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4418B -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4418B
CN109084418B CN201810615355.XA CN201810615355A CN109084418B CN 109084418 B CN109084418 B CN 109084418B CN 201810615355 A CN201810615355 A CN 201810615355A CN 109084418 B CN109084418 B CN 109084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path
air flow
operation mode
op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53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4418A (zh
Inventor
黄仁秀
梁承大
李东根
金俊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608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7182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8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4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4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4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通过空调的控制方法,能够去除吸附于除湿转子的有害物质而向外部排出。用于实现此目的的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是针对如下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进行转换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在配备于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除湿转子旋转,并且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配备于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运转,以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Description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净化模式去除吸附于除湿转子的污染物质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或者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而保持室内舒适的装置。
近来,正在开发通过在空调附加除湿、加湿、空气净化、换气等多种功能,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符合季节变化地使室内空气维持于舒适的状态的技术。
在这样的空调中,为了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或除湿而配备有除湿转子。所述除湿转子交替地旋转于室内空气通过的区域和室外空气通过的区域,同时在吸附剂吸收水分而进行除湿,或者将吸附于吸附剂的水分排放至室内空气,从而加湿。
作为关于上述空调的现有技术,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9-0121617号已公开。
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配备于空调的除湿转子吸附室内空气中包含的有害气体,然而在吸附于所述除湿转子的有害气体已饱和的情况下,存在再次流入室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吸附于除湿转子的有害物质而向外部排出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通过除湿转子的空气的污染度判断是否需要运转净化操作模式,从而仅在需要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运转,从而能够防止不必要的频繁的运转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用于达成同上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进行转换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且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运转,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可以在执行空气清洁模式之后进行,其中,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吸入所述室内的空气而使该空气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过滤器,之后再次排出至室内,从而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式运转结束后,若经过在控制部预设的时间,则可以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可以在执行加湿模式之后进行,其中,在所述加湿模式中,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水分供应部对流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空气供应水分,从而对所述室内进行加湿。
在所述加湿模式运转结束后,若经过在控制部预设的时间,则可以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进行旋转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运转而所述室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且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运转,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可以与空气清洁模式同时执行,其中,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吸入所述室内的空气而使该空气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过滤器,之后再次排出至室内,从而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可以与加湿模式同时执行,其中,在所述加湿模式中,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水分供应部对流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空气供应水分,从而对所述室内进行加湿。
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可以配备有加热器,并且,在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下,向所述第二区域流动的空气被所述加热器加热之后供应至所述第二区域。
在所述净化操作模式运转之前可以执行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判断步骤,在所述污染度判断结果达到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可以在两个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通过所述除湿转子之前和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差异,在所述污染度差异达到预设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可以在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通过所述除湿转子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在所述污染度达到预设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可以设定有用于在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之后结束净化操作模式的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其中,所述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包括以下情形:所述除湿转子前后的污染度差异小于基准值;通过所述除湿转子的空气的污染度小于基准值;在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之后经过预设的时间。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的运转时间可以根据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而不同。
可以运转送风机,使空气通过配备有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的空气流路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旋转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以及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运转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旋转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以及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运转,使得所述室内的空气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运转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所述空调可以配备有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污染度判断结果达到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来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可以配备于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后端而感测通过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接收到的污染度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可以分别配备于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前端和后端而感测通过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前后的空气的污染度,所述控制部对通过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之前和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进行比较而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
根据本发明,利用净化操作模式向外部排出吸附于除湿转子的有害物质,从而防止有害物质再次流入室内,进而能够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并且,根据在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的污染度判断是否需要运转净化操作模式,从而仅在需要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运转,因此能够防止不必要的频繁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执行净化操作模式时的工作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配备于第一空气流路的情形的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中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配备于第二空气流路的情形的图。
符号说明
1:室内机 2:室外机
110:第一空气流路 120:预过滤器
130:功能性过滤器 150:第一热交换器
160:第一送风机 170:第一风门
180:第二风门 210:第二空气流路
220:预过滤器 250:第二热交换器
260:第二送风机 270:第三风门
280:第四风门 300:除湿转子
310:第一区域 320:第二区域
400:流路转换部 410:第一流入口
420:第二流入口 430:第一排出口
440:第二排出口 500:水分供应部
510:加湿过滤器 520:水槽
530:供水阀 610:第一污染度感测传感器
620: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 630:第三污染度感测传感器
640:第四污染度感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构成及应用进行的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本发明的空调包括室内机1和室外机2。所述室内机1可以以立式型设置于用户居住的室内空间,也可以以吸顶型设置于顶棚。所述室外机2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室或者锅炉室等。
在所述室内机1配备有:第一空气流路110:110a、110c,提供将从室内一侧流入的室内空气向另一侧排出室内的路径;以及过滤器120、230,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110a、110c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配备于室内机1的一侧的流路是流入室内空气的入口部110a,配备于室内机1的另一侧的流路是排出室内空气的出口部 110c。
所述过滤器120、230可以包括:预过滤器120,配备于第一空气流路110 的入口部110a而过滤室内空气中包含的相对较大的粒子的异物;以及高效微粒空气(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过滤器230,作为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子的高性能过滤器,在空气流入室内之前进行过滤。只不过,过滤器的种类及数量并不限定于此而能够实现多种变形实施例。
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室内机1可以配备有用于感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及污染度中的一个以上的传感器。根据在所述传感器感测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及室内污染度,可以运转室内加热模式、制冷模式、加湿模式、除湿模式、空气清洁模式、换气模式中任意一种。
在所述室外机2可以配备有第一空气流路110:110b、第二空气流路210、除湿转子300、流路转换部400、水分供应部500。
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b是两端连接于配备于室内机1的第一空气流路入口部110a和出口部110c而通过所述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的中间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110a、110c表示空气流动的路径,不仅可以由空气流过的管道构成,还可以仅由空气流过的空间的构成,并且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也相同。
在配备于所述室外机2的第一空气流路110b上依次配备有第一风门 (damper)170、功能性过滤器130、第一热交换器150、水分供应部500、第一送风机160、第二风门180。
所述第一风门170用于开闭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入口部110a,所述第二风门180用于开闭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出口部110c。
所述功能性过滤器130是用于抗菌、抗病毒、去除过敏原等有害元素的过滤器。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50可以包括用于在加湿模式下对流过第一空气流路 110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所述第一送风机160提供用于将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吸入第一空气流路 110的吸力。
所述水分供应部500用于向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的出口部110c向室内排出的空气供应水分,包括:加湿过滤器510,向空气供应水分;水槽 520,作为通过供应水分而使水分吸附于所述加湿过滤器510的水分供应结构,存储用于浸渍所述加湿过滤器510一端的一部分的水;以及供水阀530,用于向所述水槽520供应水分。
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包括:入口部210a,使一侧的室外空气流入;中间部210b,通过所述除湿转子300的第二区域320;以及出口部210c,用于使流入的所述室外空气再次向室外的另一侧排出。
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依次配备有第三风门270、预过滤器220、第二热交换器250、第二送风机260、第四风门280。
所述第三风门270用于开闭所述第二空气流路入口部210a,所述第四风门280用于开闭所述第二空气流路出口部210c。
所述预过滤器220配备于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入口部210a而过滤室外空气中包含的相对较大的粒子的异物。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0可以包括用于在除湿模式下对流过第二空气流路 210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所述第二送风机260提供用于将室外空气或室内空气吸入第二空气流路 210的吸力。
在所述除湿转子300的内部配备有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剂。所述第一区域310是连接于第一空气流路110的区域,第二区域320是连接于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区域。所述除湿转子300借助于驱动部(未图示)以配备于中央的轴为中心旋转,从而所述吸附剂交替地位于第一区域310与第二区域320。在此,吸附剂是指能够吸收水分的所有构成的统称。
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与第二空气流路210交叉的点配备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10与第二空气流路210的流路方向转变的流路转换部400。
所述流路转换部400包括:第一流入口410,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流入口420,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一排出口430,与所述第一区域310连接;第二排出口440,与所述第二区域320连接。所述流路转换部400例如可以构成为四通阀,在其内部可以配备有方向转换门(未图示),所述方向转换门以如下方式实现连接方向转换:使所述第一流入口410连接于第一排出口430 和第二排出口440中任意一个,并使所述第二流入口420连接于第一排出口 430和第二排出口440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流入口410与第一排出口430 连接、第二流入口420与第二排出口440连接的情况被称为“第一连接状态”。与此相反地,所述第二流入口420与第一排出口430连接、第一流入口410 与第二排出口440连接的情况被称为“第二连接状态”。
当由这样的构成组成的空调运行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模式、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模式、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的空气清洁模式时,运转第一送风机160而室内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路入口部110a流入第一空气流路110内部,之后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接着通过第一空气流路出口部110c而排出至室内。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室内空气中包含的有害气体的污染物质在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时被除湿转子300的吸附剂吸附,若吸附于所述吸附剂的有害气体的量达到饱和状态,则可能再次流入室内。
为防止这样的问题,在以使位于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的吸附剂位于第二区域320的方式使除湿转子300旋转的状态下运转净化(purge)操作模式,从而使包括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有害气体的污染物质、水分排出至室外。
图2示出了净化操作模式下的各构成的工作状态。
在净化操作模式下,第一风门170和第二风门180为关闭状态,第三风门270和第四风门280为打开状态。所述流路转换部400将流路方向设定为第一连接状态,以使第一空气流路110的入口部110a与出口部110c之间连接,并使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入口部210a与出口部210c连接。第一热交换器150为关闭(off)状态,第二热交换器250为开启(On)状态,以对在第二空气流路210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且第一送风机160为关闭(Off)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若使除湿转子300旋转,并运转第二送风机260,则室外空气通过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入口部210a流入之后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二区域320,与此同时从除湿转子300去除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包括有害气体的污染物质。从除湿转子300去除的污染物质通过第二空气流路210 的出口部210c向室外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若使包括加热器的第二热交换器250运转而对朝向除湿转子300的第二区域320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则能够更有效地去除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有害气体。
同上所述的净化操作模式可以构成为,在同上所述地关闭(Off)第一送风机160而停止所述室内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路110的流动的状态下进行,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开启(On)第一送风机160而使室内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路110流动的状态下进行。
通常,在运转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模式的情况下,由于除湿转子 300旋转,并且室外空气通过第二空气流路210流动,因此吸附于除湿转子 300的有害气体被流过第二空气流路210的空气去除而向室外排出。
然而,在运转空气清洁模式和加湿模式的情况下,由于除湿转子300不旋转,从而有害气体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吸附剂,因此需要将其去除。因此,可以构成为在运转空气清洁模式或加湿模式的同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或者在空气清洁模式或加湿模式结束之后运转净化操作模式。
首先,对在运转空气清洁模式的状态下同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若运转空气清洁模式,则在第一风门170和第二风门180开放的状态下运转第一送风机160,进而室内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路入口部110a被吸入并通过预过滤器120、功能性过滤器130、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230而过滤异物,之后通过第一空气流路出口部110c向室内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室内空气中包含的有害气体的污染物质可以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并被吸附剂吸附。
因此,若在空气清洁模式运转中的状态下同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则第二送风机260运转,进而通过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入口部210a流入的室外空气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二区域320,同时去除吸附于吸附剂的污染物质而向室外排出,因此,能够最小化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污染物质再次流入室内。
接下来,对空气清洁模式运转结束之后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例如,可以构成为在空气清洁模式运转结束之后经过在控制部预设的时间,运转净化操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送风机160停止运转,因此为空气停止通过第一空气流路110流动的状态,在室外空气由于第二送风机260运转而通过第二空气流路210的入口部210a流入之后,通过除湿转子 300的第二区域320并去除污染物质。
接下来,对运转加湿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加湿模式表示如下的控制模式:在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 与第一空气流路出口部110c之间配备有水分供应部500,从而从所述水分供应部500向流过第一空气流路110的室内空气供应水分,进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
在运转加湿模式时,第一风门170和第四风门280开放,并且水分供应部500的供水阀530开放,从而将水存储到水槽520,并且加湿过滤器510 浸渍到存储于水槽的水中,进而加湿过滤器510吸收水分。在这种状态下,若运转第一送风机160,则室内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路入口部110a被吸入,该空气通过所述加湿过滤器510而湿度升高,之后通过第一空气流路出口部 110c向室内排出,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加湿。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污染物质可能在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被吸附剂吸附,因此可以构成为在加湿模式运转中的状态下使除湿转子300旋转,同时运转第二送风机260,从而同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或者可以构成为在运转加湿模式后经过预设时间之后运转净化操作模式。
另外,虽然在上文中仅对在空气清洁模式运转中的状态下同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或者在空气清洁模式运转结束之后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未判断除湿转子300的污染程度而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即使除湿转子300未被污染也会运行净化操作模式,因此可能会不必要地进行频繁的操作。因此,在运转净化操作模式之前,需要先判断是否有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必要性。参照图3及图4,对用于判断同上所述的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必要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3,对在第一空气流路110配备有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可以感测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污染物质的浓度,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预设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净化操作模式。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可以在第一空气流路110上配备有至少一个,从而判断所述除湿转子300的污染度。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可以感测通过除湿转子300的室内空气的污染度,从而判断吸附于除湿转子300的表面的污染物质的浓度。
这样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微尘浓度的微尘感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诸如甲醛及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的VOC传感器、用于感测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等气体的浓度的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以上。并且,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也可以包括除了上述的传感器以外的用于感测多种污染物质的浓度的传感器。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可以包括:第一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配备于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的前端;以及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配备于所述第一区域310的后端。
对利用同上所述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而执行判断除湿转子300 的污染度的步骤的过程进行说明。
若运转包括空气清洁模式在内的空调的工作模式,以使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路110流动而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则在第一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感测通过第一区域310之前的空气的污染度,并在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感测通过第一区域310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在这种情况下,当为空气未通过第一空气流路110流动的状态时,为了判断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必要性,也可以运转第一送风机160而判断除湿转子300的污染度。
控制部可以根据在所述第一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感测的污染度与在所述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感测的污染度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所述除湿转子 300的污染度。
即,由于在空气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第一区域310的同时,被吸附的污染物质从除湿转子300掉落而被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感测,因此当在所述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感测的污染度大于在所述第一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感测的污染度时,可以判断为除湿转子300发生了污染。
因此可以构成为,若所述污染度差异大于预设的基准值,则判断为除湿转子300被污染,进而运转净化操作模式;若所述污染度差异不大于预设的基准值,则不运转净化操作模式。
若在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之后达到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则结束净化操作模式。所述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可以设定为,运转至所述污染度差异小于所述预设的基准值为止。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后经过预设时间就结束净化操作模式。并且,将所述净化操作模式运转预设的时间,此时所述净化操作模式的运转时间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污染度差异而不同,若所述污染度差异大,则预设的时间长,若所述污染度差异小,则预设的时间短。
在上文中对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10、620配备为两个的情形进行了举例说明,然而也可以构成为仅配备有一个设置于第一区域310的后端的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
在仅配备所述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控制部设定关于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基准值,当在所述第二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20感测的污染度超过所述基准值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基准值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设定:通过实验测定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空气的污染度,并从所述实验值设定关于除湿转子300的污染度的基准。
在这种情况下,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可以设定为:若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空气的污染度降为基准值以下,则结束净化操作模式。
参照图4,对在第二空气流路210配备有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30、640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30、640可以配备于第二空气流路210上,并包括:第三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30,配备于除湿转子300的第二区域320的前端;以及第四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40,配备于所述第二区域320的后端。
控制部可以根据在所述第三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30感测的污染度与在所述第四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40感测的污染度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所述除湿转子 300的污染度。
为了感测这些污染度,空气必须通过第二空气流路210流动而通过第二区域320,因此可以在运转空气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流动的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感测所述污染度。并且,在空气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10流动的工作模式结束之后也可以运转第二送风机260以感测所述污染度。
可以构成为若所述污染度感测结果和污染度差异大于预设的值,则运转净化操作模式。并且,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可以构成为与图3中所说明的条件相同。
另外,可以构成为不配备所述第三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30,而只配备第四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40。在只配备所述第四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40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控制部设定有针对通过除湿转子300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基准值,当从所述第四污染度感测传感器640感测的污染度超过所述基准值时,运转净化操作模式。
如上所述,如果根据从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的污染度运转净化操作模式,则仅在需要运转净化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运转,因此能够防止不必要的频繁的运转。
虽然同上所述列举了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范围、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并且其属于本发明。

Claims (18)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进行转换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
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且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运转,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其中,在所述净化操作模式运转之前通过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执行污染度判断步骤,在所述污染度判断结果达到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在执行空气清洁模式之后进行,其中,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吸入所述室内的空气而使该空气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过滤器,之后再次排出至室内,从而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式运转结束后,若经过在控制部预设的时间,则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在执行加湿模式之后进行,其中,在所述加湿模式中,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水分供应部对流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空气供应水分,从而对所述室内进行加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湿模式运转结束后,若经过在控制部预设的时间,则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6.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进行旋转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
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运转而所述室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且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运转,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其中,在所述净化操作模式运转之前通过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执行污染度判断步骤,在所述污染度判断结果达到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与空气清洁模式同时执行,其中,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吸入所述室内的空气而使该空气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过滤器,之后再次排出至室内,从而对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与加湿模式同时执行,其中,在所述加湿模式中,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水分供应部对流过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空气供应水分,从而对所述室内进行加湿。
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配备有加热器,并且,在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下,向所述第二区域流动的空气被所述加热器加热之后供应至所述第二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通过所述除湿转子之前和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差异,在所述污染度差异达到预设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通过所述除湿转子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在所述污染度达到预设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有用于在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之后结束净化操作模式的净化操作结束条件,
其中,所述净化操作结束条件包括以下情形:
所述除湿转子前后的污染度差异小于基准值;
通过所述除湿转子的空气的污染度小于基准值;
在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之后经过预设的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操作模式的运转时间根据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而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运转送风机,使空气通过配备有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的空气流路流动。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
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
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旋转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以及
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运转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其中,配备有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到的污染度达到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来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16.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内连接;
第二空气流路,两端与室外连接;
除湿转子,配备有吸附剂,该吸附剂旋转以交替地通过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上的第一区域和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上的第二区域;以及
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的第一送风机运转,使得所述室内的空气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状态下,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并运转如下的净化操作模式:运转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第二送风机,以将所述室外的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二空气流路,进而使该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区域的吸附剂之后向室外排出,
其中,配备有用于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的污染度感测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感测到的污染度达到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来运转所述净化操作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配备于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后端而感测通过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接收到的污染度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
18.如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染度感测传感器分别配备于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前端和后端而感测通过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前后的空气的污染度,
所述控制部对通过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之前和之后的空气的污染度进行比较而判断所述除湿转子的污染度。
CN201810615355.XA 2017-06-14 2018-06-14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Active CN109084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074763 2017-06-14
KR10-2017-0074763 2017-06-14
KR1020180060867A KR102371827B1 (ko) 2017-06-14 2018-05-29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KR10-2018-0060867 2018-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4418A CN109084418A (zh) 2018-12-25
CN109084418B true CN109084418B (zh) 2022-02-25

Family

ID=6483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5355.XA Active CN109084418B (zh) 2017-06-14 2018-06-14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441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6258A (ja) * 1991-10-03 1993-08-06 Hitachi Metals Ltd 空気調和設備
JP2000186834A (ja) * 1998-12-21 2000-07-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除塵兼加湿装置
JP2005147484A (ja) * 2003-11-14 2005-06-09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6234204A (ja) * 2005-02-22 2006-09-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6403172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气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6094388U (zh) * 2016-10-17 2017-04-12 孙奕臻 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的建筑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2668B2 (ja) * 2007-09-14 2010-03-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104279717B (zh) * 2014-10-29 2020-10-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746154B1 (ko) * 2015-07-15 2017-06-13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공기조화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6258A (ja) * 1991-10-03 1993-08-06 Hitachi Metals Ltd 空気調和設備
JP2000186834A (ja) * 1998-12-21 2000-07-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除塵兼加湿装置
JP2005147484A (ja) * 2003-11-14 2005-06-09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6234204A (ja) * 2005-02-22 2006-09-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6403172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气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6094388U (zh) * 2016-10-17 2017-04-12 孙奕臻 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的建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4418A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4148B1 (ko) 환기장치
KR101782838B1 (ko)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JP4455363B2 (ja) 除加湿装置及び換気システム
KR102506019B1 (ko) 환기장치 및 환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18000738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381927B1 (ko) 환기장치
KR101973646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70035481A (ko) 차량용 공기청정 시스템
KR101957240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817092B1 (ko) 공기청정기
KR20100131468A (ko) 조습 시스템
CN109084418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KR10237182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JP2010139190A (ja) 空調機の外気導入装置
KR20110061084A (ko) 제습형 공기청정기
JP384556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413708B1 (ko) 환기장치 연통형 냉난방유닛 통합시스템 제어방법
KR2018013662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1584112B1 (ko) 차량용 공기 청정기
JPH0712004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28119B1 (ko) 공기 청정장치
CN116420049A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换气装置的空调机
KR100531084B1 (ko) 공기청정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KR102448713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H10309429A (ja) 除湿換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