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814A - 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814A
CN109075814A CN201680023740.4A CN201680023740A CN109075814A CN 109075814 A CN109075814 A CN 109075814A CN 201680023740 A CN201680023740 A CN 201680023740A CN 109075814 A CN109075814 A CN 109075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mponent
communication
volt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37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814B (zh
Inventor
井上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5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24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indicating fraudulent u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of groups G01F1/00 - G01F13/00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ppliances are not adapted to particular types of such apparatus
    • G01F15/007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of groups G01F1/00 - G01F13/00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ppliances are not adapted to particular types of such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to prevent frau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13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e.g. power lines or loads; 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5/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phase angle between a voltage and a current or between voltages or currents
    • G01R25/04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phase angle between a voltage and a current or between voltages or currents involving adjustment of a phase shifter to produce a predetermined phase difference, e.g. zero dif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1Wireless systems or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58Monitor sensor; Alarm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的连接的通信系统及线束。在多个通信装置(1~4)经由通信线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100)中,通信线(5)包括传送信号的导电线(51、51)和覆盖该导电线(51)的被覆部。通信系统(100)具备检测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的检测部。在通过检测部检测到通信线(5)的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5)连接。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个通信装置经由通信线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能够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的连接的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多个通信装置经由通信线进行通信的系统中,已知有能够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的连接的检测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向通信线施加预定的电压,检测在通信线中产生的电压,并基于检测到的电压,来判定有无连接正规工具的不正当连接检测系统。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取得通过通信线收发的信号的波形信息,并与正常时的通信波形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检测装置与通信线的连接的连接检测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3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58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不正当连接检测系统中,在检测到的电压比通常高出预定电压附近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正规工具与通信线连接,但是在连接有正规工具的状态下,即使连接了不正当的装置也无法检测出来。
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检测装置中,为了取得信号的波形信息,需要示波器等相对于传送率以足够短的时间分辨率来测定信号电压等级的装置,因此当将这样的装置设置于通信装置时,存在导致通信装置的大型化及成本上升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的连接的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是多个通信装置经由通信线而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上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通信线具备传送信号的导电线和覆盖该导电线的被覆部,上述通信系统具备检测该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的检测部。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设置于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中。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被覆部具备被覆上述导电线的第一绝缘部件和覆盖该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导电部件。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对上述第一导电部件施加电压,上述检测部通过测定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来检测上述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具备测定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下拉电阻,该下拉电阻连接于上述第一导电部件,在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上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上拉电阻,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具备测定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上拉电阻,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在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上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下拉电阻,该下拉电阻连接于上述第一导电部件。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被覆部还具备:覆盖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外周的第二绝缘部件;及覆盖该第二绝缘部件的外周的第二导电部件。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对上述第二导电部件施加电压,上述检测部通过测定上述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来检测上述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具备测定上述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下拉电阻,该下拉电阻连接于上述第二导电部件,在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上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上拉电阻,上述第二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具备测定上述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上拉电阻,上述第二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在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上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下拉电阻,该下拉电阻连接于上述第二导电部件。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在通过上述检测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进行通知的通知部。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在通过上述检测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向外部进行无线发送的无线发送部。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在通过上述检测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使基于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通信停止的停止部。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个是经由多个通信线而与上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其他通信装置连接而对该多个通信线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网关装置,上述检测部设于该网关装置中。
本发明的线束是捆扎多根被覆电线而成的线束,上述线束的特征在于,该被覆电线中的至少一根具备:传送信号的导电线;被覆该导电线的第一绝缘部件;及覆盖该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导电部件。
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上述被覆电线中的至少一根还具备:覆盖上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外周的第二绝缘部件;及覆盖该第二绝缘部件的外周的第二导电部件。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是与多个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线连接的检测装置,上述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通信线具备:传送信号的导电线;被覆部,具有被覆该导电线的绝缘部件及覆盖该绝缘部件的导电部件,上述检测装置具备通过测定施加于上述导电部件的电压来检测上述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的检测部。
在本发明中,通过导电线和覆盖该导电线的被覆部构成通信线,利用检测部来检测被覆部是否被去除。在试图将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连接时,需要去除通信线的要连接部位的被覆部而使导电线露出。因此,在检测到通信线的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通信线上连接有不正当的装置。
在本发明中,将检测部内置于通信装置,从而能够在不设置新的装置的情况下检测出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在本发明中,利用第一导电部件将被覆导电线的第一绝缘部件覆盖。通过在被覆部中设置第一导电部件,能够以电气方式检测出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在本发明中,向第一导电部件施加电压,测定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在被覆部被去除时,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变化,因此能够通过有无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变化,来检测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检测被覆是否被去除。
在本发明中,通过与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的电压测定部及下拉电阻构成检测部,在不具备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置上拉电阻,经由上拉电阻向第一导电部件施加电压。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由被覆部的被去除引起的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变化。
在本发明中,通过与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的电压测定部及上拉电阻构成检测部,经由上拉电阻向第一导电部件施加电压,在不具备检测部的通信装置设置与第一导电部件连接的下拉电阻。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由被覆部的被去除引起的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变化。
在本发明中,利用第二绝缘部件覆盖第一导电部件,利用第二导电部件覆盖第二绝缘部件。设置第一导电部件及第二导电部件,从而能够以电气方式检测出被覆部是否被去除,并降低电磁噪声向传送信号的导电线的流入。
在本发明中,向第一导电部件及第二导电部件中的外侧的第二导电部件施加电压,利用检测部测定该电压。即使在外侧的第二导电部件中由于电流流动而产生了电磁噪声,也能够利用内侧的第一导电部件将该电磁噪声屏蔽。由此,能够降低电磁噪声向导电线的流入。
在本发明中,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下利用通知部进行通知。通过向使用者通知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能够唤起使用者的注意,防止通信系统的不正当使用。
在本发明中,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下,利用无线发送部向外部进行无线发送。通过向外部无线发送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能够向通信系统的外部的管理者等进行通知。
在本发明中,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下,利用停止部使基于多个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通信停止。在被覆部被去除时使通信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从而能够防止各通信装置中的数据的泄漏或篡改。
在本发明中,在与通信系统上的总线连接的网关装置中设置检测部。由此,即使在其他通信装置中不设置检测部,也能够对全部总线的通信线检测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在本发明中,利用具备第一导电部件的被覆电线构成线束。在使用这样的线束的通信系统中,能够以电气方式检测出被覆电线的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在本发明中,利用具备第一导电部件及第二导电部件的被覆电线构成线束。在使用这样的线束的通信系统中,能够降低电磁噪声向传送信号的导电线的流入。
在本发明中,向通信线的被覆部具备的导电部件施加电压,并测定导电部件的电压。能够通过有无导电部件的电压变化,来检测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的连接的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线的构造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的检测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信线的构造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基于表示其实施方式的附图而具体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具备四个通信装置1、2、3、4。通信装置1~4分别经由通信线5进行通信。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信线5的构造例的剖视图。通信线5是具备传发送号的两根导电线51、51和将两根导电线51、51覆盖的被覆部的被覆电线。即,通信系统100是使用了差动信号的两线式的通信系统。通信线5的被覆部具备分别被覆导电线51、51的第一绝缘部件52、52、覆盖第一绝缘部件52、52的第一导电部件53、覆盖第一导电部件53的外周的第二绝缘部件54。第一导电部件53由例如铝或铜等的金属箔构成。
如图1所示,通信装置1连接于通信线5,具备控制部11、通信部12、电压测定部13、下拉电阻14、存储部15。
控制部11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控制部11通过读出存储于存储部15的控制程序而适当执行来进行各种处理。存储部15具有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预先存储有控制部11要执行的控制程序、处理所需的各种数据等。而且,存储部15具有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DRAM(Dynam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暂时存储在控制部11执行控制程序时产生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存储部15也可以是闪存。
通信部12是例如通信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与通信线5的两根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通信部12根据控制部11的指示而向导电线51、51发送信号,并将从导电线51、51接收到的信号向控制部11输出。
电压测定部13的输入端与通信线5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而且,在电压测定部13的输入端连接下拉电阻14。下拉电阻14的一端与通信线5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压测定部13根据控制部11的指示来测定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并将电压值向控制部11输出。
通信装置2具备控制部21和通信部22。通信装置2经由通信线5a而与通信线5连接。通信线5a是与通信线5相同的构造。控制部21是例如CPU或MPU等,通过读出未图示的存储部存储的控制程序而适当执行来进行各种处理。控制部21对通信部22的收发进行控制,具有使通信部22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的功能。
通信部22是例如通信IC,与通信线5a的导电线51、51各自的一端部连接。通信线5a的导电线51、51各自的另一端部与通信线5的导电线51、51连接。通信部22根据控制部21的指示而向导电线51、51发送信号,并将从导电线51、51接收到的信号向控制部21输出。而且,通信部22根据控制部21的指示而使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
在通信装置2设有上拉电阻23和电源24。上拉电阻23的一端与电源2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a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一端部连接。通信线5a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另一端部与通信线5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电源24经由上拉电阻23向第一导电部件53施加电压。
通信装置3具备控制部31和通信部32。通信装置3经由通信线5b而与通信线5连接。通信线5b是与通信线5相同的构造。在此,优选的是,将通信线5、5a、5b捆扎而构成线束。控制部31是例如CPU或MPU等,通过读出未图示的存储部存储的控制程序而适当执行来进行各种处理。控制部31对通信部32的收发进行控制,具有使通信部32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的功能。
通信部32是例如通信IC,与通信线5b的导电线51、51各自的一端部连接。通信线5b的导电线51、51各自的另一端部与通信线5的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通信部32根据控制部31的指示而向导电线51、51发送信号,并将从导电线51、51接收到的信号向控制部31输出。而且,通信部32根据控制部31的指示而使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
在通信装置3设有上拉电阻33和电源34。上拉电阻33的一端与电源3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b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一端部连接。通信线5b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另一端部与通信线5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电源34经由上拉电阻33向第一导电部件53施加电压。
通信装置4具备控制部41和通信部42,并与通信线5连接。控制部41是例如CPU或MPU等,通过读出未图示的存储部存储的控制程序而适当执行来进行各种处理。控制部41对通信部42的收发进行控制,具有使通信部42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的功能。
通信部42是例如通信IC,并与通信线5的导电线51、51连接。而且,通信部42根据控制部41的指示而使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
在通信装置4设有上拉电阻43和电源44。上拉电阻43的一端与电源4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电源44经由上拉电阻43向第一导电部件53施加电压。
另外,通信系统100具备与通信装置1的控制部11连接的通知装置6及无线发送装置7。通知装置6是例如显示器,根据控制部11的指示而进行显示。无线发送装置7具有以无线的方式进行发送的功能,根据控制部11的指示而向外部进行无线发送。
在这样构成的通信系统100中,在各通信装置1~4与通信线5正常连接的情况下(以下,称为正常连接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为恒定值。当试图将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系统100连接的情况下(以下,称为不正当连接时),需要去除通信线5、5a或5b的要连接部位的被覆部而使导电线51露出。因此,能够通过检测被覆部被去除,来检测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5、5a或5b的连接。
在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第一导电部件53被切断,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相对于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而变化。例如,下拉电阻14及上拉电阻23、33、43的电阻值全部为R[Ω],电源24、34、44的电压值全部为V[V]。在正常连接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V0成为V0=3/4×V。
在不正当连接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小于V0。例如,在第一导电部件53在通信线5a的A点处被切断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VA成为VA=2/3×V。另外,在第一导电部件53在通信线5的通信装置1的附近的B点处被切断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VB成为VB=0。
这样,控制部11基于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值,来判断有无相对于正常连接时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下降。由此,在通信系统100中,利用控制部11及电压测定部13检测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下降,从而检测被覆部被去除。
在实施方式1中,在存储部15中预先存储有预先测定的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控制部11例如对从电压测定部13输入的电压值与存储的电压值V0进行比较。在输入的电压值小于电压值V0的情况下,控制部11向通知装置6及无线发送装置7输出预定的信号。
通知装置6在从控制部11输入了预定的信号时,显示连接有不正当的装置的主旨,将该主旨向通信系统100的使用者通知。无线发送装置7在从控制部11输入了预定的信号时,将连接有不正当的装置的主旨向外部进行无线发送,将该主旨通知给通信系统100的外部的管理者等。
另外,在输入的电压值小于电压值V0的情况下,控制部11经由通信部12向通信装置2~4发送预定的信号。通信装置2的控制部21根据接收到的预定的信号,而使通信部22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通信装置3的控制部31根据接收到的预定的信号,而使通信部32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通信装置4的控制部41根据接收到的预定的信号,而使通信部42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
图3是表示控制部11的检测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控制部11例如每隔预定的时间进行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5、5a、5b的连接检测处理。预定的时间根据需要而任意设定即可。
控制部11向电压测定部13输出电压测定指示(步骤S1)。控制部11对是否从电压测定部13输入了电压值进行判定(步骤S2)。在判定为未输入电压值的情况下(步骤S2:否),控制部11反复进行步骤S2的处理直至输入电压值为止。
在判定为输入了电压值的情况下(步骤S2:是),控制部11对输入的电压与存储于存储部15的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进行比较,对输入的电压是否小于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进行判定(步骤S3)。在判定为不小于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的情况下(步骤S3:否),控制部11结束处理。
在判定为小于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的情况下(步骤S3:是),控制部11向通知装置6输出通知指示(步骤S4),向无线发送装置7输出无线发送指示(步骤S5)。
控制部11经由通信部12向通信装置2、3、4分别输出通信停止指示(步骤S6),并结束处理。
这样,在实施方式1中,向第一导电部件53施加电压,测定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基于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下降来检测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由此,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5、5a或5b的连接。
另外,设有通知装置6及无线发送装置7,从而能够将连接有不正当的装置的情况通知给通信系统100的使用者或管理者,能够防止通信系统100的不正当使用。
此外,能够通过使通信装置2~4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来防止各通信装置中的数据的泄漏或篡改。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线5的构造不同的通信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参照实施方式1,省略其说明。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通信线50的构造例的剖视图。通信线50是在实施方式1的通信线5的外周还设有第二导电部件55及第三绝缘部件56的构造。具体而言,通信线50的被覆部除了具备第一绝缘部件52、52、第一导电部件53及第二绝缘部件54之外,还具备将绝缘部件54的外周覆盖的第二导电部件55、将第二导电部件55的外周覆盖的第三绝缘部件56。第二导电部件55由例如铝或铜等的金属箔构成。
在实施方式2中,通信装置1~4分别经由通信线50而进行通信。通信装置1及通信装置4分别与通信线50连接,通信装置2经由通信线5a而与通信线50连接,通信装置3经由通信线5b而与通信线50连接。通信线5a、5b都是与通信线50相同的构造。在此,优选的是将通信线50、5a、5b捆扎而构成线束。
在通信装置1中,电压测定部13的输入端与通信线50的第二导电部件55连接。而且,在电压测定部13的输入端连接下拉电阻14。下拉电阻14的一端与通信线50的第二导电部件55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压测定部13根据控制部11的指示而测定第二导电部件55的电压,并将电压值向控制部11输出。
在通信装置2中,上拉电阻23的一端与电源2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a的第二导电部件55的一端部连接。通信线5a的第二导电部件55的另一端部与通信线50的第二导电部件55连接。电源24经由上拉电阻23而向第二导电部件55施加电压。
在通信装置3中,上拉电阻33的一端与电源3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b的第二导电部件55的一端部连接。通信线5b的第二导电部件55的另一端部与通信线50的第二导电部件55连接。电源34经由上拉电阻33而向第二导电部件55施加电压。
在通信装置4中,上拉电阻43的一端与电源4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0的第二导电部件55连接。电源44经由上拉电阻43而向第二导电部件55施加电压。
即,在实施方式2中,在通信线50中设置第一导电部件53及第二导电部件55,向第一导电部件及第二导电部件中的外侧的第二导电部件55施加电压,测定第二导电部件55的电压,基于第二导电部件55的电压下降,来检测被覆部被去除。由此,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50、5a或5b的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内侧的第一导电部件53作为电磁噪声的屏蔽件。由此,即使在由于向配置在导电线51的周围的第二导电部件55施加电压而产生了电磁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内侧的第一导电部件53将该电磁噪声屏蔽,减少电磁噪声向导电线51的流入。因此,能够减少对于在导电线51中流动的信号的影响,防止通信品质的下降。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上拉电阻及下拉电阻的连接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参照实施方式1,省略其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10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在通信系统101中,在通信装置1上设有上拉电阻16及电源17,在通信装置2、3、4上分别设有下拉电阻25、35、45。
在通信装置1中,在电压测定部13的输入端设有上拉电阻16。上拉电阻16的一端与电源17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
在通信装置2中,下拉电阻25的一端与通信线5a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另一端接地。在通信装置3中,下拉电阻35的一端与通信线5b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另一端接地。在通信装置4中,下拉电阻45的一端与通信线5b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另一端接地。
在这样构成的通信系统101中,例如,上拉电阻16及下拉电阻25、35、45的电阻值全部为R[Ω],电源17的电压值为V[V]。在正常连接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V0成为V0=1/4×V。
在不正当连接时,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大于V0。例如,在第一导电部件53在通信线5a的A点处被切断的情况下,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VA成为VA=1/3×V。另外,在第一导电部件53在通信线5的通信装置1的附近的B点处被切断的情况下,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电压值VB成为VB=V。
这样,控制部11基于由电压测定部13测定出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值,来判断有无相对于正常连接时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上升。由此,在通信系统101中,利用控制部11及电压测定部13来检测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上升,从而检测被覆部被去除。
在实施方式3中,在存储部15预先存储有预先测定的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控制部11对从电压测定部13输入的电压值与存储的电压值V0进行比较,在输入的电压值大于电压值V0时,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向通信装置6、无线发送装置7及通信装置2、3、4分别输出预定的信号。
在通信系统101中,向第一导电部件53施加电压,测定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基于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上升,来检测被覆部被去除。由此,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的装置与通信线5、5a或5b的连接。
(实施方式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信系统102的结构的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参照实施方式1,省略其说明。
通信系统102具备通信装置2、3、4和网关装置8。网关装置8连接于总线的通信线5c、5d,对通信线5c、5d间的通信进行中继。通信线5c、5d分别是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线5相同的构造。通信装置2与通信线5c连接,通信装置3及通信装置4分别与通信线5d连接。在此,优选的是将通信线5c、5d捆扎而构成线束。
网关装置8具备控制部81、通信部82、86、电压测定部83、87、下拉电阻84、88、存储部85。
控制部81是例如CPU或MPU等,通过读出存储部85存储的控制程序而适当执行来进行各种处理。存储部85具有EEPROM,预先存储有控制部81要执行的控制程序、处理所需的数据等。而且,存储部85具有SRAM或DRAM等,暂时存储有在控制部81执行控制程序时产生的各种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存储部85也可以是闪存。
通信部82是例如通信IC,与通信线5c的两根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通信部82根据控制部81的指示而向导电线51、51发送信号,并将从导电线51、51接收到的信号向控制部81输出。
电压测定部83的输入端与通信线5c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而且,在电压测定部83的输入端设有下拉电阻84。下拉电阻84的一端与通信线5c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压测定部83根据控制部81的指示来测定通信线5c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并将电压值向控制部81输出。
通信部86是例如通信IC,与通信线5d的两根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通信部86根据控制部81的指示而向导电线51、51发送信号,并将从导电线51、51接收到的信号向控制部81输出。
电压测定部87的输入端与通信线5d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而且,在电压测定部87的输入端设有下拉电阻88。下拉电阻88的一端与通信线5d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压测定部87根据控制部81的指示来测定通信线5d的导电部件的电压,并将电压值向控制部81输出。
在通信装置2中,通信部22与通信线5c的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上拉电阻23的一端与电源2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c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
在通信装置3中,通信部32与通信线5d的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上拉电阻33的一端与电源3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d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
在通信装置4中,通信部42与通信线5d的导电线51、51分别连接。上拉电阻43的一端与电源44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5d的第一导电部件53连接。
在网关装置8的控制部81与通信装置6及无线发送装置7连接。
控制部81分别对于通信线5c、5d,基于由电压测定部83、87分别测定出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值,来判断有无相对于正常连接时的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下降。由此,在通信系统102中,利用控制部81及电压测定部83、87,分别对于通信线5c、5d,通过检测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下降来检测被覆部被去除。
在实施方式4中,在存储部15中预先存储有分别关于通信线5c、5d而预先测定的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控制部81例如对从电压测定部83输入的电压值与存储的通信线5c的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进行比较,对从电压测定部87输入的电压值与存储的通信线5d的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进行比较。在输入的电压值中的任一个小于电压值V03的情况下,控制部81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向通知装置6、无线发送装置7及通信装置2、3、4输出预定的信号。
在通信系统102中,向通信线5c、5d各自的第一导电部件53施加电压,测定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基于通信线5c、5d中的任一个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压下降,来检测被覆部被去除。由此,能够简单地检测出不正当地装置与通信线5c或5d的连接。
在实施方式3、4中,说明了使用通信线5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通信线50。在使用通信线50的情况下,只要向第二导电部件施加电压,并测定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即可。而且,在实施方式4中,可以如实施方式3那样设置上拉电阻及下拉电阻,基于电压上升来检测被覆部被去除。在实施方式4中,总线的根数并不局限于2,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即可。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四个通信装置的情况,但是通信装置的个数并不限于4,可以任意设定。导电线51并不限于两根,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三根以上。而且,通知装置6可以是响起警报音的结构。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下,控制部11、81向通信装置2~4分别发送预定的信号,但是也可以向通信装置2~4中的一个或两个发送预定的信号。而且,控制部11、81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的情况下,可以使本装置的通信部12、82、86的通信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停止。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取代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值V0,而预先测定切断部位与第一导电部件53或第二导电部件55的电压值的对应关系,将表示测定出的对应关系的表格等存储于存储部15。这样,能够基于从电压测定部13、83、87输入的电压值来特定第一导电部件53或第二导电部件55的切断部位。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测定第一导电部件53或第二导电部件55的电压来检测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测定第一导电部件53的电流或电功率来检测通信线5的被覆部是否被去除。而且,也可以通过测定第二导电部件55的电流或电功率来检测通信线50的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关于通信线5,说明了第一导电部件53将第一绝缘部件52的外周完全覆盖的例子,但是在通信线5中,第一导电部件53也可以是以覆盖第一绝缘部件52的外周的一部分的方式遍及通信线5的全长而连续设置。同样地,在通信线50中,第二导电部件55并不限于将第二绝缘部件53的外周完全覆盖的结构,也可以是以覆盖第二绝缘部件54的外周的一部分的方式遍及通信线50的全长地连续设置。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电压测定部13、83、87向控制部11、81输出电压值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利用电压测定部13、83、87检测有无相对于正常连接时的电压变化,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部11、81输出。具体而言,在电压测定部13、83、87中设置比较电路,利用比较电路对测定出的电压及正常连接时的电压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的信号向控制部11、81输出。控制部11、81在测定的电压与正常连接时的电压不相等时,向通知装置6、无线发送装置7及通信装置2、3、4输出预定的信号。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应理解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2、3、4 通信装置
11、81 控制部(检测部、停止部)
12、22、32、42、82、86 通信部
13、83、87 电压测定部(检测部)
14、84、88 下拉电阻(检测部)
15、85 存储部
16 上拉电阻(检测部)
17、24、34、44 电源
21、31、41 控制部(停止部)
23、33、43 上拉电阻
25、35、45 下拉电阻
5、50、5a、5b、5c、5d 通信线
51 导电线
52 第一绝缘部件
53 第一导电部件
54 第二绝缘部件
55 第二导电部件
56 第三绝缘部件
6 通知装置(通知部)
7 无线发送装置(无线发送部)
8 网关装置

Claims (17)

1.一种通信系统,是多个通信装置经由通信线而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线具备传送信号的导电线和覆盖该导电线的被覆部,
所述通信系统具备检测该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的检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覆部具备被覆所述导电线的第一绝缘部件和覆盖该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导电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一导电部件施加电压,
所述检测部通过测定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来检测所述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备测定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下拉电阻,
该下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所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上拉电阻,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备测定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上拉电阻,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所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下拉电阻,
该下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覆部还具备:
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外周的第二绝缘部件;及
覆盖该第二绝缘部件的外周的第二导电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二导电部件施加电压,
所述检测部通过测定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来检测所述被覆部是否被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备测定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下拉电阻,
该下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所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备测定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测定部和连接于该电压测定部的输入端的上拉电阻,
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经由该上拉电阻而被施加电压,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不具备所述检测部的通信装置上设有下拉电阻,
该下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具备在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进行通知的通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具备在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向外部进行无线发送的无线发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具备在通过所述检测部检测到被覆部被去除了的情况下使基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通信停止的停止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一个是经由多个通信线而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其他通信装置连接而对该多个通信线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网关装置,
所述检测部设于该网关装置中。
15.一种线束,是捆扎多根被覆电线而成的线束,所述线束的特征在于,
该被覆电线中的至少一根具备:
传送信号的导电线;
被覆该导电线的第一绝缘部件;及
覆盖该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导电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覆电线中的至少一根还具备:
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外周的第二绝缘部件;及
覆盖该第二绝缘部件的外周的第二导电部件。
17.一种检测装置,是与多个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线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线具备:传送信号的导电线;被覆部,具有被覆该导电线的绝缘部件及覆盖该绝缘部件的导电部件,
所述检测装置具备通过测定施加于所述导电部件的电压来检测所述被覆部是否被去除的检测部。
CN201680023740.4A 2015-05-13 2016-05-10 通信系统及检测装置 Active CN109075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8347 2015-05-13
JP2015098347A JP6414509B2 (ja) 2015-05-13 2015-05-13 通信システム、ハーネス及び検出装置
PCT/JP2016/063810 WO2016181948A1 (ja) 2015-05-13 2016-05-10 通信システム、ハーネス及び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814A true CN109075814A (zh) 2018-12-21
CN109075814B CN109075814B (zh) 2021-07-02

Family

ID=5724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3740.4A Active CN109075814B (zh) 2015-05-13 2016-05-10 通信系统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1655B2 (zh)
JP (1) JP6414509B2 (zh)
CN (1) CN109075814B (zh)
DE (1) DE112016002123T5 (zh)
WO (1) WO20161819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9669A1 (ja) * 2018-06-14 2019-12-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非正規車載装置の検出システム、ハーネスシステム、検出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097347B2 (ja) * 2019-12-25 2022-07-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不正診断機検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8949A (en) * 1989-05-15 1991-01-2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chafing of a cable arrangement against an electrically grounded structure
US5848365A (en) * 1996-05-23 1998-12-08 Freightliner Corporation Diagnosti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system in a truck
US20060061368A1 (en) * 2002-11-19 2006-03-23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omolies in a wire and related sensing methods
US7076374B2 (en) * 2004-07-29 2006-07-11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damage in a wire
JP2010287337A (ja) * 2009-06-09 2010-12-2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ツイストペア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23527A (ja) * 2012-04-19 2013-10-31 Omron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8593153B2 (en) * 2010-02-26 2013-11-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Method of fault detection and rerou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5222B2 (ja) * 1993-01-19 2001-03-12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40160331A1 (en) * 2003-02-13 2004-08-19 Hung-Hsing Chiu Cable structure having a wear detection function
JP3625474B1 (ja) * 2004-04-05 2005-03-0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接点腐食防止回路
JP4375296B2 (ja) * 2005-07-26 2009-12-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不正接続検知装置
JP2007173056A (ja) * 2005-12-22 2007-07-05 Toshiba Corp ハーネ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231512B2 (ja) 2006-05-26 2009-03-04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無線通信装置のアンテナケーブル断線検出装置及び建設機械用無線通信装置
JP5062705B1 (ja) * 2011-07-07 2012-10-31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ケーブル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8909173B2 (en) * 2012-06-29 2014-12-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ccessory interface functions over a single signal
JP5920230B2 (ja) * 2013-01-25 2016-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不正接続検出方法及び不正接続検出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8949A (en) * 1989-05-15 1991-01-2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chafing of a cable arrangement against an electrically grounded structure
US5848365A (en) * 1996-05-23 1998-12-08 Freightliner Corporation Diagnosti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system in a truck
US20060061368A1 (en) * 2002-11-19 2006-03-23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omolies in a wire and related sensing methods
US7076374B2 (en) * 2004-07-29 2006-07-11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damage in a wire
JP2010287337A (ja) * 2009-06-09 2010-12-2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ツイストペア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93153B2 (en) * 2010-02-26 2013-11-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Method of fault detection and rerouting
JP2013223527A (ja) * 2012-04-19 2013-10-31 Omron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3789A (ja) 2016-12-15
US10451655B2 (en) 2019-10-22
DE112016002123T5 (de) 2018-01-25
JP6414509B2 (ja) 2018-10-31
WO2016181948A1 (ja) 2016-11-17
US20180284157A1 (en) 2018-10-04
CN109075814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715B (zh) 连接检测装置以及车载中继装置
EP3084454B1 (en) Voltage indicator with continuity check
KR101670785B1 (ko) 각속도센서 점검장치
CN105829845A (zh) 用于温度测量的测量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这种测量装置的传感器缆线
JP7267157B2 (ja) 信号生成装置および信号読取システム
US100669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xceptional watt hour meter terminal temperature
CN109075814A (zh) 通信系统、线束及检测装置
US20130221974A1 (en)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system and method
RU2733332C1 (ru) Способ и измер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рки кабельного жгута
CN107024258A (zh) 称重传感器输入单元
US10778285B2 (en) Cable with integral sensing elements for fault detection
JP7267135B2 (ja) 信号生成装置および信号読取システム
CN106443324A (zh) 一种配电网状态监测方法
US20120013344A1 (en) Device for diagnosing measurement objects using a measurement voltage
CN109341876A (zh) 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
CN203630159U (zh) 一种综合测试系统检测口
CN108061918A (zh) 滑油金属屑检测装置
JP2011185612A (ja) コネクタ接続判別装置
CN105659624B (zh) 电池、电池控制装置以及用于安全地数字传输电流测量值的方法
US9658265B2 (en) High voltage digital voltmeter and wireless phaser
CN206020538U (zh) 一种电阻采集装置
CN104198076A (zh) 一种多功能线型感温仪器
EP3067706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break of at least one wired sensor
CN105044488B (zh) 一种串行的信号检测定位系统及方法
JP2020038201A (ja) 信号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