目,顺次是ISO感光度、光圈值、快门速度、定时器、闪光灯的各设定菜单。例如,能够通过触摸面板操作选择要求的项目、变更各项目的设定即可。同样地,805~809是第2摄像部的设定项目,能够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进行不同的设定。在手动模式中能够进行全部设定项目的设定,但与模式相应地自动地设定可能的项目。例如,在光圈优先模式中能够进行光圈值的设定,但快门速度的设定是自动地进行的,所以使其不接受手动设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用图14进行了说明,但可以是搭载了这些模式的全部的摄像装置,也可以是具有这些中的一部分模式的摄像装置。进而,也可以组合实施例1、实施例2中说明的图4和图7中记载的模式。
用图16说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拍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时的监视时的画面显示的例子。图16(A)是单画面显示,显示第1摄像部或第2摄像部中的一方的图像。图16(A)中,8是显示器,92是模式显示按钮,用OSD显示当前设定的模式名。93是摄像机设定按钮,选择它时,显示图8的菜单画面。该选择操作例如通过显示器8中内置的触摸面板进行。94是画面切换按钮,进行单画面显示中的第1摄像部与第2摄像部、和双画面显示的切换。单画面显示时的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的切换、和单画面显示双画面显示的切换可以通过按下同一按钮而顺次切换,单画面显示时的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的切换、和单画面显示与双画面显示的切换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按钮进行。
图16(B)是双画面显示,双画面同时显示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图像。也可以与摄像模式相应地切换仅进行单画面显示、还是能够选择单画面显示和双画面显示。例如,图4的通常拍摄1中仅第1摄像部是有效的,所以可以仅有单画面显示。此时不显示画面切换按钮。另一方面,图14的各模式使用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双方,所以显示画面切换按钮。这样,通过取决于拍摄模式选择性地切换单画面显示和双画面显示,易用性提高。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同样地,能够对于操作单元的1次拍摄指示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同时控制多个摄像部以多个拍摄模式进行拍摄,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对于使用硬件上不同结构的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即,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是基本上相同的硬件结构,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采用不同的硬件结构。
图17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方式的说明图。图17与图4、7、14同样地记载了2个摄像部的动作、和记录图像、各模式中的控制的概要。作为图17中记载的拍摄方式,具有摄像/识别、可见光/近红外、望远/广角、全景、有无OLPF这5个拍摄方式,分别在以下说明。
首先,在摄像/识别拍摄方式中,在第1摄像部中进行通常的摄像,在第2摄像部中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在第2摄像部中,也可以进行AE、AF、AWB等检波。也可以将第2摄像部用作相位差AF专用传感器。本拍摄方式中,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的通常摄像模式同样的效果。
接着,在可见光/近红外拍摄方式中,在第1摄像部中进行可见光的摄像,在第2摄像部中进行近红外线、或者近红外线至红外线的摄像。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中将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拍摄信号合成。因为在第1摄像部中进行可见光的摄像所以可以得到颜色再现性良好的图像,因为在第2摄像部中进行近红外线、或者近红外线至红外线的摄像所以可以得到高感光度的影像。本拍摄方式中,具有能够兼顾颜色再现性和高感光度的效果。
接着,在望远/广角拍摄方式中,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使用焦距不同的透镜进行拍摄。或者,通过电子变焦与透镜的组合,而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焦距等价地不同的图像。在记录时,记录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各图像。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在同一时机拍摄的图像也可以关联地记录。本拍摄方式中,因为使用焦距不同的透镜、或者通过电子变焦与透镜的组合而能够同时拍摄焦距等价地不同的2个图像,所以具有能够同时拍摄广角的图像和狭角的图像或者拍摄场景整体和特定部分的图像的效果。
接着,在全景拍摄方式中,使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进行比用单一的摄像部拍摄的情况更广角的摄像,此处称为全景。以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拍摄范围相接、或者一部分拍摄范围重复的方式配置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例如,以在第1摄像部中对左侧90度、在第2摄像部中对右侧90度的范围进行拍摄、各拍摄范围相接的方式水平地设置摄像部。通过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将拍摄而得的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的影像合成能够进行180度的广角的摄像。本拍摄方式中,具有效果。具有能够用1次摄像生成广角的全景图像的效果。
最后,在有无OLPF拍摄方式中,在第1摄像部中使用具有光学低通滤镜的摄像部,在第2摄像部中使用没有光学低通滤镜的摄像部,在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中同时进行拍摄。按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分别记录拍摄而得的图像。使用光学低通滤镜进行拍摄时,能够除去摄像时用像素对光学像采样时发生的混叠噪声。由此能够减少在拍摄图案较细的被摄体时产生的所谓摩尔纹。但是,因为使用光学低通滤镜而存在分辨率因光学低通滤镜的特性而减小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用没有光学低通滤镜的摄像部进行拍摄时,取决于被摄体会产生摩尔纹,但具有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的优点。本拍摄方式中,能够同时拍摄摩尔纹少的图像和高分辨率的图像,所以具有能够与被摄体相应地选择更符合拍摄者意愿的拍摄图像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各拍摄方式中,也可以组合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内容。
图18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A)是后视图,(B)是主视图。与图3的不同点在于,图3中将透镜部2a和透镜部2b横向地配置,与此相对,图18中纵向地配置。也可以使透镜部2a为固定式、使透镜部2b为拆装式的透镜。
图19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例的外观图,示出了后视图。与图2的不同点在于,图2中将透镜部2a和透镜部2b横向地配置,与此相对,图19中纵向地配置。同样,在透镜部2a和透镜部2b中,也可以使用不同焦距的不同摄像部。与图18同样,也可以使透镜部2a为固定式、使透镜部2b为拆装式的透镜。
将透镜部2a和2b纵向地配置的情况下,具有不产生2个摄像部的水平视差的优点。但是,不适合3D摄像和全景摄像等、要在2个摄像部中设置视差的情况。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对于操作单元的1次拍摄指示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同时控制多个摄像部以多个拍摄模式进行拍摄,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说明摄像装置的其他外观的实施例。
图20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示出了后视图。与图19的不同点在于将透镜部从2个增加至3个。与透镜部对应地,摄像部也需要摄像部3a、3b、3c(附图中省略)这3个。例如,用透镜部2b和2c进行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说明的动作,在透镜部2a中,进行通常的拍摄。能够独立地进行透镜部2a进行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摄像、和透镜部2b和2c进行的距离检测或识别处理,能够进行更高速且高性能的摄像。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例中,在具有多个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设置了对于多个摄像部个别地设定关于摄像部的控制的设定的单元、和对多个摄像部进行联动控制的单元、和操作单元。由此,对于操作单元的1次拍摄指示,能够使多个摄像部联动地进行拍摄。
(实施例6)
图2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1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功能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图21中与图1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20、麦克风16、扬声器17、和接近传感器18,透镜部2a和透镜部2b是焦距分别不同的透镜。透镜部2a和透镜部2b的焦距是任意的,但透镜部2b相对于透镜部2a是狭角的,透镜部2a相对于透镜部2b是广角的。另外,摄像部3a和3b的尺寸、像素数等规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摄像部3a是广角图像的摄像部,3b是狭角图像的摄像部。
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20在图1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的图像处理以外也具有声音信号处理功能,对于来自麦克风16的声音输入进行编码等规定的声音信号处理。另外,对编码后的声音信号进行解码,从扬声器17输出。
控制电路6在图1中说明的功能之外,还连接有接近传感器18,与动作模式相应地进行连接的接近传感器18的控制。另外,控制电路6经由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20、或者直接地对显示器8、编码解码电路15、记录再现电路10进行控制。
这样,本实施例中,用控制电路6与通过用户操作预先设定的动作模式相应地,编码解码电路15控制摄像部3a、3b、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20、显示器8、记录再现电路10等。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独立地控制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进行拍摄,或者使摄像部3a与摄像部3b协作地进行拍摄,或者同时控制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而进行静止图像和动态图像的同时拍摄,或者用一方的摄像部进行动态图像拍摄、在记录中用另一方的摄像部进行静止图像拍摄,或者同时拍摄动态图像。另外,能够以显示或记录摄像部3a中拍摄而得的图像信号、和摄像部3b中拍摄而得的图像信号、和将摄像部3a和摄像部3b中拍摄而得的图像信号合成生成的图像信号中的某一方的方式进行控制。
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外观图,例如如图18所示,是将透镜部2a、2b纵向配置、在背面侧配置了将触摸面板一体化的显示器8的结构。然后,透镜部2a、2b以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光轴方向的方式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另外,透镜部2a、2b也可以是横向排列的,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拆装式的。另外,用户操作除了先前说明的通过触摸面板进行以外,例如也可以设置快门按钮等基于硬件的操作单元。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的详情进行说明。图22、图23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的一览,图22是通常拍摄模式的一览,图23是同时拍摄模式的一览。图22的通常拍摄模式是用摄像部3a和3b中的某一方进行拍摄的模式,具有模式1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模式2的动态图像拍摄模式。图23的同时拍摄模式是用摄像部3a和3b同时拍摄广角图像和狭角图像的动作模式,具有模式3的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4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5的动态图像同时拍摄。图22、图23的表在左端纵向的列中从上方起记载了拍摄模式、广角摄像部、狭角摄像部、动作,对于拍摄模式1至5,记载了用狭角摄像部和广角摄像部拍摄的静止图像、动态图像的区别和各模式的动作的概要。
首先,对于图22的模式1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进行说明。该模式是使用2个摄像部3a或3b的某一方拍摄广角或狭角的静止图像的模式。使用哪一个摄像部依赖于通过变焦操作设定的变焦倍率。变焦中存在用变焦透镜变焦的光学变焦、和用信号处理进行放大处理的电子变焦,也可以采用包括两个方式的组合的某一个方式,但以下说明中,假设透镜部2a和2b是固定焦点的透镜,变焦处理通过电子变焦进行。设广角的透镜部2a和狭角的透镜部2b的焦距分别为fa、fb。广角一方焦距更小,所以fa<fb。设焦距fa的状态为变焦倍率1倍,设摄像部3a进行的电子变焦倍率为Ma时,在1≤Ma<(fb/fa)的范围中设定电子变焦倍率即可。另外,设狭角的摄像部3b进行的电子变焦倍率为Mb时,在1≤Mb<Mm的范围中设定电子变焦倍率即可。此处,Mm是对摄像部3b的电子变焦倍率的最大值。Mm的值是任意的,但增大电子变焦倍率时分辨率降低,所以在画质的允许范围中决定最大值Mm即可。
在图24中示出以广角摄像部3a为基准定义变焦倍率的情况下的焦距与变焦倍率的关系。如图24所示,使焦距f在fa≤f<fb的范围中变焦的情况下用广角摄像部3a进行拍摄。此时,在上述范围中控制广角摄像部3a的电子变焦倍率Ma。使焦距f在fb≤f<fm的范围中变焦的情况下,用狭角摄像部3b进行拍摄。此时,狭角摄像部3b的电子变焦倍率Mb在上述范围中控制。对于此时的变焦倍率,设广角摄像部的焦距fa的情况为变焦倍率的基准(1倍)时,能够用广角摄像部从1倍直到fb/fa倍、用狭角摄像部从fb/fa倍直到fm/fa倍地连续地变焦。例如,设35mm等效表达的焦距fa为20mm、fb为50mm时,广角摄像部的电子变焦在1倍至2.5倍的范围中控制即可。fm例如相当于200mm时,对狭角摄像部的电子变焦在1倍至4倍的范围中控制即可,广角摄像部和狭角摄像部总共的变焦倍率是最大10倍。以上说明中,变焦是通过电子变焦进行的,但也可以使用变焦透镜而采用光学变焦。
图25是模式1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中的单画面显示的说明图,图25(A)是显示了用摄像部3a拍摄而得的广角图像、图25(B)是显示了用摄像部3b拍摄而得的狭角图像的情况的例子。图25(A)和(B)中8是显示器画面。52是被摄体的人物。53至56是拍摄模式设定图标,53是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图标,54是动态图像拍摄模式图标,55是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56是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用户通过触摸要求的拍摄模式图标,能够设定拍摄模式。该设定通过由控制电路6(图21)检测出用触摸面板进行的用户操作、并控制摄像部3a、3b、接口电路4、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20来进行。图25的例子中,选择了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图标53,以提高选择的模式的图标的亮度等、能够判别选择了哪个图标的方式,与未选择的模式区别地显示。500是静止图像拍摄按钮,在要拍摄时触摸该按钮进行拍摄、记录。在拍摄前的准备状态下,如以上所说明,在显示器上的图像显示部50中实时地显示正在用摄像部3a或3b拍摄的动态图像。图25(A)中51是表示狭角图像区域的框,能够在监视广角图像的同时,得知狭角图像的拍摄视角。另外,表示狭角图像区域51的框也可以切换为不显示。另外,也可以用子画面显示狭角图像。另外,601是再现模式按钮,要转移至后述的再现模式时触摸该按钮。
图25(A)和(B)的广角图像显示和狭角图像显示的切换,通过触摸显示器上的视角切换按钮501或502来切换。另外,变焦操作通过触摸面板的捏合(pinch in)、捏开(pinchout)进行。连续的变焦操作的情况下使用捏合、捏开,瞬时地切换广角图像和狭角图像的情况下使用视角切换按钮501、502即可。
图25(B)的狭角图像显示中,58是广角拍摄区域,在狭角图像上缩小地重叠显示。拍摄静止图像的情况下,与图25(A)的广角图像显示的情况同样地,通过触摸快门按钮进行拍摄、记录。另外,快门按钮的操作也可以采用通过检测触摸面板的按压而进行2个阶段的控制,在按压弱时判定为快门按钮的半按状态,按压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判定为全按状态,在半按状态下进行曝光控制和对焦控制,在全按状态下进行拍摄动作的结构。
在该模式1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中,通过用视角切换按钮和捏合、捏开进行的变焦操作,自动地切换摄像部3a或摄像部3b进行拍摄,所以用户能够以与具有单一的摄像部的摄像机同样的感觉对装置进行操作,易用性良好。
接着,对于模式2的动态图像拍摄模式进行说明。图26是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单画面显示的说明图,图26(A)是显示了用摄像部3a拍摄而得的广角图像、图26(B)是显示了用摄像部3b拍摄而得的狭角图像的情况的例子。图25是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与此相对,图26的情况是拍摄动态图像的模式,除了这一不同点外,广角图像与狭角图像的切换、和用捏合、捏开进行的变焦操作等与图25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的例子大致相同。在本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模式设定图标中选择了动态图像拍摄模式图标54。要进行动态图像拍摄的情况下,触摸动态图像拍摄按钮600。动态图像拍摄按钮600被触摸时,与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同样地,控制电路6检测出该情况,进行摄像部、信号处理部等的控制,执行动态图像的摄像、信号处理、记录等动作。另外,动态图像拍摄按钮600通过改变图25的静止图像拍摄按钮500的边缘而区别显示。
图27是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示出了广角图像记录中的显示画面。图27(A)是广角图像的画面,图27(B)是在广角图像拍摄中用视角切换按钮501切换至狭角图像显示的情况的画面显示例。图27(A)是动态图像记录中的画面,所以显示了动态图像拍摄结束按钮700。另外,70是经过时间显示,显示从拍摄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要使动态图像的拍摄、记录结束时,触摸动态图像拍摄结束按钮700。另外,图27(B)的狭角图像显示中,因为没有执行狭角图像的记录,所以不显示动态图像拍摄结束按钮。但是,能够进行静止图像的拍摄,通过触摸静止图像拍摄按钮500,能够在广角图像的动态图像拍摄、记录中,进行狭角图像的静止图像拍摄。另外,此时,重叠显示将与图27(A)同样的广角图像显示缩小得到的广角图像的缩小图像701,表明正在拍摄广角的动态图像。另外,503是用于表示显示的画面是哪个模式的显示模式图标,图27(A)的情况下,表示是动态图像拍摄模式,图27(B)的情况下,表示是能够进行狭角图像的静止图像拍摄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
在图27(A)的广角图像的动态图像拍摄中的画面中,通过捏开操作增大变焦的情况下,执行电子变焦处理,在与操作相应地变焦后的状态下继续拍摄、记录。进一步增大变焦、达到了相当于狭角图像的焦距的变焦倍率的情况下(图24的点B),可以考虑两种动作。一种是继续用广角图像的摄像部3a进行拍摄的动作,另一种是使狭角图像的摄像部3b接管动态图像拍摄动作,并继续记录,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方法。
图27(A)中,在广角动态图像记录中也能够进行广角静止图像的拍摄、记录。但是,因为是在广角动态图像的拍摄、记录中,所以记录的静止图像的图像尺寸等受到制约。与此相对,因为狭角摄像部中没有进行拍摄、记录动作,所以能够在广角动态图像记录中进行高画质的狭角静止图像的拍摄、记录。
图28是动态图像拍摄模式的显示画面,图27是广角图像记录中的显示画面,与此相对,图28(A)表示狭角图像记录中的显示画面。要使狭角图像的记录结束时,触摸动态图像拍摄结束按钮700即可。能够用视角切换按钮502切换至图28(B)的画面、显示广角图像。图28(B)的广角图像中,因为不在录像中所以不显示动态图像拍摄结束按钮。但是,此时能够进行狭角图像的动态图像拍摄中的广角图像的静止图像拍摄。
以上说明的模式2的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能够在广角动态图像的拍摄、记录中在任意的时机拍摄狭角静止图像,并且同样地能够在狭角动态图像的拍摄、记录中在任意的时机拍摄广角静止图像。这样,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记录中能够进行静止图像的拍摄,该动态图像拍摄模式兼用作图23中记载的模式3的动态图像静止图像的同时拍摄模式。
另外,在动态图像拍摄中拍摄的静止图像,优选为了在再现时关联地再现的情况,而分组化。因此,可以在记录的动态图像、静止图像文件中记录表示属于同一组的信息,或者在动态图像中记录拍摄了静止图像的时机的信息。
接着,对于图23中记载的模式4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进行说明。图29是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图29(A)、(B)中选择了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56,除此以外画面显示的内容与图25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相同。在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中触摸快门按钮进行拍摄时,拍摄广角或狭角的静止图像中的某一方,与此相对,在该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能够用1次快门按钮操作同时拍摄、记录广角和狭角的静止图像双方。另外,同时拍摄的广角、狭角的静止图像,优选为了在再现时关联地再现的情况,而分组化。因此,可以在记录的动态图像、静止图像文件中记录表示属于同一组的信息。
另外,模式1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和模式4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这2个模式的显示画面相似时,对于用户而言难以得知设定为哪一个模式。于是,在拍摄模式图标以外,例如也可以通过在2个模式中使快门按钮的形状或快门声音不同等,而使当前的设定模式易于识别。另外,为了使记录、再现高速化,也可以设置多个记录再现电路和记录介质,将广角的静止图像和狭角的静止图像记录到不同的记录介质中。
图30是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的双画面显示的说明图。该显示方法将图29(A)和图29(B)的广角图像、狭角图像各自的画面双画面排列地同时显示。该显示例如通过在图29(A)的画面中触摸狭角图像区域51并移动至画面端时转移至图30(A)的双画面显示、或者设置专用的显示切换按钮(图中省略)等方法能够切换显示即可。
图30(A)中图像成为纵长的显示,与此相对,图30(B)是按原本的图像的长宽比缩小显示的。此时,也可以在显示空白中显示相关拍摄信息。图30(b)中,作为相关拍摄信息显示,显示了焦距显示210、曝光等级显示211、水平仪显示212,但也可以显示其他任意的拍摄信息。
图31是图23中记载的模式5的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的单画面显示的说明图。图31(A)是广角图像的显示画面,图31(B)是狭角图像的显示画面。除了模式图标中选择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55这一点、触摸动态图像拍摄按钮600开始动态图像拍摄、记录这一点之外,画面显示的内容与图29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的显示大致相同。在该拍摄模式中,触摸动态图像拍摄按钮600进行动态图像拍摄时,用广角摄像部3a和狭角摄像部3b双方的摄像部同时拍摄并记录广角动态图像和狭角动态图像。另外,为了使记录、再现高速化,也可以设置多个记录再现电路和记录介质,将广角的动态图像和狭角的动态图像记录到不同的记录介质中。
图32是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的动态图像同时录像中的显示画面,图32(A)是广角图像的显示画面,图32(B)是狭角图像的显示画面。另外,也能够进行动态图像录像中的静止图像拍摄。但是,广角、狭角的摄像部都在动态图像拍摄动作中,拍摄的静止图像的尺寸和时机受到制约。
图33是图23中记载的模式3的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的单画面显示的说明图。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已经用图27、图28作为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图33是设置了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专用的图标57的例子。这样设置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专用的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动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拍摄功能。
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对于具有图22和图23所示的5个拍摄模式的摄像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具有全部这些拍摄模式,例如也可以仅有与静止图像相关的模式1的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和模式4的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只要具有模式1、2、3、4等这5个模式中的1个以上即可。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的再现模式进行说明。图34是本实施例中的再现模式画面显示的说明图。为了显示再现模式画面,例如从图25等的拍摄模式画面触摸再现模式按钮601,由控制电路检测出该情况而转移至再现模式即可。图34(A)中150、151、160~164等是缩略图像,将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缩小数据即缩略图像在二维中排列、显示。另外,各图像的排列顺序按记录时刻顺序进行。该图的缩略图像的图案并未图示,但实际上再现各缩略图像,作为缩小图像显示。152是静止图像图标,153是动态图像图标,表示与各缩略图对应的图像数据是静止图像还是动态图像。另外,图34中,对缩略图附加了用于区分静止图像还是动态图像的图标,但也可以采用能够区分静止图像还是动态图像的其他显示方法。
图34(A)的画面中,通过触摸显示模式按钮154,能够切换至图34(B)的画面。图34(B)中,156是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157是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159是动态图像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表示拍摄与各缩略图对应的图像的拍摄模式。图34(B)的缩略图166对应于图34(A)的2个缩略图160、161。这些图像对应于在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中拍摄的2张图像。同样地,图34(B)的缩略图167、169分别对应于图34(A)的缩略图162和151、164和165。
图35是本实施例中的再现模式画面显示的其他显示方法的说明图。图35(A)是表示与图34(B)等同的内容的其他显示方法,在广角图像的缩略图内附加显示了狭角图像的区域、和动态图像、静止图像的区别图标。图34(B)中的缩略图像166、167、169分别对应于图35(A)的缩略图像176、177、179。
图35(B)是选择图35(A)的缩略图像177时显示的与缩略图像177的图像对应的广角动态图像的代表画面。触摸再现按钮180时,能够再现该广角动态图像。181是表示狭角图像区域的框,也可以显示狭角图像的再现按钮182,通过触摸此处能够直接再现狭角的动态图像。另外,对于静止图像也同样地,首先以广角显示,通过狭角图像的再现按钮再现狭角的静止图像。
另外,图34(B)、图35(A)中,对各缩略图附加显示了区分拍摄模式的图标,但是也可以代替这样的显示地,例如在选择特定的缩略图时显示该缩略图像的拍摄模式信息。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在具有广角图像的摄像部和狭角图像的摄像部的摄像装置中,以按拍摄狭角或广角的静止图像的第1拍摄模式、拍摄狭角或广角的动态图像的第2拍摄模式、同时拍摄狭角的静止图像和广角的静止图像的第3拍摄模式、和同时拍摄广角的动态图像和狭角的静止图像或同时拍摄狭角的动态图像和广角的静止图像的第4拍摄模式进行拍摄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能够通过这些的用户设定进行这些拍摄模式的选择。
即,具有拍摄狭角图像的第1摄像部、拍摄广角图像的第2摄像部、信号处理部、控制部、操作输入部、记录部的摄像装置,构成为:信号处理部根据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第1动态图像数据,根据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静止图像数据和第2动态图像数据;控制部与从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拍摄模式相应地控制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信号处理部、和记录部;拍摄模式具有:将第1静止图像数据或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中的第1拍摄模式;将第1动态图像数据或第2动态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中的第2拍摄模式;在第1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将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中、或者在第2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将第1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中的第3拍摄模式;和将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第2静止图像数据同时记录到记录部中的第4拍摄模式。
由此,通过由用户设定选择要求的拍摄模式,能够用简单的操作独立地、或者同时地控制多个摄像部进行拍摄,能够提供易用性良好的摄像装置。
(实施例7)
图36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概观图。图36中,(A)是后视图,(B)是右侧视图,(C)是主视图。在摄像装置的背面侧配置有将触摸面板一体化的显示器8。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与实施例6的不同点在于,对透镜部2a、2b进一步追加了2c,对摄像部3a、3b进一步追加了3c。图36中,透镜部2a、2c是超广角的透镜,通过将用摄像部3a和3c拍摄而得的图像合成,能够生成所谓全天球图像。本实施例中,作为广角图像的摄像部使用由摄像部3a和3c拍摄而得的全天球图像,作为狭角图像使用由摄像部3b拍摄而得的图像。其他部分与实施例6相同,省略说明。
(实施例8)
图37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的概观图。图37中,(A)是后视图,(B)是右侧视图,(C)是主视图,与图36同样地,在摄像装置的背面侧配置有将触摸面板一体化的显示器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为广角图像的摄像部使用全天球型的摄像部。与实施例7的不同点在于,将透镜部2b如图37(B)所示地设置在主体的侧面。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狭角摄像部的透镜成为与广角摄像部的透镜大致成90度的方向,具有易于用狭角摄像部对广角摄像部的死角进行拍摄,并且在广角摄像部拍摄时,拍摄者难以妨碍广角图像的拍摄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使显示器8成为可动式。图38是使图37的显示器成为可动式,将显示器8设置在可动部185上并使其旋转至90度程度侧面方向,从左侧观察主体侧面的侧视图。通过这样使显示器成为可动式,拍摄操作变得容易。另外,也可以在主体侧面设置电子取景器186。另外,透镜部2b设置在电子取景器186的相反侧侧面。其他部分与实施例6相同,省略说明。
图39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画面的说明图。本实施例中的拍摄模式中,进行与实施例6中说明的拍摄模式同样的显示即可,但也可以进行图39所示的双画面显示。图39(A)中,190是狭角图像的显示区域,192是全天空图像显示区域,也是广角图像的显示区域。在广角图像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用摄像部3a、3c摄像、合成处理后的全天空图像。另外,在190的狭角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用摄像部3b拍摄而得的狭角图像。全天空图像显示区域192中的全天空图像的显示,能够通过拖拽操作转换为从任意视点观看全天空图像的影像。在全天空图像显示区域192中,显示了与190的狭角图像显示区域对应的图像时,用框191显示对应的狭角图像的区域。
图39(B)是通过捏开动作将图39(A)的全天空图像显示区域192放大时的显示例,例如将图39(A)的区域193放大并显示在图39(B)的195的区域中。
以上对于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包括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能够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到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还能够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中加入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追加、删除、置换其他结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摄像装置
2a、2b、2c:透镜部
3a、3b、3c:摄像部
4:接口电路
5:图像信号处理电路
6:控制电路
7:姿态检测部
8:显示器
9:操作输入部
10:记录再现电路
11:记录介质
12:存储器
13:位置信息输入部
14:无线通信部
15:编码解码电路
16:麦克风
17:扬声器
18:接近传感器
20:图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
31:模式设定拨盘
32:快门按钮
33:操作按钮
34:动态图像拍摄按钮
35:电源开关
50:图像显示部
51:狭角图像区域
52:被摄体
53: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图标
54:动态图像拍摄模式图标
55:动态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
56:静止图像同时拍摄模式图标
92:模式显示按钮
93:摄像机设定按钮
94:画面切换按钮
140:影像显示区域
141:人物部分的输入图像
142:背景部分的输入图像
143:距离直方图显示区域
144:选择框
145:图像显示区域
146:画质调节显示
800~804:第1摄像部的设定项目
805~809:第2摄像部的设定项目
186:电子取景器
190:狭角图像显示区域
192:全天空图像显示区域
500:静止图像拍摄按钮
501、502:视角切换按钮
600:动态图像拍摄按钮
601:再现模式按钮
700:动态图像拍摄结束按钮。

Claims (20)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显示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电路、操作部、模式设定部、和记录部,所述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以隔开规定间隔且对同一方向进行拍摄的方式配置,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图像信号,从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图像信号,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和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3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能够通过来自所述模式设定部的输入预先设定的多个拍摄模式,通过所述操作部进行的1次拍摄操作来控制所述第1摄像部和所述第2摄像部、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所述记录部,
所述多个拍摄模式包括记录所述第1图像信号的拍摄模式、记录所述第1图像信号和所述第2图像信号的模式、和记录所述第3信号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信号是从所述第1图像信号和所述第2图像信号生成的关于被摄体的距离的信息,
所述显示部显示从所述第1图像信号生成的显示图像、和所述关于被摄体的距离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信号是与所述第1图像信号中的各像素对应的被摄体距离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信号还包括表示像素相对于被摄体的距离的频度的距离直方图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基于所述第3信号生成所述第1图像信号中处于规定的被摄体距离的范围的第4图像信号,
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第4图像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距离直方图信息和所述第4图像信号显示在同一画面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用于选择所述距离直方图信息的规定的距离范围的界面,
所述显示部显示属于用所述界面选择出的距离直方图信息的规定的亮度范围的所述第4图像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将所述第1图像信号分离为属于规定的被摄体距离的多个信号组的分离单元;和生成按所述多个信号组的每个实施不同的信号处理之后合成得到的第5图像信号的信号处理单元。
9.一种摄像装置的摄像方法,该摄像装置具有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操作部、和模式设定部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方法的特征在于:
根据能够通过来自所述模式设定部的输入预先设定的多个拍摄模式,通过所述操作部的1次拍摄操作来控制所述第1摄像部和所述第2摄像部,
所述多个拍摄模式包括:
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图像信号并记录该第1图像信号的拍摄模式;
从所述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图像信号和第2图像信号并记录该第1图像信号和该第2图像信号的模式;和
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和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3信号并记录该第3信号的模式。
10.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拍摄狭角图像的第1摄像部、拍摄广角图像的第2摄像部、信号处理部、控制部、操作输入部、和记录部,所述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部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第1动态图像数据,从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静止图像数据和第2动态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第1摄像部、所述第2摄像部、所述信号处理部、和所述记录部,
所述拍摄模式具有:
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1拍摄模式;
将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2拍摄模式;
在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将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或者在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3拍摄模式;和
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同时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4拍摄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模式还具有将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和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同时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5拍摄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摄像部和所述第2摄像部以对同一方向进行拍摄的方式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所述操作输入部具有调节将图像放大或缩小的变焦倍率的变焦操作输入部,
所述信号处理部与用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变焦倍率相应地,从所述第1摄像部或所述第2摄像部的输出信号生成放大后的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
在所述变焦倍率小于规定值时,将用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
在所述变焦倍率大于规定值时,将用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所述操作输入部具有调节将图像放大或缩小的变焦倍率的变焦操作输入部,
所述信号处理部与用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变焦倍率相应地,从所述第1摄像部或所述第2摄像部的输出信号生成放大后的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
在所述变焦倍率小于规定值时,将用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
在所述变焦倍率大于规定值时,将用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信号处理部对所述第2摄像部的输出信号进行的放大处理的所述变焦倍率设定上限值,
所述上限值设定为与对于所述第1摄像部的焦距相当的变焦倍率以下。
16.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拍摄狭角图像的第1摄像部、拍摄广角图像的第2摄像部、信号处理部、控制部、操作输入部、记录部、再现部、和显示部,所述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部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第1动态图像数据,从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静止图像数据和第2动态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第1摄像部、所述第2摄像部、所述信号处理部、和所述记录部,
所述拍摄模式具有:
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1拍摄模式;
将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2拍摄模式;
在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将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或者在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3拍摄模式;和
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同时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4拍摄模式,
所述再现部从所述记录部读取并再现记录于所述记录部中的多个图像数据,
所述显示部进行的显示,具有显示所述多个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的缩略图显示模式,
在所述缩略图显示模式中,显示拍摄模式显示,该拍摄模式显示用于识别拍摄了被显示的所述多个缩小图像的所述拍摄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模式还具有将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和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同时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的第5拍摄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识别所述拍摄模式的拍摄模式显示,显示于所述多个缩小图像的各个上。
19.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识别所述拍摄模式的拍摄模式显示,在选择了任意的缩小图像时,显示于该选择出的缩小图像。
20.一种摄像装置的设定画面,该摄像装置具有拍摄狭角图像的第1摄像部、拍摄广角图像的第2摄像部、信号处理部、控制部、操作输入部、记录部、和显示部,所述摄像装置的设定画面的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部从所述第1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第1动态图像数据,从所述第2摄像部拍摄而得的信号生成第2静止图像数据和第2动态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拍摄模式将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和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记录到所述记录部中,
所述拍摄模式具有:
记录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的第1拍摄模式;
记录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或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的第2拍摄模式;
在所述第1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记录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或者在所述第2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中记录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的第3拍摄模式;和
同时记录所述第1静止图像数据和所述第2静止图像数据的第4拍摄模式,
所述显示部具有选择所述拍摄模式的显示、和选择视角切换的显示。
CN201780031181.6A 2016-05-20 2017-05-18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Pending CN109155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9401.8A CN114143464A (zh) 2016-05-20 2017-05-18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1472 2016-05-20
JP2016-101472 2016-05-20
JP2016119951 2016-06-16
JP2016-119951 2016-06-16
PCT/JP2017/018706 WO2017200049A1 (ja) 2016-05-20 2017-05-18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設定画面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9401.8A Division CN114143464A (zh) 2016-05-20 2017-05-18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5815A true CN109155815A (zh) 2019-01-04

Family

ID=6032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1181.6A Pending CN109155815A (zh) 2016-05-20 2017-05-18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CN202111469401.8A Pending CN114143464A (zh) 2016-05-20 2017-05-18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9401.8A Pending CN114143464A (zh) 2016-05-20 2017-05-18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743583B2 (zh)
JP (3) JPWO2017200049A1 (zh)
CN (2) CN109155815A (zh)
WO (1) WO201720004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5269A1 (zh) * 2020-03-03 2021-09-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743576B2 (en) 2019-03-29 2023-08-2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mag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3126B (zh) 2015-04-23 2019-08-23 苹果公司 处理相机的内容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009536B2 (en) 2016-06-12 2018-06-26 Apple Inc. Applying a simulated optical effect based on data received from multiple camera sensors
JP6440910B2 (ja) * 2016-07-29 2018-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11698419A (zh) 2017-01-26 2020-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终端
DK180859B1 (en) 2017-06-04 2022-05-2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CAMERA EFFECTS
US10578869B2 (en) * 2017-07-24 2020-03-03 Mentor Acquisition One, Llc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with adjustable zoom cameras
JP6980494B2 (ja) * 2017-11-16 2021-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7948519B (zh) * 2017-11-30 2020-03-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112964B2 (en) 2018-02-09 2021-09-07 Apple Inc. Media capture lock affordance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10375313B1 (en) 2018-05-07 2019-08-06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JP2019197946A (ja) * 2018-05-07 2019-1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1722764B2 (en) 2018-05-07 2023-08-08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JP2019220790A (ja) 2018-06-18 2019-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0005146A (ja) * 2018-06-28 2020-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出力制御装置、表示端末、情報処理装置、移動体、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出力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影制御装置
JP2020031332A (ja) * 2018-08-22 2020-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DK201870623A1 (en) 2018-09-11 2020-04-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CN110933289A (zh) * 2018-09-20 2020-03-2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连拍方法、拍照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1770601B2 (en) 2019-05-06 2023-09-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0674072B1 (en) 2019-05-06 2020-06-02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321857B2 (en) 2018-09-28 2022-05-03 Apple Inc.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US11128792B2 (en) 2018-09-28 2021-09-21 Apple Inc.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US11157738B2 (en) * 2018-11-30 2021-10-26 Cloudminds Robotics Co., Ltd. Audio-visual percep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robot system
JP2020113974A (ja) * 2019-01-11 2020-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706521B2 (en) 2019-05-06 2023-07-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JP7350511B2 (ja) * 2019-05-14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7350510B2 (ja) * 2019-05-14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0445978B (zh) 2019-06-2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US11137607B2 (en) * 2019-06-28 2021-10-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wearable device
US11388341B2 (en) * 2019-07-19 2022-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28737B2 (en) * 2019-07-31 2022-01-18 Ricoh Company, Ltd. Output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terminal, remote control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4915726A (zh) * 2019-11-15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7424031B2 (ja) * 2019-12-17 2024-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端末、撮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489894B (zh) * 2019-12-25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场景下的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14205522B (zh) * 2020-01-23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拍摄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10098292A (ko) * 2020-01-31 2021-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20210101697A (ko) * 2020-02-10 2021-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콘텐츠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4641805A (zh) * 2020-02-22 2022-06-17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微距摄影的分屏特征
KR20210140945A (ko) * 2020-05-14 2021-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카메라를 이용하여 화질 개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JP6814453B1 (ja) * 2020-05-21 2021-01-20 株式会社エクサウィザーズ 撮像装置
US11039074B1 (en) 2020-06-01 2021-06-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US11614319B2 (en) * 2020-06-26 2023-03-28 Faro Technologies, Inc. User interface for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device
WO2022019134A1 (ja) * 2020-07-22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212449B1 (en) 2020-09-25 2021-12-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CN112333386A (zh) * 2020-10-29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671704B2 (en) * 2020-11-13 2023-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sensors and method for thereof
US11539876B2 (en) 2021-04-30 2022-12-2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US11778339B2 (en) 2021-04-30 2023-10-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JP2022172978A (ja) * 2021-05-07 2022-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23062792A1 (ja) * 2021-10-14 2023-04-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
WO2023106828A1 (ko) * 2021-12-07 2023-06-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JP2024010449A (ja) * 2022-07-12 2024-0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175A (zh) * 2006-07-26 2008-01-30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再现装置和数据再现方法
CN101924879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JP2011055246A (ja) * 2009-09-02 2011-03-17 Panasonic Corp 望遠撮像装置
CN103907338A (zh) * 2011-11-14 2014-07-02 索尼公司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CN104683689A (zh) * 2013-11-28 2015-06-0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5012A (ja) 1996-02-08 1997-08-15 Sony Corp 立体映像撮影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る立体映像撮影記録再生装置
JP2998791B2 (ja) 1996-10-31 2000-0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三次元構造推定装置
JP4198449B2 (ja) 2002-02-22 2008-12-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341019B2 (ja) 2004-01-09 2009-10-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39183B2 (ja) * 2006-11-07 2011-12-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0004113A (ja) 2008-06-18 2010-01-07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114788A (ja) * 2009-11-30 2011-06-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2011119995A (ja) * 2009-12-03 2011-06-16 Fujifilm Corp 立体撮像装置及び立体撮像方法
JP4783465B1 (ja) * 2010-03-26 2011-09-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787906B1 (ja) * 2010-03-30 2011-10-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29245A (ja) 2010-07-27 2012-02-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12044564A (ja) * 2010-08-20 2012-03-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WO2012029299A1 (ja) * 2010-08-31 2012-03-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9204026B2 (en) * 2010-11-01 2015-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mage photographing therein
KR101691833B1 (ko) * 2010-11-04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영상 촬영 제어 방법
JP5936358B2 (ja) 2012-01-06 2016-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JP2013247543A (ja) 2012-05-28 2013-12-09 Sony Corp 撮像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2942936B1 (en) * 2014-05-06 2017-1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Zoom input and camera selection
JP2016001853A (ja) 2014-06-12 2016-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53126B (zh) * 2015-04-23 2019-08-23 苹果公司 处理相机的内容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293706B2 (ja) * 2015-06-26 2018-03-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動作方法
US9749543B2 (en) * 2015-07-21 2017-08-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wo cameras and method for storing images taken by two camera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175A (zh) * 2006-07-26 2008-01-30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再现装置和数据再现方法
CN101924879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JP2011055246A (ja) * 2009-09-02 2011-03-17 Panasonic Corp 望遠撮像装置
CN103907338A (zh) * 2011-11-14 2014-07-02 索尼公司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CN104683689A (zh) * 2013-11-28 2015-06-0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43576B2 (en) 2019-03-29 2023-08-2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maging apparatus
WO2021175269A1 (zh) * 2020-03-03 2021-09-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758265B2 (en) 2020-03-03 2023-09-12 Honor Device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0049A1 (ja) 2017-11-23
US20190289201A1 (en) 2019-09-19
US20230353869A1 (en) 2023-11-02
JPWO2017200049A1 (ja) 2019-04-11
US11743583B2 (en) 2023-08-29
CN114143464A (zh) 2022-03-04
JP2020162139A (ja) 2020-10-01
JP2023041766A (ja)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5815A (zh)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JP4783465B1 (ja) 撮像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8558913B2 (en) Capture condition selection from brightness and motion
JP4904108B2 (ja) 撮影装置及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TWI399082B (zh)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83956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lurring image background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WO2016023406A1 (zh) 物体运动轨迹的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10304706A1 (en) Video camera providing videos with perceived depth
JP5474234B2 (ja) 単眼立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80158346A1 (en) Compound eye digital camera
US20110304693A1 (en) Forming video with perceived depth
CN102972032A (zh)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三维图像显示方法、三维图像显示程序及记录介质
JP6325841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141771A1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20120115127A (ko) 광각 화상을 생성 가능한 화상 처리 장치
JP4260094B2 (ja) ステレオカメラ
JP2008109485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制御方法
JP714250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JP5671189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
US10277801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KR20130092213A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200712452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8035110A (ja) カメラ
KR20100005548A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기에서 포커스 변환을 위한 3차원 영상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