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3112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3112A
CN109153112A CN201780030128.4A CN201780030128A CN109153112A CN 109153112 A CN109153112 A CN 109153112A CN 201780030128 A CN201780030128 A CN 201780030128A CN 109153112 A CN109153112 A CN 109153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end
end tool
impact
component
elastic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01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3112B (zh
Inventor
生田洋规
砂边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53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3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3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3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11Arrangements of noise-d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6Hammer pistons; Anvils ; Guide-sleeves for pis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03Crossed drill and mot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8Crank-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11Details of anvils, guide-sleeves or pistons
    • B25D2217/0019Guide-slee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22/00Materials of the tool or the workpiece
    • B25D2222/54Plastics
    • B25D2222/57Elastomers, e.g.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85Elastic behaviour of tool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45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he too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冲击工具中有助于降低噪声的技术。锤具有顶端工具保持架(6)、筒部(12)和冲击螺栓(53)。顶端工具保持架(6)将插入到通孔(65)的顶端工具沿冲击轴(A1)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保持。筒部(12)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与顶端工具保持架(6)连结,且具有与通孔(65)连通的内部空间。冲击螺栓(53)以沿冲击轴(A1)方向能够直线状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顶端工具来沿冲击轴(A1)方向驱动顶端工具。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经由弹性结构要素、即连结橡胶(80)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在冲击轴(A1)方向上连结。相对于冲击轴(A2),在径向上,于冲击螺栓(53)和筒部(12)之间介装有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一种冲击工具,即,该冲击工具通过间歇性地冲击(撞击)顶端工具的一端,而沿长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在所涉及的冲击工具中,有时因伴随着顶端工具的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会产生噪音。于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噪音的结构,该噪音为因顶端工具承受来自被加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向径向振动,撞击顶端工具保持架所产生的噪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4291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冲击工具,通过抑制顶端工具向径向振动,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噪音降低。另一方面,基于改善作业环境的观点,希望更进一步地降低噪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冲击工具中有助于降低噪音的技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该冲击工具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主体部和第一冲击部件。
顶端工具保持部具有沿冲击轴方向延伸的通孔,且构成为将插入到通孔的顶端工具沿冲击轴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保持。主体部在冲击轴方向上连结于顶端工具保持部。主体部具有与通孔连通的内部空间。第一冲击部件以沿冲击轴方向能够直线状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顶端工具来沿冲击轴方向驱动顶端工具。并且,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经由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在冲击轴方向上连结。另外,,在相对于冲击轴而言的径向上,于第一冲击部件和主体部之间介装有第二弹性结构要素。
在通过第一冲击部件撞击顶端工具来驱动顶端工具的冲击工具中,伴随着顶端工具的撞击而产生的顶端工具的振动也被传递到顶端工具保持部。当该振动进一步传递到具有内部空间的主体部时,噪音有变得更大的倾向。对此,经由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将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在冲击轴方向上进行连结,据此,能够抑制振动从顶端工具保持部向主体部传递。另外,与顶端工具同样地,第一冲击部件也因撞击时的冲击而产生振动。对此,在径向上,使第二弹性结构要素介装于第一冲击部件和主体部之间,据此,能够抑制振动沿径向从第一冲击部件向主体部传递。如此,通过抑制来自顶端工具和第一冲击部件的振动传递,能够降低因主体部的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此外,在主体部具有直接露出到外部的外表面、即具有与外部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外表面较大的情况下),由于使空气振动,而有增大噪音的倾向。另外,在主体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容易显现出该倾向。基于这些观点,作为主体部的例子,而列举有具有直接露出到外部的外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的外部露出部和金属制的外部露出部。作为所述的外部露出部的典型例,列举有收装驱动顶端工具的第一冲击部件和构成为使第一冲击部件直线状地移动的驱动件(典型例为活塞或者活塞缸)的筒状部。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在径向上,于第一冲击部件和主体部之间可以配置有顶端工具保持部的一部分。第二弹性结构要素可以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部的一部分和主体部之间。在径向上,于第一冲击部件和主体部之间配置有顶端工具保持部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从顶端工具传递到顶端工具保持部的振动和从冲击部传递到顶端工具保持部的振动沿径向被传递给主体部。对此,通过在顶端工具保持部的一部分和主体部之间介装第二弹性结构要素,能够有效地抑制向主体部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噪声。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可以为橡胶。并且,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可以在冲击轴方向上以在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向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和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下均被压缩的方式介装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之间。一般而言,橡胶在压缩方向上的耐受力大于其在拉伸方向上的耐受力。因此,通过将由橡胶形成的第一弹性结构要素设定为在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向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和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的任一情况下均被压缩,能够保持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耐用性。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冲击工具还可以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可以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在冲击轴方向上可以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之间。第二部件可以固定于主体部,在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第一部件之间。并且,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介装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在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向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时,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中的介装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在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中的介装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部分被压缩。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顶端工具保持部可以包括筒状的滑动引导部件,该滑动引导部件构成为将第一冲击部件沿冲击轴方向能够滑动地进行引导。并且,第一部件可以与滑动引导部件一体地形成。滑动引导部件为一般能够包含于顶端工具保持部的部件。因此,与通过将该滑动引导部件和第一部件设为单一部件,来将第一部件设为单独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组装效率的提高和零部件个数的削减。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冲击工具还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部件和多个第二部件。多个第一部件可以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在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之间。多个第二部件可以固定于主体部,在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多个第一部件之间。多个第一部件和多个第二部件可以在绕着冲击轴的周向上交替地配置。再者,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介装于多个第一部件和多个第二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在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向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时,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中的介装于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在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中的介装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另外,顶端工具保持部和主体部能够沿冲击轴方向以良好的平衡相对移动。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冲击工具还可以具有圆筒部件和第二冲击部件。圆筒部件可以在主体部的内部空间内与冲击轴同轴状地配置。第二冲击部件可以以沿冲击轴方向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圆筒部件内,且构成为通过撞击第一冲击部件来使第一冲击部件直线状地移动。并且,第二冲击部件可以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圆柱部,且具有配置于圆柱部的外周面的一个以上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一个以上的弹性结构要素可以构成为沿圆筒部件的内周面在冲击轴方向上能够滑动,且在圆筒部件内部以第二冲击部件的外周面与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第二冲击部件。第二冲击部件在配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圆筒部件内部移动,撞击第一冲击部件,由此使第二冲击部件也产生振动。对此,配置于第二冲击部件的外周面的一个以上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将第二冲击部件以与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进行保持,据此,能够抑制第二冲击部件的振动传递到圆筒部件乃至主体部,从而降低噪声。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第二冲击部件可以构成为通过形成于圆筒部件内的空气室的空气的压力变动而在圆筒部件内沿所述冲击轴方向移动。并且,一个以上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围绕第二冲击部件的外周面的整周的环状,且兼用作空气室的密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单独设置在利用空气室的压力变动来使第二冲击部件移动的结构中所需的用于保持空气室的气密性的密封部件。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和第二弹性结构要素可以作为单一的弹性部件而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与将两者均设为单独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组装效率的提高和零部件个数的削减。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技术方案,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可以为橡胶,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外周面被覆盖。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因在冲击轴方向上连结主体部和顶端工具保持部而使其冲击轴方向上的外表面与主体部、顶端工具保持部或者其他部件接触的时候较多,与此相对,外周面(径向外侧的外表面)容易露出到外部。对此,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抑制因暴露于由顶端工具的加工作业所产生的粉尘等中而导致的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劣化。此外,弹性部件的外周面可以由主体部覆盖,也可以由顶端工具保持部覆盖,还可以由两者覆盖。弹性部件的外周面也可以由主体部和顶端工具保持部件以外的部件覆盖。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了顶端工具的状态的电锤的主视图。
图2是电锤的纵剖视图。
图3是电锤的下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4是电锤的下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筒部、顶端工具保持架和连结部的立体分解图(但是,内套筒的图示被省略)。
图6是连结橡胶和第二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电锤的下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8是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电锤的下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9是图8的电锤的下端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8的电锤的下端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冲击工具的一例,列举电锤1(下面简称为锤1)来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锤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锤1具有主体部10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主体部10形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A1方向延伸的长形。主体部10的冲击轴A1方向上的一端部构成筒部12。筒部12作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筒状的部位而形成。顶端工具保持架6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与筒部12的一端部连结。
顶端工具保持架6构成为能够拆装顶端工具9(典型的是锤头)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锤1构成为进行沿冲击轴A1直线状地驱动安装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顶端工具9的动作(冲击动作)。作业者根据实际进行的加工作业来选择适当种类的顶端工具9,以使顶端工具9的轴向与冲击轴A1一致的方式将顶端工具9安装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锤1通过进行冲击动作来对被加工件实施凿削(chipping)作业。
另外,在主体部10上,在冲击轴A1方向上相对于筒部12在与顶端工具保持架6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一对手柄16。一对手柄16相对于冲击轴A1呈对称配置,且分别在与冲击轴A1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从主体部10突出。本实施方式的锤1作为具有大致30kg重量的大型锤而构成。一般而言,作业者用双手把持着手柄16,在安装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顶端工具9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使用锤1。因此,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冲击轴A1方向(换言之,也可称为主体部10的长轴方向、或者顶端工具9的轴向)规定为锤1的上下方向,在冲击轴A1方向上,将配置有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一侧规定为下侧,将配置有手柄16的一侧规定为上侧。另外,将一对手柄16的延伸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下面,对锤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和图3,对主体部1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主体部10包括主体壳体11、外侧壳体15、筒部12、气缸50、马达2、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和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下面,按照顺序对这些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主体壳体11作为收装马达2、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和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的壳体而构成。
外侧壳体15在主体壳体11的外侧以覆盖主体壳体11的方式配置。一对手柄16的各手柄16的一端固定于外侧壳体15,且各手柄16呈悬臂梁状配置。在一方的手柄16上设置有电动开关161和用于进行电动开关161的切换操作的触发开关162。此外,虽省略详细说明,但外侧壳体15中的包括手柄16的上方部分通过弹性结构要素以相对于主体壳体11沿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于主体壳体11。据此,抑制振动从主体壳体11被传递给手柄16。
筒部12整体形成为长形的圆筒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12包括沿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主体部121和连结于主体部121的下端部的外套筒13。主体部121以相对于主体壳体11无法移动的方式连结于主体壳体11的下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壳体11和筒部12为金属制。主体部121的下端部作为直径大于上方部位的大径部122而形成。外套筒13包括筒状部131和凸缘部132。筒状部131为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位。凸缘部132为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从筒状部131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位,且具有与大径部122大致相同的直径。此外,下面,将筒状部131中的比凸缘部132靠上侧的部分称为上筒状部133,将筒状部131中的比凸缘部132靠下侧的部分称为下筒状部134。外套筒13在凸缘部132抵接于大径部122的下端面,并且上筒状部133与冲击轴A1同轴状地嵌合于大径部122的内部的状态下,一体地固定于主体部121。
在筒部12的下端部(详细而言,凸缘部132和大径部122)形成有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的四个第二螺纹孔125。第二螺纹孔125分别构成为与后述的第二螺钉87能够旋合。
如图2所示,气缸50为在筒部12的内部空间中与冲击轴A1同轴状配置的圆筒部件。气缸50在径向上与筒部12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上下端部分别固定于主体壳体11和筒部12。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交流马达作为发挥顶端工具9的驱动源的作用的马达2。马达2通过由外部交流电源经由电源线19(参照图1)供电而被驱动。另外,如图2所示,马达2以马达2的输出轴21的旋转轴与冲击轴A1交叉的方式(更详细而言,以正交的方式)配置于主体壳体11的上部。控制器20在主体壳体11与外侧壳体15之间配置于电动开关161附近,且与电动开关161及马达2电连接。控制器20构成为当按压触发开关162而使电动开关161接通时,驱动马达2,控制马达2的转速。
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构成为将马达2的输出轴2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给后述的冲击结构要素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构成为通过将输出轴2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37的往复运动来驱动撞锤51在气缸50内沿冲击轴A1方向直线状地运动。由于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为公知的结构,因此,在此简单说明。如图2所示,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包括减速机构31、第一轴33、偏心销34、第一杆36和活塞37。减速机构31由齿轮组构成,且构成为在将输出轴21的旋转减速之后传递给第一轴33。第一轴33在马达2的下方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第一轴33上一体地形成有偏心销34。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杆36的上端部能够相对转动地连结于偏心销34。后述的活塞37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一杆36的下端部。根据所述结构,当马达2被驱动时,活塞37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构成为将马达2的输出轴2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配重47的往复运动。由于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为公知的结构,因此,在此简单说明。如图2所示,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包括第二轴43、第二杆46和配重47。与第一轴33同轴状配置的第二轴43卡合于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的偏心销34,并随着第一轴33的旋转而旋转。第二杆46的上端部经由偏心销能够相对转动地连结于第二轴43。配重47经由连结销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二杆46的下端部。配重47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沿气缸50的外周面能够滑动地配置。根据所述结构,当马达2被驱动时,配重47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此外,配重47以与撞锤51或者冲击螺栓53相反的相位移动的方式被设定,抑制凿削作业时所产生的振动。
参照图3和图5对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顶端工具保持架6具有沿冲击轴A1方向延伸的通孔65,且构成为将插入到通孔65的顶端工具9(参照图1)沿冲击轴A1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工具保持架6包括:筒状的主体部60,其沿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和内套筒7,其连结于主体部60的上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工具保持架6为金属制。
主体部60包括:小径部61,其形成下侧部分;大径部62,其形成上侧部分,具有大于小径部61的直径;和台阶部63,其连接小径部61和大径部。在大径部62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64。凸缘部64具有与外套筒13的凸缘部132大致相同的直径。如图5所示,在凸缘部64上形成有在周向上以等间隔交替配置的四个通孔641和四个通孔642。通孔641分别构成为供后述的第一螺钉86能够贯插的结构。通孔642分别构成为后述的第二螺钉87的头部能够松旷地嵌合状地配置。
内套筒7形成为圆筒状,且在其下侧部分与冲击轴A1同轴状地嵌合于大径部62的上侧部分的内部的状态下一体地固定于主体部60。将内套筒7中的从大径部62向上侧突出的部分称为突出部73。在突出部73的外周面配置有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更详细而言,在突出部73的外周面上形成为环状的四个槽中分别安装有四个O型圈75。在大径部62的下端部的内部配置有弹性结构要素、即橡胶圈67。更详细而言,橡胶圈67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被夹持在台阶部63与配置于内套筒7的下侧的垫圈68之间,其在冲击轴A1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橡胶圈67的孔径被设定为与顶端工具9的基端部(与对被加工件进行作业的顶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大致相等。
此外,通孔65中的小径部61的内部的部分构成供顶端工具9的形成为多边形截面的角轴部贯插的工具插入孔651,且具有与角轴部相对应的截面形状。由于顶端工具9的角轴部嵌合于工具插入孔651,因此,顶端工具9相对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相对转动被限制。通孔65中的比工具插入孔651靠上侧的部分通过橡胶圈67、垫圈68和内套筒7的内部并延伸,与筒部12的内部空间连通。此外,在角轴部贯插于工具插入孔651的状态时,顶端工具9的基端部配置于橡胶圈67的孔内。
如图3所示,顶端工具保持架6经由连结部8连结于筒部12的下端部。另外,顶端工具保持架6相对于冲击轴A1在径向上以与筒部12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下面,对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连结结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在径向上的连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内套筒7的突出部73在冲击轴A1方向上大致整体配置于外套筒13的筒状部131的内部。内套筒7的外径被设定为比外套筒13的内径稍小,安装于突出部73的四个O型圈75通常在外套筒13的内部,以突出部73的外周面与外套筒13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突出部73。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一部分在径向上配置于筒部12的内部,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呈介装状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与筒部12之间。换言之,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一部分与筒部12在径向上经由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弹性连结。
接着,参照图3~图6对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在冲击轴A1方向上的连结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8包括弹性结构要素、即连结橡胶80、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且构成为将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在冲击轴A1方向上彼此能够相对移动地进行连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均为金属制。下面,按顺序对连结橡胶80、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连结橡胶80整体形成为圆筒状,且具有沿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800。如图3所示,连结橡胶80具有与外套筒13的下筒状部134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并且具有与筒部12的凸缘部132及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凸缘部64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外径。连结橡胶80嵌合于外套筒13的下筒状部134的外周面,且在上端面抵接于凸缘部132,下端面抵接于凸缘部64的状态下被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上下夹持而配置。连结橡胶80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形成得比下筒状部134长。因此,通常,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在下筒状部134的下端与凸缘部6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在冲击轴A1方向上规定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能够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范围。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连结橡胶80上设置有四个第一部件承受部801和四个第二部件承受部806。四个第一部件承受部801和四个第二部件承受部806在绕着冲击轴A1的周向上交替配置。
如图5所示,第一部件承受部801包括第一凹部802和第一嵌合孔803。第一凹部802为从连结橡胶80的上端面向下方凹进的凹部,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沿周向弯曲的矩形。第一嵌合孔803设置于第一凹部802的中央部,沿上下方向贯通连结橡胶80。如图6所示,第二部件承受部806包括第二凹部807和第二嵌合孔808。第二凹部807为从连结橡胶80的下端面向上方凹进的凹部,在仰视观察时形成为沿周向弯曲的矩形。第二嵌合孔808设置于第二凹部807的中央部,沿上下方向贯通连结橡胶80。此外,第一凹部802和第二凹部807的上下方向上的深度均被设为连结橡胶80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另外,第一凹部802和第二凹部807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以周向上的端部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如图5所示,第一部件81包括第一压缩部811、第一连结部813和第一螺纹孔815。第一压缩部811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沿周向弯曲的矩形板状,且构成为能够嵌合于第一凹部802的结构。第一连结部813为从第一压缩部811的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部位,且构成为能够嵌合于第一嵌合孔803的结构。第一螺纹孔815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压缩部811的中央部和第一连结部813。第一螺纹孔815构成为使第一螺钉86(参照图3)能够旋合。第一部件81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具有比连结橡胶80短且与外套筒13的下筒状部134大致相同的长度。
如图6所示,四个第二部件82分别包括第二压缩部821、第二螺钉配置部822、第二连结部823和通孔825。第二压缩部821在仰视观察时形成为沿周向弯曲的矩形板状,且构成为能够嵌合于第二凹部807的结构。第二螺钉配置部822为从第二压缩部821的下表面向上方凹进的仰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的凹部,且构成为能够使所配置的第二螺钉87的头部松旷地嵌合。第二连结部823为从第二螺钉配置部822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的部位,且构成为能够嵌合于第二嵌合孔808的结构。通孔825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二螺钉配置部822的中央部和第二连结部823。通孔825构成为第二螺钉87(参照图3)的轴部能够贯插的结构。第二部件82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具有比连结橡胶80短且与外套筒13的下筒状部134大致相同的长度。
通过将如上构成的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组装于连结橡胶80来构成连结部8。具体而言,第一部件81从上方嵌合于第一部件承受部801,第二部件82嵌合于第二部件承受部806,据此,连结部8被设为一个单元。然后,如图3所示,连结部8嵌合于下筒状部134的外周,进而,内套筒7嵌合于外套筒13的内部,并被定位,在该状态下,第一螺钉86贯插于通孔641,且旋合于第一螺纹孔815,据此,第一部件81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此外,第一螺钉86的轴部被设定为不会从第一部件81向上方突出的长度。因此,在第一部件81的上端和筒部12的凸缘部13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在冲击轴A1方向上规定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能够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范围。另外,第二螺钉87旋合于第二螺纹孔125,据此,第二部件82固定于筒部12。此外,第二螺钉87隔着连结部8从顶端工具保持架6侧旋合于第二螺纹孔125,但是,第二螺钉87不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
如此一来,当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经由连结部8连结时,连结橡胶80在冲击轴A1方向上被夹持着配置于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之间(更详细而言,凸缘部132与凸缘部64之间)。另外,第一部件81的第一压缩部811和第二部件82的第二压缩部821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局部重叠而配置。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压缩部811的周向上的端部与第二压缩部821的周向上的端部上下重叠而配置,连结橡胶80的一部分介装于其间。
根据所述配置关系,当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向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时,连结橡胶80中的介装于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之间(更详细而言,凸缘部132与凸缘部64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另一方面,当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连结橡胶80中的介装于第一压缩部811和第二压缩部821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如此,连结橡胶80以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和远离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均被压缩的方式介装于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之间。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冲击结构要素5的结构进行说明。冲击结构要素5包括:撞锤51,其由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驱动;和冲击螺栓53,其将撞锤51的运动能量传递给顶端工具9。
如图2所示,活塞37和撞锤51分别沿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能够滑动地配置于气缸50的内部。此外,活塞37构成为在比撞锤51靠上侧的位置连接于所述第一杆36,并通过第一杆36在气缸50内上下往复移动。
撞锤51构成为通过撞击冲击螺栓53来使冲击螺栓53直线状移动。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撞锤51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柱状,且具有比气缸50的内径稍小的直径。在撞锤51的外周面配置有弹性结构要素、即多个O型圈512。更详细而言,在撞锤51的外周面形成有三个环状的槽,在这些槽中的上侧和下侧的两个槽中安装有两个O型圈512。两个O型圈512在安装于撞锤51的状态下能够沿气缸50的内周面沿冲击轴A1方向滑动。另外,O型圈512在气缸50的内部,以撞锤51的外周面与气缸50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撞锤51。
如图2所示,在活塞37和撞锤51之间形成有空气室55,该空气室55用于通过由活塞37的往复运动所产生的空气的压力变动来使撞锤51直线状地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撞锤51的两个O型圈512构成为也作为用于维持空气室55的气密性的密封部件发挥功能。
冲击螺栓53以沿冲击轴A1方向能够直线状地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顶端工具9来沿冲击轴A1方向驱动顶端工具9。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螺栓53作为带台阶的圆柱部件而形成,且包括上端部531、下端部532和中央部533。上端部531、下端部532和中央部533均形成为圆柱状,上端部531和下端部532的直径小于中央部533。冲击螺栓53中的至少撞击顶端工具9的下端部532和中央部533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详细而言,内套筒7)的内部。中央部533的直径与内套筒7的内径大致相同。冲击螺栓53构成为在中央部533的外周面接触内套筒7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能够在内套筒7的内部滑动。
此外,如图3所示,在筒部12的内部,于气缸50和内套筒7之间配置有弹性结构要素、即橡胶圈541。在橡胶圈54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有环状的垫圈542、543。垫圈542的内径小于撞锤51的直径。因此,在撞锤51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垫圈542抵接于撞锤51的前端部,据此,限制撞锤51继续向下方移动。另外,垫圈543的内径稍大于冲击螺栓53的上端部531的直径,且小于中央部533的直径。因此,在冲击螺栓53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垫圈543抵接于中央部533,据此,限制冲击螺栓53继续向上方移动。
下面,对上述那样构成的锤1的动作和设置于锤1的各种弹性结构要素(连结橡胶80、O型圈75、O型圈512、橡胶圈67、橡胶圈541)的作用进行说明。
作业者把持着手柄16按下主体部10来将顶端工具9推压到被加工件。冲击螺栓53与顶端工具9一起被向上方推压,使中央部533的上端部抵接于垫圈543,而呈弹压状地保持于橡胶圈541。据此,限制冲击螺栓53继续向上方移动,在冲击轴A1方向上进行主体部10相对于被加工件的定位。
当按压操作触发开关162而使马达2被驱动时,活塞37通过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在气缸50的内部往复滑动。据此,空气室55内的空气的压力发生变动,从而使撞锤51直线状地移动。具体而言,当活塞37向下方移动时,空气室55内的空气被压缩而使内压上升。因此,撞锤51在O型圈512沿气缸50的内周面滑动的状态下被高速地向下方推出,撞击冲击螺栓53。
与撞锤51发生撞击的冲击螺栓53向下方移动而撞击顶端工具9,据此,将撞锤51的运动能量传递给顶端工具9。顶端工具9沿冲击轴A1直线状地被驱动而撞击被加工件。另一方面,当活塞37通过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向上方移动时,空气室55的空气膨胀而使内压下降,从而将撞锤51向上方拉动。锤1通过如此反复进行冲击动作来对被加工件实施凿削作业。
伴随着凿削作业,顶端工具9上产生冲击螺栓53撞击时的冲击、以及因承受来自被加工件的反作用力而产生振动。顶端工具9的振动被直接传递给保持顶端工具9的顶端工具保持架6。连结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上侧的筒部12形成为具有内部空间的圆筒状。在所述的结构中,当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振动被传递给筒部12时,噪音有变大的倾向。另外,筒部12露出到外部的外表面较大,再者,该筒部12为金属制。因此,容易表现出噪音变大的倾向。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经由弹性结构要素、即连结橡胶80以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在冲击轴A1方向上连结。在顶端工具9沿冲击轴A1方向直线状地被驱动的锤1中,冲击轴A1方向上的振动产生的影响最大。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设定为能够沿与该振动相同的方向相对移动,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从顶端工具保持架6向筒部12传递。另外,冲击螺栓53上也因与顶端工具9撞击时的冲击而产生振动。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冲击轴A1,在径向上,于冲击螺栓53和筒部12之间介装有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换言之,冲击螺栓53和筒部12在径向上经由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弹性连结。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抑制振动沿径向从冲击螺栓53向筒部12传递。如此,能够通过抑制从顶端工具9和冲击螺栓53向筒部12的振动传递来降低由筒部12的振动所引起的噪音。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一部分(详细而言,内套筒7)在径向上配置于冲击螺栓53和筒部12(详细而言,外套筒13)之间的情况下,从顶端工具9传递到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振动和从冲击螺栓53传递到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振动会沿径向朝筒部12传递。对此,使O型圈75介装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一部分(内套筒7)和筒部12(外套筒13)之间,将两者弹性连结,据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向筒部12的振动传递,降低噪音。另外,内套筒7的突出部73在冲击轴A1方向上相对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全长形成得较长,大致整体经由O型圈75连结于外套筒13的筒状部131的内部,因此,能够维持对弯曲力矩的足够耐受性。
如上所述,在锤1中,冲击轴A1方向上的振动影响最大。对此,连结橡胶80在冲击轴A1方向上以在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和远离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均被压缩的方式介装于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之间。一般而言,橡胶在压缩方向上的耐受力大于橡胶在拉伸方向上的耐受力,因此,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保持连结橡胶80的耐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橡胶80以其一部分在冲击轴A1方向上介装于第一压缩部811和第二压缩部821之间的方式通过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保持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之间。据此,实现在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和远离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均被压缩的连结橡胶80的结构。再者,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在绕着冲击轴A1的周向上四个四个地交替配置。因此,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能够沿冲击轴A1方向以良好的平衡相对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锤1构成为具有配置于筒部12的内部空间的气缸50,且配置于气缸50内的圆柱状的撞锤51撞击冲击螺栓53。撞锤51通过沿气缸50的内周面在冲击轴A1方向上能够滑动的两个O型圈512能够以与气缸50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被保持的同时,在气缸50内移动。由于撞锤51撞击冲击螺栓53,因此,撞锤51上也会产生振动。对此,弹性结构要素、即两个O型圈512能够防止撞锤51在相对于冲击轴A1倾斜的状态下移动的同时,抑制撞锤51的振动传递给气缸50乃至筒部12,降低噪音。O型圈512如上所述为保持撞锤51的保持部件,并且兼用作用于保持形成于活塞37和撞锤51之间的空气室55的气密性的密封部件。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在利用空气室55内的空气的压力变动来使撞锤51移动的结构中所需的密封部件。
此外,如现有技术所述,在采用撞锤51的外周面在气缸50的内周面上滑动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研磨撞锤51的外周面,而有必要使撞锤51的直径与气缸50的内径大致相同。对此,在如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结构中,即在使撞锤51的直径小于气缸50的内径,并通过O型圈512的滑动来使撞锤51移动的结构中,不需要如此严格的尺寸精度,因此,撞锤51的制造变得更容易。
再者,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大径部62的下端部内部的橡胶圈67弹性状地保持配置于孔内的顶端工具9的基端部,因此,能够抑制顶端工具9因受到来自被加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向径向振动。据此,能够抑制因顶端工具9撞击顶端工具保持架6所产生的振动、噪音。
另外,橡胶圈541被夹持在配置于筒部12内的气缸50的下端部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内套筒7)的上端部之间。因此,橡胶圈541能够在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沿冲击轴A1方向彼此相对移动的情况下,抑制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振动被传递给气缸50乃至筒部12,降低噪音。
上述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锤1是与本发明的“冲击工具”相对应的结构例。顶端工具保持架6是与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相对应的结构例。筒部12是与本发明的“主体部”相对应的结构例。冲击螺栓53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冲击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连结橡胶80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相对应的结构例。O型圈75是与本发明的“第二弹性结构要素”相对应的结构例。第一部件81、第二部件82分别是与本发明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气缸50是与本发明的“圆筒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撞锤51是与本发明的“第二冲击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O型圈512是与本发明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相对应的结构例。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并不限于所例示的锤1的结构。例如,可以添加下述例示的变更。此外,这些变更中的仅任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与实施方式所示的锤1或者各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组合来使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一部分(内套筒7)配置于冲击螺栓53和筒部12(外套筒13)之间,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75介装于内套筒7和外套筒13之间。但是,只要弹性结构要素相对于冲击轴A1方向在径向上介装于冲击螺栓53和筒部12之间,冲击螺栓53、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的配置关系也可以适当变更。
例如,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锤101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外套筒13没有设置于筒部120,筒部120除大径部122形成得稍长以外,由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主体部121构成。另外,顶端工具保持架600包括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主体部60和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套筒70。内套筒7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套筒7相比,突出部703的外径形成得较大,以使其与大径部122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橡胶80嵌合于突出部703的外周。连结部8的结构和由连结部8连结筒部120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0的连结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冲击螺栓530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中央部535具有比内套筒70的内径稍小的直径。在中央部535的外周面上配置有O型圈537和滑环538。更详细而言,在中央部53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三个环状的槽,在这些槽中的上侧和下侧的两个槽中分别安装有均为弹性结构要素的O型圈537和滑环538。O型圈537和滑环538在安装于冲击螺栓530的状态下,能够沿内套筒70的内周面在冲击轴A1方向上滑动。另外,O型圈537和滑环538在内套筒70的内部,以冲击螺栓530的外周面与内套筒70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冲击螺栓530。
在该变形例中,在冲击螺栓530因与顶端工具9撞击时的冲击而产生振动的情况下,通过O型圈537和滑环538抑制振动从冲击螺栓530传递给顶端工具保持架600(内套筒70),而能够降低传递给筒部12的振动乃至噪音。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撞锤51同样地不要求严格的尺寸精度,因此,冲击螺栓530的制造变得更容易。
在该变形例中,顶端工具保持架600是与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相对应的结构例。筒部120是与本发明的“主体部”相对应的结构例。冲击螺栓530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冲击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O型圈537和滑环538是与本发明的“第二弹性结构要素”相对应的结构例。
再者,例如,在顶端工具保持架600的一部分没有介装于冲击螺栓530和筒部120之间,且冲击螺栓530能够在筒部12内滑动的结构中,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所示,弹性结构要素、即O型圈537和滑环538也可以介装于冲击螺栓530和筒部120之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在径向上,在冲击螺栓53、530和筒部12、120之间介装有多个弹性结构要素(四个O型圈75、O型圈537和滑环538),介装于冲击螺栓53、530和筒部12、120之间的弹性结构要素的数量也可以变更。但是,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移动时冲击螺栓530相对于冲击轴A1倾斜,优选将弹性结构要素的宽度扩大一定程度,或者在冲击轴A1方向上,于多个部位配置多个弹性结构要素。
对于撞锤51也同样,O型圈512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仅使用一个、或者三个以上。但是,与上述的冲击螺栓530同样地,为了避免移动时撞锤51相对于冲击轴A1倾斜,优选将O型圈512的宽度扩大一定程度,或者在冲击轴A1方向上,于多个位置配置多个O型圈512。此外,用于在撞锤51的外周面与气缸50的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下保持撞锤51的弹性结构要素,不一定需要兼用作空气室55的密封部件。在设置有多个弹性结构要素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中至少一个兼用作空气室55的密封部件。例如,作为多个弹性结构要素中的配置于上侧(空气室55侧)的一个弹性结构要素,可以采用O型圈512,多个弹性结构要素中的配置于下侧的弹性结构要素可以采用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固定于外周面的弹性结构要素。
另外,撞锤51不需要整体形成为圆柱状,只要包含圆柱状的部分即可。例如,撞击冲击螺栓53、530的顶端部也可以形成为比圆柱状的主体部小的直径。再者,作为驱动冲击螺栓53、530的第二冲击部件,也可以代替撞锤51,而采用以外周面在气缸50的内周面上滑动的方式构成的现有技术的撞锤。
将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沿冲击轴A1方向能够彼此相对移动地进行连结的结构不限于包括连结橡胶80的连结部8。例如,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筒部12也可以经由弹性结构要素、即弹簧以沿冲击轴A1方向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另外,连结部8分别具有四个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但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的形状、数量、相对于连结橡胶80的配置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但是,为了构成为弹性结构要素在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和远离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均被压缩,优选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第一部件81和固定于筒部12的第二部件82构成为第二部件8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和第一部件81的至少一部分之间。此外,也可以代替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而在筒部12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上分别设置保持弹性结构要素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8~图12对具有代替连结部8的连结结构的一例的锤102进行说明。该变形例所涉及的锤102主要是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结构以及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连结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下面,对与锤1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而主要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筒部14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与锤1(参照图3)不同,在锤102中,在筒部14的主体部141上未连结有外套筒。主体部141连结于主体壳体11(参照图2)的下端部,并沿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延伸。主体部141的下端部作为直径大于上方部位的大径部142而形成。大径部142形成为与后述的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凸缘部64大致相同的直径。如图9所示,在大径部142的下端部的内周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向冲击轴A1)突出的四个螺纹固定部143。此外,在本变形例中,螺纹固定部143在绕着冲击轴A1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在螺纹固定部143各自的中央部形成有从螺纹固定部143的下端面向上方延伸的第二螺纹孔144。第二螺纹孔144分别构成为后述的第二螺钉870能够旋合的结构。
接着,对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本变形例的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包括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主体部60和内套筒700。内套筒700整体形成为圆筒状,且构成为能够将冲击螺栓56沿冲击轴A1方向滑动地进行引导。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冲击螺栓56作为包括上端部561、中央部563和下端部565的带台阶的圆柱部件而构成。冲击螺栓56除中央部563比中央部533短以外,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冲击螺栓53(参照图3)相同的结构。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内套筒700包括圆筒状的筒状部701和与筒状部701一体地形成的连结凸缘部704。
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筒状部701包括嵌合部702和突出部703。嵌合部702为筒状部701的下侧部分,且为嵌合于主体部60的大径部62的内部的部位。突出部703为筒状部701的上侧部分,且为从大径部62向上方突出的部位。连结凸缘部704从突出部703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突出。此外,在本变形例中,连结凸缘部704与筒状部701一体地由金属形成,该连结凸缘部704构成作为单一部件的内套筒700,但连结凸缘部704也可以作为与筒状部701不同的部件而形成,且以相对于筒状部701无法移动的方式连结于筒状部701。连结凸缘部704包括截面呈圆形的环状部705和从环状部705进一步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四个螺纹固定部706。在本变形例中,螺纹固定部706在绕着冲击轴A1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在螺纹固定部706上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螺纹固定部706的第一螺纹孔707。第一螺纹孔707分别构成为后述的第一螺钉860能够旋合的结构。
下面,对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连结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变形例中,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经由连结橡胶83、上述的内套筒700的连结凸缘部704和挡圈(retainer ring)84而连结。
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连结橡胶83形成为与冲击轴A1同轴的筒状,且包括构成连结橡胶83的下侧部分的小径部831和构成连结橡胶83的上侧部分的大径部832。小径部831具有通孔830,该通孔830以与突出部703的外径大致相同的直径沿冲击轴A1延伸。大径部832具有嵌合凹部833,连结凸缘部704(环状部705和螺纹固定部706)能够嵌合于该嵌合凹部833。嵌合凹部833作为从连结橡胶83的上端部向下方凹进的凹部而形成。通孔830的上端朝嵌合凹部833的底部中央部开口。在嵌合凹部833中的、与四个螺纹固定部706的各螺纹固定部相对应而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834的底部中央部形成有与第一螺纹孔707相对应的通孔835。另外,大径部832的外周部形成为与筒部14的大径部142的下端部的内周部相对应的形状。更详细而言,在大径部832的外周部设置有四个向径向内侧凹进的凹部836,该四个凹部836形成为大径部142的四个螺纹固定部143(参照图9)能够卡合的形状,且在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此外,四个突出部834和四个凹部836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如图11和图12所示,挡圈84作为环状的金属制板状部件而形成。挡圈84的外径与大径部142和凸缘部64的外径大致相等,挡圈84的内径与连结橡胶83的小径部831的外径大致相等。另外,挡圈84具有在周向上以等间隔交替地配置的四个通孔841和四个通孔842。通孔841分别构成为第二螺钉870的轴部能够贯插的结构。通孔842各自的直径大于通孔841,且通孔842分别构成为第一螺钉860的轴部能够松旷地嵌合状配置。另外,挡圈84的下表面的外缘部被设为向上方凹进的台阶部843。
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经由以上那样构成的连结橡胶83、连结凸缘部704和挡圈84按照以下方式连结。
如图8~10所示,在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凸缘部64的上表面配置有与凸缘部64的外形大致相同直径的O型圈849。在O型圈849的上方配置有挡圈84,以使O型圈849卡合于台阶部843。连结橡胶83的小径部831嵌合于挡圈84的内侧。进而,内套筒700嵌合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主体部60和连结橡胶83的内部。更详细而言,内套筒700中的嵌合部702配置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主体部60(大径部62)的内部,并且,内套筒700中的突出部703和连结凸缘部704配置于连结橡胶83的内部。在此过程中,以如下方式来进行四个部件之间的定位,即,凸缘部64的通孔641、挡圈84的通孔842、连结橡胶83的通孔835和内套筒700的第一螺纹孔707从下侧开始按顺序同轴状地配置,且凸缘部64的通孔642和挡圈84的通孔841从下侧开始按顺序同轴状地配置。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在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主体部60(大径部62)内仅配置有橡胶圈67,内套筒700的下端不经由垫圈地抵接于橡胶圈67。然而,为了确保内套筒700和橡胶圈67的接触面更大,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内套筒700和橡胶圈67之间配置垫圈。另外,也可以代替橡胶圈67,而采用由其他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形成的弹性结构要素。
在如上述那样被定位的状态下,四个第一螺钉860分别从凸缘部64的下侧开始按照通孔641、通孔842和通孔835的顺序进行贯插,并旋合于连结凸缘部704的螺纹固定部706的第一螺纹孔707,据此,内套筒700固定于主体部60。此外,第一螺钉860的轴部的长度被设为轴部的顶端从螺纹固定部706的上表面稍微突出的程度。第一螺钉860为轴部松旷地嵌入状地配置于挡圈84的通孔842内的状态,挡圈84不固定于内套筒700、主体部60。
进而,在筒部14的四个螺纹固定部143以卡合的方式被定位于连结橡胶83的外周部的四个凹部836的状态下,内套筒700插入到筒部14的下端部内。据此,凸缘部64的通孔642、挡圈84的通孔841和筒部14的螺纹固定部143的第二螺纹孔144从下侧开始按顺序同轴状地配置。然后,四个第二螺钉870分别从凸缘部64的下侧贯插于通孔642和通孔841,并旋合于螺纹固定部143的第二螺纹孔144,据此,挡圈84固定于筒部14(大径部142)。此外,第二螺钉870为头部松旷地嵌入状地配置于凸缘部64的通孔642内的状态,且不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05。通孔642和第二螺钉870的头部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能够在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沿径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防止固定于筒部14的第二螺钉870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凸缘部64)接触。
当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如上述那样连结时,如图8所示,在径向上,连结橡胶83配置于冲击螺栓56和筒部14之间。更详细而言,连结橡胶83配置于内套筒700的筒状部701和筒部14之间。也就是说,构成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一部分的筒状部701和筒部14在径向上以彼此不接触的状态经由连结橡胶83连结。另外,连结橡胶83的外周面(径向外侧的外表面)由筒部14(大径部142)覆盖。
另外,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连结橡胶83的一部分配置于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主体部60)之间。固定于顶端工具保持架605的连结凸缘部704(螺纹固定部706)和固定于筒部14的挡圈84在冲击轴A1方向(上下方向)上局部重叠(相向)而配置,连结橡胶83的一部分介装于连结凸缘部704和挡圈84之间。在凸缘部64的上表面和挡圈8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同样地,在螺纹固定部706的上表面(及第一螺钉860的轴部的顶端)和配置于其上方的筒部14的内侧下端面146的下表面之间也形成有间隙。根据所述的配置关系,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和筒部14在冲击轴A1方向上以彼此不接触的状态经由连结橡胶83连结。
在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时,连结橡胶83中的上端的外缘部837被筒部14的内侧下端面146压缩。此外,此时,虽然配置于挡圈84和凸缘部64之间的O型圈849也被压缩,但是,能够由O型圈849防止挡圈84和凸缘部64接触。另外,即使在O型圈849被最大限度压缩的情况下,内侧下端面146也不会与螺纹固定部706(及第一螺钉860的轴部的顶端)接触。另一方面,在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连结橡胶83中的介装于连结凸缘部704(螺纹固定部706)和挡圈84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如此,连结橡胶83以使在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和远离的方向的任一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均被压缩的方式介装于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之间。
根据本变形例的锤10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锤1同样地,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在冲击轴A1方向和径向上从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向筒部14传递,乃至能够降低因筒部12的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冲击轴A1方向将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和筒部14弹性连结的弹性结构要素以及沿径向将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和筒部14弹性连结的弹性结构要素作为连结橡胶83这样的单一的弹性部件而一体地形成。据此,能够实现组装效率的提高和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再者,即使通过将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81的连结凸缘部704(螺纹固定部706)与内套筒700的筒状部701一体地形成,也能够实现组装效率的提高和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另外,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82的挡圈84为单一部件,并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与连结凸缘部704(螺纹固定部706)相向。据此,在筒部14和顶端工具保持架605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能够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压缩连结橡胶83。如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实现更简单有效的连结结构。
再者,在本变形例中,连结橡胶83的外周面由筒部14覆盖,据此,能够抑制连结橡胶83暴露在由凿削作业产生的粉尘中而劣化。此外,在本变形例中,连结橡胶83的外表面中,不仅外周面被挡圈84和凸缘部64覆盖,其他部分也被挡圈84和凸缘部64覆盖,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劣化。
本变形例中的各构成要素和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锤102是与本发明的“冲击工具”相对应的结构例。顶端工具保持架605是与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相对应的结构例。筒部14是与本发明的“主体部”相对应的结构例。冲击螺栓56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冲击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连结橡胶83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和“第二弹性结构要素”分别相对应的结构例,且是“单一的弹性部件”的结构例。连结凸缘部704和挡圈84是分别与本发明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应的结构例。内套筒700的筒状部701是本发明的“滑动引导部件”的结构例。此外,不言而喻,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连结结构同样地,也可以对本变形例的连结结构进行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例,列举了仅能够进行冲击动作的电锤1,但冲击工具也可以是除能够进行冲击动作以外,还能够进行驱动顶端工具9而使之旋转的钻孔作业的锤钻。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撞锤51构成为通过直线状地移动来经由冲击螺栓53、530间接地撞击顶端工具9的轴向上的一端(后端),来使顶端工具9沿冲击轴A1方向直线状地移动。然而,撞锤5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直接地撞击顶端工具9的一端来使顶端工具9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撞锤5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冲击部件”的结构例。另外,撞锤51并非必须由在气缸50内部往复移动的活塞37驱动,其也可以由沿冲击轴A1方向往复移动的有底筒状的活塞缸驱动。
马达2和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的配置和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也可以代替马达2,而采用直流马达。也可以代替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而采用能够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37或者活塞缸的往复运动的任何结构。另外,冲击工具不限于将马达2作为驱动源的工具,例如,也可以为具有如下驱动机构的冲击工具,即,该驱动机构构成为以由空气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作为驱动源,使在气缸50内能够滑动地配置的撞锤51沿冲击轴A1方向直线状地移动。另外,锤1可以并非必须具有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也可以具有其他防振机构。
保持顶端工具9的顶端工具保持架6经由弹性结构要素在冲击轴A1方向上连结的部位可以为具有与顶端工具保持架6的通孔65连通的内部空间的部位,并非必须如筒部12那样形成为圆筒状。另一方面,在构成为经由撞锤51沿冲击轴A1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9的冲击工具中,一般采用用于直线状地驱动撞锤51的圆筒形的气缸50或者活塞缸。在这种情况下,冲击工具中的收装气缸50或者活塞缸的部分大多形成为筒状(不限于圆筒形状),且与其他部分相比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未配置有零部件的空间)。尤其是,在收装气缸50或者活塞缸的部分与气缸50或者活塞缸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情况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噪音可能会变得更大。基于该观点,构建出以下方式。此外,以下的方式的仅任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与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锤1、或者各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组合来使用。
[方式一]
所述主体部可以包括圆筒部件收装部,所述圆筒部件收装部为收装与所述冲击轴同轴状地配置的圆筒部件的筒状部位,
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圆筒部件收装部和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可以经由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连结。
[方式二]
在所述方式一中,在所述圆筒部件收装部和所述圆筒部件之间可以设置有间隙。
[方式三]
在所述方式一或方式二中,所述圆筒部件可以具有空气室,所述空气室用于利用空气的压力变动来驱动所述第一冲击部件。
[方式四]
在所述方式一~方式三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可以包括驱动机构收装部,所述驱动机构收装部为收装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冲击部件直线状地移动的驱动机构的部位。
[方式五]
在所述方式一~方式四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圆筒部件之间可以介装有弹性结构要素。
[方式六]
所述单一的弹性部件可以形成为筒状,在所述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滑动引导部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并且,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方式七]
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形成为从所述滑动引导部件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以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相向的方式配置。
再者,优选在通过使第一冲击部件撞击顶端工具来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冲击工具中,抑制振动从如上述的撞锤51和冲击螺栓530那样的第二冲击部件或第一冲击部件向主体部传递。基于该观点,构建出以下方式。
[方式8]
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主体部、第一冲击部件、圆筒部件和第二冲击部件,其中,
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构成为将所述顶端工具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保持;
所述主体部连结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
所述第一冲击部件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直线状地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所述顶端工具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圆筒部件与所述冲击轴同轴状地配置于所述主体部内;
所述第二冲击部件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在所述圆筒部件内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所述第一冲击部件来使所述第一冲击部件直线状地移动,
所述第二冲击部件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圆柱部,且具有配置于所述圆柱部的外周面的一个以上的弹性结构要素,
所述一个以上的弹性结构要素构成为沿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能够滑动,且在所述圆筒部件内以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所述第二冲击部件。
[方式九]
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主体部、第一冲击部件、圆筒部件和第二冲击部件,其中,
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构成为将所述顶端工具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保持;
所述主体部连结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
所述第一冲击部件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直线状地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所述顶端工具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圆筒部件与所述冲击轴同轴状地配置于所述主体部内;
所述第二冲击部件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在所述圆筒部件内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所述第一冲击部件来使所述第一冲击部件直线状地移动,
所述第一冲击部件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圆柱部,且具有配置于所述圆柱部的外周面的一个以上的弹性结构要素,
所述一个以上的弹性结构要素构成为沿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的内周面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能够滑动,且在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内以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所述第一冲击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锤:2:马达;21:输出轴;3:第一运动转换机构;31:减速机构;33:第一轴;34:偏心销;36:第一杆;37:活塞;4:第二运动转换机构;43:第二轴;46:第二杆;47:配重;5:冲击结构要素;50:气缸;51:撞锤;512:O型圈;53、530、56:冲击螺栓;531:上端部;532:下端部;533、535:中央部;537:O型圈;538:滑环;541:橡胶圈;542:垫圈;543:垫圈;55:空气室;6、600、605:顶端工具保持架;60:主体部;61:小径部;62:大径部;63:台阶部;64:凸缘部;641:通孔;642:通孔;65:通孔;651:工具插入孔;67:橡胶圈;68:垫圈;7、70、700:内套筒;701:筒状部;702:嵌合部;73、703:突出部;704:连结凸缘部;705:环状部;706:螺纹固定部;707:第一螺纹孔;75:O型圈;8:连结部;80、83:连结橡胶;800:通孔;801:第一部件承受部;802:第一凹部;803:第一嵌合孔;806:第二部件承受部;807:第二凹部;808:第二嵌合孔;81:第一部件;811:第一压缩部;813:第一连结部;815:第一螺纹孔;82:第二部件;821:第二压缩部;822:第二螺钉配置部;823:第二连结部;825:通孔;830:通孔;831:小径部;832:大径部;833:嵌合凹部;834:突出部;835:通孔;836:凹部;837:外缘部;84:挡圈;841:通孔;842:通孔;843:台阶部;849:O型圈;86、860:第一螺钉;87、870:第二螺钉;9:顶端工具;10:主体部;11:主体壳体;12、120、14:筒部;121、141:主体部;122、142:大径部;125、144:第二螺纹孔;143:螺纹固定部;146:内侧下端面;13:外套筒;131:筒状部;132:凸缘部;133上筒状部;134:下筒状部;15:外侧壳体;16:手柄;161:电动开关;162:触发开关;19:电源线;20:控制器。

Claims (10)

1.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沿规定的冲击轴方向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主体部和第一冲击部件,其中,
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具有沿所述冲击轴方向延伸的通孔,且构成为将插入到所述通孔的所述顶端工具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保持;
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连结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且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内部空间;
所述第一冲击部件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直线状移动的方式配置,且构成为通过撞击所述顶端工具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主体部经由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连结,
在对所述冲击轴而言的径向上,于所述第一冲击部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介装有第二弹性结构要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上,于所述第一冲击部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配置有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要素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为橡胶,其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以在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主体部向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和向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下均被压缩的方式介装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所述第二部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第一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介装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5.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包括筒状的滑动引导部件,所述滑动引导部件构成为将所述第一冲击部件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滑动地进行引导,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滑动引导部件一体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多个第一部件和多个第二部件,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部件固定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所述多个第二部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和所述多个第一部件之间,
所述多个第一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部件在绕着所述冲击轴的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介装于所述多个第一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圆筒部件和第二冲击部件,其中,
所述圆筒部件在所述内部空间内与所述冲击轴同轴状地配置;
所述第二冲击部件以沿所述冲击轴方向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圆筒部件内,且构成为通过撞击所述第一冲击部件来使所述第一冲击部件直线状地移动,
所述第二冲击部件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圆柱部,且具有配置于所述圆柱部的外周面的一个以上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
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构成为沿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在所述冲击轴方向上能够滑动,且在所述圆筒部件内部以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不接触的状态保持所述第二冲击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冲击部件构成为通过形成于所述圆筒部件内的空气室的空气的压力变动而在所述圆筒部件内沿所述冲击轴方向移动,
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三弹性结构要素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围绕所述外周面的整周的环状,且兼用作所述空气室的密封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和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要素作为单一的弹性部件而一体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为橡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要素的外周面被覆盖。
CN201780030128.4A 2016-05-18 2017-05-10 冲击工具 Active CN109153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9754 2016-05-18
JP2016099754 2016-05-18
PCT/JP2017/017767 WO2017199823A1 (ja) 2016-05-18 2017-05-10 打撃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3112A true CN109153112A (zh) 2019-01-04
CN109153112B CN109153112B (zh) 2021-08-31

Family

ID=60325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0128.4A Active CN109153112B (zh) 2016-05-18 2017-05-10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0381B2 (zh)
JP (1) JP6638149B2 (zh)
CN (1) CN109153112B (zh)
DE (1) DE112017002574T5 (zh)
WO (1) WO2017199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4544B2 (en) * 2020-06-03 2023-05-23 Snap-On Incorporated Insert for a power tool housi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5105Y2 (zh) * 1974-09-26 1979-08-23
US4602689A (en) * 1980-03-19 1986-07-29 Robert Bosch Gmbh Power tool
WO2003008156A1 (en) * 2001-06-26 2003-01-30 Breakers A/S Hydraulic hammer with a piston and a cyliner which move in anti-phase
CN1706598A (zh) * 2004-06-08 2005-12-14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US20070034398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Takuhiro Murakami Impact tool
CN101745895A (zh) * 2008-12-19 2010-06-23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02950580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持式工具设备
CN103552042A (zh) * 2013-11-13 2014-02-05 无锡市华昊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消音防护装置的冲击钻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3970A (en) * 1972-06-07 1974-01-08 Thor Power Tool Co Sound attenuating device for a work steel or the like
JPS59214571A (ja) * 1983-05-17 1984-12-04 窪川 正治 振動機器の防振緩衝機構
JP2926131B2 (ja) * 1990-09-27 1999-07-28 株式会社山田重機 エンジンブレーカ
JP3606021B2 (ja) * 1996-12-13 2005-01-0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衝撃工具
FI112450B (fi) * 2000-10-09 2003-12-15 Sandvik Tamrock Oy Rikotuslaite ja työkalu
JP2003145446A (ja) * 2001-11-09 2003-05-20 Yamada Kikai Kogyo Kk エンジンブレーカ
DE10209293A1 (de) * 2002-03-01 2003-09-18 Hilti Ag Pneumatisches Schlagwerk
EP1475190B1 (en) * 2003-05-09 2010-03-31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EP1872914B1 (en) * 2006-07-01 2010-09-22 Black & Decker, Inc. A Pavement Breaker
US7726413B2 (en) * 2006-07-01 2010-06-0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holder for a powered hammer
US9278443B2 (en) * 2006-12-07 2016-03-08 Terminator Ip Limited Breaking machine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NZ551876A (en) * 2006-12-07 2009-06-26 Rocktec Ltd Breaking machine shock absorbing system
DE102007056531A1 (de) * 2007-11-23 2009-05-2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lagwerkzeugaufnahme und zugeordnetes Werkzeug
US7861799B2 (en) * 2008-03-21 2011-01-04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JP5154995B2 (ja) * 2008-03-28 2013-02-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102008001957A1 (de) * 2008-05-26 2009-12-03 Robert Bosch Gmbh Bohr- und/oder Meißelhammer
US8708061B2 (en) * 2010-12-14 2014-04-29 Caterpillar Inc. Lower damper for demolition hammer
JP6345045B2 (ja) * 2014-09-05 2018-06-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US20170312902A1 (en) * 2014-10-29 2017-11-02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ed work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5105Y2 (zh) * 1974-09-26 1979-08-23
US4602689A (en) * 1980-03-19 1986-07-29 Robert Bosch Gmbh Power tool
WO2003008156A1 (en) * 2001-06-26 2003-01-30 Breakers A/S Hydraulic hammer with a piston and a cyliner which move in anti-phase
CN1706598A (zh) * 2004-06-08 2005-12-14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US20070034398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Takuhiro Murakami Impact tool
CN101745895A (zh) * 2008-12-19 2010-06-23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02950580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持式工具设备
CN103552042A (zh) * 2013-11-13 2014-02-05 无锡市华昊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消音防护装置的冲击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8149B2 (ja) 2020-01-29
US10850381B2 (en) 2020-12-01
WO2017199823A1 (ja) 2017-11-23
US20190152039A1 (en) 2019-05-23
JPWO2017199823A1 (ja) 2019-03-07
CN109153112B (zh) 2021-08-31
DE112017002574T5 (de)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2763B (zh) 冲击工具
CN106457544B (zh) 冲击工具
JP4756474B2 (ja) 電動工具
RU2606136C2 (ru) Удар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JP6441588B2 (ja) 打撃工具
US8292002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for percussively driven tool attachments
US20110017483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for percussively driven tool attachments
CN101898352A (zh) 动力工具的减振设备及装有这种设备的动力工具
CN109421026A (zh) 作业工具
CN101535007B (zh) 用于具有冲击机构的手持式机械的惯性振动单元
US10500706B2 (en) Power tool
WO2007105742A1 (en) Electrically-driven power tool
CN102256754B (zh) 具有反振动器的手持式工具
JP2010142916A (ja) 打撃工具
CN101422894B (zh) 动力工具的减振设备及装有这种设备的动力工具
BR102012013240B1 (pt) ferramenta elétrica
US9937612B2 (en) Impact tool
CN107206584B (zh) 作业工具
CN107107322B (zh) 冲击工具
CN109153112A (zh) 冲击工具
EP1980371B1 (en) Impact tool
JP7412135B2 (ja) 打撃工具
JP2022049035A (ja) 作業機
JP2008068385A (ja) 電動工具
JP2014004644A (ja) 打撃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