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4298B - 盖梁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盖梁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4298B
CN109024298B CN201810980242.XA CN201810980242A CN109024298B CN 109024298 B CN109024298 B CN 109024298B CN 201810980242 A CN201810980242 A CN 201810980242A CN 109024298 B CN109024298 B CN 109024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die
truss
inclined plane
pier stud
isosceles trapez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02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24298A (zh
Inventor
谢广恕
储兵
李飞
程进松
陈大显
马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Municipal Engineering Branch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Municipal Engineering Branch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Municipal Engineering Branch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18109802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4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4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4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4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4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梁施工方法,采用的为矩形墩柱,矩形墩柱的临近上端面的部分贯穿设置有钢棒,在钢棒的两伸出端连接有调节支撑座,具体使调节支撑座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整个模板的安装高度,直角三角架用于支撑固定侧边底模,再将盖梁钢筋笼与跨中底模、侧边底模、墩柱的上表面配合,固定好端模之后即可完成盖梁的浇筑成型,成型之后需拆除各部件,此时跨中底模、侧边底模是与现浇盖梁连接一起的,为了方便拆除,要使桁架、分配梁及直角三角架相对跨中底模、侧边底模处于分离状态才更好拆除,使调节支撑座的高度降低即可实现,然后再移除直角三角架,采用钢棒翘掉跨中底模、侧边底模等部件。

Description

盖梁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盖梁是桥梁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上部结构的恒载和活载就是通过盖梁传递给墩柱和基础。现有技术中,盖梁施工方案常常采用满堂支架法、穿钢棒法、抱箍法施工等。但是,对于具有大跨度墩柱、大体积盖梁的桥梁结构来说,满堂支架法的施工周期长,不经济;抱箍法虽然施工简便,但普通型抱箍不满足受力要求,当墩柱为矩形墩柱时,若采用抱箍法施工,抱箍与墩柱之间摩擦力不均匀,安全性能较差,但是采用穿钢棒法也要保证其布置型式,使其拆卸安装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梁施工方法,避免采用钢管搭设支架进行施工,同时确保结构稳定,拆卸盖梁模板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盖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制矩形墩柱,在墩柱的平行于盖梁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边贯穿布置有平置的钢棒;B、钢棒的上部连接有调节支撑座,两墩柱之间通过调节支撑座连接有桁架,桁架相对钢棒垂直布置,且桁架相对墩柱的垂直于盖梁长度方向的靠外侧侧边伸出;C、墩柱外侧的两相对的桁架之间均匀垂直连接有分配梁;D、处于两墩柱之间的分配梁的上方布置有跨中底模,跨中底模呈等腰梯形状,跨中底模的两斜侧边的底部分别搭接于墩柱上端面的内侧边;处于两墩柱外侧边的分配梁的上方布置有直角三角架,直角三角架的斜边靠向墩柱上端面的外侧边,直角三角架上支撑有侧边底模,侧边底模的底部搭接于墩柱的外侧边;E、预制完成的盖梁钢筋笼通过吊机与跨中底模、侧边底模、墩柱的上表面完成配合,钢筋笼的两外侧边布置端模,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形成现浇盖梁,现浇盖梁达到强度需求后使调节支撑座的高度降低,同时带动桁架、分配梁、直角三角架向下位移,然后拆除各部件。
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内容:搭建矩形钢筋笼骨架,在靠近骨架的上端面的位置预埋有平置的PVC管,将PVC管的两端管口封堵,采用模具对钢筋笼骨架进行固定随后浇筑形成墩柱,随后将钢棒穿过PVC管布置。
所述的桁架采用HM588型钢,所述的调节支撑座包括分别与桁架、钢棒构成连接的上、下支架,所述的上支架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斜面,下支架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等腰梯形块,所述的等腰梯形块的两底边处于铅垂面,等腰梯形块的两斜侧边分别与第一、第二斜面平齐贴靠。
所述的上支架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的第一基板的下表面的中段位置向下垂直延伸布置有两竖板,两竖板之间形成凹槽,两竖板的外侧边至第一基板的端部顺延布置有斜板构成第一斜面;所述的下支架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的第二基板的上表面的中段位置向上垂直延伸布置有凸块,凸块的外侧边至第二基板的端部顺延布置有斜板构成第二斜面,凹槽与凸块在铅垂面构成卡嵌滑动配合,水平布置的精轧螺纹钢穿过等腰梯形块的两底边与凸块、凹槽构成连接,下支架的下板面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下板面开设有与钢棒构成卡嵌配合的半圆柱形凹部。
步骤E包括如下步骤:
E1、初始安装时,等腰梯形块相对第一、第二斜面向上滑动,使得上、下支架间距增大,通过精轧螺纹钢将等腰梯形块、上、下支架固定,采用螺栓将桁架与上支架连接,随后布置盖梁模具各组件;
E2、现浇盖梁完成后,松动精轧螺纹钢两端的螺母,等腰梯形块相对第一、第二斜面向下滑动,使得上、下支架间距减小,上支架相对下支架向下滑动;
E3、桁架、分配梁、直角三角架同步向下位移与跨中底模、侧边底模分离,拆除各部件。
所述的步骤C中分配梁采用I16工字钢,分配梁相对桁架垂直伸出1.5m,分配梁的端部向上延伸布置有安全围栏;所述的步骤D中跨中底模与分配梁之间设置有顶托油缸。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为矩形墩柱,矩形墩柱的临近上端面的部分贯穿设置有钢棒,在钢棒的两伸出端连接有调节支撑座,具体使调节支撑座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整个模板的安装高度,通过调节支撑座在墩柱的两外侧边布置有桁架,两桁架之间连接有分配梁作为工作台面,然后以分配梁作为基础支撑面布置直角三角架,直角三角架用于支撑固定侧边底模,再将盖梁钢筋笼与跨中底模、侧边底模、墩柱的上表面配合,固定好端模之后即可完成盖梁的浇筑成型,成型之后需拆除各部件,首先拆除端模,此时跨中底模、侧边底模是与现浇盖梁连接一起的,为了方便拆除,要使桁架、分配梁及直角三角架相对跨中底模、侧边底模处于分离状态才更好拆除,使调节支撑座的高度降低即可实现,然后再移除直角三角架,采用钢棒翘掉跨中底模、侧边底模等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调节支撑架高度增大示意图;
图4为调节支撑架高度减小示意图;
图5为上支架示意图;
图6为下支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6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盖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矩形墩柱,在墩柱的平行于盖梁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边贯穿布置有平置的钢棒10;
B、钢棒10的上部连接有调节支撑座20,两墩柱之间通过调节支撑座20连接有桁架30,桁架30相对钢棒10垂直布置,且桁架30相对墩柱的垂直于盖梁长度方向的靠外侧侧边伸出;
C、墩柱外侧的两相对的桁架30之间均匀垂直连接有分配梁40;
D、处于两墩柱之间的分配梁40的上方布置有跨中底模50,跨中底模50呈等腰梯形状,跨中底模50的两斜侧边的底部分别搭接于墩柱上端面的内侧边;处于两墩柱外侧边的分配梁40的上方布置有直角三角架60,直角三角架60的斜边靠向墩柱上端面的外侧边,直角三角架60上支撑有侧边底模70,侧边底模70的底部搭接于墩柱的外侧边;
E、预制完成的盖梁钢筋笼通过吊机与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墩柱的上表面完成配合,钢筋笼的两外侧边布置端模,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形成现浇盖梁,现浇盖梁达到强度需求后使调节支撑座20的高度降低,同时带动桁架30、分配梁40、直角三角架60向下位移,然后拆除各部件。
采用的为矩形墩柱,矩形墩柱的临近上端面的部分贯穿设置有钢棒10,在钢棒10的两伸出端连接有调节支撑座20,具体使调节支撑座20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整个模板的安装高度,通过调节支撑座20在墩柱的两外侧边布置有桁架30,两桁架30之间连接有分配梁40作为工作台面,然后以分配梁40作为基础支撑面布置直角三角架60,直角三角架60用于支撑固定侧边底模70,再将盖梁钢筋笼与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墩柱的上表面配合,固定好端模之后即可完成盖梁的浇筑成型,成型之后需拆除各部件,首先拆除端模,此时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是与现浇盖梁连接一起的,并且侧边底模70紧紧压着直角三角架不好进行拆除,待端模拆除完毕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才可拆除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为了方便拆除,要使桁架30、分配梁40及直角三角架60相对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处于分离状态才更好拆除,使调节支撑座20的高度降低即可实现,然后再移除直角三角架60,采用钢棒敲掉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等部件。
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内容:搭建矩形钢筋笼骨架,在靠近骨架的上端面的位置预埋有平置的PVC管,将PVC管的两端管口封堵,采用模具对钢筋笼骨架进行固定随后浇筑形成墩柱,随后将钢棒10穿过PVC管布置。
所述的桁架30采用HM588型钢,所述的调节支撑座20包括分别与桁架30、钢棒10构成连接的上、下支架1、2,所述的上支架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斜面11,下支架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斜面21,第一、第二斜面11、21之间设置有等腰梯形块5,所述的等腰梯形块5的两底边处于铅垂面,等腰梯形块5的两斜侧边分别与第一、第二斜面11、21平齐贴靠。下支架2与水平穿过墩柱的预埋钢棒10构成配合,上支架1用于与桁架30连接,在上、下支架1、2间设置有等腰梯形块5,第一、第二斜面11、21对称布置,等腰梯形块5的两斜侧边与第一、第二斜面11、21发生相对滑移从而实现调整上、下支架1、2的间距,间距大时将等腰梯形块5进行固定则可实现调整盖梁模板的高度,这时进行拼接模板完成盖梁的浇筑,拆卸模板时拆卸等腰梯形块5向下滑移使两支架间距减少,即可实现盖梁模板下部的桁架的下沉,使得桁架与上方的盖梁模板各组件分离更加便于拆除模板,操作简单方便,安装快捷。
所述的上支架1包括第一基板12,所述的第一基板12的下表面的中段位置向下垂直延伸布置有两竖板13,两竖板13之间形成凹槽3,两竖板13的外侧边至第一基板12的端部顺延布置有斜板构成第一斜面11;所述的下支架2包括第二基板22,所述的第二基板22的上表面的中段位置向上垂直延伸布置有凸块4,凸块4的外侧边至第二基板22的端部顺延布置有斜板构成第二斜面21,凹槽3与凸块4在铅垂面构成卡嵌滑动配合,水平布置的精轧螺纹钢6穿过等腰梯形块5的两底边与凸块4、凹槽3构成连接,下支架2的下板面设置有基座7,基座7的下板面开设有与钢棒A构成卡嵌配合的半圆柱形凹部。第一基板12的上板面用于支撑盖梁模板的桁架30,在上、下支架1、2的中段位置设置凹槽3、凸块4,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一、第二斜面11、21,然后左右都配合安装有等腰梯形块5,等腰梯形块5可将来自盖梁的竖向压力转化为横向的精轧螺纹钢60受力,更能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在本申请布置方式中,等腰梯形块5的短底边是朝向内侧,对应的第一、第二斜面11、21构成的间隙自内到外呈敞口状的;基于同样的原理,等腰梯形块5的短底边也可以朝向外侧,对应的第一、第二斜面11、21构成的间隙自内到外呈呈收口状。
步骤E包括如下步骤:
E1、初始安装时,等腰梯形块5相对第一、第二斜面11、21向上滑动,使得上、下支架1、2间距增大,通过精轧螺纹钢6将等腰梯形块5、上、下支架1、2固定,采用螺栓将桁架30与上支架1连接,随后布置盖梁模具各组件;
E2、现浇盖梁完成后,松动精轧螺纹钢6两端的螺母,等腰梯形块5相对第一、第二斜面11、21向下滑动,使得上、下支架1、2间距减小,上支架1相对下支架2向下滑动;
E3、桁架30、分配梁40、直角三角架60同步向下位移与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分离,拆除各部件。等腰梯形块5处于高位时,上支架1高度增加,然后进行连接桁架30等组件拼接盖梁模板,完成浇筑现浇盖梁完成后,待端摸拆除完毕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要使直角三角架60与侧边底模70分离拆除,松动精轧螺纹钢6两端的螺母,等腰梯形块5承受上支架1上的重力转化为斜切力自然的顺延斜面向下滑动,因为凹槽3、凸块4的滑动配合,上支架1相对下支架2自然向下滑动,对应的桁架30也会下沉,这时因为有间距的存在可以自然的先撤除直角三角架60,然后再拆除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等组件。
所述的步骤C中分配梁40采用I16工字钢,分配梁40相对桁架30垂直伸出1.5m,分配梁40的端部向上延伸布置有安全围栏;所述的步骤D中跨中底模50与分配梁40之间设置有顶托油缸80。

Claims (2)

1.一种盖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矩形墩柱,在墩柱的平行于盖梁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边贯穿布置有平置的钢棒(10);
B、钢棒(10)的上部连接有调节支撑座(20),两墩柱之间通过调节支撑座(20)连接有桁架(30),桁架(30)相对钢棒(10)垂直布置,且桁架(30)相对墩柱的垂直于盖梁长度方向的靠外侧侧边伸出;
C、墩柱外侧的两相对的桁架(30)之间均匀垂直连接有分配梁(40);所述的分配梁(40)采用I16工字钢,分配梁(40)相对桁架(30)垂直伸出1.5m,分配梁(40)的端部向上延伸布置有安全围栏;
D、处于两墩柱之间的分配梁(40)的上方布置有跨中底模(50),跨中底模(50)呈等腰梯形状,跨中底模(50)的两斜侧边的底部分别搭接于墩柱上端面的内侧边;处于两墩柱外侧边的分配梁(40)的上方布置有直角三角架(60),直角三角架(60)的斜边靠向墩柱上端面的外侧边,直角三角架(60)上支撑有侧边底模(70),侧边底模(70)的底部搭接于墩柱的外侧边;所述跨中底模(50)与分配梁(40)之间设置有顶托油缸(80);
E、预制完成的盖梁钢筋笼通过吊机与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墩柱的上表面完成配合,钢筋笼的两外侧边布置端模,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形成现浇盖梁,现浇盖梁达到强度需求后使调节支撑座(20)的高度降低,同时带动桁架(30)、分配梁(40)、直角三角架(60)向下位移,然后拆除各部件;步骤E包括如下步骤:
E1、初始安装时,等腰梯形块(5)相对第一、第二斜面(11、21)向上滑动,使得上、下支架(1、2)间距增大,通过精轧螺纹钢(6)将等腰梯形块(5)、上、下支架(1、2)固定,采用螺栓将桁架(30)与上支架(1)连接,随后布置盖梁模具各组件;
E2、现浇盖梁完成后,松动精轧螺纹钢(6)两端的螺母,等腰梯形块(5)相对第一、第二斜面(11、21)向下滑动,使得上、下支架(1、2)间距减小,上支架(1)相对下支架(2)向下滑动;
E3、桁架(30)、分配梁(40)、直角三角架(60)同步向下位移与跨中底模(50)、侧边底模(70)分离,拆除各部件;
所述的桁架(30)采用HM588型钢,所述的调节支撑座(20)包括分别与桁架(30)、钢棒(10)构成连接的上、下支架(1、2),所述的上支架(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斜面(11),下支架(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斜面(21),第一、第二斜面(11、21)之间设置有等腰梯形块(5),所述的等腰梯形块(5)的两底边处于铅垂面,等腰梯形块(5)的两斜侧边分别与第一、第二斜面(11、21)平齐贴靠;所述的上支架(1)包括第一基板(12),所述的第一基板(12)的下表面的中段位置向下垂直延伸布置有两竖板(13),两竖板(13)之间形成凹槽(3),两竖板(13)的外侧边至第一基板(12)的端部顺延布置有斜板构成第一斜面(11);所述的下支架(2)包括第二基板(22),所述的第二基板(22)的上表面的中段位置向上垂直延伸布置有凸块(4),凸块(4)的外侧边至第二基板(22)的端部顺延布置有斜板构成第二斜面(21),凹槽(3)与凸块(4)在铅垂面构成卡嵌滑动配合,水平布置的精轧螺纹钢(6)穿过等腰梯形块(5)的两底边与凸块(4)、凹槽(3)构成连接,下支架(2)的下板面设置有基座(7),基座(7)的下板面开设有与钢棒(10 )构成卡嵌配合的半圆柱形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内容:搭建矩形钢筋笼骨架,在靠近骨架的上端面的位置预埋有平置的PVC管,将PVC管的两端管口封堵,采用模具对钢筋笼骨架进行固定随后浇筑形成墩柱,随后将钢棒(10)穿过PVC管布置。
CN201810980242.XA 2018-08-27 2018-08-27 盖梁施工方法 Active CN109024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0242.XA CN109024298B (zh) 2018-08-27 2018-08-27 盖梁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0242.XA CN109024298B (zh) 2018-08-27 2018-08-27 盖梁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4298A CN109024298A (zh) 2018-12-18
CN109024298B true CN109024298B (zh) 2021-02-12

Family

ID=6462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0242.XA Active CN109024298B (zh) 2018-08-27 2018-08-27 盖梁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4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9435A (zh) * 2020-07-14 2020-09-2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有利于桥梁盖梁模板安拆的装置
CN112211113A (zh) * 2020-09-28 2021-01-12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桥墩大跨度钻石造型盖梁现浇施工方法
CN112144417A (zh) * 2020-10-12 2020-12-29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异性墩宝石空心盖梁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136806B (zh) * 2021-04-29 2022-09-13 福建省亿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盒牛腿盖梁施工方法
CN113846564A (zh) * 2021-09-24 2021-12-28 成都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盖梁支撑结构及拆装方法
CN114108499A (zh) * 2021-12-01 2022-03-01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悬浇梁基准段铰接式三角托架结合挂篮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2381B1 (en) * 2010-09-07 2013-09-03 OCC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idge pier replacement
KR101413356B1 (ko) * 2014-02-18 2014-07-01 조영철 쐐기를 이용한 면진장치
CN104195951B (zh) * 2014-08-19 2016-04-27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拉杆楔形组合支座
CN204919347U (zh) * 2015-08-07 2015-12-30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桥墩承接盖梁施工用可调式铁楔支撑体系
CN205313969U (zh) * 2015-11-17 2016-06-15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型支座
CN206581147U (zh) * 2016-08-14 2017-10-24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桥梁长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撑系统
CN106192771B (zh) * 2016-09-21 2018-04-24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墩盖梁施工的钢桁架支撑和拆除方法
CN206189275U (zh) * 2016-10-17 2017-05-24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桥墩盖梁现浇施工的爬锥贝雷梁式支架
CN206267036U (zh) * 2016-12-16 2017-06-20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箱梁支架落架装置
CN207484294U (zh) * 2017-08-31 2018-06-12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盖梁模板的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4298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4298B (zh) 盖梁施工方法
CN106812120B (zh) 液压自升桁架式悬臂重型拱坝模板系统
CN106245529B (zh) 铁路t形梁安全快速落梁方法
CN102251657B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板的起拱支模方法
CN103306208A (zh) 1.6次抛物线形新型四柱板式空心变截面高墩爬模方法
CN103967273B (zh) 楼板浇筑用混凝土模板支撑装置
CN204899948U (zh) 电缆沟槽模板台车
CN102127966A (zh)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装置
CN106541489B (zh) 一种桥面板预制模板系统
CN204357117U (zh) 一种后浇带梁板模板及其格构柱
CN106401177B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板的模板支撑
CN204039902U (zh) 桥梁预制梁板底部支撑结构及调平装置
CN215482327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加长盖梁牛腿托架
CN210395107U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盖梁临时支撑装置
CN211775752U (zh) 外斜柱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CN213449476U (zh) 一种新型建筑模板
CN208251112U (zh) 一种可拆卸式型钢组合冠梁
CN114319631A (zh) 一种填充墙现浇保温一体化的施工方法
CN208604922U (zh) 一种建筑模板
CN211948026U (zh) 盖板涵现浇八字墙模板体系
CN109235709B (zh) 一种建筑全现浇外墙结构
CN110644369A (zh) 一种支架下降装置
CN207004010U (zh) 一种建筑承重柱浇筑模具
CN106812122B (zh) 液压自升悬臂重型模板
CN211053992U (zh) 一种预制箱梁侧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