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0591A -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0591A
CN109050591A CN201810716507.5A CN201810716507A CN109050591A CN 109050591 A CN109050591 A CN 109050591A CN 201810716507 A CN201810716507 A CN 201810716507A CN 109050591 A CN109050591 A CN 109050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upport plate
cabinet
transpo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65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龙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Ouka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Ouka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Ouka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Ouka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6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0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0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rectangular shape, involving sidewalls or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4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means for grappling or securing in place objects to be carri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通过滑杆与箱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滑轮、第一滑槽、滑块、第二滑槽、伸缩杆、弹簧、滑套、第二支撑板、第二海绵垫和第一海绵垫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此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机器人跌落和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当机器人生产后需要进行搬运至仓库或需要机器的地方,传统的方法一般都是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搬运,这种搬运方法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机器人跌落或发生碰撞,从而会产生不必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解决了机器人在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跌落和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通过滑杆与箱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梯形板的下表面,所述梯形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
所述梯形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滑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固定板均位于通孔内,且通孔开设在箱体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箱体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通过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且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海绵垫均与梯形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的下表面与梯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和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右侧面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顶端设置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长度相同,且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滑轮、第一滑槽、滑块、第二滑槽、伸缩杆、弹簧、滑套、第二支撑板、第二海绵垫和第一海绵垫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工作,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滑轮沿着第一滑槽向左移动,从使得梯形板通过滑块沿着第二滑槽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伸缩杆和弹簧均伸长,从而使得梯形板带动固定板和第一支撑板上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和第一支撑板带动盖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将机器人放置在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之间,从而使得第二电动推杆伸长,从而使得第二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海绵垫向右移动并将机器人夹紧,同理,使得梯形板带动机器人回到箱体内,从而使得此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机器人跌落和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把手和万向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移动此装置,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使得滑套在滑杆的表面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轮通过滑套沿着滑杆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箱体、4连接板、5滑杆、6滑套、7滑轮、8第一滑槽、9梯形板、10滑块、11第二滑槽、12第一电动推杆、13伸缩装置、131伸缩杆、132弹簧、14固定块、15第一支撑板、16通孔、17盖板、18固定板、19第一海绵垫、20第二电动推杆、21第二支撑板、22第二海绵垫、23电源、24开关、2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万向轮2分别位于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底座1的右侧面设置有把手25,通过设置把手25和万向轮2,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移动此装置,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把手25的顶端设置为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3,箱体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左侧面通过滑杆5与箱体3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滑杆5的表面套接有滑套6,通过设置滑杆5和滑套6,使得滑套6在滑杆5的表面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轮7通过滑套6沿着滑杆5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滑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7,滑轮7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8内,第一滑槽8开设在梯形板9的下表面,梯形板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1内,且第二滑槽11开设在箱体3内壁的左侧面。
梯形板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13与连接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3包括伸缩杆131,伸缩杆131的表面套接有弹簧132,伸缩杆131和弹簧13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4的上表面和固定块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左侧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2与滑轮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12,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工作,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带动滑轮7沿着第一滑槽8向左移动,从使得梯形板9通过滑块10沿着第二滑槽1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伸缩杆131和弹簧132均伸长,从而使得梯形板9带动固定板18和第一支撑板15上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18和第一支撑板15带动盖板17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将机器人放置在第一海绵垫21和第二海绵垫22之间,梯形板9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和固定板18,第一支撑板15和固定板18的上表面均与盖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5和固定板18均位于通孔16内,且通孔16开设在箱体3的上表面,盖板17的下表面与箱体3的上表面搭接,固定板18的右侧面通过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0与第一支撑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20,使得第二电动推杆20伸长,从而使得第二电动推杆20带动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海绵垫22向右移动并将机器人夹紧,同理,使得梯形板9带动机器人回到箱体3内,从而使得此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机器人跌落和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与开关24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4的输入端与电源23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二支撑板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22,通过设置第一海绵垫21和第二海绵垫22,使得机器人在固定时不会受到损伤,且第二支撑板21和第二海绵垫22均与梯形板9的上表面搭接,第一支撑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21,固定板18与第一支撑板15长度相同,且固定板18与第一支撑板15平行设置,第一海绵垫21的下表面与梯形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箱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23,通过设置电源23,使得电源23给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20提供电力,电源2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24,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与开关24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4的输入端与电源23的输出端电连接。
通过设置开关24,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20的控制更加方便。
使用时,操作开关24,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工作,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带动滑轮7沿着第一滑槽8向左移动,从使得梯形板9通过滑块10沿着第二滑槽1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伸缩杆131和弹簧132均伸长,从而使得梯形板9带动固定板18和第一支撑板15上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18和第一支撑板15带动盖板17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将机器人放置在第一海绵垫21和第二海绵垫22之间,从而使得第二电动推杆20伸长,操作开关24,使得第二电动推杆20带动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海绵垫22向右移动并将机器人夹紧,同理,使得梯形板9带动机器人回到箱体3内,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把手25将此装置移动到需要转移的地方。
综上可得,1、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20、滑轮7、第一滑槽8、滑块10、第二滑槽11、伸缩杆131、弹簧132、滑套6、第二支撑板21、第二海绵垫22和第一海绵垫2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工作,使得第一电动推杆12带动滑轮7沿着第一滑槽8向左移动,从使得梯形板9通过滑块10沿着第二滑槽1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伸缩杆131和弹簧132均伸长,从而使得梯形板9带动固定板18和第一支撑板15上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18和第一支撑板15带动盖板17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将机器人放置在第一海绵垫21和第二海绵垫22之间,从而使得第二电动推杆20伸长,从而使得第二电动推杆20带动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海绵垫22向右移动并将机器人夹紧,同理,使得梯形板9带动机器人回到箱体3内,从而使得此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机器人跌落和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把手25和万向轮2,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移动此装置,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该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滑杆5和滑套6,使得滑套6在滑杆5的表面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轮7通过滑套6沿着滑杆5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连接板(4)的左侧面通过滑杆(5)与箱体(3)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的表面套接有滑套(6),所述滑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7),所述滑轮(7)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8)内,所述第一滑槽(8)开设在梯形板(9)的下表面,所述梯形板(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1)内,且第二滑槽(11)开设在箱体(3)内壁的左侧面;
所述梯形板(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13)与连接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左侧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2)与滑轮(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板(9)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和固定板(18),所述第一支撑板(15)和固定板(18)的上表面均与盖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5)和固定板(18)均位于通孔(16)内,且通孔(16)开设在箱体(3)的上表面,所述盖板(17)的下表面与箱体(3)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18)的右侧面通过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0)与第一支撑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22),且第二支撑板(21)和第二海绵垫(22)均与梯形板(9)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21),所述第一海绵垫(21)的下表面与梯形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23),所述电源(2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13)包括伸缩杆(131),所述伸缩杆(131)的表面套接有弹簧(132),所述伸缩杆(131)和弹簧(13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4)的上表面和固定块(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面设置有把手(25),且把手(25)的顶端设置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万向轮(2)分别位于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与开关(2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24)的输入端与电源(23)的输出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8)与第一支撑板(15)长度相同,且固定板(18)与第一支撑板(15)平行设置。
CN201810716507.5A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Pending CN109050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6507.5A CN109050591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6507.5A CN109050591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591A true CN109050591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1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6507.5A Pending CN109050591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059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9429A (ja) * 1997-08-27 1999-03-02 Kokuyo Co Ltd 昇降荷受け部を有する台車
JP3174551U (ja) * 2012-01-13 2012-03-29 ゴールドキャスター株式会社 手押し車
CN205417672U (zh) * 2015-10-29 2016-08-03 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吊装式转运车
EP3097026A4 (en) * 2014-01-24 2017-11-08 Swisslog Logistics, Inc.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automated lifting storage cart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7457563A (zh) * 2017-09-20 2017-12-12 柳州欧卡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入卡簧装置
CN207029240U (zh) * 2017-05-20 2018-02-23 深圳市德春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配电柜运输装置
CN108146483A (zh) * 2017-12-30 2018-06-12 杨涛 一种使用方便的装配建筑用物料运输车
CN108187233A (zh) * 2018-01-15 2018-06-22 石艳君 一种妇科微波治疗仪
CN207530376U (zh) * 2017-12-04 2018-06-22 山东省阳信根深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用临时配电箱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9429A (ja) * 1997-08-27 1999-03-02 Kokuyo Co Ltd 昇降荷受け部を有する台車
JP3174551U (ja) * 2012-01-13 2012-03-29 ゴールドキャスター株式会社 手押し車
EP3097026A4 (en) * 2014-01-24 2017-11-08 Swisslog Logistics, Inc.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automated lifting storage cart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5417672U (zh) * 2015-10-29 2016-08-03 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吊装式转运车
CN207029240U (zh) * 2017-05-20 2018-02-23 深圳市德春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配电柜运输装置
CN107457563A (zh) * 2017-09-20 2017-12-12 柳州欧卡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入卡簧装置
CN207530376U (zh) * 2017-12-04 2018-06-22 山东省阳信根深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用临时配电箱
CN108146483A (zh) * 2017-12-30 2018-06-12 杨涛 一种使用方便的装配建筑用物料运输车
CN108187233A (zh) * 2018-01-15 2018-06-22 石艳君 一种妇科微波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3154A (zh) 一种木质板材切割打磨一体化设备
CN106541395A (zh) 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机械手
CN109319476A (zh) 一种自动夹取上料机械夹手
CN206230933U (zh) 一种可收集碎屑的冲床
CN108436243A (zh) 一种健身器材零件用自动点焊机
CN107812775A (zh) 一种五金生产用铁管压扁装置
CN208246032U (zh) 一种健身器材零件用自动点焊机
CN110783092A (zh) 超高压铁心自动叠装用台面
CN20821486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部件夹具工作台
CN209538711U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建筑模板用运送装置
CN109175952A (zh) 一种金属盒盖压合用自动化设备
CN205949714U (zh) 多工位连续模物料搬运机器人
CN109050591A (zh) 一种防止碰撞的机器人生产后用运输装置
CN108453699A (zh) 一种运输不同货物尺寸的搬运机器人
CN208543225U (zh) 一种小型加工厂机械加工用弹簧固定装置
CN108262215A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涂胶装置
CN208035273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夹持装置
CN209318618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机械手
CN207842965U (zh) 一种智能ups用电池转运装置
CN208612894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涂胶装置
CN107769007A (zh) 一种可安装在配电柜底部的检修工具放置装置
CN207547904U (zh) 一种半落地式双交换工作台激光切割机
CN205949713U (zh) 具有对接装置的传送杆及其多工位连续模物料搬运机器人
CN20740940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力开关
CN205949712U (zh) 具有抓手的传送杆及其多工位连续模物料搬运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