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0659B -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0659B
CN109050659B CN201810735047.0A CN201810735047A CN109050659B CN 109050659 B CN109050659 B CN 109050659B CN 201810735047 A CN201810735047 A CN 201810735047A CN 109050659 B CN109050659 B CN 109050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tire
lateral force
model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50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0659A (zh
Inventor
李绍松
王国栋
高嵩
张邦成
于志新
崔高健
卢晓辉
韩玲
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7350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0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0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0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steering depending on driving conditions sensed and responded to, e.g. control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2Control of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 B60W30/045Improving turning perform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数据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轮胎数据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向力梯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根据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后轮转角,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稳定性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稳定性控制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行驶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四轮转向(Four Wheel Steering,4WS)作为一种提高汽车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运用4WS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低速行驶时汽车的转弯半径,提高高速行驶时汽车的稳定性。
目前,4WS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PID控制、鲁棒性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等,其中模型预测控制因能较好地处理多目标任务以及系统约束,在汽车稳定性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其采用的预测模型以及优化方法的不同,MPC可分为非线性MPC和线性MPC。非线性MPC的计算负担重,实时性差,很难应用于实际,而线性MPC计算负担小,计算速度快,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论文[Hang P,Luo F,Fang S,et al.Path Tracking Control of aFour-Wheel-Independent-Steering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Control[C]//中国控制会议.2017:9360-9366.]假设轮胎侧偏角处于线性区域,将非线性的轮胎模型近似成线性轮胎模型,通过线性MPC实现了四轮转向控制,然而线性MPC不能表征轮胎的非线性特性侧偏特性,因此在极限工况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差。论文[陈杰,李亮,宋健.基于LTV-MPC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J].汽车工程,2016,38(3):308-316.]基于线性化的轮胎模型采用线性时变的MPC方法实现了汽车稳定性控制,同时兼顾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计算负担。但是,论文中对轮胎侧向力线性化处理的方法过于简单,无法表征轮胎侧向力的实际变化趋势,在极限工况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此外,该方法采用的预测模型在预测时域里保持不变,在滚动预测过程中不能体现汽车实际的变化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线性时变MPC预测模型不能体现汽车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导致极限工况下4WS系统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采用线性时变的方法将非线性预测控制问题转换成线性预测控制问题,并且在预测时域内根据轮胎侧向力的变化趋势自动调节预测模型,在减小系统的计算负担的同时准确表征汽车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保证极限工况下4WS控制器的稳定性,实现汽车的稳定性控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数据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轮胎数据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向力梯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根据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后轮转角,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稳定性控制;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参考模型,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1、采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21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22
其中:β是汽车质心侧偏角;γ是汽车横摆角速度;Iz是绕汽车质心铅垂轴的横摆转动惯量;Ux是汽车纵向速度;lf和lr分别是汽车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Cf和C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刚度;δf是驾驶员操纵方向盘产生的汽车前轮转角;
步骤1.2、将公式(1a)转换成传递函数,形式如下式: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23
基于公式(2)得到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24
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wn是系统的固有频率;ξ是系统阻尼;Gω(s)是传递函数增益;wd=k1wnd=k2ξ,G(s)=k3Gω(s);k1、k2、k3是改善系统相位延迟和响应速度的参数;
步骤1.3、设定期望的质心侧偏角为:
βref=0 (4)
步骤2、设计轮胎数据处理器,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2.1、设计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块,前、后轮轮胎侧偏角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31
其中:αf和α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角;δf是汽车前轮转角,δr是汽车后轮转角;
步骤2.2、设计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计算模块,为了获得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基于Pacejka轮胎模型,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轮胎侧向力与轮胎侧偏角的关系曲线,得到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轮胎侧向力对轮胎侧偏角导数的关系曲线,得到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轮胎数据处理器将当前时刻实际的轮胎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分别输入到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和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中,通过线性插值法分别获得当前时刻的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并输出给MPC控制器;在每个控制周期轮胎数据处理器更新一次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值;
其中:Pacejka轮胎模型如下:
Fy,j=μDsin(Catan(Bαj-E(Bαjjtan(Bαj))))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32
其中:j=f,r,表示前轮和后轮;Fy,j是轮胎侧向力,αj是轮胎侧偏角;B,C,D和E取决于车轮垂直载荷Fz;a0=1.75;a1=0;a2=1000;a3=1289;a4=7.11;a5=0.0053;a6=0.1925;
步骤3、设计MPC控制器,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1、建立预测模型,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1.1、线性化轮胎模型,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2
是在当前侧偏角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3
的轮胎侧向力梯度值;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4
是轮胎的残余侧向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5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6
是基于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轮胎侧向力;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7
是基于轮胎侧偏刚度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轮胎侧向力梯度;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8
是当前时刻实际的轮胎侧偏角;
基于公式(6),在滚动预测过程中,设计轮胎侧向力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9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10
其中:P是预测时域;上标“k+i|k”表示在当前时刻k预测的将来第i时刻;ρk+i|k和ξk+i|k是调节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11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12
变化的权重因子;
步骤3.1.2、建立预测模型,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413
将公式(9)带入公式(10),得到在滚动预测过程中的预测模型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51
步骤3.1.3、建立预测方程,用于预测系统未来输出,将公式(11)写成状态空间方程,用于设计预测方程,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52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53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54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55
为了实现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跟踪控制,将连续时间系统的预测模型转换成离散时间系统的增量式模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61
其中:取样时间k=int(t/Ts),t是仿真时间,Ts是仿真步长;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62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63
步骤3.2、设计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2.1、用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误差的二范数作为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跟踪性能指标,体现汽车的轨迹跟踪特性,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64
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γ是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βref是期望的汽车质心侧偏角;β是实际的汽车质心侧偏角;P是预测时域;k表示当前时刻;Q1、Q2是加权因子;
步骤3.2.2、用控制量变化率的二范数作为转向平滑指标,体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跟踪过程中的转向平滑特性,控制量u是汽车后轮转角,建立离散二次型转向平滑指标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65
其中:M是控制时域;△u是控制量的变化量;k表示当前时刻;S是加权因子;
步骤3.2.3、设置执行器物理约束,满足执行器要求:
利用线性不等式限制后轮转角及其变化量的上下限,得到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其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66
其中:δrmin是后轮转角下限,δrmax是后轮转角上限;△δrmin是后轮转角变化量的下限;△δrmax是后轮转角变化量的上限;
步骤3.3、求解系统预测输出,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3.1、利用线性加权法将步骤3.2.1所述跟踪性能指标和步骤3.2.2所述转向平滑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构建汽车稳定性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该问题要满足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且输入输出符合预测模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71
服从于
i)预测模型
ii)约束条件为公式(16)
步骤3.3.2、在控制器中,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17),得到最优开环控制序列△δr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72
选取当前时刻最优开环控制序列中的第一个元素△δr(0)进行反馈,与前一时刻进行线性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实现汽车的稳定性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使用线性时变的方法将非线性预测控制问题转换成线性预测控制问题,可以减小系统的计算负担;本方法根据轮胎侧向力的变化趋势在滚动预测过程中自适应调节系统的预测模型,能够达到非线性MPC的控制效果,提升极限工况下4WS的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示意图。
图3是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
图4是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
图5是轮胎模型线性化示意图。
图6是在滚动预测过程中轮胎模型线性化示意图。
图7是四轮转向汽车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主要包括参考模型1、轮胎数据处理器2、MPC控制器3、CarSim汽车模型4;参考模型1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轮胎数据处理器2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向力梯度;CarSim汽车模型4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3根据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后轮转角,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4,控制汽车实现稳定性控制。
下面以CarSim汽车仿真软件某车型为平台,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CarSim汽车的主要参数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81
参考模型1的建立包括三部分:1.1建立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1.2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1.3确定期望的汽车质心侧偏角;
在1.1部分中,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如图2所示,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82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83
其中:β是汽车质心侧偏角;γ是汽车横摆角速度;Iz是绕汽车质心铅垂轴的横摆转动惯量;Ux是汽车纵向速度;lf和lr分别是汽车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Cf和C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刚度;δf是驾驶员操纵方向盘产生的汽车前轮转角。
在1.2部分中,将公式(1a)转换成传递函数,形式如下式: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91
基于公式(2)得到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92
其中:γref是期望的横摆角速度;wn是系统的固有频率;ξ是系统阻尼;Gω(s)是传递函数增益;wd=k1wnd=k2ξ,G(s)=k3Gω(s);k1、k2、k3是改善系统相位延迟和响应速度的参数;wn、ξ、Gω(s)、Kω的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93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94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95
在1.3部分中,设定期望的质心侧偏角为:
βref=0 (4)
轮胎数据处理器2的设计包括两部分:2.1设计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块;2.2设计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计算模块;
在2.1部分中,前、后轮轮胎侧偏角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096
其中:αf和α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角;δf是驾驶员操纵方向盘产生的汽车前轮转角,δr是控制器优化求解出的汽车后轮转角。
在2.2部分中,为了获得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基于Pacejka轮胎模型,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轮胎侧向力与轮胎侧偏角的关系曲线,得到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如图3;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轮胎侧向力对轮胎侧偏角导数的关系曲线,得到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如图4。轮胎数据处理器2将当前时刻实际的轮胎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分别输入到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和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中,通过线性插值法分别获得当前时刻的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并输出给MPC控制器3。在每个控制周期轮胎数据处理器2更新一次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值。
其中:Pacejka轮胎模型如下:
Fy,j=μDsin(Catan(Bαj-E(Bαjjtan(Bαj))))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1
其中:j=f,r,表示前轮和后轮;Fy,j是轮胎侧向力,αj是轮胎侧偏角;B,C,D和E取决于车轮垂直载荷Fz;a0=1.75;a1=0;a2=1000;a3=1289;a4=7.11;a5=0.0053;a6=0.1925。
MPC控制器3的设计包括三部分:3.1建立预测模型及预测方程;3.2设计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3.3求解系统预测输出;
在3.1部分中,预测模型及预测方程的建立包括三部分:3.1.1线性化轮胎模型;3.1.2建立预测模型;3.1.3建立预测方程;
在3.1.1部分中,在当前侧偏角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2
处,如图5所示,对轮胎模型进行线性化,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3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4
是在当前侧偏角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5
的轮胎侧向力梯度值;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6
是轮胎的残余侧向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7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8
是基于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图3),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轮胎侧向力;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9
是基于轮胎侧偏刚度特性三维图(图4),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轮胎侧向力梯度;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010
是当前时刻实际的轮胎侧偏角。
基于公式(5),在滚动预测过程中,如图6,设计轮胎侧向力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12
其中:P是预测时域;上标“k+i|k”表示在当前时刻k预测的将来第i时刻;ρk+i|k和ξk+i|k是调节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13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14
变化的权重因子。
在3.1.2部分中,预测模型采用图7所示的四轮转向汽车模型,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15
将公式(9)带入公式(10),得到在滚动预测过程中的预测模型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16
在3.1.3部分中,将公式(11)写成状态空间方程,用于设计预测方程,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1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2
其中: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3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4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5
为了实现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跟踪控制,将连续时间系统的预测模型转换成离散时间系统的增量式模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6
其中:取样时间k=int(t/Ts),t是仿真时间,Ts是仿真步长;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7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8
在3.2部分中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的设计包括三部分:3.2.1设计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跟踪性能指标;3.2.2设计转向平滑指标;3.2.3设置执行器物理约束;
在3.2.1部分中,用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误差的二范数作为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跟踪性能指标,体现汽车的轨迹跟踪特性,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29
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γ是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βref是期望的汽车质心侧偏角;β是实际的汽车质心侧偏角;P是预测时域;k表示当前时刻;Q1、Q2是加权因子。
在3.2.2部分中,用控制量变化率的二范数作为转向平滑指标,体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跟踪过程中的转向平滑特性,控制量u是汽车后轮转角,建立离散二次型转向平滑指标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31
其中:M是控制时域;△u是控制量的变化量;k表示当前时刻;S是加权因子;
在3.2.3部分中,利用线性不等式限制后轮转角及其变化量的上下限,得到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其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32
其中:δrmin是后轮转角下限,δrmax是后轮转角上限;△δrmin是后轮转角变化量的下限;△δrmax是后轮转角变化量的上限
在3.3部分中,系统预测输出的求解包括两部分:3.3.1构建汽车稳定性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3.3.2求解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
在3.3.1部分中,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公式(14)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跟踪性能指标和公式(15)的转向平滑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构建汽车稳定性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该问题要满足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且输入输出符合预测模型: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33
服从于
i)预测模型
ii)约束条件为公式(16)
在3.3.2部分中,在控制器中,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17),得到最优开环控制序列△δr为:
Figure BDA0001721806370000141
选取当前时刻最优开环控制序列中的第一个元素△δr(0)进行反馈,与前一时刻进行线性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4,实现汽车的稳定性控制。

Claims (1)

1.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数据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轮胎数据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向力梯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根据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后轮转角,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稳定性控制;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参考模型,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1.1、采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11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12
其中:β是汽车质心侧偏角;γ是汽车横摆角速度;Iz是绕汽车质心铅垂轴的横摆转动惯量;Ux是汽车纵向速度;lf和lr分别是汽车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Cf和C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刚度;δf是驾驶员操纵方向盘产生的汽车前轮转角;
步骤1.2、将公式(1a)转换成传递函数,形式如下式: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13
基于公式(2)得到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14
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wn是系统的固有频率;ξ是系统阻尼;Gω(s)是传递函数增益;wd=k1wnd=k2ξ,G(s)=k3Gω(s);k1、k2、k3是改善系统相位延迟和响应速度的参数;
步骤1.3、设定期望的质心侧偏角为:
βref=0 (4)
步骤2、设计轮胎数据处理器,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2.1、设计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块,前、后轮轮胎侧偏角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21
其中:αf和α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角;δf是汽车前轮转角,δr是汽车后轮转角;
步骤2.2、设计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计算模块,为了获得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基于Pacejka轮胎模型,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轮胎侧向力与轮胎侧偏角的关系曲线,得到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轮胎侧向力对轮胎侧偏角导数的关系曲线,得到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轮胎数据处理器将当前时刻实际的轮胎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分别输入到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和轮胎侧向力梯度三维图中,通过线性插值法分别获得当前时刻的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并输出给MPC控制器;在每个控制周期轮胎数据处理器更新一次轮胎侧向力和轮胎侧向力梯度值;
其中:Pacejka轮胎模型如下:
Fy,j=μDsin(Catan(Bαj-E(Bαjjtan(Bαj))))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22
其中:μ是路面附着系数;j=f,r,表示前轮和后轮;Fy,j是轮胎侧向力,αj是轮胎侧偏角;B,C,D和E取决于车轮垂直载荷Fz;a0=1.75;a1=0;a2=1000;a3=1289;a4=7.11;a5=0.0053;a6=0.1925;
步骤3、设计MPC控制器,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1、建立预测模型,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1.1、线性化轮胎模型,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23
其中: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24
是在当前侧偏角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25
的轮胎侧向力梯度值;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26
是轮胎的残余侧向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2
是基于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轮胎侧向力;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3
是基于轮胎侧偏刚度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轮胎侧向力梯度;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4
是当前时刻实际的轮胎侧偏角;
基于公式(6),在滚动预测过程中,设计轮胎侧向力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5
其中: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6
其中:P是预测时域;上标“k+i|k”表示在当前时刻k预测的将来第i时刻;ρk+i|k和ξk+i|k是调节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7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8
变化的权重因子;
步骤3.1.2、建立预测模型,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39
将公式(9)带入公式(10),得到在滚动预测过程中的预测模型为: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41
步骤3.1.3、建立预测方程,用于预测系统未来输出,将公式(11)写成状态空间方程,用于设计预测方程,具体如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42
y(k)=Cx(t) (12)
其中: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43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44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45
为了实现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跟踪控制,将连续时间系统的预测模型转换成离散时间系统的增量式模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46
其中:取样时间k=int(t/Ts),t是仿真时间,Ts是仿真步长;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51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52
步骤3.2、设计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2.1、用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误差的二范数作为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跟踪性能指标,体现汽车的轨迹跟踪特性,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53
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γ是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βref是期望的汽车质心侧偏角;β是实际的汽车质心侧偏角;P是预测时域;k表示当前时刻;Q1、Q2是加权因子;
步骤3.2.2、用控制量变化率的二范数作为转向平滑指标,体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跟踪过程中的转向平滑特性,控制量u是汽车后轮转角,建立离散二次型转向平滑指标为: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54
其中:M是控制时域;Δu是控制量的变化量;k表示当前时刻;S是加权因子;
步骤3.2.3、设置执行器物理约束,满足执行器要求:
利用线性不等式限制后轮转角及其变化量的上下限,得到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其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55
其中:δrmin是后轮转角下限,δrmax是后轮转角上限;Δδrmin是后轮转角变化量的下限;Δδrmax是后轮转角变化量的上限;
步骤3.3、求解系统预测输出,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3.1、利用线性加权法将步骤3.2.1所述跟踪性能指标和步骤3.2.2所述转向平滑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构建汽车稳定性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该问题要满足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且输入输出符合预测模型: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56
服从于
i)预测模型
ii)约束条件为公式(16)
步骤3.3.2、在控制器中,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17),得到最优开环控制序列Δδr为:
Figure FDA0002576185270000061
选取当前时刻最优开环控制序列中的第一个元素Δδr(0)进行反馈,与前一时刻进行线性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实现汽车的稳定性控制。
CN201810735047.0A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50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5047.0A CN109050659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5047.0A CN109050659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659A CN109050659A (zh) 2018-12-21
CN109050659B true CN109050659B (zh) 2020-09-18

Family

ID=64818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504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50659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0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2801B (zh) * 2019-01-21 2021-05-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217229B (zh) * 2019-06-25 2020-09-18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速极限工况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0539752B (zh) * 2019-06-26 2020-12-18 江苏大学 一种智能汽车多预测范围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55921B (zh) * 2019-12-31 2021-06-29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四轮转向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7125079A (zh) * 2023-08-28 2023-11-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5298Y (zh) * 1999-01-07 2001-06-20 杨应捷 四轮汽车的四轮转向机构
CN101400558A (zh) * 2006-03-31 2009-04-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运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4648283B2 (ja) * 2006-10-12 2011-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
JP4929944B2 (ja) * 2006-09-20 2012-05-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力配分制御装置
CN107089226A (zh) * 2017-03-28 2017-08-25 江苏大学 一种用于车辆防抱死系统的lqg滑移率控制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8099901A (zh) * 2017-12-18 2018-06-0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极限工况下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精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3261B1 (en) * 1999-12-21 2001-07-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Roll over stability control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4735345B2 (ja) * 2006-03-08 2011-07-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姿勢制御装置
EP2112053B1 (en) * 2008-04-25 2015-08-12 Volvo Car Corporation Yaw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WO2012023162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Univance Corporation A vehicle
CN106427957B (zh) * 2015-08-11 2019-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四轮驱动的电动汽车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5298Y (zh) * 1999-01-07 2001-06-20 杨应捷 四轮汽车的四轮转向机构
CN101400558A (zh) * 2006-03-31 2009-04-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运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4929944B2 (ja) * 2006-09-20 2012-05-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力配分制御装置
JP4648283B2 (ja) * 2006-10-12 2011-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
CN107089226A (zh) * 2017-03-28 2017-08-25 江苏大学 一种用于车辆防抱死系统的lqg滑移率控制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8099901A (zh) * 2017-12-18 2018-06-0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极限工况下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精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控制器参数对四轮转向和汽车稳定性控制的影响;秦绪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0801;25-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659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4866B (zh) 一种改善转向与制动协同控制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CN109050658B (zh)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主动前轮转向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09050659B (zh) 一种基于时变动力学模型的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107731B (zh) 一种基于轮胎非线性特性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107732B (zh) 主动前轮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联合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099900B (zh) 一种极限工况下保持汽车横向稳定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
CN111497826B (zh) 一种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622903B (zh) 一种车辆跟随驾驶环境下自主车辆的纵向和横向控制方法
CN110481343B (zh) 四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力矩补偿的组合二阶滑模控制方法
CN108058601B (zh) 一种基于线性时变的电动汽车防抱死控制方法
CN110696793B (zh) 一种四轮转向联合差动制动的智能车辆分层控制方法
CN109291932B (zh) 基于反馈的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实时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099901B (zh) 一种提高极限工况下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精度的方法
CN110989597B (zh) 一种集成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路径跟踪方法
CN108099877B (zh) 一种紧急制动工况下滑移率跟踪控制方法
CN112092815A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车辆换道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1679575B (zh) 一种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器及其构造方法
CN108099876B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电动汽车防抱死控制方法
CN111959527B (zh) 一种基于转角优化序列的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08181811B (zh) 一种基于线性时变的滑移率跟踪控制方法
CN112622895B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驾驶的轨迹控制的预估控制方法
CN111142534B (zh) 一种智能车横纵向综合轨迹跟踪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572410B (zh) 一种基于稳定状态预测的汽车侧向稳定性提升方法
CN112606843A (zh) 一种基于Lyapunov-MPC技术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5421499A (zh) 具有转向补偿功能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