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100A - 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 Google Patents

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100A
CN109076100A CN201780022041.2A CN201780022041A CN109076100A CN 109076100 A CN109076100 A CN 109076100A CN 201780022041 A CN201780022041 A CN 201780022041A CN 109076100 A CN109076100 A CN 109076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machine
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ster commun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2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6100B (zh
Inventor
D·杰普森
C·C·杰尼根
N·M·克斯拉维
J·魏
F·尤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6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6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2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 H04Q2209/826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where the data is sent periodic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装置,包括逻辑,该逻辑至少部分地被合并至硬件中,用于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Description

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4月1日提交的题为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MANAGEMENTFOR SMART DEVICES(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089,371的优先权。此优先权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应用涉及计算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背景技术
蓝牙低能量(BLE)协议是无线技术,被设计成允许无线设备在无线个域网内彼此通信的无线通信协议。BLE协议的典型应用包括健康状况监视和健身监视,其中智能设备测量一个或多个参数并向主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报告该测量。智能设备一般是具有诸如经由无线连接来连接至其他设备和/或网络并经由一个或多个协议(诸如,蓝牙、WiFi、4G、3G、近场通信(NFC)等)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自主通信的能力的电子设备。目前,蓝牙能量(BLE)协议允许多个智能设备直接与主设备通信,随着系统内的智能设备的数量开始成倍增加,这会导致负面的性能问题。目前,各种智能设备(例如,心率监视器、脚步监视器、葡萄糖监视器等)与主设备通信的方式依照其自身独立的相应周期性和规则(诸如,每秒向智能电话发送最近数据)。例如,在时间=0时,智能设备可传送其当前值或诸值,在时间=1秒时传送下一值或诸值,在时间=2秒时传送下一值或诸值,在时间=3秒时传送下一值或诸值等。然而,因为来自多个智能设备的传输并不协调,所以会发生以下情况,例如智能手表在时间=1.3秒、2.3秒、3.3秒等时传送步值,心率监视器在时间=1.6秒、2.6秒、3.6秒等时传送诸值,以及葡萄糖监视器在时间=1.9秒、2.9秒、3.9秒等时传送诸值。虽然每个智能设备以一秒的间隔向智能电话传送其更新值,但对智能电话的(诸)处理器的异步唤醒(例如,将数据切换至相应应用)的成本对智能电话的功率/电池损耗来说是昂贵的。这会导致智能电话电池的迅速耗尽,并且随着在网络中添加更多智能设备而一般几何级地下跌(geometricallydownward)。来自较小设备的发送/接收的成本常常低于较大设备的该成本,因为较小设备常常具有较低功率的主处理器。当智能设备的数量和对应的使用激增超过蓝牙原本预期的场景(其中一个智能设备与单个主设备通信),发生对主设备(诸如,智能电话)的电池性能的显著拖累。
附图说明
各实施例在附图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地示出,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附图中:
图1例示出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的通信系统的实施例;
图2例示出用于常规系统的传输时序图的示例;
图3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的传输时序图的示例;
图4例示出图1的通信系统的智能设备的实施例;
图5例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与图1的通信系统相关联的流程的简化流程图;以及
图6例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与一个或多个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操作的简化的流程图。
示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针对多个智能设备的协作以协调从智能设备到主设备(例如,智能电话)的数据(诸如,心率数据、血压数据或脚步数据)的传输,使得由智能设备中的每一个对数据的测量以及对相应数据的发送比由常规系统获得的在时间上彼此更近地发生。对于常规系统,简单地不计及不同智能设备所进行的传输在时间上的分布。
根据各实施例,智能设备、主设备、用户或任何组合指定指示一时间的计划以最小化主设备的资源使用(诸如,电池使用),在该时间期间,每个智能设备将把测量值传送至主设备。在特定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被指令为在与主设备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同一唤醒周期期间传送其相应数据以进行对主设备的电池资源的相应的更高效的使用。通过避免由用于智能设备的常规无偶然管理系统导致的(诸)处理器的不必要的唤醒和睡眠,智能设备向主设备的更新的传输可被暂时管理以实现主设备的资源使用的较高效率。
图1例示出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的通信系统10的实施例。在图1中例示的特定实施例中,通信10包括主通信设备12、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主通信设备12被配置成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无线通信以接收由相应的智能设备14a-14c中的每一个测量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的数据。在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使用诸如在蓝牙核心规范版本4.0中描述的蓝牙低能量(BLE)通信协议来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通信。在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是被配置成接收由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一个或多个获得的数据的通信和/或计算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在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可进一步被配置成处理所接收数据并基于经处理数据执行一个或多个动作,诸如将经处理数据发送至驻留在主通信设备12上的软件应用、向主通信设备12的用户显示经处理数据、和/或将经处理数据传送至服务器。
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被配置成测量、感测、接收或以其他方式获得数据(诸如,与生物测定数据、健康数据和/或健身数据相关联的测量值)并将数据传达至主通信设备12的无线设备。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可包括被配置成与主通信设备12通信数据的智能手表、健身和/或活动跟踪器、健康监视器、导航设备、媒体播放设备、智能电话、智能珠宝、智能眼镜、头戴式光学显示器、耳机、耳塞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电子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被配置成使用BLE协议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通信。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进一步被配置成使用诸如BLE之类的无线通信协议来彼此无线地通信。虽然图1的实施例例示出在通信系统10中使用三个智能设备,但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存在任何数量的智能设备。
在常规系统中,每个智能设备根据其自身的传输时间表来传送数据。例如,如果系统中存在N个智能设备,则每个智能设备将在独立于任何其他智能设备传输的时间将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在典型情形中,智能设备可每X秒向主通信设备传送更新(例如,每秒一次)。这些传输中的每一个对处理器使用、功率损耗以及因此主通信设备的电池使用有影响。在常规系统中,不存在对来自多个智能设备的这些传输的管理。
图2例示出用于常规系统的传输时序图20的示例。在图2例示出的情形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分别根据其相应的时间表——时间表1、时间表2和时间表3来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数据。在图1的示例中,时间表1、时间表2和时间表3各自等于一秒,使得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以独立且不协调的方式每秒一次地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数据。在图1的特定示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4a在1.3秒和2.3秒处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数据,第二智能设备14b在1.6秒和2.6秒处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数据,而第三智能设备14c在1.9秒和2.9秒处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数据。由于从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接收的数据传输在时间上的分布,如果主通信设备12尚未处于活跃状态,则主通信设备12将被要求从任何睡眠状态唤醒以接收特定传输并保持在活跃状态达预定时间段。由于主通信设备12处于活跃状态的时间段,因此处理器使用、功率损耗以及由此的电池损耗将大大增加。
图3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的传输时序图30的示例。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一个或多个参与传输计划的规划以协调来自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的数据传输。在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指令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调整或延迟其向主通信设备12的相应传输,使得以相对短的时间段依次到达以减少主通信设备的(诸)处理器在传输之间转变至睡眠状态的次数。根据图3的示例,代替来自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的传输分别在1.3秒、1,6秒和1.9秒到达,传输分别在1.9秒、1,901秒和1.902秒到达。此后传输在2.9秒、2.901秒和2.902秒到达主通信设备12,等等,这形成了对处理器资源的高效使用。
在图3的以上示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的周期性各自为每秒一次,但是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以及第三智能设备14c可具有不同周期性。例如,还可通过协调仅针对将在给定周期期间传送的那些智能设备的传输来适应传输周期性以协调多个智能设备。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某些智能设备可操作用于仅在达到某些数据批大小并且此类数据批的传输可被延迟以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传输一致时发送数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某些智能设备可操作成使得其仅在被主通信设备12请求如此做时进行传输,其中可由主通信设备12指令特定智能设备相对于其他传输时间何时进行传输来协调此类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可分开地指令每个智能设备,并且预期每个智能设备将在何时完成其传输,以便于可发起到下一智能设备的用于传输的指令。在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可指令具有某些相应时间窗口的每个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基于来自相应智能设备的传输的历史来估计每个特定智能设备将需要用于传送其数据的时间。例如,主通信设备12可估计与每个智能设备相关联的分组数量、分组大小、传输速率、分组丢失等,并将该知识用于规划最佳传输计划。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数据优先级指派给每个智能设备,以便例如如果对于两个智能设备来说用于传送的机会窗口相近,则指令具有较高优先级数据的智能设备进行传送。根据各实施例,用于相应智能设备的数据优先级可由用户指派,或者是隐含的(例如,指示心脏病发作的心率数据可固有地是最高优先级数据)。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数据速率变化、落在范围之外的数据等来调整给定智能设备的传输的时间表、频率或优先级。换言之,基于对特定智能设备报告的数据如何改变或偏离规范(例如,标准偏差对比变化率)的分析,相应地调整智能设备发送此数据的频率或优先级。例如,对于使用视频编码和/或行程长度编码发送视频数据的智能设备,其中场景在一段时间内不改变,并且随后在先前图像与当前图像之间存在突然的大增量,调整(例如,增加)传输的频率以适应智能设备发送新数据的需要。类似地,由于发生安全事件或需要高报告优先级的其他危险,可增加智能设备的传输的频率。在一个实施例中,连同每个传输范围周围的“摆动空间”,将智能设备传输指令成彼此相邻,以允许足够的灵活性,使得不同的传输不会彼此“碰撞”。
在另一实施例中,使智能设备知道彼此的存在,使得当第一智能设备完成其向主通信设备12的传输时,其指令第二智能设备开始其向主通信设备12的传输。当第二个智能设备即将完成时,其指令另一个智能设备进行传输,依此类推,直到所有智能设备在给定周期内都已进行传送。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智能设备可具有备用传输时间表,其中如果特定智能设备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从另一智能设备接收到指令,则其进行传送。例如,对于其中第一智能设备移出范围或未被激活而第二智能设备正等待来自第一智能设备的用于传输的指令的情况,如果指令尚未被接收到,则第二智能设备可开始传输。
在又一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管理对智能设备通信的控制,其中主通信设备12利用常规传输时间表。例如,每秒一次,主通信设备12可指令第一智能设备14a进行传送。一旦第一智能设备14a完成其传输,主通信设备12随后指令第二智能设备14b进行传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仅智能设备中的某些可支持本文描述的时间表对准方案。例如,在特定情况下,用户具有每秒传送一次的传统心率监视器以及实现本文描述的调度对准方案的新脚步计数器。因为传统心率监视器实现BLE传感器标准并以固定间隔发送一个分组,所以主通信设备12可检测到这一点并请求第二设备(例如,脚步计数器)在心率监视器之前或之后立即调度自己。因此,虽然心率监视器的时间表不能改变,但可在其周围调度其他设备。在系统中具有多个传统设备的情况下,尽管系统可能效率较低,但仍可以使调度适应。
在“按需异步”实施例中,其中主通信设备从相应智能设备请求数据而不是智能设备将数据推送至主通信设备12,主通信设备12可在数据对主通信设备12有意义时(例如,当主通信设备12的(诸)处理器因不同原因(例如,智能电话屏幕被激活)而以不同方式被唤醒时)从智能设备请求一轮数据,而不是在当前不对任一者感兴趣的情况下、在将知道对详细数据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或者在给定时间的近似值将足够好的情况下唤醒睡眠的处理器来收集数据。
如上所述,可对来自智能设备的不同种类的数据传输给定不同的优先级。例如,对于不是所有的消息都需要智能手表每五分钟进行传输的情况,可使用两种或更多种传输模式,这取决于特定传输是否是用户交互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下一个方便或可用的机会调度该传输,而相比之下,步骤数据可能不是即时重要的)。例如,如果最终总计数是感兴趣的数量,则用户是在她当天的第7840步还是当天的第7847步可能不具有要立即报告的这种重要性。对于这些种类的数据,智能设备可批量处理数据、对数据进行排队、并在方便和/或传输机会可用时传送数据。
图4例示出图1的通信系统10的智能设备14的实施例。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4可包括图1中所示的智能设备14a-14c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图4所例示的特定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4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存储器元件42、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4)、无线收发器46和协作传输模块48。
处理器40被配置成执行软件指令以执行如本文描述的智能设备14的各种操作。(诸)处理器4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网络处理器、或用于执行代码的其他设备。尽管图4中仅例示出一个处理器40,但应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4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存储器元件42可被配置成存储与智能设备12相关联的软件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元件4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存储器元件(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并基于特定需要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组件、设备、元件或对象。本文中所讨论的存储器项中的任何一个都应当解释为被涵盖在广义的术语“存储器元件”内。此外,可在任何数据库、寄存器、队列、表、高速缓存、控制列表、或其他存储结构(所有的这些都可在任何合适的时间框架处引用)中提供在通信系统10中正被使用、跟踪、发送或接收的信息。任何此类存储器选项都还可以被包括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广义的术语‘存储器元件’内。
(诸)传感器44可包括被配置成感测/测量与智能设备14相关联的参数(诸如,心率数据、血压数据、脚步数据、温度数据、葡萄糖数据等)的任何传感器。无线收发器46被配置成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和/或主通信设备12的无线通信。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收发器可包括蓝牙收发器、WiFi收发器、3G和/或4G收发器、NFC收发器、超声接收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无线收发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无线收发器46被配置成将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收发器46进一步被配置成向通信网络10内的第二智能设备传送信息,包括对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自己的传感器数据的时间的指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收发器46可传送对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自己的传感器数据的时间的指示,并且主通信设备12可将该指示中继至第二智能设备。
协作传输模块48包括用于助益如本文描述的智能设备14的协作传输操作的软件和/或硬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协作传输模块48被配置成确定下一个智能设备开始传送其传感器数据的时间或时间窗口,并生成对将被直接传输或中继至下一个智能设备的时间的指示。在特定实施例中,响应于智能设备14将其自己的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将指示传送到通信网络10内的下一智能设备。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根据指派给智能设备14a-14c中每一个的优先级来确定通信网络10内的每个智能设备14a-14c的次序。
在特定示例中,为第一智能设备14a指派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最高优先级,为第二智能设备14b指派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下一最高优先级,而为第三智能设备14c指派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最低优先级,并且每个智能设备14a-14c被配置成存储与每个智能设备14a-14c相关联的优先级。由于第一智能设备14a具有最高优先级,因此其将首先把其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在第一智能设备14a将其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之际,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具有下一最高优先级的智能设备(即,第二智能设备14b),并向第二智能设备14b传送第二智能设备14b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传感器数据的时间的指示。第二智能设备14b随后将其传感器数据传输至主通信设备12,确定具有下一最高优先级的智能设备(即,第三智能设备14c),并向第三智能设备14c传送第三智能设备14c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传感器数据的时间的指示。
图5例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与图1的通信系统相关联的流程的简化流程图50。在图5中例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智能设备14a指派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最高优先级,为第二智能设备14b指派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下一最高优先级,而为第三智能设备14c指派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最低优先级。在52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其具有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最高设备优先级,并且因此将首先把其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在54中,第一智能设备14a从其相关联(诸)传感器接收第一传感器数据。在56中,第一智能设备14a将第一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
在58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第二智能设备14b具有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下一最高优先级。在60中,第一智能设备14a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对第二智能设备14b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传感器数据的第一时间的第一指示。在62中,第二智能设备14b从相关联的(诸)传感器接收第二传感器数据。在64中,第二智能设备14b将第二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在66中,第二智能设备14b确定第三智能设备14c具有智能设备14a-14c之中的下一最高优先级。在68中,第二智能设备14b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对第三智能设备14b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其传感器数据的时间的第二指示。
在70中,第三智能设备14c从其相关联传感器接收第三传感器数据。在72中,第三智能设备14c将第三传感器数据传送至主通信设备12。根据各实施例,可周期性地重复操作52-72以允许主通信设备12对来自智能设备14a-14c的数据的持续收集。虽然图5的实施例例示出在通信系统10中使用三个智能设备,但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存在任何数量的智能设备。
图6例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与一个或多个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操作的简化的流程图80。在82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优先级可被预先指派给第一智能设备14a。在82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14b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操作继续至86,其中第一智能设备14a向主通信设备12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在88中,第一智能设备14a向第二智能设备14b发送第一消息并且操作结束。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即第二智能设备14b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14b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二智能设备14b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将第二数据发送至主通信设备12。在其他特定实施例中,在与主通信设备12相关联的处理器的单个唤醒周期期间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发送至主通信设备1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智能设备14b被配置成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14b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14c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向第三智能设备14c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可包括第二指示,即第三智能设备14c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14b应向主通信设备12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包括从与第一智能设备14a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第二智能设备14b直接从第一智能设备14a接收第一消息。在另一其他实施例中,由第二智能设备经由主通信设备12接收第一消息。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生物测定数据。在另一其他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包括智能电话。在另一其他特定实施例中,主通信设备12可包括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智能手表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设备。
再次参考84,如果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不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则操作继续至90。在90中,第一智能设备14a确定是否已从另一智能设备(诸如,第二智能设备14b或第三智能设备14c)接收到包括指示的消息。如果未接收到消息,则操作保持在90处。然而,如果第一智能设备14a接收到包括指示的消息,则操作继续至92。在92中,第一通信设备向主通信设备12发送第一数据并且操作结束。
关于与通信系统10相关联的内部结构,主通信设备12、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和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用于存储要在本文概述的操作中使用的信息的存储器元件。主通信设备12、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和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可将信息保存在任何合适的存储器元件(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并基于特定需要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组件、设备、元件或对象中。本文中所讨论的存储器项中的任何一个都应当解释为被涵盖在广义的术语“存储器元件”内。此外,可在任何数据库、寄存器、队列、表、高速缓存、控制列表、或其他存储结构(所有的这些都可在任何合适的时间框架处引用)中提供在通信系统10中正被使用、跟踪、发送或接收的信息。任何此类存储器选项都还可以被包括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广义的术语‘存储器元件’内。
在一些示例实现中,此处概述的功能可由被编码在一个或多个有形介质中的逻辑来实现(例如,在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指令、将由处理器或其它类似机器执行的软件(可能包括目标代码和源代码)等中提供的嵌入式逻辑),该有形介质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这些实例中的某一些中,存储器元件可存储用于本文描述的操作的数据。这包括能够存储被执行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活动的软件、逻辑、代码或处理器指令的存储器元件。
在示例实现中,通信系统10的网络元件(诸如,主通信设备12、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和第三智能设备14c)可包括用于实现或促进如本文所概述的操作的软件模块。这些模块能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来合适地组合,这可基于特定的配置和/或供应(provisioning)需求。在某些实施例中,此类操作可由硬件执行、在这些元件外部实现、或被包括在一些其他网络设备中以实现预期的功能。此外,模块可被实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这些元件也可以包括可以与其他网络元件协调以实现如本文中所概述的操作的软件(或往复式软件)。
另外,主通信设备12、第一智能设备14a、第二智能设备14b和第三智能设备14c中的每一个可包括能执行软件或算法以执行如本文所讨论的活动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执行与数据相关联的任何类型的指令以实现本文中详述的操作。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可以将元件或制品(例如,数据)从一种状态或事物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事物。在另一个示例中,本文中概述的活动可以利用固定逻辑或可编程逻辑(例如,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计算机指令)来实现,并且本文中所标识的元件可以是某种类型的可编程处理器、可编程数字逻辑(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EPROM、EEPROM)或包括数字逻辑的ASIC、软件、代码、电子指令、或上述各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本文中所描述的潜在的处理元件、模块和机器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该解释为被涵盖在广义的术语‘处理器’内。
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经由协调地接收来自与主通信设备相关联的多个智能设备的数据来降低主通信设备的功耗的优点。
示例
下列示例涉及进一步的实施例。
示例1是一种装置,包括逻辑,该逻辑至少部分地被合并至硬件中,用于: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示例2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示例3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与主通信设备相关联的处理器的单个唤醒周期期间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示例4中,示例2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由第二智能设备从第二智能设备向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示例5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
示例6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包括从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示例7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直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
示例8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经由主通信设备来接收。
示例9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物测定数据。
示例10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主通信设备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者: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和智能手表。
示例11是用于存储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代码包括:用于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的计算机代码;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用于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的计算机代码;以及用于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计算机代码,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示例12中,示例1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来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示例13中,示例12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进一步被配置成: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由第二智能设备从第二智能设备向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示例14中,示例1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
示例15中,示例1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包括从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示例16中,示例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直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
示例17中,示例1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经由主通信设备来接收。
示例18中,示例1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物测定数据。
示例19是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示例20中,示例19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由第二智能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来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示例21中,示例20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由第二智能设备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由第二智能设备从第二智能设备向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示例22中,示例19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
示例23是一种装置,包括逻辑,该逻辑至少部分地被合并至硬件中,用于: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即。
示例24中,示例23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示例25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在与主通信设备相关联的处理器的单个唤醒周期期间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示例26中,示例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由第二智能设备从第二智能设备向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示例27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
示例28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包括从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示例29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直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
示例30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经由主通信设备来接收。
示例31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物测定数据。
示例32中,示例23-2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主通信设备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者: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和智能手表。
示例33是用于存储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代码包括:用于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的计算机代码;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用于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的计算机代码;以及用于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计算机代码,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示例34中,示例33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示例35中,示例3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二智能设备进一步被配置成: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由第二智能设备从第二智能设备向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示例36中,示例33-3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
示例37中,示例33-3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包括从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示例38中,示例33-3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直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
示例39中,示例33-3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消息由第二智能设备经由主通信设备来接收。
示例40中,示例33-34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物测定数据。
示例41是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从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从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示例42中,示例4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由第二智能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主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示例43中,示例41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由第二智能设备确定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第二设备优先级,由第二智能设备从第二智能设备向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三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示例44中,示例41-43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第一指示包括第二智能设备应向主通信设备传送第二数据的时间。
示例45是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装置。
示例46中,示例45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用于执行方法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在示例47中,示例46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存储器包括机器可读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设备执行示例方法41-44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示例48中,示例43-47的主题可任选地包括,其中设备是计算系统。
示例49是至少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如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找到的方法或装置。

Claims (22)

1.一种装置,包括逻辑,所述逻辑至少部分地被合并至硬件中,用于:
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
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
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而向所述主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主通信设备相关联的处理器的单个唤醒周期期间向所述主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
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向所述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三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与所述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间。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7.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直接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接收。
8.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经由所述主通信设备来接收。
9.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物测定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信设备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者: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和智能手表。
11.用于存储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代码包括:
用于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的计算机代码;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
用于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的计算机代码;以及
用于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计算机代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而向所述主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进一步被配置成:
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向所述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三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与所述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14.如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从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的传感器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直接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接收。
17.如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经由所述主通信设备来接收。
18.如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物测定数据。
19.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确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
向主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以及
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数据的第一指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而向所述主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是否大于与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设备优先级;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设备优先级,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向所述第三智能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三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与所述第三智能设备相关联的第三数据的第二指示。
22.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应向所述主通信设备传送所述第二数据的时间。
CN201780022041.2A 2016-04-01 2017-03-02 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Active CN109076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89,371 2016-04-01
US15/089,371 US9838970B2 (en) 2016-04-01 2016-04-01 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for smart devices
PCT/US2017/020512 WO2017172246A1 (en) 2016-04-01 2017-03-02 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for smart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100A true CN109076100A (zh) 2018-12-21
CN109076100B CN109076100B (zh) 2021-11-16

Family

ID=5996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2041.2A Active CN109076100B (zh) 2016-04-01 2017-03-02 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838970B2 (zh)
JP (1) JP7000340B2 (zh)
CN (1) CN109076100B (zh)
DE (1) DE112017001807T5 (zh)
WO (1) WO20171722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902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广东海洋大学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8970B2 (en) 2016-04-01 2017-12-05 Intel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for smart devices
US11108583B2 (en) 2018-11-19 2021-08-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enabling skills among smart devices within a closed social network group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9392A1 (en) * 2000-06-21 2001-12-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bile telephon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operatively processing incoming call
US20080167019A1 (en) * 2007-01-08 2008-07-10 Jacob Guedalia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roviding status message calling features
CN102257869A (zh) * 2008-10-17 2011-11-23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基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135724A (zh) * 2011-11-29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US20130260686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Debanjan Mukherjee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bandwidth efficient scheduler
US20140106770A1 (en) * 2011-06-04 2014-04-17 Alcatel Lucent Mobile transceiver,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data server,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US8874365B2 (en) * 2010-07-21 2014-10-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38106A1 (en) * 2013-09-11 2015-03-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bile device power control
CN105182783A (zh) * 2015-09-24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08917A (zh) * 2013-05-22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5185A (ja) 2001-03-07 2002-11-22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3559757B2 (ja) 2000-08-22 2004-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4017452B2 (ja) 2001-06-22 2007-1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
JP2009060621A (ja) 2008-09-10 2009-03-1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無線パケット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6009297B2 (ja) 2012-09-24 2016-10-19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WO2015145283A1 (en) 2014-03-25 2015-10-0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cheme for medical body area network (mban) to meet duty cycle regulation
JP6230942B2 (ja) 2014-03-26 2017-11-15 セコム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5111916A (ja) 2015-02-05 2015-06-18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BluetoothLowEnergyデバイスとして動作する時の低消費電力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306899B1 (en) * 2015-02-27 2016-04-05 Ringcentr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sence based on an attribute of an electronic message
US10420119B2 (en) * 2015-05-15 2019-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to-device priority pool configuration
US9838970B2 (en) 2016-04-01 2017-12-05 Intel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for smart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9392A1 (en) * 2000-06-21 2001-12-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bile telephon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operatively processing incoming call
US20080167019A1 (en) * 2007-01-08 2008-07-10 Jacob Guedalia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roviding status message calling features
CN102257869A (zh) * 2008-10-17 2011-11-23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基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8874365B2 (en) * 2010-07-21 2014-10-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106770A1 (en) * 2011-06-04 2014-04-17 Alcatel Lucent Mobile transceiver,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data server,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03135724A (zh) * 2011-11-29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US20130260686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Debanjan Mukherjee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bandwidth efficient scheduler
CN105308917A (zh) * 2013-05-22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5038106A1 (en) * 2013-09-11 2015-03-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bile device power control
CN105182783A (zh) * 2015-09-24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902A (zh) * 2022-09-27 2022-11-01 广东海洋大学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5278902B (zh) * 2022-09-27 2022-12-06 广东海洋大学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14257A (ja) 2019-05-30
US9838970B2 (en) 2017-12-05
JP7000340B2 (ja) 2022-01-19
DE112017001807T5 (de) 2019-01-10
US10200955B2 (en) 2019-02-05
US20180227854A1 (en) 2018-08-09
US20170289915A1 (en) 2017-10-05
WO2017172246A1 (en) 2017-10-05
CN109076100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6131B2 (en) Label for use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US937514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6201063B2 (ja) 衛生遵守状況の追跡調査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653965B1 (en) Human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38867B2 (en)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issue stimulation treatment and compliance monitoring
EP2856767B1 (en) Measurement device
CN107534985B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RU2014126451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н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ациента для систем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мониторинга
JP2021501480A (ja) 通信プロトコルオーバレイ
CN109076100A (zh) 用于智能设备的协作传输管理
WO2010063758A1 (en) Criticality of data
CN106663362A (zh) 在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电池电量通知的方法及其移动设备
Ullah et al. A very low power MAC (VLPM) protocol for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US109326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health information using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EP2487928A2 (en) Service dependency notification system
Sindhu et al. A review o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 for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protocols
US20140257151A1 (en) High 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 (hfcwo) data connectivity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8218786A1 (zh) 宠物穿戴设备及其宠物信息传输方法
WO2016107153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tafreshi et al. Enabling energy harvesting-based Wi-Fi system for an e-health application: A MAC layer perspective
Kaur et al. Availing Internet of Things in Industrial decision making—A survey
CN107835255A (zh) 物联网设备和用于其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KR20120109197A (ko) 휴대용 장치 상의 데이터 스트림 관리 시스템에서 메모리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휴대용 장치
US202300330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measurement of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Bruse Internet of Things: Definition, applications and comparison of wifi-bas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implementation of an irrig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