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3683A - 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 Google Patents
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43683A CN109043683A CN201810886022.0A CN201810886022A CN109043683A CN 109043683 A CN109043683 A CN 109043683A CN 201810886022 A CN201810886022 A CN 201810886022A CN 109043683 A CN109043683 A CN 1090436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polyester
- nanoparticle
- underwear
- ya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12—Component part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包含一罩杯本体,该罩杯本体包含:一内表织物层、一外表织物层以及一中间织物层,介于该内表织物层及该外表织物层之间,该中间织物层是由数条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所构成,所述聚酯纤维纱线为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衣罩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背景技术
胸罩为女性最为贴身的衣物,在现今国人生活品质普遍提升的环境下,消费者对胸罩品质及使用舒适性的要求相对增加,在胸罩产品中,最直接影响消费者穿戴品质及效果的不外乎为用以包覆撑托乳房效果的罩杯,罩杯的机能性主要诉求在于能将胸部集中托高,以让胸型美观,并防止胸部下垂。
目前既有的胸罩是利用一设于罩杯内侧的提托片来达到将乳房集中托高的效果,而一般提托片是利用一平面素材裁切而成,不具备弹性,无法使罩杯达到服贴安定的效果,容易造成穿戴者的不舒适感;并且目前既有胸罩抗菌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以解决上述提出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包含一罩杯本体,该罩杯本体包含:
一内表织物层,其是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
一外表织物层,其是包含一第一编织区以及一第二编织区,该第一编织区及该第二编织区相邻,其中该第一编织区是由热熔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该第二编织区是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以及
一中间织物层,介于该内表织物层及该外表织物层之间,该中间织物层是由数条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所构成,其中该波纹状的聚酯纤纱线维的波峰处与该外表织物层结接,该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的波谷处是与该内表织物层结接;所述聚酯纤维纱线为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聚酯母粒A是通过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中粉体A的质量含量为10-20%;其中,粉体A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组成;所述聚酯母粒B是通过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B中粉体B的质量含量为6-25%;粉体B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组成。
优选地,粉体A中,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例为5:1:4;所述Mg-ZnO纳米粒子粒径为200nm;所述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0nm;所述粉体A的粒径小于1μm;
粉体B中,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7:2:1:4:3:1;所述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的粒径均为100nm;所述CaC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0nm;所述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所述粉体B的粒径小于2μm。
所述聚酯纤维中,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4-19%、6-21%、60-80%。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内衣罩杯,其中,外表织物层、中间织物层及内表织物层之间是以3D立体编织法构成一种三明治布,以便借由中间织物层的波纹状聚酯纤维纱线的设计,使得内衣罩杯具有透气的优点。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内衣罩杯的剖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内衣罩杯之外表织物层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内衣罩杯的应用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内衣罩杯之外表织物层示意图。
其中,10内衣罩杯,11罩杯本体,111提托区域,112贴合区域,12内表织物层,14外表织物层,141第一编织区,142第二编织区,16中间织物层,161聚酯纤维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如图1所示,内衣罩杯10包含一罩杯本体11,罩杯本体11包含一内表织物层12、一外表织物层14以及一中间织物层16,其中内表织物层12是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请同时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内衣罩杯之外表织物层示意图,外表织物层14包含一第一编织区141及一第二编织区142,第一编织区141及第二编织区142相邻,其中第一编织区141是由热熔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而第二编织区142是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又中间织物层16是介于内表织物层12及外表织物层14之间,如图1所示,中间织物层16是由多个条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161所构成,其中波纹状的聚酯纤纱线161的波峰处与外表织物层14结接,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161的波谷处是与内表织物层12结接。
其中,超细纤维纱线的粗细介于30丹尼及150丹尼之间,弹性纤维纱线的材质是为聚胺酯(PU)纤维,又热熔纱线是为一种包芯纱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热熔纱线较佳者是为以热熔纤维将聚酯纤维包围的包芯纱。借由热熔纱线与弹性纤维纱线的编织,使得外表织物层14的第一编织区141具有较佳支撑效果,而外表织物层14的第二编织区142则因借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的编织,具有较佳的柔适感。又,内表织物层12及外表织物层14的编织是选自圆编编织及经编编织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中间织物层16所使用的聚酯纤维纱线是可选用单丝纤维或复丝纤维,且外表织物层14、中间织物层16及内表织物层12之间是以3D立体编织法构成一种三明治布(SpacerFabricsorsandwichfabric),中间织物层16借由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的设计,具有透气的优点。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内衣罩杯的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罩杯本体11具有一提托区域111用以提托乳房,以及一贴合区域112位于提托区域111旁,于一实施例中,是使提托区域111的外表织物层14为第一编织区141,亦即提托区域111的外表织物层14是由热熔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而贴合区域112的外表织物层14为第二编织区142,亦即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于一实施例中,提托区域111是呈半月形,位于罩杯本体11的外侧且斜向延伸至罩杯本体11底缘,惟不限于此,提托区域111亦可为任意形状而不限定图案设计,提托区域111约占罩杯本体11的1%至99%,于一实施例中,提托区域111约占罩杯本体11的20%至40%,较佳者为占罩杯本体11的30%。如此使应用此罩杯本体11之内衣得以利用提托区域111将乳房外侧的肌肉向内侧集中,且服贴区域112包覆并服贴于乳房,具备有提托支撑功能佳,且服贴舒适的优点。
进一步地,以热熔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的第一编织区141依据热熔纱线的编织密度更可细分为一热熔纱线密集编织区143以及一热熔纱线稀疏编织区144,如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热熔纱线密集编织区143位于罩杯本体11的最外侧部且斜向延伸至罩杯本体11的底缘,而热熔纱线稀疏编织区144则于热熔纱线密集编织区143及第二编织区142之间,如此借由热熔纱线的编织渐层的设计,使得罩杯本体11的提托及服贴的效果更具有变化性。
在本发明中,借由热熔纱线与弹性纤维纱线的编织,使得外表织物层的第一编织区具有较佳支撑效果,而外表织物层的第二编织区则借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的编织,具有较佳的柔适感。如此使应用此罩杯本体之内衣得以利用具有第一编织区的提托区域将乳房外侧的肌肉向内侧集中,且具有第二编织区的服贴区域则包覆并服贴于乳房,具备有提托支撑功能佳,且服贴舒适的优点。
进一步的,中间织物层16所使用的聚酯纤维纱线为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
利用现有的熔融纺丝法,结合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本公开技术方案中,通过熔融混纺,使得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在保持抗菌效果的同时,增强了聚酯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通过对聚酯母粒的改善,使得聚酯纤维的抗菌功效和导电性能取得平衡,具有良好的抗菌、抗静电性能。
具体的,上述的聚酯母粒A是通过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中粉体A的质量含量为10-20%;其中,粉体A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组成。
粉体A中,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例为5:1:4;所述Mg-ZnO纳米粒子粒径为200nm;所述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0nm;所述粉体A的粒径小于1μm。
具体的,上述的聚酯母粒B是通过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B中粉体B的质量含量为6-25%;粉体B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组成;
粉体B中,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7:2:1:4:3:1;所述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的粒径均为100nm;所述CaC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0nm;所述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所述粉体B的粒径小于2μm。
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中,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4-19%、6-21%、60-80%。
更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中,聚酯切片、石墨烯聚酯母粒和负离子聚酯母粒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7%、15%、68%。
粉体A是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经湿法研磨工艺得到的。其中,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氧化锌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中均有应用;而ZnO纳米粒子是一种传统的无机金属氧化物抗菌剂,通过对ZnO纳米粒子掺杂Mg,使其抗菌效果增加,同时结合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作为载体,对于抗菌效果的增大起到积极效果。类似的,粉体B是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混合经湿法研磨工艺得到的。其中,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平面薄膜。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它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厚度为一个原子层。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键的p电子,这些p电子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且运动速度高达光速的1/300,赋予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本公开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石墨烯与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混合构成粉体B,能够使得粉体B充分发挥导电性,由其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作为分散剂,对于粉体B导电性均匀性的发挥起到意料不到的有益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粉体A和粉体B中的所述石墨烯负载有Fe和Cu,负载量分别为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4%、6%、80%。
上述的聚酯母粒A是通过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中粉体A的质量含量为10-20%;
粉体A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组成,其中,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例为5:1:4;所述Mg-ZnO纳米粒子粒径为200nm;所述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0nm;所述粉体A的粒径小于1μm;
上述的聚酯母粒B是通过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B中粉体B的质量含量为6-25%;
粉体B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组成;其中,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7:2:1:4:3:1;所述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的粒径均为100nm;所述CaC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0nm;所述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所述粉体B的粒径小于2μm。
如下为本实施例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步骤1、制备Mg-ZnO纳米粒子
在搅拌情况下,将0.01mol的乙酸镁和0.01mol的乙酸锌加入到1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90ml的乙醇,超声处理30min,将28wt.%的氨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调节pH值为9.2,随后超声辅助化学反应,反应2小时后,通过高速离心收集Mg-ZnO纳米粒子,将离心收集的纳米粒子清洗后,干燥;
步骤2、制备聚酯母粒A
将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过筛,将过筛后的粉体与刚玉球、水配成1∶1∶4的浆液,并加入0.5%的螯合型乳酸钛盐或单烷氧型钛酸酯,于滚动球磨机研磨20小时,将研磨后的浆液打入转动球磨机内,研磨质换为锆球,转动研磨60小时,在110℃~200℃干燥,脱去料浆水分,烘干的粉体于气流磨机中分散、粉碎、研磨,得到粉体A;
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经螺杆造粒得到聚酯母粒A;
步骤3、制备聚酯母粒B
将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过筛,将过筛后的粉体与刚玉球、水配成1∶1∶4的浆液,并加入0.7%的螯合型乳酸钛盐或单烷氧型钛酸酯,于滚动球磨机研磨22小时,将研磨后的浆液打入转动球磨机内,研磨质换为锆球,转动研磨50小时,在110℃~200℃干燥,脱去料浆水分,烘干的粉体于气流磨机中分散、粉碎、研磨,得到粉体B;
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经螺杆造粒得到聚酯母粒B;
步骤4、制备聚酯纤维
称取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与聚酯切片进行混合干燥;干燥在真空转鼓干燥机中进行,借助真空系统将水分随空气一起抽除,干燥温度为130℃;干燥后的原料在螺杆挤出机作用下熔融后的熔体经熔体泵送至均质除杂搅拌器中进行均一化除杂处理,熔体在均质除杂搅拌器的停留时间为30min~90min;均质除杂后的聚酯熔体经熔体泵送至二级过滤器,过滤后的熔体经设置在管道上的混合熔体后进入纺丝箱体,纺丝箱温度控制在250~280℃;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牵伸加工,即得所述聚酯纤维。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抗菌性能:
抗菌性测试是按照国标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对纤维进行抗菌测试,对照样采用100%纯棉织物,菌种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试样灭菌方式为高压蒸汽121℃下灭菌15min,计算抑菌率公式为:Y=(WT-QT)/WT×100%,其中,Y为试样的抑菌率,WT为对照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QT为试验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聚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达到99%,标准规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或对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60%时,样品具有抗菌效果,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的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性能:
其中,单丝纤度为1.7dtex,断裂强度为3.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3%,电阻率达到105Ω.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9%、21%、60%。
上述的聚酯母粒A是通过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中粉体A的质量含量为10-20%;
粉体A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组成,其中,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例为5:1:4;所述Mg-ZnO纳米粒子粒径为200nm;所述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0nm;所述粉体A的粒径小于1μm;
上述的聚酯母粒B是通过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B中粉体B的质量含量为6-25%;
粉体B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组成;其中,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7:2:1:4:3:1;所述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的粒径均为100nm;所述CaC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0nm;所述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所述粉体B的粒径小于2μm。
如下为本实施例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步骤1、制备Mg-ZnO纳米粒子
在搅拌情况下,将0.01mol的乙酸镁和0.01mol的乙酸锌加入到1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90ml的乙醇,超声处理30min,将28wt.%的氨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调节pH值为9.2,随后超声辅助化学反应,反应2小时后,通过高速离心收集Mg-ZnO纳米粒子,将离心收集的纳米粒子清洗后,干燥;
步骤2、制备聚酯母粒A
将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过筛,将过筛后的粉体与刚玉球、水配成1∶1∶4的浆液,并加入0.5%的螯合型乳酸钛盐或单烷氧型钛酸酯,于滚动球磨机研磨20小时,将研磨后的浆液打入转动球磨机内,研磨质换为锆球,转动研磨60小时,在110℃~200℃干燥,脱去料浆水分,烘干的粉体于气流磨机中分散、粉碎、研磨,得到粉体A;
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经螺杆造粒得到聚酯母粒A;
步骤3、制备聚酯母粒B
将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过筛,将过筛后的粉体与刚玉球、水配成1∶1∶4的浆液,并加入0.7%的螯合型乳酸钛盐或单烷氧型钛酸酯,于滚动球磨机研磨22小时,将研磨后的浆液打入转动球磨机内,研磨质换为锆球,转动研磨50小时,在110℃~200℃干燥,脱去料浆水分,烘干的粉体于气流磨机中分散、粉碎、研磨,得到粉体B;
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经螺杆造粒得到聚酯母粒B;
步骤4、制备聚酯纤维
称取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与聚酯切片进行混合干燥;干燥在真空转鼓干燥机中进行,借助真空系统将水分随空气一起抽除,干燥温度为130℃;干燥后的原料在螺杆挤出机作用下熔融后的熔体经熔体泵送至均质除杂搅拌器中进行均一化除杂处理,熔体在均质除杂搅拌器的停留时间为30min~90min;均质除杂后的聚酯熔体经熔体泵送至二级过滤器,过滤后的熔体经设置在管道上的混合熔体后进入纺丝箱体,纺丝箱温度控制在250~280℃;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牵伸加工,即得所述聚酯纤维。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抗菌性能:
抗菌性测试是按照国标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对纤维进行抗菌测试,对照样采用100%纯棉织物,菌种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试样灭菌方式为高压蒸汽121℃下灭菌15min,计算抑菌率公式为:Y=(WT-QT)/WT×100%,其中,Y为试样的抑菌率,WT为对照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QT为试验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聚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达到99%,标准规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或对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60%时,样品具有抗菌效果,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的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性能:
其中,单丝纤度为1.6dtex,断裂强度为3.4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1%,电阻率达到98Ω.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石墨烯导电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7%、15%、68%。
上述的聚酯母粒A是通过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中粉体A的质量含量为10-20%;
粉体A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组成,其中,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例为5:1:4;所述Mg-ZnO纳米粒子粒径为200nm;所述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0nm;所述粉体A的粒径小于1μm;
上述的聚酯母粒B是通过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B中粉体B的质量含量为6-25%;
粉体B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组成;其中,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7:2:1:4:3:1;所述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的粒径均为100nm;所述CaC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0nm;所述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所述粉体B的粒径小于2μm。
如下为本实施例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步骤1、制备Mg-ZnO纳米粒子
在搅拌情况下,将0.01mol的乙酸镁和0.01mol的乙酸锌加入到1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90ml的乙醇,超声处理30min,将28wt.%的氨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调节pH值为9.2,随后超声辅助化学反应,反应2小时后,通过高速离心收集Mg-ZnO纳米粒子,将离心收集的纳米粒子清洗后,干燥;
步骤2、制备聚酯母粒A
将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过筛,将过筛后的粉体与刚玉球、水配成1∶1∶4的浆液,并加入0.5%的螯合型乳酸钛盐或单烷氧型钛酸酯,于滚动球磨机研磨20小时,将研磨后的浆液打入转动球磨机内,研磨质换为锆球,转动研磨60小时,在110℃~200℃干燥,脱去料浆水分,烘干的粉体于气流磨机中分散、粉碎、研磨,得到粉体A;
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经螺杆造粒得到聚酯母粒A;
步骤3、制备聚酯母粒B
将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过筛,将过筛后的粉体与刚玉球、水配成1∶1∶4的浆液,并加入0.7%的螯合型乳酸钛盐或单烷氧型钛酸酯,于滚动球磨机研磨22小时,将研磨后的浆液打入转动球磨机内,研磨质换为锆球,转动研磨50小时,在110℃~200℃干燥,脱去料浆水分,烘干的粉体于气流磨机中分散、粉碎、研磨,得到粉体B;
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经螺杆造粒得到聚酯母粒B;
步骤4、制备聚酯纤维
称取聚酯母粒A和聚酯母粒B与聚酯切片进行混合干燥;干燥在真空转鼓干燥机中进行,借助真空系统将水分随空气一起抽除,干燥温度为130℃;干燥后的原料在螺杆挤出机作用下熔融后的熔体经熔体泵送至均质除杂搅拌器中进行均一化除杂处理,熔体在均质除杂搅拌器的停留时间为30min~90min;均质除杂后的聚酯熔体经熔体泵送至二级过滤器,过滤后的熔体经设置在管道上的混合熔体后进入纺丝箱体,纺丝箱温度控制在250~280℃;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牵伸加工,即得所述聚酯纤维。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抗菌性能:
抗菌性测试是按照国标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对纤维进行抗菌测试,对照样采用100%纯棉织物,菌种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试样灭菌方式为高压蒸汽121℃下灭菌15min,计算抑菌率公式为:Y=(WT-QT)/WT×100%,其中,Y为试样的抑菌率,WT为对照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QT为试验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聚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达到99%,标准规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或对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60%时,样品具有抗菌效果,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的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性能:
其中,单丝纤度为1.8dtex,断裂强度为4.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5%,电阻率达到107Ω.c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粉体A和粉体B中的所述石墨烯负载有Fe和Cu,负载量分别为4%、1%。
其中,负载石墨烯制备过程为:
在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硝酸铁和硝酸铜,完全溶解,然后将溶解有硝酸铁和硝酸铜的去离子水溶液加入到200ml的乙二醇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加入到四口瓶中,于50℃恒温水浴环境下,强力搅拌3h,得到反应溶液;再取400ml去离子水,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pH为10,然后加入硼氢化钠,制得0.1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并将其慢慢加入到反应溶液中,添加回流装置,在120℃下加热回流2h,过滤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干燥,粉碎,得到负载石墨烯粉末。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抗菌性能:
抗菌性测试是按照国标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对纤维进行抗菌测试,对照样采用100%纯棉织物,菌种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试样灭菌方式为高压蒸汽121℃下灭菌15min,计算抑菌率公式为:Y=(WT-QT)/WT×100%,其中,Y为试样的抑菌率,WT为对照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QT为试验样18h震荡接触后烧瓶内活菌浓度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聚酯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达到99%,标准规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或对白色念珠菌的的抑菌率≥60%时,样品具有抗菌效果,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的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测定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性能:
其中,单丝纤度为1.8dtex,断裂强度为4.3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5%,电阻率达到108Ω.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包含一罩杯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罩杯本体包含:
一内表织物层,其是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
一外表织物层,其是包含一第一编织区以及一第二编织区,该第一编织区及该第二编织区相邻,其中该第一编织区是由热熔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该第二编织区是由超细纤维纱线及弹性纤维纱线编织所构成;以及
一中间织物层,介于该内表织物层及该外表织物层之间,该中间织物层是由数条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所构成,其中该波纹状的聚酯纤纱线维的波峰处与该外表织物层结接,该波纹状的聚酯纤维纱线的波谷处是与该内表织物层结接;所述聚酯纤维纱线为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是以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纱线的粗细介于30丹尼及150丹尼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纱线是为以热熔纤维将聚酯纤维包围的包芯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该波纹状的聚酯纤维是选自单丝纤维及复丝纤维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纱线的材质是为聚胺酯(PU)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该罩杯本体具有提托乳房的一提托区域,以及位于该提托区域旁的一贴合区域,该提托区域的该外表织物层为该第一编织区,该贴合区域的该外表织物层为该第二编织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该提托区域不限定图案设计且占该罩杯本体的1%至99%;该第一编织区更包含一热熔纱线密集编织区及一热熔纱线稀疏编织区;该内表织物层及该外表织物层的编织是选自圆编编织及经编编织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酯母粒A是通过将粉体A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A中粉体A的质量含量为10-20%;其中,粉体A由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混合组成;所述聚酯母粒B是通过将粉体B与聚酯粉料混合、造粒得到的;其中,聚酯母粒B中粉体B的质量含量为6-25%;粉体B由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粉体A中,Mg-ZnO纳米粒子、MgO纳米粒子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例为5:1:4;所述Mg-ZnO纳米粒子粒径为200nm;所述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0nm;所述粉体A的粒径小于1μm;
粉体B中,石墨烯、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导电石墨、CaCO3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例为7:2:1:4:3:1;所述AZO纳米导电粉、ATO纳米导电粉的粒径均为100nm;所述CaCO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0nm;所述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nm;所述粉体B的粒径小于2μm。
所述聚酯纤维中,聚酯母粒A、聚酯母粒B和聚酯切片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4-19%、6-21%、60-8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86022.0A CN109043683A (zh) | 2018-08-06 | 2018-08-06 | 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86022.0A CN109043683A (zh) | 2018-08-06 | 2018-08-06 | 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43683A true CN109043683A (zh) | 2018-12-21 |
Family
ID=64831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86022.0A Pending CN109043683A (zh) | 2018-08-06 | 2018-08-06 | 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43683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9630A (zh) * | 2002-06-12 | 2005-03-09 | 骆天荣 | 纳米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710790A (zh) * | 2013-12-30 | 2014-04-09 |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静电、抗菌、石墨烯增强的复合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203625575U (zh) * | 2013-07-19 | 2014-06-04 | 上海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石墨烯高强度抗静电聚酯纤维面料 |
CN104164707A (zh) * | 2014-07-24 | 2014-11-26 | 桐乡市中辰化纤有限公司 | 石墨烯导电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205250370U (zh) * | 2015-09-18 | 2016-05-25 |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 内衣罩杯 |
CN106222789A (zh) * | 2016-08-25 | 2016-12-14 |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阻燃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
CN107513779A (zh) * | 2017-08-29 | 2017-12-26 | 常熟市何市星晨纱厂(普通合伙) | 一种高强度石墨烯涤纶复合丝 |
-
2018
- 2018-08-06 CN CN201810886022.0A patent/CN1090436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9630A (zh) * | 2002-06-12 | 2005-03-09 | 骆天荣 | 纳米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203625575U (zh) * | 2013-07-19 | 2014-06-04 | 上海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石墨烯高强度抗静电聚酯纤维面料 |
CN103710790A (zh) * | 2013-12-30 | 2014-04-09 |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静电、抗菌、石墨烯增强的复合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64707A (zh) * | 2014-07-24 | 2014-11-26 | 桐乡市中辰化纤有限公司 | 石墨烯导电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205250370U (zh) * | 2015-09-18 | 2016-05-25 |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 内衣罩杯 |
CN106222789A (zh) * | 2016-08-25 | 2016-12-14 |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阻燃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
CN107513779A (zh) * | 2017-08-29 | 2017-12-26 | 常熟市何市星晨纱厂(普通合伙) | 一种高强度石墨烯涤纶复合丝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余志超: "《静电纺丝制备介孔氧化物纤维及其吸附性研究》", 《博士论文》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05527B (zh) | 抗菌抗静电多功能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5420835B (zh) | 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 |
CN100521943C (zh) | 一种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抗菌剂及其纤维制品应用 | |
KR102162303B1 (ko) | 양모/타모/그래핀폴리아미드 혼방 모직원단과 그 생산방법 | |
CN105586717B (zh) | 一种抗菌sms复合非织造材料 | |
KR20110137874A (ko) | 은합연사와 이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원단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40014636A (ko) | 항균성 온열 보존 섬유의 제조방법,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섬유 및 이를 사용한 원단 | |
CN101851803B (zh) | 一种保健功能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183181A (zh) | 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石墨烯导电聚酯纤维 | |
CN109355729A (zh) | 一种太极石与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 |
CN105648575A (zh) | 一种铜改性纤维及用该铜改性纤维制备的混纺面料 | |
JP6936307B2 (ja) | 銀含有抗菌性材料 | |
CN111593434A (zh) | 一种抗菌透气性面料制备工艺 | |
CN109049903A (zh) | 一种抗静电耐弯折布料 | |
CN107502973B (zh) | 一种用于保健护肩的远红外线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75843B (zh) | 一种棉纤维与金属丝混纺纱线的加工工艺 | |
CN109043683A (zh) | 基于抗菌保健功能的内衣罩杯 | |
CN107151847A (zh) | 磁性纤维布 | |
CN106436015A (zh) | 一种高效持久抗菌熔喷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 |
CN102212911B (zh) | 一种含锗羊绒针织内衣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112697A (zh) | 保健型新型内衣服饰纺织面料 | |
KR20030040587A (ko) | 기능성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의 제조방법 | |
CN108842270A (zh) | 能对温度微调节的三维立体结构面料 | |
CN108741266A (zh) | 内衣罩杯 | |
KR20120054894A (ko) | 기능성 의류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