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6868B - 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16868B CN109116868B CN201811284136.4A CN201811284136A CN109116868B CN 109116868 B CN109116868 B CN 109116868B CN 201811284136 A CN201811284136 A CN 201811284136A CN 109116868 B CN109116868 B CN 1091168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manned aerial
- formation
- aerial vehicle
- time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01150050759 outI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9,10-anthraqui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3=CC=CC=C3C(=O)C2=C1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2 time depend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05D1/104—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ircrafts, e.g. formation fl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涉及无人机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人机编队中无人机的位置、无人机的速度以及期望的编队运动信息构建无人机的控制输入;通过构建的无人机的控制输入控制无人机编队中的无人机进行协同飞行。所述方法适用于时滞函数有界的情况,由于不需强调时滞函数的导数特征,因此适用性较强;并且仅需对时间子区间内固定通信拓扑中的连通部分进行计算,等价于把高维数矩阵的求解问题转化为若干个低维数矩阵的求解问题,大幅度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实时性;且可实现任意对称/非对称形状的编队构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控制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在执行战场目标侦查、多目标攻击、跟踪监视、实施电磁干扰和低空突防等方面执行效率高、效果好以及灵活性和鲁棒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当前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通信网络的拓扑变化和时滞现象对编队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很多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文献假设通信拓扑固定,虽然现有技术有既考虑时滞又考虑拓扑变化同时存在的情况的研究,但分别是针对慢变时滞、线性时滞和定常时滞,对时滞的考虑比较理想。由于受网络带宽、传输速率的限制以及传输可靠性的影响,网络通信中时滞的非线性、快变以及跳变现象时常发生,成为制约多无人机协同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且随着编队内部成员的运动,其通信拓扑势必会发生变化,因此,研究通信拓扑切换和复杂时滞变化情况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更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适用性强、计算量小、实时性强的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无人机编队中无人机的位置、无人机的速度以及期望的编队运动信息构建无人机的控制输入;
通过构建的无人机的控制输入控制无人机编队中的无人机进行协同飞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由N架无人机组成无人机编队,对编队中第i架无人机进行动力学建模,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无人机i在t时刻的位置用ξi(t)∈R3表示,无人机i在t时刻的速度用ζi(t)∈R3表示,第i架无人机在t时刻的控制输入用ui(t)∈R3表示:
上式中,τ(t)>0,表示t时刻无人机j向无人机i传递信息时的网络时滞,此时无人机i在t时刻接收到的无人机j的状态信息为εj(t-τ(t));ζr(t)∈R3,ζr(t)表示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k1、k2、k3为各个分量的控制权重,k1>0、k2>0、k3>0;
aij(t)表示i和j之间的通信关系,为1表示两者可通信,为0表示不能通信;
rji表示无人机j和无人机i之间的位置差矢量,方向由无人机i所在的位置指向无人机j所在的位置;
ξj(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j的位置;ξi(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i的位置;ζj(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j的速度;ζi(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i的速度;表示对ξi(t)求一阶导数,为无人机i在t时刻的速度ζi(t);表示对ζi(t)求一阶导数,为无人机i在t时刻的加速度;表示对ζr(t)求一阶导数,为编队的期望运动加速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将编队内的每架无人机看成一个节点,并对其进行编号,构成节点集V={1,2,3......N};将每两架无人机之间的通信关系看做边,用表示边的节点序对的集合;如果(j,i)∈E,则节点j是节点i的一个邻居,因此定义节点i的邻居集为Ni(t)={j∈V:(j,i)∈E},对于无向图,当(j,i)∈E时有(i,j)∈E,即节点i也是节点j的一个邻居;用A=[aij(t)]表示系统在t时刻附有权重的邻接矩阵,若无人机i和无人机j在t时刻可以相互得到对方的信息(i≠j),则有(i,j)∈E和(j,i)∈E,此时的aij(t)=aji(t)>0,否则aij(t)=aji(t)=0;当i=j时aii(t)=0,A即描述了t时刻系统内部的无向通信拓扑图Gp,其对应的拉普拉斯矩阵用Lp=[lij]N×N表示,当i=j时当i≠j时lij=-aij(t);对于无向图,Lp为对称矩阵,即路是指由边组成的序列,若由节点序对构成的边(i,j)∈E和(j,k)∈E,则称节点i和k之间存在一条路径,使二者连通;对于由N个节点构成的通信网络,若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存在一条路径,则称向通信拓扑图Gp是连通的;对于具有相同节点集和不同边集合的M个通信拓扑图Gp1、Gp2,...,GpM而言,它们的联合通信拓扑图Gp1~M的节点集为V,边集为各子通信拓扑图边集的集合,用E1~M表示,如果它们的联合图Gp1~M是联通的,则称通信拓扑图Gp1、Gp2,...,Gpm为联合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设定目标队形的中心为编队的中心,编队的目标队形为楔形,Or为其编队中心,无人机i、无人机j和编队中心Or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为ξi(t)、ξj(t)和ξr(t),无人机i、无人机j与编队中心Or的距离分别为ri和rj,则rji=rj-ri。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若无人机i在控制输入ui(t)作用下其状态量[ξi(t)-ξj(t)]→rij且ζi(t)→ζj(t)→ζr(t)其中,rij=-rji,表示无人机i与无人机j在编队队形中的期望位置差值矢量,则意味着无人机编队形成期望的队形,并以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保持飞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公式(2)的成立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对于一个通讯网络具有时变时滞及切换拓扑的无人机编队,其时滞函数有界τm≤τ(t)≤τM,假定每个时间序列[tk,tk+1)重复着相同的通信拓扑切换操作,且每个时间序列内各个子区间的通信拓扑图的集合联合连通,那么在每个子区间内,如果存在矩阵Qi、矩阵Ri和矩阵Si,Qi>0,Ri≥0,Si≥0,i=1,2...dσ,使Ξi<0成立,则多无人机能渐进收敛至期望的编队队形和以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航行;
其中,Ξi为对称矩阵:
上式的*为Ξi矩阵的对称部分,令δ=(τM-τm)/2,τav=(τM+τm)/2,Ξi的其它项表达式如下:
对上式求导:
由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将(5)式转化为:
其中,i=1,2....dσ;
又由于:
其中,-1≤(τav-τ(t))/δ≤1,则:
将(11)和(13)式代入(8)式得:
再将(10)式代入并化简:
其中,dσ为编队的通信拓扑在第l个子区间的连通区域的个数,为第σ个连通部分包含的节点数,表示维数为的单位矩阵,表示第i架无人机的第σ个连通部分的状态变量矩阵,表示的转秩,表示对求一阶导数,表示对求一阶导数;
假设对于第l个时间子区间内的第σ个连通部分(σ=1,2…dσ),存在矩阵Qi、矩阵Ri和矩阵Si使Ξi<0成立,则说明该时间段内第σ个连通部分的状态变量逐渐向零收敛即对于每个连通部分:内部无人机个体的速度逐渐向ζr(t)收敛,任意两个体无人机之间的位置差ξτ(t)-ξη(t)逐渐向期望位置差矢量rτη收敛,在接下来的[tk+1,tk+2)时间段,无人机个体τ和无人机个体η会继续在相同通信拓扑下使ξτ(t)-ξη(t)和ζτ(t)继续分别向rτη和ζr(t)收敛,以此类推,当t→∞,在公式(2)的作用下,所有通信拓扑中各个子连通部分中的任意两无人机个体τ和无人机个体η之间的位置差矢量将收敛至rτη,且每个个体的速度将收敛至期望速度ζr(t),τ≠η;综上所述,随着t→∞,无论通信拓扑如何切换,编队内部个体的速度均逐渐向期望速度ζr(t)收敛,意味着编队内部任意两个体i和j之间的距离最终趋于一恒定值,且有连通关系的两个体之间的恒定值是期望的位置差值矢量rij,i,j∈V且i≠j。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方法针对多无人机在网络时滞有界和通信拓扑动态切换情况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只需要根据时滞变化的界限值(无需根据时滞变化函数的导数特征),就可指导多无人机形成编队和保持飞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时滞函数有界的情况,由于不需强调时滞函数的导数特征,因此有较大适用性;并且仅需对时间子区间内固定通信拓扑中的连通部分进行计算,等价于把高维数矩阵的求解问题转化为若干个低维数矩阵的求解问题,大幅度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实时性;且可实现任意对称/非对称形状的编队构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编队的平面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编队的通信拓扑图(G1);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编队的通信拓扑图(G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队形“楔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时滞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编队的最终队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航迹方位角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航迹倾斜角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无人机一;2、无人机二;3、无人机三;4、无人机四;5、无人机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无人机编队中无人机的位置、无人机的速度以及期望的编队运动信息构建无人机的控制输入;
通过构建的无人机的控制输入控制无人机编队中的无人机进行协同飞行。
下面结合理论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方法考虑由N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在三维空间的协同编队飞行控制问题。对编队中第i架无人机进行动力学建模,其动态方程可抽象为下面的表达式:
其中,无人机i的位置用ξi(t)∈R3表示,速度用ζi(t)∈R3表示,第i架无人机的控制输入用ui(t)∈R3表示:
τ(t)的说明:上式中,τ(t)>0代表t时刻无人机j向无人机i传递信息时的网络时滞,意味着无人机i在t时刻接收到的无人机j的状态信息为εj(t-τ(t))。ζr(t)∈R3表示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k1、k2、k3为各个分量的控制权重,k1>0、k2>0、k3>0。
aij(t)的说明:编队中各架无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可采用代数图论的方法对其进行描述:假设编队内部有N架无人机,将每架无人机看成一个节点,并对其进行编号,构成节点集V={1,2,3......N}。将每两架无人机之间的通信关系看做边,用表示“边”的节点序对的集合(边集)。如果(j,i)∈E,则节点j是节点i的一个“邻居”,因此定义节点i的邻居集为Ni={j∈V:(j,i)∈E},对于无向图,当(j,i)∈E时有(i,j)∈E,即节点i也是节点j的一个“邻居”。用A=[aij(t)]表示系统在t时刻附有权重的邻接矩阵,若无人机i和无人机j在t时刻可以相互得到对方的信息(i≠j),则有(i,j)∈E和(j,i)∈E,此时的aij(t)=aji(t)>0,否则aij(t)=aji(t)=0;当i=j时aii(t)=0,A即描述了t时刻系统内部的无向通信拓扑图Gp,其对应的拉普拉斯矩阵用Lp=[lij]N×N表示,当i=j时当i≠j时lij=-aij(t)。对于无向图,Lp为对称矩阵,即路是指由边组成的序列,若由节点序对构成的边(i,j)∈E和(j,k)∈E,则称节点i和k之间存在一条路径,使二者连通。对于由N个节点构成的通信网络,若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存在一条路径,则称无向通信拓扑图Gp是连通的。对于具有相同节点集和不同边集合的M个通信拓扑图Gp1、Gp2,...,GpM而言,它们的联合图Gp1~M的节点集为V,边集为各子通信拓扑图边集的集合,用E1~M表示,如果它们的联合图Gp1~M是联通的,则称图Gp1、Gp2,...,Gpm为联合连通。
rji的说明:多架无人机要形成一定的队形,需要个体在运动时相互之间形成并保持某种相对几何位置关系。为方便描述,设定目标队形的中心为编队的中心,如图1所示,编队的目标队形为楔形,Or为其编队中心,O代表笛卡尔坐标系的原点,无人机i、无人机j和编队中心Or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为ξi(t)、ξj(t)和ξr(t),无人机i、j与Or的距离分别为ri和rj,rji=rj-ri。
其中:ξj(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j的位置;ξi(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i的位置;ζj(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j的速度;ζi(t-τ(t))表示t-τ(t)时刻无人机i的速度;表示对ξi(t)求一阶导数,为无人机i在t时刻的速度ζi(t);表示对ζi(t)求一阶导数,为无人机i在t时刻的加速度;表示对ζr(t)求一阶导数,为编队的期望运动加速度。
若无人机i在控制量ui(t)作用下其状态[ξi(t)-ξj(t)]→rij且ζi(t)→ζj(t)→ζr(t)(rij=-rji表示无人机i与无人机j在编队队形中的期望位置差值矢量),则意味着无人机编队形成期望的队形,并以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保持飞行。
以下为要用到的两个引理:
1)Z<0;
引理2(积分不等式):对于任意矩阵W∈Rn×n,0≤τm≤τ1(t)≤τ2(t)≤τM以及向量值函数ω,以下积分不等式成立:
考虑一段连续、非空、有界的时间区域[0,T),其中T→+∞,将它分成若干个时间序列[tk,tk+1),k=0,1,...M,t0=0,tM+1=T。在若干个时间序列里,存在某个常数Th,使得tk+1-tk≤Th(k≥0)。每个时间序列内又可根据通信拓扑的变化划分为若干个彼此不重叠的L个子区间序列: 其中 为通讯拓扑切换的时刻(0≤l≤L-1),每个子区间内的通信拓扑图保持不变,L个子区间序列的通信拓扑图联合连通,且在任一子区间序列的驻留时间不小于TL,即则在[tk,tk+1)时间序列内拥有子区间的个数最多为[Th/TL],其中[Th/TL]表示不大于Th/TL的最大整数。现假定在某个子区间序列内的通信拓扑具有dσ个连通部分(dσ≥1),各个连通部分对应的节点集为其包含的节点数分别用表示。因此,对于拉普拉斯矩阵Lp,存在一个置换矩阵P∈Rn×n使得:
对于一个通讯网络具有时变时滞及切换拓扑的无人机编队,其时滞函数有界τm≤τ(t)≤τM,假定每个时间序列[tk,tk+1)重复着相同的通信拓扑切换操作,且每个时间序列内各个子区间的通信拓扑图的集合联合连通,那么在每个子区间内,如果存在矩阵Qi、Ri和Si,Qi>0,Ri≥0,Si≥0,i=1,2...dσ,使Ξi<0成立,则多无人机能渐进收敛至期望的编队队形和以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航行。
Ξi为对称矩阵:
上式的*为Ξi矩阵的对称部分,令δ=(τM-τm)/2,τav=(τM+τm)/2,Ξi的其它项表达式如下:
对上式求导:
由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可将(8)式可转化为:
其中,i=1,2....dσ。
利用引理2:
又由于:
其中,-1≤(τav-τ(t))/δ≤1,则:
将(14)和(16)式代入(11)式得:
再将(13)式代入并化简:
其中,dσ为编队的通信拓扑在第l个子区间的连通区域的个数,为第σ个连通部分包含的节点数,表示维数为的单位矩阵,表示第i架无人机的第σ个连通部分的状态变量矩阵,表示的转秩,表示对求一阶导数,表示对求一阶导数。
假设对于第l个时间子区间内的第σ个连通部分(σ=1,2…dσ),存在矩阵Qi、矩阵Ri和矩阵Si使Ξi<0成立,则说明该时间段内第σ个连通部分的状态变量逐渐向零收敛即对于每个连通部分:内部个体的速度逐渐向ζr(t)收敛,任意两个体之间的位置差ξτ(t)-ξη(t)逐渐向期望位置差矢量rτη收敛虽然该通信拓扑在区间的保持时间有限,使ξτ(t)-ξη(t)和ζτ(t)不会立刻分别收敛至rτη和ζr(t),但由于在每个时间序列里重复着同样的拓扑切换,因此在接下来的[tk+1,tk+2)时间段,个体τ和η会继续在相同通信拓扑下使ξτ(t)-ξη(t)和ζτ(t)继续分别向rτη和ζr(t)收敛,以此类推,当t→∞,在控制协议(5)的作用下,所有通信拓扑中各个子连通部分中的任意两个体τ和η之间(τ≠η)的位置差矢量将收敛至rτη,且每个个体的速度将收敛至期望速度ζr(t)。综上所述,随着t→∞,无论通信拓扑如何切换,编队内部个体的速度均逐渐向期望速度ζr(t)收敛,意味着编队内部任意两个体i和j(i,j∈V且i≠j)之间的距离最终趋于一恒定值,且有连通关系的两个体之间的恒定值是期望的位置差值矢量rij。
下面讨论对于编队内部的所有个体,该恒定值是否为rij。先假设一简单情况,编队内部有N-1个个体之间达成了期望的几何位置关系,仅有个体g偏离了期望的位置,由于严格受目标编队队形几何关系的约束,导致个体g与其它N-1个个体之间的距离恒定值不等于rgk(k∈(1,2,…N-1)),根据前面的推导过程可知,个体g在每个重复切换通信拓扑的时间序列内未与其它N-1个个体中的任何一个构成连通关系,这与定理1中的通信拓扑集合联合连通的假设条件是矛盾的,因此该恒定值只能为rgk;同理,假设个体i与j之间的位置差矢量最终收敛至r且r≠rij,意味着个体i在每个重复切换通信拓扑的时间序列[tk,tk+1)内未与个体j以及和个体j有连通关系的所有其它个体中的任何一个体构成连通关系,进一步,与个体i有连通关系的任何一个个体也未与个体j以及和个体j有连通关系的所有其它个体中的任何一个体构成连通关系,即与个体i有连通关系的个体部分和与个体j有连通关系的个体部分不连通,这与定理1中的通信拓扑集合联合连通的假设条件是矛盾的,充分性证明完毕。
仿真结果:
由于快变时滞在网络通信中最为常见,针对该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
图2a-图2b为五架无人机之间的通信拓扑图,可见图2a和图2b均不连通,但它们的联合图连通。图3为编队的目标队形“楔形”。五架无人机的通信拓扑在各个时间子区间按着(G1,G2)的顺序重复切换,每个拓扑图的驻留时间为0.3s,每条边的权重为1。五架无人机的初始位置、初始速度、航迹方位角及航迹倾斜角的给定值见表1。
表1无人机编队成员的初始状态
无人机编队期望的速度、航迹方位角和航迹倾斜角分别为22.4m/s、-63.4°和0°。时滞函数随时间变化规律用函数τ(t)=|1.5sint|描述,图4为其时间变化曲线,该时滞函数在(n-0.27)π≤t≤(n+0.27)π(n=0,1...)区间快速变化由于变化有界(τm=0和τM=1.5),仍可采用(11)式的方法检验(5)式所述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从而得到一组可行的控制参数k1=1,k2=0.6和k3=2.2。编队成员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形成的最终队形、速度、航迹方位角和航迹倾斜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分别见图5-图9。
其中,图5显示无人机编队成员在三维空间的飞行轨迹,由图可见,虽然各架无人机的初始位置不同,但在控制策略式(2)的作用下逐渐靠拢形成目标队形楔形,见图6。图7-图9显示的各机速度、航迹方位角和航迹倾斜角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编队内部成员的上述状态量逐渐达成一致。
所述方法针对多无人机在网络时滞有界和通信拓扑动态切换情况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只需要根据时滞变化的界限值(无需根据时滞变化函数的导数特征),就可指导多无人机形成编队和保持飞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时滞函数有界的情况,由于不需强调时滞函数的导数特征,因此有较大适用性;并且仅需对时间子区间内固定通信拓扑中的连通部分进行计算,等价于把高维数矩阵的求解问题转化为若干个低维数矩阵的求解问题,大幅度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实时性;且可实现任意对称/非对称形状的编队构型。
Claims (5)
1.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无人机编队中无人机的位置、无人机的速度以及期望的编队运动信息构建无人机的控制输入;
通过构建的无人机的控制输入控制无人机编队中的无人机进行协同飞行;
由N架无人机组成无人机编队,对编队中第i架无人机进行动力学建模,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无人机i在t时刻的位置用ξi(t)∈R3表示,无人机i在t时刻的速度用ζi(t)∈R3表示,第i架无人机在t时刻的控制输入用ui(t)∈R3表示:
上式中,τ(t)>0,表示t时刻无人机j向无人机i传递信息时的网络时滞,此时无人机i在t时刻接收到的无人机j的状态信息为εj(t-τ(t));ζr(t)∈R3,ζr(t)表示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k1、k2、k3为各个分量的控制权重,k1>0、k2>0、k3>0;
aij(t)表示i和j之间的通信关系,为1表示两者可通信,为0表示不能通信;
rji表示无人机j和无人机i之间的位置差矢量,方向由无人机i所在的位置指向无人机j所在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编队内的每架无人机看成一个节点,并对其进行编号,构成节点集V={1,2,3......N};将每两架无人机之间的通信关系看做边,用表示边的节点序对的集合;如果(j,i)∈E,则节点j是节点i的一个邻居,因此定义节点i的邻居集为Ni(t)={j∈V:(j,i)∈E},对于无向图,当(j,i)∈E时有(i,j)∈E,即节点i也是节点j的一个邻居;用A=[aij(t)]表示系统在t时刻附有权重的邻接矩阵,若无人机i和无人机j在t时刻可以相互得到对方的信息(i≠j),则有(i,j)∈E和(j,i)∈E,此时的aij(t)=aji(t)>0,否则aij(t)=aji(t)=0;当i=j时aii(t)=0,A即描述了t时刻系统内部的无向通信拓扑图Gp,其对应的拉普拉斯矩阵用Lp=[lij]N×N表示,当i=j时当i≠j时lij=-aij(t);对于无向图,Lp为对称矩阵,即路是指由边组成的序列,若由节点序对构成的边(i,j)∈E和(j,k)∈E,则称节点i和k之间存在一条路径,使二者连通;对于由N个节点构成的通信网络,若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存在一条路径,则称向通信拓扑图Gp是连通的;对于具有相同节点集和不同边集合的M个通信拓扑图Gp1、Gp2,...,GpM而言,它们的联合通信拓扑图Gp1~M的节点集为V,边集为各子通信拓扑图边集的集合,用E1~M表示,如果它们的联合图Gp1~M是联通的,则称通信拓扑图Gp1、Gp2,...,Gpm为联合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目标队形的中心为编队的中心,编队的目标队形为楔形,Or为其编队中心,无人机i、无人机j和编队中心Or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为ξi(t)、ξj(t)和ξr(t),无人机i、无人机j与编队中心Or的距离分别为ri和rj,则rji=rj-r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式(2)的成立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对于一个通讯网络具有时变时滞及切换拓扑的无人机编队,其时滞函数有界τm≤τ(t)≤τM,假定每个时间序列[tk,tk+1)重复着相同的通信拓扑切换操作,且每个时间序列内各个子区间的通信拓扑图的集合联合连通,那么在每个子区间内,如果存在矩阵Qi、矩阵Ri和矩阵Si,Qi>0,Ri≥0,Si≥0,i=1,2...dσ,使Ξi<0成立,则多无人机能渐进收敛至期望的编队队形并以编队的期望运动速度航行;
其中,Ξi为对称矩阵:
上式的*为Ξi矩阵的对称部分,令δ=(τM-τm)/2,τav=(τM+τm)/2,Ξi的其它项表达式如下:
对上式求导:
由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将(5)式转化为:
其中,i=1,2....dσ;
又由于:
其中,-1≤(τav-τ(t))/δ≤1,则:
将(11)和(13)式代入(8)式得:
再将(10)式代入并化简:
其中,dσ为编队的通信拓扑在第l个子区间的连通区域的个数,为第σ个连通部分包含的节点数,表示维数为的单位矩阵,表示第i架无人机在第σ个连通部分的状态变量矩阵,表示的转秩,表示对求一阶导数,表示对求一阶导数;
假设对于第l个时间子区间内的第σ个连通部分(σ=1,2…dσ),存在矩阵Qi、矩阵Ri和矩阵Si使Ξi<0成立,则说明该时间段内第σ个连通部分的状态变量逐渐向零收敛即对于每个连通部分:内部无人机个体的速度逐渐向ζr(t)收敛,任意两个体无人机之间的位置差ξτ(t)-ξη(t)逐渐向期望位置差矢量rτη收敛,τ≠η;在接下来的[tk+1,tk+2)时间段,无人机个体τ和无人机个体η会继续在相同通信拓扑下使ξτ(t)-ξη(t)和ζτ(t)继续分别向rτη和ζr(t)收敛,以此类推,当t→∞,在公式(2)的作用下,所有通信拓扑中各个子连通部分中的任意两无人机个体τ和无人机个体η之间的位置差矢量将收敛至rτη,且每个个体的速度将收敛至期望速度ζr(t),τ≠η;综上所述,随着t→∞,无论通信拓扑如何切换,编队内部个体的速度均逐渐向期望速度ζr(t)收敛,意味着编队内部任意两个体i和j之间的距离最终趋于一恒定值,且有连通关系的两个体之间的恒定值是期望的位置差值矢量rij,i,j∈V且i≠j。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84136.4A CN109116868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84136.4A CN109116868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16868A CN109116868A (zh) | 2019-01-01 |
CN109116868B true CN109116868B (zh) | 2021-07-13 |
Family
ID=6485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84136.4A Active CN109116868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168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78053B (zh) * | 2019-03-25 | 2021-03-2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社团划分的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 |
CN110780668B (zh) * | 2019-04-09 | 2020-08-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多无人艇的分布式编队合围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007688B (zh) * | 2019-04-25 | 2021-06-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集群分布式编队方法 |
CN111857186B (zh) * | 2019-04-25 | 2024-07-09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切换拓扑条件下目标运动状态的估计方法 |
CN110162093B (zh) * | 2019-06-13 | 2022-02-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几何相似性设计的高适应性编队控制方法 |
CN110286691B (zh) * | 2019-06-21 | 2022-07-12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基于线性微分包含的多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 |
CN110162097A (zh) * | 2019-06-21 | 2019-08-23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基于能耗的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
CN110286694B (zh) * | 2019-08-05 | 2022-08-02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多领导者的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CN110471454B (zh) * | 2019-09-23 | 2020-09-25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连接式无人机编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645992B (zh) * | 2019-11-07 | 2021-08-20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导航方法及装置 |
CN110673651B (zh) * | 2019-12-05 | 2020-04-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通信受限条件下的无人机群鲁棒编队方法 |
CN111338374B (zh) * | 2019-12-06 | 2023-11-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方法 |
CN110687926B (zh) * | 2019-12-10 | 2020-05-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无人机群快速编队方法 |
CN110865655B (zh) * | 2019-12-12 | 2021-01-26 | 电子科技大学 | 无人机系统中无人机的编队和避障控制方法 |
CN111399537B (zh) * | 2020-03-27 | 2022-06-24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航路点的分布式无人机动态编队切换方法 |
CN112180967B (zh) * | 2020-04-26 | 2022-08-19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评判-执行架构的多无人机协同对抗决策方法 |
CN111552314B (zh) * | 2020-05-09 | 2021-05-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多无人机自适应编队跟踪控制方法 |
CN111506114B (zh) * | 2020-05-25 | 2021-05-04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飞行器编队控制方法 |
CN112134608B (zh) * | 2020-06-10 | 2022-06-24 | 合肥工业大学 | 对抗环境下无人机协同中继网络快速构建方法和系统 |
CN112327934B (zh) * | 2020-12-10 | 2021-08-24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时变拓扑和时变通信时延的无人机系统编队控制方法 |
CN112558613B (zh) * | 2020-12-18 | 2021-12-21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复拉普拉斯矩阵的编队控制方法 |
CN112650299B (zh) * | 2021-01-06 | 2024-06-07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 一种考虑时变编队的分组一致性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 |
CN115993846B (zh) * | 2023-03-23 | 2023-05-30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集群系统的编队控制方法 |
CN117762166B (zh) * | 2024-02-22 | 2024-06-11 | 杭州牧星科技有限公司 | 多无人机集群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9171A (zh) * | 2017-05-08 | 2017-06-30 | 合肥工业大学 | 无人‑有人机编队最优通信拓扑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7340784A (zh) * | 2017-08-21 | 2017-1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无人机集群控制方法 |
CN107632614A (zh) * | 2017-08-14 | 2018-01-26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一种基于刚性图理论的多无人机编队自组织协同控制方法 |
CN108427401A (zh) * | 2018-03-29 | 2018-08-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具有联合连通拓扑的飞行控制系统协同故障诊断方法 |
CN108594853A (zh) * | 2018-04-27 | 2018-09-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无人机队形控制方法 |
CN108845590A (zh) * | 2018-07-06 | 2018-11-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一种时延环境下的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10-31 CN CN201811284136.4A patent/CN1091168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9171A (zh) * | 2017-05-08 | 2017-06-30 | 合肥工业大学 | 无人‑有人机编队最优通信拓扑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7632614A (zh) * | 2017-08-14 | 2018-01-26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一种基于刚性图理论的多无人机编队自组织协同控制方法 |
CN107340784A (zh) * | 2017-08-21 | 2017-1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无人机集群控制方法 |
CN108427401A (zh) * | 2018-03-29 | 2018-08-2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具有联合连通拓扑的飞行控制系统协同故障诊断方法 |
CN108594853A (zh) * | 2018-04-27 | 2018-09-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无人机队形控制方法 |
CN108845590A (zh) * | 2018-07-06 | 2018-11-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一种时延环境下的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具有非对称通信时滞和切换拓扑的高阶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蒋方翠;《系统科学与数学》;20151231;第258-269页 * |
群体无人机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研究;陈炎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11115;第4章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16868A (zh) | 2019-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16868B (zh) | 分布式无人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
CN108845590B (zh) | 一种时延环境下的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 |
Zhu et al. | Flocking of multi-agent non-holonomic systems with proximity graphs | |
CN111522361B (zh) | 主-从模式的多无人机编队一致性控制方法 | |
CN110347181B (zh) | 基于能耗的无人机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 |
CN112631335B (zh) |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多四旋翼无人机固定时间编队方法 | |
Xue et al. | Formation flight control of multi-UAV system with communication constraints | |
CN106406097B (zh) | 多机械臂系统的分布式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 | |
CN112650299B (zh) | 一种考虑时变编队的分组一致性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 | |
CN113759935B (zh) | 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群体编队移动控制方法 | |
CN110687926B (zh) | 一种无人机群快速编队方法 | |
CN108279704A (zh) | 一种增加通信链路的多无人机的协同控制策略 | |
CN114578851A (zh) | 一种基于差分加速度的无人机集群快速转向方法 | |
CN116880434B (zh) | 网络攻击下基于云雾计算的无人机-无人车集群协同控制方法 | |
CN111596688B (zh) | 基于连续通信的多无人机编队一致性控制方法 | |
CN110162084B (zh) | 基于一致性理论的飞航导弹集群系统编队控制方法 | |
CN110673651B (zh) | 一种通信受限条件下的无人机群鲁棒编队方法 | |
CN114564044B (zh) | 一种输入限幅事件触发的无人机有限时间编队控制方法 | |
CN109828460B (zh) | 一种针对双向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控制方法 | |
CN111007848A (zh) | 一种基于有界空间的多智能体协同作业控制方法 | |
CN115933631A (zh) | 一种应用于欠驱动无人艇的编队控制器构建方法及装置 | |
CN113495574B (zh) | 一种无人机群飞行的控制方法、装置 | |
CN113848701B (zh) | 不确定性有向网络的分布式平均跟踪方法 | |
Yang et al. | Scaled Formation Contro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via A Dynamic Event-Triggered Mechanism | |
CN117706913B (zh) | 基于参考信号发生器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输出反馈一致性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