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8353A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8353A
CN109028353A CN201810795272.3A CN201810795272A CN109028353A CN 109028353 A CN109028353 A CN 109028353A CN 201810795272 A CN201810795272 A CN 201810795272A CN 109028353 A CN109028353 A CN 109028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partition
front panel
air
outdoor unit
conditioner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52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28353B (zh
Inventor
李玉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952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8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8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8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8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8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56Casing or covers of 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fan 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底盘、中隔板和前面板。所述中隔板跨立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下端与底盘连接。所述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边缘;所述前面板的上边与所述中隔板连接,所述前面板的下边与所述底盘螺栓连接,并且所述前面板下边的一螺栓孔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前面板下边的螺栓孔设置距中隔板较近,具体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因此保证前面板固定后,前面板与中隔板之间的缝隙值处于限定值内,由此液体在风机的出风下,通过缝隙吹入压缩机腔室而对压缩机或者电控部件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调器分类有一体式和分体式,对于分体式空调器而言通常具有一空调室外机。
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中隔板,中隔板将壳体的空间分割成风机腔室和压缩机腔室。其中,壳体具有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围板,以及盖设在围板上端的上盖板。围板具有一前面板,前面板的上端与中隔板连接,而前面板的下端与底盘通过多个固定点连接。
因此在现有的空调室外机中,由于前面板下端的固定点的设置位置离中隔板较远,因此中隔板的前端缘与前面板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缝隙,特别在前面板受力变形后,进而致使风机腔室内的液体在风机的出风作用下进入压缩机腔室,而对压缩机和电控盒部件等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旨在解决中隔板于前面板之间容易产生较大间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外机,包括:
底盘;
中隔板,跨立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下端与底盘连接;
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边缘;所述前面板的上边与所述中隔板连接,所述前面板的下边与所述底盘螺栓连接,并且所述前面板下边的一螺栓孔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
优选地,所述前面板下边还具有另一螺栓孔;其中,两螺栓孔分别位于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侧,并且两螺栓孔与所述中隔板的距离均不大于60mm。
优选地,所述中隔板的前端缘侧弯形成有折边,所述折边的前表面与所述前面板贴合;
所述折边的前表面凹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自所述折边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具有一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中隔板的一侧;
所述中隔板折边的前表面还设置有自所述中隔板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相邻所述流水槽设置,并且所述流水槽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密封槽之间;
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筋条,所述筋条插接在所述密封槽内。
优选地,所述筋条为弹性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中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相互钩接的扣钩。
优选地,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扣钩相应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卡接凸起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板面。
优选地,所述中隔板的前端缘设置有密封条,该密封条自中隔板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并且该密封条与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于上下方向延伸且间隔排布的两密封板,两所述密封板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中隔板的前端缘插在所述插接槽内,并且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板面分别对应抵接两所述密封板的板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
底盘;
中隔板,跨立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下端与底盘连接;
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边缘;所述前面板的上边与所述中隔板连接,所述前面板的下边与所述底盘螺栓连接,并且所述前面板下边的一螺栓孔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中隔板跨立在底盘上,并且下端与底盘连接,进而中隔板将底盘分隔为两区域,其中一区域以供形成风机腔室,另一区域则以供形成压缩机腔室。另外,底盘的前边缘设置有前面板,前面板的上边与中隔板连接,下边则与底盘连接。其中,前面板的下边与底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同时在本申请中,设置前面板下边的一螺栓孔与中隔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以此,当前面板安装完成后,可以保证前面板与中隔板前端缘之间的缝隙值处于限定范围值内,以此避免空调室外机在使用过程中,风机腔室内的液体在出风的作用下,通过缝隙进入压缩机腔室内而对压缩机或者电控部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W指示线代表中隔板的所在位置;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W指示线代表中隔板的所在位置;
图3为图1中空调室外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中隔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中隔板折边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I-I线的截面视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中隔板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前面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前面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12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前面板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13为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中隔板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14为图1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调室外机 200 底盘
300 侧板 400 上盖板
500 风机 600 压缩机
700 中隔板 710 折边
720 流水槽 730 密封槽
740 卡接凸起 800 前面板
810 筋条 820 扣钩
830 密封条 840 密封板
900 导风圈 P 螺栓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请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包含有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是柜机、壁挂机、天花机或者风管机等。
下面具体对空调室外机的结构件,以及各结构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其中,为了方便描述,故引进“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辅助解释,具体的方向指示请参阅图1和图3。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等部件,外壳包括底盘200、侧壁和上盖板400,其中,侧壁又包括前面板800、两侧板300和后盖板。底盘200的边缘具有向上的弯边,因此分别对应装配前面板800、两侧板300和后盖板,进而底盘200和侧壁围合形成具有上敞口的容置空间,上盖则盖设在侧壁的上端而将上敞口闭合以构成密闭空间。当然在另一并列实施例中,侧壁也可以只包括前面板800和两侧板300,因此外壳的后端呈敞口设置,而该后敞口直接由安装在外壳内的换热器进行封闭。
外壳内设置有中隔板700,中隔板700安装在底盘200上,并且中隔板700的底部与底盘200固定连接。另外参阅图1可知,中隔板700将外壳围合成的空间于左右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左边空间为风机500腔室,该腔室安装风机500、换热器等部件;右边空间为压缩机600腔室,该腔室安装压缩机600和电控盒等部件。容易理解的,由于压缩机600和电控盒等部件要避免液体接触,因此设置有中隔板700将风机500进行分隔以防止下雨环境或者潮湿环境中,风机500将液体吹向压缩机600腔室而损坏压缩机600和电控部件。
本申请中,特别对前面板800的安装进行描述,前面板800设置在底盘200的前边缘,因此中隔板700的前端缘与前面板800相对,即中隔板700的前端缘和前面板800呈相互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前面板800安装后,其上边与中隔板700连接,并且容易理解的,由于中隔板700的高度与前面板800的高度相近,因此前面板800的上边连接在中隔板700的上端。另外,前面板800的下边通过螺栓与底盘200连接,因为底盘200具有向上弯边,因此前面板800的下边优选与底盘200的向上弯边螺栓固定,当然前面板800的下边也可以采用螺钉固定而与底盘连接。具体的,在前面板800的下边与底盘200的弯边上对应设置有螺栓孔P或螺钉孔,然后将螺栓穿过螺栓孔P或螺钉孔进行装配即可,本申请中,举例前面板800和中隔板70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行解释说明。
但此处值得一提,由于前面板800的上边和中隔板700固定,而下边和底盘200连接,因此,前面板800和中隔板700的前端缘之间会具有一定缝隙,而在空调室外机100的实际应用中,该缝隙的限定不能大于0.5mm,以保证风机500腔室内的水珠或者水雾不会通过该缝隙而进入压缩机600腔室内。所以,在本申请中,为了尽量减小中隔板700和前面板800之间的缝隙,故将前面板800下边的螺栓孔P设置得较为靠近中隔板700,以当前面板800螺栓固定后,前面板800的整个板面可以往中隔板700的前端缘靠,以尽量保证两者之间的缝隙在0.5mm以内。具体的,前面板800的下边优选通过多个螺栓孔P进行固定,在多个螺栓孔P中,并且至少限定一螺栓(该螺栓孔P称第一螺栓孔P)与中隔板700之间的间距为L(请参阅图2),其中L不大于60mm(例如取值:10mm、20mm、30mm、40mm、50mm或60mm等),以此保证前面板800固定后,其与中隔板700的前端缘之间存在的缝隙在0.5mm以内。当然,考虑到,若螺栓孔P设置较为靠近中隔板700,例如两者之间的间距在0mm至10mm以内,则螺栓孔P的开设,或者螺栓安装固定时,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中隔板700的干涉;而若将螺栓孔P设置较为远离中隔板700,例如两者之间的间距在30mm至60mm之内,虽然中隔板700与前面板800之间的间隙在规定要求之内,但是该间隙的尺寸还是较大,并且在前面板800受力或者出现微变形后,该间隙的扩张程度会更大进而超出限定值0.5mm;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前面板800下边的一螺栓孔P与中隔板700之间的间距为10mm~30mm,例如取值:10mm、15mm、18mm、20mm、25mm或30mm等。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前面板800的更佳固定效果,以保证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在限定值内,以及进一步保证前面板800在出现微变形后,也不会致使其与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超过限定值的效果。因此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设置前面板800下边的另一螺栓孔P(该螺栓孔P称第二螺栓孔P)与中隔板700之间的间距为S,并且S不大于60mm,并且第一螺栓孔P与第二螺栓孔P分别位于中隔板700的相对两侧,以此起到上述效果。其中,第二螺栓孔P的取值范围,以及优选取值范围可参照第一螺栓孔P所设定,在此不加赘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中隔板700跨立在底盘200上,并且下端与底盘200连接,进而中隔板700将底盘200分隔为两区域,其中一区域以供形成风机500腔室,另一区域则以供形成压缩机600腔室。另外,底盘200的前边缘设置有前面板800,前面板800的上边与中隔板700连接,下边则与底盘200连接。其中,前面板800的下边与底盘20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同时在本申请中,设置前面板800下边的一螺栓孔P与中隔板70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以此,当前面板800安装完成后,可以保证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前端缘之间的缝隙值处于限定范围值内,以此避免空调室外机100在使用过程中,风机500腔室内的液体在出风的作用下,通过缝隙进入压缩机600腔室内而对压缩机600或者电控部件造成损坏。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700的前端缘侧弯形成有折边710,所述折边710的前表面与所述前面板800贴合;所述折边710的前表面凹设有流水槽720,所述流水槽720自所述折边71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具体的,请参阅图4和图5,中隔板700的前端缘侧向弯折形成有折边710,该折边710与前面板800的板面贴合以增大中隔板700和前面板800的接触区域,由此,即使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之间具有缝隙,当液体流经缝隙时,由于接触区域的增加而加大液体的流程以提高液体的流动阻力,进而不易流进压缩机600腔室内。
另外,为了提高折边710的阻水性能,在折边710的前表面凹设有流水槽720,并且流水槽720自折边71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因此,在风机500工作过程中,若存在水气从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和折边710)之间缝隙穿过时,该部分水气会在流水槽720内进行环流,进而水分渐渐附着在流水槽720的槽壁上,然后顺着流水槽720的槽壁下流排出,由此可以避免水气直接通过缝隙进入压缩机600腔室内。
进一步的,为了增大流水槽720对水气的阻挡能力,请参阅图6和图7,将流水槽720的槽壁自前后向后朝向靠近压缩机600腔室的一侧倾斜,即流水槽720朝向压缩机600腔室的一侧倾斜凹设。由此,当部分水气通过缝隙且进入流水槽720后,通过流水槽720的倾斜槽壁导流后反向导出,进而该部分水气与后续进入缝隙的另一部分水气相向而行以相互阻挡,由此有效制止水气直接通过缝隙后流入压缩机600腔室可能。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7和图10,所述中隔板700折边710的前表面还设置有自所述中隔板70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密封槽730,所述密封槽730相邻所述流水槽720设置,并且所述流水槽720位于所述风机500与所述密封槽730之间;另外,所述前面板800的后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筋条810,所述筋条810插接在所述密封槽730内。容易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于流水槽720的远离风机500一侧还设置有配合筋条810的密封槽730,因此,通过筋条810和密封槽73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前面板800和折边710之间的密封程度。同时,密封槽730较流水槽720更为远离风机500,因此风机500工作时,即使产生水气通过流水槽720后,也会在筋条810的密封阻隔下,防止水气进入压缩机600腔室内。
在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筋条810的材质可以是刚性的,可以是柔性的,也可以是弹性的,本申请优选筋条810为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设置筋条810和密封槽730之间呈轻幅度的过盈配合,以当筋条810插入密封槽730后,能够与密封槽730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抵接力,以使得两者抵接更为密闭。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至图10,所述中隔板700的板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740,所述前面板800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740相互钩接的扣钩820。具体的,中隔板700具有相对的两板面,第一板面为朝向风机500的一面,第二板面为朝向压缩机600的一面,中隔板700的第一板面或者第二板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740。前面板800的后表面设置有扣钩820,扣钩820包括连接部和钩部,连接部自前面板800的后表面朝向远离所述前面板800延伸,扣钩820则设置在连接部的自由端。其中,扣钩820的连接部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安装前面板800而自前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扣钩820的钩部先顶住卡接凸起740,随后使得扣钩820的连接部发生形变以偏移钩部从卡接凸起740的侧边继续向后移动,至整个钩部移动至卡接凸起740的后部时,连接部回复原状,使得钩部勾住卡接凸起740实现扣钩820和卡接凸起740的卡接。其中,对卡接凸起740进一步描述,由于扣钩820在配合卡接凸起740时,扣钩820的钩部要顶住卡接凸起740,并且顺着卡接凸起740往后位移,因此考虑到为了对扣钩820的钩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可以优选设置卡接凸起740的用以接触扣钩820扣部的一侧面呈倾斜面设置(请参阅图9),以对扣钩820的钩部起到向后导向的作用。
容易理解的,通过扣钩820的设置,因此当前面板800安装完成后,前面板800的板面可以通过扣钩820进行固定,限制前面板8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前后偏移而使得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增大。另外,由于扣钩820设置在前面板800的板面上,即扣钩820位于前面板800的上下两端之间,处于中部位置,因此即使前面板800的板面受外力欲发生变形,也会在扣钩820的束缚下减小变形量,以避免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变大。另外,在本申请中,优选卡接凸起740和扣钩820相应设置有多个,即每一扣钩820扣接一卡接凸起740,并且多个卡接凸起740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中隔板700的相对两板面。因此,通过多个扣钩820的设置,可以提高前面板800的板面的固定强度,有效防止其变形,同时,多个卡接凸起740间隔排布在中隔板700的相对两侧,因此均衡中隔板700两侧的受力强度。
此外还值得一提,结合扣钩820设置的方案和筋条810设置的方案,由于筋条810呈弹性设置,因此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在扣钩820钩住卡接凸起740时,前面板800向后挤压筋条810,使得筋条810和密封槽730配合得更加紧密。另外,由于前面板800装配后,筋条810存在微量的形变,由此当前面板800发生微量形变,而导致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增大时,筋条810会进行弹性回复以适当进行扩展,进而一定量减小变形后的前面板800与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大小,或者可以完全封堵尺寸变大后的缝隙。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所述中隔板700的前端缘设置有密封条830,该密封条830自中隔板700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并且该密封条830与所述前面板800的后表面抵接。容易理解的,在中隔板700的前端缘设置有密封条830,因此,当前面板800安装完成后,密封条830夹设在中隔板700和前面板800之间,由此将两者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另外,还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条830设置在前面板800上,进而当前面板800安装完成后,该密封条830夹设在两者之间,以封堵前面板800和中隔板700之间的缝隙。同理,也可以同时在中隔板700的前端和前面板800的后表面设置有该密封条830,进而通过双层密封的作用,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述前面板800的后表面设置有于上下方向延伸且间隔排布的两密封板840,两所述密封板840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中隔板700的前端缘插在所述插接槽内,并且所述中隔板700的相对两板面分别对应抵接两所述密封板840的板面。
具体的,两密封板840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在前面板800的后表面,即密封板840与前面板800呈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状态,因此两密封板840之间形成有插接槽,中隔板700的前端则插设在插接槽内,以使得中隔板700与前面板800之间的缝隙密闭在插接槽内。其中密封板840的延伸形态具体根据中隔板700的形状限定,以保证密封板840所形成的插接槽适配中隔板700,保证中隔板700的前端可以插接在插接槽内。另外,密封板840的设置方式,可以是直接由前面板800的板面凸起形成,也可以是另外装配在前面板800上的板材。
此外还值得一提,插接槽不单可以由设置在前面板800上的密封板840形成,而是由前面板800的板面凹陷形成,因此相当于中隔板700的前端直接嵌入前面板800内。由此前面板800上的插接槽将中隔板700的前端包覆,以避免两者之间形成有缝隙。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述中隔板700的底边侧向折弯形成有翻边750,所述翻边750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块760,所述连接块760上设置有螺纹孔,并且该螺纹孔与固定前面板800下边的螺栓螺纹适配。因此容易理解,当前面板800安装完成后,固定前面板800的螺栓同时连接中隔板700上的连接块760,进而增大了前面板800和中隔板700的连接强度,而避免前面板800和中隔板700其一产生相对位移而致使两者之间的缝隙增大。
此外还考虑到,由于导风圈900设置在前面板800的后表面,因此在安装前面板800时,导风圈900与中隔板700之间会存在安装干涉,进而影响前面板800的装配而降低其安装效率。因此,在另一方案中,于中隔板700的表面设置有一凹槽K,该凹槽K供导风圈900安装让位,以避免上述问题。具体的,中隔板700具有朝向风机腔室的第一表面和背向风机腔室的第二表面,所述凹槽K凹设在中隔板700的第一表面,以供安装在前面板800后的导风圈900安装让位。
关于导风圈900的描述,具体请参阅图3,所述导风圈900呈圆环设置,并具有前环端和后环端,导风圈900的前环端连接前面板800的后表面,导风圈900的后环端伸入外壳的容置空间内,同时相对风机500设置。由此,风机500工作时的出风可以通过导风圈900进行导向,以聚拢出风量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外壳内设置有中隔板700,同时前面板800安装完成后,导风圈900的侧边较为靠近中隔板700,甚至会抵接中隔板700的第一表面。因此,在前面板800的安装过程中,中隔板700会对导风圈900造成干涉而影响前面板800的装配,进而导致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进而,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13,设置中隔板700的第一表凹陷有凹槽K,以给所述导风圈900安装让位,进而避免上述问题而提高前面板800的装配效率。
具体对凹槽K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3,中隔板700的第一表面凹陷形成,该凹槽K位于中隔板700的前端缘,同时,该凹槽K的靠近前面板800的一侧呈缺口设置。也就是说,凹槽K具有一槽底K3,以及连接该槽底K3的上槽壁K1、下槽壁K2和后槽壁,而前槽壁为缺失状态,因此安装前面板800时,导风圈900的靠近中隔板700的一侧可以在凹槽K内进行前后移动,进而有效避免导风圈900和中隔板700两者间的相互干涉。
具体装配时,先将风机、压缩机以及电控部件等固定在底盘后,在两侧板300固定,随后将前面板800设置有导风圈900的表面朝向风机500,并且移动前面板800至其两侧邻近侧板300的前端,此时,在凹槽K给予导风圈900安装让位的基础上,导风圈900的靠近中隔板700的一侧(下述简称“右侧端”)能够容置于凹槽K内。进而,导风圈900的右侧端可以在凹槽K内进行前后移动,由此避免容易碰撞中隔板700或卡住中隔板700致影响前面板800的装配效率。
在另一更佳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800的对应所述中隔板700的区域采用记忆材料制成。具体的,前面板800的抵接中隔板700的区域以及周边区域均采用记忆材料制成,因此当前面板800发生微变形致使中隔板700与前面板800之间的缝隙增大后,只需对记忆材料制成的部分板面进行升温,即可使得该部分板面回复前状以抵接中隔板700的前端缘,而有效控制两者间的缝隙超出限定值。其中,记忆材料可以是记忆合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中隔板,跨立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下端与底盘连接;
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边缘;所述前面板的上边与所述中隔板连接,所述前面板的下边与所述底盘螺栓连接,并且所述前面板下边的一螺栓孔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下边还具有另一螺栓孔;其中,两螺栓孔分别位于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侧,并且两螺栓孔与所述中隔板的距离均不大于6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前端缘侧弯形成有折边,所述折边的前表面与所述前面板贴合;
所述折边的前表面凹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自所述折边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具有一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中隔板的一侧;
所述中隔板折边的前表面还设置有自所述中隔板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相邻所述流水槽设置,并且所述流水槽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密封槽之间;
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筋条,所述筋条插接在所述密封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为弹性材质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相互钩接的扣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扣钩相应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卡接凸起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板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前端缘设置有密封条,该密封条自中隔板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并且该密封条与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设置有于上下方向延伸且间隔排布的两密封板,两所述密封板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中隔板的前端缘插在所述插接槽内,并且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板面分别对应抵接两所述密封板的板面。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1810795272.3A 2018-07-18 2018-07-18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109028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5272.3A CN109028353B (zh) 2018-07-18 2018-07-18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5272.3A CN109028353B (zh) 2018-07-18 2018-07-18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8353A true CN109028353A (zh) 2018-12-18
CN109028353B CN109028353B (zh) 2020-05-22

Family

ID=6464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5272.3A Active CN109028353B (zh) 2018-07-18 2018-07-18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8353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5190A (ja) * 1993-08-23 1995-03-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9174827A (ja) * 2008-01-28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室外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10164221A (ja) * 2009-01-14 2010-07-29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3133968A (ja) * 2011-12-26 2013-07-08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3671786U (zh) * 2014-01-01 2014-06-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
CN203731584U (zh) * 2013-12-24 2014-07-2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3869213U (zh) * 2014-05-08 2014-10-0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JP2015068594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4534840U (zh) * 2015-04-07 2015-08-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箱及空调器
CN104976699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16125743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6288025A (zh) * 2016-09-18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隔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6113167U (zh) * 2016-08-25 2017-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和网罩的固定结构
CN107076433A (zh) * 2014-12-26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
CN207299265U (zh) * 2017-08-2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99277U (zh) * 2017-08-2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99278U (zh) * 2017-09-1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7555818U (zh) * 2017-11-30 2018-06-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5190A (ja) * 1993-08-23 1995-03-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9174827A (ja) * 2008-01-28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室外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10164221A (ja) * 2009-01-14 2010-07-29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3133968A (ja) * 2011-12-26 2013-07-08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5068594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3731584U (zh) * 2013-12-24 2014-07-2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3671786U (zh) * 2014-01-01 2014-06-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
CN104976699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3869213U (zh) * 2014-05-08 2014-10-0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7076433A (zh) * 2014-12-26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
JP2016125743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4534840U (zh) * 2015-04-07 2015-08-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箱及空调器
CN206113167U (zh) * 2016-08-25 2017-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和网罩的固定结构
CN106288025A (zh) * 2016-09-18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隔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7299265U (zh) * 2017-08-2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99277U (zh) * 2017-08-2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99278U (zh) * 2017-09-12 2018-05-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7555818U (zh) * 2017-11-30 2018-06-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8353B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5107B (zh) 空调装置
EP2557370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4024759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5737279B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JP5182486B2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05385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벽 매입형 실외기
CN109028353A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644006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911876B (zh) 一种热交换器的冲洗结构
CN103912926B (zh) 室外单元
CN207146703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3134134B (zh) 送风装置
CN104911877B (zh) 一种具有框架的热交换器
CN203298460U (zh) 空调器及其蒸发器排水结构
CN109506298B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386425U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48699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1818748A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室外机电控盒
CN109425026B (zh) 空调一体机
CN207907465U (zh) 密封连接件和箱体
JP200913353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911879B (zh) 一种热交换器的匀风结构
CN20758494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5825300U (zh) 支撑防护件及空调一体机
CN201050860Y (zh) 空调室外机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