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7338A -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 Google Patents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7338A
CN103907338A CN201280054546.4A CN201280054546A CN103907338A CN 103907338 A CN103907338 A CN 103907338A CN 201280054546 A CN201280054546 A CN 201280054546A CN 103907338 A CN103907338 A CN 103907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ew data
display
tim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45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四方康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07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7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6Image signal generato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96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N5/45Picture in picture, e.g.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another television channel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其中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其中指示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并基于预定的条件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Description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发明领域
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涉及显示图像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以及包括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例如数字式静物照相机或数字式视频照相机(照相机一体式记录器)的信息处理设备,其关联和记录同时由多个图像拍摄单元生成的多个图像(图像数据)。例如,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图像拍摄装置,其关联和记录用于显示立体视觉图像的多个图像(图像数据),从而使用左右眼的视差来获得立体视觉视图。
例如,已经提出了使用两个光学系统生成两个图像(立体视觉图像)的双镜头图像拍摄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2000-261829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上面介绍的相关技术,可以使用两个光学系统生成两个图像(立体视觉图像)。以这种方式,在上面介绍的相关技术中,由于可以使用两个光学系统生成两个图像,可以想到,例如,生成除立体视觉图像以外的两个图像(例如,具有不同变焦倍数的两个图像)。
例如,当使用两个光学系统生成除立体视觉图像以外的两个图像(例如,具有不同变焦倍数的两个图像)时,两个这种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不同。因此,用户容易地理解这种图像拍摄范围很重要。
另外,近来,用户能容易地携带的小尺寸信息处理设备(例如图像拍摄设备)已经进入广泛使用。存在许多这样的情况:这种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通过电池驱动来运行,并且,延长运行时间很重要。为此,例如,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减小显示图像时的处理负荷以抑制功耗很重要。
考虑这样的情况作出本技术,且其目的在于减小显示图像时的处理负荷,同时,保持多个图像的可视性。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第一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其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其中指示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信息处理设备可包括第一图像拍摄单元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且第一图像拍摄单元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可以为单个图像拍摄单元。信息处理设备也可包括显示器。处理器也可基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生成三维(3D)图像。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便以在第一图像数据上重叠的方式显示第二图像数据,并且,当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可控制显示器,以便在整个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图像数据并以重叠的方式在显示器的小于整个显示器的部分上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第一图像拍摄单元可被设置到第一变焦比,且第二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二变焦比。当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便在整个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图像数据,并以重叠的方式在显示器的小于整个显示器的部分上显示第二图像数据。当第二变焦比被修改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修改显示器的其中显示了第二图像数据的部分的尺寸。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图形标记。图形标记可以是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的框或预定效果。预定效果可代表不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第一图像数据的范围。第一图像拍摄单元可被设置到第一变焦比,且第二图像拍摄单元可被设置到第二变焦比,并且,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二变焦比被修改时,改变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的图形标记的尺寸。
所述预定条件可对应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是移动图像内容还是静止图像内容。当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为移动图像内容,或第一图像数据为移动图像内容且第二图像数据为静止图像内容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当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为静止图像内容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
所述预定条件可对应于第一变焦比与第二变焦比之间的差。当该差大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当该差小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显示模式运行。
所述预定条件可对应于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是否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
处理器可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检测面部,并将面部识别为主要拍摄对象。
当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
当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不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所述预定条件可对应于是否设置了低功耗模式,且当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所述预定条件可对应于剩余电池电量,且当剩余电池电量少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当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处理器可控制显示器显示动画。
当在第二模式与第一模式之间切换时,动画可包括连续减小第二图像数据的尺寸。
处理器可识别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并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控制显示器在与第一图像数据重叠并且不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指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根据另一实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一过程,该过程包括: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指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可以获得能够保持所述多个图像的可视性并减小图像显示时的处理负荷的优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外观。
图2为一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内部构造的实例。
图3为一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功能性构造实例。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当图像处理设备100中设置了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的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实例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图像拍摄操作时的数据流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和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9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10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和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12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13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和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15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从框显示向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区域中布置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备选实例。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从框显示向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从框显示向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20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PinP显示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21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PinP显示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实例。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当控制单元290确定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改变或移动时使用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实例的图。
图23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修改实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24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修改实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显示屏的过渡实例的图。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修改实例的信息处理设备800的外观构造实例的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修改实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和显示装置850的外观构造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介绍用于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称为实施例)。介绍以下面的顺序进行。
1.第一实施例(显示模式设置控制: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基于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低功耗模式与否以及电池剩余量来设置显示模式的实例)
2.第二实施例(显示模式设置控制: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基于是否为移动图像记录操作等等来设置显示模式的实例)
3.第三实施例(显示模式设置控制: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基于变焦倍数等等来设置显示模式的实例)
4.第四实施例(显示模式设置控制:在切换显示模式时的图像过渡的动画显示实例)
5.修改实例
6.修改实例
7.修改实例
<1.第一实施例>
“信息处理设备的外观构造实例”
图1为一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外观。在图1中,“a”为立体图,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100前面(即,设置有指向拍摄对象的镜头的面)侧的外观。在图1中,“b”为一立体图,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后面(即,设置有指向摄影者的显示单元172的面)侧的外观。
信息处理设备100具有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显示单元172和快门按钮185。信息处理设备100为图像拍摄设备,其拍摄拍摄对象的图像以生成图像(图像数据),并能在记录介质(图2所示的可移除介质192)上将所生成的图像记录为图像内容(静止图像内容或移动图像内容)。另外,信息处理设备100为具有2体系(2-systematic)图像拍摄单元(成像器)的图像拍摄设备(所谓的双镜头照相机),并能生成用于显示立体视觉图像(3D图像)的图像内容。另外,立体视觉图像(3D图像)为能够使用左右眼的视差获得立体视觉的图像。
例如,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各自拍摄拍摄对象的图像,以生成两个图像(用于显示立体视觉图像的左功能性图像(左眼图像)和右功能性图像(右眼图像))。用于显示立体视觉图像的图像内容基于两个所生成的图像而生成。
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与立体视觉图像的图像拍摄操作分立地,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各自独立地执行图像拍摄操作,且因此,可以生成具有不同设置的两个图像。例如,在一个图像拍摄单元(例如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固定到广角端的状态下,基于用户的操作,信息处理设备100可执行图像拍摄操作,同时,移动另一图像拍摄单元(例如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变焦透镜。也就是说,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可以设置能够通过一个图像拍摄操作同时生成广角端图像和变焦图像的两个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
另外,信息处理设备100具有其他操作构件,例如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和变焦按钮,但它们没有示出和介绍。
显示单元172为显示多种图像的显示面板。例如,作为显示单元172,通过检测显示单元172中的触摸操作从用户接收操作输入的触摸面板。
快门按钮185为当拍摄拍摄对象的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图像(图像数据)记录为图像内容(静止图像内容)时用户按下的按钮。例如,当用于记录静止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例如,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且快门按钮185半按下时,执行用于进行自动聚焦的聚焦控制。另外,当快门按钮185完全按下时,执行聚焦控制,并在完全按下时将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各自拍摄的图像相关联并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另外,将参照图2详细介绍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
“信息处理设备的内部构造实例”
图2为一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内部构造。
信息处理设备100具有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分辨率转换单元131、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单元132以及图形引擎133。信息处理设备100具有具有ROM(只读存储器)140、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50和CPU(中央处理单元)160。信息处理设备100具有显示控制器171、显示单元172、输入控制单元181、操作单元182、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可移除介质192以及外部接口195。另外,在构成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单元之间进行的通信通过总线101进行。
基于CPU160的控制,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转换来自拍摄对象的入射光以生成图像(图像数据)。另外,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用于显示立体视觉图像的左功能性图像和右功能性图像,且光学系统和图像拍摄元件被配置为左右的一对。也就是说,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各自具有变焦透镜、聚焦透镜、光阑、其驱动单元以及图像拍摄元件。
另外,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各个构造(各个透镜,各个图像拍摄元件等等)实质上相同,除了布置上的区别以外。为此,下面,部分省略对这种左右构造中任何一个的介绍。
基于CPU160的控制,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转换来自拍摄对象的入射光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供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
构成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光学系统的变焦透镜是基于CPU160的控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调节焦距的透镜。也就是说,变焦透镜放大或缩小包括在图像中的拍摄对象,是相对于拍摄对象前向以及后向驱动的透镜,并且是用于实现变焦功能的透镜。
构成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光学系统的聚焦透镜是基于CPU160的控制在光轴上移动以调节聚焦(聚焦点)的透镜。也就是说,聚焦透镜是用于聚焦在包括在图像中的希望的目标对象并实现自动聚焦功能的透镜。
如上面所介绍的,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是从拍摄对象收集入射光的透镜组,且由这样的透镜组收集的光的量(光量)受到构成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光学系统的光阑的调节,且光被输入到图像拍摄元件。
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图像拍摄元件在透过变焦透镜、聚焦透镜和光阑的入射光上进行光电转换处理,并且为将受到光电转换的电信号(图像信号)提供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的图像拍摄元件。也就是说,图像拍摄元件接收透过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输入的来自拍摄对象的光,并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与接收光量对应的模拟图像信号。例如,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可用作图像拍摄元件。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为在CPU160的控制下在供自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模拟图像信号上进行多种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单元。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在RAM150中临时存储由多种信号处理生成的数字图像信号(例如左功能性图像)。
另外,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基本上相同,除了其布置位置不同以外。为此,省略关于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的介绍。
基于来自CPU160的控制信号,通过各个图像处理,分辨率转换单元(分辨率转换器)131将多种类型的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合适的分辨率。
基于来自CPU160的控制信号,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单元132根据各个图像处理对多种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例如,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单元132将多种输入图像数据压缩或解压缩为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或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的图像数据。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单元132对应于例如JPEG转换器或解码编码器引擎。
基于CPU160的控制,图形引擎133生成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多种图像。例如,图形引擎133生成与图像拍摄操作有关的多种图像(例如图5和图6所示的图标显示区域315中的图标)。另外,当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图形引擎133生成框图像(例如图6所示的框322和323),其被显示为与监视图像重叠。另外,当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设置了PinP(画中画)显示模式时,图形引擎133执行对显示为监视图像的两个图像进行重叠的混合处理。例如,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2中的图像与图5的“a”中所示的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重叠。这里,例如,监视图像是移动图像记录期间或静止图像记录操作等待期间显示在显示单元172上的图像(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
ROM140是只读存储器,并存储多种控制程序。
RAM150是用作CPU160的主要存储器(主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具有在CPU160中执行的程序的工作区域,并临时存储由CPU160执行多种处理必需的程序或数据。另外,RAM150具有用于多种图像处理的图像保留区。
基于存储在ROM140中的多种控制程序,CPU160控制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单元。另外,基于由操作单元182接收的操作输入,CPU160控制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单元。例如,CPU160执行例如变焦控制、聚焦控制、快门控制、图像记录处理和模式设置等控制。例如,CPU160生成移动聚焦透镜的控制信号,由此执行对于预定拍摄对象检测聚焦位置的AF(自动聚焦)控制。具体而言,CPU160移动聚焦透镜并在从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以及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输出的图像上进行自动聚焦控制。
基于CPU160的控制,显示单元控制器171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多种图像。例如,基于CPU160的控制,显示单元控制器171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多种屏幕(例如图5和图6所示的屏幕)。例如,当图像拍摄模式被设置时,显示单元控制器171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作为监视图像(所谓直通图像)。
显示单元172是显示供自显示单元控制器171的多种图像的显示单元。例如,显示单元172顺序显示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例如,有机EL(电致发光)和LCD(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面板可用作显示单元172。另外,例如,能够执行通过用户手指对显示面的接触或靠近而输入的操作的触摸面板可用作显示单元172。
基于来自CPU160的指令,输入控制单元181执行关于由操作单元182接收的操作输入的控制。
操作单元182是接收用户的操作输入并将与所接收操作输入对应的操作信号供给CPU160的操作单元。例如,操作单元182对应于例如快门按钮185(图1所示)、多种操作按钮、多种操作拨号盘、模式设置按钮和变焦按钮的操作构件。例如,模式设置按钮是在设置希望的图像拍摄模式时(当图像拍摄模式被切换到希望的图像拍摄模式时)使用的操作构件。另外,例如,变焦按钮(W(广角)按钮和T(远摄)按钮)是用于用户的变焦操作的操作构件。在变焦按钮的W按钮被按下的状态下,变焦透镜被移动到广角端侧(远摄侧)。在T按钮被按下的状态下,变焦透镜移动到远摄端侧(广角侧)。这里,当除了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被设置且用户的变焦操作可被接收时,仅移动两个图像拍摄单元中任意一个(例如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变焦透镜。另外,如上面所介绍的,显示单元172和操作单元182可由触摸面板一体配置。
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连接到可移除介质192,并基于CPU160的控制执行关于可移除介质191的数据记录和读取。例如,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在可移除介质192中将多种图像数据(例如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数据)记录为图像文件(图像内容)。另外,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读取来自可移除介质192的内容(例如图像文件),并通过总线101将内容供给RAM150等。
可移除介质192是记录提供自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的图像数据的记录装置。在可移除介质192中,记录例如JPEG或MPEG格式的图像数据的多种数据。
外部接口195通过电缆或无线地连接到外部装置(例如显示装置850),并基于来自CPU160的指令执行关于外部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例如,外部接口195通过装置间接口860连接到显示装置850,并基于CPU160的控制执行相对于显示装置850的多种类型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这里,将介绍将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记录为静止图像内容的情况。例如,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并受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的信号处理的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RAM150中。接着,存储在RAM150中的图像数据被分辨率转换单元131转换为预定的分辨率,并由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单元132压缩(JPEG等)。如上面所介绍的,分辨率转换和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被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在可移除介质192中记录为静止图像内容(静止图像文件)。另外,实质上相同的内容适用于将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记录为静止图像内容的情况。
另外,将介绍将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记录为移动图像内容的情况。例如,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并受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的信号处理的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RAM150中。接着,存储在RAM150中的图像数据被分辨率转换单元131转换为预定的分辨率,并被图像压缩与解压缩单元132压缩(H.264,MPEG4等)。如上面所介绍的,分辨率转换和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被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在可移除介质192中记录为具有声音数据的移动图像流(移动图像内容)。另外,实质上相同的介绍适用于将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记录为移动图像内容的情况。
另外,第一图像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被操作为同步,且因此可以将立体视觉图像(3D图像)记录为图像内容(立体视觉图像内容)。
另外,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分别被操作,且因此,可以用不同的变焦倍数和曝光同时记录两个图像内容。两个图像内容例如为具有不同变焦倍数的两个静止图像内容,变焦倍数和帧速率变化的两个移动图像内容,以及一静止图像内容与一移动图像内容。在上面介绍的记录的两个图像内容中,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两个图像的设置内容彼此不同。为此,优选为,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两个图像。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介绍了用户能容易地识别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两个图像的实例。
“图像拍摄设备的功能构造实例”
图3为一框图,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功能构造实例。
信息处理设备100具有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面部检测单元230、操作接收单元240、电池剩余量检测单元250、显示控制单元260、显示单元172、记录控制单元270、内容存储单元280和控制单元290。
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基于控制单元290的控制来拍摄拍摄对象的图像并生成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图像输出到面部检测单元230、显示控制单元260和记录控制单元270。例如,当3D图像拍摄模式(第一图像拍摄模式)被设置为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用于显示立体视觉图像的两个图像。另外,例如,当除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图像拍摄模式(第二图像拍摄模式)被设置为双镜头图像拍摄单元时,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两个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用于显示除立体视觉图像以外的图像。例如,两个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使得图像拍摄范围关于同样的拍摄对象而不同。除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图像拍摄模式是图8所示的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以及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等。这种模式将参照图4详细介绍。另外,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对应于图2所示的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另外,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对应于图2所示的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
面部检测单元230检测包括在从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输出的图像中的人物面部,并向控制单元290输出关于所检测的面部的面部检测信息。作为面部检测方法,例如,可使用通过将记录面部亮度分布信息的模板与真实图像之间匹配的面部检测方法(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33637)以及基于包括在图像数据中的肤色部分或人类特征量的面部检测方法。另外,面部检测信息包括检测到的面部的图像的位置和尺寸。通过面部检测信息,可以指定图像上包括至少一部分面部的面部图像(例如矩形图像)。另外,面部检测单元230对应于图2所示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或CPU160。
操作接收单元240是接收所用户执行操作并向控制单元290输出与所接收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控制信号(操作信号)的操作接收单元。例如,操作接收单元240接收设置希望的图像拍摄模式的图像拍摄模式设置操作(图像拍摄模式切换操作)。另外,操作接收单元240对应于图2所示的输入控制单元181和操作单元182。
电池剩余量检测单元250检测信息处理设备100中所设置或安装的电池(未示出)的剩余量,并将检测结果(电池剩余量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290。另外,电池剩余检测单元250对应于图2所示的CPU160。
显示控制单元260基于控制单元290的指示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从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输出的图像。例如,显示控制单元260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根据由控制单元290设置的显示模式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监视图像(例如图8所示的各个图像)。这里,例如,由控制单元290设置的显示模式是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或框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
这里,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是同时显示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的两个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显示模式。在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例如,第二图像(由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的图像)被重叠并显示在第一图像(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生成的图像)上的预定位置上。
另外,框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是同时显示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由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的图像)与第一图像(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生成的图像)的关系的显示模式。例如,作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关于拍摄对象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图像拍摄范围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范围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作为代表该关系的图像,代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范围的附加图像(例如图6所示的框322和323)显示在第一图像上。
另外,显示控制单元260对应于图2所示的图形引擎133和显示单元控制器171。另外,由于显示单元172对应于图2所示的显示单元172,授予同样的参考标号和符号,且省略这里的介绍。
记录控制单元270基于控制单元290的指示在内容存储单元280上执行记录控制。例如,记录控制单元270在内容存储单元280中记录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和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的两个图像(图像数据),作为图像内容(图像文件)。另外,记录控制单元270对应于图2所示的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
内容存储单元280是基于记录控制单元270的控制存储多种类型信息(静止图像内容和移动图像内容)的存储单元。另外,内容存储单元280对应于图2所示的可移除介质192。
控制单元290基于多种控制程序控制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单元。例如,当除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图像拍摄模式(第二图像拍摄模式)被设置为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当显示第一图像(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生成的图像)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显示模式的控制。也就是说,当第一图像(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生成的图像)被显示时,控制单元290执行在预定条件下设置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的任何一种的控制。
例如,当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被设置时(预定条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的控制。
另外,例如,当低功耗模式被设置时(预定条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框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的控制。这里,低功耗模式是即使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进行处理时保持低功耗状态的模式。
另外,例如,当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电池剩余量小于作为基准的预定值时(预定条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框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从电池剩余量检测单元250输出的电池剩余量信息,控制单元290判断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电池剩余量是否小于作为基准的预定值。PinP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可基于这种预定条件的组合来设置。另外,控制单元290对应于图2所示的CPU160。
“设置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的显示实例”
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当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设置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的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实例。另外,在图4中,作为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示出了设置除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图像拍摄模式的显示实例。
这里,除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图像拍摄模式例如为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以及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是用于将由两个图像拍摄单元(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两个图像(一个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变焦倍数)是可变的)记录为静止图像内容的图像拍摄模式。另外,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是用于将由一个图像拍摄单元(例如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记录为移动图像内容、并将由另一图像拍摄单元(例如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记录为静止图像内容的图像拍摄模式。另外,在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下,被记录为静止图像内容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变焦倍数)是可变的。另外,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是用与将由两个图像拍摄单元(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两个图像(一个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变焦倍数)是可变的)记录为移动图像内容的图像拍摄模式。
在图4中,“a”示出了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的显示配置实例。PinP显示模式是在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上重叠和显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显示模式。例如,在显示单元172中的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01中,显示广角端图像(例如,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同时,在显示单元172中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02中,显示对应于变焦操作的图像(例如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另外,图4的“a”显示这样的实例:其中,显示单元172的整个显示区域(即整个屏幕)是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01,且显示单元172的右下区域是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02。
这里,当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3的变焦倍数改变时,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02的尺寸可改变以及可固定。另外,改变变焦倍数的变焦操作通过操作单元182中的操作输入(例如按下变焦按钮)执行。当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变焦倍数改变时的显示过渡实例在图5中示出。
在图4中,“b”示出了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的显示配置实例。框显示模式是在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上重叠和显示代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框(附加图像)的显示模式。例如,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172的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01中,且代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框305在该图像上重叠和显示。
这里,当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变焦倍数改变时,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变化,且因此,框305根据此改变放大或缩小。例如,当执行用于放大变焦倍数的用户操作(例如T按钮的按下操作)时,框305在箭头308的方向上收缩到框306(虚线代表)。同时,当执行用于缩小变焦倍数的用户操作时(例如W按钮的按下操作),框305在箭头309的方向扩大到框307(虚线代表)。另外,当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变焦倍数与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变焦倍数相同时,显示单元172中的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01的外侧线与框305重合。另外,当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变焦倍数时的显示过渡实例在图6中示出。
“PinP显示模式时的显示过渡实例”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另外,图5示出了提供图标显示区域315的实例,其中,当显示图像拍摄操作时使用的图标显示在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上。另外,同样在下面示出的附图中,示出了提供图标显示区域315的实例,下面,授予同样的参考标号和符号,且省略对图标显示区域315的介绍。
在图5中,“a”示出了当变焦操作被执行到广角侧时,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和图像(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2中的图像)。在图5中,“b”示出了当变焦操作被执行到远摄侧时,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和图像(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3中的图像)。另外,在实际变焦操作时,存在这样的情况:包括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内的拍摄对象移动。然而,在图5中,为容易介绍起见,在变焦操作前后,进行这样的介绍:同一拍摄对象包括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内。另外,同样在下面介绍的图像中,在变焦操作前后,进行同一拍摄对象被包括的介绍。另外,图5示出了显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显示区域(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2和313)的恒定尺寸的实例。
如图4中的“a”所示,在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2和313中的图像)重叠和显示在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上。另外,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拍摄范围是恒定的(固定到广角侧)。相反,当用户执行变焦操作时,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拍摄范围根据变焦操作而改变。例如,如图5通过箭头所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2和313中的图像)根据用户执行的变焦操作来显示。
“设置框显示模式时的显示过渡实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的过渡实例。
在图6中,“a”示出了当变焦操作被执行到广角侧时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的图像)和框322。另外,在图6中,“b”示出了当变焦操作被执行到远摄侧时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的图像)和框323。
如图4的“b”中所示,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代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框322和323重叠并显示在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的图像)上。另外,如图4的“b”中所示,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是恒定的(固定到广角侧),但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在用户进行变焦操作时根据变焦操作而改变。例如,如图6中通过箭头所示,框322和323根据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变化来显示。
“设置图像拍摄模式时的数据流实例”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设置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图像拍摄模式时的数据流。
在图7中,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假设设置了除3D图像拍摄模式以外的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中,在变焦透镜固定在广角端的情况下进行图像拍摄处理。同时,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中,在变焦透镜根据用户执行的变焦操作移动的同时进行图像拍摄处理。
在图7中,“a”示出了当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被设置为图像拍摄模式且PinP显示模式被设置为显示模式时的数据流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中,在变焦透镜固定到广角端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图像的图像拍摄处理401。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中,在变焦透镜根据用户进行的变焦操作(变焦处理411)移动的同时进行静止图像的图像拍摄处理404。
在图7的“a”所示的实例中,在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进行的图像拍摄处理401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上,信号处理402由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执行,且分辨率转换处理403由分辨率转换单元131执行。另外,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执行的图像拍摄处理404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上,信号处理405由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执行,且分辨率转换处理406由分辨率转换单元131执行。在如上面所介绍地生成的两个图像数据上,进行混合处理407,且由显示单元控制器171在受到混合处理407的图像数据上进行显示处理408。
这里,由图形引擎133执行混合处理407。另外,由分辨率转换单元131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403的图像数据和由分辨率转换单元131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406的图像可顺序存储在RAM150中,以执行混合处理407。
这里,当执行移动图像记录指示操作时,执行图像数据(移动图像数据)的记录处理410。也就是说,由图像压缩和解压缩单元132在受到分辨率转换单元131的分辨率转换处理403的数据上进行编码处理409。随后,由可移除介质控制器191在受到编码处理409的图像数据上进行记录处理410。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被设置且PinP显示模式被设置的情况下,在进行移动图像的记录处理410时,进行分辨率转换处理406、混合处理407和编码处理409。为此,系统负荷变高,功耗增大,且电池容量减小。另外,系统负荷变高,系统必须强大到能够实现这一点,且因此,存在与高成本有关的担心。
在图7中,“b”示出了当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设置为图像拍摄模式且框显示模式被设置为显示模式时的数据流的实例。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中,在变焦透镜固定到广角端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图像的图像拍摄处理421。另外,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中,在变焦透镜根据用户的变焦操作(变焦处理430)移动的同时,执行静止图像的图像拍摄处理424。
在图7的“b”所示的实例中,在由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进行的图像拍摄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上,由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21执行信号处理422,且由分辨率转换单元131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423。在如上所介绍地生成的图像数据上,根据用户的变焦操作(变焦处理430)进行框添加处理426,且由显示单元控制器171在受到框添加处理426的图像数据上进行显示处理427。另外,由图形引擎133执行框添加处理426。
如上面所介绍的,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实际上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图像是仅仅一个图像(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为此,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没有必要显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且因此,可以停止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元件的操作(例如读取操作)。因此,可以减小系统负荷,且因此,可以减小功耗。另外,可以抑制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温度上升。然而,有必要为静止图像拍摄操作执行AF(自动聚焦),且因此,信号处理425由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2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进行的图像拍摄处理424生成的图像数据上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执行。另外,当快门按钮185被用户按下(全按下或半按下)时,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元件被操作。
另外,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容易快速识别图像拍摄单元(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范围。然而,当变焦倍数升高时,框变窄,且因此存在可视性变低的担心。另外,立体视觉图像(3D图像)是用于使用左右眼的视差获得立体视觉的图像,且因此在左右方向的左功能性图像和右功能性图像中发生轻微的偏差。为此,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假设在范围内显示的图像和左右方向的实际图像中发生轻微的偏差。
另外,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显示由图像拍摄单元(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且因此,容易实现图像拍摄单元的图像拍摄范围。另外,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显示作为记录目标的两个图像,且因此,例如,即使在高变焦倍数的情况下,可以在细节上看到作为记录目标的图像。然而,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有必要执行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两个图像(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处理,系统负荷高,且存在功耗增大的担心。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框显示模式中,可视性低,但系统负荷低,且可以减小功耗。同时,在PinP显示模式中,系统负荷高,功耗增大,但可以增大可视性。为此,重要的是根据信息处理设备100的使用情况来设置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
这里,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介绍了根据信息处理设备100的使用情况适当地设置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实例。
“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过渡实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和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
图8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其中,仅在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被设置为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除3D图像拍摄模式外)时设置PinP显示模式,且在设置了其他模式时设置框显示模式。然而,即使在设置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甚至在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仍设置框显示模式。另外,即使在设置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低功耗模式未设置),甚至在电池剩余量小时,仍设置框显示模式。
也就是说,图8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其中,当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通过用户操作切换时,以及当电池剩余量小于作为基准的预定值时,切换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
在图8中,“a”示出了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的过渡实例。过渡实例对应于图6所示的过渡实例。
在图8中,“b”示出了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的过渡实例。过渡实例对应于图5所示的过渡实例。
例如,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图8的“a”中所示),当执行到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可以如箭头341所示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图8中的“b”所示)。
另外,例如,当设置了显示模式(图8的“b”所示)时,当执行到除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以外的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可以如箭头341所示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8的“a”所示)。这里,除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以外的模式例如为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或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另外,类似于如箭头341所示切换到低功耗模式的情况,可以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8的“a”中所示)。
另外,例如,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图8的“b”中所示),当电池剩余量小于作为基准的预定值时,可以如箭头342所示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8的“a”中所示)。
“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实例”
图9和图10为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
首先,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用于设置图像拍摄模式的设置操作(步骤S901),且当不执行用于设置图像拍摄模式的设置操作时,监视继续进行。当用于设置图像拍摄模式的设置操作时(步骤901),控制单元290判断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否为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步骤S902)。
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并非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即在单眼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902),执行单眼图像拍摄处理(步骤S903)。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步骤S904),且当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当不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步骤S904),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05)。当不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3。同时,当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05),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23),且结束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操作。
另外,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双镜头图像拍摄模式时(步骤S902),控制单元290判断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否为3D图像拍摄模式(步骤S906)。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3D图像拍摄模式时(步骤S906),执行3D图像拍摄处理(步骤S907)。控制单元290判断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是否执行(步骤S908),且当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当不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步骤S908),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09),且当不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7。同时,当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09),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23),且结束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操作。
另外,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不是3D图像拍摄模式时(步骤S906),控制单元290判断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否为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步骤S910)。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不是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步骤S910),控制单元290判断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否为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步骤S911)。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不是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即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步骤S910),控制单元290执行用于设置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的控制(步骤S912)。接着,设置框显示模式,且执行框显示处理(步骤S916)。例如,执行图6和图8的“a”所示的框显示处理。另外,步骤S916是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控制步骤的实例。
另外,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是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步骤S910),控制单元290执行用于设置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的控制(步骤S913)。接着,设置框显示模式,且执行框显示处理(步骤S916)。
另外,当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为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步骤S910),控制单元290执行用于设置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的控制(步骤S914)。接着,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步骤S915),且当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步骤S915),设置框显示模式,且执行框显示处理(步骤S916)。同时,当没有设置低功耗模式时(步骤S915),设置PinP显示模式,且执行PinP显示处理(步骤S924)。例如,执行图5和图8的“b”所示的PinP显示处理。另外,步骤S924是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控制步骤的实例。
另外,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用户操作(步骤S917),且当没有执行用户操作时,过程返回到步骤S916。同时,当执行用户操作时(步骤S917),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步骤S918),且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
另外,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步骤S919),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变焦操作(步骤S919)。当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19),控制单元290根据变焦操作执行控制或改变作为显示目标的框的位置(步骤S920),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16。同时,当不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19),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21)。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21),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步骤S922),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16。同时,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21),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23),且结束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操作。
另外,控制单元290判断电池剩余量和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步骤S925),且当电池剩余量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916。同时,当电池剩余量不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时(步骤S925),判断用户操作是否执行(步骤S926),且当不执行用户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24。同时,当执行用户操作时(步骤S926),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步骤S927),且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
另外,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步骤S927),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变焦操作(步骤S928),且当是变焦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24。同时,当不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28),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29)。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29),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步骤S930),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24。同时,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29),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S930),且结束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操作。另外,步骤S901、S902、S906、S910到S915和S925为权利要求所述的选择步骤的实例。
如上面所介绍的,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根据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用户情况合适地设置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执行关于显示模式的设置的操作,且因此,可以减小图像拍摄操作时的用户负荷。另外,即使在用户不执行关于显示模式设置的操作时,可以顺序提供最优监视显示。也就是说,可以保持多个图像的可视性,当图像显示时的处理负荷(系统负荷)得到减小,且可以抑制功耗。另外,根据系统负荷的减小,可以抑制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温度上升。
<2.第二实施例>
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在设置了移动图像模式时设置框显示模式(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和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的实例。然而,即使在设置移动图像模式(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和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时,当不执行移动图像记录操作(也就是说,不执行移动图像记录指示操作)时,假设系统负荷低。
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介绍即使在设置了移动图像模式(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时,当不执行移动图像记录操作时,设置PinP显示模式的实例。另外,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构造与图1到图3所示的实例基本相同。为此,省略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部分介绍。
“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过渡实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和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
图11示出了仅在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设置框显示模式且在设置了其他模式时设置PinP显示模式的实例。然而,在设置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或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当移动图像记录操作开始时(也就是说,当执行移动图像指示操作时),设置框显示模式。另外,在设置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或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当移动图像记录操作结束时(即,当执行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时),设置PinP显示模式。
也就是说,图11示出了当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通过用户操作执行时,当移动图像记录指示操作执行时,以及当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执行时,切换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实例。
在图11中,“a”示出了当设置框显示模式时的过渡实例。过渡实例对应于图6所示的过渡实例。
在图11中,“b”示出了当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的过渡实例。过渡实例对应于图5所示的过渡实例。
例如,在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图11的“a”中所示),当执行低功耗模式的解除操作时,可以如箭头351所示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图11的“b”中所示)。同时,在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图11的“b”所示),当执行低功耗的设置操作时,可以如箭头351所示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11的“a”中所示)。
另外,在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当设置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或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图11的“b”中所示),当执行移动图像记录指示操作时,可以如箭头352所示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11的“a”中所示)。同时,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当设置了移动图像+移动图像模式或移动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图11的“a”中所示),当执行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时,可以如箭头353所示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图11的“b”中所示)。
“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实例”
图12和图13为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另外,由于图12和图13为图9和图10的修改实例,将相同的参考标号和符号授予与图9和图10相同的部分,且省略对其的部分介绍。
在设置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步骤S914)之后,控制单元290判断低功耗模式是否被设置(步骤S931)。当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步骤S931),设置框显示模式,并执行框显示处理(步骤S940)。同时,当未设置低功耗模式时(步骤S931),设置PinP显示模式,且执行PinP显示处理(步骤S932)。
随后,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用户操作(步骤S933),且当不执行用户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32。同时,当执行用户操作时(步骤S933),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步骤S934),且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
另外,当不是模式切换操作时(步骤S934),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变焦操作(步骤S935),且当是变焦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32。同时,当不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35),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移动图像记录开始操作(步骤S936)。当是移动图像记录开始操作时(步骤S936),处理进行到步骤S940。同时,当不是移动图像记录开始操作时(步骤S936),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37)。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37),处理对应于用户操作(步骤S938),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32。同时,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37),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39),结束显示模式设置操作的处理。
另外,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执行用户操作(步骤S941),且当不执行用户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40。同时,当执行用户操作时(步骤S941),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步骤S942)。当是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时(步骤S942),处理进行到步骤S932。同时,当不是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时(步骤S942),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43),且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
另外,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时(步骤S943),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变焦操作(步骤S944)。当是变焦操作时(S944),控制单元290根据变焦操作来执行改变作为显示目标的框的位置的控制(步骤S945),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40。同时,当不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44),控制单元290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为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46)。当不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46),执行对应于用户操作的处理(步骤S947),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40。同时,当是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时(步骤S946),执行图像拍摄模式结束操作(步骤S939),且结束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操作。
如上面所介绍的,当用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个记录为移动图像内容的记录处理时,执行控制单元290(预定条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第二显示模式的控制。另外,第一图像为由第一图像生成单元210生成的图像,且第二图像为由第二图像生成单元220生成的图像。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除了设置低功耗模式时,设置PinP显示模式,但当开始移动图像记录处理时,设置框显示模式以降低系统负荷。因此,可以保持所述多个图像的可视性,且因此可以减小图像显示时的处理负荷。
这里,紧接在移动图像记录开始操作之前,或紧接在移动图像记录结束操作之后,执行PinP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的快速切换。如上面所介绍的,当执行快速切换时,假设用户在切换时不容易看到拍摄对象。其中,当切换PinP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时,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和范围中的图像通过动画平滑移动,且因此,用户在切换时容易地看到拍摄对象。如上面所介绍的,使用动画进行PinP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的切换的实例将在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介绍。
<3.第三实施例>
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在设置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设置PinP显示模式的实例。然而,即使在设置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当作为显示目标的图像的变焦倍数相对较低时,假设可以取得规则的可视性。
在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介绍了即使在设置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仍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设置框显示模式的实例。另外,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构造基本上与图1到图3所示的实例相同。为此,省略关于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部分介绍。
“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过渡实例”
图1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显示和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另外,图14的“a”与图8的“a”相同,且因此,省略这里的详细介绍。
图14示出了即使在设置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仍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设置框显示模式的实例。另外,其他的点与图8所示的实例相同,且因此,省略关于与图8所示实例相同的部分的部分介绍。
也就是说,图14示出了在设置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根据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切换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实例。
在图14中,“b”示出了根据变焦倍数设置框显示模式或PinP显示模式时的过渡实例。
例如,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图14的“a”中所示),当执行如箭头361所示到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可以切换到与变焦倍数对应的框显示模式或PinP显示模式(图14的“b”中所示)。
另外,例如,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或PinP显示模式时(图14的“b”中所示),当如箭头361所示执行到除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以外的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可以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8的“a”中所示)。另外,即使在如箭头361所示执行到低功耗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可以切换到框显示模式(图8的“a”中所示)。
这里,将介绍当设置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当切换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时作为基准的预定条件。例如,预定条件可以是变焦倍数高于作为基准的预定值(例如三倍到四倍)的情况。另外,预定条件是在主要拍摄对象(例如人物面部)在设置框显示模式的范围中存在的情况,显示模式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且可以改进主要拍摄对象的可视性。例如,当包括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的范围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例如人物面部)小于预定尺寸时,认为当显示模式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时主要拍摄对象的可视性改善。这里,例如,预定尺寸可以是当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例如面部长度)。也就是说,当设置框显示模式时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例如面部长度)小于当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例如面部长度)时,可以切换PinP显示模式。
如上面所介绍的,图14所示的实例是这样的实例:即使在设置任何图像拍摄模式时,在变焦倍数低于作为基准的预定值时设置框显示模式,但PinP显示模式根据在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而自动设置。
“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实例”
图15为一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显示模式设置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另外,由于图15是图9和图10的修改实例,为与图9和图10相同的部分授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和符号,且省略其部分介绍。
当用户操作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19),控制单元290判断低功耗模式是否被设置(步骤S951),且当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步骤S951),处理进行到步骤S920。同时,当没有设置低功耗模式时(步骤S951),控制单元290判断变焦倍数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步骤S952),且当变焦倍数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924。
另外,变焦倍数不等于或大于预定值(即当变焦倍数小于预定值时)(步骤S952),控制单元290判断主要拍摄对象是否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区域中存在(步骤S953)。当主要拍摄对象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范围内存在时(步骤S953),控制单元290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由此判断是否可以改善主要拍摄对象的可视性(步骤S954)。也就是说,将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内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S1与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在范围内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S2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S1>S2(步骤S954)。当S1>S2时(步骤S954),处理进行到步骤S924,且当并非S1>S2(也就是说S1小于或等于S2)时(步骤S954),处理进行到步骤S920。
另外,当用户操作不是变焦操作时(步骤S928),控制单元290判断变焦倍数是否小于预定值(步骤S955),且当变焦倍数不小于预定值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929。
另外,当变焦倍数小于预定值时(步骤S955),控制单元290判断主要拍摄对象是否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存在(步骤S956)。当主要拍摄对象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存在时(步骤S956),控制单元290判断S1是否大于S2(步骤S957)。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有S1>S2(步骤S957)。当S1>S2时(步骤S957),过程进行到步骤S929,且当并非S1>S2时(即S1小于或等于S2)(步骤S957),处理进行到步骤S916。
这里,在步骤S952和S955中的预定值(N)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值,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值。例如,当变焦倍数在预定值(N)的边界附近时,假设PinP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短时间频繁变化。为了防止显示模式频繁变化,步骤S955中的预定值可以是小于步骤S952中的预定值(N)的值(例如N-1)。类似地,例如,当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在转换边界附近时,假设PinP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短时间频繁变化。为了防止显示模式频繁变化,S1和S2的判断标准可被缓和到正则条件。
如上面所介绍的,当与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有关的光学系统的变焦倍数大于作为基准(预定条件)的预定值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的控制。另外,当主要拍摄对象被包括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第二图像)中时(预定条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的控制。
另外,当主要拍摄对象被包括在第二图像中且当主要拍摄对象的显示尺寸大于作为基准的包括在第一图像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显示尺寸时(预定条件),控制单元290执行设置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的控制。另外,第一图像是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即使在设置了静止图像+静止图像模式时,仍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设置框显示模式,以降低系统负荷。因此,可以保持所述多个图像的可视性,且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图像显示时的处理负荷。
<4.第四实施例>
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在进行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切换时切换短促变化的实例。然而,当设置框显示模式时框的位置和尺寸变得与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大大不同时,可假设用户不容易看到切换之前和之后的图像。
这里,在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介绍当进行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的切换时,通过动画移动切换之前和之后的图像(范围中的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的实例。另外,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构造基本上与图1到图3所示的实例相同。为此,省略关于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部分介绍。
“通过动画显示过渡的实例”
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从显示在显示单元172上的框显示向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
在图16中,“a”示出了在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的图像)和框322。另外,图16的“a”与图6的“a”中所示的实例相同,且因此,这里省略详细介绍。
在图16中,“b”示出了当从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切换时显示的图像501到504。
图16的“a”中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的图像)和框322显示在显示单元172上,假设在从框显示模式到PinP显示模式的切换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260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322的位置上显示具有与框322的尺寸相同的图像(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框322中的拍摄对象和包括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中的拍摄对象基本相同,除了基于视差的左右偏差以外。
随后,当从框显示模式向PinP显示模式切换时,显示控制单元260移动,并通过动画显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也就是说,显示控制单元260通过动画从图16的“a”中所示的框322到图16的“b”中显示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图像504的区域)移动并显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另外,图16的“b”通过虚线矩形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动画顺序移动的图像501和503。
如上面所介绍的,控制单元290执行在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和框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中移动和动画显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控制。也就是说,显示控制单元260基于控制单元290的控制进行动画显示。具体而言,显示控制单元260在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显示的第二图像的位置和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在第一图像上显示的附加图像(框)指定的位置之间移动和动画显示第二图像。另外,第一图像是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
另外,在图16的“b”中,为介绍便利起见,动画的间隔相对较宽,但动画间隔可适当地改变。另外,图16的“b”示出了缩小和线性移动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实例,但可在收缩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同时通过直线以外的轨迹移动(例如曲线形状)图像。
这里,如图16的“a”中所示,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的图像)包括多个人物的面部。例如,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21中图像的右下部包括为体育运动加油的人物505。然而,如图16的“b”中所示,当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通过动画移动并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图像504的区域)上显示时,人物500的面部被图像504遮挡。通常认为用户对人物面部的兴趣较高,且因此,假设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确认人物面部较为重要。下面,介绍这样的实例:考虑包括在图像拍摄范围中的拍摄对象(主要拍摄对象)和图像移动目的地的拍摄对象,改变图像的移动目的地或图像的尺寸。
“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布置实例”
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在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区域中布置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备选实例。
这里,图17示出了在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区域的左上角提供显示在图像拍摄操作时使用的图标的图标显示区域514的实例。为此,图17示出了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区域中的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的第一备选区域511到第三备选区域513,作为在显示单元172的显示区域中布置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备选。
例如,当从框显示模式切换到PinP显示模式时,控制单元290确定将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图像移动到第一备选区域511。然而,当人物面部在第一备选区域511中检测到时(包括部分面部与第一备选区域511重叠的情况),控制单元290判断将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图像移动到第二备选区域512。然而,假设人物面部从第二备选区域512的内部检测到。如上面所介绍的,当人物面部在第二备选区域512中检测到时(包括部分面部与第二备选区域重叠的情况),控制单元290判断将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图像移动到第三备选区域513。
这里,例如,假设人物面部从第一备选511到第三备选区域513的任何区域内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到的面部的数量最小的备选可被确定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布置区域。作为替代的是,除了第一备选区域511到第三备选区域513以外的其他区域可被确定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布置区域。例如,第一备选区域511和第三备选区域513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及第一备选区域511与第二备选区域512之间的中间区域可被确定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布置区域。
另外,例如,在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当包括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所显示图像中的人物面部小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像中的人物面部时,假设人物面部不容易看见。这里,当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的人物面部小于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的人物面部时,放大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且可以容易地看到人物面部。这里,这样的实例在图18和图19中显示。
“通过动画的显示过渡实例”
图18和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从显示在显示单元172上的框显示向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
在图18中,“a”示出了当从框显示模式向PinP显示模式切换时显示的图像521和图像522。在图18中,“b”示出了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通过动画移动时图像(图像524到526)的过渡实例。另外,由于图18的“a”和图18的“b”中所示的过渡实例基本上与图16所示的实例相同,这里省略详细介绍。
在图18中,“c”示出了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显示目标图像移动到第一备选区域511时包括在第一备选区域511中的人物面部的状态。在图18的“c”中,面部检测单元230检测的人物505的面部用矩形框529代表。如上面所介绍的,由面部检测单元230检测的人物505的面部的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备选区域511(图像528的移动目的地)重叠,控制单元290确定将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移动到另一备选区域。在图18的“c”中,人物505的面部与第一备选区域重叠,且因此,其被确定为第二备选区域。
在图19中,“a”示出了当图像531到533通过动画移动到第二备选区域512时图像的过渡实例。在图18的“c”和图19的“a”中,假设向着第一备选区域511移动的显示目标图像在移动过程中向着第二备选区域512移动。另外,在图19的“a”中,通过动画顺序移动的图像531和532用虚线矩形示意性地示出。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不存在主要拍摄对象(例如人物面部)的区域可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
这里,如图19的“a”中所示,假设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图像533)被设置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的右上角的状态下由用户执行变焦操作。变焦操作后的显示实例在图19的“b”中显示。
在图19中,“b”示出了第二备选区域512中设置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535的显示实例。在图19的“b”中,从图像535检测到人物的面部(由虚线框536围绕)。如上面所介绍的,当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从图像535检测到人物面部,且当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二图像显示区域放大,以提高面部的可视性。这里,预定条件是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检测图像面部时的面部尺寸小于预定尺寸的情况。这里,例如,预定尺寸可以是当检测面部时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面部的尺寸(例如面部的长度)。尺寸的修改实例在图19的“c”中示出。
在图19中,“c”示出了当设置在第二备选区域512中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538的尺寸通过动画改变时的过渡实例。另外,在图19的“c”中,通过动画顺序放大的图像538和539用虚线矩形示意性地示出。如上面所介绍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通过动画顺序放大,图像540被显示,且因此,可以改进面部的可视性。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时,当主要拍摄对象被包括在第一图像中时,控制单元290进行改变第二图像显示位置的控制,以便将主要拍摄对象与第二图像重叠。另外,第一图像是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并且为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像。另外,第二图像为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并且为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像。
另外,在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时,当主要拍摄对象被包括在第二图像中时,控制单元290进行改变第二图像尺寸的控制,使得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是预定尺寸。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当切换框显示模式和PinP显示模式时,它们通过动画平滑地改变。相应地,可以防止拍摄对象在切换前后丢失。另外,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被覆盖且主要拍摄对象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之前存在而不被第二图像显示区域遮挡时,改变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另外,当主要拍摄对象从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检测到时,改变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且可以改进面部的可视性。
“信息处理设备的操作实例”
图20和图21为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PinP显示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处理步骤是与图10和图15所示的PinP显示处理(步骤S924)以及图13所示的PinP显示处理(步骤S932)对应的处理步骤。
首先,控制单元290判断是否紧接在从框显示模式变为PinP显示模式之后(步骤S961),且当并非紧接在从框显示模式变为PinP显示模式之后时,在预定的位置以预定的尺寸执行PinP显示(步骤S962)。也就是说,PinP显示以紧接在它之前显示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执行(步骤S962)。
另外,当紧接在从框显示模式变为PinP显示模式之后时(步骤S963),PinP显示以重叠且显示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上的框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步骤S963)。也就是说,设置PinP显示模式,其中,紧接在切换之前显示的框的位置和尺寸是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步骤S963)。
随后,控制单元290开始通过动画向着第一备选区域(例如图17所示的第一备选区域511)移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图像(步骤S964)。
随后,控制单元290判断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是否正在改变(步骤S965)。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正在改变时(步骤S965),控制单元290获取改变后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步骤S966)。随后,控制单元290判断改变后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是否与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重叠(步骤S967)。
当改变后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与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重叠时(步骤S967),控制单元290获取下一个备选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步骤S968)。随后,控制单元290开始通过动画向着备选区域(例如图17所示的第二备选区域512)移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图像(步骤S969)。
随后,控制单元290判断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改变(移动或尺寸改变)是否结束(步骤S970),且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改变没有结束时,结束PinP显示处理的操作。另外,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改变结束时(步骤S970),结束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动画处理(步骤S971),并结束PinP显示处理的操作。
另外,当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并非正在改变时(步骤S965),获取当前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和尺寸(步骤S972)。随后,控制单元290判断当前第二图像显示区域是否与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重叠(步骤S973)。在当前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与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重叠时(步骤S973),处理进行到步骤S968。
在当前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并非与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重叠时(步骤S973),控制单元290判断主要拍摄对象是否包括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步骤S974)。在主要拍摄对象并非包括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时(步骤S974),结束PinP显示处理的操作。
在主要拍摄对象包括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时(步骤S974),控制单元290判断包括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S3是否大于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S4(步骤S975)。也就是说,将在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S3与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的范围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S4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有S3>S4(步骤S975)。当S3>S4时(步骤S975),结束PinP显示处理的操作。
另外,当并非S3>S4时(步骤S975),控制单元290获取S3大于S4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步骤S976)。例如,可以基于预设的变焦倍数(例如2.1倍)计算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作为替代地,控制单元290可基于S3和S4计算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另外,可设置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的上限,并可将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设置为不超过上限。
随后,控制单元290开始通过动画将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的图像改变为所获取的尺寸(步骤S977)。
“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标准和放大标准的实例”
上面已经介绍了基于人物面部的存在或其尺寸来判断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改变或移动是否必要的实例。然而,可以基于除了人物面部以外的拍摄对象来判断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改变或移动是否必要。下面,示出了当判断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或尺寸改变是否必要时作为标准的拍摄对象(主要拍摄对象)的实例。
“主要拍摄对象的实例”
图22示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290确定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或尺寸改变时使用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实例。图22示出了主要拍摄对象601和重要性602之间的关系。
主要拍摄对象601是在判断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或尺寸变化是否必要时作为标准的拍摄对象。例如,人物面部被分类为孩子、女人和其他人。另外,除了人物面部以外,移动物体和静止物体被用作主要拍摄对象。
另外,提供主要拍摄对象检测单元来代替图3所示的面部检测单元230,且主要拍摄对象由主要拍摄对象检测单元检测。另外,作为检测主要拍摄对象的方法,例如,类似于面部检测方法,可使用通过匹配记录对于各个主要拍摄对象的亮度分布信息的模板与实际图像的检测方法。另外,例如,使用面部图像中两个点之间的亮度差异值,通过弱区分器检测各种属性的检测方法(例如孩子,女人和其他人)(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9-118009)。另外,使用亮度梯度和梯度方向检测特定物体(人物,动物,地铁,车辆等)的物体检测方法(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0-67102)。另外,在聚焦物体(静止物体)中,可基于AF处理的聚焦结果执行检测。
重要性602代表主要拍摄对象的重要性,并意味着重要性随着数值变高而变高。
例如,在图17中,假设两个孩子的面部包括在第一备选区域511中,一个女人的面部和一个孩子的面部包括在第二备选区域512中,且两个动物(例如狗和猫)的面部包括在第三备选区域513中。如上面所介绍的,当主要拍摄对象被包括在第一备选区域511到第三备选区域513中的任何一个中时,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目的地基于包括在备选区域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重要性总和值来确定。
例如,两个孩子的面部包括在第一备选区域511中,且因此,重要性总和值为10(=5x2)。另外,一个女人的面部和一个孩子的面部包括在第二备选区域512中,且重要性总和值为9(=5+4)。另外,两个动物的面部(例如狗和猫)包括在第三备选区域513中,且因此重要性总和值为4(=2x2)。
为此,主要拍摄对象重要性总和值最低的第三备选区域513被确定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目的地。
另外,即使在主要拍摄对象被包括在第一备选区域511到第三备选区域513中时,重要性总和值小于预定值(例如3)的备选区域可被确定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移动目的地。
<5.修改实例>
在本技术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提供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以显示两个图像的实例。然而,可显示两个图像,其中,第一图像显示区域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为不同的区域。
在修改实例中,介绍在作为不同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区域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两个图像的实例。另外,修改实例中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构造与图1到图3所示的实例基本相同。为此,省略对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部分介绍。
“第一图像显示区域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布置实例”
图23示出了本技术修改实例中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PinP显示的过渡实例。
在图23中,“a”示出了当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提供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实例。另外,由于图23的“a”与图5的“a”中所示的实例相同,省略这里的介绍。
在图23中,“b”示出了在被布置为相邻的两个区域(第一图像显示区域701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702)中显示两个图像时的显示实例(显示屏700)。第一图像显示区域701中的图像对应于图23的“a”中显示的第一图像显示区域311中的图像,且第二图像显示区域702中的图像对应于图23的“a”中显示的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12中的图像。
另外,图23的“a”中所示的显示屏和图23的“b”中所示的显示屏可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通过用户操作来顺序改变。例如,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外侧面上的触摸面板上的预定按钮或操作数字用作显示切换按钮。每当显示切换按钮被按下时,可以切换到通过箭头在图23的“a”中和图3中的“b”所示的各个显示屏幕。
另外,在修改实例中,介绍将第一图像显示区域701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702布置为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实例,但第一图像显示区域701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702的布置可适当地改变。例如,第一显示区域701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702的布置可根据用户操作而改变。
<6.修改实例>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介绍了当设置框显示模式时在一个图像上显示框并通过框显示另一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实例。然而,另一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可根据框以外的显示形状来显示。
这里,在修改实例中,介绍通过框以外的显示形状显示另一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实例。另外,修改实例中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构造基本上与图1到图3所示的实例相同。为此,省略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部分介绍。
“设置框显示模式时的显示实例”
图24示出了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修改实例中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的显示屏的过渡实例。
在图24的“a”中,类似于本技术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710中的图像上显示框711的实例。例如,如图24的“a”中所示,当框711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通过例如黑色的深色显示时,背景的拍摄对象被框711遮挡,且因此,存在不容易识别背景的拍摄对象的担心。特别地,当变焦倍数高时,框711的尺寸小,且因此,假设难以识别框711中的拍摄对象。
在修改实例中,取代显示框的是,图像拍摄范围用半透明的屏幕显示(OSD)代表。显示实例在图24的“b”和图24的“c”中示出。
在图24中,“b”和“c”示出了通过半透明屏幕显示来显示图像拍摄范围(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实例。具体而言,图24的“b”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720中,对应于图像拍摄范围(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区域722是透明的,且其他区域721通过半透明屏幕显示是灰色的。另外,图24中的“c”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对应于图像拍摄范围(使用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拍摄范围)的区域732通过半透明屏幕显示是灰色的,且其他区域731是透明的。
如上面所介绍的,在框显示模式中,作为代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的图像拍摄范围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范围相对于拍摄对象的关系的显示形状,与第一图像中的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的图像拍摄范围对应的图像以及其他图像可以为不同的显示形状。第一图像为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生成的图像。
另外,呈现了图像拍摄范围,且因此可以保证拍摄对象的可视性。另外,由于存在用户对于拍摄对象可视性的喜好,例如,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在设置框显示模式时改变半透明屏幕显示的显示。例如,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外侧面上的操作号码或触摸面板上的预定按钮被用作显示切换按钮。每当显示切换按钮被按下时,可以如图24中箭头所示切换到图24中的“a”到图24中的“c”所示的各个显示方法。因此,可以进一步根据用户体验改善可视性。
<7.修改实例>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具有一个显示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实例。然而,还可假设一个信息处理设备具有多个显示单元。另外,假设由图像处理设备生成的图像在外部装置上显示。这里,在修改实例中,介绍使用所述多个显示单元或外部装置显示图像的实例。
“具有多个显示单元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实例”
图25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修改实例中的信息处理设备800的外观构造实例。具体而言,示出了一个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800)具有两个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811和第二显示单元812)的实例。
另外,图25的“a”示出了与在本技术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设置框显示模式时对应的显示实例,且图25的“b”示出了与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对应的显示实例。另外,信息处理设备800基本上与图1到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相同,除了设置了两个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811和第二显示单元812)以外。为此,下面,将与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单元相同的参考标号和符号授予信息处理设备800的单元,并进行对其的介绍。
第一显示单元811为基于显示控制单元260的控制主要显示主屏幕的显示单元。另外,主屏幕是例如本技术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介绍的各个屏幕。
第二显示单元812为基于显示控制单元260的控制主要显示次屏幕的显示单元。另外,次屏幕例如为用于显示除主屏幕的内容以外的内容的次要屏幕。
例如,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如图25的“a”中所示,可仅仅在第一显示单元811上显示图像(框815也显示)。
另外,例如,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如图25中的“b”所示,作为第一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的图像在第一显示单元811上显示,且作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的图像可在第二显示单元812上显示。
“当图像在外部显示装置上显示时的显示实例”
图26示出了在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修改实例中的信息处理设备100和显示装置850的外观构造。具体而言,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100和显示装置850通过装置间接口860连接的实例。例如,HDMI(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电缆可用作装置间接口。另外,通过电缆或无线地连接信息处理设备100和显示装置850的其他装置间接口可用作装置间接口860,其中,信息处理设备100和显示装置850可彼此通信。
另外,图26的“a”示出了与本技术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设置框显示模式时对应的显示实例,且图26的“b”示出了与本技术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对应的显示实例。另外,信息处理设备100基本上与图1到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相同。
显示装置850为能够在显示单元851上显示通过装置间接口860和连接端子(未示出)从信息处理设备100输入的图像(图像数据)的显示装置。
另外,外部接口195(图2所示)通过装置间接口860向显示装置850输出使用第一图像拍摄单元111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112生成的图像(图像数据),并在显示装置850上显示输出图像。在此情况下,如图26的“a”和图26的“b”所示,可以显示显示单元172和显示装置850的不同图像。另外,可显示显示单元172和显示装置850的同样的图像。另外,这样的显示方法可基于用户操作来切换。
例如,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当设置了框显示模式时,如图26的“a”中所示,可以仅仅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图像(也显示框870)。
另外,例如,在图像拍摄操作期间,当设置了PinP显示模式时,如图26的“b”所示,作为第一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的图像可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且作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的图像可在显示装置850上显示。
另外,作为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的图像可在显示单元172上显示,且作为第一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目标的图像可在显示装置850上显示。另外,这样的显示方法可基于用户操作来切换。
如图25和图26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可应用于具有多个显示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或连接到另一显示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另外,第一图像显示区域和第二图像显示区域为不同的区域,可以在设置PinP显示模式时看到第一图像显示区域中的整个图像,并可以进一步改进可视性。
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具有两个图像拍摄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应用到具有三个以上图像拍摄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
另外,已经通过举例的方式介绍了具有两个图像拍摄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应用到所述(一个以上的)图像拍摄单元可附着和拆除的信息处理设备。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可应用到例如图像拍摄功能移动电话和图像拍摄功能移动终端装置(例如智能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
另外,上面介绍的实施例给出了用于实现本技术的实例,且实施例中的项和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特有的项彼此对应。类似地,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特有的项以及给出同样名称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项彼此对应。然而,本技术不限于实施例,并可通过在不偏离主要构思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多种修改来实现。
另外,实施例中介绍的处理步骤可理解为具有一系列步骤的方法,并可理解为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该一系列步骤的程序或用于存储该程序的记录介质。例如,CD(压缩盘)、MD(微型盘)、DVD(数字多功能盘)、存储卡、蓝光盘(注册商标)等可用作记录介质。
另外,本技术可采用下面的构造。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其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其中指示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2)(1)的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图像拍摄单元与第二图像拍摄单元。
(3)(1)到(2)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第一图像拍摄单元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是单个图像拍摄单元。
(4)(1)到(3)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显示器。
(5)(1)到(4)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器基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生成三维(3D)图像。
(6)(1)到(5)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以重叠的方式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7)(1)到(6)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整个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图像数据并以重叠的方式在显示器的小于整个显示器的部分上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8)(1)到(7)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第一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一变焦比,且第二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二变焦比。
(9)(1)到(8)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整个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图像数据,并以重叠的方式在显示器的小于整个显示器的部分上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10)(1)到(9)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第二变焦比被修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修改显示器的其中显示了第二图像数据的部分的尺寸。
(11)(1)到(10)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图形标记。
(12)(1)到(11)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框。
(13)(1)到(12)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向第一图像数据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预定效果。
(14)(1)到(13)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向第一图像数据显示代表不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第一图像数据的范围的预定效果。
(15)(1)到(14)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第一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一变焦比,且第二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二变焦比。
(16)(1)到(15)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第二变焦比被修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修改显示在第一图像数据上的图形标记的尺寸。
(17)(1)到(16)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是移动图像内容还是静止图像内容。
(18)(1)到(17)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为移动图像内容,或第一图像数据为移动图像内容且第二图像数据为静止图像内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19)(1)到(18)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为静止图像内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
(20)(1)到(19)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第一变焦比与第二变焦比之间的差。
(21)(1)到(20)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差大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
(22)(1)到(21)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差小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显示模式运行。
(23)(1)到(22)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是否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
(24)(1)到(23)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器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检测面部,并将面部识别为主要拍摄对象。
(25)(1)到(24)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
(26)(1)到(25)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不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27)(1)到(26)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是否设置了低功耗模式,且当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28)(1)到(27)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剩余电池电量,且当剩余电池电量少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29)(1)到(28)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显示动画。
(30)(1)到(29)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在第二模式和第一模式之间切换时,动画包括连续减小第二图像数据的尺寸。
(31)(1)到(30)的任意一项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器识别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并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控制显示器在与第一图像数据重叠并且不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3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指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33)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一过程,该过程包括: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显示器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控制显示器以指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参考标号列表
100,800    信息处理设备
101         总线
111         第一图像拍摄单元
112         第二图像拍摄单元
121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
122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
131         分辨率转换单元
132          图像压缩与解压缩单元
133          图形引擎
140         ROM
150         ROM
160         CPU
171         显示单元控制器
172,851    显示单元
181         输入控制单元
182         操作单元
185            快门按钮
191            可移除介质控制器
192            可移除介质
195            外部接口
210            第一图像生成单元
220            第二图像生成单元
230            面部检测单元
240            操作接收单元
250            电池剩余量检测单元
260            显示控制单元
270            记录控制单元
280            内容存储单元
290            控制单元
811            第一显示单元
812            第二显示单元
850            显示装置
860            装置间接口

Claims (25)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其
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
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
控制显示器以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
控制显示器以其中指示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
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2.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图像拍摄单元和第二图像拍摄单元。
3.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处理器基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生成三维(3D)图像。
4.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以重叠的方式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5.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整个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图像数据并以重叠的方式在显示器的小于整个显示器的部分上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6.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第一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一变焦比,且第二图像拍摄单元被设置到第二变焦比。
7.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整个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图像数据,并以重叠的方式在显示器的小于整个显示器的部分上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8.权利要求7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第二变焦比被修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修改显示器的其中显示了第二图像数据的部分的尺寸。
9.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图形标记。
10.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在第一图像数据上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框。
11.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向第一图像数据显示代表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范围的预定效果。
12.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便向第一图像数据显示代表不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第一图像数据的范围的预定效果。
13.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是移动图像内容还是静止图像内容。
14.权利要求1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为移动图像内容,或第一图像数据为移动图像内容且第二图像数据为静止图像内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15.权利要求1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为静止图像内容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
16.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第一变焦比与第二变焦比之间的差。
17.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包括在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是否大于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尺寸。
18.权利要求17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处理器从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检测面部,并将面部识别为主要拍摄对象。
19.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是否设置了低功耗模式,且当设置了低功耗模式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20.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对应于剩余电池电量,且当剩余电池电量少于预定阈值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以第二模式运行。
21.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器显示动画。
22.权利要求2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当在第二模式和第一模式之间切换时,动画包括连续减小第二图像数据的尺寸。
23.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处理器识别包括在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并在控制显示器以第一模式运行时,控制显示器在与第一图像数据重叠并且不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主要拍摄对象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显示第二图像数据。
2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
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
控制显示器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
控制显示器以指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
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25.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一过程,该过程包括:
获取由第一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一图像数据;
获取由第二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第二图像数据;
控制显示器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显示的第一模式运行;
控制显示器以指示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关系的第二模式运行;以及
基于预定的条件在至少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CN201280054546.4A 2011-11-14 2012-10-19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Pending CN1039073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8264 2011-11-14
JP2011248264A JP5884421B2 (ja) 2011-11-14 2011-11-14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2/006710 WO2013073107A1 (en) 2011-11-14 2012-10-19 Iimage display i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capturing means used in two dimensional capture mo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7338A true CN103907338A (zh) 2014-07-02

Family

ID=4721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4546.4A Pending CN103907338A (zh) 2011-11-14 2012-10-19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469767B2 (zh)
EP (1) EP2781081B1 (zh)
JP (1) JP5884421B2 (zh)
CN (1) CN103907338A (zh)
WO (1) WO2013073107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7299A (zh) * 2015-07-14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拍摄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51994A (zh) * 2015-01-02 2016-07-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12412A (zh) * 2015-07-28 2017-02-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08429A (zh) * 2015-03-31 2017-11-2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组加工用的图像取得系统
CN108289161A (zh) * 2017-01-09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捕捉方法
CN108933881A (zh) * 2017-05-22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55815A (zh) * 2016-05-20 2019-01-04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CN112954219A (zh) * 2019-03-18 2021-06-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录像方法及设备
CN115802144A (zh) * 2023-01-04 2023-03-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226694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录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7657B1 (en) 2012-05-09 2016-08-10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a user contact
WO2013169865A2 (en) 2012-05-09 2013-11-14 Yknots Industries Ll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oving a user interface object based on an intensity of a press input
WO2013169849A2 (en) 2012-05-09 2013-11-14 Industries Llc Yknots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corresponding to an application
CN109298789B (zh) 2012-05-09 2021-12-31 苹果公司 用于针对激活状态提供反馈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DE112013002387T5 (de) 2012-05-09 2015-02-12 Apple Inc.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grafische Benutzeroberfläche für die Bereitstellung taktiler Rückkopplung für Operationen in einer Benutzerschnittstelle
WO2013169843A1 (en) 2012-05-09 2013-11-14 Yknots Industries Ll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framed graphical objects
CN113472989A (zh) 2012-11-28 2021-10-0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多孔径成像系统以及通过多孔径成像系统获取图像的方法
US9241103B2 (en) 2013-03-15 2016-01-19 Vok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yback of multiple panoramic videos with control codes
CN109040553B (zh) 2013-06-13 2021-04-13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双孔径变焦数字摄影机
CN108388005A (zh) 2013-07-04 2018-08-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CN109120823B (zh) 2013-08-01 2020-07-1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聚焦的纤薄多孔径成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2015186020A (ja) * 2014-03-24 2015-10-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表示機器、撮影機器及び表示方法
US9972121B2 (en) * 2014-04-22 2018-05-15 Google Llc Selecting time-distributed panoramic images for display
JP2015216482A (ja) * 2014-05-09 2015-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2031874B1 (ko) * 2014-06-10 2019-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구도 정보를 이용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촬영 방법
JP6165681B2 (ja) * 2014-06-27 2017-07-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EP3164987B1 (en) 2014-07-01 2024-01-03 Apple Inc. Mobile camera system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KR102145542B1 (ko) * 2014-08-14 2020-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장치, 복수의 촬영 장치를 이용하여 촬영하는 촬영 시스템 및 그 촬영 방법
CN112327463B (zh) 2015-01-03 2022-10-1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微型长焦镜头模块和使用该镜头模块的相机
KR102304305B1 (ko) 2015-01-21 2021-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573211B2 (ja) * 2015-03-04 2019-09-1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32664B2 (en) 2015-03-08 2017-04-25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ith visual and/or haptic feedback
US10095396B2 (en) 2015-03-08 2018-10-09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interacting with a control object while dragging another object
US9639184B2 (en) 2015-03-19 2017-05-02 Apple Inc. Touch input cursor manipulation
US20170045981A1 (en) 2015-08-10 2017-02-16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ouch Inputs Based on Their Intensities
WO2016156996A1 (en) 2015-04-02 2016-10-06 Corephotonics Ltd. Dual voice coil motor structure in a dual-optical module camera
ES2907810T3 (es) 2015-04-16 2022-04-26 Corephotonics Ltd Enfoque automático y estabilización de imagen óptica en una cámara compacta de plegado
JP2016213674A (ja) * 2015-05-08 2016-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304161B1 (en) 2015-05-28 2021-02-17 Corephotonics Ltd. Bi-directional stiffness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in a digital camera
US9860451B2 (en) 2015-06-07 2018-01-02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enhanced digital images
US9830048B2 (en) 2015-06-07 2017-11-28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ouch inputs with instructions in a web page
US9880735B2 (en) 2015-08-10 2018-01-30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ith visual and/or haptic feedback
KR102263924B1 (ko) * 2015-08-13 2021-06-11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비디오 지원 및 스위칭/비스위칭 동적 제어 기능이 있는 듀얼-애퍼처 줌 카메라
EP3335077B1 (en) 2015-09-06 2019-08-14 Corephotonics Ltd. Auto focus and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roll compensation in a compact folded camera
KR102187146B1 (ko) 2015-12-29 2020-12-07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자동 조정가능 텔레 시야(fov)를 갖는 듀얼-애퍼처 줌 디지털 카메라
KR20170112492A (ko) * 2016-03-31 201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711118B2 (ja) * 2016-05-02 2020-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端末
CN111965919B (zh) 2016-05-30 2022-02-08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旋转滚珠引导音圈电动机
US9992429B2 (en) * 2016-05-31 2018-06-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deo pinning
KR102521406B1 (ko) 2016-06-19 2023-04-12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듀얼 애퍼처 카메라 시스템에서의 프레임 동기화
WO2018007981A1 (en) 2016-07-07 2018-01-11 Corephotonics Ltd. Linear ball guided voice coil motor for folded optic
US10706518B2 (en) 2016-07-07 2020-07-07 Corephotonics Ltd. Dual camera system with improved video smooth transition by image blending
WO2018025458A1 (ja) * 2016-08-01 2018-0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609464B1 (ko) * 2016-10-18 2023-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을 촬영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90364221A1 (en) * 2016-12-24 2019-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US11531209B2 (en) 2016-12-28 2022-12-20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structure with an extended light-folding-element scanning range
KR102164655B1 (ko) 2017-01-12 2020-10-13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컴팩트 폴디드 카메라
IL290630B2 (en) 2017-02-23 2023-10-01 Corephotonics Ltd Lens designs for a folded camera
US10334149B2 (en) * 2017-02-23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ment for cameras for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WO2018164930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Vid Scale, Inc. Improving motion vector accuracy by sharing cross-information between normal and zoom views
CN114137790A (zh) 2017-03-15 2022-03-0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全景扫瞄范围的系统、移动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US10578869B2 (en) * 2017-07-24 2020-03-03 Mentor Acquisition One, Llc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with adjustable zoom cameras
US10681273B2 (en) 2017-08-24 2020-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cameras
US10904512B2 (en) 2017-09-06 2021-01-26 Corephotonics Ltd. Combined stereoscopic and phase detection depth mapping in a dual aperture camera
US10630895B2 (en) 2017-09-11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st for orienting a camera at different zoom levels
US10951834B2 (en) 2017-10-03 2021-03-16 Corephotonics Ltd. Synthetically enlarged camera aperture
KR102261024B1 (ko) 2017-11-23 2021-06-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컴팩트 폴디드 카메라 구조
KR102091369B1 (ko) 2018-02-05 2020-05-18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카메라에 대한 감소된 높이 페널티
CN113467031B (zh) 2018-02-12 2023-07-1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光学图像稳定化的折叠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及方法
US10694168B2 (en) 2018-04-22 2020-06-23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or preventing eye damage from structured light IR/NIR projector systems
CN111936908B (zh) 2018-04-23 2021-12-2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扩展的两个自由度旋转范围的光路折叠元件
JP7043333B2 (ja) * 2018-04-27 2022-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31005A1 (en) 2018-08-04 2020-02-13 Corephotonics Ltd. Switchable continuous display information system above camera
WO2020039302A1 (en) 2018-08-22 2020-02-27 Corephotonics Ltd. Two-state zoom folded camera
CN111919057B (zh) 2019-01-07 2021-08-3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接头的旋转机构
WO2020183312A1 (en) 2019-03-09 2020-09-17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stereoscopic calibration
KR102365748B1 (ko) 2019-07-31 2022-02-23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카메라 패닝 또는 모션에서 배경 블러링을 생성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EP4024843A4 (en) * 2019-08-29 2022-08-31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ETHOD,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1659135B2 (en) 2019-10-30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Slow or fast motion video using depth information
KR20210058339A (ko) * 2019-11-14 2021-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4641983A (zh) 2019-12-09 2022-06-17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智能全景图像的系统及方法
US11949976B2 (en) 2019-12-09 2024-04-02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mart panoramic image
JP2021114713A (ja) * 2020-01-20 2021-08-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と撮像装置のための位置サイズ調整の支援方法および支援装置
WO2021165764A1 (en) 2020-02-22 2021-08-26 Corephotonics Ltd. Split screen feature for macro photography
JP2021144121A (ja) * 2020-03-11 2021-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WO2021220080A1 (en) 2020-04-26 2021-11-04 Corephotonics Ltd.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hall bar sensor correction
KR102495627B1 (ko) 2020-05-17 2023-02-06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전체 시야 레퍼런스 이미지 존재 하의 이미지 스티칭
KR20240001277A (ko) 2020-05-30 2024-01-03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슈퍼 매크로 이미지를 얻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637977B2 (en) 2020-07-15 2023-04-25 Corephotonics Ltd. Image sensors and sensing methods to obtain time-of-flight and phase detection information
EP4202521A1 (en) 2020-07-15 2023-06-28 Corephotonics Ltd. Point of view aberrations correction in a scanning folded camera
EP4065934A4 (en) 2020-07-31 2023-07-26 Corephotonics Ltd. LARGE STROKE LINEAR POSITION DETECTION HALL EFFECT SENSOR MAGNET GEOMETRY
KR102480820B1 (ko) 2020-08-12 2022-12-22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스캐닝 폴디드 카메라의 광학 이미지 안정화
WO2022259154A2 (en) 2021-06-08 2022-12-15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s and cameras for tilting a focal plane of a super-macro image
JP2023062381A (ja) * 2021-10-21 2023-05-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16074620B (zh) * 2022-05-27 2023-1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46552C2 (de) 1981-11-24 1983-11-17 IBP Pietzsch GmbH, 7505 Ettlingen Verfahren zur Beobachtung mit mehreren Aufnahmesystemen und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H05145818A (ja) 1991-11-21 1993-06-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
KR100211056B1 (ko) * 1995-12-23 1999-07-15 이계철 다수개의 비디오에 대한 윈도우 제어방법
US7071971B2 (en) 1997-08-25 2006-07-04 Elbex Video Lt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the scene location viewed via remotely operated television camera
US6639626B1 (en) * 1998-06-18 2003-10-28 Minolta Co., Lt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with two image sensors of different size
JP2000261829A (ja) 1999-03-12 2000-09-22 Sony Corp 二眼撮像装置
EP1268906A4 (en) * 2000-02-11 2008-05-28 Polymer Group Inc IMPRESSIVE NONWOVENS
US7206029B2 (en) * 2000-12-15 2007-04-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icture-in-picture repositioning and/or resizing based on video content analysis
US6697124B2 (en) * 2001-03-30 2004-0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mart picture-in-picture
JP4198449B2 (ja) 2002-02-22 2008-12-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123155B2 (en) * 2002-04-05 2006-10-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erational mode-based battery monitoring for a battery-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4133637A (ja) 2002-10-09 2004-04-30 Sony Corp 顔検出装置、顔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
US20070101287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p-up windows in a computer system
JP2007221295A (ja) * 2006-02-15 2007-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メラ装置および記録フォーマット
US8004555B2 (en) * 2006-05-31 2011-08-23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imultaneous dual camera video telephony
JP2008017166A (ja) * 2006-07-06 2008-01-24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817315B1 (ko) * 2006-09-25 2008-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갖는 디지털 방송 수신용 휴대 단말기 및그의 pip 화면 제어 방법
JP5343310B2 (ja) 2006-10-10 2013-11-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0836616B1 (ko) * 2006-11-14 2008-06-10 (주)케이티에프테크놀로지스 영상 합성 기능을 가지는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휴대용단말기의 영상 합성 방법
KR101433157B1 (ko) * 2007-10-26 2014-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이미지 전송 방법
JP2009118009A (ja) 2007-11-02 2009-05-28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602007006828D1 (de) * 2007-11-30 2010-07-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mit mehr als einem Anzeigebereich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Benutzerschnittstelle dafür
JP5114235B2 (ja) * 2008-02-07 2013-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2009244369A (ja) * 2008-03-28 2009-10-22 Sony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WO2009129233A2 (en) * 2008-04-15 2009-10-22 Combined Solar Technologies, Llc Water recla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09141951A1 (ja) * 2008-05-19 2011-09-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映像符号化装置
KR101009881B1 (ko) * 2008-07-30 2011-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재생되는 영상의 타겟 영역을 확대 디스플레이하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JP4626692B2 (ja) 2008-09-12 2011-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物体検出装置、撮像装置、物体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57262B2 (en) * 2008-09-30 2016-05-31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phical control of picture-in-picture windows
JP5108747B2 (ja) * 2008-12-26 2012-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188579A1 (en) * 2009-01-29 2010-07-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and Present a Picture-In-Picture (PIP) Window Based on Movement Data
JP2010206643A (ja) * 2009-03-04 2010-09-16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09935B1 (ko) * 2009-06-23 2017-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촬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1045039A (ja) * 2009-07-21 2011-03-03 Fujifilm Corp 複眼撮像装置
JP2011135490A (ja) * 2009-12-25 2011-07-07 Seiko Epson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50225A (ja) * 2010-01-25 2011-08-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11182075A (ja) 2010-02-26 2011-09-15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US8903366B2 (en) * 2010-03-01 2014-1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software and hardware graphics rendering for power consumption
JP2011205374A (ja) * 2010-03-25 2011-10-13 Fujifilm Corp 表示装置
JP4783465B1 (ja) * 2010-03-26 2011-09-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787906B1 (ja) * 2010-03-30 2011-10-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26929B2 (ja) 2010-03-30 2014-06-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451994B2 (en) * 2010-04-07 2013-05-28 Apple Inc. Switching cameras during a video conference of a multi-camera mobile device
US9325929B2 (en) * 2010-04-29 2016-04-26 Ati Technologies Ulc Power management in multi-stream audio/video devices
US9596453B2 (en) * 2010-06-14 2017-03-14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680684B1 (ko) * 2010-10-19 201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영상 촬영 장치
US9204026B2 (en) * 2010-11-01 2015-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mage photographing therein
KR101691833B1 (ko) * 2010-11-04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영상 촬영 제어 방법
US9485873B2 (en) * 2013-03-15 2016-11-01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Depositing bulk or micro-scale electrodes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1994A (zh) * 2015-01-02 2016-07-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US10650787B2 (en) 2015-01-02 2020-05-12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7408429A (zh) * 2015-03-31 2017-11-2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组加工用的图像取得系统
CN105657299A (zh) * 2015-07-14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拍摄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412412A (zh) * 2015-07-28 2017-02-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55815A (zh) * 2016-05-20 2019-01-04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设定画面
CN108289161A (zh) * 2017-01-09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捕捉方法
US10871798B2 (en) 2017-01-09 2020-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thereof
CN108933881A (zh) * 2017-05-22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54219A (zh) * 2019-03-18 2021-06-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录像方法及设备
US11765463B2 (en) 2019-03-18 2023-09-19 Honor Device Co., Ltd. Multi-channel video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226694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录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02144A (zh) * 2023-01-04 2023-03-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802144B (zh) * 2023-01-04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12358A1 (en) 2016-07-21
US20140253693A1 (en) 2014-09-11
JP2013106170A (ja) 2013-05-30
JP5884421B2 (ja) 2016-03-15
WO2013073107A1 (en) 2013-05-23
EP2781081B1 (en) 2019-07-17
US10469767B2 (en) 2019-11-05
EP2781081A1 (en)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7338A (zh) 在用于二维拍摄模式的三维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图像显示
CN101990066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EP223721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RU246941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 программа
CN105611413B (zh) 一种添加视频段类别标记的方法和装置
JP566393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24099B (zh) 一种相机缩略图生成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91104B (zh) 摄像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48805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15342A (zh) 成像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JP201325443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8976261B2 (en) Object recognition apparatus, objec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object recognition program
JP2016136699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3007836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092457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24015185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295247B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GB2590095A (e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arithmetic processing of a neural network, and a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P3232653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240040239A1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491103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310442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mage with/without a fr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8113528A (ja) 撮像装置
US20130162689A1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8201104A (ja) 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