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8383B -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8383B
CN109048383B CN201811017731.1A CN201811017731A CN109048383B CN 109048383 B CN109048383 B CN 109048383B CN 201811017731 A CN201811017731 A CN 201811017731A CN 109048383 B CN109048383 B CN 109048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cup
fix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7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8383A (zh
Inventor
王从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NENG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n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n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n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77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8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8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8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8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8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杯盖焊接装置、杯盖测泄漏装置、夹取搬运装置、不良品输出装置、杯盖搬移装置、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贴标装置、杯身搬运装置、拧杯盖装置、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该设备实现了杯盖的自动化焊接并进行测泄漏,同时实现了杯身深度检测,贴标和拧紧杯盖,本发明的设备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效率高,减少了劳动的强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目前保温杯杯体和杯盖的组装一般采用人工组装,人工组装具有以下的缺陷:1、产品一致性差:杯体和杯盖的相对位置一致性不能保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体能状态下拧紧杯体和杯盖的松紧度和产品一致性存在差异;2、人员工作强度大、卫生条件差:手工包装工作强度大,而且卫生条件不利于产品后期的卫生保证;3、生产效率低:由于手工包装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负担大,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该设备实现了杯盖的自动化焊接并进行测泄漏,同时实现了杯身深度检测,贴标和拧紧杯盖,本发明的设备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效率高,减少了劳动的强度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杯盖焊接装置、杯盖测泄漏装置、夹取搬运装置、不良品输出装置、杯盖搬移装置、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贴标装置、杯身搬运装置、拧杯盖装置、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所述的杯盖焊接装置位于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最左端,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台架上,所述的杯盖测泄漏装置位于杯盖焊接装置的右端,固定安装在泄漏测试台架上,所述的夹取搬运装置、不良品输出装置、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贴标装置位于杯盖测泄漏装置右侧,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所述的不良品输出装置位于主线台架的左侧靠后的位置处,夹取搬运装置位于不良品输出装置前侧,所述的杯盖搬移装置固定安装在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上,位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最上端的下方一定距离处,所述的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位于夹取搬运装置的前侧,所述的贴标装置位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对经过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保温杯进行贴标的操作;所述的杯身搬运装置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最前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拧杯盖装置固定安装于主线台架右端,位于杯身搬运装置右端的后侧,所述的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固定设置在拧杯盖装置固定座上,位于拧杯盖装置固定座靠下的位置处,成品输出装置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位于拧杯盖装置的正右方;
所述的杯盖焊接装置包括超声波焊接底板、超声波焊接机、第一杯盖放置机构、杯盖搬运机构、杯盖输送机构和超声波焊接台架;超声波焊接底板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台架上,超声波焊接机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杯盖放置机构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上,位于超声波焊接机的左侧;杯盖搬运机构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上,左右横跨超声波焊接机,位于超声波焊接机下半部分;杯盖输送装置同时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和超声波焊接台架上,位于超声波焊接机的右方和前方处;
所述的杯盖测泄漏装置包括第一拧盖机构、第二杯盖放置机构、第三杯盖放置机构、顶升机构、测漏机构、测试装置底板、固定夹、第一支撑立柱、移动基板、第二缓冲器、第二缓冲器固定板、第三气缸、第二推块、第二推杆、第三移动导轨、第三移动滑块和杯盖放置板;测试装置底板固定在测试台架上,第一支撑立柱下端通过固定夹固定安装在测试装置底板上,四根第一支撑立柱成矩阵式排列;移动基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柱上端,测漏机构固定安装在测试装置底板中心位置处;顶升机构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下侧面,位于移动基板右侧设置的矩形孔正下方,贯穿测试装置底板;第一拧盖机构、第二缓冲器固定板、第三气缸、第三移动导轨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上,第三移动导轨位于移动基板中间靠前的位置处,第二缓冲器固定板位于第三移动导轨两端,第三气缸位于第三移动导轨后方,第一拧盖机构位于第三气缸中间位置正后方;第二推块通过第二推杆与第三气缸输出端相连,第二推块又与杯盖放置板相连;第二缓冲器固定设置在第二缓冲器固定板上,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三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导轨上,杯盖放置板固定安装在第三移动滑块上;第二杯盖放置机构和第三杯盖放置机构平行的固定在杯盖放置板上;焊接好的杯盖放置第二杯盖放置机构、第三杯盖放置机构上,在第三气缸作用下第二推块推动杯盖放置板向右移动,当第三杯盖放置机构正好到达第一拧盖机构正下方时,此时第一拧盖机构、第三杯盖放置机构、测漏机构上下处于同一直线上,杯盖放置板停止移动,第一拧盖机构完成拧盖动作后测漏机构开始对杯盖进行测漏;测漏动作完成后杯盖放置板继续向右移动,第二杯盖放置机构又到达上中下三机构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杯盖放置板停止移动,此时第三杯盖放置机构正好到达顶升机构的正上方,顶升机构顶起杯盖供进行下一道工序;
所述的夹取搬运装置包括第十一气缸、第四导向杆、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第二托板、第四缓冲器、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第十一气缸、第四导向杆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四导向杆位于第十一气缸两侧,第四导向杆右端设有第四缓冲器,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套在第四导向杆上并可以左右移动,第二托板固定在第十一气缸和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上,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分别固定在第二托板上表面左右中心位置处;在第十一气缸的作用下第二托板沿着第四导向杆向右移动,当正处夹紧状态的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到达要进行操作的工位时,第二托板停止移动,机械手松开放下杯身进行检测;当杯身检测不合格时,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逆时针转动把不合格的杯身夹取到不良品输出装置中;
所述的不良品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装置台架、第三伺服电机、第三齿轮、滚筒、第三托板、感应器、挡板固定组件和挡板;输出装置台架和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三伺服电机位于输出装置台架右侧下方;第三齿轮套在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第三齿轮通过链条与滚筒的带齿端相连,滚筒活动连接在输出装置台架两端,第三托板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中间,用于支撑传送带,传送带绕滚筒转动;感应器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左右侧位置处,用于感应杯盖的位置,挡板固定组件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的右侧,位于右侧感应器的左侧,挡板固定在挡板固定组件上,防止杯盖滑落;
所述的杯盖搬移装置包括第五固定组件、安装基板、第四伺服电机、传送组件、同步带固定、第七移动导轨、第七移动滑块、第五缓冲器、移动板、第十六气缸和第三固定夹板;第五固定组件固定在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立柱上,安装基板固定在第五固定组件上端面,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基板上表面最左侧,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组件左端相啮合,传送组件右端通过固定在安装基板右侧的同步带进行固定,第七移动导轨固定在安装基板上,第七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七移动导轨上,第五缓冲器设置在第七移动导轨两端;移动板下端面连接着第七移动滑块,移动板后端固定在传送组件中的同步带上,随着传送组件的转动而左右移动,第十六气缸固定在移动板前端面左右两侧,第三固定夹板固定在第十六气缸输出端;第四伺服电机驱动传动组件转动,移动板随着传动组件的转动而沿着第七移动导轨左右移动;通过第十六气缸推动第三固定夹板向内侧伸长对杯盖进行夹取;
所述的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支撑立柱、第四轴支撑座、过线管、管夹、上固定板、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一杯身放置机构和第一主线底板;第三支撑立柱下端通过第四轴支撑座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上,上固定板固定在第三支撑立柱的上端,过线管通过套在右侧第三支撑立柱上的管夹进行固定,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板表面的左右两侧,第一杯身放置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主线底板左侧矩形孔位置处,位于第一检测机构正下方;
所述的贴标装置包括半自动平面贴标机、贴底标机构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半自动平面贴标机、贴底标机构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上,半自动平面贴标机位于第一主线底板下方并处于贴底标机构左侧,贴底标机构位于第二检测机构的正下方,第二杯身放置机构位于贴底标机构正右侧;通过半自动平面贴标机中标签盘提供的标签分别传送到贴底标机构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处对经过检测合格的杯体进行贴标;
所述的杯身搬运装置包括第八固定组件、第十九气缸、第三机械手机构、第十移动滑块、坦克链和坦克链托板;第八固定组件固定在主线台架上,位于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和拧杯盖装置之间,第十九气缸固定在第八固定组件上,第十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十九气缸上,第三机械手机构固定在第十移动滑块上;坦克链托板固定在第八固定组件前侧面上,坦克链固定在坦克链托板左端,用于过线;通过第十九气缸使第三机械手机构把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处完成贴标的杯体搬运到拧杯盖装置处进行拧盖;
所述的拧杯盖装置包括第二主线底板、第二拧盖机构和第三杯身放置机构;第二主线底板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二拧盖机构和第三杯身放置机构固定在第二主线底板上靠右位置处,第三杯身放置机构位于第二杯身放置机构正右方,第二拧盖机构位于第三杯身放置机构正后方;第二拧盖机构夹取从杯盖搬移装置中搬运到右侧的杯盖,第三杯身放置机构紧固从杯身搬运装置中搬运至右侧的杯身,然后通过第二拧盖机构进行拧杯盖操作。
本发明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过程:
1)焊接,将待焊接的杯盖放置第一杯盖放置机构通过超声波焊接机完成对杯盖的焊接。
2)泄漏检测,将焊接过的杯盖通过杯盖测泄漏装置使杯盖拧紧在杯身上进行杯盖测泄漏的操作。
3)杯身深度检测,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对杯身的深度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杯身通过夹取搬运装置搬运到不良品输出装置中,合格的杯身通过夹取搬运装置搬运到下一道加工工序。
4)贴标,贴标装置对合格的杯身进行贴杯口底标和杯身侧标。
5)拧杯盖,拧杯盖装置将杯盖搬移装置搬移来的杯盖和杯身搬运装置搬运来的杯身进行拧紧。
6)卸料,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把经过拧杯盖操作的保温杯搬运到成品输出装置输送出去。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设备实现了杯盖的自动化焊接并进行测泄漏,同时实现了杯身深度检测,贴标和拧紧杯盖,本发明的设备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效率高,减少了劳动的强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各功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杯盖焊接装置示意图。
图4为杯盖搬运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杯盖测泄漏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第一拧盖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第二杯盖放置机构示意图。
图8为顶升机构示意图。
图9为测漏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夹取搬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第一机械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不良品输出装置示意图。
图13为杯盖搬移装置示意图。
图14为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5为第一检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6为第一杯身放置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7为贴标装置示意图。
图18为贴底标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9为杯身搬运装置示意图。
图20为拧杯盖装置示意图。
图21为第二杯身放置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杯盖焊接装置1、杯盖测泄漏装置2、夹取搬运装置3、不良品输出装置4、杯盖搬移装置5、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贴标装置7、杯身搬运装置8、拧杯盖装置9、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10、成品输出装置11。杯盖焊接装置1位于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最左端,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台架上,用于对杯盖进行超声波焊接;杯盖测泄漏装置2位于杯盖焊接装置1的右端,固定安装在泄漏测试台架上,用于对经过杯盖焊接装置1焊接过的杯盖是否泄漏进行检测,保证杯盖的合格性;夹取搬运装置3、不良品输出装置4、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贴标装置7位于杯盖测泄漏装置2右侧,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不良品输出装置4位于主线台架的左侧靠后的位置处,用于输出经过杯盖测泄漏装置2和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检测出的不良品;夹取搬运装置3位于不良品输出装置4前侧,用于对保温杯的夹取和搬运工作;杯盖搬移装置5固定安装在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上,位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最上端的下方一定距离处,用于把经过杯盖测泄漏装置2检测完成的杯盖搬运到拧杯盖装置9处;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位于夹取搬运装置3的前侧,用于对夹取搬运装置3夹取搬运来的杯身进行深度检测,保证杯身深度的合格性;贴标装置7位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的正下方,用于对经过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检测合格的保温杯进行贴标的操作;杯身搬运装置8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的最前端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于搬运贴标装置7贴标完成的杯身到拧杯盖装置9处;拧杯盖装置9固定安装主线台架右端,位于杯身搬运装置8右端的后侧,用于对杯盖和杯身进行拧紧操作;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10固定设置在拧杯盖装置9固定座上,位于拧杯盖装置9固定座靠下的位置处,用于把经过拧杯盖装置9处理后的保温杯搬运到成品输出装置11上;成品输出装置11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位于拧杯盖装置9的正右方,用于把经过一系列工序后的成品进行输出,整个生产过程完成。
如图3所示,杯盖焊接装置1包括超声波焊接底板12、超声波焊接机13、第一杯盖放置机构14、杯盖搬运机构15、杯盖输送机构16、光栅传感器17、光栅固定支架18、光栅固定板19、超声波焊接台架110;超声波焊接底板12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台架110上,用于安装其它机构;超声波焊接机13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12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杯盖放置机构14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12上,位于超声波焊接机13的左侧;杯盖搬运机构15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12上,左右横跨超声波焊接机13,位于超声波焊接机13下半部分;杯盖输送装置16同时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12和超声波焊接台架110上,位于超声波焊接机13的右方和前方处;光栅固定支架18固定安转在超声波焊接底板12上,分别位于超声波焊接底板12的最右端和最左端靠前位置处;光栅传感器17通过光栅固定板19固定安装在光栅固定支架18上。
杯盖焊接装置1使用时,杯盖搬运机构15把第一杯盖放置机构14处杯盖搬运到超声波焊接机13进行焊接,把焊接好的杯盖搬运到杯盖输送机构16中等待进行下一道工序。
如图4所示,杯盖搬运机构15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51、无杆缸安装板152、无杆气缸153、竖移板154、第一移动导轨155、第一移动滑块156、第一垫块157、第一气缸158、气缸连接件159、第一缓冲器1510、第一缓冲器固定板1511、夹取固定板1512、拖链1513、拖链固定板1514、第一托板1515、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第一固定组件151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12上,无杆缸安装板152横向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组件151上端前侧面,无杆缸安装板152的上端面与第一固定组件151上端平齐;第一托板1515固定安装在无杆缸安装板152和第一固定组件151上端面,无杆气缸153固定安装在无杆缸安装板152上;竖移板154固定安装在无杆气缸153上,在无杆气缸153的作用下可以左右来回移动;第一移动导轨155竖直固定安装在竖移板154前侧面的左右两侧,第一移动滑块156活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导轨上,第一垫块157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滑块156上;第一气缸158固定安装在竖移板154上设置的凹槽中,气缸连接件159下端与第一气缸158的输出端相连,气缸连接件159下端与夹取固定板1512相连;第一缓冲器1510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器固定板1511上,位于气缸连接件159正上方,起到缓冲的效果;第一缓冲器固定板1511固定设置在竖移板154的中间位置处,位于第一气缸158的正上方;拖链1513通过固定安装在竖移板154上的拖链固定板1514固定在第一托板1515中;夹取固定板1512横向固定安装在第一垫块157上,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夹取固定板1512中间位置处的左右两侧。
杯盖搬运机构15使用时,在无杆气缸153的作用下,竖直板154沿着无杆气缸153左右来回移动;在第一气缸158的作用下,通过气缸连接件159带动夹取固定板1512沿第一移动导轨155上下移动,使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完成对杯盖的夹取,通过上下左右的移动完成对杯盖的搬运工作。
第一夹取组件包括第二气缸1516、第二气缸固定板1517、第一推块1518、第一连接板1519、第二移动导轨1520、第二移动滑块1521、第一齿条1522、第一齿轮1523、第一固定夹板1524和第一旋转轴1525。第二气缸固定板1517固定安装在夹取固定板1512左侧面上,第二气缸1516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板1517上,第二气缸1516输出端与第一推块1518相连,第二移动导轨1520横向固定安装在夹取固定板1512上下两侧,第二移动滑块1521活动连接在第二移动导轨1520上,第一连接板1519固定安装在第二移动滑块1521上,第一推块1518、第一齿条1522和第一固定夹板1524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519上,第一齿条1522位于第一推块1518下方,第一固定夹板1524位于第一齿条1522下方,第一齿轮1523固定在第一旋转轴1525上,第一旋转轴1525安装在上下两条第二移动导轨1520之间的中心位置处。
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结构和特征完全相同。
第一夹取组件使用时,在第二气缸1516的作用下,第一推块1518带动第一连接板1519a沿着第二移动导轨1520左右移动,这时第一齿条1522a和第一固定夹板1524a也跟着左右移动,第一齿条1522a的移动通过与之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523带动第一齿条1522b反向移动,随之第一连接板1519b带动第一固定夹板1524b沿着第二移动导轨1520反向移动,完成最终的夹取动作。
如图5所示,杯盖测泄漏装置2包括第一拧盖机构21、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顶升机构24、测漏机构25、测试装置底板26、固定夹27、第一支撑立柱28、移动基板29、第二缓冲器210、第二缓冲器固定板211、第三气缸212、第二推块213、第二推杆214、第三移动导轨215、第三移动滑块216、杯盖放置板217。测试装置底板26固定在测试台架上,用于安装其它机构;第一支撑立柱28下端通过固定夹27固定安装在测试装置底板26上,四根第一支撑立柱28成矩阵式排列;移动基板29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柱28上端,用于安装其它机构;测漏机构25固定安装在测试装置底板26中心位置处;顶升机构24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29下侧面,位于移动基板29右侧设置的矩形孔正下方,贯穿测试装置底板26;第一拧盖机构21、第二缓冲器固定板211、第三气缸212、第三移动导轨215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29上,第三移动导轨215位于移动基板29中间靠前的位置处,第二缓冲器固定板211位于第三移动导轨215两端,第三气缸212位于第三移动导轨215后方,第一拧盖机构21位于第三气缸212中间位置正后方;第二推块213通过第二推杆214与第三气缸212输出端相连,第二推块213又与杯盖放置板217相连;第二缓冲器210固定设置在第二缓冲器固定板211,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三移动滑块216活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导轨215上,杯盖放置板217固定安装在第三移动滑块216上;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和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平行的固定在杯盖放置板217上。
杯盖测泄漏装置2使用时,焊接好的杯盖放置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在第三气缸212作用下第二推块213推动杯盖放置板217向右移动,当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正好到达第一拧盖机构21正下方时,此时第一拧盖机构21、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测漏机构25上下处于同一直线上,杯盖放置板217停止移动,第一拧盖机构21下压将杯盖拧到测漏机构25上的标准杯身上,完成拧盖动作后测漏机构25开始对杯盖进行测漏;测漏动作完成后第一拧盖机构21将杯盖卸下,杯盖放置板217继续向右移动,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又到达上中下三机构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杯盖放置板217停止移动,此时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正好到达顶升机构24的正上方,顶升机构24顶起杯盖供进行下一道工序。
如图6所示,第一拧盖机构21包括第二固定组件211、第一伺服电机212、第一皮带轮213、第一轴承支座214、梯形丝杆螺帽215、第一丝杆216、第四移动导轨217、第四移动滑块218、第二垫块219、拧盖竖直固定板2110、第一轴支撑座2111、第一导向杆2112、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2113、扭力传感器安装板2114、第二伺服电机2115、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2116、扭力传感器2117、第三轴承支座2118、第二旋转轴2119、支撑块2120、压紧拨叉2121、第四气缸2122、第四气缸支撑板2123、U型连接件2124、随动器2125、三爪卡钳2126。第二固定组件211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29中间靠后方的位置处,第一伺服电机212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组件211上端,第一皮带轮213活动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212的输出端,第四移动导轨217纵向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组件211靠左的位置处;第四移动滑块218活动连接在第四移动导轨217上,沿第四移动导轨217上下移动,第二垫块219固定设置在第四移动滑块218上;第一轴承支座214固定安装在两个第四移动导轨217的中间位置处,第一丝杆216贯穿第一轴承支座214通过锁紧螺母与第二皮带轮231相连,第二皮带轮231通过皮带随第一皮带轮213转动;梯形丝杆螺帽215活动连接在第一丝杆216上,随着第一丝杆216的转动而上下移动;拧盖竖直固定板2110固定安装在梯形丝杆螺帽215和第二垫块219上,随着梯形丝杆螺帽215的移动而上下移动;第一轴支撑座2111固定安装在拧盖竖直固定板2110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2113的第一导向杆2112固定在第一轴支撑座2111上,扭力传感器安装板2114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2113上,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2116固定在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2113上端面;扭力传感器2117、第三轴承支座2118、支撑块2120和第四气缸支撑板2123固定安装在扭力传感器安装板2114上,扭力传感器2117位于扭力传感器安装板2114中间位置处,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2116正下方,第四气缸支撑板2123位于扭力传感器2117正下方,第三轴承支座2118位于第四气缸支撑板2123上,支撑块2120位于扭力传感器安装板2114最下端;压紧拨叉2121通过销与支撑块2120相连;第四气缸2122固定在第四气缸支撑板2123上,第四气缸2122的输出端连接U型连接件2124,U型连接件2124通过销与压紧拨叉2121相连;第二旋转轴2119上端穿过扭力传感器2117与第二伺服电机2115相连,第二旋转轴2119下端与三爪卡钳2126相连,三爪卡钳2126通过随动器2125与压紧拨叉2121相连接。
第一拧盖机构21使用时,在第一伺服电机212的作用下第一丝杆216带动梯形丝杆螺帽215的移动,进而带动拧盖竖直固定板2110沿着第四移动导轨217上下移动,此时扭力传感器安装板2114也上下移动;在第四气缸2122的作用下,U型连接件2124带动压紧拨叉2121绕随动器2125旋转,完成三爪卡钳2126的夹紧和松开动作;第二伺服电机2115为拧盖提供动力,通过扭力传感器2117的感应作用来确定拧盖扭力的合适值,第二旋转轴2119带动三爪卡钳2126进行拧紧动作。
如图7所示,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包括第二轴支撑座221、第二导向杆222、前放置组件、后放置组件和第一止位块2210,前、后放置组件呈前后对称关系。第二轴支撑座221呈矩阵式固定在杯盖放置板217左侧设置的矩形孔周围,第二导向杆222纵向固定在第二轴支撑座221上;第一止位块2210固定在杯盖放置板217左侧设置的矩形孔的右侧,位于第二导向杆222两侧,并上下错开固定,用于限制前、后放置组件移动的极限位置。
前放置组件包括第五气缸223、第五气缸安装板224、第三推块225、第一推板226、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227、定位安装件228、杯盖定位安装件229。第五气缸223通过固定在杯盖放置板217前侧面的第五气缸安装板224进行固定,第三推块225前侧与第五气缸223的输出端相连,第三推块225下侧面与第一推板226相连;定位安装件228固定安装在推板226的中间位置处,杯盖定位安装件229安装在定位安装件228上;第一推板226固定在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227上,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227套在第二导向杆222上。
前放置组件使用时,在第五气缸223的作用下,第三推块225带动第一推板226以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227为辅助沿第二导向杆222前后移动,使定位安装件228和杯盖定位安装件229也跟着前后移动。
前、后放置组件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完全相同。
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使用时,前后放置组件沿着第二导向杆222往相向方向上前后移动完成对杯盖横向的夹紧和松开。
第三杯盖放置机构23和第二杯盖放置机构22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完全相同。
如图8所示,顶升机构24包括固定治具241、第二推板242、第六气缸243、第六气缸竖直安装板244、横向安装板245、第三轴支撑座246、第三导向杆247、第七气缸248、第七气缸安装板249、第二支撑立柱2410。固定治具241对称安装在第二推板242中间两侧,第二推板242固定在第六气缸243上端,第六气缸243固定在第六气缸竖直安装板244上,第六气缸竖直安装板244竖直固定在横向安装板245上;第三导向杆247通过第三轴支撑座246固定在横向安装板245下端面两侧,贯穿第七气缸安装板249;第七气缸248固定在第七气缸安装板249的中间位置处,伸缩端与横向安装板245中间位置相连,第二支撑立柱2410上下端分别连接移动基板29和第七气缸安装板249。
顶升机构24使用时,通过第七气缸248的作用推动横向安装板245向上移动,从而使固定治具241随着第六气缸243的上升而上升,完成顶升动作。当上升高度未达到或者微调时,第六气缸243开始起作用。
如图9所示,测漏机构25包括第三固定组件251、第八气缸252、第八气缸固定组件253、导向块组件254、第四推块255、第九气缸256、第二齿条257、第二齿轮258、第三缓冲器259、第五移动导轨2510、第五移动滑块2511、第三垫块2512、旋转中空轴2513、第三旋转轴2514、转动盘2515、测试治具安装板2516、测试治具2517、杯身2518、支撑块2519、第十气缸2520、第十气缸固定板2521。第三固定组件251、第八气缸固定组件253、导向块组件254、第九气缸256、第五移动导轨2510固定在测试装置底板26上,第三固定组件251位于测试装置底板26的中间位置处,导向块组件254位于第三固定组件251左侧,第八气缸固定组件253位于导向块组件254左侧,第九气缸256和第五移动导轨2510设置于第三固定组件251下方靠右的位置处;第八气缸252固定在第八气缸固定组件253上,第四推块255与第八气缸252输出端相连,第四推块255沿着导向块组件254上端左右移动,第四推块255右端的凸起正好卡在转动盘2515边缘上的凹槽中,起到固定的作用;第二齿条257后端面与第九气缸256输出端相连,下侧面与第三垫块2512相连,第三垫块2512固定在第五移动滑块2511上,第五移动滑块2511活动连接在第五移动导轨2510上,第五移动导轨2510两端设置有两个第三缓冲器259;第三旋转轴2514固定在第三固定组件251的中间位置处,旋转中空轴2513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旋转轴2514,旋转中空轴2513上端与转动盘2515相连,旋转中空轴2513下端套有第二齿轮258,第二齿轮258与第二齿条257相啮合,带动转动盘2515转动;测试治具安装板2516固定在转动盘2515横向中心线两侧,前后对称;支撑块2519固定在测试治具安装板2516纵向中心线两侧,第十气缸2520的伸缩杆通过穿过支撑块2519对测试治具安装板2516进行固定,第十气缸2520通过固定板固定在转动盘2515上;测试治具2517固定在测试治具安装板2516的中间位置,位于两个支撑块2519之间,标准杯身2518放置在测试治具2517的中间位置;标准杯身2518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测试治具2517上,测试治具2517设置有气道,气道连接真空测漏系统。
测漏机构25使用时,首先通过第十气缸2520完成对测试治具2517的固定,然后在第九气缸256的作用下,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带动转动盘2515转动来完成两个杯身2518位置的更换;当转动到转动盘2515边缘的凹槽与第四推块255上的凸起位置一致时,第八气缸252推动第四推块255向右移动进行固定。测漏的时候,杯盖拧紧在标准杯身2518上,通过真空测漏系统对标准杯身2518进行检测,检测气体的压力,测定杯盖是否测漏。
如图10所示,夹取搬运装置3包括第十一气缸31、第四导向杆32、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33、第二托板34、第四缓冲器35、第一机械手机构36、第二机械手机构37,第十一气缸31、第四导向杆32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四导向杆32位于第十一气缸31两侧,第四导向杆32右端设有第四缓冲器35,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33套在第四导向杆32可以左右移动,第二托板34固定在第十一气缸31和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33上,第一机械手机构36和第二机械手机构37分别固定在第二托板34上表面左右中心位置处。
如图11所示,第一机械手机构36包括第十二气缸361、第一固定座362、第一齿轮齿条组件363、第二止位块364、第四旋转轴365、第四旋转轴支撑件366、第四固定组件367、第十三气缸368、第六推块369、第六移动导轨3610、第六移动滑块3611、第十四气缸3612、第七推块3613、第十五气缸3614、第二固定夹板3615。第十二气缸361和第二止位块364固定在第二托板34左侧靠前的位置处,第一齿轮齿条组件363与第十二气缸361输出端相连;第一齿轮齿条组件363一侧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362设置的轨道中,另外一侧套在第四旋转轴365下端,用于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第二止位块364位于第一固定座362左侧;第四旋转轴支撑件366固定在第二托板34左侧中心位置处,并套在第四旋转轴365上,第四旋转轴365上端与第四固定组件367相连;第十三气缸368和第六移动导轨3610分别固定在四固定组件367左右两侧,第六推块369一侧与第十三气缸368输出端相连,第六推块369另外一侧固定在第十四气缸3612上,第十四气缸3612两侧与第六移动滑块3611相连,第七推块3613前后面分别与第十四气缸3612输出端和第十五气缸3614相连,第二固定夹板3615固定在第十五气缸3614两侧的输出端。
第二机械手机构37和第一机械手机构36的结构特征完全相同。
夹取搬运装置3使用时,在第十一气缸31的作用下第二托板34沿着第四导向杆32向右移动,当正处夹紧状态的第一机械手机构36和第二机械手机构37到达要进行的工位时,第二托板34停止移动,机械手松开放下杯身进行检测;当杯身检测不合格时,通过第一齿轮齿条组件363的作用,使第一机械手机构36和第二机械手机构37逆时针转动把不合格的杯身夹取到不良品输出装置4中。
如图12所示,不良品输出装置4包括输出装置台架41、第三伺服电机42、第三齿轮43、滚筒44、第三托板45、感应器46、挡板固定组件47、挡板48。输出装置台架41和第三伺服电机42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三伺服电机42位于输出装置台架41右侧下方;第三齿轮43套在第三伺服电机42输出端,第三齿轮43通过链条与滚筒44的带齿端相连,滚筒44活动连接在输出装置台架41两端,第三托板45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41中间,用于支撑传送带,传送带绕滚筒44转动;感应器46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41左右侧位置处,用于感应杯盖的位置,挡板固定组件47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41的右侧,位于右侧感应器46的左侧,挡板48固定在挡板固定组件47上,防止杯盖滑落。
如图13所示,杯盖搬移装置5包括第五固定组件51、安装基板52、第四伺服电机53、传送组件54、同步带固定55、第七移动导轨56、第七移动滑块57、第五缓冲器58、移动板59、第十六气缸510、第三固定夹板511。第五固定组件51固定在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的立柱上,用于支撑杯盖搬移装置5,安装基板52固定在第五固定组件51上端面,第四伺服电机53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基板52上表面最左侧,第四伺服电机53的输出端与传送组件54左端相啮合,传送组件54右端通过固定在安装基板52右侧的同步带固定55进行固定,第七移动导轨56固定在安装基板52上,第七移动滑块57活动连接在第七移动导轨56,第五缓冲器58设置在第七移动导轨56两端;移动板59下端面连接着第七移动滑块57,移动板59后端固定在传送组件54中的同步带541上,随着传送组件54的转动而左右移动,第十六气缸510固定在移动板59前端面左右两侧,第三固定夹板511固定在第十六气缸510输出端。
杯盖搬移装置5使用时,第四伺服电机53驱动传动组件54转动,移动板59随着传动组件54的转动而沿着第七移动导轨56左右移动;通过第十六气缸510推动第三固定夹板511向内侧伸长对杯盖进行夹取。
如图14所示,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6包括第三支撑立柱61、第四轴支撑座62、过线管63、管夹64、上固定板65、第一检测机构66、第二检测机构67、第一杯身放置机构68、第一主线底板69。第三支撑立柱61下端通过第四轴支撑座62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69上,上固定板65固定在第三支撑立柱61的上端,过线管63通过套在右侧第三支撑立柱61上的管夹64进行固定,第一检测机构66和第二检测机构67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板65表面的左右两侧,第一杯身放置机构68固定设置在第一主线底板69左侧矩形孔位置处,位于第一检测机构66正下方。
如图15所示,第一检测机构66包括第五伺服电机661、螺杆662、测量固定板666、感测头6613、感应块6615、阻水部高度治具6617和测量基准板6618,所述的测量固定板666上方设置有滑动导向杆664,滑动导向杆664套设在第一直线轴承663,第一直线轴承663固定设置在检测机架上,所述的第五伺服电机661设置在检测机架上,第五伺服电机661连接所述的螺杆662的上端,螺杆662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的测量固定板666上;所述的测量固定板666的上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6611,所述的测量基准板6618上方设置有第五导向杆667,第五导向杆667套设在第二直线轴承6611上,并在第五导向杆667上套设在有弹簧668,弹簧668的上端与第二直线轴承6611相抵,下端与测量基准板6618相抵;所述的测量基准板6618的上部设置有治具连接件6616,治具连接件6616的上部设置有感应块6615,所述的感测头6613设置在测量基准板6618的底部,阻水部高度治具6617穿过测量基准板6618与所述的感应块6615固定连接;所述的感测头6613上部固定设置在测量固定板666上,并在测量基准板6618上设置有感测头定位组件6614,感测头定位组件6614上设置有定位孔,感测头6613下部穿过定位孔与所述的感应块6615相感应测阻水部高度。第五导向杆667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杆连接件669,在导向杆连接件669的中部设置有压块6610,并在测量固定板666上设置限位开关6612,限位开关6612与压块6610相适配。
第一检测机构66和第二检测机构67的结构特征完全相同。
如图16所示,第一杯身放置机构68包括第六固定组件681、杯身放置板682、第一杯体治具固定组件688、第一杯体治具689、滚轮组件6811和旋转组件6812,所述的杯身放置板682设置在测量基准板6618的正下方,第六固定组件681设置在杯身放置板682下方,杯身放置板682中设置有通孔,第一杯体治具固定组件688固定设置在通孔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杯体治具689设置在第一杯体治具固定组件688上,杯体6810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杯体治具689内,所述的滚轮组件6811和旋转组件6812分别位于杯体6810的左右两侧;杯身放置板682的一侧设置有第八移动导轨683,第八移动导轨683上设置有两块第八移动滑块684,所述的滚轮组件6811和旋转组件6812分别与一块第八移动滑块684固定连接,并在杯身放置板682的另一侧设置有丝杆座,丝杆座上架设有第二丝杆686,第二丝杆686上设置有两块螺套组件687,两块螺套组件687分别与所述的滚轮组件6811和旋转组件6812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丝杆686传动连接第六伺服电机6813;所述的滚轮组件6811包括U型架,U型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滚轮,所述的旋转组件6812包括机座、旋转轮和电机,所述的旋转轮固定在机座和电机上,旋转轮通过齿轮与电机传动连接。
第一杯身放置机构68使用时,第六伺服电机6813和第二丝杆686进行同步齿轮皮带传动,使右侧的滚轮组件6811和左侧的旋转组件6812相向运动完成对杯体6180定位。阻水部高度检测装置6使用时,在第五伺服电机661作用下螺杆662向下移动,当螺杆662顶到测量固定板666时,推动测量固定板666开始向下移动,直到测量基准板6618接触到第一杯身放置机构68中的杯体时,测量固定板666开始下压测量基准板6618,使阻水部高度治具6617压入杯体内,并且旋转组件6812驱动杯体旋转,通过感测头6613和感应块6615检测出阻水部高度。
如图17所示的贴标装置7,包括半自动平面贴标机71、贴底标机构72、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半自动平面贴标机71、贴底标机构72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69上,半自动平面贴标机71位于第一主线底板69下方并处于贴底标机构72左侧,贴底标机构72位于第二检测机构67的正下方,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位于贴底标机构72正右侧。
贴标装置7使用时,通过半自动平面贴标机71中标签盘711提供的标签分别传送到贴底标机构72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处对经过检测合格的杯体6810进行贴标。
如图18所示,贴底标机构72包括第十七气缸721、第三推杆722、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第二杯体治具724、夹紧组件725、第七固定组件726、第九移动导轨727、第九移动滑块728、第三止位块729、第六缓冲器7210、第十八气缸7211、放置底板7212。第七固定组件726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69上,第十七气缸721固定在第七固定组件726右下侧,第三推杆722上下端分别连接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和第十七气缸721,第二杯体治具724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中心圆孔处;夹紧组件725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上,第十八气缸7211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后侧面,输出端与放置底板7212相连;放置底板7212设置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的凹槽7213中,用于支撑杯体6180,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固定在第九移动滑块728,第九移动滑块728活动连接在第九移动导轨727上,第九移动导轨727竖直固定在第七固定组件726前侧面偏左的位置处,第六缓冲器7210分别固定在第七固定组件726上下端面,位于两个第九移动导轨727中间位置处;第三止位块729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后侧面中间位置处,位于第六缓冲器7210正下方。
贴底标机构72使用时,通过第十八气缸7211使放置底板7212上杯体6810随着放置底板7212的前后移动进行定位,然后夹紧组件725进行夹紧,再通过第十七气缸721使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723沿着第九移动导轨727向下移动,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半自动平面贴标机71对进行杯口贴底标。
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和第一杯身放置机构68的结构特征完全相同。
如图19所示,杯身搬运装置8包括第八固定组件81、第十九气缸82、第三机械手机构83、第十移动滑块84、坦克链85、坦克链托板86。第八固定组件81固定在主线台架上,位于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和拧杯盖装置9之间,第十九气缸82固定在第八固定组件81上,第十移动滑块84活动连接在第十九气缸82上,第三机械手机构83固定在第十移动滑块84上;坦克链托板86固定在第八固定组件81前侧面上,坦克链85固定在坦克链托板86左端,用于过线。
杯身搬运装置8使用时,通过第十九气缸82使第三机械手机构83把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处完成贴标的杯体搬运到拧杯盖装置9处进行拧盖。
如图20所示,拧杯盖装置9包括第二主线底板91、第二拧盖机构92、第三杯身放置机构93。第二主线底板91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二拧盖机构92和第三杯身放置机构93固定在第二主线底板91上靠右位置处,第三杯身放置机构93位于第二杯身放置机构73正右方,第二拧盖机构92位于第三杯身放置机构93正后方。
拧杯盖装置9使用时,第二拧盖机构92夹取从杯盖搬移装置5中搬运到右侧的杯盖,第三杯身放置机构93紧固从杯身搬运装置8中搬运右侧的杯身,然后通过第二拧盖机构92进行拧杯盖操作。
第二拧盖机构92和第一拧盖机构21的结构特征完全相同。
如图21所示,第三杯身放置机构93包括第九固定组件931、滑槽932、拧盖工站滑块933、L型杠杆934、轴935、旋盖夹紧块936、第二十气缸937、第八推块938、销子939和第四杯体治具组件9310。滑槽932横向固定在第九固定组件931中间位置处,拧盖工站滑块933固定在滑槽932上;两根L型杠杆934位于滑槽932两侧,并穿过第九固定组件931上表面设置的规则孔,L型杠杆934上端内外两臂分别设置有槽孔,槽孔上设置有铰接螺钉铰接在拧盖工站滑块933的两侧,弯曲处通过轴935连接着滑槽932,下端内外两臂分别设置有槽孔,槽孔分别通过销子939与第八推块938的两侧相铰接,第八推块938下端连接着第二十气缸937输出端,第二十气缸937固定在第二主线底板91下侧面上;两块旋盖夹紧块936分别固定在拧盖工站滑块933的两侧,第四杯体治具组件9310固定在第九固定组件931中间位置处。
杯体投放机构93使用时,在第二十气缸937作用下第八推块938带动销子939在L型杠杆934下端槽孔中向斜下方移动,L型杠杆934绕轴935顺时针旋转,L型杠杆934上端带动拧盖工站滑块933向内侧移动,从而实现旋盖夹紧块936对杯身的夹紧。
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10和杯盖搬运机构15的结构特征相同。
成品输出装置11和不良品输出装置4的结构特征相同。
本发明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如下:
1)焊接,将待焊接的杯盖放置第一杯盖放置机构通过超声波焊接机完成对杯盖的焊接。
2)泄漏检测,将焊接过的杯盖通过杯盖测泄漏装置使杯盖拧紧在杯身上进行杯盖测泄漏的操作。
3)杯身深度检测,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对杯身的深度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杯身通过夹取搬运装置搬运到不良品输出装置中,合格的杯身通过夹取搬运装置搬运到下一道加工工序。
4)贴标,贴标装置对合格的杯身进行贴杯口底标和杯身侧标。
5)拧杯盖,拧杯盖装置将杯盖搬移装置搬移来的杯盖和杯身搬运装置搬运来的杯身进行拧紧。
6)卸料,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把经过拧杯盖操作的保温杯搬运到成品输出装置输送出去。

Claims (10)

1.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杯盖焊接装置、杯盖测泄漏装置、夹取搬运装置、不良品输出装置、杯盖搬移装置、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贴标装置、杯身搬运装置、拧杯盖装置、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所述的杯盖焊接装置位于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最左端,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台架上,所述的杯盖测泄漏装置位于杯盖焊接装置的右端,固定安装在泄漏测试台架上,所述的夹取搬运装置、不良品输出装置、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贴标装置位于杯盖测泄漏装置右侧,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所述的不良品输出装置位于主线台架的左侧靠后的位置处,夹取搬运装置位于不良品输出装置前侧,所述的杯盖搬移装置固定安装在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上,位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最上端的下方一定距离处,所述的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位于夹取搬运装置的前侧,所述的贴标装置位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对经过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检测合格的保温杯进行贴标的操作;所述的杯身搬运装置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与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最前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拧杯盖装置固定安装于主线台架右端,位于杯身搬运装置右端的后侧,所述的保温杯卸料搬运装置固定设置在拧杯盖装置固定座上,位于拧杯盖装置固定座靠下的位置处,成品输出装置固定安装在主线台架上,位于拧杯盖装置的正右方;
所述的杯盖焊接装置包括超声波焊接底板、超声波焊接机、第一杯盖放置机构、杯盖搬运机构、杯盖输送机构和超声波焊接台架;超声波焊接底板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台架上,超声波焊接机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杯盖放置机构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上,位于超声波焊接机的左侧;杯盖搬运机构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上,左右横跨超声波焊接机,位于超声波焊接机下半部分;杯盖输送装置同时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和超声波焊接台架上,位于超声波焊接机的右方和前方处;
所述的杯盖测泄漏装置包括第一拧盖机构、第二杯盖放置机构、第三杯盖放置机构、顶升机构、测漏机构、测试装置底板、固定夹、第一支撑立柱、移动基板、第二缓冲器、第二缓冲器固定板、第三气缸、第二推块、第二推杆、第三移动导轨、第三移动滑块和杯盖放置板;测试装置底板固定在测试台架上,第一支撑立柱下端通过固定夹固定安装在测试装置底板上,四根第一支撑立柱成矩阵式排列;移动基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柱上端,测漏机构固定安装在测试装置底板中心位置处;顶升机构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下侧面,位于移动基板右侧设置的矩形孔正下方,贯穿测试装置底板;第一拧盖机构、第二缓冲器固定板、第三气缸、第三移动导轨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上,第三移动导轨位于移动基板中间靠前的位置处,第二缓冲器固定板位于第三移动导轨两端,第三气缸位于第三移动导轨后方,第一拧盖机构位于第三气缸中间位置正后方;第二推块通过第二推杆与第三气缸输出端相连,第二推块又与杯盖放置板相连;第二缓冲器固定设置在第二缓冲器固定板上,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三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导轨上,杯盖放置板固定安装在第三移动滑块上;第二杯盖放置机构和第三杯盖放置机构平行的固定在杯盖放置板上;焊接好的杯盖放置第二杯盖放置机构、第三杯盖放置机构上,在第三气缸作用下第二推块推动杯盖放置板向右移动,当第三杯盖放置机构正好到达第一拧盖机构正下方时,此时第一拧盖机构、第三杯盖放置机构、测漏机构上下处于同一直线上,杯盖放置板停止移动,第一拧盖机构完成拧盖动作后测漏机构开始对杯盖进行测漏;测漏动作完成后杯盖放置板继续向右移动,第二杯盖放置机构又到达上中下三机构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杯盖放置板停止移动,此时第三杯盖放置机构正好到达顶升机构的正上方,顶升机构顶起杯盖供进行下一道工序;
所述的夹取搬运装置包括第十一气缸、第四导向杆、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第二托板、第四缓冲器、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第十一气缸、第四导向杆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四导向杆位于第十一气缸两侧,第四导向杆右端设有第四缓冲器,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套在第四导向杆上并可以左右移动,第二托板固定在第十一气缸和第三轴承固定座组件上,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分别固定在第二托板上表面左右中心位置处;在第十一气缸的作用下第二托板沿着第四导向杆向右移动,当正处夹紧状态的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到达要进行操作的工位时,第二托板停止移动,机械手松开放下杯身进行检测;当杯身检测不合格时,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逆时针转动把不合格的杯身夹取到不良品输出装置中;
所述的不良品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装置台架、第三伺服电机、第三齿轮、滚筒、第三托板、感应器、挡板固定组件和挡板;输出装置台架和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三伺服电机位于输出装置台架右侧下方;第三齿轮套在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第三齿轮通过链条与滚筒的带齿端相连,滚筒活动连接在输出装置台架两端,第三托板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中间,用于支撑传送带,传送带绕滚筒转动;感应器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左右侧位置处,用于感应杯盖的位置,挡板固定组件固定在输出装置台架的右侧,位于右侧感应器的左侧,挡板固定在挡板固定组件上,防止杯盖滑落;
所述的杯盖搬移装置包括第五固定组件、安装基板、第四伺服电机、传送组件、同步带固定、第七移动导轨、第七移动滑块、第五缓冲器、移动板、第十六气缸和第三固定夹板;第五固定组件固定在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的立柱上,安装基板固定在第五固定组件上端面,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基板上表面最左侧,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组件左端相啮合,传送组件右端通过固定在安装基板右侧的同步带进行固定,第七移动导轨固定在安装基板上,第七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七移动导轨上,第五缓冲器设置在第七移动导轨两端;移动板下端面连接着第七移动滑块,移动板后端固定在传送组件中的同步带上,随着传送组件的转动而左右移动,第十六气缸固定在移动板前端面左右两侧,第三固定夹板固定在第十六气缸输出端;第四伺服电机驱动传动组件转动,移动板随着传动组件的转动而沿着第七移动导轨左右移动;通过第十六气缸推动第三固定夹板向内侧伸长对杯盖进行夹取;
所述的杯身阻水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支撑立柱、第四轴支撑座、过线管、管夹、上固定板、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一杯身放置机构和第一主线底板;第三支撑立柱下端通过第四轴支撑座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上,上固定板固定在第三支撑立柱的上端,过线管通过套在右侧第三支撑立柱上的管夹进行固定,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板表面的左右两侧,第一杯身放置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主线底板左侧矩形孔位置处,位于第一检测机构正下方;
所述的贴标装置包括半自动平面贴标机、贴底标机构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半自动平面贴标机、贴底标机构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上,半自动平面贴标机位于第一主线底板下方并处于贴底标机构左侧,贴底标机构位于第二检测机构的正下方,第二杯身放置机构位于贴底标机构正右侧;通过半自动平面贴标机中标签盘提供的标签分别传送到贴底标机构和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处对经过检测合格的杯体进行贴标;
所述的杯身搬运装置包括第八固定组件、第十九气缸、第三机械手机构、第十移动滑块、坦克链和坦克链托板;第八固定组件固定在主线台架上,位于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和拧杯盖装置之间,第十九气缸固定在第八固定组件上,第十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十九气缸上,第三机械手机构固定在第十移动滑块上;坦克链托板固定在第八固定组件前侧面上,坦克链固定在坦克链托板左端,用于过线;通过第十九气缸使第三机械手机构把第二杯身放置机构处完成贴标的杯体搬运到拧杯盖装置处进行拧盖;
所述的拧杯盖装置包括第二主线底板、第二拧盖机构和第三杯身放置机构;第二主线底板固定在主线台架上,第二拧盖机构和第三杯身放置机构固定在第二主线底板上靠右位置处,第三杯身放置机构位于第二杯身放置机构正右方,第二拧盖机构位于第三杯身放置机构正后方;第二拧盖机构夹取从杯盖搬移装置中搬运到右侧的杯盖,第三杯身放置机构紧固从杯身搬运装置中搬运至右侧的杯身,然后通过第二拧盖机构进行拧杯盖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杯盖搬运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无杆缸安装板、无杆气缸、竖移板、第一移动导轨、第一移动滑块、第一垫块、第一气缸、气缸连接件、第一缓冲器、第一缓冲器固定板、夹取固定板、拖链、拖链固定板、第一托板、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超声波焊接底板上,无杆缸安装板横向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组件上端前侧面,无杆缸安装板的上端面与第一固定组件上端平齐;第一托板固定安装在无杆缸安装板和第一固定组件上端面,无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无杆缸安装板上;竖移板固定安装在无杆气缸上,在无杆气缸的作用下可以左右来回移动;第一移动导轨竖直固定安装在竖移板前侧面的左右两侧,第一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导轨上,第一垫块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滑块上;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竖移板上设置的凹槽中,气缸连接件下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气缸连接件下端与夹取固定板相连;第一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第一缓冲器固定板上,位于气缸连接件正上方,起到缓冲的效果;第一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竖移板的中间位置处,位于第一气缸的正上方;拖链通过固定安装在竖移板上的拖链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托板中;夹取固定板横向固定安装在第一垫块上,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夹取固定板中间位置处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结构相同;第一夹取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一推块、第一连接板、第二移动导轨、第二移动滑块、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一旋转轴;第二气缸固定板安装在夹取固定板左侧面上,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板上,第二气缸输出端与第一推块相连,第二移动导轨横向固定安装在夹取固定板上下两侧,第二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移动导轨上,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移动滑块上,第一推块、第一齿条和第一固定夹板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推块下方,第一固定夹板位于第一齿条下方,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第一旋转轴安装在上下两条第二移动导轨之间的中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拧盖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组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一轴承支座、梯形丝杆螺帽、第一丝杆、第四移动导轨、第四移动滑块、第二垫块、拧盖竖直固定板、第一轴支撑座、第一导向杆、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扭力传感器安装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扭力传感器、第三轴承支座、第二旋转轴、支撑块、压紧拨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支撑板、U型连接件、随动器和三爪卡钳;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移动基板中间靠后方的位置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组件上端,第一皮带轮活动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四移动导轨纵向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组件靠左的位置处;第四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四移动导轨上,沿第四移动导轨上下移动,第二垫块固定设置在第四移动滑块上;第一轴承支座固定安装在两个第四移动导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丝杆贯穿第一轴承支座通过锁紧螺母与第二皮带轮相连,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随第一皮带轮转动;梯形丝杆螺帽活动连接在第一丝杆上,随着第一丝杆的转动而上下移动;拧盖竖直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梯形丝杆螺帽和第二垫块上,随着梯形丝杆螺帽的移动而上下移动;第一轴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拧盖竖直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的第一导向杆固定在第一轴支撑座上,扭力传感器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上,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固定在第一轴承固定座组件上端面;扭力传感器、第三轴承支座、支撑块和第四气缸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扭力传感器安装板上,扭力传感器位于扭力传感器安装板中间位置处,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正下方,第四气缸支撑板位于扭力传感器正下方,第三轴承支座位于第四气缸支撑板上,支撑块位于扭力传感器安装板最下端;压紧拨叉通过销与支撑块相连;第四气缸固定在第四气缸支撑板上,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连接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通过销与压紧拨叉相连;第二旋转轴上端穿过扭力传感器与第二伺服电机相连,第二旋转轴下端与三爪卡钳相连,三爪卡钳通过随动器与压紧拨叉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杯盖放置机构和第三杯盖放置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二杯盖放置机构包括第二轴支撑座、第二导向杆、前放置组件、后放置组件和第一止位块,前、后放置组件的结构相同,呈前、后对称关系,第二轴支撑座呈矩阵式固定在杯盖放置板左侧设置的矩形孔周围,第二导向杆纵向固定在第二轴支撑座上;第一止位块固定在杯盖放置板左侧设置的矩形孔的右侧,位于第二导向杆两侧,并上下错开固定,用于限制前、后放置组件移动的极限位置;前放置组件包括第五气缸、第五气缸安装板、第三推块、第一推板、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定位安装件和杯盖定位安装件;第五气缸通过固定在杯盖放置板前侧面的第五气缸安装板进行固定,第三推块前侧与第五气缸的输出端相连,第三推块下侧面与第一推板相连;定位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推板的中间位置处,杯盖定位安装件安装在定位安装件上;第一推板固定在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上,第二轴承固定座组件套在第二导向杆上;
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固定治具、第二推板、第六气缸、第六气缸竖直安装板、横向安装板、第三轴支撑座、第三导向杆、第七气缸、第七气缸安装板和第二支撑立柱;固定治具对称安装在第二推板中间两侧,第二推板固定在第六气缸上端,第六气缸固定在第六气缸竖直安装板上,第六气缸竖直安装板竖直固定在横向安装板上;第三导向杆通过第三轴支撑座固定在横向安装板下端面两侧,贯穿第七气缸安装板;第七气缸固定在第七气缸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处,伸缩端与横向安装板中间位置相连,第二支撑立柱上下端分别连接移动基板和第七气缸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测漏机构包括第三固定组件、第八气缸、第八气缸固定组件、导向块组件、第四推块、第九气缸、第二齿条、第二齿轮、第三缓冲器、第五移动导轨、第五移动滑块、第三垫块、旋转中空轴、第三旋转轴、转动盘、测试治具安装板、测试治具、支撑块、第十气缸和第十气缸固定板;第三固定组件、第八气缸固定组件、导向块组件、第九气缸、第五移动导轨固定在测试装置底板上,第三固定组件位于测试装置底板的中间位置处,导向块组件位于第三固定组件左侧,第八气缸固定组件位于导向块组件左侧,第九气缸和第五移动导轨设置于第三固定组件下方靠右的位置处;第八气缸固定在第八气缸固定组件上,第四推块与第八气缸输出端相连,第四推块沿着导向块组件上端左右移动,第四推块右端的凸起正好卡在转动盘边缘上的凹槽中,起到固定的作用;第二齿条后端面与第九气缸输出端相连,下侧面与第三垫块相连,第三垫块固定在第五移动滑块上,第五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五移动导轨上,第五移动导轨两端设置有两个第三缓冲器;第三旋转轴固定在第三固定组件的中间位置处,旋转中空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旋转轴,旋转中空轴上端与转动盘相连,旋转中空轴下端套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带动转动盘转动;测试治具安装板固定在转动盘横向中心线两侧,前后对称;支撑块固定在测试治具安装板纵向中心线两侧,第十气缸的伸缩杆通过穿过支撑块对测试治具安装板进行固定,第十气缸通过固定板固定在转动盘上;测试治具固定在测试治具安装板的中间位置,位于两个支撑块之间,杯身放置在测试治具的中间位置,标准杯身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测试治具上,测试治具设置有气道,气道连接真空测漏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械手机构和第二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相同;第一机械手机构包括第十二气缸、第一固定座、第一齿轮齿条组件、第二止位块、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支撑件、第四固定组件、第十三气缸、第六推块、第六移动导轨、第六移动滑块、第十四气缸、第七推块、第十五气缸和第二固定夹板;第十二气缸和第二止位块固定在第二托板左侧靠前的位置处,第一齿轮齿条组件与第十二气缸输出端相连;第一齿轮齿条组件一侧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设置的轨道中,另外一侧套在第四旋转轴下端,用于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第二止位块位于第一固定座左侧;第四旋转轴支撑件固定在第二托板左侧中心位置处,并套在第四旋转轴上,第四旋转轴上端与第四固定组件相连;第十三气缸和第六移动导轨分别固定在四固定组件左右两侧,第六推块一侧与第十三气缸输出端相连,第六推块另外一侧固定在第十四气缸上,第十四气缸两侧与第六移动滑块相连,第七推块前后面分别与第十四气缸输出端和第十五气缸相连,第二固定夹板固定在第十五气缸两侧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的结构相同;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五伺服电机、螺杆、测量固定板、感测头、感应块、阻水部高度治具和测量基准板,所述的测量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滑动导向杆,滑动导向杆套设在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固定设置在检测机架上,所述的第五伺服电机设置在检测机架上,第五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螺杆的上端,螺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的测量固定板上;所述的测量固定板的上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的测量基准板上方设置有第五导向杆,第五导向杆套设在第二直线轴承上,并在第五导向杆上套设在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第二直线轴承相抵,下端与测量基准板相抵;所述的测量基准板的上部设置有治具连接件,治具连接件的上部设置有感应块,所述的感测头设置在测量基准板的底部,阻水部高度治具穿过测量基准板与所述的感应块固定连接;所述的感测头上部固定设置在测量固定板上,并在测量基准板上设置有感测头定位组件,感测头定位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感测头下部穿过定位孔与所述的感应块相感应测阻水部高度;所述的第五导向杆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杆连接件,在导向杆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压块,并在测量固定板上设置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压块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杯身放置机构包括第六固定组件、杯身放置板、第一杯体治具固定组件、第一杯体治具、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的杯身放置板设置在测量基准板的正下方,第六固定组件设置在杯身放置板下方,杯身放置板中设置有通孔,第一杯体治具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通孔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杯体治具设置在第一杯体治具固定组件上,杯体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杯体治具内,所述的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分别位于杯体的左右两侧;杯身放置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八移动导轨,第八移动导轨上设置有两块第八移动滑块,所述的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分别与一块第八移动滑块固定连接,并在杯身放置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丝杆座,丝杆座上架设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设置有两块螺套组件,两块螺套组件分别与所述的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丝杆传动连接第六伺服电机;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U型架,U型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滚轮,所述的旋转组件包括机座、旋转轮和电机,所述的旋转轮固定在机座和电机上,旋转轮通过齿轮与电机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底标机构包括第十七气缸、第三推杆、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第二杯体治具、夹紧组件、第七固定组件、第九移动导轨、第九移动滑块、第三止位块、第六缓冲器、第十八气缸和放置底板;第七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主线底板上,第十七气缸固定在第七固定组件右下侧,第三推杆上下端分别连接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和第十七气缸,第二杯体治具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中心圆孔处;夹紧组件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上,第十八气缸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后侧面,输出端与放置底板相连;放置底板设置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的凹槽中,用于支撑杯体,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九移动滑块,第九移动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九移动导轨上,第九移动导轨竖直固定在第七固定组件前侧面偏左的位置处,第六缓冲器分别固定在第七固定组件上下端面,位于两个第九移动导轨中间位置处;第三止位块固定在第二杯体治具固定组件后侧面中间位置处,位于第六缓冲器正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三杯身放置机构包括第九固定组件、滑槽、拧盖工站滑块、杠杆、轴、旋盖夹紧块、第二十气缸、第八推块、销子和第四杯体治具组件;滑槽横向固定在第九固定组件中间位置处,拧盖工站滑块固定在滑槽上,位于滑槽左右两侧;杠杆位于滑槽两侧,并穿过第九固定组件上表面设置的规则孔,杠杆上端槽孔通过螺钉连接在拧盖工站滑块,弯曲处通过轴连接着滑槽,下端槽孔处通过销子连接着第八推块,第八推块下端连接着第二十气缸输出端,第二十气缸固定在第二主线底板下侧面上;旋盖夹紧块固定在拧盖工站滑块,第四杯体治具组件固定在第九固定组件中间位置处;在第二十气缸作用下第八推块带动销子在杠杆下端槽孔中向斜下方移动,杠杆绕轴顺时针旋转,杠杆上端带动拧盖工站滑块向内侧移动,从而实现旋盖夹紧块对杯身的夹紧。
CN201811017731.1A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Active CN109048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7731.1A CN109048383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7731.1A CN109048383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8383A CN109048383A (zh) 2018-12-21
CN109048383B true CN109048383B (zh) 2020-05-12

Family

ID=6475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7731.1A Active CN109048383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8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3343A (zh) * 2019-06-28 2019-10-01 浙江强远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用于保温杯底盖与吸气剂的自动焊接机
CN110561056B (zh) * 2019-10-19 2024-01-05 无锡锐思智能焊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冲焊成型设备及方法
CN111113184A (zh) * 2020-01-09 2020-05-08 珠海市华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杯装配生产线
CN111993078A (zh) * 2020-08-29 2020-11-27 永康市致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保温杯盖自动装配机
CN113210845A (zh) * 2021-04-19 2021-08-06 苏州软体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保温杯激光焊底机
CN113941859B (zh) * 2021-11-05 2022-12-09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一种保温杯的生产线
CN114309979A (zh) * 2021-12-28 2022-04-12 苏州镭拓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高效杯底激光切割生产线及切割加工方法
CN116690523B (zh) * 2023-08-04 2023-10-17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自纠偏定向划线贴标装置及其划线贴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0284B2 (ja) * 2006-04-03 2012-04-18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カップ取付け装置
KR101200063B1 (ko) * 2012-06-01 2012-11-12 이상국 직분사식 연료레일의 인젝터 컵 가공장치
CN107931157B (zh) * 2017-11-27 2019-06-25 张自军 一种钧瓷保温杯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8340066B (zh) * 2018-03-03 2019-06-18 王东跃 一种医用不锈钢杯杯盖自动焊接测漏一体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8383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8383B (zh)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8773676B (zh) 一种面板检测装置
CN108340066B (zh) 一种医用不锈钢杯杯盖自动焊接测漏一体设备
CN109044049B (zh)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9048268B (zh) 一种齿轮滚针全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CN108242872B (zh) 一种转子加工设备的组装机构
CN109520658B (zh) 在线全自动扭力测试仪
CN113909881B (zh) 一种igbt模块自动组装装置
CN210549433U (zh) 一种放电管装配保护片生产线
CN106602125B (zh) 一种入盖定位夹具
CN109048384B (zh) 一种保温杯杯盖测泄漏装置及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5463858A (zh) 一种铝瓶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107912B (zh) 一种医用不锈钢杯杯体质量检测及贴标自动装配系统
CN110784075A (zh) 道闸全自动生产线
CN109048385B (zh) 一种保温杯杯盖的焊接装置及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9174702B (zh) 一种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0672271A (zh) 一种缸套气密刷扫一体机
JP3227037B2 (ja) 圧力容器耐圧試験装置
CN218370361U (zh) 电阻元件电性测试设备
CN209093926U (zh) 一种医用不锈钢杯杯体质量检测及贴标自动装配系统
CN111112111A (zh) 一种多工位球阀气测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08531A (zh) 一种保温杯杯盖测漏机构及测泄漏装置和保温杯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9115155B (zh) 一种杯子杯身的阻水部高度检测装置
CN215618095U (zh) 一种动车组制动盘螺栓扭矩校验用智能机器人
CN116013828A (zh) 一种石英半导体封装装置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7

Address after: 322102 Jin Yi Dong Industrial belt A District, Dongyang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YUNE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6, 260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6 buildings and 4 floors

Applicant before: Wang Congy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